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故我在

[综合讨论] “本体论”真的能作为哲学思想之彻底性的评判标准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24 18: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与老子知有无对立的是儒家知幽明,穷神致化的有为自然。从荀子的物物逻辑,《易传》的易与天地准,弥纶天地之道的知幽明之故,再到船山的“天地万物已然之条理”,方有“天下之务因乎物”之“循理而应乎事物”的性命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5 00: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观云客 于 2015-8-25 01:54 编辑

探索:【 “本体论”真的能作为哲学思想之彻底性的评判标准吗?】

          ——那尊者答案是?

关于:
     需要批判的依据之一:
         【人类思想史原本就是一场批判旧观念、提出新观念,并以此循环推进的过程】
     需要批判的依据之二:
         【人类的根本有限性观念就是“批判”的直接成果】

        ——对需要“批判”来说,很有说服力!

        ——但总不至于为了批判而批判吧?

  【但无论如何,这个帖子的题目实在是站不住脚了;
      我打算作如下修改:形而上学本体论是哲学思想之彻底性的标准吗?
      或者一种陈述句更为适当:形而上学本体论并非评判儒道思想之彻底性尺度。】
     
      ——尊者的“标准”亦或“尺度"是?(希望能有点新意!即使不够彻底也行)

   【佛学更为极端,干脆把经验性事物视为唯识论幻象,而致力于领会那个唯一真实的存在】
     
      ——中国佛学的‘本体说’在汉后就已转成了‘心性说’(即彻底唯心),类似尊者的‘本源说’(是彻底唯物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5 02: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
    【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我们考察经典,应该尽量站在古人的可能视角上去思考;
       也就是说,现代科学的结论不能作为关键性的依据;
       但同时思维的逻辑性却几乎是我们可以凭借的唯一基础。】
      
       ——”现代科学“和”思维的逻辑性“都处于认知经验,为何厚此薄彼?

       ——一切的学问,均有学理的研究与历史的研究二种(蒋维乔)。说”唯一“有失偏颇!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5 10: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8-25 10:33 编辑

①——但总不至于为了批判而批判吧?
——尊者的“标准”亦或“尺度"是?(希望能有点新意!即使不够彻底也行)
——中国佛学的‘本体说’在汉后就已转成了‘心性说’(即彻底唯心),类似尊者的‘本源说’(是彻底唯物吗?)
——”现代科学“和”思维的逻辑性“都处于认知经验,为何厚此薄彼?
——一切的学问,均有学理的研究与历史的研究二种(蒋维乔)。说”唯一“有失偏颇!
························································································································
观云客的这几个质疑很有份量,先编上序号,再讨个巧,来个先易后难。

关于问题④,我想只要给出我的原文就可以化解观云客的质疑了;
原文是: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我们考察经典,应该尽量站在古人的可能视角上去思考;
            也就是说,现代科学的结论不能作为关键性的依据;
            但同时思维的逻辑性却几乎是我们可以凭借的唯一基础。

“现代科学的结论”与“思维的逻辑性”之间具有足够的差异可以支撑我的“厚此薄彼”。

这里似乎有一个值得掂量的问题:思维的逻辑性必然导致现代科学的认知模式吗?
还有一个更具有优先性的问题:思维的逻辑性只能导致现代科学的认知模式吗?
这是观云客的质疑给我带来的效用。

此其一。

【下转96楼】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5 10:2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5-8-24 16:11
  1、帛書本甲、乙《老子》及古本《周易》均用“无”而不用“無”,這個無需猜測也不能猜測,查閱一下相 ...

谢青竹大哥点拨。
那么, 在帛书老子成书之时,是否应该还有“無”字呢? 不知可否还推测当时是“无”“無”共用的。
所以, 还是可以继续推测《道德经》原书是“无”“無”共用的。 因为没有证据。
请青竹大哥再指点如何查到《易经》古本只用“无”字的。
青竹大哥的提醒, 说明中国自古已是“无”“無”共用的。 所以, 因此推测《道德经》已经“无”“無”同用是成立的。 至少, 并不能因为帛书老子单用“无”字, 而断定《道德经》原书也是单用“无”字。
既然是两个字, 字义当必有区别, 不能完全同义。 而帛书仅用一字的原因当然是因为字义差别太小, 出于使用方便而选择“无”是可以理解的。 缺憾就是抹消了那个极小的“差别”。如果老子再世, 未必没有话说。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5 10: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8-25 11:54 编辑

【上接94楼】

①——但总不至于为了批判而批判吧?
·····························································
解决这个问题或许要诉诸“批判”这个语词的哲学含义;
至少在康德的先验哲学中,作为核心概念之一的“批判”指的是:(对理性能力的)分析、辩护、划界;
我愿意将这个观念理解为哲学的最高价值——如果不是唯一价值;
如果说哲学还有活着的必要的话,那么警醒人类远离传统理性主义幻相就是其主要原因;
国学领域之所以还津津乐道于传统本体论等类神学观念,就是没有经历批判的精神洗礼。

就此而言我倾向于这样的观点:哲学的目的就是批判,就是“为了批判而批判”;
即便是现代、后现代的理性历史性意识,也正是在延续着这个批判进程;
但同时仍然有必要警惕理性重蹈覆辙——这里似乎有某种类似于“循环”的东西。

此其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5 10:44:54 | 显示全部楼层
②——尊者的“标准”亦或“尺度"是?(希望能有点新意!即使不够彻底也行)
··············································································································
这个问题并不必要,至少在这个帖子的语境中不必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5 11: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8-25 11:55 编辑

③——中国佛学的‘本体说’在汉后就已转成了‘心性说’(即彻底唯心),类似尊者的‘本源说’(是彻底唯物吗?)
························································································································································
本体论本身并没有限制本体的性质;
唯物论与观念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本体假说;
“唯一真实的存在”这个概念并不关心这个实在究竟是观念性的实在,抑或是物质性质的实在;
而其实,“物质”这个概念本身所内涵的经验性意味并不适于拿来谈论本体世界。

此其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5 11:3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8-25 11:49 编辑

⑤——一切的学问,均有学理的研究与历史的研究二种(蒋维乔)。说”唯一“有失偏颇!
·············································································································

这个问题涉及历史性意识。

哲学突破传统的静态观念建立历史性意识以至于形成历史性的普遍性观念,这是现代、后现代哲学的主要特征之一;
我不知道蒋维乔先生所说的“历史的研究”内涵如何;
但有一点可以提出供观云客参考:如果蒋维乔先生所说的“历史的研究”也是内在于经验性科学的话,就不会拒绝“思维的逻辑性”;
虽然康德断言世界的根本偶然性,以至于逻辑思维并不见得就是唯一可能的思维方式;
但既然我们立足于经验性科学的既定范围之内,就不得不逻辑地思维;
因而在这个层面上说“唯一”倒也勉强可言。

当然,历史的研究、历史的理性及其判断往往是非概念性的,知性范畴的规定性判断并不适用;
但即便是审美鉴赏和目的论的反思性判断也仍然具有基本的逻辑性;
至于东方思想的“证”和“悟”是否就脱离了逻辑的轨道,这还是需要讨论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5 21:57: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唯物主义就是辩证法,而那些辩证法有点像唯物主义。而证悟是从唯心一下跳到到那些辩证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6 03: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观云客 于 2015-8-26 03:36 编辑

探索:1.【“现代科学的结论”与“思维的逻辑性”之间具有足够的差异可以支撑我的“厚此薄彼”。】
        
            ——既然起支撑作用,那能谈谈认知差异吗?(根叶型?亲疏型?相待型?亦或其他?)
         
         2.【就此而言我倾向于这样的观点:哲学的目的就是批判,就是“为了批判而批判”;】

           ——“只破不立”,与龙树空宗的扫荡一切倒有几分相似!当批判到批判本身时,
                  一切又将回到原先的状态。这时提出批判的出发点就变得第一重要!那尊者出发点是?

         3.【这个问题并不必要,至少在这个帖子的语境中不必要。】

          ——这是可是尊者的论点(或话头),为何又不必要?(是言语道断?)

         
         4.【“物质”这个概念本身所内涵的经验性意味并不适于拿来谈论本体世界】

           ——承认认知的局限性(概念的经验性)而怀疑客观对象真实存在(不适合谈本体世界)?
                因这事关“认知和对象谁第一”的古老问题!

         5.【本体论本身并没有限制本体的性质】
         
           ——既没有限制,那从本源看,尊者接受“万法唯心”吗?

         6.【这个概念并不关心这个实在究竟是观念性的实在,抑或是物质性质的实在】

          ——这是尊者的“标准”或“尺度”吗?

         7.【如果蒋维乔先生所说的“历史的研究”也是内在于经验性科学的话,就不会拒绝“思维的逻辑性”】

         ——如果尊者所说的“思维的逻辑性”也是内在于经验性科学的话,就不会拒绝“历史的研究”,如何?

~~~~~~~~~~~~
       浅见:单从三教的发展历史看,国学从来不缺批判,只是善立者寡!
         
~~~~~~~~~~~~
                另  交流甚慰!陪君一程,祝宏论圆满!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10 銀子 +20 功勛 +3 收起 理由
故我在 + 10 + 20 + 3 交流的愉悦··········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6 11: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诚心儒意 于 2015-8-26 11:25 编辑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8-24 12:43
诚心儒意这个帖子是一个思维的范例。

不过我想提出另一对概念供你参考:已知与未知;

1.      “无”与“不存在”大多情况下是同义的。 因此多数情况可以通用。
如果回到传统中国的语境, 则并不使用“不存在”(也不使用“存在”), 最接近的用法是“不在”(在)
而在哲学叙述中, “无”与“不存在”的区别就越发重要了。 真正的意义在于“无”的表达范围明显大于“不存在”。 而老子“有生于无”的观念则根本无法使用“不存在”概念。


2.      在哲学意义上, “无”表示“世界的未知的部分”,“有”表示世界已知的部分。
“無”则表示对“有”(具体的“有”)的否定, 相当于通常的“没有”概念。

或者也可以将“无”作两个解释, 作为“有生于无”概念下的“无”(实用中只能单独使用, 不能带宾语),和对具体的有的否定的“无”(在实用中,则必须带宾语, 如:无人,无声, 无色等等)。

而所谓“世界的未知的部分”, 问题就会复杂起来。 最基本的哲学争论“可知”与“不可知”就在这了。

其实, 所谓“未知”, 当然应该包含“尚未知”与“不可知”。
所谓“尚未知”, 是所谓“可知”的部分, 即人们具备感知它的能力, 只是目前尚未具备。
而“不可知”则是人类永远无法感知的, 因为人类本不具备感知它们的能力。 比如曾提出问题“声音的样子是什么?”, 所有的回答都是“声音没有样子”。 其实, 这就是在表明, 人类没有感知“声音的样子”的能力。 之所以人们认为“声音没有样子”,只是因为人类没有“感知声音样子的能力”。
从这个概念出发, 所谓“不存在”, 其实就是“不能感知的存在”。
再举一例, 在盲人的世界里, 就不存在“视觉形象”这种感知结果, 所以盲人根本就没有“样子”的概念。 原因无它, 只是因为盲人“没有感知物体形象的能力”, 所以,“形象”就是盲人“无法感知的存在”。 以此类推, 我们常人当然也有“无法感知的东西”, 我们对这些“无法感知的东西”不能产生任何语言描述, 最多只能使用“不存在”来描述。
在这些层次上, 用“不存在”与“无”是等效的。 但是至少“无”的表达更省事(只用一个字)。
而如果要表达“世界上‘已知的存在’之外的部分”时, 使用“无”的优越性就显而易见了。
其实, 世界上, 除了“已经为人类感知”的部分外, “未被人类感知”的部分其实内容更丰富。


3.      从以上分析看, 在哲学上, 承认世界的“不可知”的部分意义非常大。
所有坚持“可知论”的人们不承认世界存在这个部分, 他们使用的理论是“随着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手段的不断提高,人类终将完全认识世界”。 即他们坚持“世界不存在不可知的内容”。
而所谓“不可知论”, 其实是“可知论”者们的命名。 因为对于“承认世界有人类不可知的部分”的人们来说, “可知”和“不可知”是世界的两种性质, 他们并不是相互对立的和相互否定的。 因此不必提“可知论”或“不可知论”。

如果再简化一下这个问题, 所谓“不可知”, 其实是“不可皆知”。 而“可知论”则坚持“可皆知”, 问题可能就很明显了。

而实际上, “可知论”中必须提及的“无限接近”概念, 本质上仍然是“不可”, 而“可知论”其实不能对其作出可接受的解释。这当然是“可知论”的致命缺陷。
应用“无”概念, 可以稍微避开“可知”“不可知”的争论。 但是很明显,“无”中当然包含“人类无法感知的东西”。 如果一定要划线, “无”概念就只能是“不可知论”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6 12: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诚心儒意 发表于 2015-8-26 11:18
2.      在哲学意义上, “无”表示“世界的未知的部分”,“有”表示世界已知的部分。 ...

这个命题很有些讨论空间。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6 13:10: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幼儿园,你怎么知道可知呢?你怎么知道不可知呢?你怎么知道有呢?你怎么知道无呢?没有第三方起作用,什么都是白说,而第三方就是自身起的作用,什么起作用?身体?灵魂?若是不存在的第三方,会与它起作用吗?而第四方不存在,会有灵魂吗?也不动动猪脑想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6 20: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8-26 20:25 编辑
观云客 发表于 2015-8-26 03:07
探索:1.【“现代科学的结论”与“思维的逻辑性”之间具有足够的差异可以支撑我的“厚此薄彼”。】
          ——既然起支撑作用,那能谈谈认知差异吗?(根叶型?亲疏型?相待型?亦或其他?)
       ...

观云客先生知识广博,令人钦服;
所提及的这几种“型”,在下是闻所未闻;
可否耳提面命一番,以展眼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7 02:5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承尊者下问:

  “根叶”意指两者的关联性为“相应不离”,或说“相生不相克” 。
   ——两者有直接继承关系,且互为同体(佛家在论述关系问题时常用的譬喻。
         如《大乘起信论讲记》释印顺P99 )

  “亲疏”是与上对应的“相应相离”(有喻称“母子”型),也属“相生不相克”。
   ——亦有继承关系,但互为异体(亦为佛家论述中的常用语。
         如《宗镜录》宋 延寿 五十五章)

  “相待”意指“相对立”,亦说“相生相克”。
   ——即互为因果关系。不说继承。
         (初为道家专用语,后汉起常为翻译佛经时所引用,现今三家互引)
           
  原本对西哲中的关系型术语知之甚少,随取记忆中类似熟词以对。无意弄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7 10: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8-27 10:24 编辑
观云客 发表于 2015-8-27 02:55
承尊者下问:

  “根叶”意指两者的关联性为“相应不离”,或说“相生不相克” 。

观云客先生太过客气,非常感谢您的指点;
我对国学仅知皮毛,即便是一些框架性的理解也多半是谬之千里;
亟待如先生这般贤达之士赐玉,在此谢过。

“相应不离”、“相应相离”、“相生不相克”、“相生相克”,这些描述事物关系的概念较之西哲可谓细腻。
对事物关联样式的细微差别予以洞察,是哲学的核心主题之一;
哲学史上的很多重大突破就源于此;
这实在是一个很值得深入考察的领域。

另外,西哲先验范畴:质、量、关系、模态等,往往不能满足现代、后现代的非概念性思维和陈述;
我想,上述东方思维和表达方式至少可以借鉴;
甚至有可能发展成为某种开拓性的领域。

我想在这个问题上作些思考,请先生指点。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7 22: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观云客 发表于 2015-8-25 00:31
——中国佛学的‘本体说’在汉后就已转成了‘心性说’(即彻底唯心),类似尊者的‘本源说’(是彻底唯物吗?)
先生在92楼提到“中国佛学的‘本体说’在汉后就已转成了‘心性说’”;
如此,心性说是否就消除了本体方面的探究?
抑或是意在确立一个特殊的本体概念?
能否就此作些概述。

我一直认为佛教推崇一个真如实在;
这种观点不知是否适当。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8 01:18: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8-27 22:13
先生在92楼提到“中国佛学的‘本体说’在汉后就已转成了‘心性说’”;
如此,心性说是否就消 ...

尊者客气了!
  本人对佛教的了解,绝大部分也是基于前辈们的研究,多少有些贪乘凉少回报的惭愧!
  今日俗务缠身,对相关问题且作浅释,容日后再交流!
  其下就尊者的问题顺序作答:
  其一,佛教发展到空宗并传入中国时,本体说己弱化成概念。因其唯心得不够彻底(本体涉嫌“有”或存在,这对唯心学者来说是很难接受的),到有宗时而逐渐被心性说(有称唯心说)所取代!
  其二,真如佛性作为佛教的核心要义,伴随佛教发展争议不断。主要有四个阶段:
    1.原姓佛教注重解脱方法,回避本体。
    2.小乘教的一切有部提出真如为实有(最    早提出这个概念的应该是《奥义书》)。
    3.大乘教空宗(有称“般若宗”)则否定一切,包括真如佛性。其性皆空!
    4.大乘教有宗坚持真如佛性存在(这个“有”就是真如佛性),其余观点与空宗一致。但这种“有”或存在又与彻底唯心说矛盾,因而出现类似‘不可说‘加以调和回避!后人也提出过许多观点,试图解决,但效果有限。
~~~~
  关于为什么要坚持真如佛性,这又涉及到佛教存世的基础~即信众!信众们最为关心最切身的两个问题是:
  人是否皆有佛性和人能否成佛。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后果可想而知!
  至于怎样通过不吃苦或少吃苦,就能成佛的问题,天台宗,禅宗,法相宗和华严宗这几家主要宗派出现了分歧,并各自给出了答案。
~~~~
  建议参阅《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任继愈99版)和《佛教史》(杜继文)
~~~~
  旅途中对相关依据难以提供,回去给补上,望见谅!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8 08:37:29 | 显示全部楼层
108、109l楼:

1:建议多看《楞伽经》,是佛学智慧圆满的综述。
2:自性+业力=灵魂,参透这个可以总括各个问题的答案。
3:坚持真如佛性就是信奉本体。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8 12: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8-28 12:47 编辑
张无屮 发表于 2015-8-28 08:37
1:建议多看《楞伽经》,是佛学智慧圆满的综述。
2:自性+业力=灵魂,参透这个可以总括各个问题的答案。
3:坚持真如佛性就是信奉本体。

青头紫脸小剩人又忍不住进行指导性发言了,呵呵;
那我们不妨就你的观点讨论讨论。

既然“自性+业力=灵魂”,那么“灵魂”就是一种派生的东西;
我想就此请问:业力是如何被“+”到自性之上的?
既然自性先于灵魂,而灵魂也要以业力为条件,那么业力从何而来?
自性具有这种层次的生产性以至于自己造就业力吗?

我建议你把问题多看几遍再回答;
如果弄不清楚可以先问问青竹先生、观云客先生、刘先生、诚心儒意先生等贤达。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8 14: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无屮 于 2015-8-28 14:48 编辑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8-28 12:44
青头紫脸小剩人又忍不住进行指导性发言了,呵呵;
那我们不妨就你的观点讨论讨论。


既然是指导性的,就不容置疑,只有接受才是先生正确的选择。
这也是因材施教的做法,理解不了可以向几位贤达请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8 23: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观云客 发表于 2015-8-28 01:18
尊者客气了!
  本人对佛教的了解,绝大部分也是基于前辈们的研究,多少有些贪乘凉少回报的惭愧!
  今 ...

111楼的问题倒也并非戏谑;
如果以有宗和禅宗的观念而言,真如佛性是唯一实在;
那么又如何理解这个神圣存在者会生发出无明、尘埃,以致于幻化出我执与业力、且又轮回万劫呢?
如此来说,则要么自性并非第一性的,要么不是唯一性的。

呵呵,我这么说或许离谱,权当闲聊;
祝旅途愉快。

这里有一个基础性的问题:作为佛家修行目标的涅槃与自性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30 15: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观云客 于 2015-8-30 15:45 编辑

问候温暖,非常感谢!
~~~~~~~~~~~~~~

尊者的问题开始由巨到细。为讨论方便,望能先达成一些基础共识:

    佛教,佛学,佛理,三者源于佛说,但各有侧重。

        1.“佛教是有佛教需求人的佛教”(马克思)。尊重他人信仰,应是讨论佛教的前提。(百花齐放才是春)
        2.“佛学难治”!究其原因:佛教和其他宗教相比,立教的经典缺乏唯一性。(经*文量巨,难以确计)
                                             伴随传播,又与各地的本土思想不断融合,产生出新的经论更是浩如烟海。
        3.“佛理圆融” ! 佛理经过两千四百多年的发展,义理的系统化程度仍处于很高的水准。
            不过既然是理论,人类认知的局限性,必然导致理论本身只能是有限的“彻底”。                              
           
     基于本贴,结合问题特点,我想让其下讨论尽量限制在佛学范围内。
     如涉及佛理的内容,建议就一两个宗派的思想,另进行具体讨论。
         (探究这庞杂的系统,如没有具体路径,很容易迷路,且易出现不必要的诤论)
     
不知尊者意下如何?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10 銀子 +20 功勛 +5 收起 理由
青竹大哥 + 10 + 20 + 5 热心助人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30 17: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基础性的问题:作为佛家修行目标的涅槃与自性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

         ——“涅槃”是一种绝对清净的境界(其有“广大相”,“普遍相”,“明净相”,“能生相”等特征。亦称“空性”)。
               “自性”是这种境界的一部分。
               从本质角度说,两者互为同体。
               (为了便于理解,佛家常有譬喻:涅槃是大海,自性是其中的一颗水珠!)

         ——“修行”就是让“小我(即自性)”回归到“大我(即涅槃)”中,从而实现二者高度统一!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30 20: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观云客 于 2015-8-30 21:24 编辑

至于:【如何理解这个神圣存在者会生发出无明、尘埃,以致于幻化出我执与业力、且又轮回万劫呢?】
      
      ——“无明”就是“不知道”,“不知道”的对立面就是“知道”。知道了就是“大觉”,就是“佛”
          (佛学说:十二因缘之首,有称“无始无明”,其本体为“如来藏”或“真如”)。

      ——“业力”是指作用。产生“业力”的根本原因就是“无明”。(有喻称“业风”)

      ——“尘埃”从狭义讲是一种“相”。(佛家有喻:自性的大海在业风的吹动下,形成的波浪,称之为“相”,
                                                                       即张先生称之为“”灵魂)
   
      ——“我执”是指人类通过对对象的认知而形成的固定“概念”。

      ——“化”是指无载体或“质”的相状改变过程。通常与“幻”字义相同并组合。此类“相状”属“遍计性”。
           (相对于“化”,佛学中有一“变”字,是指有载体或“质”的相状改变过程,通常与“转”字义相同并组合。
               此类“相状”属“依他起性”)

      ——“轮回”是指相状不断改变的过程。

~~~~~~~~~~~~~
             以上浅释亦可参见《佛》——季羡林,《宗镜录》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1 10:4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8-31 10:49 编辑
观云客 发表于 2015-8-30 15:19
1.“佛教是有佛教需求人的佛教”(马克思)。尊重他人信仰,应是讨论佛教的前提。(百花齐放才是春)
观云客先生不倦之诲令人感动;
释义明白畅达,绝无某些国学人士的夹缠迂阔之风,更是难得之至。

有必要说明在先:我虽然没有皈依任何宗教,但对宗教信仰却有着发自内心的尊敬;
我深知人之安身立命不得不有所凭依;
未作深究的信念固然不算理想,但那种质疑却不深究,而任由灵魂飘忽无据以至于完全丧失了生命之目的与价值意识的人生则不免可悲。

我更深知这种深究也必定是有限的,因为人在根本上就只能是有限的;
但只有通过深究以至于真切地触及了那个不可逾越的界线,人才能在情感上接受自己的有限性;
我以为,在那种层面上的精神本身就是一种宗教性的了。

我想以这种方式皈依宗教;
因而我对宗教至少是不排斥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1 11: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8-31 20:27 编辑
观云客 发表于 2015-8-30 17:11
“涅槃”是一种绝对清净的境界(其有“广大相”,“普遍相”,“明净相”,“能生相”等特征。亦称“空性”)。
               “自性”是这种境界的一部分
         ——“修行”就是让“小我(即自性)”回归到“大我(即涅槃)”中,从而实现二者高度统一! ...

记得心经有一句: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这里的“真实不虚”当然是指功用上的,或许也仅仅是一种方便的说法;
但我是否可以据此认为:“真实不虚”毕竟也是佛家推崇的一种价值理念,或者说佛家也毕竟是立足于某种真实不虚的基础之上的?

就涅槃而言,如果说涅槃是寂灭的境界,那么这个“境界”中还有没有存在者?
我理解,这个境界或许恰恰是个体性的消除;
如此,消除了我执的个体性是融入了更大的主体,还是就此烟消云散?
问题归结为:在空性的涅槃境界,还有没有任何真实不虚的存在者?

在这里我实际上是急于弄清佛学的一个基本观念:涅槃境界究竟是没有存在者,还是只有真如佛性这个唯一真实的存在者?
涅槃强调的这个“空”,是完全彻底的无,还是除了一个唯一真实的存在者之外都是空?
当然或许也还有这样的可能解释:涅槃就是真如佛性的境界;
如果是这样,是否仍然可以理解为佛家立足于真如佛性这个唯一真实的存在者?

我这样的问题或许恰恰是违反了观云客114楼的要求;
那我们不妨完全撇开说一切有部;
或者干脆这么说:即便是就空宗而言,是否也还承认真如佛性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者?

由此我又不得不再问一个更浅显的问题:涅槃之说是否为佛门各派共同的观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31 22: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观云客 发表于 2015-8-28 01:18
尊者客气了!
  本人对佛教的了解,绝大部分也是基于前辈们的研究,多少有些贪乘凉少回报的惭愧!
  今 ...

  其一,佛教发展到空宗并传入中国时,本体说己弱化成概念。因其唯心得不够彻底(本体涉嫌“有”或存在,这对唯心学者来说是很难接受的),到有宗时而逐渐被心性说(有称唯心说)所取代!
  其二,真如佛性作为佛教的核心要义,伴随佛教发展争议不断。主要有四个阶段:
    1.原姓佛教注重解脱方法,回避本体。
    2.小乘教的一切有部提出真如为实有(最    早提出这个概念的应该是《奥义书》)。
    3.大乘教空宗(有称“般若宗”)则否定一切,包括真如佛性。其性皆空!
    4.大乘教有宗坚持真如佛性存在(这个“有”就是真如佛性),其余观点与空宗一致。但这种“有”或存在又与彻底唯心说矛盾,因而出现类似‘不可说‘加以调和回避!后人也提出过许多观点,试图解决,但效果有限。
~~~~
  关于为什么要坚持真如佛性,这又涉及到佛教存世的基础~即信众!信众们最为关心最切身的两个问题是:
  人是否皆有佛性和人能否成佛。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后果可想而知!
  至于怎样通过不吃苦或少吃苦,就能成佛的问题,天台宗,禅宗,法相宗和华严宗这几家主要宗派出现了分歧,并各自给出了答案。
~~~~
==============大家认识的真如佛性是什么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31 23: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如遇佛经有缘,毕竟只限于金刚经的缘起,记得以前佛教论坛学习的时候,为争锋,就经常翻阅经卷恶补下。记得关于佛性的问题,我曾翻阅涅槃经中看到这样的如语,在恶的人,都有善的一面,如恶杀人者,单对自己的父母却善。在我看到时,却想:在哪里所表达的佛性,其实就包含着善。与中国性本善论点相似。
在上楼第三点中大乘教空宗(有称“般若宗”)则否定一切,包括真如佛性。其性皆空!我个人看到的般若,不是否定,而是不执。

呵呵,时间不早了,不能系统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记得在读金刚经的时候,佛说有五种缘起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其实在我们读经时,假如把如语当做实语,在以记著,就会出现自相矛盾……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