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84|回复: 3

我的《易理学》知识体系QQ群讲课内容(张延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6 09: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讲课内容:阴阳、刚柔、五运六气、天地人三道、八卦和天干地支

(授课人:易理学恒中大君[张延朋])
2015年9月5日19:30分

开始授课了。

一、关于阴阳

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生杀之权。

足以证明阴阳的巨大作用。

阴阳是易理变化的核心。学易必须懂得阴阳。

阴阳到底是什么?

水火?日月?寒热?答案是:都正确。

但是:水火、寒热、日月还不能包括阴阳属性。

《大一生水》篇,还有神明

最开始,阴阳就是指光明和黑暗

或者说是日月

但现在的阴阳不仅仅是这些,而是更多。

寒心《易理学》认为:阴阳是聚合属性和膨胀属性的称名。

古人没有聚合属性和膨胀属性概念,也没有磁场和磁性的概念。

寒心《易理学》认为:水火、寒热、光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他们都属于阴阳范畴。

包括磁性或磁力都属于阴阳范畴。

所以:聚合属性和膨胀属性,这一现代科学术语最能正确理解万能的阴阳。

膨胀为阳,聚合为阴。

阳动化气位柔,阴动成质为刚。

膨胀属于化气过程,聚合属于成体过程。

或者说:膨胀属于释放热,聚合属性释放寒。

我们打一个比方:水汽为云,为至柔,为虚体。

水汽凝结为雾水珠、甚至冰,是聚合过程。

或者说是阴动过程,本质是由柔变刚。

释放寒气的过程。

而寒冰至极,则阴止生阳。

内部逐渐融化,继而成水、化为云气。

这一过程就是膨胀过程。

或称阳动过程。

所以:阴阳概念与现代聚合膨胀概念是吻合的。

阴阳都动,有不同阶段。

我们可以理解为:原始、小、中、大、终五个阶段。

即阳动和阴动都有上述五个阶段。

终始,为微弱不动,相对静态潜藏。

只有小中大才是动态的。

五个阶段称之为五数,即生五。

动的三个阶段称之为三气。

这就是三五以变,“其生五、其气三”的本意。

比如:寒冰生阳融化原始期,阳潜藏,形态还是寒冰。

云气聚合为云雾原始期,阴潜藏,形态还是气。

而冰融化之终化为气,就不能再膨胀,阳不动而藏。

同理,云气聚合为寒冰后,阴不动则藏。

真正动的过程就是小中大

总结:阳虽然有五,阴有五。但形态上各自有四。

合计为八。

那么阴阳和寒热、光明黑暗、磁性水火如何统一呢?

寒心《易理学》认为:寒热、光暗、水火是阴阳的小中大

阴阳原始动期,就是磁性。即《大一生水》篇的神明。

阴阳之小,则是寒热。

阴阳之中则是水火

阴阳之大则是光暗

光,就是光明。暗,就是黑暗。

所以:只有聚合属性和膨胀属性才能真实反应阴阳全貌

水火、寒热、光暗都不能概括其全面。

我们再看:阴阳运动路径

阴阳原始和终,都不运动

只有寒热、水火、光明黑暗之气运动。

阴阳都是客观世界最小单元体自身演变周期

个体都可以分为三部分

里、中、外三部分。

里部称之为地,中部为人,外部为天。

正如地球内部构造一样

有核心、地壳、地幔三层

之所以:阴阳称之为中小大,就是因为阴阳运动的位置决定

阳在里部,外部中部为阴时,是阳小

阳在中部时,里部已经是气化,外部为阴,称之为中

阳在外部时,里部、中部都是气化,所以为大。

我们见到的光,就是气化了的阳大

我们未见火也未见光,且能感受到热,就是阳小。

我们既没见到光、火、热,但能感觉到力,就是磁力

即古人说的神明

阳,不同阶段就有不同属性

运动到不同的位置就会产生不同的形体。

阴同样如此类推。

这里不再赘述,节约时间。

二、关于刚柔

刚柔是形体

阴阳是属性

上面说过,阴阳之变,会产生形体变化。

比如:阳动在中,里部气化,中部正在气化,外部为阴。

阳动在外,则里中气化,外部正在气化。

而阳动原始期,没有气化,是实体。如寒冰。

气化完了,就成了至柔最虚

阴聚合终了,就成了最刚的实体。

因此:阴阳之动,刚柔就表现出来了。

刚柔,就是虚实。

刚,则实。柔,则虚。

虚为气。

阴阳之动,如何体现刚柔呢?

还是因为阴阳强弱关系。

阳强则柔,阴强则刚。

阳动在中,阴动在中。都是刚柔相济。

因此:火水为刚柔相济,都是中。

火只不过是阳,水只不过是阴。二者各自发展属性决定。

当水动寒,则物体表现为刚性,如水凝结为冰

当火动则表现为柔性,如火动化气。

所以:阳大、阳终、阴始、阴小之体,都是柔体,即虚体。为气。

而阴大、阴终、阳始、阳小之体,都是刚体,实体,为质。

火水为中,刚柔相济。刚柔体的分水岭。

三、关于五行六气

刚才说了,阴各有五。这就是五行。

而五只有三动。

每一动是一个周期。这个周期是一个盛衰变化周期。

比如人精卵结合产生生命,然后成长成熟,开始衰老,最终死亡。形成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这就是:称之为发展周期。

同理,阳每一个气都有盛衰

我们把这个周期称之为发展过程和衰败过程。

阴也是如此。

所以:三阳有盛衰,《易经》卦爻辞称之为进退或出入。

六气,就是指三气出入总和。

五运六气,扩展阴阳则是是运十二气。

这就是十天干十二地支。

后面讲。

四、关于八卦

刚才在阴阳论中说了:阳形体有四,阴形体有四,合计为八。

阴阳各那四?

阳小、中、大以及原始藏于至刚;阳终藏于至柔。
阴小、中、大以及原始藏于至柔;阴终藏于至刚。

简称就是小、中、大、至,阴阳各四体。

八体,就是八卦,以象示之

我们看八卦如何示象?

阴阳论讲了:

个体构成三部分,天地人三才。

我们用实线代表阳,虚线代表阴。

根据“一阴一阳谓之道”来表象

则:两虚线一实线为蓄积柔,两实线一虚线为蓄积刚。

则一阳之动,根据位置变化:

阳原始,为至刚体,三实线表示,称之为乾。

阴原始,为至柔体,三虚线表示,称之为坤。

即乾刚坤柔。

阳小,阳动在里,阴静(两虚线表示静),为震。

阴小,阴动在里,阳静(两实线表示静),为巽。

阴阳都是动自里部,即“内因变化是根本”。

因此,震巽为蓄积寒热。

阳中,阳动在中,气入里,化气。气化在中。外部为阴。坎象。

阴中,阴动在中,刚入里,成质。质化在中。外部为阳。离象。

阴阳都是动在中部,蓄积水火。

阳大,阳动在外,中部、里部气化,外部正在气化。为艮象。

阴大,阴动在外,中部、里部质化,外部正在质化。为兑象。

阴阳都是动在外部,即天位置。蓄积光明和黑暗。

我们看八卦的阴阳属性:

乾——震——坎——艮,阳由里向外出,气由外向里入。

坤——巽——离——兑,阴由里向外出,质体由外向里入。

是以:阳动化气,阴动成体。

我们看八卦的刚柔形态:

坎为阳中,里部为气,是以为柔;
离为阴中,里部为质,是以为刚。

同理,兑、乾、震,阳在里部为刚。

艮、坤、巽,气在里部,为柔,为小。

所以:

火柔、水刚。坎火离水。

光柔暗刚。

刚热柔寒。
震为刚,为热。巽为柔,为寒。

中医,实热虚寒,即是此理。

寒热生水火,水火生光暗。

这是阴阳递进演变。

当然,寒热是由阳磁性和阴磁性累积产生的。

所以:乾为至刚而阳,坤为至柔而阴。

我们看八卦状态:

乾至刚,纯粹单一。

坤至柔,纯粹单一。

为绝对静止状态。

震坎艮、巽离兑,刚柔相杂而互夺。为运动状态。

所以,阳动柔多刚,阴动刚夺柔。

而乾坤则:一开一合谓之变,往来无穷谓之通。

乾坤静极则开。乾开阳,坤开阴。

《易经》彖辞,用刚柔解象,可用寒心之理。

五、关于天地人三道

学易之人,经常听到、甚至自己会说天地人三道,人法地、地法天。

但有几人能明天地之道呢?

《易经》系词曰:阴阳立天、刚柔立地、仁义立人。

阴阳为气,刚柔为质。

在天成像,在地成形。

此等如何理解?

首先要明白天地人真实含义:

天,是指人体上面的虚无空间,即气(阴阳,即寒热)。

地,是指人体脚踩实地位置,即质(刚柔或虚实,如石头为实,水为虚柔)

人则是天地相交的产物,为中。处于天地之中。

也就是说: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则天地交而成万物,即用人代称。天气不降、地气不升,则人不生存。

交则为仁;

退则为义。

明白了天地人三层含义,再来看演变之机。

天为阴阳,为气。

地为刚柔为质。

说白了,就是数五成熟居住的产所为地。而数五能动的出入之所为天。

此话怎们理解呢?

我们用人体结构和阴阳十二经络理解。

人的组织结构有骨和髓、筋膜、血和脉、气和毛细、皮和肉。

这些就是代表地之刚柔。

而肾心肝肺脾心包代表三阴出入

膀胱小肠大肠胃三焦胆代表三阳出入

也就是脏腑代表天之气

骨肉髓膜等代表地之形

地可以生天,天可以生地。

地气上升,是阳动;

天气下降,是阴动。

也就是地柔生天阳,天阳冷却为天阴,天阴下降生地刚,地刚生地柔。

由此形成周期。

天地相交,则气生,人之存也。

那么,在《易经》如何表示天地呢?

寒心刚才说过:八卦,是一个单元体自身演变发展周期。

每个周期有自己独立的形态。

宇宙有成千上亿个个体,各自体现的属性即八卦表现不同

所以形成个体间相交

《易经》六十四卦,就是个体与个体相交的产物。

比如:上坤下乾,泰。

是坤属性的个体位置在上,乾属性的个体位置在下。

相遇而交合。

交合原理:

坤为至柔,生阴,发展下行。

乾为至刚,生阳,发展上行。

前面说过:阴动则是聚刚,阳从上而下。

阳动,则是气下阳上。

所以作为中间位置的人,上有质体下降聚集成体,下有热气行之,是以生长壮大。

所以,为泰。

又比如:上乾下坤,则是气入寒上,作为中间的人则处于闭塞状态。

寒凝固也。

其余以此类推。

由此,天地人三者备矣。

注意:《易经》六十四卦位置关系,寒心《易理学》认为:

上卦位置为天道、下卦位置为地道。

天道贵柔,地道贵刚。

如果天道刚、地道柔,则卦辞不吉利

比如:

下卦为坎、巽、艮、坤者。

而下卦为刚者则多吉利,如:下卦为离、兑、乾、震。

下卦为根本,上卦为象。

这就是在天成像,在地成形的表现。

柔为小,刚为大。

所以,下卦为柔,卦辞多为小来。

六、关于天干地支

天干有十、地支十二。

天干地支从哪里来?

从五运六气来

阴阳论说过,阴阳各五,即原始、小、中、大、终。

合计为十个

所以:甲丙戊庚壬,分别代表阳。

乙辛己丁癸代表阴。

所以:

寅申、辰戌、子午,代表阳三气出入,或盛衰。

阳有三气,阴有三气,各有盛衰或出入。

比如:震阳小为子午,则震在子——丑——寅——卯——辰——巳是发展过程,在午——未——申——酉——戌——亥,是衰亡过程。

代入十二长生论,则是震子长生、丑沐浴、寅冠带、卯临宫、辰帝王、巳衰。午病、未死、申墓、酉绝、戌胎、亥养。

其余类推。

所以,阴阳各三气的出入始点,合计为十二,用十二地支表示。

七、总结语

阴阳是总纲,是客观世界事物的属性,等同于现代科学知识的聚合和膨胀。

刚柔是形体,是阴阳强弱的表现体。

客观事物具有静态和动态。

静态有绝对静态,纯粹单一的就是绝对静态。因为没有东西和他争夺。

而动态必定是刚柔相杂,要么是刚夺柔,要么是柔夺刚。

静态还有相对静态,这是针对属性而言。

阳动则阴静,阴动则阳静。这就是相对静态。

五行或五运,就是阴阳属性五个阶段的属性表现形式。

六气,则是三阴阳各自出入或盛衰发展周期。

八卦则是阴阳、刚柔状态之象。
即:乾坤为静,坎离震巽艮兑为动。

十天干是阴阳各五运的表示

十二地支是阴阳各三气出入之和。

好了。《易理学》的核心,就精简扼要讲这么多。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6 11: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soso_e163:}{:soso_e179:}{:soso_e181:}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6 11: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帮你整理下。 寒心《易理学》知识体系QQ群讲课内容(张延朋).rar (8.03 KB, 下载次数: 5)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6 12:46: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十分感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