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65|回复: 16

[原创] 域中有四大,而静居其一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6 10:2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域中有四大,而居其一焉

《阴符经》讲【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故曰:沈水入火,自取灭亡。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

《道德经》讲:自然之本

〈一〉静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二〉静 之 用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是以圣人抱一而为天下式。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三〉静 之 性

大道汜兮,岂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弗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常无名,可名于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者,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持故无失。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道长无名,朴虽小,而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6 14:2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阴符经》讲【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心生于物,而死于物,机在于目;至乐性余,至静性廉;禽之制在气。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反昼夜,用师万倍。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7 12: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域中唯两大,非动则静。
然动静无边,相对而已。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8 10: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還有其他三大是什麼?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8 10: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静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8 11: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无屮 发表于 2015-9-8 10:22
一〉静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 ...

《老子》已經明確了其四大所指——道、天、地、王,你再整出一個“靜”這一大豈非五大了?
且不說先生擅自篡改《老子》原文,將表示狀態的“靜”與表示物的道、天、地、王放在一起便是不倫不類。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8 14: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5-9-8 11:09
《老子》已經明確了其四大所指——道、天、地、王,你再整出一個“靜”這一大豈非五大了?
且不說先生擅自 ...

希望先生不要因为一看是我的观点,就本能的先反对,之后再凑理由,这可是学者的大忌,如此的话会失去基本的判断力的:
请先冷静,再冷静--------------
再看看【故道,天,地,王亦,域中有四,而王居其一焉。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8 18:5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某人想居其一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2 06: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掌握事物的规律是道纪的要求,按道纪来研究规划事物的治理。就可以足不出户,而知晓天下的事物;在家也不用窥测揣磨门窗有无相生的奥妙,就可以知晓天道的规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21 07:3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22 20:48: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文章,除了博人眼球外,没有任何意义。

第十六章的“静”与先生总结出来的“静之性”及“静之用”的两段内容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另外,像“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这样明显的错误表述,早已在严遵本和傅奕本中纠正为“侯王无以为正而贵高将恐蹶”,先生为何还坚持错误?

既分辨不了旧有的错误,又恣意制造新的错误,只会离真相越来越远。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22 22: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学之为学,那“不学”呢?那是讲基础之基础之学。比方说,精密机床要加工出高精度物件,得首先要有可以制造出造精密机床的工具。------只有不断提高这样的工具,才能把众多机床所造的物件加工误差减少。误差减少也即加工过程少过错,物件当然就经用,能物尽其用。如是。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23 11: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无屮 “不要以为是古人就高明”:

判断谁更高明的标准,不应该是打嘴皮仗,而是应该看谁说的更有道理。像“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和“侯王无以为正而贵高将恐蹶”这两种表述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张无屮 “先生应以我的版本为唯一的指导,就走入老子道家大门了”:

事实已经证明你的研究思路是不对的,你对《老子》文本的研究深度不够,所以你的说法基本上都经不起质疑。不能对每个字有根据地说清字义、对每句话严格按照语法规则翻译出来的人,搞出来的东西都是自欺欺人的。只要把你的全部解释集中比对,就必然会破绽百出,前后矛盾。

你还原出来的东西根本不对,就如同本主页中你拿出来的”静“”静之性“”静之用“的还原结果所表明的那样。把毫不相干的东西杂凑到一起,算什么还原?牵强附会而已。所以6年时间过去了你都没把你的观点解释清楚,实际上你也不可能说清楚。不是《老子》中的每个字都有同样的意思。”归根曰静,静曰复命“中的”静“意思是叶落归根后的静止,也就是生命的终结。意思是人终有一死,不要妄想长生不老。这与”静心“之静完全不是一回事,你把他们鼓捣到一块做什么?

年前有位TW的老先生在今日头条发文,说要全面系统地批判老子,结果他每批判一次,我就给他指出一个反例,结果他只做了三期就不敢再搞下去了。

我早就说过,先生搞的东西,和八十年前严灵峰发表出来的东西在本质上没多大差别,都属于没有找到门径的,只是你搬出一个《阴符经》作幌子。路漫漫其修远兮,上下求索吧,先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8 05: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阴符经》讲【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故曰:沈水入火,自取灭亡。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