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故我在

《道德经》总体理论架构初探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9-28 14: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先生给出的这些文本材料如何能得出你在85楼第二条结论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8 14: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9-28 11:49
“无为”的方法*论理解请见65楼:人法自然。

张先生的这个批评很及时,我的确至少是缺失了对“无为”进 ...

这些“自然”经验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原则,是“人法自然”的直接依据;
但这些显而易见的范例在后世的解释者那里却每每被冠以“辩证法”的“美名”;
这个说法看起来似乎颇有哲学含量,但其效果却是遮蔽了范例的人类原始经验的性质;似乎它们不是源于真实客观的知识,而只不过是某种形而上学的概念演绎。
--------------------------------------------------------
法道总则

一: 以德为本

治人事天,莫若啬①。夫唯啬,是谓早服②。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③,长生久视之道也。


注释:①啬(sè),《辞海》:“同穑,《汉书·成帝纪》有“服田力啬,田夫谓之啬夫”。引申为稼穑,代指农业生产活动。②服,《辞海》:“食也。”劳健认为:“早服,是早从事。”③柢,《韩非子·解老》:“树木有曼根,有直根,直根称为柢,木之所以建生也,曼根者,木之所以持生也。”

释文:

我们知道了道纪的重要作用以后,如何指导自己的生活呢?在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但严格依据道的运转规律来安排人类活动计划的,最好的莫过于农业生产了。天道每年四季循环,二十四节气周流不止,农业生产必须严格按照节气来进行,才能确保不误农时,否则就会违背自然规律而使全年的丰收毁于一旦。

我们只有以从事农业生产必须符合天道的严谨态度,来从事一切活动,事事时时以道的节奏、规律来相应做好准备工作,就称为早服;把握住这一点也就掌握了道的规律的本质力量,就是德,这样日积月累就是积德的作法;也只有以积德为重,才可以始终拥有象道循环不息一样的永久动力,这样就不会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拥有了解决问题的根本策略,就不会有受到局限的地方了,也就是莫知其极;达到这种程度之后,就可以治理一个国家了;认清道的运转规律的根本动力是德,以其作为立国之本,就可以保持长治久安。这样的做法,就称为长生久视,深根固柢的正确决策。


理解


农业按照天时操作,可以不断积累物质财富,把握“天时”就是把握住了财富,是谓“早服”。同样,能把握社会的节奏变化的根本“人心”,也可以不断积累威望,这就是“早服”可以积德的原因。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8 14: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无屮 于 2015-9-28 14:34 编辑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9-28 14:17
张先生给出的这些文本材料如何能得出你在85楼第二条结论呢?


故我在  你老先生想说什么?呵呵··········
-----------------------------------------------------------
【这个说法看起来似乎颇有哲学含量,但其效果却是遮蔽了范例的人类原始经验的性质;似乎它们不是源于真实客观的知识,而只不过是某种形而上学的概念演绎。】
道德经是人类长期实践经验积累的智慧结晶。
我想说的是您已经进入《道德经》的核心雷区了。普通做法已经不适用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8 15: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我没有在帖子中涉及这一点,但也似乎没有任何排斥这个观点的言论】
【我的这个判断只是就道德经这个特定的思想体系而言的。先生所提供的案例与我这个判断之间并不构成可类比的关系】
【有关道德经价值的讨论还没有展开】
——尊者的论述节奏感和操控力强,参与不慎,极易追尾!(现实生活中律师行业才具此类特征)
——交流氛围与求学年代,宿舍夜半辩论类似,不禁感慨当年美好时光!甚慰!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28 15:3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10-8 15:39 编辑

【上接81楼】
看来主题行文有些急躁,有些必要的阐述没有顾及;
虽说这个帖子是框架性的,但鉴于道德经本身理论结构的复杂性,和部分概念长期处于论争状态,还是有必要作些展开。
这个帖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筹划,正可谓一边写一边想,有很多问题以前根本没有意识到;
与其说这是个写作,毋宁说是一种学习方式。

就目前的进度来看,有一个逻辑上必须得到阐明的环节:道德经的社会理想是否有可能以道德经自身的方式实现?
这个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道德经的社会理想是否有可能以其他方式实现?
这两个提问方式有很大不同:究竟是道德经的社会理想具有内在缺陷以至于无法实现,还是仅仅由于道德经所提供的路径有缺陷以至于无法实现?
当然,一个最理想的结论应该是:道德经完美无缺,只是世人没有恰当地理解。

这里涉及思想批判(分析)的一个原则性的考虑:一个思想体系既不会完美无缺,也很少一无是处;
更多的情形是:一个思想体系既具有十分卓越的价值,但同时却又包含着无法忽略的、甚至是无法克服的困难;
更为令人遗憾的是,价值与缺陷往往出于同一个思想特征;
当然更为常见的是那些未经阐明的偏见和历史过程性的局限;
而所有这些都不过是人类的根本有限性在个体身上的具体表现而已;
特别是那些伟大思想家也仍然无法摆脱有限性的事实,实在是令人唏嘘;
不过这不仅不会有损他们的卓越,甚至正是提供了对于有限性思想的范例性证明。

这个帖子的规模似乎在失控,这实在是始料未及。
如果这个反思的结果是推*翻原有观点,那可就只好高挂免战牌了。

此其三:一个反思。
【下转112楼】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28 15:58:54 | 显示全部楼层
观云客 发表于 2015-9-28 15:13
【虽然我没有在帖子中涉及这一点,但也似乎没有任何排斥这个观点的言论】
【我的这个判断只是就道德经这个 ...

观云客先生的批评很有启发性,幸望不要把我回应中的生硬理解为强词夺理。

连床直辩,每一位参与者都对那份难忘作出了贡献;
愿我们今天的讨论也能给参与者留下一份难忘;
生活实在是需要各种各样的难忘;
难忘至少是构成生活意义的一个要素。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8 16:19: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别管别人。自己顺理自己的。

让乌七八糟自动辟易。先整理出大致轮廓。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8 16: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坛需要适度的锐气!
尊者多虑了!
期待您的论述!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28 16: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虾仁 发表于 2015-9-28 16:19
别管别人。自己顺理自己的。

让乌七八糟自动辟易。先整理出大致轮廓。

得令,呵呵··········
不过必须得承认,有相当多的灵感源于批评。

抽空来帮我唱唱反调。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8 17:15: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9-28 16:30
得令,呵呵··········
不过必须得承认,有相当多的灵感源于批评。


哈哈哈。好。就今晚吧。趁月圆。先放下红楼梦。反正红学也研究成一窝粥了。沉淀下也好。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8 18:08: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即氓。最下等。
百姓。中等。
圣人。最上等。
贤。仅次于圣。
这都末节。不碍主题。。
上中下三士之分。大致分来应是在圣以下之中。
圣的本义是多闻。如在这意项下。上中下三士之分也包括圣人。
但显然不是这样划分的。已默许圣人为至高层次而不在上中下三士之论中了。

这都末节。不碍主题。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8 18:40: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虾仁 于 2015-9-28 18:48 编辑
我来了 发表于 2015-9-23 19:55
我认为那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本能是不存在目的性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许人类的进化过程 ...


本能基于潜伏的目的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8 19:18: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虾仁 于 2015-9-28 19:21 编辑

“我认为那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本能是不存在目的性的。”
本能基于潜伏的目的性。
好像莎朗斯通有个片子叫《本能》。
弗洛伊德荣格们已将本能阐释到泛滥了。
个人更相信道德经作者便是基于本能才写得出这五千字的。
因此。必然有目的性。

孔孟之儒从人性出发。已分析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机制由来以及关联性。例子是。恻隐与悚惕。当然旨在用世的策略。反映到具体应用层面。即与人为善。
这很难说没有目的性的存在。虽然孔孟将人之初性定为本善。

道德经的起点层面更高。抽象高度之高。将人性也列为具象的参照之一。更包括天地万事万物之运行机制。礼法等等更不在话下。
给出的概括性论述便是。“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恒也。这是永恒不变的客观实际。
这就是道德经的本体论了。即所谓常道。大道。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8 19:47: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又为什么先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呢?
名实之辩。如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得以蒙混过关。
为避免纠缠。不提老子。只说道德经作者。
道德经作者避免名实之辩。高度抽象出“有无相生”。而不具体到具体事物。
公孙龙可谓是反用其意反推其理。
孔孟荀们可谓是演绎细化其意其理。如性善性恶论的看似相反。其余诸子大致相同。如兵家医家法家。。。。都不出其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8 19:57: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此。道德经中只说理。而不涉及到任何人物事件。不像其余诸子。如孔孟。动辄为三王往圣立言。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8 20:15: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只要认真探求。不必去背诵道德经或易经。
如孔子。他就通过敧器而悟到中庸之道。即高下相倾的应用。
这些道理。本与道德经相通。
孔孟礼法。也不过是为了调节尊卑上下。“其犹张弓欤”。医家的阴阳平衡论更是如此。
唯其不平衡所以平衡之。各种道。各种法。也就相应而生。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20 收起 理由
故我在 + 20 甚是。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28 21: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贴因故暂停;
感谢各位参与,谢谢。{:soso_e183:}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8 22:25: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秋快乐。。。。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9 08:16: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虾仁 于 2015-9-29 09:02 编辑

正如“圣”本是多闻。“贤”本是多财。
故此。《说文解字》划入贝部:“贤。多才也”。《六书故》:“贤。货贝多于人也”。
所以道德经“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也便顺理成章了。这与“吾所以有大患。以吾有身也。若吾无身。吾何患之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等等都是一致的。
“无身”。即《庄子》所谓“圣人无己”的“无己”。即现在所谓无私。而不是陈鼓应冯友兰任继愈们所谓身体死亡消失。
这与“后其身而身先”。“不敢为天下先”等等一贯主张相一致。
否则。功成身退而不居就成了死亡了。这就像解“涅槃”为死亡一样。属胡闹。
李白很懂道家之理。诗说功成就要身退。否则招祸。这可参考范蠡文种事。“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愆尤”。
正如佛家静修为了入世反成出世。道家的退身也是有前提的。即功成。为而不恃。成而不居。但后人不为也不成却也退身。遂成道家末流。
这就是历代厚诬道家理论或佛家理论为消极之论的原因了。
虽厚诬而几千年不倒。自有其必然原因。曰。妄解圣意。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20 收起 理由
故我在 + 20 受教。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30 08: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虾仁 发表于 2015-9-28 19:18
“我认为那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本能是不存在目的性的。”
本能基于潜伏的目的性。
好像莎朗斯通有个片子叫 ...

“个人更相信道德经作者便是基于本能才写得出这五千字的。
因此。必然有目的性。”

虾仁先生这里什么意思我怎么看不懂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30 08:42:24 | 显示全部楼层
110楼
发表于 1 秒前 |只看该作者
虾仁 发表于 2015-9-28 19:18
“我认为那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本能是不存在目的性的。”
本能基于潜伏的目的性。
好像莎朗斯通有个片子叫 ...

“个人更相信道德经作者便是基于本能才写得出这五千字的。
因此。必然有目的性。”

即使加上你的前提“本能基于潜伏的目的性”也还是觉得不对劲呀。

虾仁先生这里什么意思我怎么看不懂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8 15: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10-8 22:00 编辑

【上接95楼】
这个帖子之所以被搁置,是因为以现有的行文而言必须对几个实质性的问题予以界定;
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对道德经的基本态度。
我原本考虑作为理论框架可以避开这些实质性问题;
但现在来看,如果想提出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也还是有必要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或许可以是有限的回答。

当然,也可以考虑放弃最后一节(“道行天下”)的讨论;
因为这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超出了道德经的文本,而且还难免触发敏感争议。

综合上述观点,我准备折衷处理:对最后一节进行瘦身,使问题只限于文本;
于是小节主题可变更为:为道无为;
而“道行天下”则有待于几个相关问题得到深入讨论之后再予考虑。

又因为这个主题主要是对“无为”的界定,具有较大的独立性;
我打算另起一贴,也算是对近来论坛有关“无为”讨论的回应。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0 19:50: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虾仁 发表于 2015-9-28 19:18
“我认为那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本能是不存在目的性的。”
本能基于潜伏的目的性。
好像莎朗斯通有个片子叫 ...

不是悚惕。是怵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30 05: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德经这部华夏文化瑰宝从其华诞之日起就缔造了人类另一个宏大的文化史实:数千年的道德经释义史;
这部绵延数千年的文化历史画卷可以直观地体现为汗牛充栋的释义文本;
但很显然,时至今日道德经的“真义”似乎还是处于晦暗之中,“盲人摸象”既是对这种局面的一个嘲讽、焦虑,亦或许也是一个真实写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4 05:52: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于牖,见天道。其去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弗行而知,弗见而名,弗为而成。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之哉,以此! 3 J+ @6 b. _8 N( k8 U/ J! G% E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 ?9 w+ U2 M& ]- b  p$ q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