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5|回复: 0

[综合讨论] 国学文化的复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22 12: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化的复兴一定要溯源于道德,道德文化的修复振兴,才是源泉的接续与重启,人们重新开启这个井泉,就一定要追本穷源,回溯到道德根文化这个时期当中。人们长期对道德堕落这一历史的忽视和淡漠,使人们对轴心时代之前的道德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根,进行全面了解和深刻认识已经比较困难。我们所万幸的是有《黄帝四经》和老子《德道经》与《庄子》的思想作为指引,仍然能够使我们能够非常清晰而明白地进行追寻,寻觅人类如何从道德根文化的高峰堕落而下滑到现在。

要想走近中华道德根文化,首先必须了解老子和庄子对这种堕落的深刻分析。老子和庄子对道德文化的逐步堕落,都进行过深刻的剖析,从他们的剖析中,我们并不难了解道德根文化的分期。

在老子《德道经》的第一章中已经明确地对人类和社会的逐步离道失德加以揭示。学习掌握了第一章以后,我们依据《庄子·缮性》篇中的相关论述,结合老子《德道经》第二章的内容和黄帝四经的内容,就不难比较全面地理顺中华道德根文化中系统的分期。道德根文化的分期,由于分析的性质始终不离道与德两个字,不离德的本质性。因此,这种分期就集中在人类的道治社会时期、德治社会时期、仁治社会时期和义治时期四大阶段之内。道德根文化的时间范畴,起于人类诞生之初,止于周代末期老子《德道经》出现之时,共分为六大阶段,这是道德根文化系统的时间区间。这个时间极为悠久和漫长,远非近代这二千多年的历史可以比拟。在人类存在的历史时空中,近二千多年历史,只不过是人类历史全程中的部分时间片断。因此人类的道德根文化,才应当是人类发展史中的主流文化。近二千多年以来,各种文化纷至沓来,登上历史舞台的现象,只不过是一种各类折子戏的上演而已,始终并非历史大舞台上的主流文化和节目。

庄子曾在他的一篇文章中论述过中华道德根文化的分期,揭示其中变化的原因,在学术上具有极高的价值。我们完全可以按照他的论述,将中华道德根文化的分期逐步理清脉络。

《庄子·缮性》:“古之人,在混芒之中,与一世而得淡漠焉。当是时也,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群生不夭,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之谓至一。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

逮德下衰,及燧人伏羲始为天下,是故顺而不一。德又下衰,及神农黄帝始为天下,是故安而不顺。德又下衰,及唐虞始为天下,兴治化之,流枭淳散,朴离道以善,险德以行,然后去性而从于心。心与心识知,而不足以定天下,然后附之以文,益之以博。文灭质,博溺心,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

庄子在分析中,旗帜鲜明地反复强调“德又下衰”。因德的完整性和能量饱和性的不断下降,才产生不同的社会变异,出现不同的阶段,并且产生无为而治和有为而治的分野。所以,我们在进行分期中,必须按照上德不德,尊道贵德,执一守德,德一朴散等现象,也就是对“得一”与一的松解,一的分崩等逐步离散现象,分为六大时期。

我依据老子的思想,庄子的揭示,并且参考《黄帝四经》,绘制出一张中华道德根文化系统的六大分期表,以此作为一个浓缩性的提纲,分析和掌握中华道德根文化,就比较有序一些。

图表将中华道德根文化系统划分为六大时期,也就是六个阶段。分别为最初始的居道无为期,德的“至一圆固期”,德一松动期,德一动分期,德一散五期,忠信化泊期,等六大阶段。

道德根文化形成和变化的时间非常漫长,横跨人类最初始的人即神时代直至东周列国时期,以老子《德道经》诞生的时代为时间截止点。此时诸子百家纷呈而出,支解分割道德根文化的文化现象大行于世,从此道德根文化全面退隐。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