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71|回复: 1

议干支与干支记日的连续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16 09:5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七秩龄童 于 2016-2-16 09:58 编辑

     议干支与干支记日的连续性
                史  纪
      早在夏季前期,中国就出现了从一到十,加上百、千、万共十三个计数单词,说明中华文明早在甲骨文之前,就已产生了熟练运用的十进制记数方法。同是在甲骨上,还出现了虽不是数词,却可以作为次第顺序使用的“天干”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字有严格的先后顺序,却与数象似乎毫无关系,甚至于连辞典上也说不出有什么意义,只解释作“天干第x位,表示顺序第x”。
      循着天干十字(词)的同一思路,比照着一平年月影十二次园缺,连想到地上景物也是一年一度周而复始的变化,我们的先祖又设计了一套次第顺序数码: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共十二个字(词)。
       像八卦由两爻衍生出六十四卦一样,将十干十二支依次搭配成干支六十组次第数码甲子、乙丑、丙寅、……等,则称之为“六十甲子”,既扩充了次第数字的队伍,又符合中华哲理之阴阳相济的思唯方式,首先用于干支纪时、纪日,便成为殷商之际历治思想的一大成果;尤其是以干支纪日纪年,从未间断,绵绣了中华文明的一道亮丽图景。郭沫若氏30年代著《卜辞通纂》是一本商殷甲骨出土文献资料的集中,尤其是将散乱出土的契骨编号入册,极方便于引用。郭氏《卜辞通纂》第一号卜骨就是“契刻六十甲子”片,“契刻六十甲子”片既不是卜文,更不是历纪,郭沫若氏将之摆在《卜辞通纂》第一号位置,首先就有尊重它具有天下第一干支契刻的意义,其次就是顺从“六十干支”契片是置于古人手头,给推演干支日期以方便,原来就有作为“工具书”而设的意思。
       经国家组织人力,出资考订的《夏商周年表》公布后,“官定”其日期为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甲子。此日期一出,虽然非官方加上国外的议论较多,窃意以为并不妨害作为一个比较接真实的参考日期。又尽管武王伐纣克商的日期还有商榷的余地,但是中国历史上以干支记日的方式,在考订古代历史的年月日期中,又得到了中外专家的运用,全无人怀疑或否定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的记日干支为甲子日!因此意外的收获是:中国以干支记日的延续时间,由原来以《左传》所记前722年3月5日己巳为始,得以向前推300多年!
      从所周知:公元前72235日,周平王四十九年、鲁隐公元年正月二十日鲁历“二月已巳”,为中国《经》、《传》连续用干支记日之始。如果以出土龟甲所刻干支记日算起,比上记载的当早一千年以上。至于连续用干支记日之始,也可以推到公元前一千年以前。比如,我们己知,前10471130日(公元前1046年岁首十一月初一日)癸酉,至公元200111日(2000年十二月初七日)甲子,推积日为1112571天。由1112571÷6011542 51;表示:由公元前10471130日到公元200111日相距的积日为1112571天,六十甲子经11542次循环后,另天(大余)为51天。起日的干支为癸酉 (NO10),由1051 61 1,得止日200111日干支记日为甲日。
      由以上 叙述知:中国历法以干支记日的方式,由大量史料和记年史的记载证明,从公元前10471130日癸酉开始往后,尽管对公元前1046120(二月甲子)为殷周换代绝对日期多有争论,但对于用干支纪日的连续性,尚没有人提出有重复、中断或是有多头并行等情形,即说明:中华历法文化中独有的以十天干十二地支相配合以记日的方法,既饱含有中华文明关于阴阳施化,万物始终,日月星辰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思想内涵,又用这种方法记日以来,更未因战乱和政局的变化而生中止零乱,因而保持了我国史料至少有三千年以降记载的连续和准确。
      上述天数,可以仿“儒略日”方法,而保持中国读数的习惯,从周元10471130日癸酉开始往后,至公元200111日,为第111 2571 天。
      关于天六十甲子首先用于记时记日,比如研究夏商周早期断代定年,首先得需要有一条假定:从要考证之日往下,干支纪日没有间断,也没有错乱。早在1945年时,董作宾(1895~1963)先生以12年时间利用甲骨文等资料撰写的研究殷代历法与周祭祀谱的巨着、以石印出版的《殷历谱》,在其第一卷就首先提出了商人采用干支纪日,当“一直连续至今日而未间断”。此论善善。从现代研究看,比如以不间断按积日推干支记日:以公元2001年1月1日甲子为参考点,反溯至公元前1111年(1111 BC )1月1日,共113万6281天,合18938个甲子循环又1天。由此可知1111 BC1月1日为甲子日。因为用《儒略历》规则于公元1582年10月4日以前,每相距80年都是29220天,是六十干支天数的487倍,是其同月同日,干支相同,所以用公元前1111年1月1日为基准,以80公历年29220天为单位,可以往上推知如BC1191、BC1271、BC1351、BC1431、BC1511…BC1911…BC2311…BC2711…BC3111…等年份的元月1日同为“甲子日”,且其相距天数为29220天的倍数。又如由公元10年元月1 日甲子往后亦然,如AC90、AC170、AC250、AC330、AC410…AC1450等年份均如此,好记好算,便于应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2-3 15: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但对于用干支纪日的连续性,尚没有人提出有重复、中断或是有多头并行等情形,即说明:中华历法文化中独有的以十天干十二地支相配合以记日的方法,既饱含有中华文明关于阴阳施化,万物始终,日月星辰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思想内涵,又用这种方法记日以来,更未因战乱和政局的变化而生中止零乱,因而保持了我国史料至少有三千年以降记载的连续和准确。


从逻辑上说,这不能算是严格证明“3000年来的连续干支记日”这个前提,因此基于这个前提的论证方法和结论都应该先打上问号,以待日后更严格的验证,也许对,也许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