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75|回复: 4

[文言写作] 《咬文嚼字》杂志2009年第2期错误一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5 08:5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咬文嚼字》雜志2009年第2期錯誤一例

     
     《咬文嚼字》雜志2009年第2期第38頁有一篇名為《〈魏書〉是魏國人寫的嗎?》的文章,主要內容是挑易中天先生《品三國》中關于“曹操殺呂伯奢”一節的一處“常識性錯誤”,可惜易先生的說法是對的,作者宋國斌先生一改,反倒犯了所謂的“常識性錯誤”。
      
      以下是該文節錄:

      
      在“品三國”系列第二集《真假曹操》中講到曹操殺呂伯奢一家時,易先生如是說:“這個故事記載在什么史書里?在魏國人的《魏書》里,《魏書》是他們魏國人寫的書,所以也不一定靠得住……”
      
      易先生說的《魏書》應當指的是《三國志·魏書》,……那么,這個《魏書》是魏國人寫的嗎?
   
      《三國志》的修撰者是陳壽,《辭海》中關于陳壽的詞條如下:“陳壽(233~297),西晉史學家。……”從這我們可以知道,陳壽應當是晉朝人,你再往前推,他也只能是蜀國人,而不是如易先生說的魏國人。

      中國歷來有“易代修史”的傳統,……這是一個常識,不應該出現魏國人編寫魏國正史的情況。


       剛看到這篇文章時,我一愣,原因有二,一來,易中天先生再怎么糊涂也不至于犯這么低級的錯誤;二來,我記得易先生在《品三國》中明確交代過此事《三國志》無載。于是我迅速取出《三國志》與《品三國》來查證。

   《品三國》第14頁說:“此事《三國志》沒有記載,只見于裴松之注所引《魏書》、《世語》和孫盛《雜記》。……按照《魏書》的說法,是正當防衛,或者防衛過當。按照《世語》和孫盛《雜記》的說法,則是因疑心太重而誤殺。《魏書》是比較維護曹操的,我們姑且不論……”

      再看中華書局標點本《三國志》,第5頁上,裴松之的三條注就整齊地排列在“金城邊章、韓遂殺刺史郡守以叛,眾十余萬,天下騷動”一段的后面。

      文章的作者一定是把兩部《魏書》搞混了,易先生此處指的絕不是陳壽的《三國志·魏書》,而是王沈的《魏書》。王沈是魏國人,主編《魏書》四十八卷,比《三國志·魏書》记载详细,但毕竟作于当代,有些史实刻意回避,所以易中天先生的說法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這篇文章里作者斷章取義的毛病,確實有些厲害,而這樣的文章竟然還在《咬文嚼字》上刊登了。作為一本具有較大影響力的雜志的編輯者,《咬文嚼字》編輯部是否也應該反思呢?

首发: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250475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9 1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inzaghi0301 的帖子

老话说的好“醋打哪儿酸,盐打哪儿咸”要搞清楚,可惜很多人未得其中三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3 22:5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这是一篇好文章。好就好在短而精,说理明,证据确,能服人,治学就是要有这种精神!可惜的是现在不看人家的文章,不进行研究,不举任何证据,一律见风驶舵,迎合社会不良风气,动辄骂人的狗屁文章实在是太多了!御用文人也太多了!此风之下,就愈显这类好文章的贵重。因而赞之!希望网络论坛能有个好风气!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4 23:31:20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不错的好文章,楼主是有功底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4 09:5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学问,一要多学,二要多问,所得渐丰。作研究,要正想,立反证,漏洞就少。吾当慎言精思。勉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