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00|回复: 1

[转帖] 关于老子研究领域的一些共识(作者:景元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9 10: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老子研究领域的一些共识(作者:景元华)

      对于这位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圣哲的描述,自古及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版本不一,但最被大家认可的普遍说法,是根据先秦典籍《世本》和司马迁《史记》的遗文在李唐王朝宗室世系考证后流布于世的记载,其粗略说是:老子姓李氏,名耳,字聃,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乃殷商时太史理征之后(按《世本》老子家世谱系,黄帝生高阳昌意,昌意生帝颛顼,颛顼生大业,大业生女莘,女莘生咎繇即皋陶,为唐尧理官,因姓理氏……至理利贞始李姓,为李利贞,是为李氏之始,自此理里李三字并通,李氏七世后为老子李耳),仕周为守藏史,孔子曾师事之,后见周衰,遂隐,居无何,乃西出函关,为尹喜所强,留道德五千言而去,不知其所终。其子李宗,为魏将,封邑魏之段干,故其后子孙有以段干为氏者,再后来段干木之子段干隐如入关,去其干字,又是为段氏之始。孙李注、李司,李注之子李宫,李宫之子李谱。见之于先秦诸子的老子直接弟子有:尹喜、孔子、文子、环渊、庚桑楚、亢仓子、南荣朱、崔瞿、柏矩、士成绮、阳朱、秦失等。
      各种道教文献、历史资料和民间传说中关于老子的形象、事迹,一般被描述为:生于壬辰年二月十五。生而白首,故名老子。生从母姓。身长八尺八寸,黄*色美眉,长耳大目,广额疏齿,方口厚唇,额有三五达理,日角月悬,鼻有双柱,耳有三门,足蹈二五,手把十文。家有九龙井。骑青牛过函谷关,尹喜望见紫气东来而知圣人至,敬拜为师,并强要老子著道德经五千言,后随师父携隐出关。老子讲经于楼观台。与尹喜重会于成都青羊之肆,然后携手而去,西化流沙。老子不死,代代转世,其心永在人间,有八十一化。传说曾收留点化有弟子徐甲。也有地方附会老子小名“里儿”生年在寅属虎。
     再有见地约略被古来学者们所认可者,是孔老之间的四次相会时间:第一次根据边韶《老子铭》和郦道元《水经注•渭水》引言“孔子年十七而问礼于老子”,此外《礼记•曾子问》中记载孔子从老子助葬于巷党时曾“日有食之”,而《左传》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适有日食记载,是年孔子正好十七岁;第二次是根据《史记•老子列传》、《史记•孔子世家》以及《孔子家语》的记载,孔子与南宫敬叔到王城(今洛阳)问礼,学者们根据《礼记•曾子问》日食之说,又《左传》昭公十七年“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推断应为此年,是年为公元前525年,周景王二十年,孔子二十七岁(另有一说是孔子三十四岁,公元前518年,周敬王二年,昭公二十四年,亦有日食,但其时王子朝与王子匄东、西王之间的战争已经持续了三年,王城已被焚毁,王子匄据狄泉带以晋国为首的各诸国侯军队正围困王子朝,攻守王城的战争正在最激烈的最后关头,孔子根本不可能在此时到王城问礼);第三次是根据《庄子•天运篇》记载:“孔子行年五十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问老子”,此时适为周敬王十九年(公元前501年),王城已经彻底被毁,老子无藏可守,又见周衰,于是退隐沛地(今江苏沛县);第四次是根据《庄子•天运篇》所记载的孔子问老子的话“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已,孰知其故矣!以奸者七十二君,论先王之道而明周召之迹,甚矣哉,人之难说……”按孔子此时已经完成了十四年的列国周游,重回了鲁国并接触了左丘明的鲁史《春秋》,则此时孔子应在六十开外了。
     以上诸说,大体如此,或若再细,则异说分歧,难定可否。
     老子在此世界的史迹遗存,于书为《道德经》;于典故则见诸于汉代以前诸家典籍,尤其于《庄子》《列子》《关尹子》《韩非子》《礼记》《韩诗外传》  《孔子家语》《吕氏春秋》《史记》《蜎子》《文子》《说苑》等著述,多有语言涉猎;于文物出土则有1973年出土的马王堆帛书《老子》和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于文物古迹则有多处,简列于下:
     1、老子墓遗迹四处——陕西周至终南山西楼观老子墓,甘肃临洮老子墓,河南洛阳洛宁寿安山老子墓,河南鹿邑县老子墓。
     2、老子故里两处——一是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天静宫老子故里,一是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太清宫老子故里。
     3、河南洛阳孔子问礼碑,栾川城郊老君山。
     4、河南灵宝市函谷关。
     5、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大散关。
     6、甘肃省天水市伯阳川柏林观。甘肃临洮岳麓山。
     7、四川省成都青羊观。四川洪雅瓦屋山。
     8、江苏省洪泽县老子山 。
     9、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汉城公园老子隐处。
    10、湖北武当山及荆门。
    11、河北省沙河市渡口寸广阳山老君台。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9 11:4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客观理性,用典周至。获益颇多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