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高老夫子

[易学杂谈] 阴阳五行是否科学引争议 你怎么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2 18: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昼耕夜读 于 2017-5-2 18:19 编辑

科学上的构成,除了有必要的成分构成还有构造。
阴阳如果是一种性质的话,阴阳的程度也应该是需要有度量的。比如我们说的阴盛阳衰,都有阴阳,阴阳的不平衡导致阴盛阳衰,阴度多少阳度多少为阴盛阳衰呢?阴盛阳衰是有程度的,你如何把握他的程度呢!?
你看化学,酸性碱性都有指标来表示,表示酸碱程度,PH为六6不用别人解释,其他人就能知道此为弱酸。
冷热生活中经常感受,冷热评判主观性极强,有人认为冷有人认为热,温度给出了客观的量度,那么你自己去评判冷热,而不用我告诉你,我的冷热是建立在我的感觉上的,这种感觉与你的可能不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 18: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方法中经常把一种性质用数值来量化他,表示他这种性质的程度,而不是简单的两分法确定概念。
科学不仅量值化,对于量值的测量装置方法和程序也有很强的要求。我们经常看到科技杂志上的科技文章,他必须说明他的实验或测量的装置,除非他是用的是标准测量方式,也必须说明对数据的数学处理方式。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 18:3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想想看,如果化学也将酸碱性只作定性分析而没有量值化的分析,那么还有现代化学吗?肯定是没有的。化学初期也只是有酸碱的定性分析及说明。量值化是进深一步的研究,量值化的过程也是人们认识提高的过程,缺乏这个过程,人们只能有浅薄的认识,也无法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 19: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广益的认定,阴阳、质能是万物之生身父毋,生物之元为阴阳配,阴阳配是否自然科学?你怎么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 19:3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望朔回归 发表于 2017-5-2 19:01
广益的认定,阴阳、质能是万物之生身父毋,生物之元为阴阳配,阴阳配是否自然科学?你怎么看?

不用看和了解,他那拟人化的生成过程,一看就不是一个科学家所具有的说明方式。
质能是什么?为了依附古代思想,很多人用了定义式的说明方式,定义了很多具有现代意义的名词,对于科学这是不够的。你必须说明你那拟人化的过程的真实过程。
也许他们还会说酸碱是盐的父母,因为盐可以通过酸碱的化学反应生成。
现代哲学已经不是五六百年前的哲学,那时的哲学,对当时的科学成果有非常不错的解释。现在话说那时的哲学很牛逼!今天不同了,哲学已经无法解释近代的科学成果。可有些人还要强拉硬拽的用哲学解释科学,真是很奇怪的想法。
今天的科学发展已经使很多行业内的专家已经搞不懂行业内的成果。还就别说有科技业内的通才了。两三百年前有行业通才,五六百年前有通才。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3 04:53:39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坛讨论,开启人的思维和灵感,广益认定,生物之元为阴阳配。五、六百年有通才,两、三百年前有行业通才,现在很多行业内的专家已经搞不懂行业内的成果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根本原因是什么?也许还是回归传统的文化话题:物质经济的发展与物欲需求增长的文明同步,必要解决人类社会日益出现的文化问题,也是日益需要的社会应用。物质的自然科学方面是这样,人文的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同样如此。
说到传统的文化学科,因果链路的承前启后,纵横交错的人文文化,逻辑起点就是研究环境与人的文化学。从人文文化角度,主要分解出数门学科。
一、论理义理学,一人之正义、一时之大义,古今之通义,抽象性质的义理学。理解义理,便有逻辑学。研究义理学史,涉远古非论理学时代,便有考据学;义理学基础有经典文字词语的解释,便有训诂学。
二、心性学,不全是西方心理学,不全是思想学,人的立心(心性)立命(事业与家庭)的质文心性学,与心统性情的理气实践学的综汇。
三、心性哲学,圣神形上導的神理学,智内神外,仁智与神理的内外合一,继善成性的天地神参。以理道定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圣神学。
四、历史学,研究因果链路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洞明历史事件(人物)发生次序的历史观(事件)和文化观(人物),作千秋功罪的历史述理与文化评论。
    从传统到现代,社会应用的学科需要,有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分门别类和交叉重叠的学科,再作细分,历史学有专门研究明史、清史的学者;研究义理,有专门研究魏晋南北朝玄学,宋明理学,也有专心研究人物学,如知名的阳明学研究专家吴光。细分有好处,研究更深入周全,却又是熊掌鱼肉不可兼得。深入探究阳明一人之义理,从文化环境究其然,透过陆九渊心学,理学与心学的交错,理学、心学、气学三学派义理的殊与同,儒道佛的文化互补,即以一时之义理环境究阳明一人之义理。承前之文化果,了然宋后儒学复兴之因;启后的文化因,结下阳明心即理解放潮过后的文化果:百姓日用皆道的实学。正向是张载气学到船山实学的为往圣继绝学,负向是自扫门前雪的日用伦常。再深刻一步,会通古今通义质正宋明理学的一时义理,质正阳明的一人之义理。细分的一人之义理与一时之义理,断然不能偏离宏观纵向的会通古今通义。文化系统工程细分的精细化,是宏观整体工程的精细化,这就是传统儒学会通古今通义的原真理路。事实上,传统文化的系统工程出现两个致命的“质量”事故,一是宋明理学将荀子学斥出儒学圣坛,中断了孔、孟、荀《易传》理论循序的原真理路,名是继承孔孟,实质异化孔孟,乱了孔儒的原真理路;二是满清文化逆转,荒芜了船山学,致哲学圆圈规律过程的儒学原真理路失陷。两个“质量”事故,伤残了传统文化。现代的社会文化系统工程,只能对传统文化重新认同、更新与重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3 10: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不是万能的,科学也有局限,科学不是认识世界的唯一途径。

从这个意义来说,我宁愿阴阳学说保持它的先验与神性,而不必硬往科学上靠!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3 10: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上帝的存在是一件好事,他使人类活的更平衡。

龟卜和周易本身就是神示,而作为基础的阴阳肯定不在科学的范畴,不在也不是坏事。

有些地方科学并不太管用,比如情感、道德、思想以及人生的归宿等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3 10:3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医病理精药不精,西医医病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真正知道病理的因果还差的很远。
     1,实例:阴阳配生出一个卵,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会生長出一个有骨、有肉、体态与父毋相同的物种,你能知道卵内物质能長出各部器官的转换过程吗?你能量化吗?
     2,给定的条件是:阴阳配、有一定的外部环境。你给定的条件是科学吗?
     3, 要想真知,只有深知生物基因链接、转换之道。才是真正的科学。才能实現神话中的返老还童、長生不老、什么疑难杂病、不治之症,都能妙手回春。神話成为現实还需多久?等待,等待。有所大话!请谅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5 01: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验神示与圣神導的神示,两个不同神示的历史时代。有共同点:中庸的社会应用。存在音容天,容有迹而音无方的容定音,社会存在决定心性意识;容不能节音,音以节容音定容,社会文明走势取决于心性动能,中庸的社会应用。在圣神導的神示时代,不可能有先验神示,历史陈迹的一去不复返。在先验神示时代,不可能有圣神導的神示存在,即使有圣神的智者进入,一筹莫展,也许被先验神示的文化环境吞噬了。美国林肯用武力发动解放农奴的战争,也有文化教育者在农奴社区免费对农奴子弟的第三代传人施予素质的文化教育,帮助农奴子弟成人后融入平民社会,走出农奴社区的文化环境。回忆少年时,共和国第三代人也被喻为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寄予希望的一代人,也被称为帝国主义寄于和平演变的一代人。这一代已进入暮年了,坎坷人生便有名实相副、性命相资的老年素质。落花流水春去也,毕竟还是环境改变人,人要适应环境。文化环境与文化心性之间的关系,儒家归入道心与人心的矛盾范畴。道心微,人心危,存在音容天,鬼神之绍的危微之几,因果于人物之元的民生生存之道有精微之几。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5 11:52: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感?
确实存在某些人物身上但它在现代科技面前也的确无法被证实,某些现象确实可被常人所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6 09: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守仁《传习录》中叙述了自己早先格竹子之理这件事:“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著实曾用来。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看。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当初说他这是精力不足, 某因自去 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他大力量去格物了。及在夷中三年,颇见得此意思,方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这里意思,却要说与诸公知道。”

其实格物致知,就是科学,要有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如果只对着竹子傻看,只有冻病一途;

而“致良知”,则是易经,要靠我们内心的体验来推知外部的世界,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6 21: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lg6688 于 2017-5-6 21:43 编辑

       中国的阴 阳五行是自然科学与哲学的综合体,如果说阴阳五行不是科学,那么中医学,《黄帝内经》、中草药学、针灸等都不是科学,中国的天文学也不是科学。中国的季节划分也不科学、农历也不科学。如果都不科学,中国人是怎么活下来的????......因为中国特色的阴阳五行是贯穿中国的各行各业、生产、生活中的,甚至三百六十行,都有阴阳五行的影子和灵魂在发挥作用,是中国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合体,但它首先是从自然的物质发展而来的,这就是——格物致知。“物”是基础,是前提,是对自然的认识,也是对自然之“道‘的认识。但国外的科学只是单纯的科学,是只会”分“,不会”合“,只认识”表“,不认识”里“的科学,是各自为阵,唯利是图的“科学”。而中国的科学是在”合“、制衡基础上形成的科学。
        我们不要用外国的标准来衡量中国 的文化,并且还非要中国的文化来削足适履地讲”科学‘,这就是“科学迷信”,因为其国外所谓的“科学”中隐藏着“不科学”。因此,相反地,我们要用中国的文化来衡量外国的文化是否”科学“!因为外国的”科学“正在将人类拖入死亡的深渊,他们认为的”科学“实际上是”反科学“、”死亡科学“、”灭绝人类的科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6 22: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不在字大,有理不在声高。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6 22: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昼耕夜读 发表于 2017-5-1 22:12
很高兴能看到你这样的帖子。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6 22: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7-5-2 01:44
很高兴看到你的贴,阴阳五行怎能与科学扯到一起?正如现代人怎能与几乎是光身裸*体、茹毛饮血,如同野人般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6 22:2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7-5-6 09:27
王守仁《传习录》中叙述了自己早先格竹子之理这件事:“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著 ...

其实格物致知,就是科学,要有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如果只对着竹子傻看,只有冻病一途
——————————————————————————————————————————

“格物致知,就是科学”不够严谨,“要有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很重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6 23: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7-5-2 01:44
很高兴看到你的贴,阴阳五行怎能与科学扯到一起?正如现代人怎能与几乎是光身裸*体、茹毛饮血,如同野人般 ...

科学的理论被你们这些文人你一描他一描,越描越黑,越描越厚,最后暗淡无光。
你们就是科学的杀手,历史上你们这种人,比比皆是。
让文人来谈科学,那科学就是玩笑。咯咯咯咯咯
几千年来都是如此,今天你们还是如此。
像一阴一阳谓之道这种书,以前文人东扯一句西扯一句为了什么?
为了不让人看懂,为了让人产生歧义。
就像中医药方一样,为了保住独门绝技,药方泄露了怎么办?
最好的挽救办法就是再写1000个似是而非的药方散布到各个角落。以此来混淆真方。
昼耕夜读、外切圆这二人在耍坏。咯咯咯咯咯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6 23:4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昼耕夜读 发表于 2017-5-2 11:04
关于阴阳五行学说的应用,不能不提到中医。现存的传统理论中恐怕只有阴阳五行学说有实际运用。而且只在中医 ...

中医要上升为科学,必须改掉传统的凭模糊经验行医的现状,所有进入药典的方剂都必须经过严谨的科学实验验证(有效)。希望我们的中医能经得起科学实验的检验。

科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实验依据,没有实验支撑的理论都是空洞的理论,没有任何价值。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6 23:5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清二楚 发表于 2017-5-6 23:08
科学的理论被你们这些文人你一描他一描,越描越黑,越描越厚,最后暗淡无光。
你们就是科学的杀手,历史 ...

我在耍坏吗?
另外,我也不是你所说的那种耍笔杆子的文人,而是实实在在的理工出身。
说实在的,我很同情我们的中医,简直是恨铁不成钢啊!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7 00:3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切圆 发表于 2017-5-6 23:41
中医要上升为科学,必须改掉传统的凭模糊经验行医的现状,所有进入药典的方剂都必须经过严谨的科学实验验 ...

就中医目前状态来看,应该是无药可治。
科技部提出的阴阳五行为科学实际上就是避免中医的临床死亡,似乎不愿意让其死亡。
中医药不同,中医药有很长的用药史,即使是不科学的方法,但也是积累了非常多的医疗经验。这就像一种资源库一样,有丰富的各类资源。屠呦呦的事似乎告诉人们未来中医药的作用。
现代的中成药基本上开始符合科学和工业化标准,这类药在非处方药品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并且用科学的手段和标准方法进行中医药的生产也绝非难事。分离、提取中医药中的有效成分,比中医科学化更容易。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7 04:28:09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的阴阳五行,名实于人文哲学方面是阴阳五常。“阴阳与道为体,道建阴阳以居”的中庸道体论,五常,仁义礼智之信者人道,融入调理推助于元亨利贞的诚者天道。诚者天道是物理事则的天人诚道,格物致知,自然科学的基础层面;信者人道是诚意正心的规范道,从事自然科学研究者与科技应用者人为的精神层面,自然与人为,物质与精神的两体理一,生成科学方法*论。物理事则规范道,阴阳五常的天人诚信道。现在有多少人知道中庸道体论的哲学意蕴?现实社会能亲身观感到天人诚信道?阴阳五常的传统儒家原真理路已失陷,现代文化研究,必须对传统儒学重新认同、更新与重建!传统中医学是否也存在重新认同、更新与重建?应由中医科学的精深研究者说话。在现代社会,行业内的专家已经搞不懂行业内的成果了,何况外行?中医学不景气,已是千夫所指。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7 11:3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昼耕夜读 发表于 2017-5-7 00:35
就中医目前状态来看,应该是无药可治。
科技部提出的阴阳五行为科学实际上就是避免中医的临床死亡,似乎 ...

呵呵,我以为中医的科学化首先应从中药上开刀(药的重要性就不说了),现在所用的大量中成药究竟对治病有无效果这是头等大事,我们尊重祖先是应该的,但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我们应该保持冷静,要有清醒的头脑,哲人言“我爱老师,但我更爱真理”令人敬佩。医者仁心,救死扶伤,岂能儿戏!
西药的研发那是非常严格的,一个有效性(疗效),一个安全性(毒理),左右着一个药物的命运。
我们的中药往往在安全性上不会有大问题,但在疗效上真是个大大的问号!青蒿素被证实可以抗疟,这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借此契机我们可以重整旗鼓,大力推进中医的科学化,而不是就此停滞不前。。。。。。
我们期待着。。。。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7 13: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是人文哲学还是自然科学,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长期停滞甚至消退,不成哲学也不成科学,也许是文明的进化规律吧!哲学体系的基础就是范畴意涵,以及范畴与范畴之间普遍联系的义理表述。现在的哲学体系及话语体系已西方化,重西化轻中国化的文化实态。虽然是国学热,反而暴露出来的触目惊心事多多。范畴意涵及义理逻辑,众说纷纭,争拗不断;孔子也成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更不用说对汉儒、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船山实学的文化评判,还会有会通古今通义的理论理性逻辑次序?会有传统儒学的原真理路?重西化的“高不成”;轻中国化而“低不就”,“不成不就”,造成现代文化研究的尴尬局面。重西医而轻中医,一个搬来主义受重视而发展中,一个是历史积淀被轻视在停滞消退中。传统文化要进入现代化,中医科学是否也要进入现代化。始奏以人,中奏以天,终奏以物。主導作用是中奏天社会限定的理道文化大环境,精于道者兼物物;决定作用是始奏以人的活力能,形下器道的创新思潮,精于物者而物物。荀子的物物道理论,船山的道体论,也许会有益于认知问题的洞察力。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7 15: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昼耕夜读 发表于 2017-5-7 00:35
就中医目前状态来看,应该是无药可治。
科技部提出的阴阳五行为科学实际上就是避免中医的临床死亡,似乎 ...

“现代的中成药基本上开始符合科学和工业化标准,这类药在非处方药品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并且用科学的手段和标准方法进行中医药的生产也绝非难事。分离、提取中医药中的有效成分,比中医科学化更容易。”

先生说的这个问题其实属于药政管理方面的问题,这是在一剂中药已经通过各种筛选鉴定试验达到药用标准之后的后续监管问题(也就是说已正式经过药政部门审批通过并授予批准文号准予生产了)。
(我最关心的是红字部分,那才是科学的表现。)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8 00: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切圆 发表于 2017-5-7 11:30
呵呵,我以为中医的科学化首先应从中药上开刀(药的重要性就不说了),现在所用的大量中成药究竟对治病有 ...

药效、毒副作用西药也是属于形式考察。被撤销的西药也不少。中药方药与中成药不一样,中成药基本上与西药生产无缺别,只是成分表述不同,中成药是药构成,而西药是化学成分构成,并且化学构成的药效是明确的。中草药作为成分,药效也有一定的检验。中成药的检验是成药的检验。但无草药成分分析。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8 00:4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切圆 发表于 2017-5-7 15:12
“现代的中成药基本上开始符合科学和工业化标准,这类药在非处方药品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并且用科学的手段 ...

中成药的制剂基本上完全符合西药生产标准 以化学结构为成分。
片剂有些行有些不行,丸、散基本还是以草药为成分。
方剂肯定是不符合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8 04: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谈谈老生常谈的话题,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大师级人物?包括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在内。据说,如清华、北大类顶尖高等院校的最优秀人才都走当官仕途,孔子学而优则仕回归现实?“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官运亨通与美妻相伴,人生得意两件事吧!孔子有规则的。一是正己忠恕的君子喻于义,人道教化正人以理晓义的小人喻于利,共谋天下利的精于道者兼物物;二是尊重人各有志的心性事实,与精于物者而物物并行不悖。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大师级人物,难道不存有人生得意两件事?机会平等的人各有志。正如传统文化史层出不穷有大师级思想大家,哲学人生观(神理)与社会人生观(理气)的思想大家,自然科学方面同样存有。神道设教尊崇神形象的神农尝百草后,切入人间的中医“大师级人物”,便有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思想大家与中医大家共有特征是精,精益求精的性为情节,方有创新思维与学识吧!何以达成精的境界?孟子所说安居乐业的恒心与恒产。何以达成恒,孔儒时代也在研究道心与人心的理论问题,思想大家无法明晰。直至宋后为往圣继绝学的张载气学与船山实学,真切探究文化环境与心性人之间的理论问题,即中奏天与始奏人之间的理论问题。生民定命于各行业的定位,定位并非是定性,刚柔杂居有错位现象非定性,有违乾易知坤简能的易简理得之名实定位原则;更因违反乾刚健与坤柔顺的心性理则,定性非定位,名实相分的性命相离,根本问题是失落了精文化的天地立心,焉有定位定性的精于物者与精于道者?天地神参理道大环境的为天地立心,方有为生民立命精文化的心性理则,大师级人物自强不息于创新事业的乾刚健精神。思想大家与中医大家的传人在那里?也许要问:自强不息于创新事业的乾刚健精神,是否已名存实亡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8 09:18: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昼耕夜读 发表于 2017-5-8 00:34
药效、毒副作用西药也是属于形式考察。被撤销的西药也不少。中药方药与中成药不一样,中成药基本上与西药 ...


如此重要的指标西药只是形式考察?据我所知,一些西药被禁用基本都是对毒副作用的重新认识才引起重视的。中药即使是中成药也基本都是照方行事,我们基本上看不到中药说明书中有药物浓度及疗效方面的内容,只是依照传统给出药方(无量)及所谓的适应症了事。在抗炎药物中,现在绝大多数口服中药都是作为辅助药品来用的,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8 09:39: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昼耕夜读 发表于 2017-5-8 00:47
中成药的制剂基本上完全符合西药生产标准 以化学结构为成分。
片剂有些行有些不行,丸、散基本还是以草药 ...

生产标准其实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就已经基本上确定了,生产都是程式化的,没什么可说的。而真正决定一个药物命运的命脉只能是有效性和安全性这两个指标。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