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21|回复: 0

爨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7 14: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8-1-27 14:54 编辑 + e! x7 ^+ z/ }* \# U/ U  w! L- g; U
$ k6 l& w* }# L/ i$ x- G. z9 m
爨碑
' C7 N9 X/ W* V$ w* C来源:艺术作品. g- s' f. S3 Y: I6 ~$ [

+ i6 k. b3 ^+ r$ z  爨碑又称“二爨”,为“南碑瑰宝”。所处云南曲靖市境内,是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爨龙颜碑》和《爨宝子碑》。这两方碑刻,不仅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极高。
+ P# ], |% |: |# @9 t) J- d( ^+ b( |5 N
  中文名:爨碑
5 k: j' V( ^. C/ J7 Q' `% g) s  别名:二爨
6 c) n7 ]; U4 Y) F; Y  年代:魏晋南北朝
9 q& }' X2 X6 }1 A  内容:《爨龙颜碑》、《爨宝子碑》8 P9 C! f6 ~8 u
  文物藏地:云南曲靖
' v- |1 k+ a  k; F. D/ ^  文物属性: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I2 d- f; p. l( g
/ c& B; }: |8 e/ M8 N: R7 z  基本信息; H, a5 W8 k/ k4 h; a) h
  魏晋南北朝时期爨氏长期统治云南,现存两块爨碑是最好的证明。+ q  E% w, e# h# S# y, d9 C$ P0 t) t
  这两块爨碑分别叫《爨龙颜碑》、《爨宝子碑》,保存至今,被誉为神品。其书法字体是隶书到楷书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分存于云南陆良贞元堡和曲靖一中校内。1 N3 H0 x) t8 c( Y7 `
  它曾遍布于中国的某一片山野,它以水恒的材质,书写着毕夏故国的山河旧样,记录下赤县神州的沧海桑田。被称为长春之国的云南,西倚凉雪之山,南临沧浪之水,除奇异的山姿水态和风土人情外,这里还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i' L) p: u9 `
  千载以下,生活在这里的众多少数民族创造出了灿烂的古代文明,留下了浩瀚的文化遗产,各种历史文献充箱盈柜。
+ `: N: U7 x' {# ]  r  其中,尤以东巴经书、贝叶遗文、摩崖石刻和历代断碣残碑蔚为大观。4 b0 M' u$ F0 T
cuan01.jpg
- @# X# c4 @) N1 e. T: B; ^  爨龙颜碑& g: h. z! O  n
  简介
. {: ^" L& p( Z8 h- ~, b  在云南省陆良县彩色沙林西面约三公里的薛官堡斗阁寺打殿内,耸立着一块古碑,这就是全国著名的爨龙颜碑。
, @4 L4 L; I* f  它的全称为《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爨使君之碑》。  《爨龙颜碑》始建于南朝刘宋孝武帝大明二年(公元458年),距今为一千五百四十一年。' S1 u5 B! X3 ~% N6 S* l7 \
  与爨宝子碑相比,此碑较大,高3.88米,宽1.46米,字数亦多,除碑阴题名外,仅碑阳即存文900余字,故称“大爨”。5 g5 _! m! q4 ?, f
  它是现存晋宋间云南最有价值的碑刻之一。 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5 t$ e; e! J- S$ ~1 q5 W  碑文追溯了爨换家族的历史,记述了爨龙颜的事迹。为后人研究爨换家族及晋南北朝时代的云南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k/ p) F( F& l: _  C( u, e. t
  碑文说:爨氏的祖先,最早为颛顼,战国为郢楚,汉代为班固,至汉末“采邑于爨”,以为姓。虽其先祖先是否为颛顼、郢楚、班固,难以考查,但爨氏是中原流播南人的汉人则较为明显。
9 q7 {  d2 h5 e2 {% \  碑文* ~0 W6 }+ L* }: b
  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爨使君之碑0 [' C" h' F2 I  H* M8 `
  君讳龙颜,字仕德,建宁同乐县人。其先世本高阳颛顼之玄胄,才子祝融之渺胤也。清源流而不滞,深根固而不倾。: M9 h8 S( N! ~' t2 h
  夏后之盛,敷陈五教,勋隆九土。纯化布于千古,仁功播于万祀。故乃耀辉西岳,霸王郢楚,子文铭德于春秋,斑朗绍纵于季叶。阳九运否,蝉蜕河东,逍遥中原。班彪删定汉记,班固述修道训。  Z$ J: A8 l) ~, s; e
  爰暨汉末,采邑于爨,因氏族焉。姻娅媾于公族,振缨蕃乎王室。
' P# ~5 o/ m2 C+ a5 T  乃祖肃,魏尚书仆射,河南尹,位均九例,舒翮中朝。迁运庸蜀,流薄南入,树安九世,千柯繁茂,万叶云兴。
* \2 Q1 s( K# R+ b  乡望标于四姓,邈冠显于上京。瑛豪继体,于兹而美。祖,晋宁、建宁二郡太守,龙骧将军,宁州刺史。考,龙骧辅国将军八郡监军,晋宁、建宁二郡太守,追谥宁州刺史、邛都县侯。金紫累迹,朱黻充庭。( {: Y' ?/ m, v0 s1 |3 [
  君承尚书之玄孙,监军之令子也。容貌玮于时伦,贞操超于门友。温良冲挹,在家必闻。本州礼命主簿不就,三辟别驾从事史,正式当朝,靖拱端右。
+ p9 z0 n( @" K/ n3 V  仁笃显于朝野,清名扇于遐迩。举义熙十年秀才,除郎中、相国西镇,迁南蛮府行参军,除试守建宁太守。剖符本邦,衣锦昼游。民歌其德,士咏其风。于是贯伍乡朝、本州司马、长史。
( V/ E  v* a3 N0 h0 U( g/ A  而君素怀慷慨,志存远御,万国归阙,除散骑侍郎。进无烋容,退无愠色,忠诚简于帝心,芳风宣于天邑。
# {( \. p5 T0 e* _  除龙骧将军,试守晋宁太守,轺车钺斧,金章紫绶,綮戟幢盖,袭封邛都县侯。
3 j& p4 P6 Q5 I  L. b- M  岁在壬申,百六遘衅,州土扰乱,东西二境,凶竖狼暴,缅成寇场。君收合精锐五千之众,身伉矢石,扑碎千计,肃清边嵎。
6 s& _8 L) V7 _$ E* Q" L  君南中磐石,人情归望,迁本号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候。君姿英雄之高略,敦纯懿之弘度,独步南境,卓尔不群。
+ U$ T! j) K: m: g3 d  虽子产之在郑,蔑以加焉。是以兰声既畅,福隆后嗣者矣。自非恺悌君子,孰能若斯也哉?昊天不吊,寝疾弥笃,享年六十一。岁在丙戌十二月上旬薨。黎庶痛悼,宋、夷伤怀,天朝远感,追赠中牢之馈也。8 e* M/ P+ w, t& H' e
  故吏建宁赵次之,巴郡杜长子等仰怀仁德,永慕玄泽,刊石树碑,褒尚烋烈。9 G+ {" S" z6 @& Z
  其颂曰:
8 g) q, W+ z- ]" S% w1 O6 W  巍巍灵山,峻高迢遰。或跃在渆,龙飞紫闼。邈邈君候,天姿英哲。缙绅踵门,扬名四外。束帛戋戋,礼聘交会。8 N8 n- X  ?; H
  优游南境,恩沾华裔。抚伺方岳,胜残去煞。悠哉明后,德重道融。绸缪七经,骞骞匪躬。凤翔京邑,曾闵比踪。
9 z  }# Y  b: R8 {# g  u  如何不吊,遇此繁霜。良木摧枯,光辉潜藏。在三感慕,孝友哀伤。铭迩玄石,千载垂功。
( E" h" J+ T2 r. R! y  祖已甍背,考志存铭记。良愿不遂,奄然早终。嗣孙硕子等,友乎哀感,仰寻灵训,永慕高踪,控勒在三。仲秋七月,登山采石,树立玄碑,表殊勋於当世,流芳风於千代,故记之。7 h4 ?- W9 I( H2 j9 Z6 l* n
  宁州长子驎弘早终,次弟驎绍、次弟驎暄、次弟驎崇等建树此碑。3 @. T! {! ]4 S0 X2 i8 `' O
  大明二年岁在戊戌九月上旬壬子朔嗣孙硕瑞、硕才、硕繗、硕万、硕思、硕闾、硕罗、硕闼、硕俗等立。
* W) p* }0 |$ b. X, q, Y4 k  匠碑,府主簿益州杜苌子。文,建宁爨道庆作。
& F2 H3 H8 S- i6 U6 N  译文
+ k8 i( r4 ?) u+ {  爨君名龙颜,字仕德,是建宁郡同乐县人。他是上古帝王少昊和颛顼的远代子孙,也是高阳氏火正祝融的后裔。
8 P9 y5 W: q$ i$ O  他家的世系源远流长,清理起来没有遗漏的地方;也象根深蒂固的大树从未倾倒过。当夏朝盛世,他的祖先辅佐夏帝广泛施行五伦的教化,功勋传遍九州疆土。淳厚的教化遗泽千古,仁政的功德传播万代。他家祖先的厚德辉耀着西岳一带,又辅佐郢楚成就霸王的业绩,令尹子文的美德著称於春秋时期,班朗虽生于春秋末世,也能继承祖宗的事业。
: \6 I1 x4 }$ W% }- }. M1 X! e5 m  不料家族遭到了恶运,不得不离开河东地区,迁到中原以求发展。后来,家族又兴旺起来。班彪删订增补汉代的史册,班固著成《汉书》,又师法古人,开发了圣贤经典中的大道和遗教。到了汉末,他家受封食邑于爨地,因此就以“爨”作为族人的姓氏。通婚联姻的都是公卿贵族,为官的比王朝的宗室还要多。他的远祖爨肃,官至曹魏的尚书仆射兼河南尹,爵位和九卿同等,在朝中广有势力。后世子孙又辗转迁到了四川、湖广一带,一部分又漂泊到了南中。
* s, K; R6 C2 Y  爨家经过九代人的发展和安居乐业,家族兴旺,人户像大树枝那样繁茂,子孙像满树绿叶那样葱郁。
. R# |: f$ s4 U9 [  爨家的声望已经被列为四姓世家,仕宦誉满京城。英雄豪杰的家世已达到全盛了。爨君的祖父是晋宁、建宁二郡太守,加龙骧将军衔,又晋升为宁州刺史。父亲加龙骧辅国将军衔,任八郡监军,又任晋宁、建宁二郡太守,死后追谥为宁州刺史和邛都县候。爨家佩金印紫绶的官,一代接一代;穿红色朝服的人充满家里。爨君就是魏尚书仆射爨肃的远孙,八郡监军的公子。他仪表不凡,胜过常人;操守高尚,超过家族中的子弟。他温和善良的性情,谦逊谨慎的作风,虽然在家还未出仕,早已在社会上远近闻名。本州以礼聘他为主簿,他没有就任,又三次征召他做别驾从事史,他也没有去。他按国家正途入仕朝廷以后,在尚书令左右勤慎供职。他的仁爱厚道朝野闻名,廉洁的声誉传遍远近。他被推荐为晋安帝义熙十年的秀才,被任命为郎中,不久,朝廷选拔征召镇守西南边防的人才,他被升迁为南蛮府行参军,并代理建宁郡太守。他被朝廷任命为家乡的封疆大员,真所谓“衣锦昼游”,荣耀已极。老百姓歌颂他的德政,士大夫赞赏他的风范。于是,他着手整顿家乡的吏治,按门第高下任用司马、长史等官职。但爨君素来胸怀慷慨,心里记着皇上,于是从万里之外的云南去晋见天子,朝廷任命他为散骑侍郎。他被选用并无喜色,被斥退也不会有怒容。他的忠诚记在皇帝心里,他的高风流传於京城。继而官拜龙骧将军,并代理晋宁太守。他乘着轻车,佩带金章紫绶,斧钺开路,棨戟前驱,旌旗飘飘,并且袭封了邛都县候的爵位。刘宋文帝元嘉九年,时运遭厄,宁州地区受到扰乱,在东爨和西爨两地,暴徒象豺狼一样疯狂,到处成了战场。他集合精兵五千余名,不避矢石,歼敌数以千计,肃清了边疆的战乱。他是南中地区一块坚固的磐石,人们从内心里敬仰,朝廷又晋升他承袭祖上的官职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和封邛都县候。他具有英雄豪杰的雄才大略和宏伟气度,在南中可算首屈一指、卓著超群的人物,即使象子产在郑国那样的不朽功绩,也超不过他。因此,他那若兰花般的声誉,已经到处传开了,荣华富贵也带给了子孙后代。如果不是和乐君子,如何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怎奈上天不予垂怜,他卧病越来越重,于刘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十二月上旬逝世,享年六十一岁。老百姓沉痛哀悼,汉族和少数民族无不心痛,远在朝廷的君臣也很震悼,追赠他中牢的祭礼。他的旧属建宁的赵次之,巴郡的杜长子,敬仰缅怀爨君的仁德,永远思慕他的深远恩泽,于是刻石立碑,记载和颂扬爨使君的丰功伟绩。颂词如下:
! `" u; k  V5 l* s6 f8 d( z: [  巍峨的灵山啊,* W* w. u3 s7 D
  是多么俊伟挺拔而又苍茫连绵!7 Q1 ^7 ]& B/ o& J: s7 v
  原来是活跃在深渊的潜龙,# V+ W- G/ U8 c) a/ n9 R; i
  终于飞向帝王的宫殿。5 H! H1 V3 v* [# @
  高瞻远瞩的君侯啊,) H3 n# m' w  U* N% H; N
  天姿多么英俊明哲!
: U3 ?: g9 N7 R  o  士大夫们走访盈门,( j3 Z" |- R6 D
  四面八方传扬着使君的名声。
# Q) J$ k0 y' h4 }- ]5 P) `6 g6 g  礼品的众多,说明四方聘问的纷纭。8 f; Z+ Y9 ^5 A0 D' t/ t) R/ K
  在南中你和人民水乳交融,, J  k) s9 g% J9 D" k- G( N6 n
  你的恩泽洒遍华夏的边境。  X3 n% v" _2 `/ b& Q# b
  你是安抚西南的方伯,使人去恶从善,
( f" W  Q) U8 G# R" t! b, v4 I; ?  几乎废除了死刑。3 W- o+ @) n! i4 \( S
  永垂不朽啊!
* m0 b. Q( L& [& ]' y  你的崇高德化使百姓和乐宁静。% Z+ j( L% S* z0 N
  你钻研七经啊孜孜不倦,6 G7 E% I: }* @$ w  ~+ l
  你正直不阿,尽忠而不顾身。: t" ?3 p! B5 ?* @% T  k% K3 @
  你象凤凰飞翔在神京,. ]8 P* r6 L0 n) ?) w0 x
  你的孝行可比闵损、曾参。
$ }2 c2 R, V- p  为什么啊,昊天不佑,
7 l4 Q3 Q9 V4 o6 Y" S- p1 ^  善人遭到繁霜?3 @, H% W7 K+ N8 i5 u0 q( c7 w' R
  栋梁摧折,哲人的光辉永远潜藏。7 `0 u/ a3 R8 i7 s
  长辈们哀悼思念,9 I7 k- D3 C/ c, R
  子弟们泣血悲伤。
. ^3 |  M5 A( ^& l" |) T9 H  只能立碑刻石,
/ H3 b1 ]- i, _. g3 r5 K  记载你的功德,
- s* o( @- Y4 A9 C0 x  永志不忘。3 H$ |. }9 y3 p2 J" x# G8 e
  祖父薨逝以后,先父曾有志立碑,但美好的愿望还未实现,就突然早早死去。嗣孙硕子等感到极大哀伤,秉承先父的一贯训诫,永远追慕先祖的高风亮节,再三克制极度悲伤的感情,于仲秋七月,上山采择石料,树立这块石碑,向世人表彰祖先的特殊功勋,使他的优良作风传播千万代,因此附记在碑末。
- X$ A4 b, [* Z4 z4 ~, C: _; O& X  宁州刺史爨龙颜的长子鳞弘早逝,次弟鳞绍,三弟鳞暄,四弟鳞崇等建立此碑
" ~; x( E# _& u  大明二年九月初一,嗣孙硕子硕某硕端硕万硕思硕闾硕罗硕闼硕俗等敬立
! B  z  H9 [& X' A5 I  督造石碑的是爨府主簿益州杜长子+ y3 P& z2 y' g6 H* T
  碑文是建宁爨道庆作5 U* C2 Q, \0 T3 D8 |
  特色
% g% I0 s, }7 j8 Y3 Y$ Y  爨龙颜碑,词采富丽,文笔凝炼,富于感情,反映出南中知识分子爨道庆有相当高的文学修养。就书法而言,笔力雄强,结体茂密,继承汉碑法度,有隶书遗意,运笔方中带圆,笔画沉毅雄拔,兴酣趣足,意态奇逸。有人将它与嵩高灵庙碑相比,认为“淳朴之气则灵庙为胜,隽逸之姿则爨碑为长”,“魏晋以还,此两碑为书家之鼻祖。”民国年间,有人伪作“元丰二年(1079年)春社祭祀日十二世孙吉如手拓”的“古本”,以“五百金”高价出售。有人受骗,还自以为得“宋拓最初之本”呢!
0 \1 X9 X* O0 U; A" _6 x  在陆良彩色沙林西面约二三公里的薛官堡斗阁寺大殿内,耸立着一块古碑,这就是全国著名的“二爨”之一的爨龙颜碑。它的全称为“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邓都县侯爨使君之碑”。南朝刘宋孝武帝大明二年(公元458年)立。此碑是宁州刺史爨龙颜的墓碑,又称大爨碑,与爨宝子碑相比,此碑较大,字数亦多,碑高3.38米,宽1.46米。正面碑文24行,904字,背面题名三段,共313字。碑额呈半圆形,上部浮雕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下部正中穿孔,左右刻日、月,日中刻俊鸟(三足鸟);月中有蟾蜍。中题“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爨使君之碑”。) \; V( e' n1 L9 j" n
  此碑在清道光六年,为金石家阮元出任云贵总督时,访求名碑于陆良贞元堡发现,命知州张浩建亭保护,并题跋。
4 Q' _. h2 F+ Z  爨龙颜为当时雄踞云南东北部爨氏首领,世袭本地官职。碑文追伤痛爨氏渊源及本人的生平事迹,可补正史之不足。碑文为爨道庆所作。
! C! A3 d, b4 Q7 ^! s  书法特色! [( l$ B; }. @% @* @
  《爨龙颜碑》、《爨宝子碑》“二爨”是两块云南“南碑瑰宝”。《爨龙颜碑》立于南朝宋大明二年,比《爨宝子碑》晚五十三年,可以说这两块碑是同时代的作品。《爨龙颜碑》,碑文书法字体介于隶楷之间,书法风格独特,被称为“爨体”。碑文古雅,结体茂密,虽为楷书,却饶有隶意,笔力遒劲,意态奇逸,结体多变,是隶书至楷书过渡的典型。
3 S9 y% q/ W% Z% m  书家对它多有推崇。范寿铭:《爨龙颜碑跋》说:“魏晋以还,此两碑为书家之鼻祖。”康有为对此碑推崇备至,说此碑“与灵庙碑同体,浑金璞玉,皆师元常(锺繇)实承中朗之正统。”他在《碑品》中将爨龙颜列为“神品第一”,赞其“下画如昆刀刻玉,但见浑美;布势如精工画人,各有意弃,当为隶楷极。”由于书法精美,常有千里之外觅拓本学书者,道光年间曾有人为诗纪其事:“吾家小阮好作字,虎卧跳有深嗜。远来万里求此碑,桂阮颇详王未备。千钱买寄汝一观,朴散风神同北魏。”% K; Q9 R* U/ ]' a! H

4 [' x$ a1 _0 g7 o9 f  爨宝子碑
& Q2 ~3 v! p5 h2 k, _  概况
$ u( k+ n; |$ q4 ]1 ~" F# a  爨宝子碑,全称为“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墓碑”。乾隆戊戌(公元1778年)出土于曲靖县城南70里的扬旗田。咸丰初年,因重修县志,首录碑文,有关人士认为有价值,才移至城内的武侯祠。今存曲靖第一中学,建碑亭保护。滇人袁嘉谷为碑亭撰书一联:7 ^% H) a, f9 w3 p$ T; @
  奉东晋大亨,宝子增辉三百字。
' V1 I# @9 c! S  称南滇小爨,石碑永寿二千年。
) H0 L; U2 m4 S4 o  爨宝子碑立碑至今,已1 570余年。这里的“三百”、“二千”,是为了语言对仗,取其约数。实际碑文共388字,立于东晋“大亨四年岁在乙已四月上旬”。 爨氏是南中大姓、豪族。早在三国时代,诸葛亮亲征云南,平定南中大姓叛乱后,就“收其俊杰”为地方官吏,其中“建宁爨习”,“官至领军”;诸葛亮又“移南中劲卒”,充实蜀汉军队,“分其羸弱,配大姓焦、雍、娄、爨、孟、量、毛、李为部曲”。(《南中志》)至魏晋南北朝,爨氏已称雄南中。1971年陆良县曾出土石刻一方,上书“泰(太)和五年岁在亲(辛)未正月八日戊寅立爨龙骧之墓”。这“龙骧”是晋将军名,地位略低于三公,魏晋南北朝在南中的统治者,多加封“龙骧”。这碑石虽仅寥寥数语,但证明早在爨宝子之前80余年,爨氏就有人做龙骧将军。其家族早已赫一时,称霸一方了。 从碑文看,这位23岁就已夭亡的太守,振威将军是袭职。碑末署名的,有主簿、录事、西曹、都督、省事、书佐、千吏、小吏、威仪等大小官吏13人,这,可看出官吏权势者的阿谀、依附,也可考查当时地方官吏的设置情况,以补史志之缺。
7 f4 y: v4 n* @2 A4 ]- U  爨宝子碑俗称“小爨”碑,立于东晋大亨四年(404年),碑身长方形,通高1.83米,宽0.68米,厚0.21米。碑首半圆形,碑额题“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之墓”,5行15字。碑文400字,13行,每行7~30字。碑尾有题名13行,每行4字,均为正书。除最后一字缺损外,其余都清晰可辨。碑的主要内容是叙述爨宝子的生平、家世及其政绩,爨宝子是衅部族首领,世袭建宁郡太守。爨氏是汉末至唐代中期著名的“南中大姓”之一。建宁(今曲靖地区)、晋宁(今滇池地区)两郡,是爨氏管辖的中心地区。碑末的职官题名,记载了当时建宁太守的属官名称,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碑的左下方刻有清咸丰二年(1852年)七月南宁府邓尔恒题跋,记载了此碑的出土和流传情况。
- a! S, V4 [- @* A' [" n9 v1 V; K  碑文字体雄劲古朴,用笔方折,反映了汉字由隶书向楷书过渡的迹象,是研究中国书体演变的重要实物例证为汉字的演变和书法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有着极高的书法的地位,书法史上常将此碑称为“小爨”,与南朝爨龙颜碑并称为“二爨”。3 P; C$ H6 @) q! M
  爨宝子碑,字多别体。后人多有考释。书体在隶楷之间,结构古朴,方毛有劲,拙中带巧,古气盎然。前人多所称道:李根源说该碑“下毛钢健如铁,姿媚如神女”;康有为称其书法“朴厚古茂,奇姿百出”。' |( c9 p1 \; e* w( E
  与爨龙颜碑相较,此碑字数较少,石碑较小(高1.83米,宽0.86米),故后人称爨宝子碑为“小爨”。大亨是晋安帝壬寅年(公元402年)改的年号,次年又改称元兴,至乙已(公元405年)又改号义熙。云南远在边陲,不知内地年号的更迭,故仍沿用。  F" E8 ?1 f6 |4 ]0 x# e+ n
  碑质为沙石,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出土于曲靖扬旗田村,1852年移置曲靖城内,现存于曲靖一中爨轩内爨碑亭。碑首为半圆形,整碑呈长方形,高1.83米,宙0.68米,厚0.21米。碑文计13行,每行30字。碑尾有题名13行,每行4字,额15字,均正书。碑文记述爨宝子生平,系爨部族首领,世袭建宁郡太守。
0 X- G- f7 U! `9 o' s3 l  1961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拨款重新修理工建碑亭,加固碑座。% J6 {& t7 i. E% z
  内容% B, T: K0 C/ ]! c& B
  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之墓
# i" c1 h( D2 S/ G  t' W  君讳宝子字宝子,建宁同乐人也。君少禀瑰伟之质,长挺高邈之操。通旷清恪,发自天然;冰洁简静,道兼行苇。淳粹之德,戎晋归仁。九皋唱于名响,束帛集于闺庭。抽簪俟驾,朝野咏歌。州主薄治中别驾,举秀才本郡太守。宁抚氓庶,物物得所。春秋廿三,寝疾丧官。莫不嗟痛,人百其躬。情恸发中,相与铭诔。休扬令终,永显勿剪。其词曰:2 H. e; `2 t; G
  山岳吐精,海诞陼光。穆穆君侯,震响锵锵。弱冠称仁,咏歌朝乡。在阴嘉和,处渊流芳。宫宇数仞,循得其墙。馨随风烈,耀与云扬。鸿渐羽仪,龙腾凤翔。矫翮凌霄,将宾乎王。鸣鸾紫闼,濯缨沧浪。庶民子来,挚维同响。周遵绊马,曷能赦放。位才之绪,遂居本邦。志业方熙,道隆黄裳。当保南岳,不骞不崩。享年不永,一匮始倡。如何不吊,歼我贞良。回抱圣姿,影命不长。自非金石,荣枯有常。幽潜玄穹,携手颜张。至人无想,江湖相忘。于穆不已,肃雍显相。永惟平素,感恸忾慷。林宗没矣,令名遐彰。爰铭斯诔,庶存甘裳。呜呼哀哉!
( Z, U" U  h6 h; R cuan11.jpg
5 q$ _+ I5 P+ ~: G  艺术价值
0 }( D( }) s! n3 V% [. K) ]7 ?  此碑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康有为(1858-1927)曾在《广艺舟双楫》中评其为“宝子碑端朴,若古佛之容”,又云“朴厚古茂,奇态百出,与魏碑之《灵庙》、《鞠彦云》皆在隶楷之间,可以考见变体源流”。它与书刻于公元456年的北魏《嵩高庙碑》风格接近。其立碑之时距书圣王羲之死时仅30年,却与世传右军法帖书风之清雅俊逸大为迥异。* {3 [, g) `2 W8 j2 K
kyw623fm.jpg
, A0 @- v5 O6 v2 I. E% u" B9 e+ B4 `  它朴茂古厚,大巧若拙,率真硬朗,气度高华,气魄雄强,奇姿尽现。究其渊源,因属隶变时期的作品,体势情趣、情态均在隶楷之间。寓飘然于挺劲,杂灵动于木讷。
' P9 J3 q, K0 Y# \% x. z1 `  由于其脱胎于汉隶笔法,故而波磔犹存,相较于《张黑女》《元怀墓志》等成熟的魏碑,它则更显得“原生态”。此碑字用笔方峻,起收果断,似昆刀切玉;字的造型奇特自由,似天马行空,神秘莫测,令人产生丰富联想。
; w* U6 A8 o8 F# I. S7 l" Z8 @ cuan21.jpg ; W7 w. J/ A; L& ]+ g3 K
  碑的精髓
2 i. ~( {/ L, X! j- }) D  综上,爨宝子碑不是名家所书,也不讲究什么笔法,具有的是刀味,石味,民间味,野蛮味,和南朝正统的名人书家严守法度,笔意结构,书卷气形成强烈对比。学爨宝子碑就是要从这些“不法”,“不名”,“不笔”,“不汉”中去体味一种别的什么东西,这种“别的什么”才是爨宝子碑的精髓。# r' Y, ^' s+ }" g0 z) K
cuan31.jpg
" x" W0 D# s, f" w" c#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