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27|回复: 0

地名訓詁:青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2-4 17: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地名訓詁:青海
青海。簡稱:青。
靑字的本義是信。
生+丹=靑
屮+一=生
凡+指示符一=丹
八+重一=凡
丿+反丿=八
二+一=重一
一+指示符一=二
靑者,《老貓字典》云:从生从丹。會意。生者,已生也。丹者,丹砂也。靑者,謂生丹砂者也。丹砂,是紅色硫化汞;青雘,是黑色硫化汞。靑雘加熱生成丹砂,是靑生丹也。靑雘加熱生成丹砂,爲必然之事也。是許叔重所謂,丹靑之信言必然也。故,靑者,信也。
生者,《老貓字典》云:从屮出一。會意。屮者,象初生小艸之形。初生小艸也。一者,象地平線之形。地也。生者,艸木初生,出離于地,是已生也。故,生者,已生也。
丹者,《老貓字典》云:从凡含一。一者,指井有丹砂之事也。凡者,井也。一者,指井有丹砂之事也。故,丹者,丹砂也。
凡者,《老貓字典》云:甲骨文、金文从八从重一。會意。八者,别也。重一者,天地也。凡重一之屬皆从之。凡者,謂井之四壁分離,其內自有天地也。故,凡者,井也。
八者,《老貓字典》云:从丿从反丿。會意。丿者,象傾斜之形。不平也。八者,謂不平者與反向不平者,不得聚也,是惟別也。故,八者,别也。
重一者,《老貓字典》云:从二在一上。會意。二者,甲骨文上字。上也。二于字上可省作一,此甲骨文通例也。一者,象地平線之形。地也。凡一之屬皆从一。重一者,謂地之上者,天也。故,重一者,天地也。
二者,《老貓字典》云:甲骨文从一。其上一橫,指地上有物之事也。一者,象地平線之形。地也。一上一橫。指地上有物之事也。故,二者,上也。
海字的本義是納百川者。
水+每=海
屮+母=每
女+指示符兩點=母
海者,《老貓字典》云:从水从每。會意。水者,象流水形。成江河湖海者也。每者,母也。海者,謂水之母也。故,海者,納百川者也。
每者,《老貓字典》云:从屮从母。會意。屮者,象初生小艸之形。初生小艸也。母者,母親也。每者,謂長髮若草之母也。故,每者,母也。
母者,《老貓字典》云:从女,其中兩點,指其有乳之事也。女者,象人跪坐形。婦人也。其中兩點,指其有乳之事也。母者,謂女有乳以育子者也。故,母者,母親也。
青海,顧名思義,有信之海。
青海省,因青海湖得名。
青海,古稱西海。
今人多以爲,青海,就是青色的海。
這種說法,不能說全錯,但至少是不夠準確。
我們常說青天大老爺,並不是說大老爺是青色的天,或者藍色是天。而是說,大老爺是有信之天。有信之天,才能爲民作主。
有信之天就是藍天,由此,青天引申爲藍天。青,也就引申爲,藍色。
再有,青草,就是有信之草。
有信之草就是綠草,由此,青草引申爲綠草。青,也就引申爲,綠色。
所以,青海,準確的意思就是,有信之海。
青海一詞,最早見于《魏書》。
《魏書·卷一百零一·列傳第八十九·吐谷渾列傳》云:伏連籌死,子誇呂立,始自號謂可汗,居伏俟城,在青海西十五裡,雖有城郭而不居,恆處穹廬,隨水草畜牧。其地東西三千里,南北千餘裡。……青海周回千餘裡,海內有小山,每冬冰合後,以良牝馬置此山,至來春收之,馬皆有孕,所生得駒,號爲龍種,必多駿異。吐谷渾嘗得波斯草馬,放入海,因生驄駒,能日行千里,世傳青海驄者是也。土出犛牛、馬,多鸚鵡,饒銅、錢、朱沙。地兼鄯善、且末。
伏連籌、誇呂,父子,複姓慕容,鮮卑人,吐谷渾首領。
伏連籌,公元490年-540年在位。誇呂,公元541年-591年在位,始稱可汗。
也有人以爲,青海湖是藏語,措溫布,即青色的海,的翻譯。
但,青海一詞,見于《魏書》。《魏書》記載了公元四世紀末至六世紀中葉北魏王朝的歷史。其編撰者魏收,生于公元507年,卒于公元572年。青海一詞的出現,一定是早于魏收的卒年,即公元572年。此時,藏族尚未登上歷史的舞台。
因此,並不是青海湖一詞翻譯自藏語措溫布。
而是恰恰相反,藏語措溫布是翻譯自漢語青海湖。
至少从公元四世紀中葉到公元七世紀中葉,控制青海湖地區的都是吐谷渾。
吐谷渾的王公貴族,在早期,都是鮮卑人。構成吐谷渾國家主體的是羌人和氐人。藏人進入青海湖地區,已經是七世紀中葉之後的事情了。
青海的部分地區在漢孝宣帝神爵二年,即公元前60年,進入中國版圖。
漢孝昭帝始元六年,即公元前81年,置金城郡。
《漢書·卷七·本紀第七·昭帝紀》云:秋七月,……以邊塞闊遠,取天水、隴西、張掖郡各二縣置金城郡。
漢孝宣帝神爵元年,即公元前61年,西羌反叛,孝宣帝派遣后將軍趙充國領兵平叛。
《漢書·卷八·本紀第八·宣帝紀》云:西羌反,發三輔、中都官徒弛刑,及應募佽飛射士、羽林孤兒,胡、越騎,三河、潁川、沛郡、淮陽、汝南材官,金城、隴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騎士、羌騎,詣金城。夏四月,遣後將軍趙充國、強弩將軍許延壽擊西羌。
漢孝宣帝神爵二年,即公元前60年,夏五月。
《漢書·卷八·本紀第八·宣帝紀》云:夏五月,羌虜降服,斬其首惡大豪楊玉、酋非首。置金城屬國以處降羌。
金城郡最初只有六縣。漢孝宣帝神爵二年,即公元前60年,置破羌等縣之後,方有十三縣。
《漢書·卷二十八·志第八·地理志》云:金城郡,昭帝始元六年置。莽曰西海。戶三萬八千四百七十,口十四萬九千六百四十八。縣十三:……破羌,宣帝神爵二年置。……臨羌。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石室、仙海、鹽池。北則湟水所出,東至允吾入河。西有須抵池,有弱水、昆侖山祠。莽曰鹽羌。
破羌縣,在今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東南;臨羌縣,即今青海省西寧市湟源縣。
青海和西藏在元朝時全部進入中國版圖。
元朝在平滅西夏之後,並沒有對今日西藏、青海藏區加以刀兵。其根源在于元朝統治者崇信佛教。而藏區是藏傳佛教的根本之地。
《元史·卷二百零二·列傳第八十九·釋老列傳》云:元興,崇尚釋氏,而帝師之盛,尤不可與古昔同語。維道家方士之流,假禱祠之說,乘時以起,曾不及其什一焉。
元釋念常《佛祖歷代通載·卷二十二》云:帝自有四海,天下寺院田產二稅,盡行蠲免。普令緇侶安心辦道。天下寺院山林樹木,遍諭玉音,嚴加護持毋令斫伐,以嚴佛如來之境界。帝以俗制于僧失其崇敬,遍諭天下各主綱維主掌教門護持佛法。
元世祖在中統元年,即公元1260年,登基之後,即尊藏傳佛教領袖八思巴爲國師。更在八思巴卒後,追贈其帝師的封號。
《元史·卷二百零二·列傳第八十九·釋老·八思巴列傳》云:帝師八思巴者,土番薩斯迦人,族款氏也。相傳自其祖朵栗赤,以其法佐國主霸西海者十餘世。……中統元年,世祖即位,尊爲國師,授以玉印。……至元……十六年,八思巴卒,訃聞,賻贈有加,賜號皇天之下一人之上開教宣文輔治大聖至德普覺真智佑國如意大寶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師。
終元一朝,國師尊位,皆由藏傳佛教領袖擔任。
元世祖在至元元年,即公元1264年,置總制院,由國師兼領,掌管佛教僧眾,並對藏區進行統治。
《元史·卷八十七·志第三十七·百官三》云:宣政院,秩从一品,掌釋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隸治之。遇吐蕃有事,則爲分院往鎮,亦別有印。如大征伐,則會樞府議。其用人則自爲選。其爲選則軍民通攝,僧俗並用。至元初,立總制院,而領以國師。二十五年,因唐制吐蕃來朝見于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
通過這種政教協作的方式,元朝兵不血刃將青海和西藏納入其版圖。
青海在中華民國時方成爲中國的一級行政區劃。
1928年9月5日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第153次會議決議,9月17日發佈命令,將寧夏、青海分別建爲行省。10月17日,國民黨中央第159次會議又通過決議,規定甘肅省西寧道屬之西寧、大通、碾伯、巴戎、循化、湟源、貴德七縣及原青海辦事長官所轄蒙古二十九旗、玉樹二十五族、環海八族、果洛等地爲青海省所屬,以西寧爲省會。
由此,青海的地域範圍大致確定下來并成爲中國的一級行政區劃。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