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5|回复: 0

江山秋色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2-21 20: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江山秋色图7 ^9 l; y: F9 O, U: o
来源:书画文化) o* K0 l) h- ?8 G8 b5 n, d8 g6 h

1 N/ E) V( Y+ ]/ P  江山秋色图
; l' f6 P6 B( a  南宋,赵伯驹! ~0 N9 ?8 s" P; Z% L( L& ^
  长卷,绢本设色
7 E8 K: [* q7 z+ _  56.6x323.2cm
2 l* W5 G8 U3 x9 h& ]' _, n1 M% J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e. W( s) @8 h0 w( i
jsqstim0.jpg . o/ X) O* U4 \& Y% _6 w; W# h
  这一画卷为高头大卷青绿山水巨作,在布局上用传统的“散点透视”法,将高远、平远和深远适当地结合起来,造成容量大、布阵奇、开合有度的效果,在多变之中得到一种和谐的整体感。以极为丰富的取材,展示了深秋辽阔的.山川郊野的壮丽景色。图中所绘显然是北方山水,群峰绵密,层峦叠嶂。仅在卷之前部有一条长河曲折蜿蜒而远逝,后卷但见崇山峻岭,错落连绵而如龙脉,起伏顾盼,开合揖让,虚实相生,盘桓而上。卷中山重水复, 间以竹林乔木,楼观屋宇, 山庄茅舍,及骡纲行旅等人物活动, 画风精密不苟,设色艳丽和谐,章法严谨,造型准确生动, 更多地体现出宫廷画院艺术特色。
/ |& @  H3 ^" E( f. j5 e, g  清代王原祁创为“龙脉说”,这里暗藏着华夏民族独特的哲理,也体现出中国画独特的美学。北宋的全景山水画无不用心于此,而《江山秋色图》可谓典范,崇山峻岭,围绕着一条主线展开,而每一座山峰,也自有其曲折盘桓的脉络,因而能错综复杂而不乱。现代绘画流行局部取景,似乎传统的全景山水已经老朽,但是我们试用框架在全景山水图中取一局部,就能发现即是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再简单的局部山水图,其实也离不开山石、树木、流水、人物、屋舍之间的组合,也必须有其内在的脉络。
( n! r, y' g( Z4 p& B6 Z- D  悬崖间行云缭绕,瀑布飞溅,山下河川回环,碧水涟漪,峰间水畔,穿插安排楼观屋宇,栈道回廊,水阁长桥,配衬以苍松古柏,茂林修竹,错落有致,聚散得宜。其间还展现了众多的人物活动:有三三两两闲步于竹径者,放收于林间者,待渡于溪岸、垂钓于水滨者,游人拾级登高,还有人居山顶高楼侃侃而谈。江上小舟荡漾,车马行旅正翻山越岭而来。人物比例虽极小,但须眉表情清晰可见,极为生动传神。
! {) j8 f5 d  _2 V- U' h  o  宋的院画,萎靡柔媚之处当舍,周密不苟之处是可取的。赵伯驹的《江山秋色图》正是这样一幅从构思构图到勾勒设色都“周密不苟”的佳作。画中山石以流畅多变的长线条勾廓,并根据山石的脉络加以钩皴(多用“小斧劈皴”)。画笔尖细,但并不软弱轻浮。即使渲染重彩,但始终保持着线条的清晰度。设色先用墨青色层层烘染,山石土坡普罩赭石色,一幅淡彩山水画已经成形,然后仅在山岩之凸处薄罩石青,土坡之表面薄罩石绿,水面则先以较浓的墨青烘染而后薄罩石青,并在人物、房屋、小树的局部点缀白粉或朱砂,以石青石绿为主,兼用朱、赭、白等色,色调明快和谐。他以卓越的艺术手法,再现了祖国锦绣河山之美,宛如一组层次丰富,节奏多变的交响诗,使观赏者为之心潮激荡。% G0 S# P" ?$ E1 Y
  画家在《江山秋色图》中重点表现了千岩竞秀的宏伟气势,以造成一种灵动而神秘的气氛,使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作者可能想描绘出一种文人的理想境界,使画面具有受到文人推崇的“士气”。虽然这幅画上出现的是一片太平、悠闲的景象,但却能从中体味出作者对失去故土的思念之情。
) w+ a4 |. p% ?0 u4 e& ?, q; `
6 L; Q& ?# J) t& T# i$ u) ], `4 O  作者简介
" b* `7 W# n) Z& K  赵伯驹,宗亲,宋太祖赵匡胤(927-976)的七世孙。卒于约公元1173年,南宋画家。生卒年不详,但知南宋初期官任浙东兵马钤辖。擅画,人物、花卉、翎毛、山水皆精。
; e+ s8 Q0 ?  H) p% a) E zbj84818.jpg
# h: P/ z: m- i1 ]: q( z$ o6 N5 ? zkypx0.jpg 2 R4 M8 Q7 K9 h; m

" d6 B, i! u. ]- R9 y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