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07|回复: 0

京族喃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2 20:2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京族喃字
来源:兄弟民族

  京族拥有本民族的文字:喃字,京族的歌谣、谚语、格言、故事传说和宗教信仰等,都有相应的历史文献资料,而这些文献资料就是用喃字记载的。
  《京族史歌》、《京族哈节唱词》、《京族传统叙事歌》等三部分,均是京族“喃字”书写记载。
  喃字,也称字喃,中国和越南的京族曾使用过的文字。京族长期使用汉字的同时,就假借汉字和效仿汉字结构原理和方法,依据京族的读音,创造了这种文字——“字喃”。
  字喃是以汉字为基础创造的,但越南人民在改进字喃和扩大字喃数量的过程中,又努力使字喃从行、音、义三方面与汉字中区分出来,从而体现越南强烈的民族性。字喃的出现体现了我国人民为提高越南语的地位和发展民族文化所做的努力,这是一个在文化领域中的民族精神和独立意识的新的表现。
  这些古本京族文献所使用的京族喃字,乍一看,颇像民间常见的手抄繁体汉字,以至误以为联系上下文便能认识一些,不料竟一个字也没认出来。尽管文中有许多单个字就是汉字本身,但这些孤立的“汉字”在文中却并非汉字本意。因此,阅读这些似曾相识的京族喃字,实则如看天书一般。
  据统计,京族喃字多达37000个。“南国”也就是如今的越南。京族“喃字”是研究京族语言文化的珍贵史料,保护京族“喃字”文化资料,是保护京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收集整理京族古籍和“喃字”,使京族的大量行将失散的古籍文献和“喃字”得到保护,对京族历史文化的研究极具价值。
  同时,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展,带动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收集、研究、展示这些京族文化精粹,使人们从中感受到京族文化的底蕴和价值,对扩大京族知名度,促进京族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大作用。为了传承京族“喃字”文化,让更多的人对京族“喃字”史歌能读会唱,本书编译成“喃字”、国际音标、汉语三种文字,留于后人传承。
swfpx1.jpg
  放眼八桂大地,民族团结之花处处绽放,民族进步之歌格外嘹亮。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带领下,全区各族人民共同谱写出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稳定、边疆巩固安宁的壮丽新篇。今日起,本报开设专栏,陆续对我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及我区民族优秀历史文化进行宣传报道,敬请读者垂注。
  种花养鸟、含饴弄孙,这是一般人退休后的快乐生活。但在东兴市京族三岛,却有这么一位老人,放弃了城市安逸的生活,回到家乡,十年如一日,或奔走京族群众居住的村屯,收集资料;或日夜伏案疾书,将京族字喃翻译成汉字。他就是东兴市京族字喃文化传承研究中心主任苏维芳,一位为京族文化传承不遗余力的老者。
  年届七旬的苏维芳,是东兴市土生土长的京族人。2000年,报纸上一篇题为《救救京族字喃,留住京族文化》的文章让他深受触动,并对逐渐流失的京族传统文化忧心忡忡。
swfpx0.jpg
  字喃是京族人民在15世纪参照汉字创制的本民族文字。苏维芳走访发现,随着时代变迁,使用字喃的人越来越少,京族三岛仅有7个人懂字喃,而且都是年近90岁的老者。
  “现在年轻人不学习字喃,要是再不抢救,字喃恐怕就要失传,京族的传统文化也将随之流失!”苏维芳萌生了抢救字喃,抢救京族传统文化的想法。
  2002年,退休后的苏维芳和老伴一起离开城市,搬回老家,在没有任何资金扶持的情况下,每月拿出退休工资1000元作为采访、收集和复印等活动经费,与时间赛跑,抢救字喃。
  翻山越岭,走村串屯,10多年间,这位老人每天醉心于收集、整理字喃工作,京族三岛和其他京族散居村落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期间,他走访了包括民间歌手、宗教从业人员在内的200多位京族老人,收集了民间书籍和诗歌等大量第一手材料,并对它们逐字翻译成汉字。2009年,京族字喃文化传承研究中心成立,苏维芳担任主任,之后他又四处奔走,筹集中心的活动经费和京族文化书籍的出版费用。
  除了收集、整理、翻译字喃,苏维芳还创办培训班,把传承字喃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2003年,苏维芳与村里经济能人商量,由对方提供场地,并出资10多万元,建起教室、歌堂、文艺舞台等设施,为当地各种文化培训提供场所。在此基础上,苏维芳办起“字喃京语”培训班,并亲自上课。经过数年努力,目前已培训了数百名京族青少年,“最小的8岁,都能熟练读写字喃了。”
  作为村里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副主任,苏维芳还把京族传统文化与青少年教育结合起来,配合京族学校编写京族乡土教材,并与学校商议开设了“京族字喃京语”课程,进行“双语教学”。
  哈节是京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为了把这一古老的民间活动传承下去,苏维芳也倾注了大量心血。每一年,他都乐此不疲坚持参加4个村的哈节活动,并担任文化指导。在深入京族三岛和红坎等4个“哈亭”(京族人民祀祖、祭神和民间娱乐的公众场所)调研,搜集各个“哈亭”的祭文、文献资料后,他还编写和翻译形成了《京族哈节文献汇编》《京族哈节》等书籍和文章。
  即便是身体已不如从前,苏维芳仍坚持工作。2012年初,为争取时间早日完成翻译京族传统长篇叙事诗《金云翘传》,他连续工作至深夜,血压升高晕倒,数次被送去医院住院治疗。
  锲而不舍的努力结出了累累硕果。10多年来,苏维芳举办了各种培训班13期共500多人次,出版了10多本共100多万字的京族文化书籍,引起国内外研究京族文化专家的重视。
  2012年,苏维芳荣获全区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3年、2014年,他还先后获得了自治区第七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和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现在,苏维芳仍笔耕不辍,在将4本字喃传统民歌集翻译成汉字同时,还筹划编撰1本京族字喃大字典。“我要让京族的文字代代传承下去,把京族文化的根脉留住!”他说。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