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71|回复: 0

白马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3 13: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白马鸡
' {. T$ `1 x& I9 L/ F来源:鸟类百科
/ E: s4 Q2 f" ]! ^& V) z
* U4 L" [4 Y! O2 x  白马鸡,学名: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是雉科马鸡属的鸟类。又名雪雉。分布在四川、西藏东部、甘肃东南部、青海南部和云南西北部一带。- L  i& ]6 \" \  @# p; B
bmj303.jpg . h- `" x/ N0 H% s
  中文学名:白马鸡! {) w: _& r0 y, R
  拉丁学名: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 u7 F2 F( V% p2 s5 w8 W
  命名作者:Hodgson, 1838
/ y( ?+ L; v/ i& t3 U# o' z! C& e: t8 o/ s
  科学分类; Y* c$ q: C+ x
  中文目名:鸡形目
1 _' Y* H! `8 h: ?  中文科名:雉科, ^0 A5 H+ v7 {# ~; E5 R
  中文属名:马鸡属
& ?  J, w5 a9 @  Z) k5 Z3 e9 L bmj300.jpg ( q2 Y# u! V" R% t! A
  地理分布! `1 a$ p& G9 }9 }& i' H
  繁殖区:东洋界 : wc, sc China, Tibet5 O9 X2 V: S4 c1 o* A5 ?
0 X5 q, H8 C+ z- Z; p
  中国野生鸟类:《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43
4 C5 D7 e, f: b  保护级别:华盛顿公约(CITES)
5 e  _7 ^/ c- 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一级保护物种(极其濒危,禁止其国际贸易). c6 T  h2 X; a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保护级别:近危物种,Near Threatened(NT),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有濒危或灭绝危险 - [+ x% l6 }9 G: W% N
  鸟类百科采用世界鸟类学家联合会(IOC)最新最权威的鸟类分类方法,Version 3.5# J* v" z' X- e- E; l( w
% q& U" \$ h* m) j: R3 s
  外形特征$ i" Z3 A6 X7 `3 S/ {
  白马鸡雄鸟体长为69~100厘米,体重1017~3000克;雌鸟的体长为73~102厘米,体重1250~2050克。体型比环颈雉大,在三种马鸡中它是最大的一种。头顶具黑色绒羽状短羽;耳羽簇白色,向后延伸呈短角状,但不突出于头上(有耳羽簇是马鸡类最显著的特点);脸部裸出呈绯红色;体羽大都白色;尾羽特长,辉绿蓝色,中央尾羽羽枝大都分散下垂,末端具紫色金属光泽(尾羽20~22枚,尾羽的基部灰色,向后渐渐变成紫铜色,及至末端则变成暗绿色和深蓝紫色,而呈现金属光泽)。
/ M( E, ]4 ~( T( s1 i, Y# p  虹膜橙黄色;嘴粉红色;腿、脚红色。雌、雄羽色相似。
9 g2 \+ x" G9 m* v bmj301.jpg # g  H4 q5 V" I1 A2 ?8 i
  地理分布7 m' \9 l# [0 }! K6 `. A
  白马鸡共分化为4个亚种,昌都亚种可以说是真正的白马鸡,除头顶为绒黑色,尾羽末端辉绿蓝色外,全身羽毛几乎全是雪白的颜色,它分布在四川西部的德格,青海南部的玉树、杂多、囊谦和西藏东部的嘉黎、比如、索县、昌都、类乌齐、丁青等地;玉树亚种则全身体羽都呈深浅不等的灰色,仅分布于青海南部的玉树;丽江亚种体羽大部分是白色,只是翅膀端部淡灰褐色,分布在四川南部的木里,云南西北部的丽江、中甸、德钦等地;指名亚种与丽江亚种近似,只是背部也略沾灰色,翅上灰褐色更暗一些,分布在青海东南部的班玛、达日,甘肃南部的玛曲,西藏东北部的芒康、贡觉、左贡、江达、察雅和四川西部和北部的23个县境内。
$ u4 ~/ E6 F, H& z bmj302.jpg
2 `" o8 q4 O& c2 V: w9 m( R$ G! B( N  分布范围:西藏高原东南部至中国中部,有可能见于缅甸东北部。2 |5 U* H% H* V1 L  q: O. P
  分布状况:较常见,但数量普遍在减少。栖于海拔3000~4000米林线灌丛。指名亚种分布于青海东南部、四川及西藏东部;dolani于青海南部(玉树);drouynii从青海南部至四川西北部及西藏东南部金沙江和怒江之间;lichiangense在四川南部及云南西北部(丽江)。过渡型见于重叠分布区。
" h3 j8 \7 r- h/ x$ g7 Y
5 j3 O! ?' a5 c& i  生活习性
8 O; S) ]; s7 @  @  白马鸡主要栖息于海拔3000~4000米的高山和亚高山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带,这里的主要树种有红杉、岷江冷杉、云杉、高山栎、油松和高山松;有时也上到林线上林缘疏林灌丛中活动,冬季有时可下到2800米左右的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带活动;高山灌丛和草甸是白马鸡垂直分布的上限。喜欢集群,常成群活动,特别是冬季至春季,有时集群多达50~60只。白天活动,通常从清晨一亮天即开始活动和觅食,一直到黄昏。中午多在树阴处休息,晚上栖于树上。常在早晨和傍晚鸣叫,鸣声宏亮而短促,好象“咯……咯……咯……”的声音,很远都能听到。主要以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嫩叶、幼芽、根、花蕾、果实和种子为食,种类包括瑞香狼毒、唐松草、毛香火绒草、四川忍冬、野苹果、野豌豆、杜鹃等。此外也吃昆虫、蜘蛛、蜈蚣、步行虫等鞘翅目昆虫及鳞翅目幼虫等动物性食物,特别是在繁殖季节。(冬季多吃树根和种子,春季以绿色植物的嫩根、嫩叶为主,夏秋季以植物的叶蕾、花、果子为食。幼鸟以昆虫为主,随体土增长,食物中昆虫所占比例逐渐减少。)繁殖期为5~7月。4月中旬群体即开始逐渐分散成小群,然后进行配对。通常为一雄配一雌。营巢于3000米以上至4000米左右的向阳坡针叶林中。巢多置于林下灌丛中地面上或倒木下或林中岩洞中。巢周围均有灌木或高草隐蔽。5月下旬到6月初产卵,每窝4~7枚,多时达16枚,卵为黄褐色或青灰色,光滑无斑,卵的大小平均为58.4×44.1mm。孵化期为24~25天。! Y7 x% Y2 ?% c& N

- Q/ }. x. e3 [7 k& g/ Q  保护现状
2 S, f! I# m8 L: z* @  末列入
/ I6 s' Z" @' r/ |0 e9 Q4 j) q, h5 b1 `8 F& [( u/ L3 i) K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