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8-9-14 10:22 编辑
/ Q" z. b% w% }( h1 G6 M4 b' F2 w0 O4 T8 v7 q4 |$ }0 p" K+ o+ x( v
清雍正“为君难”长方印 5 T- c7 a" D. N9 U7 Q/ Z, a) C2 C
来源:福建博物院
9 N8 |$ M6 x, z( m, [0 E
2 i- _: y: _0 P0 a4 x 清雍正“为君难”长方印,这方印玺由寿山芙蓉石制成,精雕螭纽,椭圆形玺面为阳文篆刻。雍正帝亲笔书写“为君难”三个小篆位于中央,左右饰以卷龙纹。這种具有汉印遗风的字、画结合形式,使玺面富有动感。
/ o4 [' R! U0 e( g- r4 `
1 D# x3 X8 X2 j" g1 [, y8 [
5 K' h+ Q K) o; k; [( n( B* o
4 _" Y# T% Z4 { 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在位十三年,曾多次提到为君之难,这短小的三个字道出了雍正皇帝作为君主、君子的无奈。他在继统之后,御书“为君难”匾额悬于勤政殿的后楣上,并命人刻治多方“为君难”小玺,钤于御笔书迹、古书画上,作为警惕自勉,以激励自己时刻莫忘国君的职责。这枚寿山石“为君难”印玺,似乎是对雍正执政心境的最好写照。1 n- `7 ^# B6 [: ~3 v r5 Y+ O
胤禛四十五岁登基,已是一位久经历练、看透尘世的一位成熟君王,在位虽仅短短十三年,他强势推动的各项政、经改革,为清代留下深远的影响;现今史学家咸都认为雍正是具承先启后、奠定康乾盛世的明君,他为了扭转康熙晚年史治的败坏、革除官员之贪腐、侵吞钱粮等不法的政风,刚猛果断、严加整治的结果,留下了严苛无情的“骂名”!+ t" P" |7 p4 B& ]
他自己说:“朕非赋性暴虐,所谓诸事严者,唯期以法匡治也。”同样他要求地方官吏须看破“慈软”,不可做烂好人!雍正说过,封疆大吏常过于严苛、却于事有助益,而“慈软”二字在雍正看来,乃治民之大忌。
1 g) C* {8 ?: h$ x 雍正皇帝勤于朝政,1731年10月29日皇后乌拉那拉氏(1681-1731)病逝,此时正值噶尔丹来犯,战事吃紧,雍正帝难以抽身,只得让几位皇子代为出席葬礼,并特以册宝谥曰:孝敬皇后。- t; u* u; g$ p& b E8 ]
; n: v8 W" P* k P0 H" E8 g 敦肃皇贵妃(?-1725)年氏是雍正帝最宠爱的妃子,年妃的哥哥年羹尧(1679-1726),曾立下赫赫战功。公元1724年(雍正二年)入京时,得到雍正帝特殊宠遇。但因居功自傲,结党营私,贪敛财富,嚣张跋扈,行止失仪,至翌年十二月,风云骤变,他被雍正帝削官夺爵,列大罪九十二条,于公元1726年(雍正四年)赐自尽。有人认为这是雍正帝冷酷无情,也有人说雍正帝是在国法和私情面前选择了国法。# I9 s2 y# X- J% M3 x/ J: S, @5 S5 b
4 R8 f6 K D7 d" A# _( k: U
& B0 ^4 m1 E9 }! B4 D5 u+ C& b( ~* G9 ]) w-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