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15|回复: 10

论述中国古文字中的视角、概念和时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9 20:2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容提要:认识世界的视角是方法论的基本问题,也是方法论逻辑演绎展开的起点和基础。同时,在人类认知世界的过程中,考察对象的界定、逻辑关系演绎及时间序列处理等问题,又是方法论体系必须阐明和表述的核心问题。从方法论和逻辑原点上考察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观察和分析现实世界及历史世界演化中的内在机制,厘清现实世界和历史世界中的许多真相。 在文明史的演化中,不同文明在处理方法论问题及进行相应的逻辑关系演绎时,探索总结出了不同的方式方法,并将其构造在具有文明特征的社会关系框架中,从而形成了现实世界和历史世界中丰富多彩的社会现象和局面。因此,对现实世界和历史世界进行全球视角的考察时,考察不同文明认知世界的视角和方法论原点,不仅是研究和分析世界文明史和现实世界(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较好视角和方法,而且是探求其文明内在构造机制和文明运行机制评价的恰当角度。 在本文中,探索了华夏文明的方法论体系和古希腊哲学范畴的方法论体系【2】的原点,以及各自认知世界原点选择的视角、考察对象的界定、逻辑关系的演绎和时间序列的处理等问题,同时又阐述了两个方法论体系间存在差异的原因,以及对各自文明构造和文明运行机制形成的影响。 在文明史的演化中,犹太-基督教文明在文明构造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所以本文在阐述古希腊哲学范畴的方法论和华夏文明的方法论问题时,附带说明了犹太-基督教文明的相关方法论和逻辑关系处理问题。 6 r9 A' K7 B) v/ e1 ~

( J8 Z; J' G* {' y一、楔  子 % L  N; A% `  ?4 Z
   在人类文明史的演化中,所有存在重大差异的文明之间,其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世界观设定及取向和方法论演绎上存在的差别【3】,如本文中涉及的具有古希腊文明特征的西方文明,具有华夏文明特征的华夏文明圈,具有犹太-基督教文明特征的宗教文明等等。9 U" s0 X$ Y# g; C. b: G' j9 i
在文明史的演化中,这些现象特征和社会运行机制,与文明构造的世界观设定及取向和方法论演绎体系密切相关,所以在涉及不同文明间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运行机制评价时,就出现了评价机制和评价标准的差异。$ [/ b% c8 `( M2 D8 k
在文明史的演化中,这一差异的存在成为了不同文明间冲突的根源,并且自这一差异产生时开始,文明间的冲突就已产生,并伴随了文明史演化的始终。近现代广泛引起关注的文明间冲突和文化冲突问题就源于这一差异。西学东渐以来,中国和西方世界的冲突也是同一类型的问题。% X7 B  k+ d0 [  D/ M% z
因此,回顾历史,方法论范畴衍生的问题,是一个伴随了文明史演化进程的问题。自人类文明产生以来,方法论构建和应用问题伴随了人类文明演化发展的始终。8 u2 y* P1 U' p: |
今天,我们面对世界文明交融、不同文明间方法论体系相互渗透的时代背景,进行相应的方法论比较和诠释,厘清其方法论本源问题的认识,澄清其沿革路径上的种种误区,有利于对许多本质问题的认识和评价。; T3 _& q( Y2 p! D6 W3 e
以诚实务实的态度考察分析,要做好这一工作,逻辑的起点仍需要回归到文明起源,从文明起源的基本问题上入手介入相关问题的分析。只有这样,拨开历史掩盖的真相和学术探索的歧义,还原相关问题的本来面目,中国文明的方法论和中西文明的比较等历史性质的问题及困惑,才有可能逐渐清晰起来。
  J0 G; `  p6 A" p二、人类面临的基本问题和考察问题的视角 ! l' o+ I/ A! B$ M  \4 ?: D- q
在文明史的演化中,人类必须面对和处理两大基本问题。其一,人类必须处理和自然环境间的关系问题(人类个体生存的特定地理空间内自然环境和人类的关系问题)。其二,人类必须面对和处理特定社群内的人与人关系问题。这两大问题是人类作为一个生物种群生存和延续的条件。0 K5 z6 _* v1 M! F+ E
在人类处理和自然环境之间关系时,人们需要观察、演绎、诠释这一特定地理空间内的自然现象和物像,探索和自然环境间相互适应与协调的方式方法。如怎样认知特定地理空间季节变化(春夏秋冬四时节令)及其气象变化(天气的阴、晴、雨、风以及干燥和潮湿),怎样从所处的特定地理空间环境中取得必须的物质生活资料,如何适应气候物候的变化,保持身体的健康等等。7 t$ t  S- H  Z! h( G1 R) X
在人类处理社群间人与人关系时,人们需要探索如何同社群中的其他个体处理关系。如血缘的和非血缘的关系、经济利益的关系等等。在文明进化到国家层面时,人类还要处理社会个体和国家与民族的关系。$ E: _' @1 @. T* m  F; G5 l
在人类的演化史中,这两大问题是人类探索与生存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基本前提,也是人类文明演化的一前提。
  S& C( j) ~2 n0 U2 h如何考察和认识、演绎和诠释特定地理空间内自然现象和物像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任何考察和认识、演绎和诠释特定社群间人与人之间关系,是人类与自然界协调相处以及社会关系协调的基础。在文明史的演化中,这一协调的基础对应了人类文明的起点。
9 x% Y, W0 k4 `% ^在文明史的沿革中,现实的问题是如何选择考察的视角?在具体问题的处理中,因为不同的视角选择会产生不同的问题界定以及不同的逻辑演绎方式方法,会得出不同的认知结论。更有意义的是这些结论和结果延伸到对自然界各种物像和现象关系的解释,会作用和影响人类对于自身和自然环境间相互关系的处理,并影响人类社会个体间相互关系的评价和处理方式。" F! e9 S6 g. j6 R$ V* D. a( [
从现实可考的人类文明史演化轨迹出发,本文选择对现实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古希腊文明、华夏文明和犹太-基督教文明作为分析和考察样本,考察其世界观设定及取向和方法论演绎的差别。从文明演化的路径这一角度,考察不同文明在构造机制上蕴含的文明构造范式的差异。【4】! K0 B9 y, V: B3 i
就古希腊文明的发展演化过程而言,古希腊哲学在发展之初,古希腊先哲做了一个自然界构成的假定,即假定自然界是由微观结构——元素和原子构成的。古希腊哲学家这一自然界微观构成的假定,及其探索自然世界的目的——自然界构成的本源和原理,确立了古希腊文明考察自然界的视角。在阿娜克萨戈拉和柏拉图将这一探索自然界的视角,引入社会问题探索后,成为古希腊文明考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视角。【5】; S9 B4 Y) D: Z7 l. p
和古希腊文明确立的考察世界的微观视角不同,华夏文明先哲确立了“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考察世界的视角。华夏文明确立的这一视角和古希腊哲学确立的微观视角的差异在于,华夏文明“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视角在考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问题时,突破了古希腊哲学范畴的考察视角过分注重考察对象的微观层面,即从微观层面界定考察对象——样本,从考察对象演化轨迹中确定样本选择和选择样本时间序列的方法。“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将影响考察对象演化发展的现实环境因素纳入考察的范围内,注重相关因素对于考察对象现实状态的影响(进一步的分析见下文)。因此,华夏文明“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考察视角确立了其考察方法的整体性和现实性。二者相比较,华夏文明的方法论视角选择,恰好克服了方法论演绎中的现实条件性的桎梏,这是注重在历史轨迹中选择样本和时间序列的古希腊哲学范畴的方法论难以逾越的。
& E6 |* {/ w  Z4 ^% X& U; Y和古希腊哲学的考察视角与华夏文明的考察视角都不同,犹太-基督教考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视角是界定在宗教(神性)上的。犹太民族的先祖在其文明演化之初,在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及其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处理上,将考察和设定职能赋予了上帝,并归结在上帝的创始设定中。在《圣经•旧约》的开篇,上帝创造天地万物,设定了自然界万物间的关系及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在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乐园后的诸约中,上帝又设定了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犹太-基督教文明的这一视角,在人类与自然界关系和人类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处理上,省去了需要考察者弹精竭虑探索思考的过程。在具体的人类与自然界关系和人类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处理上,犹太-基督教文明设立了神职人员来协调这一关系。【6】
' f! P$ ~# v7 C  x. f三、中国古文字中的视角、概念、逻辑和时态+ u% i% L9 v/ ?$ e( a5 ~3 @
——以“事”的文字解析为例的古希腊哲学相关比较1 F- h6 w! i6 a1 T  P, N4 m5 ~
在人类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认知的演化过程中,人类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问题的知识是从具象到抽象渐次进行并取得的,并且这种认知的取得基本上依照考察对象的确定、考察对象的研究分析、考察对象的认知形成和考察对象的认知检验等环节。在具体的考察工作中,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要确定一个具象的考察对象,首要的工作就是对考察对象进行界定和描述。
8 I# w. |1 n3 C; l8 O在文明史的演化中,考察对象的界定和描述需要相应的语言或文字工具来展开。在人类文明的演化进程中,语言或文字的构造及其应用规则,也被打上了世界观设定及取向和方法论演绎的烙印,蕴藏着许多内在的机巧。这是因为,其一语言或文字的结构构造和应用规则,受世界观设定及取向和方法论演绎选择的影响与制约;其二,语言或文字是世界观设定及取向和方法论演绎的载体。因此,在世界观设定及取向和方法论演绎展开和语言或文字的运用中,二者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共生关系。
' C& p: B% `& D7 @- ?因此,在具体的考察对象界定和描述中,考察对象的界定过程和结果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其一是考察对象的视角,其二是考察对象界定和描述时所应用的语言或文字选择和构造。考察对象的视角影响考察对象的界定和描述的原因在于,考察对象的视角存在差异时,对于被考察的问题而言,其被感知的层面和状态就会存在差异。如观赏山水时,远近高低不同的角度观景,会看到不同的景色,既所谓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现实问题的考察中,这一现象也广泛存在。
- p, V( F0 u; P( M* v在对具体对象进行考察时,除考察视角之外还会涉及到考察对象的具象和抽象、涉及到考察对象的界定、涉及到考察对象的运行过程(样本选择和时间序列),及其考察对象的描述。
- f$ h' p* ?" n/ z  U, O" S# q) Y在进行具体对象的考察中,相关问题的阐释比较抽象和复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下文的展开中,尝试以古文字“事”的文字结构解析为例,辅助解析这一问题。
, T! G5 g2 |/ Q1、“事”文字结构及其解析
: L) V- \4 {8 [  Z  j5 B“事”在华夏文明的文字结构体系中,“事”是一个复杂的文字结构,其文字结构中包含了数个相关的文字结构和概念关系及相应的时间序列问题。同时,“事”的文字结构表述概念内涵的实指和虚指,涉及到了前文表述的考察对象的具象和抽象、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表述及其相应的方法论范式问题。【7】; n$ l. E- f( k, ?7 c: S
“事”,《说文解字》中说:“事,职也。从史,之省声。”许慎的这一交代表明,“事”的文字结构和“史”、“之”相关。“史”,《说文解字》中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许慎的这一交代表明“史”的文字结构和“又”与“中”相关。“又”,《说文解字》中说:“又,手也,象形。”“中”,《说文解字》中说:“中,内也。从口、丨,上下通也。”“口”,《说文解字》中说:“口,回也。象回币之形。”“丨”,《说文解字》中说:“丨,上下通也。引而上行,读若毛卤;引而下行,读若退。”8 a9 A$ k1 x' |$ u: Y
这里顺着许慎的《说文解字》梳理了“事”的文字结构。其实在“事”的文字结构中还有一个字和其密切相关——“吏”。在“事”的文字结构演化中,“吏”和“事”【8】的文字结构和概念语义具有承起关系。“吏”,《说文解字》中说:“吏,治人者也。从一,从史,史亦声。”7 c: Y8 X* Y4 c1 m3 p/ f5 T
如此梳理下来,可以发现,在“事”的文字结构中,蕴含有以下具有完整意义的文字结构:(1)口;(2)丨;(3)中;(4)史;(5)又;(6)吏;(7)一;(8)事。在“事”的这些相关文字结构及其概念内涵的逻辑演绎中,每一个文字的结构都有其完整的概念内涵,“事”的文字结构和概念内涵由这些相关的文字结构和概念演绎导出。! h+ q" U1 T- [" b& V
“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作“回也,象回币之形。”许慎以回币之形释“口”,许是借鉴古钱币外圆内方之型。外圆内方是华夏文明方法论范畴的一个重要概念。“圆”的寓意是天,“方”的寓意是地。作为“地”的“方”,有四方的语义,是一个空间概念。: ?  x( p7 Q: ]. l/ c, Q3 v, ~: J
具有空间概念的“口”和表上下的“丨”构字,形成了“中”字的文字结构。许慎释作“中,内也。从口、丨,丨上下通也”。从文字结构的具象和抽象考察,表四方的“口”和表上下的“丨”结合构字,其语义怎么会衍生出许慎给出的“内也”呢,其“内也”的确切含意又是什么呢?“口”表示的四方之型,如果将其边界缩小,小到可以将其划在一个器物上,那么“口”表示的就是一个平面。在一个平面中有一个表示上下的“丨”贯穿其中,就构成了一个立体的空间。再将为了形象化而缩小的平面扩展,还原回其四方的观念中,其实在“中”立体空间概念内涵中,包含了可观、可感、可思、可冥想的天上、空中、地上、水中、地下的万物。所以许慎释“中”曰“内也”。【9】
# Y! n( |+ o$ Q% K. i按照许慎给出的“中”的文字结构的释义,近现代运用的“中”字的字意,应是取意于“中”字的文字结构所表示的立体空间的交点。【10】! `1 M2 F8 g+ A" b: A+ i2 F( T0 ^
在“事”的文字结构和语义的逻辑演绎中,“中”字的文字结构和语义的阐发非常重要,因为这一研究工作做的不好,将影响“事”的文字结构解读、逻辑关系推演和语义阐发,从而影响到本文阐发的主体。2 p7 D% ^2 [3 C! q: e# m# K
按照《说文解字》中“事”的文字结构解析,分析了“中”字的文字结构和语义,接下来应该分析“史”的文字结构和语义了。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史”作“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在“史”的文字结构中,前文已经交代了“中”,而“又”是“手”的变体。2 O' W2 H3 M! o; V3 U1 Z$ f
在华夏文明“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考察视角中,天地间万物经过了行为主体“人”的活动,由“人”的手(又)去加工、去塑造、去美化、去劳作,留下的轨迹就是“史”。在考察对象的表述中,其实“又”的动作执行的时间序列,并不仅仅是“史”——轨迹涵盖的内涵,还包含有“又”的动作执行的状态和发展趋向的内容。从文字的结构和逻辑关系演绎及语义的沿革考察,许慎表述的“史”的语义“记事者也”,应是“史”的文字结构和逻辑关系演绎中其“轨迹”被记录的部分。) L' s- b+ t( Y
在“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考察视角范畴中,天地间万物的运动都有其特定的约束。在华夏文明的方法论范式体系中,将这种约束归结为“道”。所以,在由“中”和“又”构造了“史”的文字结构后,古人开始考虑考察对象(被“又”操持和把握者)运行轨迹约束的表述问题。: s$ F  r! _( f2 L  N
对于考察对象运行轨迹约束的表述,古人造字时在“史”的文字结构上加了一个“一”,构成了“吏”字。6 R7 _. f' P3 P2 _+ p! ^. i
“一”在华夏文明的方法论体系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和方法论范畴的“道”密切关联。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一”:“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在先秦诸子的思想中,“一”和“道”构成了他们思想体系的联结点。其实,在华夏文明“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考察视角和方法论体系中,“一”是华夏文明先民关于人类与自然关系协调和人类社会人与人关系协调的归结,是天地间万物存在、繁衍生生不息的道的承载。8 e# z& f  f8 S9 @7 `! r0 y* f0 ^% |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吏”:“吏,治人者也。”将“一”作用于“史”,即“一”对于考察对象(史)的约束释作“治人者也”,应是交代了许慎释“吏”时考察问题的视角。从社会的角度考察比拟华夏文明方法论系统中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关系的演化。在人类社会的运行中,吏——政府官员实际控制着人类社会运行的轨迹、状态和发展趋向。
) o4 }+ H) _# O  M- Y从“吏”的文字结构和逻辑演绎考察,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给出的“吏”的释义,缩小了“吏”字的文字结构和逻辑演绎中应涵盖的范围。
5 {; i2 z' t4 k4 t1 `前文以许慎的《说文解字》为基础,解析了和“吏”有关的文字结构、逻辑关系演绎过程及其语义。下文以此为基础解读“事”的概念界定及其相关问题。3 \4 C4 }7 i4 S; t+ g
在“吏”的字型结构中,其“史”字字型结构中的“又”,还有一种变形“?”,这样就演化出了一个“吏”的变体字“?”。
- Y" O) ?; _, m在“又”作用于考察对象的时间序列中,“史”是“又”作用于考察对象留下的轨迹和痕迹,在时间序列的时态分布中属于过去的状态。当“又”作用于考察对象时,“中”的文字结构中的“丨”从“又”(手)中穿过,预示着考察对象还在人手的握持和操持状态中(在时间序列的时态分布中属于现在进行时的时间状态)。于是,在文字的字型结构演化中就有了“事”的文字结构。
. f, x' L1 v$ g; c2、“事”的文字结构取向及概念和古希腊哲学相关问题比较
% g5 n. g% A, Z1 D/ W/ L从“事”的文字结构解析可以发现,就“事”的文字概念和语义而言,“事”的文字结构包含着以下的概念内涵和语义:A、“事”的概念内涵和语义包含的对象是天地间(中)存在的万物。B、“事”的概念内涵和语义表述的对象可以是具象的对象,也可以是抽象的对象。当“事”的概念内涵和语义表述的对象是具象的对象时,其“事”概念内涵和语义表述的是考察、分析和操作(又)的具体的对象(事或物)。当“事”的概念内涵和语义表述的对象是抽象的对象时,其“事”的概念内涵和语义泛指天地间和人的行为(又)有关的所有对象(事或物)。C、行为主体——人,对于考察、分析和操作(又)对象的动作过程,要受到天地间运行的大道“一”的约束。D、“事”和“史”之间具有路径关系,“史”是行为主体——人考察、分析和操作(又)作用于对象——“事”留下的轨迹或痕迹,“事”是“史”的具象演化过程中每一时点的状态。- G) o$ X3 J( g3 i4 t0 R( u: C, ~3 f
“事”的文字结构分析和概念、语义演绎表明,华夏文明的文字在“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考察问题的取向和构造方法体系的视角,和“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方法论取向和视角相一致。- s4 _; ~0 G) @( w, F2 k6 z) h' |
在古希腊哲学范畴的方法论体系中,其考察问题的微观视角设定及其自然界构成的“元素”、“原子”论假设,决定了古希腊哲学范畴的方法论体系在界定考察和分析对象时,必须进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现象及物像的分类和分割,因为不同的类及其分割部分,可能源于不同的元素组成或原子结构。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现象和物像分类、分割工作不能完成,其相关的研究考察工作就难以展开。
: O; n( ~/ c) L. w2 @. m7 }在现实的工作中,要完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现象和物像的分割和分类工作十分困难。因为假定中的元素和原子构成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现象和物像,其元素的构成和原子的结构极少表现在其现象和物像的表象中,所以相关的分类和分割只能通过现象和物像的某些特征及其运行轨迹中的某些痕迹分布来实现。近现代古希腊哲学范畴的方法论体系在世界的科学实践,也体现了这一特征。! e! o: c4 b% n( r! d& B
对于考察对象的分类界定——概念而言,相关的问题还表现在概念表述的文字或语言构造上。华夏文明的文字构造因其和方法论体系同源,具有象形和会意的属性,从而蕴含了方法论体系的概念属性。同时,文字结构组合中蕴含了文字结构的概念关系和时间序列问题,所以文字结构中还蕴含有逻辑内涵。
5 B% \/ o0 c8 C( w: q就考察对象的表述——考察对象的概念界定而言,古希腊哲学范畴的方法论体系表述选择的是拼音语言。在拼音语言的选择中,字母构造和字母组合已经脱离了其表述对象的具象和抽象。所以,就其字母组合的概念表述而言,不得不用字母组合的相关词汇给以说明。这是古希腊哲学范畴的方法论体系自产生之初就构造有明确的概念要素的原因之一(解决考察对象的表述问题)。
  a7 s5 l5 o# l( y  t同时,古希腊哲学范畴的方法论体系是从微观视角选择考察对象的。在对考察对象进行考察和分析时,由于考察对象的微观结构——元素和原子在其表象中常常难以直接表现和体现出来,因此为了研究的方便,不得不对其表象特征进行假定前提下的分割和分类,归结考察对象的现象特征(确定样本属性),并以此设定样本的时间序列,归纳演绎考察对象的“某些原理和原因的知识”。
% s) z& Y3 Z- Z但是,在具体研究工作的展开中,由于考察对象现象特征的相关分割和分类的界限和边界确定,不同的研究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至于在古希腊哲学范畴的方法论体系中,必须要明确考察对象现象特征的的界限和边界,并给出相关概念间的关系——包含和相容,然后相应的研究工作才能进行。这是其方法论体系中必须构造概念要素的原因之二(解决考察对象的界限和边界)。7 b5 ]+ Z7 A0 U9 J$ @
在古希腊哲学范畴的方法论体系中,在概念问题之外,还有一个逻辑属性的问题。这是因为,在古希腊哲学范畴的方法论范式形成的过程中,考察对象的确定是在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现象和物像的分割和分类中进行的,考察对象被分割和分类后,还必须考虑这一对象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整体及局部间的关系问题,考虑其间的相容和包含关系。在古希腊哲学史的演化中,这一相容和包含关系演化出了古希腊哲学范畴方法论体系中的逻辑问题之一(概念间关系表述)。6 y) C4 F) a: B7 d5 E# @
同时,在考察对象运行状态的表述中,也是由于选择的语言字母构造脱离考察对象的具象和抽象的原因,不得不构造出特定的句式结构来处理其运行状态的时间序列问题,并产生了相应的句式结构中的时态,形成了句式结构的逻辑。这是古希腊哲学在产生之初就有逻辑要素存在的原因之二(时间序列表述)。& z9 N+ U, P6 h# P9 N6 N
前文的研究分析表明,华夏文明的方法论体系和古希腊哲学范畴的方法论体系二者之间,由于方法论体系的介入视角和文字或语言构造不同,对考察和分析对象的表述也不相同。对于华夏文明而言,在“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方法论体系介入视角下,考察和分析对象及其运行状态的表述体现在文字的构造中,文字结构中蕴含有古希腊哲学范畴的概念和逻辑要素,所以华夏文明的方法论体系中没有独立的概念和逻辑要素存在。而对于古希腊哲学范畴的方法论体系而言,其方法论体系介入的微观视角和拼音语言构造,使方法论体系的展开不得不创造概念要素以使相关工作能够进行,并同时衍生了其方法论体系中的逻辑问题。
4 b" x( L0 Q) y8 S四、华夏文明方法论体系中的认知与操作状态的衔接
+ m" T( Y6 Z8 m! D——以“是”和“政”的文字解析为例及相关比较
# v4 j( o& l1 o; i6 t前文说明了华夏文明的方法论体系和古希腊哲学范畴的方法论体系考察和分析问题的视角,又以“事”的文字解析为例,分析了这两个方法论体系相关的概念界定及表述、逻辑演绎及其相应的时间序列问题。但是,在考察和分析对象的具体分析过程中,方法论体系设定的视角如何展开、“事”的认知结果如何和操作过程“又”进行衔接,以及如何实现操作过程“又”的社会效果评价等问题,仍然是一些现实的问题。* a- L: e5 d  V) x6 p* Q
在考察和分析对象的演化过程中,这些工作又极其重要,因为对于考察和分析对象的认知(某些原理和原因的知识,理论),只有实现了与其操作状态(实践)的衔接,才能体现整个考察和分析过程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S! m/ u; N: R% U
在华夏文明的方法论体系中,如何实现这些工作、这些工作的实现又如何表述呢?6 c7 ]5 ~& f, d) c
1、对考察和分析对象的认知及其与操作状态的衔接——“是”
, w7 x, S7 i- a华夏文明在文字上构造了一个判断的结构“是”,将考察和分析对象取得认知——某些原理和原因的知识与操作状态进行衔接(即近现代概念范畴的理论和实践衔接,或者通俗的说“从理论到实践”)。
% G& Q8 r+ a* U0 \0 S( G: M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是”:“是,直也。从日,正。”在“是”的文字结构中,许慎给出了“日”和“正”两个结构。“日”是太阳的象形,在概念内涵和语义上没有进一步解析的必要。+ @1 l( e' `9 r! a* H
“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正,是也。从止,一以止。”。在华夏文明的方法论体系中,“一”是一个特定的概念(释义参阅前文释“一”)。“止”《说文解字》中说:“止,下基也。象草木出有芷,故以止为足。”其实在甲骨文的文字结构中,“止”就是“足”的象形。【12】* y& \( b: B" l
在文字结构的取象中,“足”是站立和行走的工具。其抽象的语义可以延伸为行为。人的行为合乎文明体系方法论范畴规范的“一”(或“道”),就是“正”。“正”的判断能够暴露在阳光下,人人都可以观察得清楚明白,就是“是”。所以,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是”,用甲骨文中眼睛象形的文字构造——“直”来释“是”:“是,直也”。【13】
' [' J" C( S& F在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现象和物像进行考察和分析的过程中,人们取得的认识和知识——某些原理和原因的知识,是关于特定考察和分析对象的认知,并且这一认知在时间序列中属于“史”(过去)的范畴,要实现认知与特定考察和分析对象操作的状态(现在)的衔接,“是”的判断是这一过程的重要环节。只有实现了认识和知识与考察对象在操作状态中的各个变量(诸环境条件)变化的综合判断后,才能实现认识和知识与考察对象的操作状态衔接,指导规范考察和分析对象的操作过程。如图:
7 ~8 Y3 I( ?9 h4 v4 a但是,在具体问题的考察、分析和操作中,作为社会个体的具体的“事”的参与者,由于生活环境、个人阅历、知识结构和水平、考察和分析问题的视角和方法等等,都存在着差异。因此,任何一个特定的社会个体在考察和分析一个既定的对象时,对考察“一”的认知和把握以及过程的理解和判断都是存在差异的。这一差异的存在产生了对“事”的演化过程的认识的差异,并形成相关的判断“是”的差异。) p' X0 ?" u0 P0 i
就古希腊哲学范畴的方法论体系而言,考察和分析对象的考察和分析过程与操作状态的衔接,需要复杂的概念间关系和时间序列的逻辑演绎过程。在这一逻辑演绎过程的处理中,由于不同的处理者对考察对象的分析有不同的分类或分割方式(即不同的概念界定边界),所以从考察和分析对象的界定到“某些原理及原因的知识”,再到“某些原理及原因的知识”与考察和分析对象操作状态的衔接,如何处理概念间的相容和包含问题困扰着自古希腊以来的研究者。如亚里士多德、康德、海德格尔,直到现代流行于西方世界的现象学派和解释学派。
+ c  i4 }4 N6 O对于“事”的演化过程和操作状态判断形成的差异问题,古希腊哲学范畴的方法论体系将其归结为社会学、行为学、心理学等学科范畴,并衍生出其他的一些相关学科。5 b9 s* ?7 _3 Q  t$ e; t
2、社会行为之于操作状态认知(“是”)的校正——政【14】
9 w- q' i; k* k' H! M在社会现实的问题中,社会个体的行为作用于特定的考察和分析对象,其行为过程受相应的“是”的判断制约。由于社会个体存在着资质及对于考察和分析对象的认识和知识理解解读的差异,从而形成了社会个体对于特定的考察和分析对象及其运行状态判断——“是”差异,并且这一差异的存在作用于其行为(“又”的动作),形成社会个体社会行为的差异。8 r) E1 u/ P3 ^2 j2 j# Q
在处理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时,对于特定考察和分析对象而言,社会个体行为差异的存在,如果具有了普遍性并且产生了社会效果,会导致社会个体行为与方法论体系设定的“一”的失调和失范。在社会的演化中,这一失调和失范的存在会危及整个方法论体系构造的人类与自然协调和人类社会个体间关系的协调。因此,这是一个必须给予社会关注和社会校正的问题。" v& J3 F5 j; ]: B4 f
在华夏文明的方法论体系演化中,这些相关的问题及其社会处理方式方法,被构造在一个文字结构——“政”的内涵中。
2 g- y$ R& C6 S9 l. \$ V# z“政”,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政,正也。从攴,从正,正亦声。”前文已经交代了“正”的文字结构和语义,给出了“正”的概念解析和界定。, _* l: H& `& ~" a+ K0 ?! y- }& ~
“攴”,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作:“攴,小击也。从又,卜声。”前文在“事”的文字解析中交代了“又”是手的一个变体。“卜”在甲骨文的结构取象中是一个带叉的树条。【15】“攴”字意的“小击也”本义就是手中拿了一支树条实施轻轻得打击。因此从“政”的文字构造考察,“政”就是当“正”出现了非“正”的状态时,用手中拿的树条去实施轻轻得打击(注意:不能是大力的打击,打击得力度过大会产生矫枉过正),将非“正”校正到“正”的状态,从而实现方法论体系构造的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和谐以及社会个体间关系的和谐。+ k9 U/ `, `1 H* Y, W* I
就古希腊哲学范畴的方法论体系而言,社会个体行为的校正问题被分割和归结到“正”的求证——法理、“正”的规则设计——立法、“正”的实施——司法审判、“正”的实施机关——政府等相关问题中。
. D* N3 K  K8 @+ Y8 L5 Q在以古希腊哲学为方法论范式的西方世界,自古希腊柏拉图以来,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和社会个体间关系的处理,以利益博弈的“正”(正义)求证为基点,指导和规范着相关问题的展开。近现代的西方社会也继承了这一精髓,并凝聚为西方社会的精神。$ @) f4 y; j/ b+ h
其实如前文交代所言,人类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类的生物属性决定了人类具有必须的物质生活资料需求和七情六欲。人类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个体的生存和存在以其他个体的生存和存在为前提和基础。物质生活资料的取得只有在和自然界的和谐相处中才能伴随着人类的繁衍不断取得。只有实现了社会个体间的和谐,人类的种群才有可能发展到较大的规模。
5 T! Y4 T* d" V- b/ J) N3 N其实这是华夏文明方法论体系考察视角的预设,古希腊哲学范畴的方法论体系将其割裂成不同的学科范畴进行研究。但是自古希腊以来,学科范畴的分割并没有实现整合。2 [% s9 V6 f% ]0 w; I
五、笔者对华夏文明古文字的几点认识
/ ?) a- z$ Y& y  w2 D9 \1 @1、华夏文明方法论体系和文字结构在演化路径上的关系
/ X! _; P! B3 B- \) Y在华夏文明的方法论体系中,方法论体系的构造和文字结构的构造是一体的。华夏文明经典文献的五经之首,《易·系辞下》中交代:“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在华夏文明的方法论体系构造中,八卦是方法论视角“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起点,也是古文字结构构造的起点。关于这一点,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做了进一步的交代:“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接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6 W) ?! B  ]# @6 Z* m6 ?" J
华夏文明方法论体系与古文字结构构造的初始路径同源,是华夏文明演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华夏文明史的演化中,方法论体系的视角和逻辑演绎被应用于文字结构的构造,同时这种文字又被用来进行方法论体系的表述,从而形成了华夏文明方法论体系和文字结构关系的一体化。; d7 i8 m' h1 p, Y
2、华夏文明方法论体系中文字结构演化简史
- a- A: g" l/ \9 ]再追溯华夏文明的沿革史,其实这一一体化也有一个发展过程。甲骨文的发现使这一过程的梳理有了起点。" E7 ^9 |1 N6 v* N7 ~
传说中源于庖犧氏八卦的文字起源,造就了华夏文明以象形和会意为主体的文字结构构造。如甲骨文以象形和会意为主体的文字结构。在甲骨文的部分文字结构中,已经可以发现前文分析和演绎的“一”在一些文字构造中的应用,如“正”、“吏”、“是”、“政”等文字。
5 I. D2 a/ Y* ]/ N3 m: z: ^商周之交,武王克殷,问政于萁子,萁子叙《洪范》,言治国大道。于是,周公制礼。华夏文明史的这一沿革,《尚书》和《史记》等文献中都有明确的交代。其实,在华夏文明史的沿革中应该还有重要的一幕,就是商周之际对于历史文献的整理和文字结构构造的重新梳理。
, J% c6 a3 H6 @' G对于历史文献的梳理,反映在《礼》(《周礼》、《仪礼》和《礼记》)中,所以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论语•为政》)。9 J1 w. x3 A) x; B& {& ?$ g5 A
商周之际对于文字的整理,则体现在商周之交后,文字的结构由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变成了周时期的字型结构。许慎作《说文解字》时参照的古文,近现代整理的春秋战国时期简帛、金文、陶文文献说明了这一判断。# P$ z% J5 K( U
从华夏文明史发展的脉络考察,近现代整理的简帛、金文、陶文文献文字结构的差异只可能形成于商周相交之际。这是因为,其一,商周之交武王用萁子之言,对前代文献的整理形成了蔚为大观文献,如三礼,相关文献的形成与华夏文明的方法论体系间具有衔接关系,与萁子在《洪范》中的约定一致。其二,商周之交后的文字结构沿革和甲骨文的文字结构间具有密切的继承关系,所以现在研究甲骨文仍以许慎的《说文解字》为线索。其三,文字结构和方法论体系间的密切衔接,需要与文字结构构造相衔接的社会学术范围和生活环境。其四,春秋以后纷乱已起,各地诸侯为了书写得方便或其他原因,纷纷变更部分文字的结构,至此华夏文明方法论体系的概念和逻辑要素已经混乱,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社会现象和学术氛围,不可能再存在方法论体系和文字的结构衔接共同发展的社会环境条件。其五,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选择的文字的字型结构,依据的是以孔子壁中书为基础的春秋文字、大篆、小篆,并以秦小篆的文字结构进行整理。其六,秦小篆的文字结构承袭于大篆,大篆承袭于甲骨文和商周之交文字。
( [% O5 @( M# P秦汉之交,文字隶变,文字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文字沿革史上,这一变化奠定了其后文字的基本结构,汉以后两千多年文字的结构再也没有大的变化,因此文字被名为汉字)。所以汉武帝时得孔子壁中书,几乎无人认读,并导致后世的古今文之争。
$ u, o5 o( b. X" A许慎师从贾逵治古文(孔子壁中书等春秋文字),解析古文字的结构与文字语义的关系,希望减少由于匿猜文字的语义而导致先秦经典文献(尤其是儒家文献)的误解和误读,引发社会精神文化资源的评价和继承问题。
7 b! S* c$ T7 g4 X) ?9 R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交代的文字结构的构造,源于以孔子壁中书为主体的春秋文字,借助秦小篆的字型结构进行解析。【16】在许慎的文字结构解析中,以华夏文明方法论体系的“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视角为起点,以文字结构取象和取意为逻辑展开的初始路径,还原文字构造中文字结构和语义的关系。因此,在汉以后的华夏文明史沿革中,许慎的《说文解字》成了解读先秦经典文献和精神文化资源的钥匙。3 f( c) c0 k; f( r& w0 Q  A
自许慎以后,《说文解字》的研究家辈出,对《说文解字》进行解读和注译。从笔者接触到的有限的相关文献考察,后世对于《说文解字》的研究和注译,往往过分关注了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给出的具体文字的释义,忽视了文字结构构造和华夏文明方法论体系间的关系和衔接。在文明史的演化中,这一忽视的存在造成了方法论体系演化路径的模糊不清(方法论体系中的概念和逻辑要素缺失),以及相关精神文化资源分析和比较的困难。2 R# x- l- O, B, H6 b. W
3、笔者在华夏文明方法论体系和古文字结构研究中的发现
" U' d, Z5 `4 |近一个多世纪以来,西学东渐,以古希腊哲学为基础的方法论体系传入我国,并在我国的学术领域成为显学,促进了我国学术界思考自己文明的方法论体系构建和沿革问题。; K7 R. b/ D7 P. H( z, ]0 b( \
这一思考发现,我国的华夏文明方法论体系除了考察和分析视角和古希腊哲学范畴的方法论体系有重大差别外(宏观和微观),在表述和表达方式上还有重大差别,既古希腊哲学范畴的方法论体系的概念和逻辑要素。
' {: C0 {4 q, T2 k  T1 ^* `. ]% O在华夏文明的方法论体系中,没有独立的概念和逻辑要素,形成了形式上的华夏文明方法论体系概念和逻辑要素的缺失。对于一个具有重大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的方法论体系而言,这两个要素的缺失产生了方法论体系梳理和其它方法论体系比较上的障碍。而解决这一障碍的探索过程,促进了华夏文明方法论体系和文字结构衔接的探索。! ?- N$ y4 _6 p3 a% V9 H/ f2 m
笔者在《文明史演化的逻辑》的课题研究中,发现了古文字结构中的华夏文明方法论体系的概念和逻辑问题,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相关概念体系的构造和逻辑框架的展开。
& N6 ?4 e7 Z+ B+ E5 M% B, @# J但是,由于《文明史演化的逻辑》涉及的是一个文明史演化中的制度与经济关系问题,所以本文涉及的问题在书中只是提到,没有展开。在此,本文涉及的主体,算是进一步的交代。8 e; D4 U8 h1 ]( a
六、结语, u4 B8 a# u! U" ]) x( G
任何一个文明的构造和发展都需要相应的方法论体系支持,选择考察和分析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现象和物像的视角,确定界定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现象和物像的方式方法,指导考察和分析过程的实现及结果的表达,是一个文明得以发展和延续的基础。
/ D; m9 Q5 d. i, Y% o* U; q# L在文明史沿革中,一个特定的考察和分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现象和物像的视角、以及界定考察、分析对象的方式方法和考察分析实现的过程及结果的表述表达,构成了一个文明特定的方法论范式。在文明史的演化中,这些特定的方法论范式构造了相应文明的特征,构造了相应文明处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现象和物像的方法和态度,构造了相应文明的制度和经济关系。因此,存在较大差异的文明间,向上追溯都可以发现其方法论体系构造上的差异。, @/ m& H. f# X& t
本文在逻辑体系展开中涉及的华夏文明的方法论体系和华夏文明如此,古希腊哲学范畴的方法论体系和古希腊文明如此,前文提及但没有在行文中展开的犹太-基督教文明也是如此(在犹太-基督教文明的方法论体系中,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和社会个体间的关系,设定在神职人员——拉比和上帝的约定中,因此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现象和物像关系的处理中,犹太-基督教的方法论体系省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微观结构的界定和相互关系演绎的过程)。" q3 f/ v$ A, S' x8 n( u2 _
因此,不同文明间的比较需要从其文明构造的方法论体系入手,否则可能难以把握其文明构造的内核,不能把握其文明构造的内核,要评价其文明甚至将其作为至宝的精神文化财富配置到自己的社会实践中,则会出现文明间的衔接问题。我国百余年的社会实践已经为此做了说明。
9 f% i1 Y" d  g# v! r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度,这一历史和文化传统源自于华夏文明特定的方法论体系的构造。当今世界,文明交融,需要对当代不同文明的方法论体系及其相应文明的运行机制进行诠释和评价,并配置到社会实践中,实现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D  Z* Z8 Q, `. u0 g6 r( D1 ~
但是,在华夏文明史的沿革中,华夏文明的方法论体系的构造缺失了,并且在文明的发展和延续中造成了传统精神文化资源解读和评价方面的困难,造成了文明交融中和其它文明方法论体系进行比较的困难,造成了解读其它文明运行机制的困难。( e2 H# V) a/ T# v2 O6 v% }
这种局面的存在,既不利于国家为社会的长治久安配置人类文明的一切精神文化资源的要求,也不利于国家为实现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而采取的文化发展战略。
1 y- U& C. L8 M1 }在历史的演化中,许多仁人志士为华夏文明精神文化资源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工作。尤其是近现代,许多志士在多学科研究的背景下做了许多有益的基础工作,为华夏文明方法论体系构造的还原和解读奠定了基础。
, p# {2 Y# L7 S0 F! k, P目前,随着多学科研究的发展和文明交融中方法论体系比较的探索,为华夏文明方法论体系还原和解读的工作做了铺垫,许多基础的工作大体铺就。为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也为了我们国家的文化建设,为了我们社会的长治久安,有志于此道者开始这一工作吧!
6 i# q* F0 f! G$ b0 i% }注释: ' ~) O6 O5 a' O' v9 c, O
--------------------------------------------------------------------------------
" V* `2 r/ h$ b' `【1】笔者在《文明史演化的逻辑》提出相关问题。但是由于《文明史演化的逻辑》主体研究的是制度与经济的关系问题,所以本文有关的问题没有展开。在中西文明交融和一体化的背景下,笔者感觉这些问题有进一步梳理的必要,以便于相关问题的澄清。刘涛著 《文明史演化的逻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2年1月第一版。0 Z  b0 y) H. [' B  t7 u2 \
【2】 哲学是和古希腊哲学范畴的方法论体系联系的概念,所以在涉及不同文明的方法论体系比较时,回避统一使用哲学这一概念,以表明其中的差别。
/ K8 w" B2 e! ]0 R/ ]【3】 这是笔者在《文明史演化的逻辑》研究中构造的概念,用以搭建不同文明间衔接研究的平台。相关研究参阅《文明史演化的逻辑》、《文明史研究范式的探索历程及其社会价值─写在<文明史演化的逻辑>发行之后》(见哲学网站:孔子2000)。
" Z5 {9 [& d" l! x! f, U【4】参阅《文明史演化的逻辑》导论、第一章。+ v  X8 Q! t5 W( v
【5】参阅《文明史演化的逻辑》第一章的相关内容。《理论中的现实和现实中的理论——中西文明方法论述评》中也有相关的表述。参阅哲学网站:孔子2000。
' s4 }/ t: ~) z0 f$ F【6】犹太-基督教文明的这一视角选择,由于简略了考察分析对象的界定和相关逻辑的演绎过程,所以在本文的行文中,也不涉及相关的分析,只将其作为文明史演化中一个方法论视角的存在,做一交代。
8 w" s4 j! A; i# Q1 a. X【7】相关的研究参阅《文明史演化的逻辑》中重要概念的界定,《文明史演化的逻辑&#8226;试论政》。《書和書字的结构及其相应的哲学问题》哲学网站:孔子2000。9 f( _; a/ C9 u$ b/ X# {1 m: E
 . P( t7 i5 N, M  [2 t( @# K( e
【8】在《汉语大字典》简编本中,将“史”、“吏”和“事”归结在一起,解为同一个字。在文字结构的演化中,这一归结忽视了三个文字间结构和语义演化的关系。见下文。
0 a& W( I$ n$ {/ |【9】这一立体空间表示的六个方位,也被称作****,****有时既指天下,也指万物。
: Q& m2 Z, s& k【10】 在当代的文字学文献中,常常将“中”释作旌旗的象形。笔者认为或许表示旌旗象形的“中”有聚集和召集人集中的意思,但和“史”和“事”的文字结构有关的“中”,应与表示旌旗的“中”有差别。
& B  \+ U6 A" h【12】参阅《甲骨文大字典》释“止”。徐仲舒主编 《甲骨文大字典》 湖北、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0年版。
0 I+ Q# \) M  ~【13】在甲骨文的字型结构中,“直”是眼睛的象形。见《甲骨文大字典》释“直”。2 w9 ?' @  E0 ?7 d* F% a+ t
【14】在1996年笔者成曾对“政”进行了尝试性的解析,形成了《试论政》一文,并对后来《文明史演化的逻辑》一书的体系构造产生了影响。参阅《文明史演化的逻辑&#8226;试论政》。
6 E( u7 I: ?: a5 }! a【15】参阅《甲骨文大字典》释“卜”。$ I# }  A& W& M& s6 [
【16】参阅《说文解字&#8226;叙》。' K) f6 `: @, F2 `: B0 E2 |
参考文献:
( x) P+ R! y  ?2 P5 d+ y$ @刘涛著《文明史演化的逻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2年1月第一版 / X, C: u, w7 R( I) d: F
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年·北京; B" \3 f- |* ?
《四书五经》岳麓书社 1991年7月第1版$ k( n2 s6 I6 t1 i) v% t. L/ O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 商务印书馆 1996·北京
! r: Z' o  P6 }/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 商务印书馆 1997·北京1 C1 G1 S: O" @* v
[法]查理·斯托非《宗教改革》高煜译 商务印书馆 1995年·北京9 I' C* h5 ]- V! s, ^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 1963年·北京9 l/ {! Z, L) S& Z/ T2 ]
高明著《中国古文字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北京
  ]9 @& X6 G8 o! \) p  O" b+ k! H胡奇光 方环海撰《尔雅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上海
  A5 A  m7 u$ W8 R9 N4 ?汤可敬撰《说文解字今释》岳麓书社 1997年·湖南长沙
6 R1 W0 P/ q; g[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中华书局 1989年·北京2 _2 f( }3 \) J! x- l8 O
张立文主编《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年·北京
$ `# l7 \0 Z- b) @* u[春秋]老子《老子》辽宁民族出版社 1996年·沈阳. x2 S- Y1 V; u5 j
冯达甫撰《老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年·上海9 _% Q( F3 U7 u; p4 N
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史》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3年·西安8 D" D$ u$ c: o! A  h
《汉语大字典》湖北、四川辞书出版社 1987年10月版
# D1 R; I3 z1 e+ Q: l2 a, H9 B徐仲舒主编《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0年·成都
' \# d+ i! T/ I; @, G- ]# g+ M4 z《诸子集成》上海书店出版社 1986年·上海0 c5 Q4 F( O/ E& ]  Y4 I
金良年撰《论语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上海
- l# k0 r4 b+ x" `' I王凤阳著《汉字学》吉林文史出版社 1989年·长春/ B- ]# \6 I, I* w" e. I) a
黄巽斋著《汉字文化丛谈》岳麓书社 1998年·长沙* Z! V6 t& S( d8 k" J
李敏生著《汉字哲学初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7·北京
* I5 e/ S9 Q+ ^9 m1 ?' K1 T- K李圃著《甲骨文字学》学林出版社 1995年·上海
3 H- r9 h  g& y6 x1 k詹鄞鑫著《汉字说略》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沈阳
/ p- W0 p( c' Z! M臧克和著《中国文字与儒学思想》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南宁
3 Q+ B5 e3 `# ]3 ?5 q: h. w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 1980年·北京
: O# k  U2 o, S: e# ]5 E6 s% Z顾准《顾准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5年·贵阳
8 U& Q. A( q. P7 G[法]让——皮埃尔·韦尔南《希腊思想的起源》秦海鹰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6年·北京5 G$ w7 i6 b! S: `% x
[奥]鲁道夫·哈勒《新实证主义》商务印书馆 1998年·北京: b' w" v* i' @9 U4 k
[汉]司马迁著《史记》岳麓书社 1988年·长沙
& T$ T5 z+ A6 e3 I倪永宏著《汉语部首详解》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6年·北京
" \3 x% \. m) m- ~# w3 q班固著《汉书》岳麓书社1993年·长沙9 }; _! {" j! k, c8 c8 o
[德]康德著《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 1997年·北京
' O( k/ e: a. x+ C[西汉]董仲舒著《春秋繁露义证》苏兴撰 中华书局 1992年·北京/ l' |" T& f) |& C* B( n
李天祜著《古代希腊史》兰州大学出版社 1991年·兰州. i" O  A' v& O  v5 u
陈克明著《群经要义》东方出版社 1996年·北京
0 ]; T2 U) C1 F% V* w: q杨幼炯著《中国政治思想史》商务印书馆 1998年·北京
' ^& V9 I5 m9 T- J# E, a! s尹黎云著《汉字字源系统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年·北京! X( J# P9 `0 U2 |) K, }
罗国杰主编《中国传统道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5年·北京
3 N  f4 s3 s2 U- v( q5 D* F. D [法]米歇尔·福柯著《知识考古学》谢强 马月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年·北京
* n2 Q: }& S( S5 z9 \' A[德]马克斯·韦伯著《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 商务印书馆1997年·北京
5 t& u1 t% {" ]2 H; a+ F[德]马克斯·韦伯著《儒教与道教》王容芳译 商务印书馆1997年·北京  e3 m& n# {: Z7 \7 [' ]
柏杨著《中国人史纲》中国友谊出版社1999年·北京
0 Q( f; ?( k  C0 r! D1 f徐芹庭著《细说易经》中国书店1999年·北京5 M% g9 w' ]% P) ]
[英]罗素著《宗教与科学》徐弈春 林国夫译 商务印书馆2000年·北京
& a. ^$ H3 {) s: ~- l0 J' E1 K李学勤主编《周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北京/ ?0 y& Z% q. R9 l. ]% i. M1 {
李学勤主编《仪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北京
6 z% g# m% w0 b" o4 z胡适著《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上海
7 u" |  X1 `# N0 f2 V& ^胡适著 耿云志导读《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上海, w* Y- v6 ]) _+ g& C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 人民出版社1963年·北京
, m" P# h5 r' o黄凡著《周易——商周之交史实录》汕头大学出版社1995年·汕头
& z( C+ v$ f( _) r% K, e5 p% M9 u何怀宏著《世袭社会及其解体——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北京6 O$ c# O' J3 R( p
王宇信 杨升南主编《甲骨学一百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北京2 v8 W! W% V+ ~! Z4 R
郭霭春主编《皇帝内经素问》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2年·北京8 |% D- Z: w2 J" w0 Z
【美】加勒特&#8226;&#8226;&#8226;&#8226;汤姆森&#8226;马歇尔&#8226;米斯纳著 《亚里士多德》 中华书局 2002年&#8226;北京
1 }7 z7 _/ P% L【美】约翰&#8226;英格利斯著 《阿奎那》 中华书局 2002年&#8226;北京
8 x* c' n, }6 Y. p% \) L【美】马歇尔&#8226;米纳斯著 《霍布斯》 中华书局 2002年&#8226;北京
# N1 a; `! t! F6 L* \【美】伊丽莎白&#8226;S&#8226;拉德克利夫著 《休谟》 中华书局 2002年&#8226;北京
: M$ L! r7 e) c; F. [. J【美】维克多&#8226;维拉德-梅欧著 《胡塞尔》 中华书局 2002年&#8226;北京
' j4 }6 O  B. T# z. R* W8 \[英]卡尔·波普著《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杜汝楫 邱仁宗译 华夏出版社1987年·北京
+ M$ q$ r5 k7 G8 x/ S1 [" \; w2 u2 s余建华《早期犹太文明五大宝库及文化价值》、《欧亚观察》1998年2期
; Z+ g* Q- j: f, \陈明明《西方政治发展的逻辑》、《欧洲》1997年5期$ C  @8 [& j) B- L% p
周弘《欧洲文明溯源》、《欧洲》1998年4期8 B& }7 d# g- ?' T
吴弦《欧洲经济一体化产业的历史渊源和条件》、《欧洲》1997年2期, ]/ r) @- D, o* ~/ c# U# ?* b# D2 c
吴强、梅文革《难以超越的历史——从康德到当代的民主和评论者》、《欧洲》1998年5期: k. ?: \9 w% ~$ |" k7 z4 {  l
潘伟杰、张承斌《现代理论的反思:欧洲中心论的困境》、《欧洲》1998年6期
3 R9 _8 N/ W4 e$ l9 F2 F裴孝贤《宗教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美国研究》1997年4期
/ t0 y& [/ E1 _3 C; q! d( S/ Y王健《试论以色列的政治发展及其特点》《欧亚观察》1997年5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5 08: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事”、“是”的文字结构和语义的逻辑演绎与古希腊哲学的逻辑属性的体系及表达方式上有重大差别。其实,这是二大地域的不同文化,在古代近乎相对独*立,其逻辑属性如何能比较?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 14:3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顶帖.净化版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8 08:4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顶帖.净化版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8 16:2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删垃圾广告后顶此主题帖.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8 16: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删垃圾广告后顶此主题帖.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8 19: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删垃圾广告后顶此主题帖.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9 13: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删垃圾广告后顶此主题帖.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0 22: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分钟前再删垃圾广告后顶此主题帖.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2 09: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删垃圾广告后顶此主题帖.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3 21: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净化版面,再来顶主题帖。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