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97|回复: 0

[原创] 从“皮黄腔”源流看中国的“乐教”与“礼仪之邦”(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17 21:5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lg6688 于 2019-5-20 07:12 编辑

中国特色之音乐人类学的探索
      
     从对“皮黄腔”到京剧形成的历史追根溯源,可知其形成过程,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来世开太平”的过程,也是中国“乐教”之“道”和“礼仪之邦”的根基。
  201365日,前文化部长王蒙先生在湖北随州举行的海峡两岸炎帝神农文化高端论坛上,以题为《祖先崇拜与文化爱国主义》的演讲中,谈到炎帝与音乐的关系时,曾敏锐地猜测说:“一个哲学化的音乐理论模式,就在音乐当中寻找和谐,在音乐当中寻找平和,在音乐当中寻找快乐,在音乐当中消除乖戾、残忍这些不应有的恶劣的东西。这个并没有很详细的分析,比如古代哪种音乐怎么样变成了天地之和,可是这样一个很大的论断,奏一个曲子、唱一首歌,更不要说它是一个很大的大型音乐了,它有一种魅力,它有一种吸引力,它有一种让人心向往之的魅力,就是它不仅仅是艺术,而这种艺术是帝王的文化化、是权力的文化化。”
   王蒙先生还由中国的祖先崇拜引申到中国的宗教问题上,说:“这是中国式的宗教、中国式的对形而上的力量的敬畏。”
   此猜测与我现在的探索不谋而合,但愿此文在企图破解上述的“天地之和”及“是帝王的文化化、是权力的文化化”之音乐猜测和“中国式的宗教、中国式的对形而上力量的敬畏”问题提出的全新理论探索,能够让您有所收获。

           从皮黄腔”源流看中国的“乐教”与“礼仪之邦”(一)

                ——论《周易·离卦》、“鸡鸣歌”、秦腔与“皮黄”的命名及源流

                                                                                                                                                                              作者:罗来国

内容简介:
    本文以中国特色的“乐教”和儒家的“礼乐”为前提,以五行之“火”为“道”,作为儒家哲学性宗教基石,用“替天行道”的思维,确立西周时代“以德治国”的音乐指导思想作“立乐之方”,并以大道之源的《周易·离卦》之卦象为“鸡”,五音为“徵”,方位为“南”作基础,以“鸡鸣歌”为“风骚”的主线,追溯“皮黄腔”的源与流,认为“皮黄腔”是《周易·离卦》在西周早已规划设计,并确立的定名定制,且这种“文教”之“道”产生的“乐教”,始源于舜的“舞干羽于两阶”之“诞敷文德”,并与《白虎通》记载的“三教先忠”‚之传承有关, 西皮和二黄、反二黄实是舜帝“舞干羽于两阶”之“文”形式的传承,亦是《淮南子·说山训》所载:想学习歌唱技术的人,一定要先学习徵、羽(调式)有教化作用的南、北乐风,即《淮南子·说山训》所说的:“欲学讴歌者,必先徵、羽乐风”;想学习好动听而和谐的一唱众和音乐,就必须先从古楚歌的“鸡鸣歌”之《阳阿》、《采菱》这样的歌曲练起。即《淮南子·说山训》紧接上文说的:“欲美和者,必先始于阳阿采菱”的继续。这一记载说明,皮黄腔的本质是“南北曲”,其源流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的“乐教”和“礼仪之邦”与“徵、羽乐风”之渊源。这些观点通过《周易·离卦》、历史记载、历史地理、考古发现、国家级非特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音响、谱例,从“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ƒ到我归纳的“风骚图”,从《四面楚歌》唱的“鸡鸣歌”到汉代的“楚歌曰艳”,直至“艳”到京剧的形成,在阴阳五行之“道”思想文化背景与“皮黄腔”的集大成上,粗略论证儒家的“乐教”源流与“礼仪之邦”形成的渊源关系。
主题词:
    乐道  立乐之方  诞敷文德   乐教  礼乐  南风  《周易·离卦》      
   《楚辞·离骚》 《四面楚歌》  鸡鸣歌  楚歌曰艳  皮黄腔  京剧  
    礼仪之邦   
                        
                              前   
   
   中国音乐人类学的特色在于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人类和音乐之间关系的认识上就不同凡响,在全世界的所有宗教中都别具一格,独树一帜。中国人认为音乐本身是自然“天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道”融入“天人合一”的最佳表现形式之一,是与天文、地理、天干、地支、区域音乐、音乐与人类文化历史相融通的最佳载体。中国的宗教之所以是有别于世界所有宗教的“乐教”,本源于儒家《中庸》的开篇即说: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这就是所谓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种“天”与人之“性命”和自然之“道”的关系,大概也是中国特色之宗教的概念,而这个“修”人性之“道”的最佳选择就是以“乐”为“教”。而“乐教”的产生,是源于《礼记》记载认为的:音乐变化的道理,是和国家政治相通的“声音之道,与政通矣”)④。还认为:要想转移社会风气改变民习俗有比音乐更好“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认识。故以“天命”为“火”的周代儒家文化体系根据天上飞行的、长着毛一类的动物代表“阳”。如鸟、鸡之类;长着鳞甲,藏在地下的动物为“阴”。如蛇、龟之类。“阳”、“日”为“德”;“阴”、“月”为“刑”的中国传统文化格式,导致信仰“阳”,崇拜“火”的周代奉“礼乐”为“以德治国”的根本,中国亦因此有“礼仪之邦”的美称。
    中国人一直传承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理念。所以,中国古人非常重视如何建立永恒的规矩。中国人又有“天圆地方”的“方圆”认识,这种认识细致到包括“民以食为天”中常用的筷子,都做成一头方,一头圆的形状,并用园头这一方送食物到嘴里,体现中国人生活中“食”与“天”的密切关系,证明“方圆”之“规矩”对人而言,可谓具有无时不在、伴生永世的意义。所以,从广义的角度看,天、地间的自然道德,就是中国人立规矩的依据,并总结为“天经地义”,人类的生存意义和终极价值就是“天下为公”的“替天行道”。中国人在天地间,归纳了天、地、人与万事万物的各种关系,统筹为“阴阳五行”,在“道”的领导下,用“道”之“德”指导中国人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生活,并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之“规矩”形成的相应格式和公式。这个格式和公式,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规矩”。
   中国的文化规矩,在中国传统文化构成天 、地、人之关系的格式和规范中,其形态表现为立体、多彩、互有关联影响、变化的系统性文化,如阴阳五行与五方位、五音乐、人体五脏、儒家的“五常”,甚至中医学、中草药学、针灸、穴位、养生、武术等等,都是在这个中国文化“规矩”指导中融通,并有格式规定的,可谓是有声音、有颜色、有时间、有空间、有季节、有精神、有物质的全方位之“天人合一”框架性立体文化,从任意一点切入,改换角度,都可与其它的领域融会贯通而无阻碍,已然构成相应的格式和公式。所谓格式,就是中国的文化框架;所谓公式,就是提到其中之一项,就可以找到与其相通的多个领域或多项内容。
    这种格式与公式,具体到周代,例如:其“天命”为五行之“火”,“火”的文化格式在《周易》中以“离卦”为代表,其方位为“南”、五脏为“心”、五音为“徵”、五常为“礼”、五色为“红、赤、丹、紫、朱”等,它们均可融通8)。所以,我们只要说到“南”这个方位,便可以知道它的五行是“火”,五音为“徵”等等,就可以用公式来套,找到其它的领域和内容。故所谓的“礼仪之邦”就是周代儒家仁、义、礼、智、信这“五常”的礼仪交错,构成社会的文采。从音乐之“教”而论中国,“礼仪之邦”就是“徵(礼)仪之邦”。简而言之,“乐教”就是周代儒家以太阳“生生之仁”的“道”,为“至善”之“德”的根本,以“人心”为“道心”,以“德”服人,或谓始于舜帝的“诞敷文德”,构成以“南”代“道”,以“乐”为“礼”,以“徵”通心,形成“徵动心而合正礼”‚9的逻辑理念。可见,以“南”代“火道”象征的是走“政教合一”的“光明政治之道”,向往南方的“火”之光明,就是中国人选择精神前进方向的“指南针”,而“徵调式”则是中国特色之音乐人类学定向审美的“咏叹调”。因这些理念在“皮黄腔”的源流中,通过“鸡鸣歌”均有显著体现,故引以为论例。
   “皮黄腔”,又称“皮黄戏”,是中国跨地域的一个大剧种,其中西皮或也称“北路”;二黄称“南路”,故“皮黄腔”又称“南北路”,是中国艺术魅力最大,影响面最广泛的剧种之一。中国的许多剧种都有“皮黄戏”的称谓,皮黄腔在中国戏曲音乐中是一个大系统,大家族。其中,国剧——京剧是“皮黄腔”的集大成者。晚清的风雅之士有“一手好字,二口二黄,三杯老洒,四桌麻将”的喜好。其中的“二口二黄”,就是以能哼上两句京剧的“二黄腔”为风雅之荣,其魅力可见一斑。
    当今对所谓皮黄腔”的网上解释,多传统戏曲声腔系统的结构而论的即凡是以二黄、反二黄及西皮腔作为主要腔调的剧种,均。如徽剧、汉剧、京剧、粤剧和湘剧、赣剧、桂剧中的南北路及川剧胡琴腔,滇剧的襄阳腔、胡琴腔等,全国不下20多个剧种。然而,若从宗源上问为什么叫“皮黄”?这些内容就答非所问,文不对题。即使已有针对渊源问题的文献记载,我亦认为大多为捕风捉影之误导的附会论说。
        “皮黄”称谓是怎么来的?“黄”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称“二黄”?西皮与二黄是什么关系?西皮和二黄、反二黄的发源地在什么地方?这是当今许多专家学者重点关注或研究的课题,也是至今没有形成共识的问题,据《30年来皮黄腔研究综述》载:“众多学者对该领域作了一系列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其中关于皮黄腔源流的研究是焦点之一,体现出成果丰、分歧大、争论多的特点。近30年来,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其中有大量真知灼见,但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0
          本人曾有过参加《中国民歌集成·湖北卷》田野调查和搜集整理、文物普查、考古发掘、县志修撰的经历,综合我《中国音乐学》19971期发表的《试论<离骚>之“离”——“鸡鸣歌”、“扬歌”与<离骚>之“离”同源初探》;1988年发表于《湖北方志》第一期的<下里巴人>之“下里”方位考》;1989年与现上海音乐学院刘红教授合作的《“潜、天、沔一带语言民歌特异性探源》(发表于武汉音乐学院学报《黄钟》第3 期);1998年发表于武汉音乐学院学报《黄钟》1期的《论“楚歌曰艳”与“鸡鸣歌”》;2000年发表于武汉音乐学院学报《黄钟》3期的《论“燕乐”与“楚歌曰艳”》,和出版的专著《楚风遗韵——湖北潜江“鸡鸣歌”之研究》(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200711月第一版,约20万字)以及当今研究的新见解,另辟新径,以中国儒家“政教合一”的“乐教”之本——“徵动心而合正礼”为基础,据五行与方位、区域音乐的关系,和“道”为“立乐之方”④(11)“声音之道,与政通矣。”&#129;12)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框架格式和运用公式,剖析“大道之源”的《周易》之“离卦”爻辞,以及相关地域的考古发现、文献记载的《南风》、《楚辞·离骚》、结合《周易·离卦》的“卦象”为“鸡”、“雉”,而《四面楚歌》唱的就是“鸡鸣歌”,到汉代改“鸡鸣歌”为“楚歌曰艳”及《相和大曲》的形成,文献记载的戏曲“艳段”,直至京剧形成的历史线索,并以具有原生态的可查音响资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汉皮影戏》、《湖北潜江民歌》、《荆州花鼓戏/高腔》为“鸡鸣歌”和相关谱例作佐证,从多方位考证“皮黄”的命名之源流与内涵。
     本文从中国“道统”之思想在音乐上的体现,及“乐”与“人”和“道”,“道”与对“人”之“性”的“教”为宗源立论,论证中国的“礼仪之邦”,实即音乐之“文教”的“徵仪之邦”,并以中国特色之“皮黄腔”反映的向自然学习,倡导“公”、“和”与生生之仁的道德,用普施文德教化,以征服人心之“诞敷文德”&#8218;13),构成“乐道”之音乐人类学的理念为撰文路径,以就教于方家学者。

           本文分上、下两篇,上篇论源;下篇论流。
    上篇内容简介 “皮黄腔”之源
         “皮黄腔”是周文王、周公、召公、孔子在《周易·离卦》中早已设计框架的定名定制,也可以说“皮黄腔”的“黄”是《周易·离卦》定的名,“皮”是《周易·离卦》定的“制”。与其说“皮黄腔”是《周易·离卦》早有的定名定制,倒不如说《周易·离卦》是宗源于舜帝的“诞敷文德”,即通过南方人持羽毛歌舞,北方人持盾牌歌舞的“舞干羽于两阶”&#402;14)之以德服人的各民族间勾通、融合的传承,是周代“祖述尧舜”精心策划的“礼乐”治国蓝图,因为详细审视乐的作用以加强内心修养,那么平易、正直、慈爱、诚信之心就会油然而生。也是“以德治国”的所谓“至乐以治心者也④(15)之举措的思想根基,是“道”为“立乐之方”(同97)的具体施为。《周易·离卦》中有儒家“乐教”之“道”布局的总纲领,有“皮黄”的定名定制,亦有二黄及反二黄与《南风》之《周南》和《召南》的地域性音乐潜在注释。而“皮黄”之“黄”的本质就是精神文明的五音之“徵”、礼乐之“礼”、人体五脏之“心”的关系。体现的是《乐记》所载的:“乐由天作”、“大乐与天地同和。”落实的是儒家“徵动心而合正礼”,其“乐”之目的是针对人文形成的“乐也者,圣人之所以乐也。而可以善民心。”而“皮黄腔”则是在传统音乐上反映出以“南”为主体的“风骚”之“道统”之传承,是“舞干羽于两阶”之“徵羽乐风”(注意“羽”在不同的语境下是两个含义:南方的乐音为徵,持羽毛歌舞。注意羽毛与乐音羽的区别。北方乐音羽,持干舞,即持盾牌歌舞。)的继续,或简称史载的“南北曲”,即现在所说的“皮黄腔”。
     《周易·离卦》内卦三爻的《爻辞》分别是:
    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⑤(16)“履”即“礼”⑥(17),皮黄腔定名定制的“乐教”总纲。
    六二:“黄离,元吉。”⑦(18)取爻位数“二”和“爻辞”的“黄”,合称“二黄”。“黄”即五音之“徵”、五脏之“心”、五常之“礼”,亦是精神文明的代称。
         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⑧(19)其中的者,《说文》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節謌。点名“秦腔”是“西皮”定制的宗源。
     其中的“六二”和“九三”就是舜“诞敷文德”的“舞干羽于两阶”之再现。而文中之“干”体现为“西皮腔”的“北夷之乐持干舞”,五音为“羽”;文中的“羽”体现为“黄腔”的“南夷之乐持羽舞”,五音为“徵”。“皮黄腔”实即《淮南子·说山训》所载的“欲学讴歌者,必先徵羽乐风;欲美和者,(必先)始于阳阿采菱”⑨(20)的继续传承。意思是凡是学唱歌的,必须先学习南方和北方演唱风格的歌曲,其中的“徵羽乐风”,就是指南北歌曲的演唱风格。而想学好合唱的,必须先学习像“阳阿”、“采菱”这样的一唱众和的帮腔歌曲。而“阳阿”,就是《楚辞》中屈原和宋玉四次提及的楚国巫音性民歌,即一唱众和的“鸡鸣歌”。

   下篇内容简介:“皮黄腔”之流
    从儒家“祖述尧舜”&#129;21)、《诗经·南风》到《楚辞》,《周易·离卦》与《离骚》的剖析,并通过我自己归纳的《风骚图》及以后朝代文献记载的流传线索,论证儒家文化与楚巫音“鸡鸣歌”的“三音列”关系;到楚汉相争时期的《四面楚歌》唱的“鸡鸣歌”&#8218;22)与《风骚图》的联系,证明“风骚即息,汉人代舆”的历史思想脉络;汉代改“楚歌曰艳”&#402;23),并以“鸡鸣歌”的一唱众和形式发展出《相和歌》与《相和大曲》;三国、魏、晋时代改称《相和歌》为《西曲歌》,在《西曲歌·江陵乐》中有“逢人驻步看,扬声皆言好”之词,明言“扬(阳)声”之美,只要听到江陵这一带“扬歌”的人,都会停下脚步凝听,听到后个个都赞扬好听;隋、唐、五代将《西曲歌》融入《大曲》、《曲子》;宋代开始出现为《曲子》填词的《宋词》;在元代的杂剧中,汉代的“楚歌曰艳”之“艳”再次现在记载中。据《中国曲学大辞典》第40页载:艳段(焰段)……元陶宗仪《辍耕录》卷二五的‘院本名目’下有《破巢艳》、《打虎艳》”、“拴畜艳段”代,其将元代的《南戏》称谓《传奇》,继续传承“阳歌”别称的“楚歌曰艳”之“艳”;明末清初“阳(扬)歌”改称“弋阳腔”,实即“歌阳(腔)”的别写,颠倒过来就是“阳歌(腔)”总之,《南风》、《楚歌》、江汉平原的荆州和襄樊地域,乃至旧称楚调、楚腔、楚曲的汉剧形成,始终没有离开历史记载的视线,直至“皮黄腔”形成集大成的国剧——京剧。
                               (未完待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