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21|回复: 1

[原创] 【慧宇解老】——第八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27 17:5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慧宇解老】——第八章
老子学说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人类文明的顶峰。
    2014年3月20日初稿  2019年8月27日第二稿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正误】
    “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帛书甲乙本)是正确的,其它版本都是“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都是错误的,这是源于不理解这句话的正确含义,认为无法解释而改成可以解释的词句。
    “予善信”(帛书甲本)应该是中间少了“天,言善”三个字,是误抄。“予善天”(帛书乙本)是正根,而“与善仁”则一定是那些孔孟之徒篡改的。
     据说有一个版本写的是“上善治水”,真不知道治的是什么水,如何去治水。

【慧宇解评】
    “上善若水”,善是世俗中带有普遍性的一个范畴,与之相对应是恶。但是在老子那里,善对应的是不善,与恶对应的是美。“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老子河上公章句说:“上善若水。――上善之人,如水之性”。一直以来,都把“上善若水”的水理解成江河湖海里的水,什么水滴石穿,什么水虽柔弱却能承载重物。其实此水非彼水。老子的水指的是人体内真气的四种模式——地水火风中的水,是液态的真气。而“上善”存在于人的内心世界,与“水”相呼应。“上善”是超出世俗法的一种内心的追求,是心灵的愉悦安宁。关于地水火风进一步的解读:佛家的地水火风和五行金木水火土在老子这里是同一个意思,都是真气的三种形态,不过地水火风表达起来更简明准确。老子的水是指人体内液态的真气。气态的真气多了就是火大,人就会烦躁不安,谓之生气。若是体内液态的真气多了,或者是气态的真气——“火”转化成了液态的真气“水”,人就会安静下来。水是真气之根,所以老子说:“归根曰静”。
    “水善利万物而有静”,我理解为:液态的真气构成了经络,是真气运行的通道。经络畅通人才会安静,身体才会健康。
    “居众人之所恶”,凡俗之人好动不好静,无论是心动还是行动,都会把真气调出来。很多人无聊之时就会去寻找刺激,不管是激*情还是高潮,都需要大量的真气。这些真气都需要从经络,从液态的真气中去提取。这样欲望得到了满足,“水”却受到了伤害。所以老子说“居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水只是有点像道,但还不是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在水与道之间还有着地和天。但“水”却是进道的至关重要的一步。
    一个人若是能够善待自己身体中的“水”,就是上善。世人对善恶有着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评判标准,这样,分辨善恶就成了一件十分困难的事。世俗中的善恶都是相对的、有限的、有条件的和相互转化的。所以老子说:“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你帮助了一个人,却“益之而损”,一个人饱受磨难,却“损之而益”,成就了自己的事业。那么,善恶的终极标准是什么? 衡量善恶的终极标准是 :凡是能让自身的真气归根的意念和行为是真正的善;凡是让自身的真气出来的意念和行为都是恶,真气出来的多少决定了恶的程度。这样一个善恶的标准已经超出了世俗的范围,为世俗的观念难以接受。但是,作为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它的善恶的标准不应该是现实的、狭隘的、功利的。这个善恶的标准必须是符合民族国家发展的长远目的,是必须超出现实的。
    所谓的日行一善其实往往流于形式。有的人做好事不留名,其内心想的是让自己在别人的心目中显得更高尚,甚至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名誉乃至利益。当一个人被自己做的好事感动得心潮澎湃时,对于自己来说就已经是恶了。因为这破坏了内心的平静,真气出来,对身体有害无益。
    上善在日常生活中展现是:
    “居善地”,圣人的行住坐卧都是围绕着“善”来进行的。只有“居善”才能做到“人法地”。这个“地”不是指居住的地方,不能把善和地连起来当做一个词读,认为圣人要找一个风水好的地方居住。这个“地”是地水火风的地,是固态的真气,是道之体,“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阳指的就是“地”。如果要准确的说的话,应该是“一阴一阳之谓一”,因为是“道生一”,这个“一”构成了生命的本源,人的生命起始于“一”,经过生活的磨难以及对生死的感悟最后回归于“一”,成为圣人,“圣人抱一以为天下牧”。“居善”看似简单,世俗之中又有哪个人能做到。若是不能“见天道”,起心动念都是恶。世俗中人,吃喝玩乐,爱恨情仇,生儿育女,生老病死。能做到清心寡欲的就已经是凤毛麟角了。要求不要起心动念,实在是强人所难。谁能做到“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唯有圣人,菩萨与佛。
    “心善渊”,真正的善心博大、深邃、包容天下。
    “予善天”,予,给予、布施。这个“予”不是小恩小惠的施舍,不是住相布施。真正的“予善”是《金刚经》说的“不住相行于布施”,是天,是真正的善行。现在把善狭隘的理解为救助,领导们逢年过节敲锣打鼓的给贫困户送去一些米面油盐 ,以表示他们心系百姓的疾苦。这其实是伪善。
    “言善信”,真正美好的语言体现在诚信。现实生活中那些说的天花乱坠的往往都是为了骗人,是经不起考验的。“善言无瑕谪”,真正的善言是正大光明的,是表里如一的,是无私无我的。
    “政善治”。治理国家最好的方法是无为而治。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其本身就有自我调整,自我适应的能力。只要有了正确的国家观念和民族精神,就会朝着最好的状态去发展。
    “事善能”,什么是“事善”?用老子的话就是“事无事”,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事外无事”。人生在世,不可能没事。人活着就是事,吃喝拉撒睡哪一样不是事?事外无事就是简单的生活,从事外无事发展到事无事是一个质的飞跃,就已经到了无为的境界,“无为而无不为”,能做以前根本做不到的事。如果把做的每一件事都掺杂上情感利益,那就会很难做,那就叫“事恶不能”。
    “动善时”,做好事也要把握时机,时机不对,好事或许会变成坏事。
    “夫唯不争,故无尤”,争是因为有所求,但根本原因是因为生存竞争,争权夺利、争强好胜、争先恐后、争奇斗艳、争风吃醋,争来争去,最后就成了战争。战争是解决各种纷争的最终手段,也是两败俱伤的做法。老子不是绝对的反对战争,不得已而为之。但战争绝不是好事。“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老子提倡“不争之德”,不是让大家去过苦日子,而是给每一个人以舒适富足的生活,“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还不行,还要“使夫智者不敢为”。让那些自以为聪明,想争权夺利的人不敢下手。这不是个人的事,不是说弄个雷锋式的模范一宣传就天下太平了。这是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事,依靠的是完备的治国理念和强大的民族精神。人们常说自强不息,怎么自强?老子说:“心使气曰强”,一个人只有能自如的控制真气才能说是强。
    纷争会恶化人的生存环境,战争会毁掉民族,国家乃至人类的未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8 17: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engz64 于 2019-9-8 18:01 编辑

不用据说,帛书甲本写的就是“上善治水”。
另外,“夫唯不争”在甲本中作“夫唯不静”。你得同时把水善利万物而有静中的“有静”和“夫唯不静”中的“不静”说清楚而不回避,才算是完整的解释。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