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回复: 0

[原创] 我们不知道的孔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8 10:2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聚友先生为此做注:一荣先生的文章,以独立的思考,多方的论证,对孔子的思想和特点,进行了新的阐发。这种深入思考、严实论证的治学态度,正是重新认识孔子的首要前提。特别是其对孔子革命性的认识,更有着崭新而严密的探讨。这对我们重新认识孔子,认识传统文化,更具有着启迪作用。
       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位真正伟大的人物,任何一次开启民族生机的事件,无不有其十分鲜明的革命特点,或曰革新特点。孔子其人其学,自然也有着这样的特点。而真正的儒学更是以革故鼎新为其思想特征的。如果认为孔子、儒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保守性为其特点的,那就是没有真正认识孔子、儒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发展至今,历经沧桑而不遗,正是因于革命、革新。《大学》说:“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汤王强调要不断地革新;周公告戒幼弟,LDR民,重在革新;文王实施德化,重在革新政治。所以,君子追求创新进步,就在于将全部力量用于务实求真创新。孔子曾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周朝继夏商创立政权,偃武修文,制礼作乐,礼乐制度越超夏商二代,促进了文化的进步发展。所以,孔子不从二代而从周,正是其崇尚革新、追求进步的创新精神体现。“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论语•卫灵公》)这就是说,在治理国家的管理过程中,要能做到执经达变,因革损益,务实创新。对社会的各项制度,合于时代发展的则予以保留,不合于时代要求的则予以改革。由此可见,孔子和儒学,既不偏古,也不泥今,强调的是因时制宜,择善而从,贯穿了务实求真创新的精神。这也正是对孔子之前中国传统文化或中华民族所具有的革命创新精神的继承发扬。
       对于孔子的革命思想,历来研究孔子者,或言之甚少,或语焉不清,而一荣先生的文章,则专标孔子的革命性并做深入的思考,可谓是抓住了孔子思想的主要特点之一。虽然孔子曾言其信而好古,述而不作,但孔子却是将革命或革新的特点一以贯之于其人生其思想中的。且不言逝者如斯不舍昼夜,亦不提温故而知新,但就一荣先生揭释的堕三都之事,既能深刻地展示孔子思想的革命性特点。堕三都的发生,就其革命性而言,站在孔子的立场上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我想主要有:孔子的思想是以救天下为己任,而实现社会的和谐秩序,自然是救治天下的首要内容。三桓家族把持鲁国大政,既不能行爱民重民之政,亦不能倡尊君重礼之实。这自然是为孔子所不容。就君臣关系而言,孔子倡导的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方面,就三桓家族而言,自然是没有做到。正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为臣者不能尽守臣道,为君者不能尽君道,这都是为孔子所不能容忍的。虽草上之风必偃,但如能去治草,也是可行的。孔子指出,养民富民,保证民众的生存,是社会管理阶层的重要职责,为政应当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保证民众拥有生活和生产的所需求的基本物质资料。要实现养民富民的管理目的,为政首先要节用爱民,使民以时。他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和而爱民,使民以时。”(《论语•学而》)治理国家,要爱护民众,节约财用,征调民力要适时适度,不可滥用,这样才能保证民众正常地从事农业生产。孔子认为,实现民富,为政要实行薄税敛的赋税政策,以减轻民众的赋税负担。如果实行重赋厚敛,过度盘剥民众,就会造成民众生活的贫困。所以,孔子反对统治者对民众实行横征暴敛的重税行为。《论语•先进》载:“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孔子的弟子冉求帮助季氏聚敛财富,盘剥民众,孔子对此十分愤怒,不承认他是自己的门徒。在税收上,孔子主张实行自夏、商以至周代以来传统的什一之税。如,据《左传》哀公十一年记载,鲁国的执政大夫季康之想将鲁国以丘计算实行的什一之税,改为以田亩计算实行什二之税,派冉有征求孔子的意见。孔子对季康之加重民众负担的做法非常不满,对冉有说:“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以丘亦足矣;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且子季孙若欲行而法,则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访焉!”况且,孔子一生所最为尊崇的周公,正是由于其在推翻纣王、巩固西周政权、制礼作乐的活动中所彰显出的革命思想,而成为孔子心仪的偶像。
       如果说,孔子的革命性思想特点,因历史的久远,我们尚且处于探索之中,那么,一生以学孔子为所愿的孟子,对孔子的革命性思想特点可谓是认识至深,且发扬光大。孔子虽然在革命的行动上,没有获得成功,但其却将对革命革新的追求,融贯于其编著《春秋》一事中了。“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孟子•滕文公下》)孟子在对孔子革命性思想的继承发扬基础上,提出了更为深切的重民爱民保民的思想。他提出了民贵君轻之说,更主张闻诛一夫纣也,未闻弑君也。这些思想正是孟子对孔子思想的认识和继承。
   对于儒学,古人常以孔孟之道来称之。而革命性正是孔孟之道的重要特点之一。一荣先生的文章,对孔子革命性思想的阐发,确是深有见于此,而言之发人深思。

    这是一篇 对孔子革命性探讨的文章,正文如下

        墨子是反对孔子的,他在《墨子·非儒上第三十八》中对孔子有这样一段评论“今孔丘深虑周谋以奉贼,劳思尽知以行邪,劝下乱上,教臣杀君,非贤人之行也”“ 孔丘所行,心术所至也。其徒属弟子皆效孔丘,子羔、季路辅孔悝乱乎卫,阳虎乱乎齐,佛肸以中牟叛,漆雕刑残,罪莫大焉。”从墨子的文中可以了解到两种情况,一这是孔子没有被粉饰的真实形象,二是墨子攻击孔子而被丑化的形象。
        孔子的这一段历史其实是他最光荣的一页。在孔子研究中有必要将这一段历史做一个纠正。
        文章要从阳虎说起,有人很惊诧, 阳虎怎么成了孔子的学生,我们对阳虎做一个比较客观的了解:
        阳虎又名阳货,春秋鲁人。作为季氏的家臣,阳虎一度掌握鲁的实权。他长得挺像孔子,欺侮过孔子,后来又想召孔子仕官。他在鲁终于失势,先跑到齐,后又奔晋投赵简子。
   阳虎出身不高,是季孙氏家的家臣,相当于王熙凤,泼辣厉害。阳虎在鲁国执政三年,给文质彬彬的鲁国带来了虎虎生气:一改忍耐退缩的国策,在打退了齐国进犯的基础上,甚至北上进攻齐国(虽然结局相当于猫去进攻狗)。在攻打齐国的危急关头,鲁军看看不行了,阳虎想出个办法,假装没看见冉猛,故意说: “要是冉猛在,必败齐人。”冉猛听了,哇哇暴叫,猛扑敌阵(呵呵,阳虎此举有曹阿瞒之风啊)。
   阳虎常常遗憾他的出身,以他的智商,应该比那些大家族的公子干出一番更了不起的事业,把他控制着的鲁国建设得更好。但是“三桓”家族作为国内割据势力,是鲁国发展的绊脚石,于是他谋划着除掉三个掌门人,以便独揽政府大权,并如他所宣称的,还政于鲁定公。这一点上,他和孔子想法一致,甚至他还请孔子出山来帮他。但是孔子的崇君是用文的,阳虎是用武的来。孔子跟他手段不同,没有谈拢。阳虎找了孔子两次,最终孔子谢绝了他。
  阳虎于是自己单打独斗,他把“三桓”中的季桓子偷偷押往刑场执行枪决,然后逐个解决三桓。但是在押赴刑场的路上发生意外,季桓子好说歹说,把给他开车的驾驶员说得反水了,拉着他逃跑。阳虎的帮众追击,射箭不中,季桓子逃进孟孙氏大院。孟孙赶紧闭门,与外面的“阳虎帮”展开激战,从门缝中射死阳虎之弟。
  阳虎临危不乱,掉过头,劫持了鲁定公(有头脑,当年范宣子也是如此),然后再次攻打孟孙氏。不料孟孙氏一番奋战,打散了“阳虎帮”。阳虎灭三桓的计划进展受挫。但阳虎临危不乱,他脱掉皮甲,不慌不忙地睡在大街上休息,让别人做饭。饭后,他退至泰山脚下的阳关大本营,准备跟三桓打持久战。
  阳虎,一个单身匹马的人和一整个庞大沉重的大家族集团对抗,在这条羊肠小道上到底能走多远呢?答案是,没多远。几个月后,“三桓”大家族的部队进攻阳关,把阳虎围了三匝。混战之中,阳虎几乎要举剑自裁,守大门的搭救了他,放阳虎出城。阳虎一出去,反手就给了守门人一剑,气得后者哇哇大叫:我白救你了。
  可是,当“三桓”盘查到底是谁放走了阳虎的时候,守门人因为受伤而被免于询问,甚至受了奖赏,这才明白过来,分外感谢阳虎这一剑。阳虎之智慧,常如此。
  其实,阳虎以一介家臣发迹,并无强大的宗族势力做依托,却能问鼎鲁政,在鲁国政坛纵横驰骋三年之久,显示了一介布衣要求参政议政的强烈愿望。然而,在那个以血统论高低,几大家族与国君一族承包一切政府肥缺的社会,阳虎地位的合法性岂能得到承认。然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胸怀大志之士,崛起于低微,虎视眈眈,一有机会就要展示自己的身手才华。一种大的变动,正在潜滋暗长。只是“布衣从政”这一“理想国”的来临,还要等到战国时代。
      以上的介绍是对阳虎比较客观的看法,但是有些说法是需要商榷的。
      春秋时期的鲁国,三桓”家族作为国内割据势力,是鲁国实际的权力中心。孔子、阳虎都知道解决了鲁国“三桓”家族才是解决鲁国问题的关键。许多学者将鲁国“三桓”家族定位于春秋时期新兴势力的代表,冠以正义的化身,而将阳虎当成了叛臣。这些学者实际上忽视了一个关键的问题,他们没有想到鲁国“三桓”家族才正是鲁国民不聊生的根源。
       阳虎反对鲁国“三桓”家族是革命行动还是为了谋划着除掉三个掌门人,以便独揽政府大权,并如他所宣称的还政于鲁定公,则要看阳虎反对鲁国“三桓”家族的动机和行动的纲领。
       阳虎的动机:鲁国“三桓”家族“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孟子·滕文公篇》)。
       阳虎的行动纲领:‘主贤明则悉心以事之,不肖则饰奸而试之’韩非《外储所左下》”。
       阳虎出身不高,是季孙氏家的家臣,他为季孙氏家当管家,目睹了季孙氏家为富不仁的种种劣迹,所以才发出‘主贤明则悉心以事之,不肖则饰奸而试之’的呼喊。阳虎的行为应该是正义的代表。
       或许我们现在人对阳虎这个人知道的并不多,但是提到他的那两句名言我们并不陌生,“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这句话已经成为时下的千古名言。第二句名言是“主贤明则悉心以事之,不肖则饰奸而试之”,郭沫若十分欣赏此话,在其《十批判书》中称他是“革命党人”他认为“这确实是含有些革命的精神在里面”。但遗憾的是郭沫若先生却没有深入阳虎之后去发掘孔子的革命的精神,
        孔子对阳虎的行为是一种什么态度呢?
        孔子和阳虎都经历过贫穷的生活,对贫民的生活有着深刻的了解和感受,他们虽为师生,但却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可二人的思想有着一定差异。阳虎属于激进派,孔子却是典型的改良主义者。阳虎一直在争取老师的支持和帮助。孔子知道阳虎的政治主张,他开始不赞成阳虎的做法,所以不见阳虎。由于阳虎的努力,孔子最终还是和阳虎走到了一起。《论语》中对阳货见孔子的事实的描述实际是孔子和阳虎革命合作的开始。
        孔子是阳虎的老师,但却随阳虎在季孙氏家当了个小小的家臣,这期间也认识阳虎手下的革命同志,及其他志同道合的朋友,这其中就有以后要孔子辅助他们的佛肸和公山佛扰[弗扰,即《左传》公山不狃也,字子泄,为季氏费邑宰,与阳虎共执季桓子].
         阳虎和孔子经过密谋,阳虎决定发动武装起义,但考虑到武装起义的风险和失败的可能,阳虎让孔子躲到了幕后。
         定公九年夏阳虎发动的武装起义失败后,不得不远避他乡。孔子为完成阳虎没有完成的事业,一边大骂阳虎,一边更深的隐藏自己,等待时机。由于孔子的伪装的好,季孙氏提拔孔子任中都宰,一年后又升为小司空。
         三年后,孔子已位居鲁国大司寇,他认为时机已到,便用不同于阳虎的方式,继续同鲁国“三桓”家族展开了革命斗争,他用的方式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堕三都”。
         孔子和阳虎对鲁国“三桓”家族展开的革命斗争,实际上一个用武装斗争的形式,一个是用智慧智谋,一文一武,有异曲同工之妙。孔子的“堕三都”实际是阳虎革命行动的继续。
          对于“堕三都”现在的解释如下:
         春秋中期以后,鲁政权不断下移,被称作“三桓”的叔孙氏、季孙氏、孟孙氏三族之家臣势力渐强,经常以下犯上。对人民则横征暴敛,搞的民不聊生。孔子的“苛政猛于虎”实际上是对“三桓”的控诉。
         “三桓”以其控制之邑为据点发动叛乱。为防止家臣据 “三桓”之私邑反叛,这年夏,鲁司寇孔丘建议定公拆毁“三桓”私邑邱、费、成。是时,“三桓”之家臣势大震主,故此议亦得到“三桓”的响应。叔孙氏首先率军拆毁邱邑。季孙氏欲毁费邑。费宰公山不狃与叔孙辄率众反叛,袭鲁都曲阜(今山东曲阜东),鲁定公出逃,躲进季孙氏之宫。鲁司寇孔丘命大夫申句须、乐颀率军反击叛军。费人溃退。鲁军乘胜追击,再败其于姑蔑(今山东泗水东)。公山不狃、叔孙辄逃往齐国,费邑遂毁。孟孙氏欲毁成邑,成宰公敛外父以成邑系边防重镇、宗室屏障为由极力劝阻。孟孙氏听从其议,遂不毁成邑。同年十二月,鲁定公率军围成,攻而未克。但事实上“堕三都”是孔子亲自制定的一套完整的推翻鲁国政权计划。
      这个计划首先由孔子游说鲁定公拆毁“三桓”私邑邱、费、成。第二步由阳虎的干将公山不狃与叔孙辄袭击曲阜,干掉鲁定公。但由于公山不狃与叔孙辄的人马遭到大夫申句须、乐颀率军反击而失败,最后导致“堕三都”的计划全面流产,功败垂成。
      上文中说:“鲁司寇孔丘命大夫申句须、乐颀率军反击叛军。费人溃退”。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春秋时期军队是由司马,掌国家军队,佐政辅国,司寇根本没有命令军队的权力。所以这句话应该是有人故意篡改过的,而不是历史的真实情况。
        堕三都”的计划的失败,孔子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鲁国“三桓”家族和劫后余生的鲁定公重新勾结在一起,他们已经醒悟孔子“堕三都”的计划是一场不折不扣的骗局,但由于没有孔子反叛的真实证据,对他也无可奈何,只好用疏远的方法不在重用。孔子感到危险将要来临,于是借口齐国送女乐之事率领众门生逃出鲁国,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流*亡生活。至于周游列国之说不过是后世儒家为美化孔子而说的漂亮话而已。孔子的流*亡生活正是如《庄子·杂篇·让王第二十八》所说:“夫子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穷于商周,围于陈蔡。杀夫子者无罪,藉夫子者无禁”。这表明孔子在这一个时期内,任何人都可以杀他,任何人都可以侮辱他,此时的孔子就是亡命的奴隶、亡命的暴徒。他向多国申请避难,都遭到拒绝,经常食不果腹,多次被人追杀,经常露宿荒郊野外。他有家不能回,有国不能归,有妻不能聚,这和近代史中的革命志士有什么两样呢。
        孔子的革命性在《韩诗外传》里也有一些表露。孔子所谓“王道衰,政教失,强陵弱,众暴寡,百姓纵心,莫之纲纪。是人固以丘为欲当之者也。丘何敢乎”云云,大约是说:在世道混乱失序的时候,人们都以为我孔丘这样的人想当大官,是为了私欲,其实我不是这样的。《论语·阳货》,孔子曾表示:“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孔子不甘心做虚有其表的匏瓜,当然也不甘心做有名无实的鲁家“走狗”了。
        李零先生将孔子比成丧家狗,确实符合当时孔子的情况。按《史记·孔子世家》的说法,孔子到了郑都,和弟子走散了,只有站在城门等人,形容想必相当狼狈,给郑人奚落了一番,说他像圣人又不太像,还是像条丧家狗。子贡把郑人的话告诉孔子,孔子付之一笑,说形状本来是无关紧要的末节,不过说我看起来像丧家狗,倒确是如此。在这段话中,孔子“欣然笑曰”,孔子笑什么,因为孔子内心很清楚,他是因为革命而成了丧家狗。但孔子丧的家是黑暗可耻的家,这个家丧的好。
       墨子反对孔子,他在《墨子·非儒上第三十八》中对孔子有这样一段评论“今孔丘深虑周谋以奉贼,劳思尽知以行邪,劝下乱上,教臣杀君,非贤人之行也”“ 孔丘所行,心术所至也。其徒属弟子皆效孔丘,子羔、季路辅孔悝乱乎卫,阳虎乱乎齐,佛肸以中牟叛,漆雕刑残,罪莫大焉。”墨子曾经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大禹,学习《诗》 、《书》 、 《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后来最终舍掉了儒学,形成自己的墨家学派。墨子还是一位发明家、科学家.墨子主张从劳动者中选拔人才,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因而墨子被称为平民圣人。
        我不相信墨子会胡说八道。墨子对孔子的评论,一定是墨子在学习孔子之术时,了解到了孔子的一些不宣之秘,对墨子这样正直之人而言,孔子的这些不宣之秘大大违背了孔子的思想,墨子对孔子的行为产生了怀疑,认为孔子是大逆不道,于是离开了儒家学派。所以墨子对孔子的那段评论其真实性是可信的。墨子对于孔子的那些不宣之秘的了解是不全面的,他在文章中只说到阳虎乱乎齐,并没有提到阳虎叛乱的事,可见阳虎叛乱、“堕三都”对孔子来说绝对是他一生中最大的秘密,他一方面欺骗鲁国“三桓”家族和鲁定公,一方面还要瞒着自己的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掩盖住在当时被认为是大逆不道的事情。这事情孔子不说,知道事情真相的弟子不说,这就是一桩无头公案。感谢墨子为后人提供了孔子的一些真实的信息,从而对孔子的一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看来孔子的一生是要重新研究,给他一个新的生命。
         孔子的一生主要分三个阶段。十六岁以前是孔子人之初性本善的时代。 十六岁至四十八岁是孔子学习、教书、从政。这期间孔子从一个好学的青年成长为一个典型的改良主义者,他期望用温和的手段改良社会,提出了一系列“仁爱”治国的理论。
        四十八岁至孔子病逝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在阳虎的影响下,孔子逐步改变了自己的思想,思想的改变使孔子的理论也有了一些转变,这对我们理解孔子学说之中存在的部分“悖论”有了分析的依据。四十八岁以后的孔子参与了颠覆鲁国政权的活动,活动失败后经历了十四年的流*亡生活,在此期间孔子还做了一些其他的革命活动。
        齐国的晏子在评论孔子时说:“孔某之荆,知白公之谋,而奉之以石乞,君身几灭,而白公僇。婴闻贤人得上不虚,得下不危,言听於君必利人,教行下必於上,是以言明而易知也,行明而易从也。行义可明乎民,谋虑可通乎君臣。今孔某深虑同谋以奉贼,劳思尽知以行邪,劝下乱上,教臣杀君,非贤人之行也。入人之国,而与人之贼,非义之类也。知人不忠,趣之为乱,非仁义之也。逃人而后谋,避人而后言,行义不可明於民,谋虑不可通於君臣,婴不知孔某之有异於白公也《墨子/非儒下》。”
        革命一词在中国古代是比较狭义的,只指改朝易性;语源是《易.革卦》的彖传:“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是变,命是天命。这一词义,两三千年里没有变化。孙中山《革命运动概要》说: “革命之名字,创于孔子。中国历史,汤武之后,革命之事实,已数见不鲜矣。”关于“革命”这个命题,人们曾经进行过不少的探索。在中国古代,曾有“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的论述,意指纪元前商王汤讨伐夏桀和周武王讨伐商纣,实施变革更替朝代以应大命,顺民意。这里的革即变革,命即天命,是从神权政治观出发对革命作出的解释。故凡朝代更替,君主易姓,皆称为革命。近代则指自然界、社会界或思想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深刻质变。
       孔子与阳虎“同谋以奉贼,劳思尽知以行邪,劝下乱上,教臣杀君”。在“堕三都”时,孔子打压“三桓家族”,攻曲阜,捉拿鲁定公。从孔子的行为来看,他不但创造了“革命”之词,而且亲身参加了革命的实践。毛泽东在1954年时也戏称说“孔子是个革命家,他走到哪里,哪里就乱。”
       孔子后半生具有革命性的分析并不是作者凭空杜撰出来的,作者是通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从汉朝开始,儒家为取得在皇帝面前有一席之地的待遇,千方百计地将孔子打扮成一个忠君的角色。在《论语》的修改上恐怕动过一些手脚,尽管如此,《论语》在字里行间仍然留下了蛛丝马迹。
        看《论语·阳货》,结果找出两个和孔子有关系的“小人”
       “佛肸(音西)召,子欲往”。 佛肸是晋国范氏家臣,和阳虎一样也属于叛臣。
       “公山佛扰以费畔,召,子欲往”。 公山佛扰与阳虎同党,阳虎事败奔齐,公山佛扰召孔子,孔子欲往。
        奇怪,为什么叛臣召孔子,孔子也要去应召?孔子明知他们是叛臣,还欲往,这说明了什么。难道孔子也想做叛臣吗?这些叛臣有什么魅力值得孔子这样呢?
        叛臣召孔子,恐怕只有以下一个原因,那就是和孔子的关系不一般。
        佛肸是晋国范氏家臣,他的思想和阳虎是一样的。《左传·昭公六年》记载:“乱狱滋丰,贿赂并行,终子之世,郑其败乎!肸闻之,国将亡,必多制,其此之谓乎!复书曰:若吾子之言,侨不才,不能及子孙,吾以救世也”。看来阳虎的“主贤明则悉心以事之,不肖则饰奸而试之”、佛肸的“侨不才,不能及子孙,吾以救世也”都是为民请命的思想。他们的这个思想在春秋时期已经是很伟大的革命思想了。佛肸、公山佛扰都是阳虎的革命同志。孔子和他们只有是志同道合,他们才会向孔子伸出邀请之手。如果他们明明知道孔子大骂阳虎,孔子和他们不是一条道上跑的车,他们还会向孔子伸出邀请之手吗?答案只有一个“绝对不会”。
        结论:阳虎、佛肸、公山佛扰不是什么叛臣,而是春秋时期的革命党。孔子和他们的关系绝对不是敌对关系,只有下列三种情况;1、同情革命;2、支持革命;3、参加革命。
        看《论语·阳货》,结果找出孔子和阳虎合作的证据。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途。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
“          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
           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这一段明里说是孔子接受阳虎的建议,开始出来当官。但奇怪的是史书中却没有孔子当官的任何记载。
           阳虎力邀孔子出仕,这说明阳虎已经为孔子找好了位子,但这个位子可能只是季氏家族阳虎手下一个小官,
孔子在这之前是拒绝出仕的,而这次出仕只是一个小官,这和孔子的雄心大志是很不和谐的,那孔子为什么这样,也只有一个答案:孔子被阳虎说服,加入到革命的行列中来了。开始和阳虎秘密策划第一次武装起义。
如果不是孔子在阳虎武装起义失败仅仅三年后,就又一次抛出“堕三都”的行动,其实很难把孔子和阳虎的事情联系在一起。
        阳虎的武装起义和孔子的“堕三都”行动,都是针对“鲁国三桓家族”而进行的,目的一样,手段不同。而孔子的做法对鲁定公和“鲁国三桓家族”更有欺骗性,使他们上当而又不知,分化瓦解于无形,为了革命孔子“费尽了心机”。
        以上的分析只是一个粗浅的轮廓,我希望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更希望能引起专家学者的关注,而对孔子的革命性做进一步的研究。
        历代儒家和统治者对孔子的革命性,是非常忌讳的。他们打造的孔子是一个“忠君”形象。实际上孔子以“仁”治国的思想核心是为民请命,孔子的一生都是站在劳苦大众一边,我尊敬孔子,但鄙视后世的儒家,因为他们糟蹋了真正的孔子,以至于很多正义之士也对孔子产生了误解。抹杀孔子革命性的罪魁祸首正是儒家自己。今世的儒家不应该还捧着前世儒家的饭碗叫卖过时的剩饭。经典中有真实,但也有很多的虚假。不能给孔子一个清白之身,枉为中华的子孙。
         有人问:“阳虎是孔子的学生出于何处”。在此我重新做个解答。
        阳虎是孔子的学生,是墨子说的。本文一开始就进行了说明。
    “  孔丘所行,心术所至也。其徒属弟子皆效孔丘,子羔、季路辅孔悝乱乎卫,阳虎乱乎齐,佛肸以中牟叛,漆雕刑残,罪莫大焉。”
         墨子曾经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大禹,学习《诗》 、《书》 、 《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后来最终舍掉了儒学,形成自己的墨家学派。墨子还是一位发明家、科学家.墨子主张从劳动者中选拔人才,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因而墨子被称为平民圣人。我不相信墨子会胡说八道。所以墨子对孔子的那段评论其真实性是可信的。那么墨子说阳虎是孔子的徒属弟子也应该是真实的。
        阳虎是孔子的弟子其实真有些不可思议。
        孔子十七岁认识阳虎时,阳虎已经是季氏家的一个小官。公元前535年。传说,孔子年轻时嘴馋,尤爱吃乳猪肉。一旦有吃的机会,他是不会轻易放过的。有一次,鲁国季氏宴请士一级人士,孔子亦欣然前往。但到了季氏家门口,时为季氏家臣的阳虎却不让他进去,并对孔子说:“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无奈之下,孔子只得返回。时年孔子方十七岁。阳虎之所言所行,无疑给这位少年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其实这件事情也不能怪阳虎,他不过就是照主上的规矩办事罢了,但其所发“非敢飨子也”之语,中的“敢”字,在语气上确实是有浓厚的轻蔑色彩。因此,后人以此作为孔子“见辱于阳虎”的证据。在典籍《孔子家语》中记载:“孔子有母之丧,既练,阳虎吊焉,私于孔子曰:‘今季氏大飨境内之士,子闻诸?’孔子答曰:‘丘弗闻也。若闻之,虽在衰纟至,亦欲舆?’阳虎曰:‘子谓不然乎,季氏飨士,不及子也。’”
        孔子二十岁到季氏家在阳虎手下做了一个叫“委吏”的小官,从此开始在阳虎手下当差。双方很可能就是在这一时期成为了朋友。、
       我在前文中说道:看《论语·阳货》,结果找出孔子和阳虎合作的证据。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途。谓孔子曰:“  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
       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这一段说是孔子接受阳虎的建议,开始出来当官。但奇怪的是史书中却没有孔子当官的任何记载。所以我怀疑以上的话可能是孔子二十岁到季氏家,在阳虎手下做“委吏”的小官时的事情,而不是孔子成年后的事情。
       孔子从十五岁以前就开始学习诗书,二十岁时已经小有成就,所以阳虎叫孔子出仕也是顺理成章。
       孔子在季氏家由于有阳虎的照顾,才可以一边做事一边读书,可以说孔子的成长和阳虎有着密切的关系。就此推断阳虎比孔子至少年长五岁以上。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孔子和阳虎成为师生关系呢?
       一,孔子的人格打动了阳虎,二,孔子的学识征服了阳虎,三,孔子和阳虎的志同道合使阳虎屈尊拜在了孔子门下。
       孔子在三十五岁时就对鲁国的政治发出了“苛政猛于虎”的感叹,而阳虎对统治者亦表示了“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就是这样,阳虎拜孔子为师。孔子与阳虎实际上是亦师亦友的伙伴关系。二人从认识到分别共同经历了三十四年的风雨人生。
        阳虎是唯一当过孔子的领导,而又拜孔子为师,还是革命道路上战友的人。
        孔子的革命性最终被儒家自己给抹杀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10 收起 理由
浪花 + 10 足下高论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