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回复: 4

[综合讨论] 《张子正蒙注•动物篇》义理我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23 06:5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此篇论人物生化之理,神气往来应感之几,以明天人相继之妙,形器相资之用,盖所以发知化之旨,而存神亦寓其间,其言皆体验而得之,非邵子执象数以观物之可比也。
动物皆出地上,而受五行未成形之气以生。气之往来在呼吸,自稚而壮,呼吸盛而日聚,自壮至老,呼吸衰而日散。形以神而成,故各含其性。
植物根于地,而受五行已成形之气以长。阳降而阴升,则聚而荣;阳升而阴降,则散而槁。以形而受气,故但有质而无性。
有形则有量,盈其量,则气至而不能受,以渐而散矣。方来之神,无顿受于初生之理,非畏、厌、溺,非疫厉,非猎杀,斩艾,则亦无顿灭之理,日生者神,而性亦生;反归者鬼,而未死之前为鬼者亦多矣。所行之清浊善恶,与气俱而游散于两间,为祥为善,为眚为孽,皆人物之气所结,不待死而为鬼以灭尽无余也。
用则伸,不用则不伸,鬼而归之,仍乎神矣。死生同条,而善吾生者即善吾死。伸者天之化,归者人之能,君子尽人以合天,所以为功于神也。
可以受聪明觉了之灵者,魄也;其不可受者,形也。嗜欲之性,皆魄之所攻取也,但魄离之则不能发其用尔。魄虽不遽散,而久亦归于土,其余气上蒸,亦返于虚,莫非气之聚,则亦无不归于气也。
冰有质,故言才;沤含虚,敌言性。不得而与,谓因乎气之凝浮,海不能有心为之也。凝聚而生,才性成焉;散而亡,则才性仍反于水之神。此以喻死生同于太虚之中,君子俟命而不以死为忧,尽其才,养其性,以不失其常尔。伊川程子改“与”为“有”,义未祥。
息,呼吸也,动物受天气之动几。
植物受地气之静化。
视听持行可以多所为,天气载神,故灵。
离土则槁矣,地气化形,故顽。
人者动物得天之最秀者也,其体愈灵,其用愈广。
礼三本首本,精于物物的自然科学,天人诚道:“天地者,生之本也”。对于生之本的义理我解,节略了,让专心传统自然科学的学人去研究,本贴专注于“类之本”与“治之本”的义理我解。
少长有等,老稚殊用,别于生之先后也。高下,以位言;小大,以才量言;相形而自著者也。秩序,物皆有之而不能喻;人之良知良能,自知长长、尊尊、贤贤,因天而无所逆。
其序之也亦无先设之定理,而序之在天者即为理。
小大高下分矣,欲逾越而不能。
经即义也,敬长为义之实,推而行之,义不可胜用矣 
尊尊、贤贤之等杀,皆天理自然,达之而礼无不中矣。秩序人所必繇,而推之使通,辨之使精,则存乎学问,故博文约礼为希天之始教。
魄丽于形,鬼之属;魂营于气,神之属,此鬼神之在物者也。魄主受,魂主施,鬼神之性情也。物各为一物,而神气之往来于虚者,原通于絪緼之气,故施者不吝于施,受者乐得其受,所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琥珀抬芥,磁石引铁,不知其所以然而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亦惟其固有可感之性也。
成形成质有殊异而不相逾者,亦形气偶然之偏戾尔。及其诚之已尽,亦无不同归之理。盖其始也皆一气之伸,其终也屈也归于虚,不相悖害,此鬼神合万汇之往来于一致也。存神者与鬼神合其德,则舞于而苗格,因垒而崇降,不已于诚,物无不体矣,如其骄吝未化,以善恶圣顽相治而相亢,诚息而神不存,则可感者且相疑贰,而况不能相感者乎!
凡物非相类则相反。《易》之为象,《乾》《坤》《坎》《离》《頣》《大过》《中孚》《小过》之相错,余封二十八象之相综,物象备矣。错者同异也;综者屈伸也;万物之成,以错综而成用。或同者,如金铄而肖水,木灰而肖土之类;或异者,如水之寒、火之热、鸟之飞、鱼之潜之类。或屈而鬼,或伸而神,或屈而小,或伸而大,或始同而终异,或始异而终同,比类相观,乃知此物所以成彼物之利。金得火而成器,木受钻而生火,惟于天下之物知之明,而合之、离之、消之、长之,乃成吾用。不然,物各自物,而非我所得用,非物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23 06: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物质经济发展与物欲需求增长的文明同步,非行仁义庶物道的“生之本”,必与仁义行人伦道的“类之本”,文明同步,孟子所教,船山传续。“少长有等,老稚殊用,别于生之先后也”,仁礼忠恕而亲亲慈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人际的日用伦常:类之本。“高下,以位言”,人事的易知与简能;“小大,以才量言”,人事易简的定位职能,便有定性职责的刚健与柔顺。易简职能与健顺职责,“相形而自著者也”。“秩序”,循物理事则的礼义规范,“物皆有之而不能喻”的知能健顺;“人之良知良能”的尽其心,“以至于命”的穷理知天,尽性事天,待人处事而至善正当,“自知长长、尊尊、贤贤”的人事伦理关系重要,关乎“道原并建,大中即寓其间”的刚柔质文,“因天而无所逆”的循物理事则。
“其序之也亦无先设之定理”,事事物物皆有定理的无极而太极。“而序之在天者即为理”,“理化,天也”,无有一极之无极。“事物,人也”,存神以存诚御气的一定之理道,无有不极之太极。“容光而不穷于所受”的“富有而不吝于施,日新而不用其故”,知幽明道的无极而太极。
“小大”,定体的小体与大体,局部与全局;高下,易知与简能的人事定位,刚健与柔顺的人事定性,循物理的两大事则。“分矣”的阴阳物也,乾坤气也,刚柔气质,“欲逾越而不能”。
“经即义也”,有文化积淀与智慧结晶的古为今用。“敬长为义之实”,知之实明的经验累积和教训借鉴。“推而行之,义不可胜用矣”,“思愈困而学必勤”的精义入神,胜用! 
尊尊、贤贤之人事级位,循物理事则的君子喻于义,礼义结构的规范秩序,皆天理自然。人事机制的机会平等,礼义忠恕的欲立欲达,仁心忠恕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用中庸的刚柔文质,“达之而礼无不中矣”。“秩序人所必繇”,“而推之使通”,纯阳纯阴之清通;“辨之使精”,神理精义;“则存乎学问”,“致知在格物”的继往开来,尊德性学问道的“致广大而尽精微”,道问学学问道的“极高明而道中庸”。“故博文”,深究精微与危微,阴阳不测的相乘之几,“大文昭之”的文理繁;“约礼”,深究仁礼的矛盾实在,“大质体之”的情用省。“大文昭之”与 “大质体之”圣人有为的博文约礼,“为希天之始教”。
“魄丽于形”,才智胆识沦入实惠私己与利益抱团的名利场,屈天理伸人欲的人心奸诈,人曰鬼,鬼之属;“魂营于气”,物物清通太和的知幽明道,天曰神,神之属。“此鬼神之在物者也”,物生的有无往来。魄主受占为私欲,物有转为无;魂主施,物幽无为明有,清通太和。幽有鬼神,明有性情也。“物各为一物,而神气之往来于虚者”,“太虚即气”的物物有无。“原通于絪緼之气”,“故施者不吝于施”,发展物质经济;“受者乐得其受”,增长物欲需求。施受之间本该文明同步,“所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琥珀抬芥,磁石引铁”,出自性情相需的人性自然。生生之质,该配套生生之文。不知中庸质文,“不知其所以然而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仁恕天下理道定所的仁礼忠恕,“亦惟其固有可感之性也”。
“成形”,各正性命的心性质文;成质,理在气中的“气以理生化乎质”;“有殊异”,各正性命有不同个性和品性,益友与损友的人以群分;“而不相逾者”的心性质文,文质彬彬的君子型,文史浮明型,与质野禽兽型。“亦形气偶然之偏戾”的心性质野。“及其诚之已尽”,非诚意正心,“亦无不同归之理”的物欲屈伸。“盖其始也皆一气之伸”,春生夏长(元亨)的絪緼气化,“其终也屈也归于虚”,秋收冬藏(利贞)的休整期。“不相悖害,此鬼神合万汇之往来于一致也”。“存神者与鬼神合其德”,“则舞干而苗格”,舜以德化人;“因垒而崇降”,周文崇德修教,人道教化心归共由,礼的生之本与类之本。“不已于诚,物无不体矣”的诚明本体。如其品格质野的骄横奢侈,心性文史的吝啬情欲,未予教化失诚之者人之道,“以善恶圣顽相治而相亢”,彼此间互相干预或敌御。道不同何以同心设谋?“诚息而神不存,则可感者且相疑贰”,何有精于物物的共由理道?“而况不能相感者乎”,诚者天道的循物理两大事则!
“凡物,非相类则相反”,相类,事物矛盾的“相资以相成,相胜以相节”;相反,“极重以必改,相制而相抑以相生”。“《易》之为象,《乾》《坤》《坎》《离》《頣》《大过》《中孚》《小过》之相错,余封二十八象之相综”,事物的错综复杂,已然的“物象备矣”。“错者同异也”,上下交错见同异;“综者屈伸也”,换位思考明屈伸;“万物之成,以错综而成用”,相乘之几,有贞一之理的“致知在格物”。“或同者,如金铄而肖水,木灰而肖土之类”;“或异者,如水之寒与火之热,鸟之飞与鱼之潜之类”。“或屈而鬼,或伸而神,或屈而小,或伸而大”,关乎圣人有为的文与礼,“理有屈伸以顺乎天”。“或始同而终异”,终异的离心离德;“或始异而终同”,终同的天下礼乐。比类相观,“乃知此物所以成彼物之利”,物物生化的天道循环,“利害之际,其相因之微”,“始终以循环异时”,便有“体用以德业异迹”,有因果事实的所以然之理;“性情以动静异几”。正所谓“金得火而成器,木受钻而生火”,存神以存诚的至实至真,“惟于天下之物知之明”,“而合之”的相资相成;“离之”的极重必改,“消之”而节量,“长之”而放量,“乃成吾用”的“消息之用存乎其间”。“不然,物各自物”的天地人同,“而非我所得用”的性与天道,非天地的神参与人参,继善成性的人文化成,乃“变易以告人”的天理浑然与人事当然,“合乎天而不因乎物”,“非物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24 06: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事之所繇成,非直行速获而可以永终。始于劳者终于逸,始于难者终于易,始于博者终于约,历险阻而后易简之德业兴焉。故非异则不能同,而百虑归于一致;非同则不能异,而一理散为万事。能有者乃能无,积之厚而后散之广;能无者乃能有,不讳屈而后可允伸。故曰:“尺蠖之屈以求伸,龙蛇之垫以全身”。若不互相资以相济,事虽幸成,且不知其何以成,而居之不安,未能自得,物非其物矣。
凡天下之物,一皆阴阳往来之神所变化。物物有阴阳,事亦如之。其小大,吉凶,善恶之形,知其所屈,而屈此者可以伸彼,知其所伸,而伸者必有其屈;以同相辅,以异相治,以制器而利天下之用,以应事而利彼往之用,以俟命而利修身之用,存乎神之感而已。神者不滞于物而善用物者也。
目眚则空中生华,风眩则蝉鸣于耳,虽事所可有,而以无为有,非其实也。妄人之说,不仰观俯察,鉴古知今,而唯挟偶然意见所弋获,而据为道教与之同也。疾风迅雷,非常之甚矣。而共见共闻,阴阳之正,运于太虚,人不能察尔放君伐暴,成非常之事;制作礼乐,极非常之观,皆体阴阳必然之撰,晓然与天下后世正告之而无思不服。
神气先应之也。于此可征鬼神之不掩。  (注张子原话:贤才出,国将昌;子孙才,族将大。)
一屈一伸,交相为感,人以之生,天地以之生人物而不息,此阴阳之动几也。动而成乎一动一静,然必先有乾坤刚柔之体,而后阖辟相摩,犹有气而后有呼吸。
开者,伸也,闭者,屈也。志交诸外而气舒,气专于外而志隐,则神亦藏而不灵,神随志而动止者也。
开则与神化相接,耳自为心效日新之用;闭则守耳目之知而困于形中,习为主而性不能持权,故习心之累,裂矣哉!
形闭而神退听于形,故五脏之形有欣厌,心亦随之而结为妄,形滞而私故也。形为神用则灵,神为形用则妄。
触而相迫曰轧。
锐往之气与空中固有之气相触而成也。
两形相触也。然运桴而气亦随之,迫于鼓而发声,则亦无非气也。声之洪纤者,形之厚薄疏密,其气亦殊感。
敲,音雹,鸣镝也。三者形破气,气为之鸣。
气出而唇舌,匏竹佥之纵之以激成响气发有洪纤,体有通塞之异,而气之舒疾宣郁亦异。
不感则寂,感则鸣本,有可鸣之理,待动而应之必速。良能,自然之动几也。
温凉,体之觉;动静,体之用。五行之神未成乎形者,散寄于声色臭味气体之中,人资以生而为人用,精而察之,条理具,秩序分焉,帝载之所以信而通也。知天之化,则于六者皆得其所以然之理而精吾义,然亦得其意而利用,而天理之当然得矣。若一一分析以配合于法象,则多泥而不通。张子约言之而邵子博辨之,察帝则以用物,以本御末也,观物象以推道,循末以测本也,此格物穷理之异于术数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24 06: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事之所繇成,非直行速获而可以永终”,有理势自然的矛盾相成与相反两走向;有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阶段的曲折坎坷过程;有贞一之理的天人继善动力源,来自相乘之几的成之者性,性命日生的质量互变。所谓“性情以动静异几,始终以循环异时,体用以德业异迹”。实涵斯活,“先此之理,待此而叙”,“始于劳者终于逸”;“先此之体,待此而固”,“始于难者终于易”;“先此之用,待此而兴”,“始于博者终于约”,“历险阻而后易简之德业兴焉”。“故非异则不能同”,矛盾的“相资以相成,而相胜以相节”,“相制而抑以相生”,“百虑归于一致”的“消息之用存乎其间”。“非同则不能异”的理一分殊,“而一理散为万事”,“循理而应乎事物”的各正性命。“能有者乃能无”,孟子强恕而行的舍身取义,“积之厚而后散之广”;“能无者乃能有”,知幽明道的“天曰神”,“不讳屈而后可允伸”。故曰:“尺蠖之屈以求伸,龙蛇之垫以全身”。“若不互相资以相济”,善养浩然之气而历险阻备艰辛。“事虽幸成,且不知其何以成”?无成就经历的经验与教训,“居之不安”,“未能自得”,非艰难困苦的玉汝于成,“物非其物矣”。
“凡天下之物,一皆阴阳往来之神所变化”,神理明诚,“形气存乎神理”。“物物有阴阳”,道建阴阳的人事易简,各正性命的“事物,人也”。“事亦如之”,“其小大”,小体与大体,局部与全局,气质之性与天地之性之间;“吉凶”,人事的刚柔相推;“善恶”,情伪相感的心性质文。“之形”,道原并建的刚柔文质。“知其所屈”,察人伦而“不逐万物之变”;“而屈此者可以伸彼”,“乘乎气”而发展物质经济,顺天理遂人欲。“知其所伸”,“物必不屈于欲”;“而伸者必有其屈”,“使欲必不穷于物”;“以同相辅”,仁心统同的生活美好;“以异相治”,理一分殊的礼义明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理道定所。“以制器而利天下之用”的性情相需,体用相函;“以应事而利彼往之用”的“致知在格物”;“以俟命而利修身之用”,“以天命不止为己性而有,率性而后道现,修道兼修其体用而教唯用”。存神以存诚,“存乎神之感而已”。“神者不滞于物”,穷神致化的天人诚道天之则,神察民生利益之精微;“而善用物者也”,尽人伦的天人诚信道性之灵,神明幽有鬼神的心性危微。
“目眚则空中生华,风眩则蝉鸣于耳”,耳目虚空无实物实事。“虽事所可有,而以无为有,非其实也。妄人之说”的虚空浮明,“变易以告人”的天理浑然。“不仰观俯察”,不知天文地理;不“鉴古知今”,不通礼三本的庶物人伦道,“而唯挟偶然意见所弋获,而据为道教与之同也”。岂知,民所共由理道的“致广大而尽精微”,与私意私欲的道不同。“疾风迅雷,非常之甚矣”,有实践实证的因果事实。“而共见共闻,阴阳之正,运于太虚,人不能察尔放君伐暴”,又是治乱的王朝陵替,“成非常之事”,不利于顺乎物则的天下之变。“制作礼乐”,“大文昭之”的神理明诚;大质体之的神参明钦,“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的“容光而不穷于所受”,“极非常之观,皆体阴阳必然之撰”的清通太和,“晓然与天下后世正告之”,学问为主,而思辨辅之,所思所辨者皆其学问之事,通经明经的格物致知;“而无思不服”,“思辨为主,而学问辅之,所学问者乃以决其思辨之疑”,明经正经接着讲的“致知在格物”。
“神气先应之也”,存神以存诚御气。理在气中的中庸质文,光明正大的大文昭之;诚意正心的诚之者人之道,循物理事则的天人诚道。幽有鬼神的大质体之,却又是明有礼乐的大质体之,圣人有为的文礼合一,礼乐天下的人道光明,何来幽有鬼神?“于此可征鬼神之不掩”。  
“一屈一伸,交相为感”的天理人欲,“人以之生”的“命日降而性日生”,“天地以之生人物而不息”的天命之谓性,礼易常变的象数互生,“体用以德业异迹”的“性情以动静异几”,“此阴阳之动几”也。“动而成乎一动一静”,“阴阳与道为体”,人事易简阴阳天道;“道建阴阳以居”,能动健顺的刚柔地道。“然必先有乾坤刚柔之体”,道原并建的刚柔文质,“而后阖辟相摩”的“大中即寓其间”,“犹有气而后有呼吸”。神理御气的理在气中,“气以理生化乎质”。
“开者,伸也”,伸其志而动其气:“闭者,屈也”,屈其志而止其气。志交“诸外”的性内情外,以性发情,以情充性;情内物外,明庶物察人伦的功贞情,“气舒”。“气专于外而志隐”,玩物丧志,“则神亦藏而不灵”。“伸其志而动其气:屈其志而止其气”,“神随志而动止者也”。
“开则与神化相接,耳目为心效日新之用”,神理与神气,“形气存乎神理”;“闭则守耳目之知”,理在气中的实践心性;“而困于形中”,非理在神中的性之灵与天之则。“习为主而性不能持权”,只能环境造人的与世浮沉。“故习心之累”,不能扬志思动而苦痛,郁郁不得志,“裂矣哉”!
“形闭而神退听于形,故五脏之形”,情缘物外的声色臭味“有欣厌”,“心亦随之而结为妄”,违FZ庸理则的性灵(大文)天则(大质),私欲的心性质野,私意的心性文史,“形滞(神褪)而私故也”。“形滞,“守其常以为明,而不协于芚愚之化”。“形为神用则灵”,人能弘道的有为自然,大文昭之的大质体之,性情相需的功贞情。“神为形用则妄”,不是遏欲情罪的文理浮明,就是欲滥情淫的实惠私己,利益抱团。
“触而相迫曰轧”,荀子《礼论篇》开宗明义:“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24 06: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锐往之气”,精于道者的物欲观,“与空中固有之气”,精于物者的物物道,“相触而成也”,关乎庶物人伦的义利观,关乎生之本的天人诚道,与类之本的天人诚信道文明同道,关乎治之本的礼义调理,“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的物欲观。船山的古今义理传续:“乘乎气而不逐万物之变”。
“两形相触也”,生之本,物物的天人诚道,与类之本,物欲的天人诚信道之间的义利相触,利害之际的相因之微何在?理道定所的理在气中,“然运桴而气亦随之,迫于鼓而发声,则亦无非气也”,气随物移依存理道的“情交尽性以至于命”。“至于命”的理一分殊,生民立命的职业立命,物物的生之本;天地立心的齐家立命,物欲的类之本。“声之洪纤者”,各正性命的仁心统同,人事易简的刚健柔顺;“形之厚薄疏密”,性命分殊的礼义明分,“其气亦殊感”,乾坤气化的错综复杂。
“敲,音雹,鸣镝也”,鸣乃音声;镝乃声响之箭头;敲动天下。荀子言王制理想的王者富民,“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若是霸者富士的“上溢而下漏”,“不平则鸣”。官逼民反,“三者形破气,气为之鸣”。
“气出而唇舌”,有音声,若匏竹振声而响之纵之,“以激成响气”,发声有高低顿挫。体用的刚柔文质,“有通塞之异”的乾坤气化,出自定位职能的人事易简,出自定性职责的健顺五常,理道定所的定位定性,“而气之舒疾宣郁亦异”。
“不感则寂”,心平气和;“感则鸣本”,生民的立心立命;“有可鸣之理”,生之本与类之本的民所共由。“待动而应之必速”,人文化成天下的继善成性。良能,人能弘道的“理化,天也”,“贞一之理”的“推而准之于无穷,皆是物也”;“自然之动几也”的“事物,人也”。存神以存诚御气的一定之理道。大其心的中正,诚道的天之则;大其心的至当,诚信道的性之灵;大其心的明明德,效应是诚明本体的诚道实德,诚明心性的诚信明德,神化诚明。
“温凉,体之觉”,即刚柔文质的心性感觉;“动静,体之用”,即体用相函的性情动静。“五行之神未成乎形者”,未知幽明道的神化絪緼,“散寄于声色臭味气体之中”的情内物外,“人资以生而为人用”的性内情外,智神基础的情商与情才。不能自薄情性,方有“致知在格物”的“精而察之”,“以耳目资心之用而使有所循也”;不能自薄情性,也就不能自逸才命于象数天理,有象兆的“天地万物已然条理”,便有数的“条理具”,礼体贞常的实函斯活,“流之乃以条理之”的“先此之理,待此而叙”;不能自薄情性,也就不能自亏天性的天命之性其原,人事易简与心性健顺的气质之性其藏,人事言天的“秩序分焉”。“帝载之”的心统性情,不能自薄情性;所以“信”,不能自亏天性;所以“通”,不能自逸才命。“知天之化,则于六者”,《易传》三道三才的天道阴阳、地道则柔、人道仁义,“仁心大用因乎礼之体”。“皆得其所以然之理”,“利害之际,其相因也微”;“精吾义”的“形气存乎神理”,存神以存诚御气。“然亦得其意而利用”,神導的尽其能然,心性能动部分的“性情以动静异几”,心性应用部分的“体用以德业异迹”,成就时空部分清通太和的“始终以循环异时”。一定理道的能然,屈伸物欲顺乎天,“天理之当然得矣”,理欲辩证的贞一之理。“若一一分析以配合于法象,则多泥而不通”,神气的道器职能,乾易知与坤简能;也有义利的规范职责,乾刚健与坤柔顺。乾易知刚健的天地神参,张子约言之:“性性为能存神”;坤简能柔顺的天地人参,张子约言之:“物物为能过化”。张载约言之的神化义理,神参与人参的能然,有礼义规范的义利之别。“而邵子博辨之”,“道之道尽于天矣,天之道尽于地矣,天地之道尽于物矣,天地万物之道尽于人矣”,所谓“天得地而万物生,君得臣而万物化行”。“察帝则以用物,以本御末也”;“声色气味者,万物之体也;耳目鼻口者,万人之用也。体无定用,惟变是用;用无定体,惟化是体。体用交而人物之道是乎备矣”,正所“天之象数则可得而推,如其神用,则不可得而测也”。如朱熹所说“圆神,谓变化无方”的“变易以告人”,“观物象以推道,循末以测本也”,儒学格物穷理的学问道,异化成儒道合流的道法自然,非易道之易理,乃易道之“术数”也。

结束语:神化,一是“物物为能过化”的诚者天道,有精于物物的《动物篇》,神化动植;二是大其心的明明德,“性性为能存神”的诚信人道,有精于道者的《诚明篇》。神化诚明,一是神化诚明本体的诚道实德,形理数数,人事刚柔的易简健顺,心性应用部分的体用相函;二神化诚明心性的诚信明德,神气类应,心性质文的理道中庸,心性能动部分的性情相需。神化的《动物篇》后,续后文贴便是神化的《诚明篇》:《张子正蒙注•诚明篇》义理我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