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回复: 35

[综合讨论] 《张子正蒙注•大易篇》义理我解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14 11: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此篇广释《周易》之指,有大义,有微言,旁及于训诂,而皆合于道。盖张子之学,得之《易》者深,与周子相为发明。而穷神达化,开示圣学之奥,不拘于象数之末以流于术数,则与邵子自得伏羲之秘授,比拟分合者迥异,切问近思者所宜深究也。
明有所以为明,幽有所以为幽;其在幽者,耳目见闻之力穷,而非理气之本无也。老庄之徒,于所不能见闻而决言之曰无,陋甚矣。《易》以《乾》之六阳,《坤》之六阴大备,而错综以成变化为体,故《乾》非无阴,阴处于幽也;《坤》非无阳,阳处于幽也;《剥》《复》之阳非少,《夬》《姤》之阴非微,幽以为缊,明以为表也。故曰“《易》有太极,《乾》《坤》合于太和而富有日新之无所缺也。若周子之言无极者,言道无适主,化无定则,不可名之为极,而实有太极,亦以明夫无所谓无,而人见见为无者皆有也。屈伸者,非理气之生灭也;自明而之幽为屈,自幽而之明为伸,而成乎形色者有屈。彼以无名为天地之始,天尽为真空之藏,犹瞽者不见有物而遂谓无物,其愚不可瘳已。
神化虽隐,变合虽赜,而皆本物理之固然,切生人之利用,故不可厌恶。
诸子论天人之理而终于无所行者,必不能与之相应,则又为遁辞以合于流俗,使人丧所守而波靡以浮沉于世。知德者,知其言之止于所不能见闻而非其实,故厌之。
可以通天下之志,成天下之务,盛德大业资焉而有益于学,则君子乐取之。
才以成乎用者也。一物者,太和絪緼合同之体,含德而化光,其在气则为阴阳,在质则为刚柔,在生人之心载其神理以善用,则为仁义,皆太极所有之才也。故凡气之类,可养而不可强之以消长者,皆天也;凡质之类,刚柔具体可以待用,载气之清浊、柔强而成仁义之用者,皆地也;气质之中神理行乎其间,而恻隐羞恶之自动,则人所以体天地而成人道也。《易》备其理,故有见有隐而阴阳分,有奇有偶而刚柔立,有德有失而仁义审,体一物以尽三才之撰也。“谓之”云者,天、地、人亦皆人为之名,而无实不能有名,无理不能有实,则皆因乎其才也。
若《火珠林》之类,有吉凶而无善恶,小人资之谋利,君子取之,窃所未安。
不但言吉凶,而必明乎得失之原,《乾》且曰“利贞”,况其余乎!贞虽或凶,未有言利而不贞者也。
阴过为小,阳胜为大,失其时位,则得失殊矣。
有小人之爻,而圣人必系之以君子之辞。剥之六五,阴潜之极,而告之贯鱼之义,或使君子治小人,或使小人知惧,不徇其失而以幸为吉。若《火珠林》之类,谋利计功,盜贼可以问利害,乃小人侥幸之术,君子所深恶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14 11: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篇广释《周易》之指,有大义”,人文化成天下的继善成性;“有微言”,通志成务的探赜索隐;“旁及于训诂”,如象数的义理探幽,不知有无的知幽明,“而皆合于道”的三道三才。“盖张子之学,得之《易》者深,与周子相为发明。而穷神达化,开示圣学之奥”。“不拘于象数之末”的卜筮问卦,“以流于术数”的命理学,“则与邵子自得伏羲之秘授,比拟分合者”,本质迥异。探赜索隐,“切问近思者所宜深究也”。
“明有所以为明”,人为主体神化物物的清通太和;“幽有所以为幽”,未能明物而不知如何物物。“其在幽者,耳目见闻之力穷”,非人能弘道的道以弘人。“而非理气之本无也”,理气实践心性的劳作天道,非实践理性的物化归无。“老庄之徒,于所不能见闻而决言之曰无,陋甚矣”。“《易》以《乾》之六阳,《坤》之六阴大备,而错综以成变化为体”,圣人不知有无知幽明也。变化为体知幽明,便有“易简立本”的阴阳天道,“易简之善配至德”的刚柔地道。“故《乾》非无阴,孤阳不生”,“阴处于幽也”;“《坤》非无阳”,独阴无成,“阳处于幽也”;“《剥》《复》之阳非少,《夬》《姤》之阴非微”,“幽以为缊”,太虚即气,乾坤絪緼,一物两体;“明以为表也”,事物矛盾的基本现象,有利害的因果事实。“故曰‘《易》有太极’,《乾》《坤》合于太和而富有日新之无所缺也”,神化一物两体为两体理一,道建阴阳的刚柔文质,“大中即寓其间”的“富有日新之无所缺”。“若周子之言无极者,言道无适主”,“圣人有心而无为”;“化无定则”,“天地无心而自化”,有无相生的道法自然,与变易以告人的天理浑然,“不可名之为极”。“而实有太极”的一定之理道,“亦以明夫无所谓无,而人见为无者皆有也”。“易与天地准”的探赜索隐,圣人知幽明而不知有无。“屈伸者,非理气之生灭也”,理气的天道酬勤,成就客观事实的实践心性。心知物有的物物化生未有,“幽为屈”;“自幽而之明”,神化物物“为伸”,非“幽为屈”,知幽明道。圣人神化理气性命,一物两体的实践心性为两体理一的实践理性,神气明诚功效的“形气存乎神理”,“类应之,数数之”,“非而成乎形色者有屈”,乃庶物人伦道的屈伸物欲顺乎天。“彼(儒道合流的无极即太极)以无名为天地之始”,谬矣。“事物人也,理化天也”的性灵天则,无极(无有一极)而太极(无有不极),“天尽为真空之藏”,圣人知幽明道的止于至善。不知“天尽为真空之藏”的无极而太极,“犹瞽者不见有物而遂谓无物,其愚不可瘳已”。
神化虽隐,有“易与天地准”的知幽明道;“变合虽赜”,极深通志、研几成务的探赜索隐;“而皆本物理之固然”,肖天地德的天德:诚信明德与诚道实德。故不可因礼义繁难,视礼为乱之首而厌日用;也不能因物滥情淫的流俗质野而恶物欲。“切生人之利用,故不再厌恶”。
“诸子论天人之理而终于无所行者,必不能与之相应”,相应天人合道合德的人性自然与心性实然。“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不知心性的中庸质文,规范义利的君子文质彬彬;“宋子蔽于欲而不知得(德)”,恶物欲而逆人性自然与心性实然;“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不知贤法一体,无君子执法如同无法;“申子蔽于执而不知知”,该知执善固执于性灵天则,非固执己见之蔽陋;“惠子蔽于辞而不知实”,不知“修辞立其诚”;“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执古道纪的道法自然,人无为于物化道,道无不为主有无相生的物化德。“又为遁辞以合于流俗”,失守诚者天道。失守诚信的诚道天德,“使人丧所守而波靡以浮沉于世”,非人能弘道的道以弘人。知德者,非神化肖天德,“知其言之止于所不能见闻而非其实”,不能相应人性自然与心性实然的礼三本。失道礼三本的诸子学蔽于一曲,应世文理效应的闇乎大理,违FZ庸理则心性负面两极向:文史与质野,“故厌之”。
可以通天下之志,成天下之务,盛德大业资焉而有益于学,学愈博而思愈远,思之困则学必勤,学思辩证的“致知在格物”,“则君子乐取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14 11: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才以成乎用者也”,不能自亏天性,自逸才命的天生我才。“一物者,太和絪緼合同之体”的乾坤气化,“含德”,肖天地之德;“而化光”,富有盛德的充实而有光辉。“其在气则为阴阳”,易简理得的诚者天道;“在质则为刚柔”,健顺五常的诚之者人之道;“在生人之心载其神理以善用,则为仁义”,“仁心大用因乎礼之体”的刚柔文质,“皆太极所有之才也”,不能自亏天性的天生我才;不能自逸才命的地载我才;不能自薄情性的仁德我才。《易传》的三道三才。“故凡气之类,可养而不可强之以消长者,皆天也”,天生阴阳,实践心性的性命理气,乾坤气化的理在气中。“可养”的天命之性,生民立命;“不可强之”的气质之性,生民立心;“消长者”,天命之性其原其显的道心统性;气质之性其都其藏的人心统性。“凡质之类,刚柔具体可以待用,载气之清浊、柔强而成仁义之用者,皆地也”;“刚柔具体”,地曰示的健顺五常,接地气;“待用”,体以致用;“载气之清浊”,“君子喻于义”之清,义接太和清通;“小人喻于利”之浊,利浊坤作成物;“柔强而成仁义之用者”,柔得尊位效法乾道变化的柔以为刚,“上下而大中应之”,“成仁义之用”的大有。“气质之中神理行乎其间”,神气的实践理性,礼义言行规范的实践实证,“而恻隐羞恶之自动,则人所以体天地而成人道也”。天人合道的实践理性,“《易》备其理,故有见有隐”,生民立命(有见)立心(有隐)的“阴阳分”;“有奇”,乾易知理一与神参天地人;“有偶”,坤道人参两立,性命理气的一物两体与两体理一;“刚柔立”的乾刚健与坤柔顺。天人合德,德者得也的诚信明德与诚道实德,盛德富有。“有德有失而仁义审”,得失之德,乃诚信明德与诚道实德。“体一物”的“致知在格物”;“以尽三才之撰也”,“天才”、“地才”、“仁才”之神理详致,“形气存乎神理,则亦可以数数之,类应之”。“‘谓之’云者,天、地、人亦皆人为之名”,道体论的中奏天,道器层次的存在理势天与存在音容天,性灵天则的理化天,人为主体于天道阴阳,“始终以循环异时”;道体论终奏物的地曰示,健顺五常的顺乎物则,刚柔地道的事物人也,人为主体于地道刚柔,“体用以德业异迹”;道体论的始奏人,人文化成天下的继善成性动力源,民所共由的心统性情礼三本,人为主体的人道仁义,“性情以动静异几”。人为主体的性情相需,始终相成,体用相函,神化则有名有实有理。“而无实不能有名”,有名无实虚矣;“无理不能有实”,有实无理妄矣。有名有实有理之神化,易简理得的刚柔健顺,“则皆因乎其才也”。
“若《火珠林》之类,有吉凶而无善恶”之卦法,“小人资之谋利,君子取之”的君子位小人利,道器层次的义利规范错位,根由心性善恶的情伪相感而利害生,因果相连是人事刚柔相推的吉凶生,“窃所未安”。
“不但言吉凶,而必明乎得失之原”,仁义融入的阴阳天道,关乎选贤举能的易简理得;仁义人道融入的刚柔地道,关乎尽心尽性主观能动的健顺五常。循物理两大事则的天人诚道,事物运程的元亨利贞。“《乾》且曰‘利贞’”,富有日新的德业利贞,“况其余乎”,得失之原的元与亨!“贞虽或凶”,虽道义利矛盾的因果事实有相成与相反正负走向,言利有不义不贞的人道不立;则因生人之用,“未有言利而不贞者也”。“义利之际,其为别亦大;利害之际,其相因也微”。探究利害“相因也微”的因果事实,明晰义利之别亦大的一人之正义,一时之大义,古今之通义。一人正义与一时大义,义利矛盾的一物两体;古今通义,义利矛盾的两体理一,事物元亨运程的利与贞。
“阴过为小”小人层次利浊的物欲实惠私己;“阳胜为大”,关乎义清的乾坤絪緼太和。“失其时位”,关乎“义殊乎时”的“存亡进退”;关乎“义奠于位”的“天尊地卑”;义之因果精微连接,“义判于几”的“善恶是非”,“义辨于事”的“立纲陈常”。道体论的精微四义,“则得失殊矣”。
“有小人之爻”,先进的野人礼乐,众阴质文的事物现象,人事现象与心性现象,贯鱼之序的性命分殊,便有立命职能与立心职责,贯鱼之义的礼义规范。“而圣人必系之”,“如用之,则吾从先进”之野人礼乐;以君子之辞,“修辞立其诚”。“剥之六五”,乾道“宠”,坤道柔得尊位的“阴潜之极”,“而告之贯鱼之义”的各得其利。“或使君子治小人”的礼法合治,“或使小人知礼治自觉至善,惧法治严惩不善。“不徇其失”之不善物欲,“而以幸为吉”的可善物欲。“若《火珠林》之类”,谋利无正义,计功无明道,“盜贼可以问利害”,“乃小人侥幸之术”,自作孽不可活,“君子所深恶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15 08:5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而为象,则有阴有阳;效而为法,则有刚有柔;立而为性,则有仁有义;皆太极本所并有,合同而化之实体也。故谓“太极静而生阴,动而生阳”。自其动几已后之化言之,则阴阳因动静而著;若其本有为所动所静者,则阴阳各为其体,而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静则阴气聚以函阳,动则阳气伸以荡阴,阴阳之非因动静而始有,明矣。故曰两体,不曰两用。此张子之言所以独得其实,而非从呼吸之一几,测理之大全也。
三才各有两体,阴阳、柔刚、仁义,皆太和之气,有其至健,又有其至顺,并行不悖,相压以互相成之实。
三才之道,气也,质也,性也,其本则健顺也。纯乎阳而至健立,纯乎阴而至顺立,《周易》并建《乾》《坤》于首,无有先后,天地一成之象也。无有地而无天,有天而无地之时,则无有有《乾》而无《坤》、有《坤》而无《乾》之道,无有阴无阳,有阳无阴之气,无有刚无柔、有柔无刚之质,无有仁无义、有义无仁之性,无阳多阴少,阴多阳少,实有而虚无、明有而幽无之理,则《屯》《蒙》明而《鼎》《革》幽,《鼎》《革》明而《屯》《蒙》幽,六十四卦,六阴六阳*具足,屈伸幽明各以其时而已。故小人有性,君子有情,趋时应变者惟其富有,是以可日新而不困。《大易》之蕴,唯张子所见,深切著明,尽三才之撰以体太极之诚,圣人复起,不能易也。邵子谓天开于子而无地,地辟于丑而无人,则无本而生,有待而灭,正与老、释之妄同,非《周易》之道也。
《乾》《坤》非有毁也,曲学之士,执所见闻偶然之象,而杂以异端之小慧,见《乾》则疑无阴,见《坤》则疑无阳,见《夬》《姤《则疑无《剥》《复》、见《屯》《蒙》则疑无《鼎》《革》,因幽之不可见而疑其无,则见毁之矣。毁乾坤十二位之实体,则六十二位之错综,何据以趋时应变?
筮之策,老则动而变,盖道至其极而后可以变通,非富有不能日新。尧仁极矣,后舜可用其窜殛;文王顺极矣,而后武王可行其燮伐;德未盛而变,则妄也。
其动也有大有小,有当位有不当位,盖在天之气有温肃,在地之质有利钝,在人之性有偏倚,化不齐而究无损于太极之富有,其理固然 则虽凶而无悔,虽吝而无咎,善用之者皆可以尽天道人事之变而反其大经。故父顽而有至孝之子,国亡而有自靖之臣,极险阻以体易简,则何屈非伸,而天下之理无不得。《易》之为君子谋者,顺性命而变不失常也。
天地人所必有之变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15 08:5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而为象,则有阴有阳”,道建阴阳,象生数的“因己然以观自然”,“阴阳与道为体”;“效而为法”的数成象,“期必然以符自然”,“道建阴阳以居”;“则有刚有柔”,乾刚健与坤柔顺;立而为性,则有仁有义,易简刚柔的健顺五常,“皆太极本所并有,合同而化之实体也”,“仁心大用因乎礼之体”,仁礼本体的体用相函。“故谓‘太极静而生阴,动而生阳’”。“太极静而生阴”的秋收冬藏,圣人虚壹而静谓大清明;“太极动而生阳”的春生夏长,圣人存神以存诚御气知化。“自其动几已后之化言之,则阴阳因动静而著”,阴阳动静,性情相需的功贞情;著,体用相函的“用以备体,体以致用”;“若其本有为所动所静者,则阴阳各为其体”,各正性命的仁心统同,性命分殊的礼义明分;“而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天道酬勤的始终相成。“静则阴气聚以函阳”,柔得尊位其动也刚;“动则阳气伸以荡阴”,上導之而下循之的形下器道。“阴阳之非因动静而始有”,始有,肖天德天施地受的人文自然,始源:仁礼忠恕的性与天道,“明矣”,理性实学。“故曰两体”,心性内外,事物矛盾的一物两体;“不曰两用”,神化刚柔质文的“形气存乎神理”,止于至善的体用中庸,会通古今通义的经世治用,天下义利两体理一,“不曰两用”。“此张子之言所以独得其实,而非从呼吸之一几”的偏曲之学。整体理性的尊德性学问道,“致广大而尽精微”;弘扬个体理性的道问学学问道,“极高明而道中庸”;继往开来两大学问道;“致知在格物”,“测理之大全也”。
“三才各有两体”,易简的阴与阳、健顺的柔与刚、礼外仁内的仁与义,“皆太和之气”,健顺五常的“易简之善配至德”,“有其至健,又有其至顺,并行不悖”。乾坤相压的“体用以德业异迹”;“互相成之实”,富有日新的继善成性,日新富有的成性继善。
“三才之道”,阴阳(乾坤)气也,刚柔质也,仁义性也。“其本”,刚柔地道地曰示的健顺五常。“纯乎阳而至健立,纯乎阴而至顺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纯乎阴阳而健顺立,“《周易》并建《乾》《坤》于首,无有先后,天地一成之象也”,“天地万物已然之条理”。“无有地而无天,有天而无地之时,则无有有《乾》而无《坤》、有《坤》而无《乾》之道,无有阴无阳,有阳无阴之气”,有天主施大生,方有地主受广生的乾坤合道。“无有刚无柔、有柔无刚之质”,无接地气的阳刚之质,等同无礼的生之本;“无有仁无义、有义无仁之性”,乌合之众,等同无礼的类之本;“无阳多阴少,阴多阳少,实有而虚无”,不知事物矛盾的一物两体,何言乾坤气化?物物的知幽明?将《易传》三才之道一物两体的“气也,质也,性也”,曲谬为天时、地利、人和,等同天地人同的道法自然;“明有而幽无之理”,知明的事物现象,不知幽无之因果事实所以然,不知物物本质的理道幽明。“则《屯》《蒙》明而《鼎》《革》幽,《鼎》《革》明而《屯》《蒙》幽”。圣人知幽明而不知有无,神化物物。“六十四卦,六阴六阳*具足”,春生夏长的事物元亨,秋收冬藏的利贞收获,“屈伸幽明各以其时而已”。“故小人有性”,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君子有情”,通志成务的“情交以尽性至于命”。“趋时应变者惟其富有”,天人的继善成性;“是以可日新而不困”,盛德日新质变,天人继善的“容光而不穷于所受”,“新故相资新其故”的精神振奋而不困。“《大易》之蕴,唯张子所见,深切著明”,尽三才之理道铺设。以体太极之存神以存诚。“圣人复起,不能易也”的神導德政。“邵子谓天开于子而无地”,“周以子为天正”,“非无地”;“地辟于丑而无人”,“商以丑为地正”,“非无人”;“夏以寅为人正”,非无天无地。有天有地无人,不用研究性与天道的实践心性:理气与性命。只有执古道纪三无为的质朴心性人,等同有天地无人,纯粹“天赐”的物化道与物化德。无为自然,“则无本而生”,有生于无的物化德;“有待而灭”,有归于无的物化道本原。定理至善的无极而太极,“正与老、释之妄同”,“非《周易》之道也”。“理化天也”之无极,“事物人也”之太极,无极而太极,神化物物的知幽明道。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15 08:57:37 | 显示全部楼层
“《乾》《坤》非有毁也”,民所共由理道,理势必然适全的理势自然。“曲学之士,执所见闻偶然之象”一物两体的蔽于一曲。“而杂以异端之小慧”,却是闇乎大理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见《乾》则疑无阴,见《坤》则疑无阳,见《夬》《姤》则疑无《剥》《复》、见《屯》《蒙》则疑无《鼎》《革》”,不知事物矛盾极重必改的理势必然。“因幽之不可见而疑其无”,不知幽明理道的清通太和,“则见毁之矣”。“毁乾坤十二位之实体,则六十二位之错综,何据以趋时应变”?不知神化物物义理逻辑的的事变体易神有方。
“筮之策”,古老的卜筮方式问人事吉凶,卦爻动而变。延至德政神導有神预测,依然预测人事的动而变,所不同的是以实践实证的礼义规范(健顺五常)和因果事实为依据。究存在音容天有阴阳不测之几的精微与危微,便有阴阳不测的神预测。“盖道至其极而后可以变通”的精义入神,有实践实证理据的穷神致化,“非富有不能日新”,神预测的动而变。“尧仁极矣,后舜可用其窜殛;文王顺极矣,而后武王可行其燮(征)伐”;“德未盛而变”,非应时而行,“则妄也”。
“其动也有大有小,有当位有不当位,盖在天之气有温肃,在地之质有利钝,在人之性有偏倚”,阴阳齐备万般不齐的天气、地质、仁性,“化不齐而究无损于太极之富有”,“其理固然”。“天不待齐”的仁心统同,“天不可齐”的礼义明分。御气效应的“礼之杀”,“则虽凶而无悔”,环境造人的“情用繁”;“虽吝而无咎”,存在决定思维的“文理省”。也有神气效应的“礼之隆”,“善用之者皆可以尽天道人事之变而反其大经”,“文理繁,情用省”,纯乎阴阳而健顺立。事物矛盾的极重必改,“故父顽而有至孝之子,国亡而有自靖之臣,极险阻以体易简”。穷途变通,从困境的教训至深走出来,“则何屈非伸,而天下之理无不得”。理势必然适全的理势自然。“理有屈伸以顺乎天,势有轻重以应乎人”。“《易》之为君子谋者,顺性命而变不失常也”,顺性命,道心统性的“天命之性其显,气质之性其藏”;“变不失常”,易极变,礼惟贞常。
“天地人所必有之变也”,船山的道体论:“始奏以人,中奏以天,终奏以物,均一之化备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16 08: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体者,为之干而达其情以治之也。顺事,而承之也。此因时之变而言之,《震》《巽》《坎》《离》《艮》《兑》皆《乾》《坤》之变也。若《易》之全体,《乾》《坤》合德,君子小人同归于道。天理人欲,从心不逾,则为理之大宗,无所容其亢抑矣。
争乱之端(注解:是故二君共一民)。
立心不固(注解:一民事二君)。
上无让德,下有贰心,乱世之道,小人之时为之。以此而推,心无定主,而役耳目以回惑于异端,气不辅志,而任其便以张驰,皆小人之道。而忠信以为主,博学详说以返约,斯君子之所尚。明体适用之学,于此辨之而已。
容保者大(注解:一君而体二民)。
大一统(注解:二民而宗一君)。
上不泄忘,下无异志,治世之道,君子之时为之。
天地之四象,阴、阳、刚、柔也;《易》之四象,则吉、凶、悔、吝也。吉凶,天之命,阴阳之变化也;悔吝,刚柔,赢不足之情,因乎地之质也;皆自两仪而生。纯阳为天,纯阴为地,而天有阴,地有刚,又各自为阴阳;二而四,四而合二,道本如是,非判然一分而遂不相有也。在天有阴阳,在阳有老少,在数有九七,在地有柔刚,在阴有老少,在数有六八,于是而四象成。故《易》一爻之中,自阴有阳,有老有少,而四象备焉。《震》《坎》《艮》之一阳,老阴所变;《巽》《离》《兑》之一阴,老阳所变;故曰“四象生八卦”。邵子乃画奇偶各一之象为两仪,增为二画之卦为四象,又增三画之卦为四画之卦凡十六,又增为五画之卦凡三十有二,苟合其加一倍之法,立无名无象无义之卦,则使因倍而加极之万亿而不可象,非所谓致远恐泥者欤。
尚,谓尊信而效法之。《易》辞本阴阳之定以显事理之几微,尚之,修辞皆诚矣。
少不变,以循礼之中也;老变,以达事之穷也;尚之,随时而求当,义必精矣。
推阴阳、刚柔、动止以制器,其用必利。
因其时义以定吉凶,君子之谋与神合,知屈伸自然之理而顺之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16 08: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体者”,刚柔文质,乾刚通情理以治事也;承理之道,“顺事”;“此因时之变而言之,《震》《巽》《坎》《离》《艮》《兑》,皆《乾》《坤》之变也”。天地人(神)参,太虚一物两体(两体理一)的乾坤气化。“若《易》之全体,《乾》《坤》合德”于天道,君子小人同归诚信之诚道。理清天理人欲分界,仁心内持,“从心不逾”于自觉性质的礼义规范,“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则为理之大宗”。自然而应然,不存有天理亢进与人欲抑制的心性现象。
争乱之端,皆因背离事物矛盾一物两体的阴阳天道,何有乾易知刚健的神参贞一?(注解:是故二君共一民)。
立心不固,皆因背离事物矛盾一物两体的刚柔地道,何有神几坤简能柔顺的人参精微?(注解:一民事二君)。
“上无让德”于博施济众,“下有贰心”于私己实惠。上下失理道于肖天德,“乱世之道,小人之时为之”,小人徇私鬼行。抗衡流俗质野,乱世道佛虚空。“以此而推,心无定主”,失诚意正心,也失循物事则的诚之者人之道,“而役耳目以回惑于异端”,虚空无为,与道德固化的与世浮沉,“而任其便以张驰”的质野文史,“皆小人之道”。“而忠信以为主”,忠于己的人性自然与心性实然,诚信有诸己的仁礼忠恕,从孟子“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荀子物欲观,到船山人道理欲观,“博学详说以返约”,“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尊德性学问道,“斯君子之所尚”。“明体适用之学”,从孔子的性与天道,荀子的物物道,《易传》的“易与天地准”,循物理事则的三道三才,船山的道体论,“极高明而道中庸”的道问学学问道。两大学问道合成,继往开来学问道的“致知在格物”,“于此辨之而已”。
“容保者大”,神導一君(仁智心)奉理一为本原,存神以存诚御气知化:二民乃人参阴阳,“道原并建,大中即寓其间”的刚柔文质。(注解:一君而体二民)。
“大一统”,荀子王制理想的立国宗旨,民所共由理道的礼三本,儒家民本的大一统,神導德政的礼法合治。非法家君本的大一统,法家法治妄为,君主专制独裁政治惯用手段的法术势。(注解:二民而宗一君)。
“上不泄忘”的肖天地之德,明明德于诚信明德与诚道实德,理道定所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下无异志”,诚意正心的诚之者人之道,循物理事则的生民立心立命。“治世之道,君子之时为之”。“义殊乎时”的始终相成,性情相需的体用相函。
“天地之四象,阴、阳、刚、柔也;《易》之四象,则吉、凶、悔、吝也”。天地易道四象,“吉凶,天之命,阴阳之变化也”,接承前文化大环境的天命之谓性;“悔吝,刚柔,赢不足之情,因乎地之质也”,天命人事理道定所的气质之谓性,理在气中的“气以理生化乎质”;天道阴阳与地道刚柔的乾坤气化,神参与人参,“皆自两仪而生”。“纯阳为天,纯阴为地,而天有阴,地有刚,又各自为阴阳;二而四”,乾坤气化的阴、阳、刚、柔,“四而合二”的阴阳天道与刚柔地道,“道本如是,非判然一分而遂不相有也”。事物矛盾同一性的“相资以相成,相胜以相节”。“在天有阴阳,在阳有老(故)少(新),在数有九七,在地有柔刚,在阴有老(故)少(新),在数有六八,于是而四象成”“阴、阳、刚、柔也”。“故《易》一爻之中,自阴有阳,有老有少,而四象备焉”。“吉、凶、悔、吝也”。“《震》《坎》《艮》之一阳,老阴所变”,有新故相资;“《巽》《离》《兑》之一阴,老阳所变”,礼有损益;“故曰‘四象生八卦’”。“邵子乃画奇偶各一之象为两仪,增为二画之卦为四象,又增三画之卦为四画之卦凡十六,又增为五画之卦凡三十有二,苟合其加一倍之法,立无名无象无义之卦,则使因倍而加极之万亿而不可象,非所谓致远恐泥者欤”,何也,道原并建的刚柔文质,神参与人参于心性内外的事物矛盾,非纯粹物理现象的定理内修,“非所谓致远恐泥者欤”。要探究心性的物理现象与化学反应的事物矛盾。存在音容天的“人物之元”,“道心惟微”,有民生利益的精微之几,心性物理的事物本质:心统性情有义利之辨;存在音容天的鬼神之绍,“人心惟危”,有鬼神心性的危微之几,心性化学反应的事物本质:天理人欲有礼乐之辨。精微与危微,阴阳不测之几。正视精微与危微的相乘之几,方有贞一之理的阴阳不测之谓神,方有精义入神的穷神知化。神導立诚,非邵雍奇偶画卦物理现象的定理内修言诚。
“尚”,谓上尊下信,效法乾道变化的共由理道。“《易》辞本阴阳”,理道定所的定位定性;“以显事理之几微”,即相乘之几。“尚之”,有贞一之理。明有礼乐与幽有鬼神,大文昭之与大质体之,“修辞皆诚矣”。
“少不变,以循礼之中也”,新故相资新其故;“老变,以达事之穷也”,日新而不用其故;“尚之,随时而求当”,中正天则与性灵至当,“义必精矣”。
“推阴阳”之易简理得,刚柔的健顺五常,性贞情功的心性能动,“动止以制器”的“载者有量,行者有程”,“象日生而为载道之器,数成务而因行道之时”,“其用必利”,象数天理的“动止以制器”。
“因其时义以定吉凶”,“大中而上下应之”的体用中庸,效法乾道变化的“柔得尊位,曰大有”。“君子之谋与神合,知屈伸自然之理而顺之也”,“理有屈以顺乎天”。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17 06:5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易》具其理而神存乎其中,必知神之所为,显于象数而非徒象数,然后能学《易》而尽四者之用。王辅嗣之流,脱略象占,固有所未尽,而谓《易》但为占用,几与《壬遁》《火珠林》等,则健顺毁而几无以见《易然》则四尚之义,缺一而不足以知《易》,故善言《易》者,其唯张子乎!
假设以启疑而断其必然也。天下之问至赜,《易》以易简之词尽之,问者各得焉,惟精于义而不倚形象之粗也。此言尚辞。
通天下之志,所以穷理也。此言尚变。
极数,尽数之损益而止于其则,故大衍止于五十,《乾》《坤》之策止于三百六十,卦止于六十四爻止于三百八十四,变通而有极,故言而有物,行而有制,制器而适于用。此言尚象。
《乾》《坤》并建,阴阳六位各至,足以随时而相为隐显以成错综。则合六十四卦之德于《乾》《坤》,而达《乾》《坤》之化于六十有二,道足而神行,其伸不齐,其屈不悔,故于天下之故,遗形器之滞累,而运以无方无体之大用,化之所以不可知也。此明《易》之为道,圣人以天性之神,尽天地之妙,而立为大经,达为百顺,非其他象数之学所可与也。焦赣、京房、虞翻之流,恶足以知此,况如《火珠林》之鄙俗乎!
贞妄得失,吉凶必应其则,示天下以可知也。
吉凶未著,从其贞妄之性情而早知其变之必至,所以诏天下于德者,其用神也。
用所以前民而正其行也。
吉凶之变,危而可使平,易而或以倾,得失争于善恶之几,能戒惧以持其终始,则要归于无咎。其道至约而昭示无隐,所谓显也,乃已成之象占也。
道虽显于象占,而其所繇然,不待事几之至前,设其理于阴阳未剖之先。豫以应天下之感,人之所以不能知者,《易》已早知而待之,唯其达乎屈伸动静之妙,故不俟时至事起以谋之,此不测之神固乎诚者也。
天道人事本通一而相酬答也。
佑,助也。鬼神之谋,奚能喻于人;而《易》曲尽以著其忠告,是赞助乎神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17 06:5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易》具其理而神存乎其中”,“形气而存乎神理”的事变体易神有方,“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必知神之所为”,“显于象数(互生)”的事物循序渐进,“而非徒象数”,乃继善成性的富有日新,“然后能学《易》而尽四者之用”,天地四象的阴、阳、刚、柔。“王辅嗣(王弼)之流,脱略象占,固有所未尽,而谓《易》但为占用”,以儒道合流的道家贵无注易,几与《壬遁》《火珠林》等鄙俗齐观,“则健顺毁”而阴阳没,几之精微不知,“无以见《易》”。“然则四尚之义”,阴阳天道的易知简能,刚柔地道的健顺五常,“缺一而不足以知《易》”,“道原并建,大中即寓其间”的刚柔文质,“故善言《易》者,其唯张子乎”!
“假设以启疑而断其必然也”,断“期必然以符自然”的数成象,无事变体易失易道。“天下之问至赜,《易》以易简之词尽之”,“易简立本”的阴阳天道易简理得,“易简之善配至德”的刚柔地道健顺五常。“问者各得焉”,性命分殊的礼义明分;“惟精于义”,仁心统同的各正性命;“而不倚形象之粗也”,仁心统同的“天之不待齐”,礼义明分的“天之不可齐”;“此言尚辞”,存神以存诚,“修辞立其诚”。
“通天下之志”,极深通志的情交尽性立命。“所以穷理也”,穷始奏人活力释放的实践理性,“极高明而道中庸”的道问学。“此言尚变”,“致知在格物”的事变体易。
“极数”,“期必然以符自然”的人事之数,“尽数之损益”,去偏蔽而正大经,去老死之故而立少新之生的随时立其中,“故而止于其则”,道中庸的大中理则。“故大衍止于五十,《乾》《坤》之策止于三百六十,卦止于六十四,爻止于三百八十四”,“变通而有极”,太极的一定之理道,“事物,人也”,“故言而有物”,顺乎物则的终奏物;“行而有制”,理势言天定在音容天的中奏天;“制器而适于用”,关乎天下义利的民生日用。“此言尚象”,人情物理数者的“天地万物已然之条理”。
“《乾》《坤》并建,阴阳六位各至”,物物化生的天地阴阳,事变体易的人事阴阳,“明有性情,幽有鬼神”的心性阴阳。“足以随时而相为隐显(幽明)以成错综”,合群明分的仁礼矛盾。“则合六十四卦之德于《乾》《坤》”,道建《乾》《坤》的健顺五常。“而达《乾》《坤》之化于六十有二,道足而神行”,神行御气立诚。“其伸不齐”的立心立命,“其屈不悔”的各有所得(立德),易简所得与刚柔所得,循物理事则的诚之者人之道。“故于天下之故,遗形器之滞累”,避离物物之滞与物欲之累,“运以无方无体之大用”,“理化,天也”的无有一极,“化之所以不可知”的幽明道。“此明《易》之为道”,象数天理的事变体易。“圣人以天性之神”,導向个体理性的“我性自天,不能自亏”;“尽天地之妙”,導向个体理性的“我才自命,不能自逸;我情自性,不能自薄”,“而立为大经”,会通古今通义的通经正经;“达为百顺”,效法乾道变化的“柔得尊位”,神参明钦而百顺的“其动也刚”。“非其他(闇乎易道大理)象数之学所可与也。焦赣、京房、虞翻之流,恶足以知此,况如《火珠林》之鄙俗乎”!
贞为之得与妄为之失,“吉凶必应其则”,循物理的两大事则,天命之谓性的易简定命与刚柔定性。“示天下以可知也”,知能之辨的礼义规范实践实证,知能效应的实践实证,利害因果事实的所以然之理。
“吉凶未著”,未见利害的因果事实。“从其贞妄之性情”,音容天的人情物理,“而早知其变之必至”,“人物之元与鬼神之绍”。“所以诏天下于德者”,预测阴阳不测之人情物理,精义于数,“其用神也”。
“用所以前”,承前文化大环境的民性风俗,神導礼法合治正其行,仁内礼外的行为端正,立心立命尽职能职责,明有礼乐的民性风俗。
“吉凶之变”,矛盾相成的极重而必改,“危而可使平”,若矛盾相反的恶性下滑,“易而或以倾”。“得失争于善恶之几”,根源:“道心惟微,人心惟危”。对危微的心性隐患与积患常备警戒心和畏惧感,持恒中庸质文的健顺五常。“能戒惧以持其终始,则要归于无咎”。“其道至约而昭示无隐”,仁礼忠恕的百姓日用。“所谓显也”,明有的性情与礼乐,“乃已成之象占”的性情贞妄,深究人情物理数者的已然条理。
“道虽显于象占”,神测。“而其所繇然,不待事几之至前,设其理于阴阳未剖之先”,神预测,和乐顺乎物则应天下情感。“人之所以不能知者,《易》已早知而待之”,易道应然的不测之神。“唯其达乎屈伸(理),动静(性情)之神(性灵天则)之妙,“故不俟时至事起以谋之”,至诚如神,“此不测之神固乎诚者也”。
“天道人事本通一而相酬答也”,因天道设人事的象生数;人事酬勤天道的数成象。象生数与数成象,“天道人事本通一而相酬答也”。
“佑,助也。鬼神之谋,奚能喻于人”?在天曰神,神佑喻于人,功贞情的理欲辩证,大文昭之的明有礼乐;在人曰鬼,鬼佑喻于人,物欲需求的日益增长,大质体之的幽有鬼神。在地曰示的礼乐鬼神,“而《易》曲尽以著其忠告”,大文大质的中庸质文,中庸体用的刚柔文质,“是赞助乎神也”,“势有轻重以应乎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18 05:2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弭患于前而后效著于后,《易》之戒占者,其贻谋久远也。
前知者,非偶因一数之盈虚而测之,尽其数之所有,而万变皆尽,来者无穷,莫之能逾也。
变无常而道自行乎其中,劝进其善之利而戒以恶之所自积,则民咸可喻于君子之义,而天下万世共繇以利用安身。
此释《礼记•经解》之言而示学《易》之法。洁静者,不以私渎乱而洁清其志,静以待吉凶之至也。精微者,察其屈伸消长之理而研于义之所宜也。不累其迹者,因数而知象,数为象立,不泥于数,固象而穷理,象为理设,不执于象也。知足不贼者,止于义之所可,而不谋利计功,侥幸于吉之先见以害正命也。如此以学《易》,则可以寡过,以占筮,则知惧而无咎矣。彼执象数而役志于吉凶者,固不足以与于《易》也。
万事万物皆天理之所秩叙,故体仁则统万善。
理无不通,故推而行之皆顺。
利合于义,则心得所安。
大经正,则随所动而皆不失其正,此推本而言之。谓乾具此四德,故以备万善而协于一也。四德分而体用自相为因,元、贞,体也;亨、利,用也;惟元统天下之理,故于事通而于心说贞者,贞于其元,惟贞于仁,故通万变而心常安,乃必通乎事而理始咸得,说乎心而后居正不疑,则亨、利,用也而抑为体。故《文言》分析四德,而彖则大亨而利正,其义一也。孔子之《易》,曾何异于文王哉!
天德之生杀,本无珍域;以一岁而言,循环往来,无有显著之辙迹,非春果为首,冬果为尾,以万物而言,各以其生杀为春秋,其春荣而冬落者,草木之凋者而已。盖四德随时而用,物亦随所受而见为德,此见为义者彼见为仁,絪緼一气之中,不倚一理以为先后,唯用之各得而已。故曰“天德不可为首”,有首有尾,则运穷于小成而有间断矣。
推其父母万物者而言之,则资始之德元为首;天生之,即地成之,故资生之德元为首。然未生而生,已生而继其生,则万物日受命于天地,而《乾》《坤》无不为万物之资,非初生之生理毕赋于物而后无所益。且一物有一物之始,即为一物之元,非天地定以何时为元而资之始生,因次亨、次利,待贞已竟而后复起元也。在人成德而言,则仁义礼信初无定次,故求仁为本,而当其精义,则义以成仁;当其复礼,则礼以行仁;当其主信,则信以敦仁;四互相为缘起。此惟明于大化之浑沦与心源之寂感者,乃知元亨利贞统于《乾》《坤》之妙,而四德分配之滞说,贞下起元之偏辞,不足以立矣。《彖》之以《乾》元《坤》元言资始资生者,就物之生,借端而言之尔
此章旧分为二章,今合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18 05: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弭患于前而后效著于后”,应对义利矛盾的利害因果事实的实践实证,“《易》有神预测而警戒效果:深谋远虑。
“前知者”的神预测,非因偶然局部片面的“一数之盈虚而测之”,尽仁礼本体全局的人事之数,纵横交错的相因相关,“万变皆尽,来者无穷,莫之能逾也”,人事就是天命的天将降临。
“变无常而道自行乎其中”,自然应然的理势言天。“劝进其善之利”的人情物理礼之本,警戒性恶质野的流俗所自积,“则民咸可喻于君子之义”,引领社会的风范潮流,“而天下万世太平的共繇”,民所共由理道的神理明诚与神参明钦,百姓安居乐业的利用安身。
“此释《礼记•经解》之言而示学《易》之法”。其身正,“洁静者”,修身养性。“不以私渎乱而洁清其志,静以待吉凶之至”而应对之,应然之能然。“精微者,察其屈伸消长之理而研于义之所宜也”,“理有屈伸以顺乎天”的精义入神。“不累其迹者,因数而知象”,数成务的元亨利贞,富有日新成就象日生的载道之器,“数为象立,不泥于数”的实函斯活;“固象而穷理”,“形气存乎神理”的刚柔文质,“象为理设”,“因已然以观自然”,“期必然以符自然”,“不执于象也”。“知足不贼者,止于义之所可”,止于至善的体用中庸,无有不极的太极理道。“而不谋利计功”,不谋利何来明义?不计功何谓明道?董仲舒守荀子的儒术诚行,根本异化先儒诚之大义微言,“侥幸于吉之先见以害正命也”。“害正命”,天命之性何为?生民立心立命何为?不就是正义谋利,明道计功?“如此以学《易》”的“不谋利计功”,“则可以寡过,以占筮,则知惧而无咎矣”。却又是不谋利何言生人之用?不谋功何有富有日新?“彼执象数而役志于吉凶者,固不足以与于《易》也”。
“万事万物皆天理之所秩叙”,肖天地之德的天施地受,“故体仁”,主大生广生;“统万善”,顺应人情物理数者,“类应之,数数之”的“形气存乎神理”,止于至善。
“理无不通”,“理有屈伸以顺乎天”,“故推而行之皆顺”,神参的明钦百顺,“势有轻重以应乎人”。
“利合于义”的“可欲之谓善”,“则心得所安”的“有诸己之谓信”。
“大经正,则随所动而皆不失其正”,通经正经接着讲,“此推本而言之”,经世治用的古今义理会通。理道具体,“无有不极”之太极。“乾具此四德”的事物元亨利贞,“故以备万善而协于一”的利与贞,继善成性与成性继善的理一至善。“四德分而体用自相为因,元、贞,体也;亨、利,用也”。因元之体,有亨通成效用的利与贞,继善成性;贞为元体成亨利之用,成性继善。“惟元统天下之理”,始元与贞元,“故于事通而于心说贞者,贞于其元”,文明不息的“无有一极”之无极。始元与贞元,知幽明道的无极而太极。“惟贞于仁”,“富有而不吝于施”;“故通万变而心常安”,“日新而不用其故”。“乃必通乎事而理始咸得,说(礼乐心悦)乎心而后居正不疑,则亨、利,用也而抑为体”。亨利终成于元与贞元而抑定于元与贞元,“故《文言》分析四德”,“元者,善之长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亨者,嘉之会也”,“嘉会足以合礼”;“利者义之和也,利物足以和义”;“贞者,事之干也”,“贞固足以干事”(干事的始奏活力人)。“而彖则大亨而利正,其义一也。孔子之《易》,曾何异于文王哉!”
“天德之生杀”,春夏秋冬循环往来的始元与贞元,继善成性与成性继善,“本无珍域”的止于至善;“以一岁而言,循环往来,无有显著之辙迹”,因始元有亨利而贞,因贞元有亨利,“非春果为首,冬果为尾”的始元与贞元。“以万物而言,各以其生杀为春秋,其春荣而冬落者,草木之凋者而已”,物应自然。“盖四德随时而用,物亦随所受而见为德”,《文言》四德,“此见为义者彼见为仁,絪緼一气之中,不倚一理以为先后,唯用之各得而已”。继善成性与成性继善,“故曰‘天德不可为首’,有首有尾”,无极而太极的始元与贞元,生生不息而文明不息。“则运穷于小成而有间断”,太极理道的止于至善,却又是“富有而不吝于施,日新而不用其故”的“理化,天也”。至善无止境的无极而太极。
“推其父母(传宗接代)万物(春夏秋冬)者而言之,则资始之德元为首”;天生之仁义与元亨,即地成之礼知与利贞,“故资生之德元为首”。“然未生而生,已生而继其生,则万物日受命于天地”,天施主大生,地主受广生,“而《乾》《坤》无不为万物之资,非初生之生理毕赋于物而后无所益。且一物有一物之始,即为一物之元,非天地定以何时为元而资之始生,因次亨、次利,待贞已竟而后复起元也”。贞元。在人成德而言,生民立心之立命,人事就是天命。“则仁义礼信初无定次,故求仁为本,而当其精义,则义以成仁;当其复礼,则礼以行仁;当其主信,则信以敦仁;四互相为缘起”,“仁心大用因乎礼之体”的实函斯活,仁智同用的活之理,活之体与用。又以礼义的健顺五常质正仁智及质实义之精,信之诚,至实至真的诚之者人之道。“此惟明于大化之浑沦”,清通太和的中正至当;“与心源之寂感者”,大清明的虚壹而静。“乃知元亨利贞统于《乾》《坤》之妙”。“而四德分配之滞说”,定理至善的无极即太极,太极即无极。“贞下起元之偏辞,不足以立矣”。父母与万物不同,“《彖》之以《乾》元《坤》元言资始资生者,就物之生,借端而言之尔”,便是《文言》四德,合天道(万物)诚的元亨利贞,人道(父母)信的仁义礼智。天道诚与人道信的始元与贞元,继善成性与成性继善,止于至善无止境。
“此章旧分为二章”,元亨与利贞;今合之,始元与贞元,继善成性与成性继善,止于至善无止境。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19 05: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惟其会于一原,故时摄之而无不宜。不然,则一德之用在一事,而能周乎天下哉!先儒皆以智配贞,而贞者正而固;循物无违,正也,终始不渝,固也,则贞之为信,明矣。即以木火金水言之,《坎》之《彖》曰:“行险而不失其信”则君子之取于水者,取其不舍昼夜之诚,非取其曲流委顺,遇圆而圆,遇方而方之诡随也。君子之智以知德,仁而不愚,礼而不伪,义而不执,信而不谅,智可以周行乎四德而听四德之用。智,知也,四德,行也。匪知之艰,惟行之艰,行焉而后可为德,易之言贞,立义精矣。张子之知德,迥出于诸子之上,于此信矣。
此释《乾•彖》“《乾》道变化”四句之义,以龙德拟议,六爻之道,自潜而亢,各有性命之正;时位不齐,应之异道,而皆不违乎太和之理,则无不利而不失其正,此纯《乾》之所以利贞也。不然,因时蹈利,则违太和之全体而非贞矣。
得浑沦合一之理,则随变化而性命各正,合太和之全体,颜子之所欲几及而未逮也。
九二得中,故庸言庸行足济。(释:乾三、四,位过中重刚,庸言庸行不足以济之)。
九三曰“厉”,九四曰“或”。
舍,止也。以庸言庸行为可据之德,止而不疑,则时可舍而舍矣。乾之三四,虽大人之庸德可行,而大经之正,必旁通于危疑,德不易见,安能据自信而释其忧乎!舜以“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为危疑,而后庸德可见,时为之也。
历乎危疑而诚之至者,变无不通,故大化而圣。
为天下所利见而天下化之,大人之进乎圣也。盖圣人之德,非于大人之外别有神变不测之道,但诚无不至,用以神而不用以迹,居德熟而危疑不易其心,及其至也,物自顺之而圣德成。
上九之亢,圣人之穷,亦屈伸之常理,非圣人之亢有以致之,知进退存亡之必有,则安死全归而道合于太虚,况穷困乎?位画所直,圣人何疑焉!乾之六爻,纯乎龙德,九二之学问宽仁,其本也;三四之危疑,所以通乎变也;九五之利见,变而通也;上九之亢,屈伸之常也;相因而互成,此乾道之旁通而无不利者,不失其正也。
仁熟则不待勉,义精则下学上达,不显其大,历乎危疑而成性,九五之德也。
大人闲邪存诚而后光辉达,故不能测圣之藏。
造,七到反,至也。位,臻其域也。(释:《乾之》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乃大人造位天德。
以乾道保合太和,历危疑而时乎中,大人义精仁熟而至乎圣,此孔子耳顺,从心之候也。
时至则圣人不违尔。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19 05: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惟其会于一原”,人事言天,贞一之理的中正至当,“故时摄之而无不宜”,礼之宜,义者路也。“不然,则一德之用在一事,而能周乎天下哉”!一事之义,乃一人之正义,非天下之大义。非一时之大义,乃古今之通义。“先儒皆以智配贞,而贞者正而固;循物无违,正也,终始不渝,固也,则贞之为信”,信者伸,贞元,“明矣”。“即以木火金水言之,《坎》之《彖》曰:‘行险而不失其信’,则君子之取于水者,取其不舍昼夜之诚,非取其曲流委顺,遇圆而圆,遇方而方之诡随也”。成性继善的贞元为体,亨利为用,“君子之智”,明明德,“以知德”,诚信明德与诚道实德,礼义规范的健顺五常,相因之微的利害因果事实所以然之理,秉承实践实证的仁智同用,“仁而不愚”,质正仁心,质实仁义;“礼而不伪”的人事刚柔,根由情伪相感的心性质文。易知简能的人事职能,刚健柔顺的心性职责;“义而不执”,不执一人正义,一时大义,执精义而会通古今通义;“信而不谅”,信之仁,贞道正而固,信之智,贞信非执信为仁愚,仁智贞道的“信而不谅”。“智可以周行乎四德而听四德之用,仁熟、礼正、义精、信贞道。“智,知也,四德,行也”。礼义明分的“天之所不可齐”,易简知能的生民立命,“匪知之艰”;仁心统同的“天之不待齐”,究知行的因果效应,刚柔健顺的生民立心,“惟行之艰”。“行焉而后可为德”,在人明德,天人诚信;在物实德,天人诚道。“易之言贞”,贞道正固,诚意正心的诚之者人之道;“立义精矣”,循物理事则于诚者天道。“张子之知德,迥出于诸子之上”,贞元信道,止于至善。
“此释《乾•彖》‘《乾》道变化’四句之义,以龙德拟议,”,自“潜龙勿用”,阳在下也,。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六爻之道”,生死穷通,“天德,不可为首也”。“各有性命之正;时位不齐”的性命分殊,“应之异道”,应然能然的异道,理(道之理)有屈伸与顺逆,势(道之势即道)有轻重成可否,终归顺天应人,民所共由的理势必然。“而皆不违乎太和之理”,“则无不利”的元亨,“而不失其正”的贞固,“此纯《乾》之所以利贞也”。“不然,因时蹈利”的“质胜文则野”,“则违太和之全体而非贞矣”。
得浑沦合一之理,清通太和的中正至当,“则随变化而性命各正,合太和之全体”的明明德,“颜子之所欲几及而未逮也”。
“九二得中”,“见龙,在田”,德施普也,“大中而上下应之”,“故庸言庸行足济”。(释:乾三、四,位过中重刚,庸言庸行不足以济之)。
九三曰“厉”,朝乾夕惕健厉无咎,反复道也;九四曰“或(惑)”。“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舍,止也。以庸言庸行为可据之德”,以礼言庸,庸言庸行,居常为体;以易言庸,庸言庸行,极变为用。以礼易常变言庸言庸行,“用以备体”居常,“体以致用”极变,舍乃止于至善的体用中庸,无有不极的之太极理道。不疑是止于至善无止境,无有一极之无极。不疑的无极而太极,“则时可舍而舍矣”,“义殊乎时”的义理深蕴。“乾之三四,虽大人之庸德可行,而大经之正,必旁通于危疑”。“危”在反复道也,“疑”证在渊惑跃,。“德不易见,安能据自信而释其忧乎”!仁不熟义不精,危疑果因是存神以存诚御气知化。“舜以‘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为危疑”,疑惧,“而后庸德可见,时为之也”。
“历乎危疑而诚之至者”,至诚如神,“变无不通,故大化而圣”,九五之德也。
“为天下所利见”的大业富有,“而天下化之”的盛德日新,“大人之进乎圣也”。“盖圣人之德”,肖天地之德的明明德,“非于大人之外别有神变不测之道”。大人的贤希圣,大业富有的天人诚道;圣人的圣希天,富有日新的继善成性,日新富有的成性继善,至诚如神的“诚无不至”,“用以神”的“事常变,易无体,神无方”,“大中即寓其间”的“理化天也”,知幽明道的无极而太极;“而不用以迹”,体用中庸,神有方的事变体易,太极理道的“事物人也”。“居德熟而危疑不易其心”,仁熟义精礼易常变的中正至当。“及其至也”,“物自顺”的人情物理数者,“而圣德成”的存神以存诚御气知化。
“上九之亢”,亢极的阳龙,“圣人之穷”,有所悔悟,如冬藏思究春秋行藏有悔悟,“亦屈伸之常理”。“非圣人之亢有以致之,知进退存亡之必有”,所谓穷极思变,新故相资,曲折反复也有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三阶段,围绕着理有屈伸言顺逆,势有轻重言可否成然的三阶段。“则安死全归而道合于太虚,况穷困乎”?“或跃在渊,进“无咎”。“位画所直,圣人何疑焉”!“乾之六爻,纯乎龙德”的存亡进退,“九二之学问宽仁,其本也”,德施普;“三四之危疑,所以通乎变也;九五之利见,变而通也;上九之亢,屈伸之常也”;礼有损益的新故相资,“相因而互成”的承前启后,义理会通,“此乾道之旁通而无不利者,不失其正也”。
“仁熟则不待勉”,“因已然以观自然”,自然而应然;“期必然以符自然”,应然而能然符自然,人、天、物道体均一的自然之化,仁熟。义精则下学上达,下学有“性命一也,理气一也”的实践理性,上达有神理明诚与神参明钦的理论理性。“不显其大”显其中,大中,方显大无止境。“历乎危疑而成性(神性)”,九五之尊的“飞龙在天”,有道明君执政,“大人”造也贤能辅弼,收利显现的博施济众,“九五之德也”。
“大人闲邪存诚而后光辉达”,光辉达的存诚心防邪念。大人贤达,“故不能测圣之藏”,存神以存诚。
造,君王的承天造命,“七到反,至也。位,臻其域也”。亢龙有悔:“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无辅”,过极九五尊,极权独裁成名实相副的孤家寡人。
“以乾道保合太和”,神導德政,“历危疑而时乎中”,“中者体也,庸者用也”,实明至诚的至实至真。“大人义精仁熟而至乎圣,此孔子耳顺,从心于民俗气候的野人礼乐。
“时至则圣人不违”的实函斯活,“大中即寓其间”的刚柔文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20 08:3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乾》体本六阳纯成,而自爻言之,有渐造之象焉。惟德则日跻而圣,若位则乘时以登,无渐升之理。以为自潜而见,历危疑跃飞而有天下,则曹操、司马懿之妄干神器,皆大人矣。《易》不为小人谋,故必以言操者为正。
溥,周遍也。明伦察物,无所遗也。
秩叙明则礼乐兴。
时变而执其常,则不中而非礼,不宜而非义。惟尽人物之性,善恶、吉凶达乎天之并育并行不相悖害者以贞其大常,而后成己成物无有不化,此《乾道》之所以必历三、四之危疑,而始得时中,以造飞龙之天德也。
颜子庸德已至,闲邪存诚,方进乎九三之惕厉,而未得九五之安止。方体之常,庸德之大纲也,拳拳服膺之善也。
万物皆备于我而会屈伸于一致,乃能与物消息,若大经未正而急于乘时,则性命不顺,圣德之时中,与无忌惮之迹相似而实相违也。诚行之者,无非心理之实然。
时措则利,保合则贞,而圣功唯在精义,精义则入神。
大明者,智之事也。天下之变不可测,而不能超乎大经,大经之法象有常,而其本诸心之不贰者,变化该焉。故庸德之修,进而历危疑以尽变,具知万变之不齐皆屈伸之常,天德之诚不息,则无屈不伸而万物皆睹;是智之事,非徒聪明之察,乃刚健不息,历变而常力,行精义而抵乎大明之效也。故《乾》卦阅潜、见、跃、飞而终始乎刚健,惟其不贰,是以不测,天德圣功,一而已。以卦象言之,天之纯乎《乾》,无渐者也;以卦之数言之,筮者自一奇以至于十八变,纯乎奇而得《乾》,有渐者也。卦言《乾》而不言天,天无为而运行有序,圣有功而成章始达,不得以天之浑成言《乾》,乾为天而卦非徒言天也。
谓九五(释:成性则跻圣而位天德)。
庸德尽于己,则秩叙正,可以君天下矣。非上治者,未能尽万物之性,以达其变而使之化也。
君德正己以正物,天德正己而物自正。位,谓德效之成。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20 08:39:47 | 显示全部楼层
“《乾》体本六阳纯成,而自爻言之”,君相造命,“有渐造之象焉”。“惟德则日跻而圣”,朝乾夕惕,“若位则乘时以登”,与时俱进,“无渐升之理”。“以为自潜而见,历危疑跃飞而有天下,则曹操、司马懿之妄干神器”。“《易》不为小人谋,故必以言操者为正”。
“溥”,致广大而“周遍也”,天下的人伦庶物道,礼本的生之本与类之本。“明伦察物,无所遗也”,尊德性学问道的“致广大而尽精微”。
秩叙明则礼乐兴。秩叙明,性命分殊的礼义明分,关乎士庶的齐家立命,“文理繁,民用省”,仁心统同各正性命的天道酬勤,大质体之的幽有鬼神;大文昭之的益质载道,仁礼忠恕的“礼乐兴”。
“时变而执其常”,易极变的礼惟贞常,时中的中为体,庸致用的止于至善。“则不中而非礼”,“礼伪”;“不宜而非义”,失义之精。“惟尽人物之性”,我性自天的刚柔质文,质文善恶的情伪相感、刚柔险阻吉凶的易简健顺,“达乎天之并育并行不相悖害者以贞其大常”。循物理的两大事则,人事职能的易简理则,心性职责的健顺五常,“而后成己”,“以天命不止为己性而有”;“成物”,“率性而后道现”,“精于物者而物物”;“无有不化”,“修道兼修其体用而教唯用”,人、天、物道体均一的自然之化。“此《乾道》之所以必历三、四之危疑”,历尽艰辛悟觉的道问学学问道,“极高明而道中庸”,“而始得时中,以造飞龙之天德也”。
“颜子庸德已至,闲邪存诚,方进乎九三之惕厉,而未得九五之安止”。虽安止,悟其理。“方体之常,庸德之大纲也”,“拳拳服膺”,止于至善之动也。
“万物皆备于我”,反身以诚,尽心尽性“会屈伸于一致”的知天事天,“乃能与物消息”,肖天地易道的春夏秋冬。“若大经未正而急于乘时”,犹若失时于春夏秋冬,“则性命不顺,圣德之时中,与无忌惮之迹相似而实相违也”。所谓中为心体庸守常的体用中庸论,非以实求之的中庸体用论;“中者体也,庸者用也”的体用相函。“诚行之者”,存神以存诚的“致知在格物”,“无非心理之实然”,不能自亏于天性,自逸于才命,自薄情性的实践理性。
“时措则利”,“义殊乎时”的明于人伦,“立人之道曰义”的仁义行;“义殊乎时”的察于庶物,“生人之用曰利”的非行仁义;“仁义行于非行仁义的天下义利”,清通太和的中正至当,“保合则贞”。“而圣功唯在精义”,神参明钦的大质体之;“精义则入神”,神理明诚的大文昭之。
“大明者,智之事也”。智神仁熟。“天下之变不可测,而不能超乎大经”,会通古今通义的经世治用,精约为人情物理数者的“形气存乎神理”。“大经之法象有常”,礼为贞常于易道极变,实函斯活数成象的行道之时,乃象日生为载道之器,事物循序渐进的象数天理,知幽明道的无极而太极。“而其本诸心之不贰者”,存神以存诚御气知化,“变化该焉”,礼易常变。“故庸德之修,进而历危疑以尽变,具知万变之不齐皆屈伸之常”,“万变之不齐”,应对仁心统同的“天之不待齐也”,建立机会平等的人事机制,义理精深的易简理得;应对礼义明分的“天之所不可待”,益质载道而培育仁礼忠恕的心性质文。“屈伸之常”,“不逐万物之变”,屈物欲的仁义行;“乘乎气”,伸物欲的非行仁义,“理有屈伸以顺乎天”的“乘乎气而不逐万物之变”。“天德之诚不息,则无屈不伸而万物皆睹”,穷神致化,“是智之事,非徒聪明之察”,乃至诚神气的乾道变化。“刚健不息”的易知天职,“历变而常力”,柔得尊位的简能柔顺,“大中而上下应之”,“行精义而抵乎大明之效也”。“故《乾》卦阅潜、见、跃、飞而终始乎刚健,惟其不贰”,乾道的一心之健,致力于坤道的一念之诚,“是以不测”于相乘之几的精微与危微,“天德圣功,一而已”,贞一之理的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以卦象言之,天之纯乎《乾》,无渐者也”,存神以存诚的恒常不易;“以卦之数言之,筮者自一奇以至于十八变,纯乎奇而得《乾》,有渐者也”,事物循序渐进的象数互生。“卦言《乾》而不言天,天无为而运行有序”,始元的春夏秋冬,贞元的冬春夏秋;“圣有功而成章始达”,继善成性与成性继善。“不得以天之浑成言《乾》”,《乾》道元亨利贞的继善成性;“乾为天而卦非徒言天也”,天人合道的贞元,人道的仁义礼智信,成就天道元亨利贞诚的成性继善。
谓九五,成性继善的朝乾夕惕,神導德政的诚服天下,位天德。(释:成性则跻圣而位天德)。
“庸德”的贞常致用,“尽于己”,仁礼忠恕。“则秩叙正”,正的是天下仁恕,礼义明分的“民用省”,“可以君天下矣”的“文理繁”,义理精深于士庶的齐家立命。“非上治者”的乾道变化,“未能尽万物之性”的天命之谓性;尽万物之性,率性之谓道的“以达其变”,修道之谓教的“而使之化也”。
“君德正己以正物”,防避贫富两极分化的上溢而下漏;“天德正己而物自正”,“节用裕民善臧其余”。德政君位,名实相副,“谓德效之成”。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21 09: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乾》以易知,而兼言简者,九二以阳居阴也。君德成矣而不欲受命。知前之有危疑,必乾惕而不可止故也。
善世而不伐,欲罢而不能,加以乾乾夕惕,乃造于圣;圣则无疑于受命,时出则有天下而不与,时未出则以匹夫行天子之事,非徒富贵也。位,天德者,德即其位也。
此圣功之始,黯然为己之修也。
龙之为龙一也,蛰而见,见而飞,龙无异道,而蛰以求伸,道日盛,善世博化,光辉不能隐也。充实之美而进乎大,可以见矣。
为己可以及人,然必成章而始达。
诚有诸己而充实,无疑于见之行矣。此初九之驯至乎九二也。
修辞所以成天下之务,立诚所以正在己之经。九二德成而可见之行,九三则修应世之业。业因物而见功,事赜而变不测,事变之兴,不易以达吾之义;惟处心危而历事敏,业乃可终故。九二立本,九三趋时,成章而达也。
心隐而不能急喻诸物也。
含德自信而不求物之喻,可静而不可动,无以化天下,故必不忘跃。
然其不忘于跃,乃义之固然,变而不失其中,及物而非以失己,有密用焉,达此则可造于天德矣。义者,因时大正之谓;终其义,历险而成乎易也。
反天下之大经,无所间杂,故易简;天不能违,化物而倦,则健顺至矣。
心纯乎理,天下之至难者也;见闻之知,勇敢之行,不足以企及也。
圣功熟则不测而天矣。
惟刚乃可以载物,地之载必积广厚,故曰地势《坤》。顺理之至,于物无挠,非老氏致柔之说也。
《乾》,气之健也。无体者,至健则不滞于一事,随方即应,可以御万理而不穷,故无所迟疑,洞达明示而易知。
《坤》,情之顺也。顺天而行,己无专见之能以烦扰争功,而《乾》之所至,随效法焉,故不言劳而功能自著,此以《乾》《坤》之德言。
以顺为德者,无必为之志,而听乾之生,因而成之,则先无适从,而有所顺听乃得大常之理,所谓“无成有终”也,臣道也,妇道也,下学之道也。君子之学,以《乾》为主,知之而后效,故大学之始,必知止至善以立大经,而后循循以进,斯善用《坤》而不迷。
不动则不生,繇屈而伸,动之机为生之始,《震》也。
毕达则形发而神见矣,《离》也。
不息其长养,惟其厚德能容也,《坤》也。
能容则物自得而欣畅,《兑》也。
“润”字疑误。自得坚胜而成质,《乾》也。
历险阻而各有以自成,《坎》也。
成则止矣。止者,即止其所动之功,终始一也,则《艮》也。此释“帝出乎震”一章之义,而以动为造化之权舆,则以明夫不动不止,而历至于止皆以善其动而为功。彼以无为为化源者,终而不能始,屈而不能伸,死而不能生,昧于造化之理而与鬼为徒,其妄明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21 09: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乾》以易知,而兼言简者”,矛盾同一性的易简理得,人事职能结构的乾易知与坤简能。“九二以阳居阴也”,创业时艰。“君德成矣而不欲受命”,承天受命,造命世民。“知前之有九三之危,九四之疑,必《乾》惕而可止故也”。“《乾》惕”,朝乾夕惕而警惧,“言其心者证于事”的“修辞立其诚”,“言天者征于人,言古者证于今”,吸取经验与深刻教训,“不可止故也”。
“善世而不伐”,止于干戈建太平盛世。“欲罢而不能”,神導德政;“加以乾乾夕惕,乃造于圣, 圣则无疑于受命”,能受命方可造命。“时出则有天下而不与,时未出则以匹夫行天子之事”,未有神诚之质的一时“莽雄”,“非徒富贵也”。“位,天德者”,非一姓之天下,唯有德者坐其位,“德即其位也”。
“此圣功之始,黯然为己之修也”,《大学》八条目,格物致知,了然天人诚道的民生艰辛;神明诚意正心的仁礼忠恕道,修身齐家的生民立命立心。“黯然为己之修”,治国平天下的圣功之始。
“龙之为龙”,屈伸一也。“蛰而见”,求存崇德;“见而飞”,精义入神以致用。“龙无异道,而蛰以求伸,道日盛,善世博化,光辉不能隐也”。“充实之美而进乎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可以见矣”。
“为己可以及人”,“为己”,“一色表著曰章”;及人,“众色杂成曰文”;推己及人,“然必成章而始达”。
“诚有诸己而充实”,“充实之谓美”,“无疑于见之行矣”。“此初九之驯至乎九二也”,德施普。
“修辞所以成天下之务”,极深研几的探赜索隐。“立诚所以正在己之经”,立诚通顺天人诚道与天人诚信道的文明同道,仁礼的知识体系。“九二德成而可见之行”,德施普;“九三则修应世之业”,反复道也,朝乾夕惕健厉无咎。“业因物而见功”,诚道实德见功;“事赜而变不测,事变之兴,不易以达吾之义”,诚信明德达吾义;“惟处心危”,疑惧;“而历事敏”,敏于事而慎于言,“业乃可终故”,犬业富有的盛德日新。“九二立本,九三趋时,成章而达也”,推己及人(忠恕)及天下(仁恕)。
“心隐而不能急”,待机应然,“因已然以观自然”的“天地万物已然之条理”,“喻诸物也”。
“含德自信”,自信含德,存神以存诚的乾道变化,“精于道者兼物物”;“而不求物之喻”,有坤道效法的“精于物者而物物”。“可静”,虚壹而静谓大清明,“而不可动”,“神不疾而速,不行而至”。“无以化天下”的天地神参,“故必不忘跃”,清通太和的中正至当。
“然其不忘于跃”,至当中正,“极其大而后中可求,止其中而后大可有”,“乃义之固然”。“变而不失其中,及物而非以失己,有密用焉”,神導存诚神气,“达此则可造于天德矣”。“义者,因时大正之谓”,“存亡进退,义殊乎时”;“终其义”,易简职能与刚柔职责的健顺五常,历情伪相感与人事险阻,成乎易道的刚柔文质,“大中即寓其间矣”。
“反天下之大经”,“文理繁,情用省”,“无所间杂”的纯阳纯阴,易简立本的“易简而天下之理得”;“天不能违,化物而倦”,玩物丧志。“反天下之大经”的“致知在格物”,“则健顺至矣”,止于至善。
“心纯乎理,天下之至难者也”,会通古今通义的“形气存乎神理”,至难!“见闻之知”的一人之正义,一时之大义,“勇敢之行”的利害因果事实,一人正义,“成于事而亏于道”;一时大义的钟摆惯性,“极重而必改”。“不足以企及”,至难的“形气存乎神理”。
“圣功熟”,智神的仁熟义精,“不测而天”,神几于民生利益精微与鬼神心性危微的阴阳不测,大文昭之的明有礼乐,大质体之的幽有鬼神,应对“不测而天”的神導德政。
“惟刚乃可以载物”,效法乾道变化的易知刚正,方有柔得尊位的坤道载物。乾道主施大生,坤道主受广生,乾坤合道的大生广生,“地之载必积广厚,故曰地势《坤》”,刚柔地道地曰示的健顺五常,实践实证基础理论的礼义规范。“顺理之至,于物无挠”的循物理事则,显然“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乾道变化,显然“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非老氏致柔之说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21 09: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乾》,气之健也”,乾刚正自强不息的天行健。“无体者”,事常变而神无方的“无体者”,太极之无极。太极的一定理道,事变体易神有方,“至健则不滞于一事,随方即应”,天下神導,“以御万理而不穷”,“推而准之于无穷,皆是物也”。“故无所迟疑,洞达明示而易知”。洞达的人事言天,明示理论理性的“理一而已”,实践理性的“性命一也,理气一也”,化矛盾基础理论的一物两体为矛盾辩证的两体理一,神導易知,“性性为能存神,物物为能过化”。
“《坤》”,理在气中情顺理。“顺天而行”,效法于乾道变化,执其令柔顺尽简能,“己无专见之能以烦扰争功”。“而《乾》之所至,随效法焉,故不言劳而功能自著”,“柔得尊位,曰大有”。“此以《乾》《坤》之德言”。
“以顺为德者”,坤道的简能柔顺,“无必为之志”,精于物事而已;“而听乾之生”,人事天命;“因而成之”,立心立命。道心统性的“天命之性其显,气质之性其藏”。“则先无适从,而有所顺听乃得大常之理”,“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所谓‘无成有终’也,臣道也,妇道也”,“小人喻于利”的“下学之道也”,先进的野人礼乐,社会的文明气象。“君子之学,以《乾》为主”,天行健于易知刚正,“知之而后效”,立其诚,实明的至实诚道,至真的诚之者人之道。“故大学之始”,有诚者走向至诚阶级的八条目,“必知止至善以立大经”,至当的性之灵;“而后循循以进”,中正的天之则,“斯善用《坤》而不迷”,乾效应准则的“大中而上下应之”:柔得尊位其动也刚。
“不动则不生”,震撼惊动,恐惧修省,“繇屈而伸”。致福有则,“动之机为生之始,《震》也”。
“毕达则形发”,离丽光明,明照四方“神见”,利与贞,“《离》也”。
“不息其长养”,坤马贞顺,厚德载物、“惟其厚德能容也”,蕴含章明,可善藏贞,“《坤》也”。
“能容则物自得而欣畅”,“能容”,和睦兑悦,吉祥;“物自得”,亨长收利;“欣畅”,藏贞,“《兑》也”。
“‘润’字疑误”,“大哉乾元,万物资始“的“云行雨施,品物流形”。乾元的理道之德:元者,善之长也,仁足以长人;亨者,嘉之会也,嘉会足以合礼;利者,义之和也,利物足以和义;贞者,事之干也,贞固足以干事。乾道变化的元亨利贞,“自得坚胜”,“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朝乾夕惕;“而成质”,来自乾刚正气质的易知职能:神導至诚,“《乾》也”。
“历险阻而各有以自成”,坎陷险穴,常德习教,“《坎》也”。
“成则止矣”,艮止怡静,思不出位;止者,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即止其所动之功”,动静有时,其道光明。“终始一也”。止其所也,上下敌应,不相与也,“则《艮》也”。《艮》止《震》动,一止一动。“此释‘帝出乎震’一章之义,而以动为造化之权舆,则以明夫不动不止”之根由,“而历至于止皆以善其动而为功”。亦如孟子所云:“穷则独善其身”,《艮》“历至于止”;“达则兼济天下”,《震》“善其动”。“彼以无为为化源者”,道法自然的有无相生,天理浑然的变易以告人,实相为空境的人生幻化,“终而不能始,屈而不能伸,死而不能生,昧于造化之理而与鬼为徒”。治乱世循环的儒道佛互补,抗衡着流俗质野的乱世并存,“其妄明矣”。

体,谓体性。此言八卦成能之用,故不言阴阳而言柔刚。
阴弱为萌,阳盛为滋,益盛也。
阴不违阳,故顺而直。达者,顺之功效也。
阴不亢而潜伏,巧也。顺者,顺物之理。
遇蓝则青,遇茜则赤,阴从于阳,未定质也。
臭因风而人,鼻不因形而达。
阳亢于阴,故躁。凡言为者,皆谓变化之象也。万物之形体才性,万事之变迁,莫非阴阳、屈伸、消长之所成,故《说卦》略言之以通物理,而占者得其事应,皆造化必然之效。然可以理通而不可以象测,执而泥之,则亦射覆之贱术而矣。
入则险阻,故劳。血经营身中,劳则溢。
血亦水谷之滋,得劳而赤。
“躁”,当作燥。一阴附于两阳,熯之而燥。
阳止于上,下有重阴不能入。(释《“艮》为小石”,坚难入也)
止则寡通(释:为径路通或寡也)。
阳盛,阴虽附之,必为所决绝。(释:《“兑》为附决”,内实则外附必决也)
一阴孤立于上不能自固(释:为毁折,物成则上柔者必折也)。
一色表著曰章,众色杂成曰文,坤广容物,多受杂色。
此取《乾》南《坤》北之象。(释:“《乾》为大赤”其正色)
又取乾位西北之象。于此见八卦方位,初无定在,随所见而测之,皆可为方,故曰“神无方,易无体”,无方而非其方,无体而非其体也。分文王、伏羲方位之异,术士之说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22 07: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体,谓体性”。物体刚柔,物之体,有天命分殊的人物之性,限定着心性质文的物之天与物之性。道体刚柔,道之体,中奏天限定的始奏人,理道定所限定的心性质文,道心统性的道心天性,人心统性的人心天性。健顺五常的刚柔地道地曰示,物体刚柔与道体刚柔,“此言八卦成能之用,故不言阴阳而言柔刚”。
“阴弱为萌”,萌发根由:民生日用的物欲需要:“阳盛为滋”,发展物质经济,促成物欲需求增长;“益盛也”,富有大业,更无转折的于天理达人欲;盛德日新,须有安排的于天理达人欲;富有日新,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
“阴不违阳”,柔顺效法乾道变化的柔得尊位“故顺而直”。“达者”,厚德载物,“顺之功效也”。
“阴不亢而潜伏”,刚柔相接的机缘巧合,有人事险阻;刚柔相推的机缘巧合,有人事吉凶。为何存有险阻与吉凶?关乎刚柔职能的名实相副,易知与简能;关乎刚柔职责的心性能动理则,健顺五常。人事刚柔的职能职责,逻辑相连是心性质文的情伪相感。情伪相感的职能与职责,乃循物理的两大事则。两大事则成然一定理道的“事物,人也”,“顺者,顺物之理”。
“遇蓝则青,遇茜则赤”,理道定所的定位定性,“气以理生化乎质”的理在气中。“道心惟微,逻辑相连“人心惟危”;“人心惟危”的理道定所,因果实证根由:道心惟微。“若神无类(民所共由理道),则气不得而有类”,理在气中,“未定质也”。“阴从于阳”,神气而御气,“知神之固有气也”,理在神中的理气一也。民所共由理道的实践理性:健顺五常。
“臭因风而人”,关乎民俗风气习惯,人化环境的中奏以天,理道定所;“鼻不因形而达”,臭风熏染,文化环境造就的心性始奏人,理道定所的定位定性。
“阳亢于阴”,险阻生,“故躁”。“凡言为者,皆谓变化之象也”,“因己然以观自然”的三要素:人情、物理,礼数。“万物之形体”,才命与天性,存在的音容天;“万事之变迁”,莫非天道阴阳的职能易简;屈伸能动的刚柔质文,性情相需;“消长”时中,始终“之所成”的体用相函,“故《说卦》略言之以通物理,而占者得其事应,皆造化必然之效”,事应的造化必然,关乎民生利益,礼本的生之本与类之本。“然可以理通而不可以象测”,理通的人情物理数者,方见证象测已然的天地万物条理。偏离理通的象测,本末倒置的“执而泥之,则亦射覆之贱术而矣”。
“入则险阻”,劳累劳顿。“血经营身中”,“劳则溢”,过度。
“血亦水谷之滋”,该劳逸结合的张驰有度,“得劳而赤”,险阻劳瘁。
“‘躁’,当作燥”。煎熬;“一阴附于两阳”的左支右绌,“熯之而燥”,左右难逢源。
“阳止于上”,受命于天,“下有重阴不能入”,何以承天造命?九三曰“厉”,反复道也;九四曰“或(惑)”。或跃在渊。“三四之危疑,所以通乎变也”;(释《“艮》为小石”,坚难入也)
“止则寡通”,“止其所也,上下敌应,不相与也”,“寡通”。(释:为径路通或寡也)。
“阳盛”,盛气凌人;“阴虽附之,必为所决绝”,上下相背何言立诚?(释:《“兑》为附决”,内实则外附必决也)
“一阴孤立于上不能自固”,失德寡助,“其道穷也”。(释:为毁折,物成则上柔者必折也)。
“一色表著曰章”,推己的仁礼忠恕;“众色杂成曰文”,及人的人伦庶物,道德教化的野人礼乐。“坤广容物的生民立心立命,理在气中的心性质文三类,中庸质文与文史质野,“多受杂色”。
“此取《乾》南《坤》北之象”,天尊地卑,天施地受,天主大生,地主广生。
“又取乾位西北之象”。乾天西北,明君在上,下无奸匿,朝服济济,无假黜涉。“于此见八卦方位,初无定在,随所见而测之,皆可为方,故曰‘神无方,易无体’”。无极神无方,太极神有方。有方于事变的中庸体易。若无太极中庸的神有方意蕴,归根结底为“大中即寓其间”的刚柔质文。“无方而非其方,无体而非其体也。分文王、伏羲方位之异,术士之说尔”。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23 08:2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旉,花也。蕃盛鲜明,动则荣也。
一奇画,读如奇。《坎》,阳陷阴中,人于坎宫;《离》,阴为主于内,二阳交附之。二卦皆以阳取义,不使阴得为主,扶阳抑阴之义。
卦有《艮》体,则系之以光明。
阳见于外为著。阳明昭示而无所隐,异于《震》之动也微,《坎》之陷也匿。
初生始蒙,其明未著,无能遽通乎万事,惟九二得中,以阳居阴,循循渐启其明。则随时而养以中道,所以亨也。天之生人也,孩提之知识,惟不即发,异于雏犊之慧,故灵于万物;取精用物,资天地之和,渐启其明,而知乃通天之中也。圣人之教人,不能早喻以广大高明之极致,敷五教以在宽而黎民时变,循文礼以善诱而高坚卓立,不使之迫于小成而养之以正,圣人之中也。故曰:“大学之教存乎时”。
善恶之几,决于一念;濡滞不决,则陷溺不振。
欲而能反于理,不以声色味货之狎习相泥相取,一念决之而终不易。
小人之诱君子,声色货利之引耳目,急与之争,必将不胜,惟静以处之,则其不足与为缘之几自见,故曰“无欲故静”;静则欲止不行,而所当为之义以静极而动,沛然勇为而无非正矣。
阳在内,心象也。二阴陷阳,险矣;而阳刚居中,秉正不挠,直行而无忧疑,忠臣孝子之所以遂志而济险,行其所当为,泰然处之而已。
《中孚》二阴在内,疑非施信之道;然以柔相感,如鸟之伏子,有必生之理,光武所谓“以柔道治天下”者,亦治道之一术也。 
以其时出则固不妄。
雷出而物生必信。
雷之动也,无恒日,无恒声,无恒处,此疑于不测而非有诚然,阳气发以应天,自与物候相感而不忒,圣人之动,神化不测,出人亿度之表,而乘时以应天,天下自效其诚。皆天理物性之实然,无所增损也。
众人之动,因感而动,事至而念起,事去而念息。君子于物感未交之际,耳目不倚于见闻,言动不形于声色,而不显亦临,不谏亦人;其于静也无瞬息之怠放而息,则其动也亦发迩而不忘远,及远而不泄迩,终身终日不使其心儳焉,此存心穷理尽性之学也。
地,静体也;雷,动几也。反,止于静也;复,兴于动也。
事物有终始,心无终始。天之以冬终,以春始,以亥终,以子始,人谓之然尔;运行循环,天不自知终始也。谓十一月一阳生,冬至前一日无阳者,董仲舒之陋也。《复》之为卦,但取至静而含动之象,岂有时哉!卦气之说,小道之泥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23 08:2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旉,花也”。朱明盛长,旉与万物,“蕃盛鲜明”,阳春之气,“动则荣也”。
“一奇画,读如奇”,乾卦奇数。“《坎》,阳陷阴中,人于坎宫”,心性质文的情伪相感,有人事刚柔的险阻与吉凶;“《离》,阴为主于内”,元、吉;“二阳交附之”,利,贞。“二卦皆以阳取义”,乾道变化;“不使阴得为主”,柔得尊位动也刚。“扶阳抑阴之义”,“大中而上下应之”的天尊地卑。
“卦有《艮》体”,恐惧修省,致福有则,“则系之以光明”。
“阳见于外为著”,刚柔地道地曰示;“阳明昭示而无所隐”,“易简之善配至德”。“异于《震》之动也微”,“未得中也,虽‘凶’‘无咎’,畏‘邻’戒也”。“《坎》之陷也匿”,习坎,重险,行险而不失其信。
“初生始蒙,其明未著”义未精,“无能遽通乎万事”。“惟九二得中,以阳居阴”,“时在柔而柔以为刚”,“时在圆而圆以为方”,“循循渐启其明”。理明义精,“则随时而养以中道,所以亨也”。学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天之生人有分级性,“孩提之知识,惟不即发,异于雏犊之慧,故灵于万物”,学希贤;“取精用物,资天地之和,渐启其明,而知乃通天之中也”,贤希圣。“圣人之教人,不能早喻以广大高明之极致”,敷五教于人伦庶物,“以在宽”,仁义教化“可欲之谓善”;“黎民时变”的礼义载道,“有诸己之谓信”。循文(益质)礼(规范载道)以善诱(野人礼乐)而高坚卓立(恻隐的四心立义),“不使之迫于小成”的“小人喻于利”而“养之以正”,物欲观的礼义调理,“圣人之中也”,止于至善的明明德。“故曰:‘大学之教存乎时’”,始终相成的性情相需,体用相函。
“善恶之几,决于一念”,以人事天的贞一之理,一念之诚;应对立纲陈常的相乘之几,“濡滞不决,则陷溺不振”,乾刚神理的一心之健。
“欲而能反于理”,须有安排的于人欲见天理,更无转折的于天理达人欲,仁恕天下的人道理欲观。“不以声色味货之狎习相泥相取”,一念之诚,诚通诚之者人之道的诚信明德与诚道实德,“决之而终不易”。
“小人之诱君子,声色货利之引耳目”,诱其贪物欲图名利,乱君子小人错位。“急与之争,必将不胜”,思虑名利正负有道与无道的相因之微,虚壹而静穷理,“则其不足与为缘之几自见,故曰‘无欲故静’”;“静则欲止不行”,“物必不屈于欲”;“而所当为之义以静极而动”,“使欲必不穷于物”;“沛然勇为而无非正矣”,“乘乎气而不逐万物之变”,心统性情的功贞情。
“阳在内,心象也”,人情物理数者的性灵天则。“二阴陷阳”,忠奸不分,理蔽不辨,“险矣”;“而阳刚居中,秉正不挠,直行而无忧疑”。若阳失中正失义理善恶,“忠臣孝子之所以遂志而济险”,战战兢兢,“行其所当为”,正义事;“泰然处之而已”,明哲保身。
“《中孚》二阴在内,疑非施信之道”,性命分殊,有立心立命的礼义不齐;“然以柔相感,如鸟之伏子,有必生之理”,仁心统同的各正性命,“循理而应乎事物”,“有必生之理”的民所共由。“光武所谓‘以柔道治天下’者”,休养生息,“亦治道之一术也”。 
“以其时”的物生事变体立,顺乎物则的天下之变,“出则固不妄”。
春雷出,万物复苏滋生的元阶段,进入夏长的亨阶段,“物生必信”。
“雷之动也,无恒日,无恒声,无恒处,此疑于不测而非有诚然”。春生夏长的“物生必信”,“阳气发以应天,自与物候相感而不忒”,“易与天地准、的“圣人之动,神化不测”。不测之几的民生利益精微,鬼神心性危微,“出人亿度之表”,神预测的人情物理数者。“而乘时以应天,天下自效其诚”。神理明诚,“皆天理物性之实然,无所增损也”,太极理道的止于至善。
“众人之动,因感而动”,“情交以尽性至于命”;“事至而念起”,立其诚;“事去而念息”,事变的新故相资,至诚不息。“君子于物感未交之际,耳目不倚于见闻,言动不形于声色,而不显亦临”,存在音容天的音与容;不谏亦人,言与事;“其于静也无瞬息之怠放而息”,静观阴阳不测的民生利益精微与鬼神心性危微,“则其动也亦发迩而不忘远,及远而不泄迩”,迩的太极理道,体用中庸;远则“大中即寓其间”,太极之无极。“终身终日不使其心儳焉”,固化。理一太和的道建阴阳,物欲屈伸,理道中庸,乾坤气化的物物消长,“此存心穷理尽性之学也”。
“地,静体也”,地受主广生;“雷,动几也”,天施主大生。“反”,阳动的朝乾刚健,“止于静也”的夕暮惕励;“复”,坤静,“兴于动也”,效法乾道变化动也刚。
“事物有终始”,天道的元亨利贞,“心无终始”的贞元亨利。“天之以冬终,以春始,以亥终,以子始,人谓之然尔”,天人诚道的元亨利贞;“运行循环,天不自知终始”的贞元亨利。“谓十一月一阳生,冬至前一日无阳者,董仲舒之陋也”。物起心生的神谋鬼谋,质实鬼神的大质体之。“《复》之为卦,但取至静而含动之象”,贞元之象的“天地万物已然之条理”,“因已然以观自然”,“岂有时哉!卦气之说,小道之泥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10: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非收视反听,寂静以守黑之谓也;化之未形,裁之以神而节宣其化,人者所以出也。“人”,坊本作“人”,盖误。
极深以穷其理,反求之内也。
几,动而应以所精之义,复于外也。
反而具复之道。
其人不忘,故其出不妄,动静一致,而静不偏枯,动不凌竞矣。
《益》,损外卦四爻之阳以益初爻,使群阴得主,阳以富有之实而益人,故施之可裕,而非所不可损者强与之。盖《益》者《否》之变,益之以阳,所以消否。
非所当得而益之为不诚。
强施行,不忍置也;恻然,不食而情愈迫也。作易者,谓周公。周公尽心王室而成王不受训,心怀耿忧,所以叹也。其后孔子于鲁,孟子于齐,知不可而为之,世终莫知,圣贤且无知之何,故竭忠尽教而人不寤,君子之所深恻也。
阴爻耦,辟象也;而言阖户者,坤之德顺,以受阳之施,阖而纳之,处静以藏动也。阳之爻奇,阖象也而言辟户者,《乾》之德健而发,施于阴者无所吝,而动则无不达也。阴、阳,质也;《乾》《坤》,性也;阖辟之体用,互用不倚于质之所偏,此《乾》《坤》之互为质性,不爽夫太和也。
形,阴之静也。开者,阳气动而开之,睹闻乘其动而达焉。虽阴魄发光,而必待开于阳,故辟者阳之功能,寤则阴函阳而閟之于内,阴之效也。静以居功,则动者不离乎静,动以动其静,则静者亦动而灵此,一阖一辟所以为道也。
指,示也;所之者,人所行也。吉凶存乎命而著乎象,人所攸往之善,存乎性而亲其所趋。圣人正天下以成人之美,远人之恶者,其情于辟而见。故《易》之《系辞》,非但明吉凶,而必指人以所趋向。
指示占者使崇德而广业,非但告以吉凶也。趋时,因时择中,日乾夕惕也;尽利,精义而行,则物无不利也。能率吾性之良能以尽人事,则在天之命,顺者俟之,逆者立之,而人极立,赞天地而参之矣。盖一事之微,其行其止,推其所至,皆天理存亡之几。精义以时中,则自寝食言笑以至生死祸福之交,皆与天道相为陟降,因爻立象,因事明占,而昭示显道,无一而非性命之理。《易》为君子谋,初非以趋利避害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10: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性内情外,情内物外,性情相需的功贞情,“非收视反听”,“合乎天而不因乎物”。“寂静以守黑之谓也”,虚静思考贞元亨利;“化之未形,裁之以神而节宣其化”,神化的神理明诚,“人者所以出也”的“形气存乎神理”。人,神气的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非气不得而有类”的实践心性人,“坊本作‘人’,盖误”。
“极深以穷其理”,反身以诚的知天事天;“反求之内也”。“情交以尽性至于命”,尽心尽性。
“几”,利害因果事实的相因之微;“动而应以所精之义”神几精义的穷神致化,“复于外也”。
“反而具复之道”,如冬藏贞元复道春夏物物之元亨。矛盾相抑相生的极重而必改,“反而具复之道”。
“其人不忘”,前事不忘;“故其出不妄”,后者之师。“动静一致,而静不偏枯”,修身养德;“动不凌竞矣”,刚正健行。
“《益》,损外卦四爻之阳”的“有喜无咎”,“以益初爻”之元吉,“使群阴得主,阳以富有之实而益人”民生富裕;“故施之可裕”的厚德载物,神气明诚“而非所不可损者强与之”。“盖《益》者《否》之变,益之以阳”,《泰》卦吉、亨,小往大来,君子小人各正其位。所以消否,“不利君子的大往(乾刚正)小来(小人利占君子位)
“非所当得”,非至当的名与利,“而益之为不诚”。不诚害诚明,人欲伤天理,浮明害实明,不诚无物。
“强施行,不忍置也”,于心何忍?“恻然”,心悲伤,“不食而情愈迫也”,情深所起,情殆而终。情谓何物?“情伪相感而利害生”,何谓心统性情?“作易者,谓周公”。“周公恐惧流言日”,“周公尽心王室而成王不受训,心怀耿忧,所以叹也”。“其后孔子于鲁,孟子于齐,知不可而为之”,奔波劳累无益。何故?“世终莫知,圣贤且无知之何”?叹穷达之际遇也。“故竭忠尽教而人不寤”,君子之所深悟悲伤之所以。
“阴爻耦”,“受阳之施”,“辟象也”;“而言阖户者”,“阖而纳之,处静以藏动也”,“坤之德顺”。“阳之爻奇,阖象也而言辟户者”,“施于阴者无所吝,而动则无不达也”,“《乾》之德健而发”。阴柔、阳刚,质也;《乾》《坤》,健顺五常,性也;“阖辟之体用,互用不倚于质之所偏”,中者体,庸者用的刚柔文质,“此《乾》《坤》之互为质性”,“大中而上下应之”,方圆协同,刚柔相济,“不爽夫太和也”。
“形,阴之静也”,形气。“开者,阳气动而开之,睹闻乘其动而达焉”,神理。“虽阴魄发光,而必待开于阳,故辟者阳之功能”“由形之必有理,知理之即有形也”,神導形理;“由气之必有神,知神之固有气也”,神气明诚。“寤则阴函阳而閟之于内,阴之效也”,数数之,类应之的“形气存乎神理”。“静以居功”夕惕于朝乾;“则动者不离乎静”,朝乾后夕惕。“动以动其静”,朝乾无咎取决夕惕;“则静者亦动而灵”,有夕惕朝乾灵光,“此一阖一辟所以为道也”。
“指,示也;所之者,人所行也”。天命所示,“吉凶存乎命”;人所行,情性相需有因果,“著乎象”。人所攸往之善,“存乎性”,天性;“亲其所趋”,才命。“圣人正天下以成人之美,远人之恶者”,其情于辟见情性功贞。“故《易》之《系辞》,非但明吉凶,而必指人以所趋向”,“情伪相感而利害生”。
指示占者,预测目标:“崇德而广业,非但告以吉凶也”。时也,运也,命也,见吉凶。时也,“趋时,因时择中,日乾夕惕也”;运也,“尽利,精义而行,则物无不利也”;命也,“能率吾性之良能以尽人事,则在天之命”。“顺者俟之”,道心统性的“天命之性其显,气质之性其藏”;“逆者立之”,人心统性的“天命之性其原,气质之性其都”;“而人极立”,“易简而天下之理得”,道心统性与人心统性的矛盾辩证,“赞天地而参之矣”,天人合道。“立纲陈常,义辨于事”。“盖一事之微,其行其止,推其所至,皆天理存亡之几”。“存亡进退,义殊乎时”。“精义以时中,则自寝食言笑以至生死祸福之交,皆与天道相为陟降”,“是非善恶,义判于几”。“因爻立象,因事明占,而昭示显道,无一而非性命之理”,“天尊地卑,义奠于位”。道体精微四要点,首者乃“天尊地卑,义奠于位”的义理清明:人事理则的“易简而天下之理得”。方可了然“立纲陈常,义辨于事”,心性能动理则的健顺五常。人事易简理则应然,与心性理则能然的健顺五常,成为循物理的两大理则,人事刚柔与心性质文的诚之者人之道。因循物理事则的天人诚道,“存亡进退,义殊乎时”。有“极高明而道中庸”的道问学学问道;因诚意正心的天人诚信道,“是非善恶,义判于几”,有“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尊德性学问道。“易为君子谋,初非以趋利避害也”,富有盛德的“崇德而广业”。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25 07: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所占以进退精义,则无不利矣。
变动,谓占者玩占而徙义,利者,利用而合于义也。
时位不相当,阴阳不相协,故天数人事,有攻取爱恶之不同,性情动于积素以生吉凶悔吝,旦夕莫可挽回者,非天数之固然,攻取爱恶所酿成者渐也。
君之情豫定,则先迷而后必得;小人之情已淫,则恶积而不可掩。故履信思顺,则天佑而无不利,迷复则十年有凶,非理无可复,情已迁则不可再返也。
命,告也,爻所告人者也。二者,尽利之道,迁变之情也。情迁者,君子安命而无求,利告者,君子尽道以补过,惟深察乎《系辞》。则自辨其所之矣。
当吉则居富贵而不疑,当凶则罹死亡而不恤,当否则退藏以听小人之利,当亨则大行而司衮钺之权。
辞明示以凶而不为谋趋吉之道,贞胜则凶不避也。
虽否而亨。
祸福忽至而不知所自来。
虽凶无咎。
福至非其所欲而不能辞。
虽吉而非正命。
有陨自天不克违,则慎所以处之;其命乱,则必去之;否亨,凶无咎,则决于赴难而不惧。三者,天数人情之所必有,贞胜而不为所动,圣人之情亦见乎辞,此《大易》所以与术数之说喻义喻利之分也。
爻象以理生象数,在人为善恶得失之几初动于心,故曰内;吉凶因象数而成得失之繇,在人为事起物应而成败著见,故曰外。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25 07: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所占以进退精义”,义殊乎时的存亡进退,崇德而广业,生人之用的天下义利,“则无不利矣”。
“变动,谓占者玩占而徙义”,神预测知几精义的穷神致化,“利者,利用而合于义也”。
“时位不相当”,义奠于位的天尊地卑;“阴阳不相协”,义辨于事的立纲陈常;“故天数人事,有攻取爱恶之不同”,义判于几的是非善恶;“性情动于积素以生吉凶悔吝”,“情伪相感而利害生”。“旦夕莫可挽回者,非天数之固然”,事在人为的神气明诚而已。“攻取爱恶所酿成者”,微而著,隐患成积弊,“渐也”。
“君之情豫定”,“明则诚也”。“一乎诚。则尽人道以合天德,而察至乎其极”,太极理道。“豫乎明,则储天德以敏人道,而已大明其始”。“大明其始”,“诚者,约天下之理而无不尽,贯万事之中而无不通也”。“则先迷而后必得”,“脩乎始而后遂利用之也”,实践实证勉励。“小人之情已淫,则恶积而不可掩”,物滥情淫之恶行害人害天下。“故履信思顺”,顺天命履诚信,“则天佑而无不利”。“迷复则十年有凶”,积弊恶性,“非理无可复,情已迁则不可再返也”,苦海无涯。
“命,告也,爻所告人者也”,示人所行,时义。“二者”,时义之命运,君子命运之义,小人命运于利,义利皆“尽利之道”的齐家日用,“迁变之情”的立心养德。“情迁者”,情理辨义利,“君子安命而无求”,尽道德伦理的“于人欲见天理,须有安排”,“不逐万物之变”;“利告者,君子尽道以补过”,尽天下生民日用而“乘乎气”,“于天理达人欲,更无转折”。“惟深察乎《系辞》”,富有日新的继善成性,“则自辨其所之矣”,神理明诚。
“当吉则居富贵而不疑”, 富贵在天;“当凶则罹死亡而不恤”,生死由命。“当否则退藏以听小人之利”,“穷则独善其身”;“当亨则大行而司衮钺之权”,“达则兼济天下”。
“辞明示以凶而不为谋趋吉之道”,夕惕之虑,有朝乾之悟,悟则神几义精,“贞胜则凶不避也”。
“虽否”,不利;神几义精,否极泰来,“亨”。
“祸福忽至而不知所自来”。“利义之际,其为别亦大;利害之际,其相因也微”。探究利害因果事实所以然之理的相因之微,从天人诚道的道问学学问道方面,有道体论的精微四义;从天人诚信道的尊德性学问道方面,有阴阳不测之几的民生利益精微,鬼神心性危微。神几精义应对道体论的精微四义,顺乎物则的大质体之;神几明诚应对阴阳不测之几,大文昭之的明有礼乐。
“虽凶无咎”,至诚如神,存神以存诚御气知化。天命时位不与,“虽凶无咎”,否极泰来。
“福至非其所欲而不能辞”,天命难违,福星高照。
“虽吉而非正命”,时也,运也,命也,“顺者俟之”。
“有陨自天”任贤才,志不舍命,“不克违”;含章中正,“则慎所以处之”;其命乱,时位不宜,“则必去之”;处否塞与亨通之际,“凶无咎,则决于赴难而不惧”。顺天命用人,“三者,天数人情之所必有”,神几义精;“贞胜而不为所动,圣人之情亦见乎辞”,神導的修辞立其诚。“此《大易》所以与术数之说喻义喻利之分也”:至诚的穷神致化,与不诚无物的利害因果。
“爻象以理生象数”,象之理的“天地万物已然之条理”,“因已然以观自然”;数之理的“健顺五常,天以命人而人受为性之至理”。“在人为善恶得失之几初动于心”,心统性情的“情有不可而必可”,“故曰内”;“吉凶因象数而成得失之繇”,实践检验予以实证事实为依据的礼义言行规范,人予处事能然的物物效应,“成败著见,故曰外”。性情相需的情内物外,实践实证的仁内礼外。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26 09:26:07 | 显示全部楼层
“神行于天地之间,无所不通,天之包地外而并育并行者,《乾》道也。
顺受阳施以成万化而不息,荣枯相代而弥见其新,《坤》道也。
聚则积之大而可见,散则极于微而不可见。显且隐,幽明所以存乎象;于其象而观之,则有幽明之异,人所知也。
其聚其散,推荡之者神为之也,而其必信乎理者诚也。以《易》言之,《乾》阳显而阴隐,《坤》阴显而阳隐。《屯》《蒙》《鼎》《革》《剥》《复》《夬》《姤》之属相错而迭为隐显,聚之著也。《乾》《坤》并建,而大生广生以备天下之险阻,位有去来,时有衰王,维之荡之,日月、雷风、男女、死生、荣谢,同归而殊途,万化不测必肖其性情,神之妙也,非象所得而现矣。
变者阴变为阳;化者,阳化为阴;六十四卦互相变易而象成,进退者,推荡而屈伸也;推之则伸而进,荡之则屈而退,而变化生焉。此神之所为,非存神者不能知其必然之理。然学《易》者必于变化而察之,知其当然而后可进求其所以然,王弼“得意忘象,得意忘言”之说非也。
悔吝非凶,故曰小疵。爻之有悔吝,动违其时,在几微之间尔。静察其理,则正而失宜,过不在大,审之于独知之际,以消息其应违,不容不戒惧矣。
如“素履往”之类。(释:往之为义,有已往)
如“往蹇”之类。(释:有方往)
已往则保成而补过,方往则勉慎以图功,察其文,可以因其占而得所宜。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26 09: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神行于天地之间”,神導化行的清通太和,“无所不通”。“天之包地外而并育并行者”,神導明明德于化行的诚信明德与诚道实德。易与天地准的易知职能,刚正职责,自强不息的天行健,“《乾》道也”。
“顺受阳施”,效法乾道变化的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以成万化而不息”,“富有而不吝于施”的“容光而不穷于所受”;“荣枯相代而弥见其新”,“日新而不用其故”的成性继善。厚德载物,“《坤》道也”。
“聚则积之大而可见”,幽而明的厚德载物;“散则极于微而不可见”,阴阳不测之几的民生精微与鬼神危微,道体论的精微四义。“显且隐”,物质经济发展与物欲需求增长的文明同步,显继往学问道的格物致知,隐的是开来学问道的致知在格物。礼义明分的仁心统同,天人诚道与天人诚信道的文明同道,有道体论的精微四义,关乎道问学的学问道,神導效应的神参明钦;有阴阳不测之几的精微与危微,关乎尊德性的学问道,神導效应的神理明诚。“幽明所以存乎象”,因天地万物的条理已然,自然而应然;“于其象而观之”,“则有幽明之异”。矛盾正向的古今义理会通,理势言天,“理有屈伸以顺乎天,势有轻重以应乎人”,贞一之理与相乘之几,神導性质的存在理势天;矛盾负向的一人之正义,“通于人而未合于天,成于事而亏于道”;负向的一时之大义,穷途困境的极重而必改,曲折反复的哲学圆圈过程。负向的理势言天,理有屈伸成顺逆,势有轻重成可否,一物两体自然循环而然的存在理势天。“人所知也”, 易与天地准的乾道变化,关乎神導明诚明钦的易知职能,刚正职责,自强不息的天行健,明明德的厚德载物。
“其聚其散,推荡之者神为之也”,关乎事物运途的屈伸正负,以及运程的消长缓急,而其必信的屈伸有度,关乎理者之明诚也。“以《易》言之,《乾》阳显”,易知刚正,“阴隐”,自强不息天行健;“《坤》阴显”,简能柔顺;“阳隐”,柔得尊位动也刚。“《屯》《蒙》《鼎》《革》《剥》《复》《夬》《姤》之属相错而迭为隐显,阳显阴隐,阳隐阴显,“聚之著也”,仁智同用的方圆协同,智神参耦的刚柔相济。“《乾》《坤》并建”,天施大生的明明德,地受广生的明德实德;“以备天下之险阻”,大文昭之的天下礼乐;顺乎物则之变的理有屈伸,成就中庸质文的势有轻重。“位有去来”,人事言天的古往今来;“时有衰王”,“义殊乎时”的“存亡进退”;“维之”,礼惟贞常;“荡之”,易道极变。“日月、雷风、男女、死生、荣谢”的天道循环,人道德化。天人合道,“同归”;天人诚道与天人诚信道“殊途”;“万化不测必肖其性情”,性情相需的功贞情。“性情以动静以异几”,“神之妙”也,導也,用也,神導效应:“始终以循环异时,体用以德业异迹”。“非象所得而现矣”,神導效应的清通太和,天道元亨利贞的继善成性;厚德载物的贞元亨利,成性继善。
“变者阴变为阳”,效法乾道变化的柔得尊位;“化者,阳化为阴”,自强不息的天行健,虚壹而静谓大清明。“六十四卦互相变易而象成,进退者,推荡而屈伸也”,“性情以动静异几”;“推之则伸而进”,“乘乎气”而“物必不屈于欲”;“荡之则屈而退”,“不逐万物之变”,“欲必不穷于物”; 天数人事的“理有屈伸以顺乎天”,“变化生焉”。“此神之所为”,神理明诚;“非存神者不能知其必然之理”。天数人事的“期必然以符自然”。“学《易》者必于变化而察之”,“知其当然”,继善成性的格物致知;“而后可进求其所以然”成性继善的“致知在格物”。“王弼“得意忘象,得意忘言”之说非也“。
“悔吝非凶”,非善恶之分的心性质文,乃辨是非曲直的文理理蔽和认识偏差,失神几精义于道体论精微四义,失神理明诚于阴阳不测之几,尚未到圣希天境界的学希贤,贤希圣,“故曰小疵”。“爻之有悔吝,动违其时,在几微之间尔”。学思勤勉,朝乾夕惕以补过。“静察其理,则正而失宜,过不在大”,惟道是存诚求真,砥砺实明。“审之于独知之际”,虚壹而静;“以消息其应违”,“保成而补过”;“不容不戒惧矣”,“勉慎以图功”。
“如“素履往”之类“,平素履行礼义以往,立心立命怀愿独行。(释:往之为义,有已往)
“如‘往蹇’之类”,蹇难行阻,反身修德。(释:有方往)
“已往则保成而补过”,知耻为勇,勇气补过,仁智也。“方往则勉慎以图功”, 朝乾夕惕而学思勤勉,神智圣境也。“察其文”,能明晓天下礼乐之神妙,通达圣人境界的“大而化之”,“可以因其占而得所宜”。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27 04:5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易》启心悟性。易兼常变,非“蔽于天而不知人”的道法自然,而是“易与天地准”,神導明诚的天地人参。明晰易道两能:天能与人能,彰显地能。天能,天施主大生,地受主广生;肖天地德,形上導的明明德。德者得也,得者何德?荀子的礼三本,形上神導德治的治之本:明明德。治理所得,乃形下器道所得。生之本的天人诚道实德,循物理事则的诚者天道;类之本的天人诚信道,诚信明德。形下器道所得,天人诚信明德,天人诚道实德,至实至真实明:“诚”,天能的理性实学。传统儒学理性实学的体系特征,形下器道乃“诚”,天人诚道至实,天人诚信道至真,至实至真有仁礼知识体系,天人诚道与天人诚信道的文明同道。形上導乃“神”,明诚神理与明钦神参。神理神参的理道一体,存神以存诚的明明德,明诚的诚信明德,有尊德性学问道,“致广大而尽精微”;明钦的诚道实德,有道问学学问道,“极高明而道中庸”。两大学问道明诚于仁礼知识体系,理道精深的“神”与“诚”。传统儒学理性实学的体系特征,易道天能的神導明明德,存在理势天;诚道的明德与实德,存在音容天。天能,存在理势天導向的存在音容天,道体论的中奏以天。
人能,生之本的诚之者人之道,循物理事则的实践理性,天地人参,天道至实;类之本的诚之者人之道,诚意正心,“仁心大用因乎礼之体”,实学的道德理性,人道至真。人道至真于天道至实,诚明。人能的天道至实,《易传》的三道三才,循物理事则的诚之者人之道,人事刚柔有易简理得的阴阳天道,乾易知与坤简能,“阴阳与道为体”的人能客体,易简立本,人事尊卑易知简能结构的人事理则;有心性能动理则的刚柔地道,乾刚健与坤柔顺,“道建阴阳以居”的人能主体,“易简之善配至德”,健顺能动结构的心性理则。人道至真的类之本,心性质文有仁义人道融入阴阳天道与刚柔地道的仁心大用,“仁则活之理赅而存焉”,乃天人诚信道文明同道于天人诚道的活之理,也是神導明诚的活之理;“仁则活之体赅而存焉”,人能客体人事往来的易简立本,用人宗旨为德才兼备的易简理得,神導德政的“审微以定命之谓神”;“仁则活之用赅而存焉”,人能主体心性能动的“易简之善配至德”,定性的能动宗旨为健顺五常,易与天地准的乾道变化,乾刚正的令下必从,柔顺效法乾道变化,柔得尊位动也刚。“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神導乾坤气化的清通太和。实函斯活的活之理、活之体与用,道原并建的刚柔质文。质文的心性能动,“性情以动静异几”;刚柔的人事运筹,“体用以德业异迹”;人事性命的性与天道,“始终以循环异时”,人能的至诚至明,也是神導的存诚御气知化,“类应之,数数之”的神气明诚,理论理性神導的实践理性。
天能与人能的天人合能,有实践实证的地能,能动定性的刚柔地道地曰示,集循物理的两大事则,人事刚柔的易简职能与健顺职责为道器层次的礼义规范,健顺五常的君子喻于义与小人喻于利,礼义规范为实践实证的基础理论。“利义之际,其为别亦大;利害之际,有相因之微”。利义别亦大,有一人之正义,“通于人而未合于天,成于事而亏于道”;有一时之大义,以坎坷与灾难为代价,换来矛盾极重必改成然的曲折反复;有会通古今之通义的经世治用。利义别亦大,致利害因果事实有相因之微。究相因之微的利害因果所以然之理,实践实证的精深理论。精深理论,有道问学学问道的道体精微四义,有尊德性学问道的阴阳不测之几,民生利益精微与鬼神心性危微。天能,人能与地能,《易传》三道三才的循物理两大事则,古今义理会通的传统优秀文化,竟曲意为天时地利人和。因《易传》托孔子名,认为孔子错解易经,不知《易传》的天地人参,取代易经的天地人同,乃物质生产力发展促成“新故相资新其故”的必然走势,寻根复古守旧,断失传统优秀文化的数典忘祖。
天能,神導的存在音容天,即中奏以天;人能,始奏活力人;能动对象,关乎生之本与类之本的人伦庶物道,终奏以物。天能与人能之间,天能理道定所于人能,存有释放或滞弱人能正负的道心效应,“道心惟微”,道体论有三阶段,肯定阶段的“通于人而未合于天,成于事而亏于道”;否定阶段的“合乎天而不因乎物……守其常以为明,而不协于芚愚之化”,理道定所的一物两体。否定之否定阶段的“始奏以人,中奏以天,终奏以物,均一之化备矣”,理道定所的两体理一。人能成就天能,存有进化和退化的天能正负向的人心效应,“人心惟危”,心性质文三归类,体用中庸的刚柔质文,实践理性的两体理一,文史与质野,实践心性的一物两体。神導的理道定所,理性实学的天能与实践理性的人能,化一物两体为两体理一的天人合能。实践实证的地能,富有大业与日新盛德的“容光而不穷于所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27 04: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能与人能的能动要素,物起心生的性情相需,本体论的三要素;事物,人事与心性,顺应人情物理数者之易道。无有一极之无极,“理化,天也”,“事常变,易无体,神无方”,易道极变的“大中即寓其间”;无有不极之太极,“事物人也”,事变体易神有方,太极的一定理道,礼惟贞常,体用中庸的止于至善。知幽明道的无极而太极,“大中即寓其间”的文明不息,至善无止境,继善成性的事物元亨利贞,成性继善的贞元亨利。显著成地能的要素和轨迹:“性情以动静异几,始终以循环异时,体用以德业异迹”。
礼惟贞常,易道极变,事物循序渐进的象数天理。象之理,“因已然以观自然”,“天地万物已然之条理”,因象理而有数之理,“期必然以符自然”,“健顺五常,天以命人而人受为性之至理”。因象而生数,易极变而礼惟居常;数成而生象,礼易常变,礼惟贞常而易道极变。易兼常变,“易道大而无惭”;礼惟贞常,“礼数约而守正”。“易全用而无择,礼慎用而有则。礼合天经地纬以备人事之吉凶,而于易则不敢泰然尽用之”,大中有则。顺应人情物理数者的象数天理,象生数的因已然而应然,数成象的期必然有能然,应然与能然的象数互生,通志成务的大天下之生,神導礼法的明德善化。“阴阳与道为体,道建阴阳以居。相融相结而象生,相参相耦而数立。融结者称其质而无为,参耦者有其为而不乱。象有融结,故以大天下之生;数有参耦,故以成天下之务”。无极而太极的事变体易神有方。太极之无极的“事常变,易无体,神无方”,“大中即寓其间”的刚柔文质。“象者生而日生,阴阳生人之撰也;数者即生而有,阴阳治人之化也”。“性情以动静异几,始终以循环异时,体用以德业异迹”。礼易常变,“象日生而为载道之器,数成务而因行道之时。器有小大,时有往来,载者有量,行者有程”。
认识礼易常变的象数天理,精深研究本体论的刚柔(人事)文质(心性)的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心性能动的性情相需,性内情外的性以发情,情以充性,情内物外的功贞情,“我情自性,不能自薄”的情理天下,“情交以尽性至于命”。二是心性应用的体用相函,人事刚柔的易简健顺,各正性命的天道酬勤,性命分殊的立心立命,“以天命不止为己性已有,率性而后道现,修道兼修其体用而教唯用”。教唯用成就的体用中庸,“体以致用,用以备体”的“体用以德业异迹”,“富有而不吝于施,日新而不用其故”。三是时空部分,天道循环的始终相成,“始以肇终”的“极其大而后中可求”;“终以集始”的“止其中而后大可有”。“始终以循环异时”,无极的“理化天也”,继善成性的元亨利贞;太极的“事物人也”,成性继善的贞元亨利。无极与太极的共同点,不可易变的义理精深:“性性为能存神”的性之灵,“物物为能过化”的天之则。形下器道的性灵天则,至当中正的刚柔质文,诚意正心的诚之者人之道,循物理事则诚行于天人诚信道文明同道于天人诚道。至当中正的理道灵魂:“诚”,至实至真实明。形而上導的性灵天则,神心妙用的仁智同用,乾坤合道的智神同体。神参明钦于象数天理的形理合一,“由形之必有理”,应然的象之理,与能然的数之理,象数天理;“知理之即有形也”,礼易常变的中庸体用。神理明诚质实鬼神的神气理一,神導御气的理在气中,实践理性的理气、性命两体理一。“由气之必有神”,神理導理气而御气;“知神之固有气也”,性灵天则的神心妙用御气,乃诚之者人之道的实践理性。神理与神气,“形气存乎神理”的“数数之,类应之”。存神以存诚御气知化,神有方的事变体易,神无方的事常变,易无体。形上導至当中正的理道灵魂:“神”“报之以实而实明生”的理论理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