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44|回复: 28

道德经启示录之八——德是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17 00:3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是物质。法其自然而生成万物。
德是什么?
德是行为。是由思想支配之行为。思想是人类所独有。故此,德也是人类所独有。人类有了德之思想,必须通过行为方能得以体现。说某人有德,须其人有多种利他利群之行为为众人所知,方称之为有德。人有德之思想,不付诸行动,谁其知之。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二者都是通过行为得以显示其有德或无德。
人各有其道。道不同思想也不同。其对于德之理解定义也不同。劳动者以自食其力为德。窃格瓦拉以之为耻。都是通过行为得为人所知。
既然人人各有其德,各行其是,社会岂不乱套?故而有圣人立德之思想为众人立行为之准则,须共同遵守,则形成仁,义,礼之行为。这些行为准则须反复教导,反而归于无德。故曰,礼,道之华而乱之始也。
上德不德,不为人知。下德不失德,竟是公知。德之有无,其难乎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7 05: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个好帖子:
1:道是本源,看不到摸不着,我们是通过道生出来的万物来反思而得的道的。道进入万物之中的部分,构成了万物最初的生命根本,这个根本就是德,因此说德者得也。也就是说,德是万物的抽象统称。
道之大德曰生,万物本初德是最满的、纯朴的,而在自然竞争中后天被迫做出种种改变,形成各种联系关系以适应生存。圣人通过观察自然和社会 ,体察出种种关系的脉络,而归纳出道德仁义礼法兵等管理方法。
2:老子是道先德后,是本体论;孔子是德先道后,是现象论。儒家认为有思想才能有德,有德才能体会道。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7 06: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对,道德當然是道行为德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7 10: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德不德,是仁。下德不失德,是义。
上德是心中装着德,一切行为以德为标准。不德是对德的否定。心中装着德,一切行为以德为标准当又不以德为最终目的行为叫仁。
下德是心中放下德。下德不失德,是心中放下德而最终目的又不失德的行为叫义。
德的本义是:登高,攀登。人在得道之后拥有一种势,如何将这种势长存是个问题。以势凌弱,其势不在,其势即死。故以势凌弱不可取。
以势不凌弱,又是一个什么的样的状态呢?咦!使人信服归顺靠拢。道之势以另一种方式储存,长期有效,这种行为叫德。
所以德本是私利,老子说:建德如偷。确切的说还真是偷了别人隐藏的东西,虽然明面上是交换。你付出了实力,别人交出了真心。

所以上德不德,就是心中装着德,当最终的目的又放弃了德的利益,这叫仁。
下德不失德,就是不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又不会以势凌弱,这叫义。
心中没有仁的人不会有义。心中没有义的人不会知礼。
当对方对你上礼时,而你莫之应时,只能攘臂而乃之(抱拳还礼)(呵呵!封建社会的丑陋恶习,文明的现代人当然是不懂得的)。
失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7 15: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服困济民是,为人不求回报,才是德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7 21:51:1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诸君光临。
各位高见,足以证明,人各有其道,思想不同,对于德之理解各异。
理解各异,并不能说明辨别谁对谁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7 21:5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样也不能说明谁有德或无德。
有德或无德,只能在每个人具体生活的行为之中表现出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证明有德或无德,同样是如此。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7 22: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然科学理论要经过实验证明。社会科学理论同样要经过社会实践证明。只是从概念上互相辩驳,无法辨别对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7 22:3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即德行。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德是标准,也是为事标准,事物之间的结果无非好坏,我们说一个人居心不良,灭着良心做事(餐馆老板不讲卫生,使用地沟油)就是不好,同样的,我们说无德,一个不守和一个遵守,我们也是这样称呼的不是。德,仁,义,礼,上德与下德,说德到不如说标准,为事标准,整体到个人标准,故而有圣人立德之思想为众人立行为之准则,也是个人之准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7 22:4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德,作为人类思想之概念,是抽象的。只能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之间的具体行为才能表现出来。这一点与道之概念明显不同。
道,有物质作为其概念的起点。具体的道都有具体的物作为起点。但是,德是没有物作为起点,只有行为作为其起点。行为存在,德就存在。行为不出现,许空头支票,说空话,德就不存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7 22: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0-11-17 22:40
德,作为人类思想之概念,是抽象的。只能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之间的具体行为才能表现出来。这一点与道 ...

相对统一,就是物质清楚,精神明白,精神明白,物质就清楚.(认识予以认知,认知达成认识.在一个合理的社会,行为是合理的,那么精神也是明白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7 22:58:08 | 显示全部楼层
良心,标准,制度,只能说是对于德之要求或者说是期望。能不能具体执行表现为具体行为,才能表现出有德或无德。
行为是人产生的。人在社会中处于不同地位不同团体不同阶层直至民族国家等等。对于德之要求或者说理解是有不同的。其事例众多。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7 23: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了凡居 发表于 2020-11-17 22:56
相对统一,就是物质清楚,精神明白,精神明白,物质就清楚.(认识予以认知,认知达成认识.在一个合理的社 ...

物质是实际存在,本身是清楚的。不论人是否清楚明白,不影响物质存在。人不清楚明白,是人的知识能力不够。
合理社会是不存在的。人与人不同地位阶层,你认为合理别人可能认为不合理。同样,你认为某人的行为是有德,别人可能认为是无德。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8 09:4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服困济民是,为人不求回报,才是德义。
这是旁观者心态!他不知道什么是德,什么是义。
只是被灌输,然后用这被灌输的认知去要求别人。
这是一种极自私的人,从来不反问自己能否做到,当对别人却以这样的条件去苛责。
这种话听起来高大上,有如蜜糖,吃下去的人却只有痛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8 22:4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希夷生 发表于 2020-11-18 09:48
服困济民是,为人不求回报,才是德义。
这是旁观者心态!他不知道什么是德,什么是义。
只是被灌输,然后 ...

何必如此言辞激动。
仅仅是文字语言谈论德义,并不能说明是否做过或者能够去做德义之事。也就不能证明德是否存在或产生。
高谈阔论近乎清谈。没有行为就无所谓有德或无德。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8 23: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无屮 发表于 2020-11-17 05:00
这是个好帖子:
1:道是本源,看不到摸不着,我们是通过道生出来的万物来反思而得的道的。道进入万物之中 ...

道是人类不可知的。德是人类独有的思想支配之行为。是可知的。
道恒无为而无不为。既然是无为而无不为,就没有思想,无所谓德之有无。表现在具体行为,即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道,没有德。人,才有德之概念。故而老子说,圣人要效法天地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样才合乎于道。
这也说明,德,是有局限性的。是不能显示于所有人之上的。具体说,某一个人做的好事,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是好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9 09: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0-11-18 22:42
何必如此言辞激动。
仅仅是文字语言谈论德义,并不能说明是否做过或者能够去做德义之事。也就不能证明德 ...

这就是视角不同看待的事情就不同。在您看来我为何不仁,如此激利。
而在我来说理之所在,义不容辞。所做之事不正是他说的:服困济民是,为人不求回报吗?

理之不通,自当拔刀相通。
义不容辞啊!
为什么要这么做?
扣心自问,不过是想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而不居其华而已!还是求回报的!
这个回报就是居德之厚。

高谈阔论而不融入现实,腐儒行为!


有德,是当下的行为产生的。所以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这里的无,名万物之始也。意思是之所以产生仁的行为,是对当下事情通透之后的作为促进当下的行为能够生生不息。这是无生有。

无德,是对曾经拥有的知识积累所产生的所以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这里的有,名万物之母也。意思是之所以产生义的行为,是用曾经拥有的知识积累促进当下的行为使之能够生生不息。这是有生无。
有无之相生也,越生越厚。大丈夫自当如此。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9 11: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1,扶困济民不求回报是有为而无为。
2,滴水之恩应勇泉相报是无为而有为。
3,有为而无为、无为而有为,是社会科学永保和协太平天下的道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9 17: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0-11-17 23:08
物质是实际存在,本身是清楚的。不论人是否清楚明白,不影响物质存在。人不清楚明白,是人的知识能力不够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问题总是相对的,也是绝对的。这就好像正负两极,直流电我们有所区别,交流电我们有所区别而无所别(无所别而有所区别)。我们说和而不同,有无相生就是说若有若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精神和物质,是对立的也是对等的,相互达成又相互统一。法其自然而生成万物,物质是实际存在,本身市清楚的,那么认识也是明白的。

不论人是否清楚明白,不影响物质存在。认识不明白,同样的物质也会不清楚(完全清楚)。也可以说人不清楚明白,是人的知识能力不够。

合理社会是相对存在的,取决于合理不合理(问题是相对的,自然本身就存在差异性,这是不可改变的,无非就是把问题最小化。好比个人问题做事,是以大众为标准,那么问题显然不是问题,更多的也是问题,就是把这种问题的可能性变无。)

人与人不同地位阶层,你认为合理别人可能认为不合理。同样,你认为某人的行为是有德,别人可能认为是无德。(问题就是相对不合理,白话说就是社会构成是分散开的,没有标准就是相对不合理,好比管制,一层一层向下管理,那么就是一层一层向上反应,事情就无关于自己,自己相对大众就是分开的,同样的,由于分开,那么相对来说就没有认识标准,认识不统一。
相对来说呢,好比管理,阶层之间,个人到大众,如何做到个人之间,那么我们来说就是相对合理,个人到整体,无为而治)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9 22: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了凡居 发表于 2020-11-19 17:37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问题总是相对的,也是绝对的。这就好像正负 ...

物质和精神是对立的,但是不是对等的。精神是依附物质而产生并存在的。没有精神,物质依然存在。没有物质,精神就无从产生。人是物质的表现形式之一。没有人就没有精神,但是物质依然存在。哲学研究者之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混淆不清,就是跳不出人这个局限。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9 22:3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同善与不善的对立存在一样,合理和不合理也是同时存在的。有合理同时就有不合理。合理社会是相对的,就意味着其中必然有不合理之处。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解决。只能采取一种平衡的方式为各方面都能接受而已。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22 14: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0-11-19 22:27
物质和精神是对立的,但是不是对等的。精神是依附物质而产生并存在的。没有精神,物质依然存在。没有物质 ...

物质和精神是对立的,也是对等的。
认识予以认知,认知达成认识。老子说了,一阴一阳谓之道,事物总体来说就是一分为二的,我们从自然当中认识自然,然后认识应用到自然当中,自然而然。就好比左右两只手,有所不同,有所相同,和而不同。从生产关系来说,我们说质量,质和量之间的量变和质变,不也是相对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物质。

德是什么,老子说上德不得,下德不失德,然道德不德?

(现象是事实的反映,事实是对现象的说明。可乎可,不可乎不可,两者缺一不可。问题是相对的,从历史来说,这种对立存在是自然对立(天的自然生成,好坏同时存在),从当今来说,这种对立是直观对立(不平等,物质是物质,精神是精神。),都是由于没有标准看待,好比当今社会问题,都是由于不平等造成。当今社会更趋向于物质,那么精神构成就是一种表面形式存在,社会构成就会呈现分离化,没有统一,就构不成标准,以后的以后,那么矛盾就会持续化,继续形式化,分开化.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22 14:5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了凡居 于 2020-11-22 15:08 编辑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0-11-19 22:35
如同善与不善的对立存在一样,合理和不合理也是同时存在的。有合理同时就有不合理。合理社会是相对的,就意 ...

合理和不合理是相对而言的,德是什么?就是道德。上德不得,所以有德,下得不失德,所以无德。问题是相对的,自然本身就是如此,有上下之别,好比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理性和非理性这是不可改变的。问题是相对的,合理和不合理,就是让我们如何区别对待,如何平衡,如何道德。(道德就是合理的存在,事物之间的合理性,如果不好好学,那学什么道德,是必要性,而不是采取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23 06:2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德就是天地间的大道理,是大规律,走大道不走小路,不走歧路,也不走捷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23 07: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德才是大道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3 16: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诸君看来还都是沉迷于理论概念之中,从理论到理论,讨论哲学问题,永远不会有完结。因为无法证明理论的对错与否,基本上都是流于空谈。道德,公德,道理,规律,等等概念,必须体现在具体的人或事,才有其生命力。对哲学国学有着深厚兴趣的,往往在现实之中难有作为,就在于理论难于结合实际。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29 07: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对,必须体現在具体的人或事中。难就难于百分之百的公与私的过程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