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根棒
7 g& O& h E: \/ \0 @来源:趣观历史 k9 s. H, @' |3 c, G
2 Y# R9 R/ N6 { 洛根棒,是一种军用应急口粮。3 L5 x0 E" a) b% c
, H9 m5 \* \& Q2 V$ o
中文名:洛根棒" M" ~: k- d3 R8 s8 J0 R, J) w
巧克力:是最合适的选择" D$ M5 p& e3 X M6 \& C) W5 b9 H9 z
食用:应急口粮- Y Y9 ^1 Z% r" D
重新设计:一种新的应急口粮
5 [: F# p9 I5 @
9 r9 U- W) f) C
由来
5 Y2 |1 m$ b3 s' ]+ k3 @3 b) a8 F 二战时期,美国军方急切需要一种能够在紧急情况下食用的应急口粮。一战中的牛肉饼咀嚼困难且难消化,所以必须重新设计一种新的应急口粮。
- v% G7 F7 H" ^$ M5 @, r 科研人员认为,巧克力是最合适的选择。但一般的巧克力在摄氏34~38度就会溶化,不符合军方在非洲沙漠和亚洲丛林作战耐高温的要求。以食品专家撒姆为首的科研团队接下了这个任务。他们在实验中发现,如果在巧克力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玉米粉或燕麦粉就可以有效延缓巧克力的溶化。于是,一种军用巧克力—洛根棒诞生了。这种巧克力之所以被命名为洛根棒,是因为这个项目的主管是一位名叫洛根的军官。
7 \( h1 H4 R# W0 ~" l2 l/ A 当时的美国正在紧锣密鼓的为投身二战积极的做好战前准备,但是在应急军粮食品的选择上,似乎他们找不到比巧克力更好的替代品了,毕竟巧克力味道口感极佳,且热量高,能够快速补充士兵身体所需的能量,但更多的时候,这些士兵都将巧克力当成零食给吃掉了,往往到了真的需要巧克力危急关头,反倒宣布巧克力告急了。既然是作为一种军用应急口粮,那么美军所食用的这种巧克力与我们平日里吃到的巧克力还是存在很大不同的,甚至美国军方对于巧克力的要求还稍显有些奇葩。首先,美国军方要求每条军用巧克力的重量要为标准的110克,不能多也不能少;其次,巧克力的热量也要足够高;第三,这种巧克力还必须要耐得住高温,因为我们平时吃到的巧克力其实揣在兜里,只要温度稍微高点,就容易融化。第四点也是最重要最奇葩的一点,请务必保证这种巧克力的味道要足够难吃。什么?难吃?我们对食物的要求都是要美味可口,满足我们的口腹之欲,要求难吃的还是头一次听说,就连当时好时巧克力公司的老板也对这个要求感到惊愕。 s X' p, s3 }* K- w
但其实美国军方提出这样的奇葩要求,也是基于曾经的前车之鉴。因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军用巧克力就是因为太好吃了,以至于士兵们贪嘴早早就把巧克力给吃光了,但如果巧克力变得足够难吃的话,或许就能很好的解决士兵们提前吃光巧克力的这一问题。为了满足美国军方的这种要求,于是好时巧克力公司也是煞费苦心,经过一番折腾,终于在1937年的时候,为美国军方制作出了一款世界上最难吃的巧克力。美国军方在拿到第一批巧克力以后专门对其进行了测试,而测试结果也没有让他们失望,于是便在之后迅速下达了军用订单。9 B6 }1 w) e$ e3 Z! m
$ p: a/ ^: `8 v0 ] 味道$ }. I w/ h4 F6 \
虽然洛根棒能在紧急战况中为士兵补充所需的能量,但它的味道却让人难以下咽,就跟白水煮土豆差不多。原因是因为美国后勤部门为了防止巧克力做得太好吃使士兵们在闲着无聊的时候将其当零食吃掉,等真正需要的时候就什么也没有了,所以故意把洛根棒做得很难吃。美军士兵常常把洛根棒当做礼物送给战区的人们以示善意,虽然味道不佳,但对于饱受战乱的人们来说洛根棒无异于是人间美味。% X. v5 E# u! g4 b1 R
7 b7 X5 D0 I% m7 S j1 D 影响
' g+ g$ T4 q" B; i. ^ 作为一种军用巧克力,洛根棒为盟军在二战后期的一场场战斗的胜利作出了贡献,也为世界反法西斯的斗争作出了不朽的贡献。4 z, q0 m4 Q) I% R
. M0 R) v) H(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