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儒学经解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8 22: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ab11bc 发表于 2021-5-7 10:35
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此时的学习研读思考,才是  见真功夫  的时候





唉~~~~!!!



璇玑玉衡,是指天上的天空中的北斗七星,对吧!



21050701(七政02).jpg



北极星,是不动,对吧!
那么,天空中的那个不动的北极星。就是,最接近宇宙北极的那个星星
换句话说;人类找到了那个不动的北极星,也就找到了影响,地球上的万事万物的根源






21050701(七政03).jpg



为什么说找到了北斗星极及北斗七星,就找到了影响地球变化的根源?
因为,在地球上,人类观察北极星北斗七星的变化规律,与,地球上的四季,有一样的变化规律
而地球上,这个四季变化规律,是衡量地球上,万事万物变化的尺度
所以,掌握了地球上的四季变化规律,也就掌握了宇宙对地球影响。也就掌握了地球上,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律,也就把握了一把开启宇宙的钥匙

这个钥匙,就是四季变化规律!或者说;阴阳五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9 09: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网友对天文知识很有研究,向你的探讨精神学习。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9 10: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舜典
【原文】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如五器,卒乃复。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岱礼。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初。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如西礼。归,格于艺祖,用特。
直解:秩,是祭祀中牲币柷号之次第。五玉,即上文所谓五瑞。三帛,是诸侯世子以下所执的币帛,有䌲、玄、黄,三样。二生,是卿大夫所执的羔与雁。一死,是士所执的雉鸟。格,是至。艺祖,是始祖。特,是止用牛一只,叫做特牲。舜摄位之初,四方诸侯来朝已毕,遂举行巡守之礼。是年二月,先往东方巡守,至于东岳泰山之下,燔柴祭天以告至,望秩以祀东方之名山大川。遂就此地,接见东方的诸侯。因察侯国中时候之早晚,月令之大小,与夫日辰之甲乙,比羲和所颁布的历书何如,有不合的,就责他改正,务使同奉朝廷的正朔。又审验侯国中律吕之高下清浊,丈尺之长短,斗斛之大小,权衡之轻重,比朝廷所降的规则何如,有不同的,也就责他改正,务使同遵朝廷的制度。又修明吉、凶、军、宾、嘉之五礼,不使废随坠,使天下的风俗无不同。至于诸侯朝见的,各执五玉、三帛、二生、一死,以为贽。既修五礼,又将五礼中所用的器具,各处要一一相同,不许彼此异制,使天下的礼器无不一。此数事皆了毕,乃转而回还。至五月的时节,又往南方巡守,到南岳衡山之下,朝见南方的诸侯。凡告天、祀神、一正朔、考制度、同风俗等事,都与巡守东岳的礼一般。至八月时节,又往西方巡守,到西岳华山之下,其礼与初时所行的一般。至十一月时节,又往北方巡守,到北岳恒山之下,其礼也与巡守西方时所行的一般。巡守既毕,于是回还京师,亲到艺祖之庙,用一牛祭祀,而以巡守事完告之。盖人君之于祖宗,事死如事生,凡出时必告行,返时必告归,礼当如此。夫虞舜以一岁之间,遍巡四岳,当时国不称费,民不告劳者,盖古时仪卫不多,凡事简省。至于后世,一巡一幸,千骑云从,供亿浩繁,而万民骚动,巡守之礼,殆不可复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9 18: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极星与北斗七星 相互位置的变化  与  太阳与地球相互位置的变化,有一个一样的变化规律
这个变化规律,不单单是一个天文知识的问题



而是
客观事物,产生发展变化规律根源的认识问题




中华先祖说得好;
若能了达阴阳理,天地都在一掌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10 19: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b11bc 于 2021-5-10 19:21 编辑



中华先祖为什么说
“若能了达阴阳理,天地都在一掌中”
因为,中华先祖,确实是把对自然的认识,浓缩于手掌





21050701(七政04).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10 21: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舜典
【原文】五载一巡守,群后四朝。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直解:敷奏,是陈奏。试,是考验。庸,是有功于民。舜既举行朝觐巡守之礼,遂立为定制。每五年之间,天子以一年巡守,遍到四岳,与诸侯相见。诸侯以四年次第来朝。天子巡守后之次年,东方诸侯来朝,又次年,南方诸侯来朝,又次年,西方诸侯来朝,又次年,北方诸侯来朝。四方诸侯都已朝毕了,又次年,则天子复出巡守。当诸侯来朝之时,都着他把在国所行的政事,一一敷陈奏闻于上。犹恐他说的虽好,而所行或不尽然,又明白考验其治国之功绩,果是实否。若真能修举职业,有功于民,则赐他路车章服以旌异之,使善者愈有所劝,而不善者亦知所勉。五年之间,巡守朝觐,殆无虚岁,古之君臣,皆劳身勤民如此。故上无不究之泽,而下无不达之情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11 12: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舜典
【原文】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浚川。
直解:肇,是始。封,是表。浚,是开导。先时天下只有冀、兖、青、徐、荆、扬、豫、梁、雍,九州。至舜即位因冀青二州地方广大,政教难周,于是始分冀州以东恒山之地为并州,其东北医无闾之地为幽州,又分青州东北辽东等处为营州。添此三州,通前九州,共成十二州。所以均疆域而通政教也。既分了十二州,又于每州之内各择其一山之高大者封表之,以为一州之镇。如冀州则表霍山,兖州则表泰山之类,所以定望祭而攀瞻仰也。又浚导十二州之川,凡水道稍有不利者,即一一开通,不使壅塞。此时虽洪水已平,而犹以修举水利为急务,盖思患预防之意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12 09: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舜典
【原文】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眚灾肆赦,怙终贼刑。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
直解:象,是如天垂象以示人。典字,解作常字。刑,是墨、劓、剕、宫、大辟,五样刑法。流,是迁徙远方。宥,是宽宥。眚,是过误。灾,是不幸。肆,是释放。怙,是依恃。终,是再犯。贼,是杀。恤,是怜悯的意思。帝舜设为墨、劓、剕、宫、大辟,五样刑法,明示天下,如日月星辰垂象一般,使人晓然皆知,不敢冒犯。所以待罪恶之重者,若虽犯在五刑,而情有可疑者,则发遣去远方以宽宥之,此重中有轻者也。五刑之外,又以皮做鞭,用为官府之刑,惩治吏胥。竹片、荆条,二物名为扑,用为学校之刑,责治生徒。所以待罪之轻者,其或罪在可议。例难加刑者,则许他以黄金纳官,赎免其罪,此又轻中极轻者也。此五者,皆制法之条理,法之正也。若是犯罪之人,有偶然差误,出于无心的;有遭逢不幸,陷于有过的,这两项情有可原,则径从释放,赦免其罪。若是依倚势力,敢于作恶;或不改前非,至于屡犯的,这两项情甚可恶,则依律治罪,或杀或刑,不准宥赎。这两句,是用之权衡,法外之意也。夫舜之制刑,轻重取舍,错综斟酌,极其谨慎,敬而又敬者,杲(Gao)何心哉!惟念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再续,故虽兢业戒慎,犹以为不能尽得天下之情,深恐刑罚一失当,则必滥及于无辜。其哀矜(Guan)怜恤之仁,常寓于法制之内,所以又说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盖刑罚以禁恶,乃圣人不忍人之心。以此为心,岂有刑罚不中者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13 14: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舜典
【原文】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直解:流,是发遣。放,是安置。窜,是驱赶。殛,是拘囚。共工、驩兜,是二臣名。三苗,是南蛮之君。鲧,是崇伯。幽州、崇山、三危、羽山,是四面极边的去处。舜之用刑,虽以好生为心,宽恤为念,然于有罪之人,亦不容不诛也。当时之臣,若共工、驩兜,二人相助为恶;三苗之君,恃险为乱,不服王化;伯鲧方命圯族,治水无功。天下之人,謂之四凶。当尧之时,未及诛戮,及舜摄位,以此四人者,稔恶不悛,罪在不宥,乃发遣共工于北边之幽州,安置驩兜于南边之崇山,驱逐三苗之君于西裔之三危,拘囚崇伯鲧于东裔之羽山。这四个人,都是天下人心之所共恶者。舜为天下除害,各因其罪而罪之。故天下之人,皆以舜为刑当其罪,无不心悦而诚服也。夫人君治天下,大要在赏罚两件,必至公至当,才能服人。前面说明试以功,车服以庸,是记舜赏当共功,此言四罪而天下咸服,是记舜罚当其罪。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14 10: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舜典
【原文】二十有八载,帝乃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
直解:帝,是帝尧。徂(Cu),是升。落,是降。人死,则魂升于天,魄降于地,故叫做徂落。遏,是绝。密,是静。八音,是金、石、丝、竹、匏(Pao)、土、革、木,八件音乐。舜摄位至二十八年,帝尧乃崩。畿内的百姓,哀痛深切,就如居自家父母之丧一般,至于三年之久。四海的人民,亦皆不忍作乐,绝静了八音。盖帝尧圣德广大,恩泽隆厚,所以人心思慕之深,至于如此。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14 17:58:40 | 显示全部楼层
舜典
【原文】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
直解:月正,就是正月。元日,是初一日。格,是至。文祖,是帝尧的始祖,已见上文。先时舜受终于文祖,不过是替帝尧摄得天子之事,至尧崩之后,舜服三年丧既毕,天下之人,都来归舜,不容逊避。舜于是以除丧之明年正月初一日,复至文祖庙祭告,才即天子位焉。必以月正元日者,盖月正乃一岁之始,元日又一月之始,人君即位改元,必与天下更始,故取岁月之首以重其事也。上一节是记尧之终,此一节是记舜之始。

【原文】询于四岳,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
直解:舜既告庙即位,首先召见四岳大臣,访问他治天下的道理。以人君为治,第一件是进用贤才,然贤才或隐于山林,或屈在下位,朝廷未必尽知。于是尽开那进贤的门路,使四方但有德行,有才能的,皆得以进用,而无闭塞阻挡之虞。又以人君一身聪明有限,天下事岂能尽见,岂得尽闻。于是明四方之目,达四方之聪,以天下之耳目,为上之耳目,使人人眼里但有所见,耳里但有所闻的事情,都许直言来告,而无遮隔壅塞之弊。夫辟四门,则贤才无不进;明四目,达四聪,则下情无不通,帝舜之励精图治如此。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14 23: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b11bc 于 2021-5-14 23:32 编辑
国学爱好者树文 发表于 2021-5-14 17:58
舜典
【原文】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
直解:月正,就是正月。元日,是初一日。格,是至。文祖,是帝尧的 ...




21051401(国学01).jpg



学习研读到这儿,才知舜摄位了(28+3)年后,才成为真正领*导*人!


谢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15 06: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ab11bc 发表于 2021-5-14 23:23
学习研读到这儿,才知舜摄位了(28+3)年后,才成为真正领*导*人!

由此可知古人崇尚礼制、人文规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15 09: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舜典
【原文】咨十有二牧,曰:“食哉,惟时!柔远能迩,惇德允元,而难任人,蛮夷率服。”
直解:牧,是养民之官。柔,是宽以抚之。能,是要他驯习于教化的意思。惇,是厚。德,是有德的人。允,是信。元,是仁厚的人。难,是拒绝。任人,是包藏凶恶的人。帝舜既分天下为十二州,每州设官牧养百姓,于是呼十二州之牧而告之说:“牧民之道,当使民足食,而足食之道,在不违农时。必须轻徭薄赋,禁止兴作,使民皆得以尽力于农畞(Mu)之事,然后民食可得而足也。民食既足,教化可兴。一州之民,有在远方的,则当宽以抚,使乐于归戴;有在近处的,则当驯而习之,使入于礼法。人有德行的,则亲厚之;有存心仁厚的,则信任之,使得以助我之治。若那深情厚貌,包藏凶恶的人,则须深恶痛绝,使不得倖进,以殆害于民。尔十二牧,若于这几件,处置各得其宜,则不但中国之人,皆顺其治,虽远而蛮夷外国之人,慕我治化,亦相率而服从矣。”夫安民之道,固在于知人用贤。然天下事,众君子成之而不足,一小人坏之而有余。所以帝舜之命十二牧,既说惇德允元,教他亲信君子,又说个难任之人,教他提防小人。圣人之远虑如此,万世图治者所当深念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16 09: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舜典
【原文】舜曰:“咨!四岳,有能奋庸熙帝之载,使宅百揆,亮采惠畴?”佥曰:“伯禹作司空。”帝曰:“俞,咨!禹,汝平水土,惟时懋哉!”
直解:奋,是起。熙,是广。帝,指帝尧。载,是事。宅,是居。亮,是明。惠,是顺。畴,是类。懋,是勉。帝舜咨访四岳说:“今之天下,乃帝尧之天下;今之事功,乃帝尧之事功。尔在朝之臣,有能奋起事功,熙广帝尧之事者,我将使他居百揆之位。以明亮庶事,使件件各得其宜;因以顺成庶类,使物物各遂其性。此辅弼重任,不知何人可以当之?”于是四岳及所领诸侯,一同举荐说:“今有伯禹,见作司空之官,可居此任。”帝舜素知禹贤,即以群臣之举为然,而咨以命禹说:“汝为司空,能平水土,今命汝仍以旧官,兼行百揆之事,当勉励不殆,以成亮采惠畴之功可也。”禹闻帝舜之命,不敢自任,乃拜下稽首,让于稷、契及皋陶说:“此三人皆有才德,可居百揆之任。”帝舜以此三人固贤,而禹功冠群臣,自宜首用,故但然其举,不听其让,说:“百揆重任,非汝不可,汝其往就职事哉!”人主之务,莫先于择相,故帝舜即位之初,首发百揆之命。而当时诸臣济济相让之美,千古之下,犹可以想见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16 14: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ab11bc 发表于 2021-5-14 23:23
学习研读到这儿,才知舜摄位了(28+3)年后,才成为真正领*导*人!

百读不厌是经典。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17 07:4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舜典【原文】帝曰:“弃,黎民阻饥,汝后稷,播时百谷。”
直解:弃,是后稷的名。阻,是困阨(Ai)。后,是君。弃以功受封于邰,为邰君,而居稷官,故謂之后稷。播,是布种。谷非一种,故謂之百谷。弃自幼年便好耕种。帝尧时已命为后稷,教民播谷。至是帝舜因禹之让,乃命之说:“洪水初平,地利未能尽兴,天下人民,还有阨于饥饿,不得饱食的。今命汝仍为后稷之官,任养民之职,教百姓每,因天时之早晚,顺地势之燥湿,以播种此百谷,使人人都得饱食,而无阻饥之患,于以终汝后稷之事,可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17 10:47:48 | 显示全部楼层
舜典
【原文】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
直解:亲,是亲睦。五品,是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五伦中的名位等级。逊,是顺。司徒,是掌教化之官。敷,是宣布。五教,即是五品之教。宽,是从容不迫。契在帝尧时,已作司徒。至是帝舜因禹之让,亦申命之说:“今天下百姓每,多不相亲爱,五伦的品节,也多不逊顺,我甚忧之。今命汝仍为司徒之官,任教民之职。汝必用心敬谨,以宣布五品之教,使人知所遵守,不可少有怠忽,而又必从容宽裕,以待民之渐化,不可过于急迫,于以终汝司徒之事,可也。”盖人君之治天下,以养民教民二者为急务。故帝舜命相之后,即于后稷司徒之命惓惓焉。然必先稷而次司徒者,盖衣食既足,而后教化可兴,亦王道之序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18 09: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舜典
【原文】帝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宅,五宅三居。惟明克允。”
直解:猾,是乱。夏,是中国文明之地。劫人的叫作寇。杀人的叫作贼。奸宄,是阴谋为恶的人。在外的叫作奸,在内的叫作宄。士,是士师,掌刑之官。服,是服其罪。宅,是居止。帝舜因禹让及皋陶,亦申命之说:“如今四方蛮夷猾乱中国,中国之人,乘机作恶,有为寇为贼的,有为奸为宄的,其为生民之害多矣。汝皋陶旧为士师之官,今命汝仍居此职,凡寇贼奸宄,罪恶不可宥者,当治以墨劓剕宫大辟五等之刑,使服其罪。然刑虽有五,而服刑则有三等之就。惟死刑弃之于市,宫刑则下蚕室,余刑亦就屏初,不使误而至死。于寇贼奸宄,罪有可议者,则制五等流刑以宅之。然流虽有五,而宅徂为三等之居。惟大罪投诸四裔,次则九州之外,次则千里之外,各有远近不同。汝之且刑,必致其明察,凡轻重远近之间,不使少有差错,乃能刑当其罪,而人无不信服也。”夫民教之不从,乃可加以刑罚。观舜命官治刑在教民之后,可见用刑非圣人之得已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18 12: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舜典
【原文】帝曰:“畴若予工?”佥曰:“垂哉!”帝曰:“俞,咨!垂,汝共工。”垂拜首稽首,让于殳(Shu)、斨(Qiang)暨伯与。帝曰:“俞,往哉!汝谐。”
直解:若,是顺理整治的意思。垂,是臣名。共工,是官名,专管理工作的事。殳、斨、伯与,是三个臣名。谐,是和。帝舜问于廷臣说:“谁能依顺那物理,整治我百工之事者,我将任用之。”群臣同辞对说:“有臣名垂者,其人有巧思,可当此任。”帝舜遂以群臣之举为然,而咨以命垂说:“汝当做共工之官,顺治百工,以整理兴作之事。”垂乃下拜稽首,让于殳、斨及伯与说:“这三人皆有才能堪居此任。”帝舜以此三人虽贤,终不及垂,故但然其言,不许其让,而命之说:“共工之任,非汝不足以当之。汝其往任此职,以谐和百工之事,可也。”夫共工之职,在九官之中,虽若稍轻,然舜亦必咨访责成,不肯轻授如此。盖圣人为官择人之心,不以崇卑而有间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18 12: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舜典
【原文】帝曰:“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佥曰:“益哉!”帝曰:“俞,咨!益,汝作朕虞。”益拜首稽首,让于朱、虎、熊、罴。帝曰:“俞,往哉!汝谐。”
直解:上,是山林。下,是泽薮(Sou)。益,是臣名。虞,是掌山泽的官。朱、虎、熊、罴,是四个臣名。帝舜又咨访廷臣说:“人君一身为万物之主。山川之间,有草木,有鸟兽,虽是天地所生之物,而樽节爱养以遂春生者,亦人君之责也。汝群臣谁能为我顺而治之,取之以时,用之以节,使上而山林,下而泽薮,凡草木鸟兽,无不各遂生育者,我将用之。”群臣同辞对说:“在廷之臣,惟伯益可当此任哉!”帝舜以群臣所举为然,遂咨益而命之说:“汝当做我虞人之官,掌此山泽,以顺草木鸟兽之性。”伯益闻命,下拜稽首推让于朱、虎、熊、罴,说此四臣,皆可使居虞人之职。帝舜虽然其言,不听其让,仍命伯益说:“山泽之事,惟汝为能。汝其往任此职,谐和其事,可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19 20: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舜典
【原文】帝曰:“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礼?”佥曰:“伯夷。”帝曰:“俞,咨!伯,汝作秩宗。夙寅惟清。”伯拜稽首,让于夔(Kui)、龙。帝曰:“俞,往,钦哉!”
直解:三礼,是祀天神、享人鬼、祭地祗,三件大礼。秩宗,是主叙次百神之官。夙,是早。寅,是敬畏。秩,是心无私曲。清,是洁净。夔、龙,是二臣名。帝舜咨访四岳说:“国之大事在祀,谁能为我掌管祀天神、享人鬼、祭地祗之礼者,我将任而用之。”四岳与群臣同辞对说:“如帝所求,惟有伯夷,可当此任。”帝舜然其所举,乃嗟叹呼伯夷而命之说:“汝当作我秩宗之官,管奉祀天神地祗人鬼。必须每日之间,无论早晚,一惟致其敬畏,不可少有殆忽,使方寸之间,常存正直,则自然心地清洁,无物欲之污染。这等方可以交于神明,而主三礼之事。”伯夷闻命,拜下稽首,而让于夔、龙,说此二人,皆可任典礼之职。帝舜以二臣虽贤,不及伯夷,故但然其言,不听其让,说:“典礼重任,非汝不足以当之。汝其往任此官,致其钦敬,以典三礼,无失寅清之道,可也。”夫礼主于敬,而事神之本在心。人君是天地百神之主,自己敬谨正直,清心寡欲,既无不尽,而掌礼之官,亦必能体此心,乃可感格神明。观帝舜命伯夷典礼,待丁宁告戒之如此,则其平日治心之功,又可知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20 11: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舜典
【原文】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直解:典乐,是掌乐之官。胄子,是长子,自天子之太子,以至公卿大夫之嫡子皆是。温,是和厚。栗,是荘敬。志,是心之所向。永,是吟咏。声,是五声。律,是十二律。伦,是伦序。石,是石磬。击,是重敲。拊,是轻敲。帝舜因伯夷以典乐让夔,遂呼夔而命之说:“养人性情,莫善于乐。今天子之太子,与公卿大夫之嫡子,将来都有天下国家的责任,不可不素教而豫养之。我今命汝作典乐之官,教训那胄子,时常把那乐与他讲习,以涵养其德性,变化其气质。且如人性气直遂者,或欠和厚,须教他直而又温;性气宽缓者,或欠荘敬,须教他宽而又栗,使其无不及之偏。刚劲的人,易至于刻虐,须教他刚而无虐;简略的人,易至于傲慢,须教他简而无傲,使其无大过之病。庶几,胄子之德悉底于中和,他日任天下国家之事,自无不当矣。然作乐之道何如?盖乐音之起,生于人心者也。凡人心有所向,必形于言辞而为诗,是诗所以言其志也。取那诗辞来歌咏,便有长短的节奏,是歌所以永其言也。节奏既有长短,那声韵便有高下清浊不同。宫、商、角、徴(Zhi)、羽,五声都依那歌咏上出来,所以说声依永。声韵既有高下清浊,但未必其能和。又必取那十二律之管来调和之,律吕相间,损益相生,以叶五声,然后高下清浊之节,才能成文而不乱,所以说律和声。人声既和了,乃将这歌声,播之于金、石、丝、竹、匏(Pao)、土、革、木之间而为乐,则八音皆能谐和,而不相侵乱,失其伦序。由是荐之郊庙则神无不知,奏之朝廷,则人无不和。盖以和感和,自然之理也。以此而教胄子,岂有不感化者哉!”舜之命夔如此,夔因举声乐感通之妙,以见其果能和神人之意,说到:“八音之中,惟石声最难谐和。我曾于磬之大者,重敲之以发越其声,磬之小者,轻敲之以悠扬其韵,而石声无不和。但见那百兽闻之,亦跄跄然相率而鼓舞。”异类且能感动,而况其他乎?帝之所谓神人以和者,信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21 09: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舜典
【原文】帝曰:“龙,朕堲谗说殄行,震惊朕师。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
直解:龙,是臣名。堲,是疾恶。谗说,是小人谗间之言。殄(Tian),是绝。师字,解作众字。纳言,是官名。帝舜因伯夷让龙,遂呼龙命之说:“我最疾恶那小人,造为谗间之言,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贤的却说作不肖,不肖的却说作贤,伤绝善人君子所行之事,使不得安其位行其志。他那谗言,能颠倒邪正,惑乱人心,变易黑白,惊动众听,其为治道之害不小,不可不防闲而禁绝之。今命汝作纳言之官。汝于早夜之间,出纳我之命令,必须仔细详审,或将我的言语宣布于下,必用心审察停当,果无矫伪蒙蔽之私,方才传出,有不当的,还要执奏;或将下边的言语奏闻于我,亦必用心审察停当,果无希合巧侒之奸,方才进上,有不当的也要斟酌。如此,则出纳之间,所言皆合于理,矫伪者既无所托,邪僻者亦无自进,而谗说不得行矣。”夫以帝舜明目达聪于上,百僚师师协恭于下,宜若无谗邪之说,得以行于其间,而其命官之词,犹必惓惓若此者,盖邪正消长之机,天下之安危所系,防微杜渐,虽圣人不可忽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21 16: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舜典
【原文】帝曰:“咨!汝十二有二人,钦哉!惟时亮天工。”
直解:二十二人,是指前面所命四岳九官十二牧。亮,是辅相显明的意思。天工,是天事。帝舜既分命诸臣各任其职,至此又嗟叹而总告之说:“咨!汝等二十有二人,职任虽有不同,然所理者,都是上天的事。盖天生民而以治理托之于君,君不能独理而委之于臣,苟有一事怠慢,一时忽略,则天工必致废缺矣。汝等都要常持一个敬谨的心,勤修职业,以辅相明亮上天之事。做四岳的,要敬谨以进贤才、通壅蔽;做九官的,要敬谨以典礼、典乐、明刑、敷政、教养万民,顺遂百物;做十二牧的,要敬谨以足民食、安远近,使上天之事,一一修明,无有废坠。则我代天理物之责,亦庶几克尽矣。汝等可不勉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22 09: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舜典
【原文】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分此三苗。
直解:考,是稽考。绩,是政绩。三考,是九年。黜,是罢斥。陟,是升用。幽,是无功的。明,是有功的。庶绩,是众功。熙,是广。分比,是分别其善恶。帝舜命官分治之后,即立考课黜陟之法。令百官每三年任满,即稽考他在任有无功绩,以验其职事之勤惰。三年一考,六年再考,待至九年满日,然后通考其在任事绩,大行赏罚。惰而无功者,罢黜之;勤而有功者,升用之。考绩于三载,固不失于太宽,黜陟于九载,又不至于太严,赏罚大明,名实不爽。所以那时朝廷之上,政治清明,官府之中,职务精核,群臣各修其业,众功无不熙广。虽乍臣乍叛如三苗者,亦得以考其善恶而分别之,善者择而留之,恶者窜而去之,无复向日之负固梗化者,亦因朝廷处置得宜,自然心诚畏服故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22 09: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舜典
【原文】舜生三十征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
直解:征,是召。陟方,是升遐。史臣于《舜典》篇终总叙说,帝舜生三十年,尧起召于畞畞之中而登用之。后来历试三年,居摄二十八年,通共又三十年,方才即帝位。在位又五十年,乃升遐而崩。计其寿,凡百有一十岁。孔子说,有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寿。舜起匹夫而为天子,是得位;年百余岁而后崩,是得寿。然本之有浚哲文明,温恭允塞之德耳。观史臣所记,与孔子之言,欲法尧舜者,可不以修德为务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23 08:4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之二
大禹谟
谟,是谋议。这一篇是史臣记大禹所陈告于帝舜的谋议,故名为大禹谟。
【原文】曰若稽古大禹,曰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
直解:曰若,是发语辞。文命,是文德教命。敷,是布。祗,是敬。帝,指帝舜。史臣稽考古时大禹,说禹为舜臣,治水成功,其文德教命,既已东渐、西被、南暨、北及,敷布于四海之内。于是陈其谟谋议论以敬承于帝舜,欲其保治于无穷。盖好问好察,兢兢保治者,帝舜之心也。禹之开陈善道,正是敬承帝舜之美意尔。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24 05:5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禹谟
【原文】曰》:“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政乃乂,黎民敏德。”
直解:此以下,是大禹所陈之谟。后,是君。克,是能。艰字,解作难字。乂,是治。敏,是速。大禹说:“人君以一身总理庶政,统治万民,其道最为难尽;人臣受国家委任,有辅政长民之责,其道亦为难尽。必须为君者,真能知君道之难兢兢然夙夜戒惧,务尽那为君的道理,不敢有一时怠忽;为臣者,真能知臣道之难,亦兢兢然夙夜戒惧,务尽那为臣的职业,不敢有一事苟且。这等样上下交修,然后朝廷的政事,得以整饬修举,而无坏乱之弊;天下的人民,亦皆从上之令,速化于善,而不容自己也。若使为君与臣者不知其难,而视为容易,或徒知其难,而不能自勉,则其政事必至于废弛,民心必至于涣散,而何政乂民化之有。是可见治乱安危之机,只在君臣一念敬忽之间耳,可不戒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24 10: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禹谟
【原文】帝曰:“俞!允若兹。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宁。稽于众,舍己从人,不虐无告,不废困穷,惟帝时克。”
直解:允,是信。兹字,指君臣克艰说。嘉言,是善言。伏,是隐伏。稽,是考。众,指臣民说。无告,是民之鳏寡孤独,无处告诉者。困穷,是士之困苦贫贱,穷而未遇者。帝,指尧帝。帝舜闻禹陈克艰之谟,即应许之说道:“汝謂君臣克艰,则政事修治,而黎民感化,斯言诚然也。但为君臣者,患不能耳。若信能尽此克艰之道,夙夜祗慎,而上下交修,将见闻博而壅蔽通。凡有嘉谋嘉猷,可以补益治道者,皆得自献于上,而无有隐伏于下者矣。四门辟而群臣进,凡有怀才抱德,可以分理庶职者,皆得效用于时,而无有遗弃在野者矣。贤才聚于上,而膏泽下于民,虽万邦之广,万民之众,亦莫不蒙被恩德,安居乐业,而无有一夫之不获者矣。君臣克艰之效,至于如此,然此岂易致哉!必须稽考于众,旁求博采,于人之言有善者,即舍己之短,以从人之善,初无有一毫系吝的意思。夫然后人乐告以善,而嘉言罔伏也。又必广询民瘼,有鳏寡孤独,无处告诉的,一一周恤保爱,不忍虐害。夫然后德泽远被,而万邦咸宁也。又必博求贤哲,困苦贫贱,穷而在下的,一一推举拔用,不至废弃。夫然后多士毕集,百野无遗贤也。然此惟帝尧能之。”观于衢室之访,是稽众舍己也;其咨之叹,是不虐无告也;侧陋之杨,是不废困穷也。所以说惟帝时克。夫舜于克艰之事,不敢自謂曰能,而一以归诸尧,则舜之克艰,于此亦可见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