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587|回复: 102

道德经解读。所谓玄学,实为哲学辩证法理论。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27 21: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德经》没有纳入四书五经,而并列于“儒、释、道”,是独辟一家,称为道家。我初学粗读经文,感觉《道德经》是中国古典哲学理论著作,经文中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其中的“祸福相依”思想既是显明的阐述。在此借国学复兴平台将我的肤浅认识发布一二,诚请各位先生给以指正。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1 收起 理由
城市隐者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28 14:4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德经确实是具备严格意义的哲学论文,以哲学观解读道德经也是最高层次的解读。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28 21:2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质文刚柔 于 2021-8-28 21:27 编辑

回树文:
“义利之际,其为别亦大;利害之际,其相因也微”。义利是事物本质的矛盾范畴吧!利害的因果事实,是事物表面的现象范畴吧!那么,祸福相依,是事物本质的矛盾范畴?还是事物表面的现象范畴?辩证法是研究事物本质矛盾范畴的方法*论?还是研究事物表面现象范畴的方法*论?
二千数百年前的物质生产力现状,社会心性的文化现状,是构成存在的社会现状两大要素,用子产的话概括:“天道远,人道迩”,存在限定的思维文本,《道德经》与《论语》等,己经存有哲学文化?辩证法思想?与存在的社会现状能相符?思维可以远远超越存在?有头脑的学术人,都会产生思疑:是否矮化了哲学,矮化了辩证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29 05:31:31 | 显示全部楼层
辩证法到马克思时期而成长为涛涛大河,而在老子时期或说是轴心时代只是涓涓细流,但是涓涓细流是涛涛大河的源头。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29 09:3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方哲学的矛盾基础理论是对立统一,矛盾辩证法是对立统一规律。传统哲学的一物两体,事物本质的矛盾原态;神化一物两体,辩证法的两体理一。西方哲学的对立统一与对立统一规律,传统哲学的一物两体与两体理一,都是研究本质矛盾的辩证法,不是止步于祸福相依因果事实的现象范畴!终然祸福相依,毕竟福是福,祸是祸!总不能指福为祸,指祸为福吧!也不能指吉为凶,指利为害吧!利害因果事实的相因之微,实践体证在义利矛盾的“其为别亦大”。有一人之正义、有一时之大义、有古今通义的“其为别亦大”,不是探究利害因果相因之微的辩证法?义利本质矛盾的“其为别亦大”。张先生是研究道德经的专家,看看其使用的范畴关系,那个是陈述矛盾本质的对立面关系,表面现象性质与本质矛盾性质区分开来,便可理解荀子解蔽为“蔽于天而不知人”的实质:道法自然。
传统哲学,只能生长在人文化成天下的土壤里。孔子研究质文的心性矛盾体,执中平衡的文质彬彬,中庸理则的心性质文。“过于质不及文”的性恶质野,“过于文不及质”的文史浮明,都是违FZ庸理则的心性质文两极向。不是哲学辩证法涓涓细流的人文论理学。荀子的物欲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不是理欲辩证法的涓涓细流?《易传》三道三才的循物理两大事则,即礼义言行规范的易简定命与刚柔定性,不是引发“情伪相感而利害生”的心性质文三类型?中庸质文与文史质野的“知于人”,成然刚柔险阻吉凶的人事言天,实践体证在天地万物生成的天道元亨运程中,因果事实的利与贞: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不是哲学人文论理易学的涓涓细流,人文化成天下的论理易学。哲学辩证法的涓涓细流,我视为人文文化土壤生长的哲学萌芽。至于老子道法自然的三无为,是否存有哲学辩证法的涓涓细流,张先生自己鉴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8-29 09:5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感谢各位先生的指点。
我对《道德经》的理解程度自觉很浅陋,甚至可能是误解,故发表出来就是得以纠正错误。
以下就把我的认识谈一谈。
《道德经》原文:“道可道,非常道。”
解读:第一个道,是人对世界存在的规则的认识,如道理。第二个道,是论述,理论,也可谓说道。第三个道,则应该包含着第一、二个道的意思。常,即有永久之意,也有平常之意。由此我对“道可道,非常道”的理解是:人类对自然界现象的性质、运行规律,人与自然现象的关系,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一种互相影响,互相促动,又互相制约的机制,即属于规则,将这种规则上升到理论高度,就称其为“道”,也就是人类的一切行动、作为都须遵守的规则。人能够提出一种、一些“道”,而这种理论的产生是经过深思熟虑,又反复实践验证的,不可能是简单而肤浅的认识,是适应各种环境现实的,也即是说,“真理”的相对性。道理如果脱离了其适应的基础条件,就有可能变成“谬误”。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道德经》的“历史辩证法”的思想观念是很成熟的。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关于道的大规则的论述已是很完整、全面的了,其中的法,就是“依循”、“遵循”的意思。也谕示了“天人合一”的道理,并终归于大自然。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29 15: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子承继史前社会的传统自然,执古道纪的论道不论理。孔子承继史前社会的传统人文,方有人文化成天下的论理学,论道更要论理。理是道德人伦的仁礼忠恕,道是性与天道。老子道学传续到《阴符经》:“天生天杀,道之理也”,这是魏晋玄学儒道合流的前奏。老子道法自然的道,即路。“道也道”,不是农耕者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常行之道的效法自然道?“非常道”,不是农历四时的变化道?我回忆农村务农耕种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深切感觉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农耕景象。老子道法自然的三无为,我认为是农耕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常年辛勤的无为之作,耕种是人,收成由天。孔子的性与天道,突出实践心性为重心的农者耕种。老子与孔子同属无为自然观,所以老子的道法自然,与孔子的性与天道同属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耕种效果没有什么差异,儒道无争端。到了荀子时代,实践心性的质素升级,顺天而制天的精于物物,农田耕种要化心思,尽技艺,争取好收成,再不是道法自然了。所以有儒道争端了。到了《易传》“易与天地准”的天地人参时代,实践心性更上一层楼,我就不说了。研究道德经,虽然时空隔距悠远,我还是以头顶青天,脚踏实地的农耕景象去理解,有意思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29 21: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无屮 于 2021-8-29 21:22 编辑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21-8-29 09:31
西方哲学的矛盾基础理论是对立统一,矛盾辩证法是对立统一规律。传统哲学的一物两体,事物本质的矛盾原态; ...

辩证法有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质变量变和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侧重两种因素的构成关系,质变量变是某一种因素是成长变化关系,否定之否定是质变之后再量变的关系,是矛盾转化的不同阶段的状态描述。
祸福相依更侧重二三规律。

道德经里面有没有辩证法?有是肯定的。不仅道德经里面有,传统文化中辩证法的因素比比皆是,为什么呢?
因为,辩证法的基础是矛盾 ,而矛盾和阴阳是相通的。易学是传统文化的认识论 ,是哲学的中坚部分。古老《易学》的三才综合分析法,从河图洛书到《归藏》先天八卦、《连山》后天八卦是认识论的发展过程,是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是中国文明的基础,不愧为诸经之首。
《易学》三才分析法本身就是矛盾法和辩证法的统一,可以看出古《易》不仅涵盖了《矛盾》的哲学性、科学性的特点,而且更具整体性、规律性和前瞻性,可以说是认识论哲学的先进理论之一。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30 02: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辩证法三大规律之首是矛盾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矛盾基础理论是:对立统一。与传统哲学的一物两体与两体理一,义理会通。一物两体的矛盾原态理论,是张载总结出来,太虚即气,一物两体的阴阳两仪:阴阳物也,乾坤气化,刚柔气质。“一故神”的“性性为能存神”;“二故化”的“物物为能过化”。“一故神”于性性的神气范畴,神内气外,神理引领理气的形上導“一故神”;“二故化”于物物的理气范畴,气内理外,易简定命条件的刚柔定性,性命、理气的一物两体,心性实践活动的事物运程,“物物为能过化”的“二故化”。神化一物两体,船山总结:“以人事天者,理一而已。性命一也,理气一也”。神化一物两体的实践心性为两体理一的实践理性。问题在于:若阴阳两仪是自然物质的阴阳五行,乃“物物为能过化”的气内理外,气属实践心性,理外是阴阳物理。实践心性能动于阴阳物理的“物物为能过化”。若阴阳两仪是人事心性的道建阴阳,阴阳天道蕴涵人事级能结构,“阴阳与道为体”的乾坤气化,乾易知与坤简能的知能范畴,互为心性内外;刚柔地道蕴涵心性能动结构,“道建阴阳以居”的乾坤气化,乾刚健与坤柔顺的健顺范畴,互为心性内外;仁义人道蕴涵心统性情的性内情外,情内物外,情内理外、欲内理外的的心物内外,张先生难道无感觉?你说哲学辩证法的涓涓细流,显然在孔儒的心性范畴论理中。无论是道建阴阳的心性内外,如心性质文的质内文外;民所共由理道的理内道外;实践心(理)性的气内理外、性内命外;仁礼心性的仁内礼外,礼外乐内;以及心统性情的性内情外,情内物外,情内理外、欲内理外的的心物内外等。以及道器层次的形上導,理势言天的势内理外,智内神外;神理明诚的神内气外,神参明钦的神内参外。还有知行于阴阳五行“物物为能过化”的气内(实践心性)理外(阴阳物理)。一切事物本质的矛盾范畴,都是心性范畴。心性内外的矛盾体,方显然矛盾原态的一物两体,神化一物两体为两体理一。缺失心性学研究的老子道法自然,只有效法自然物化道的行,不存在精于物物道的知,其阴阳论述的“蔽于天而不知人”,能称谓辩证法?
二、一物两体基础理论的涓涓细流,显然在孔儒心性范畴的论理中,经张载气学总结出来。神化一物两体为两体理一的理论成果,由张载与船山完成。那么质量互变规律,显然在论理实函斯活大中涵化的船山学理中,列述船山一段论理,供张先生思考。
实、充也,函、量也,充其量斯活矣,故曰:“实函斯活”。君子有取于此,以似仁焉。函之中,仁也,仁则活之理赅而存焉,仁则活之体赅而存焉,仁则活之用赅而存焉,然而必于实矣。函之所至,无不至焉;与函相得,无不浹焉;函之所透,不容已而透矣,然后活矣。先此之理,待此而叙;先此之体,待此而固;先此之用,待此而兴。蕴之乃以絪緼之,流之乃以条理之,浑之乃以发挥之。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展现哲学圆圈过程的三阶段: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传统儒学理论理性历史逻辑循序演变的原真理路,也是传统儒学哲学圆圈的三阶段,见诸于船山道体论的三个模式。
“通于人而未合于天,成于事而亏于道”,传统儒学哲学圆圈肯定阶段的孔儒体系。
“合于天而不因乎物,执其常而不知变。……守其常以为明,而不协于芚愚之化”。传统儒学哲学圆圈否定阶段的宋明理学体系。
“始奏以人,中奏以天,终奏以物,均一之化备矣”。传统儒学哲学圆圈否定之否定阶段的船山学理。
四、完成传统儒学哲学圆圈的否定之否定阶段,体证马哲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乃船山学理;论理实函斯活的大中涵化,与马哲质量互变规律义理会通,也是船山学理;完成神化一物两体为两体理一,与马哲的对立统一规律义理会通,是张载学与船山学理。这是我之所以说传统哲学及辩证法完成阶段在船山学时代。哲学萌芽的涓涓细流,显然在人文化成天下土壤的孔儒体系中。我的见解,供张先生参考。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30 05: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无屮 于 2021-8-30 05:30 编辑

哲学之所以称哲学,是有要求的,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系统化就是层次构成完整,是要有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构成的。理论化就是抽象 性,是一般规律,普遍性是特点。
普遍性除了规律本身的要求还要描述文字的纯粹性,也就是一套专属的概念定义,不能混淆或模糊。
传统哲学中最早成为系统的是易学认识论,有近六千年的历史,河图洛书是源头。之后是方法*论的逐渐形成系统,到百家争鸣是高峰。而本体论是老子明确提出来的,所以传统哲学真正进入哲学殿堂是老子的道德经。
《老子》本体论~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①兮廖②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③,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之出言,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④。视之不见名曰“夷”⑤;听之不闻名曰“希”⑥;搏之不得名曰“微”⑦,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皦⑧,其下不昧⑨,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⑩,逝曰远,远曰反 ⑾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8-30 07: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无屮 发表于 2021-8-30 05:02
哲学之所以称哲学,是有要求的,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系统化就是层次构成完整,是要有本体 ...

先生对华夏民族文化研究有很深刻的认识,在下受教匪浅。古为今用,以古人的智慧指导民族复兴伟业,是我们的追求目标。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30 08: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b11bc 于 2021-8-30 08:45 编辑

21083001(深01).jpg






看来,这位朋友说对了!
是到了,当进行深层探究所以然(数、图、象、义)诸理的文化研究,的时候!



21083001(深02).jpg

(选用此发言,主要是看中其内容,没有任何其它别的意图。有异议,请联系)



什么是“深层探究所以然”
我认为;


①“神化一物两体”的那个“神”     如果是个“实物”你要找到,如果是“规律”你要表述出来。这叫深层探究
②“气内理外”的深层探究,其实质,是“律吕调阳”



欢迎探究讨论
谢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30 11: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次讨论已谈及,道即是路,本体论是蕴容着事物、人事、心性三要素的实体。终然,本体论在道之中,却不能说道就是本体论,本体论就是道吧!形上導是将道与本体论统合研究,即道体论。即使你硬要将老子的所谓道即本体论,看成形上導的道体论,船山道体论不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而是“始奏以人,中奏以天,终奏以物,均一之化备矣”。以现实逻辑参照,商品经济时代的形上導,顶层设计的道体论,是老子道法自然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还是船山的人道率循天道,“生乎自然而不袭古今擬议之名”,人、天、物自然之化的道体论?张先生不至于说现代形上導的道体论依然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吧!难道不是“始奏以人,中奏以天,终奏以物”的道体论?
说到世界观的心性唯物,是老子道法自然的有无相生物化道,还是船山的“天下之变,皆顺乎物则者”,存在音容天的“容有迹而音无方”?说到方法*论的心性辩证,是老子道法自然的三无为,还是船山的“天下之疑,皆允乎人心者也”,存在音容天的“音能节容,容不能节音”?说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辩证唯物,是老子少私寡欲的见素抱朴,绝巧弃利的绝学无忧,还是船山所说:“君子奉一为本原,始以建中,万目从纲,有条不紊,分之秩之,两端审而功满天下。一念之诚,一心之健,推而准之于无穷,皆是物也”?有比较方有鉴别,一作鉴别,难道张先生不会惊醒出一头冷汗。老子道学与船山学理相隔二千多年的历史逻辑时空,这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时空概念,如果是家庭传宗接代的文化传承,以20年为平均数的代与代之间传续,足足是100代人!难道张先生不因此而感慨万千!
说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系统化和理论化,以老子道学与船山学理比较,如天地高低之差殊,张先生认为有比较值?不作全面取部分,船山说:“性情以动静异几,始终以循环异时,体用以德业异迹”,这就涉及到三个系统的理论化。第一个是始奏以人的主观能动系统的理论化,心统性情的性情相需,,道德理性以性贞情,道生余情的情理天下,精于物物的情功于物,“我情自性,不能自薄”,也是“情交以尽性而至于命”的功贞情,有“性情以动静异几”的系统理论,仁义礼智信的天人诚信道。循物理事则天人诚道的终奏以物,天道元亨利贞的事物运程,有象数互生原理,象之理的“天地万物已然之条理”,“因己然以观自然”,催生数之理的“期必然以符自然”,“健顺五常,天以命人而人受为性之至理”。象生数数成象再生象,象数互生循环往复的生生不息,易兼常变的礼惟贞常,终奏以物的“始终以循环异时”,天人诚道的系统化理论。存在理势天導引的存在音容天,社会限定的中奏以天,因政治造命的人事言天,人事就是天命赋予人,便有各正性命的天性。文理益质礼载道,文化环境造就文化心性的环境造人,理在气中的气质之性。“循理而应乎事物”的各正性命学,环境造就气质之性的理气学,体用相函的“刚柔(性命)文质(理气),道原并建,大中即寓其间”。“体用以德业异迹”的系统化理论。三大系统化理论,有形上導的学问道。因“性情以动静异几”的天人诚信道,有“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尊德性学问道;因“始终以循环异时”的天人诚道,有“极高明而道中庸”的道问学学问道;因“体用以德业异迹”的健顺五常刚柔文质,有形上神導德政的性之灵与天之则,“形气存乎神理”的“类应之,数数之”;因通经正经接着讲,会通古今义理的经世治用,有继往与开来的尊德性学问道和道问学学问道。张先生不认为船山学理系统化理论体系的博大精深?还念念不忘二千数百年老子道学的所谓系统化和理论化,止步不前?不是我有意奚落,张先生恰如二千数百年前的井底之蛙,桃花源不知有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30 11:2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质文刚柔 于 2021-8-30 11:30 编辑
ab11bc 发表于 2021-8-30 08:18
看来,这位朋友说对了!
是到了,当进行深层探究所以然(数、图、象、义)诸理的文化研究,的 ...

对你这类将传统优秀文化视为旧思想旧概念的不学无术之辈,数典忘祖的文化罪人,免了!我宁愿对牛弹琴,不会同你讲传统义理。我说不要在别人文贴惹战火,难道你想引出第二个乾坤客先生,下驱逐令!贼性狂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30 11:4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b11bc 于 2021-8-30 11:47 编辑

1个谎言(没有数学模型的思想理论),需要用1千个原由来掩盖。即便有1千个原由来掩盖,也难掩最初那个谎言!

中华文化,自有其产生的数学模型(北极星、太阳、地球,三者关系,如下图)!
对照所有中华文化的思想理论,认真仔细分析此模型,可知,中华文化的一切理论思想,皆源于此模型。


21032402(阴阳五行01).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30 11: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b11bc 于 2021-8-30 12:19 编辑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21-8-30 11:28
对你这类将传统优秀文化视为旧思想旧概念的不学无术之辈,数典忘祖的文化罪人,免了!我宁愿对牛弹琴,不 ...

看好了
我是在为“祖宗基业”打下坚实的科学地基
使祖宗基业,万代流传

11041101(简览01).jpg



你所说的那一切,皆是空中楼阁,有带偏中华文化发展方向之疑
只有,建在科学基础之上,才能形成万代流传



骂人,谁都会,只能说明其是无能的表现
说理,就未必人人都会,你要有科学理论基础



什么是科学
1;有理论
2;能操作
3;获得客观事实


说一些其它,无用!请用,科学说话!

阴阳五行,到底是怎么来的?请科学实验实践回答并用科学验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8-30 19: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德经原文:“名可名,非常名。”
第一个名,是人认识事物所形成的概念,定义,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第二个名,是名词,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元素,是思想的要素。第三个名,谕指第一、二个名的产生是人类认识过程的飞跃,是智慧的结晶,有着严格的逻辑思维意义,不可存在丝毫的意识模糊、概念魂绕不清,是人的思想能够互相交流的基本保障。其“非常”,也有名词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相对正确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31 15: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老子道学的基本认知,我持两点见解:
一、老子道德经是二千数百年前的思维文本,历史逻辑限定其思维性质。
二、以道法自然的基本观念去理解老子“论语”,老子的逻辑思维最简单不过了,理解老子的“论语”逻辑,也要尽求简单化。
如“道可道,非常道”,道者路也。前的道是人的农耕之道,后的道是自然的物化道。可的涵义;适合或随应,将前后道连接的“道生一”,农耕之道随应自然物化道的道法自然,无思无欲农作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不是一幅“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农耕写景?按农历四时限定的变化道耕作,非常道,思维逻辑最简单不过了。
有“道可道”,便有“名可名”;有“非常道”,便有“非常名”。正名,荀子有二点见解:一是:“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正名,有约定俗成的通行义;二是:“制名以指实”,实至名归。“名可名”,前的名是制名命实,后之名对物体的名实称谓。制名命实符合物体的名实称谓。女婴落地,养在家中,为人女儿;出嫁从夫,为人妻子;生儿育女,为人母亲;儿生子抱孙,为人祖母,非常名。理解老子的思维逻辑,最简单不过了。稍加复杂,画蛇添足,失老子的逻辑原意。以西方哲学逻辑粉饰老子逻辑?面目全非,还存有老子的逻辑原真?
第一次的中西文化碰撞,全盘西化与国粹说的文化争论,孔子儒学被弄到狼狈不堪的面目全非,至今依然未见真面目;第二次的中西文化碰撞,西体中用与中体西用的文化论战,出现的现代新儒学思潮,现在渐入困境,夕阳西下。以西方哲学套解传统思想家的理论学说,这是一条已被历史事实证明的文化错谬路!研究老子道学,还要在错谬的文化路走下去?
研究传统思想家的理论学说原真,包括船山学在内,都要理据传统理论理性历史逻辑循序演变的原真理路,这是研究文化学的基本常识。正如我与张无屮先生分别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和资历,能以张先生的思想心性及主见强套在我身上?不可能的事吧!两个不同特点的中西文化焉能互相套解?以西方文化套解传统思想家的理论学说,让民族文化历尽坎坷,尝尽苦痛,还要继续走下去?
从传统社会的自然经济时代,走入现代社会的商品经济时代,方有寻找古今文化转换,中西义理会通的历史接合点。目的很清楚,西方国家比我国早进入商品经济时代,研究其教训的所以然之理,有利于防避。如资本主义自由时代的丧失文化理性,无政府主义思潮引发经济危机的折腾和磨难,经济垄断也将商品经济推入灾难深渊,极端个人主义思潮引发国内的人道沦落,发生对外侵略的罪恶路。全球经济时代重蹈资本主义自由时代的文化理性丧失,由一国经济垄断路走向全球经济垄断的变本加厉。全球新冠疫情,将极端民主自由的西方文化弊根暴露无遗,这些都是我们要研究并防避西方文化的失败教训。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都进入到理性恢复时代,国家干预经济,建设福利国家,哲学抽象科学与应用性社会科学的共通发展,都是值得我们研究并吸取的成功经验。以西方文化为参照系,吸收其成功经验和防避失败教训,以使我国的商品经济进程更健顺、快捷和稳固。若没有西方文化为参照系,中国文化也有能力独立自主走通这条路。焉知,原想的健顺、快捷和稳固。却尝尽艰难伤痛的有苦难言,以西方哲学套解传统思想家理论学说的错误路何时方休?
张先生原有壮志做领军人物,看来,因专心致志于老子道学研究,壮志难酬!我深为惋惜!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31 17: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无屮 于 2021-8-31 18:03 编辑

一,先生知道轴心时代吗?否则,你不会这么认为。
二:老子道德经是一篇结构严谨的议论文,不是孔子论语式的语录堆杂。

以下的,可以再看看《道德经》本体论——道。和道路明显不是一个层次嘛。
以儒入哲本身就走不通,需要以百家归一后的道德哲学,打开世界哲学的大门。
老子》本体论~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①兮廖②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③,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之出言,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④。视之不见名曰“夷”⑤;听之不闻名曰“希”⑥;搏之不得名曰“微”⑦,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皦⑧,其下不昧⑨,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⑩,逝曰远,远曰反 ⑾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31 18: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1个谎言,需要1千个原由来掩盖。即便有1千个原由,也难掩最初那个谎言



21032402(阴阳五行01).jpg



21083101(八卦01).jpg




脱离客观实际的思想理论,被人家打的满地找牙,该,一点也不冤

不过,能知道找,说明还有救

至于,寻找的结果,另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31 20: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辩证法有;世界是物质,物质是运动,运动是有规律,规律是能被认识
宋朝周敦颐《太极图说》有;二气交感,化生万物

21051301(柔知太极图说26).jpg




1千多年前,宋朝周敦颐“二气交感,化生万物”,这个“万物”


辩证法;世界是物质,那个“物质

有本质的区别吗

如果“万物”、“物质”没有本质的区别

那就是,中华文化,应当容纳辩证法

也就是,辩证法 以及 以辩证法为理论基础的所有知识,应是中华文化(或者说;道家)的一个分枝


故;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是最接近自然界变化规律的思想体系



11041101(简览01).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31 21: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儒家的民所共由理之道,人事言天各正性命的整体道,礼义明分的性命分殊,生民立心立命的个体道,现实逻辑的整体道与个体道,不是民所共由的理之道?至于张先生所说老子的本体道,“和道路明显不是一个层次”。那是什么?我就不知了。
从形下器道而言,理之道有本体论,本体论在理道中。所以有“刚柔文质,道原并建,大中即寓其间”,“阴阳与道为体,道建阴阳以居”,事物、人事、心性三大要素组合的本体论。形上導有道体论,我就不重复赘言了。现代社会的本体或实体,不是存有事物、人事、心性三大要素的结构组合?形上導不是要研究“始奏以人,中奏以天,终奏以物”的道体论?应对发展不充分和不平衡的事物矛盾?至于张先生所说的“《道德经》本体论——道,和道路明显不是一个层次”,我更是无从查证,在现实逻辑中子虚乌有,不见其迹。
论理学术文理,坚持实践实证的两个准则: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我的三篇文贴:9楼、13楼与18楼,希望张先生细细品读。可以说是我四十多年,理据传统儒学历史逻辑循序演变原真理路,去研究船山学理的心得积累。理论研究的“学愈博而思愈远”;实践应用的“思愈困而学必勤”,借用船山的论语共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 04: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21-8-31 21:12
儒家的民所共由理之道,人事言天各正性命的整体道,礼义明分的性命分殊,生民立心立命的个体道,现实逻辑的 ...

先生可以详细学习一下关于“本体论”的内涵,本体论是第一哲学,自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
理解了,就是和佛祖道祖大圣人一样的水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 06: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b11bc 于 2021-9-1 07:44 编辑

1个谎言,需要用1千个原由来掩盖。即便有1千个原由来掩盖,也难掩最初那个谎言!




A阴阳今释数学模型.jpg


A中华文化起源.jpg


11041101(简览01).jpg



故;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是最接近自然界变化规律的思想体系



希望,【广大劳动人们利益】+【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周易(优秀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 / 易经(简称;X易),早日汇编成功
从而使中华文化日益繁荣,中华民族日益昌盛,昂首屹立于世界之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9-1 08: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ab11bc 发表于 2021-9-1 06:39
1个谎言,需要用1千个原由来掩盖。即便有1千个原由来掩盖,也难掩最初那个谎言!

[/backcol ...

先生的论述和希望令人鼓舞,为此,学子们共同努力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 09:5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无屮 发表于 2021-9-1 04:50
先生可以详细学习一下关于“本体论”的内涵,本体论是第一哲学,自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
理解了,就 ...

老子道学没有心性学,不会研究心性学基础理论的质文心性学,孔子研究了。提出文质彬彬的君子斯文,即中庸理则的心性质文,质文心性两极向是文胜质则史与质胜文则野。宋后,在传承孔子质文心性理论的基础提出一个新的概念:体用中庸的刚柔文质,“道原并建,大中即寓其间”。宋后真正进入到传统本体论的系统研究,文化承前:《易传》的三道三才,循物理两大事则的“仁心大用因乎礼之体”。这就是传统本体论的源根与源流。可惜你认为孔子错解易经,不懂得《易传》三道三才的意蕴,也不懂得宋后的本体论:体用中庸的刚柔文质。你专心致志研究老子道学,这就成为二千数百年前的井底之蛙。我说从传统理论理性历史逻辑循序演变的原真理路去研究船山学,就是站在船山学的理论高度,回首探究历朝历代思想家学说,希望不要失其逻辑原真,其中就包括老子道学在内。还源传统理论理性历史逻辑循序演变的原真理路,去研究思想家学说,这是扬中魂的先决条件,决不是西方文化套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 11: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1个谎言,需要用1千个原由来掩盖。即便有1千个原由来掩盖,也难掩最初那个谎言!






A阴阳今释数学模型.jpg



A中华文化起源.jpg







11041101(简览01).jpg






中华知识分子,始终积极倡导引领,人与人的交往,要发扬阴阳五行的优良品德(即,仁义礼智信),此阴阳五行的优良品德 共产主义分配原则 各尽其能,按需分配,高度匹配。从而为实现和谐和平的社会生活局面,提供了正确的人生前进方向




故;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是最接近自然界变化规律的思想体系

希望,【广大劳动人们利益】+【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周易(优秀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 / 易经(简称;X易),在各位朋友们的积极能力下,早日汇编成功
从而使,中华文化日益繁荣,中华民族日益昌盛,昂首屹立于世界之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 11: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无屮 于 2021-9-1 12:03 编辑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21-9-1 09:58
老子道学没有心性学,不会研究心性学基础理论的质文心性学,孔子研究了。提出文质彬彬的君子斯文,即中庸 ...

老子没有心性学是对的,因为到目前为止,通往本体高峰的路大致归为三种 :从自然出发的自然哲学,从内心自省内视的佛学和从名词概念出发的逻辑学,都指向本体。

分别有道学,佛学和西哲等代表著作。
心性学的基础是佛学和儒学,以佛学内视拓展儒学者的深度,开发智慧,使得修齐治平更有质量。但是,佛学有本体论而心性学没有本体论。
因为,佛学的本体论是自性,心要穿越多层幕布才能到达自性的本体。心性学没有研究自性到心这一段的内容,而是从心开始向外的应用研究,先生不懂的话可以看看《楞伽经》。
你所说的“xx本体”都是错误的,本体就一个,可有多个名称,但是本体只是指世界的本源,而本源只有一个。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 15: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质文刚柔 于 2021-9-1 15:48 编辑
张无屮 发表于 2021-9-1 11:57
老子没有心性学是对的,因为到目前为止,通往本体高峰的路大致归为三种 :从自然出发的自然哲学,从内心 ...

老子道学没有心性学理论,不等于远离心性,凡是说到人,就有心性。人在道法自然,人是三无为,其中的无为人生,就是心性内修。事物矛盾,即自然与人为的矛盾体,分拆为两家,道家主自然,佛门主人为,无缝组合,所以外则儒术,内则道佛;治世道德,乱世道佛。佛门论人为,善恶轮回报应的心灵鸡汤,实相为空境的人生幻化,心性内修。宋明理学的理在气先,事事物物皆有定理的道德心性内修。为什么儒道佛互补?同属心性内修。真正的儒家心性学,非止于心性内修。心统性情的性内情外,我情自性,以性发情,贞情有内修意涵。然而,情内物外的道生余情,有更新一层的心性能动意涵,一是通天下情理的庶物人伦,二是精于物物的情功于物。正因为情内物外,方有以情充性的继善成性,心统性情的功贞情。心性内修和我情自性,不同性质的自性而已。文化专制环境造人的自性,人能弘道弘扬个性的环境造人的自性,归根结底还是要研究船山理道定所定位定性的心性文化,用现代语言:文化环境造就文化心性的环境造人。船山论理心性学的三大部分:“性情以动静异几”,心性能动的情本体,本体论的心性要素;“始终以循环异时”,天道元亨运程的诚本体,本体论的事物要素;“体用以德业异迹”,人道率循天道的礼本体,本体论的人事要素,三大要素的本体集合,体用中庸的仁礼本体(三道三才),人事心性的刚柔文质。心性学的基础理论:质文心性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 19: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家主自然,佛家主人为
自然;主要指外界、外面。八卦,一般用外卦表示
人为;主要指人的内心、里面。八卦,一般用内卦表示
所以,道家说的那个“自然”、佛家说的那个“人为”,他们并没有跑出“伏羲六十四卦方位”,那个方图,只是侧重面不同



21011402(伏羲方位01).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