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郭志成

逻辑后缀学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1 01: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ab11bc 发表于 2022-3-31 07:13
《易经(伏羲六十四卦方位)》是中华文化起源的源头。《周易》的产生无疑对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建设传承起 ...

“希望,即符合时代与社会的要求,又符合科学发展规律,新的凝聚着人类智慧的《X易(华易)》早日诞生”——您好,我是这篇转载文章的原作者。非常感谢郭老在这个网站转载了《逻辑后缀学》,也非常感谢您的建议。“华易”这个名词非常的好:如果您有继续往下看,应该看到,我在《逻辑后缀学》下卷里,最后所提出的“逻辑位移”的理念,并根据这个理念,把文明的等级分成三个层次,三个层次皆依据中华智慧而逐层升华。这可以说是“华易”的雏形吧?我乐意无偿奉献这部作品,让更专业的人士对其发扬光大,成就一部真正的“华易”。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 01: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即符合时代与社会的要求,又符合科学发展规律,新的凝聚着人类智慧的《X易(华易)》早日诞生”——您好,我是这篇转载文章的原作者。非常感谢郭老在这个网站转载了《逻辑后缀学》,也非常感谢您的建议。“华易”这个名词非常的好:如果您有继续往下看,应该看到,我在《逻辑后缀学》下卷里,最后所提出的“逻辑位移”的理念,并根据这个理念,把文明的等级分成三个层次,三个层次皆依据中华智慧而逐层升华。这可以说是“华易”的雏形吧?我乐意无偿奉献这部作品,让更专业的人士对其发扬光大,成就一部真正的“华易”。
还不是很清楚这个网站的规则,昨天发的评论好像不能显示,所以今天重发一次。
如果确实是重复了发帖,说声对不起。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4 08: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b11bc 于 2022-5-4 08:57 编辑
城市隐者 发表于 2022-5-1 01:30
“希望,即符合时代与社会的要求,又符合科学发展规律,新的凝聚着人类智慧的《X易(华易)》早日诞生” ...


谢谢《逻辑后缀学》作者及郭老辛苦转载


下面,我就“逻辑”一词,谈点个人看法
不妥不对甚至是错误之处,还望作者、郭老及朋友们批评



查“词海 / 逻辑”一词的解释



22050202(逻辑01).jpg




逻辑;是一门研究正确推论过程的学术



请朋友们注意;什么是正确推论
不同生活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从各自的生活的角度出发,去观察分析问题,得出的推论,肯定是不同。
为什么肯定不同?
因为
这就存在一个从“现象”出发,对问题进行解释;还是从“规律”出发,对问题进行解释


如果从“现象”出发去观察分析问题,就容易形成“天施地受”局面,进而形成“尊卑”概念




如果从“规律”出发去观察分析问题,就容易形成“推天理,明人事”


此处的这个“天理”,就是客观世界的变化规律,即;阴阳五行
此处的这个“人事”,就是中华文人积极倡导引领的“仁义礼智信、旺相休囚衰;各尽其能”。《纪念白求恩》对这一思想汇总归纳总结极其典范;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进而形成;中华文化的三观;
世界观;世界上客观事物,是相互联系
人生观;为别人服务、为大多数人服务、为人民服务
价值观;责任先于自由义务先于权利、群体高于个人和谐高于冲突



个人对“逻辑/ 正确推论”的理解,欢迎批评交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6 02: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认同先生的三观。我在《逻辑后缀学》里,亦阐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理念是“同一”,西方的理念是“分化”。
对于逻辑,我的《逻辑后缀学》上卷最后的结论是:逻辑是自定义。凡逻辑推理必须有一个“标的物”,这个“标的物”也就是先生说的“现象”,对现象的推理必然造成分化。
下卷则在最后提出“逻辑位移”。逻辑位移后的逻辑思维就是先生所认为“推天理,明人事”,其实就是寻求事物的同一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7 01:47:21 | 显示全部楼层
ab11bc 发表于 2022-5-4 08:29
谢谢《逻辑后缀学》作者及郭老辛苦转载

下面,我就“逻辑”一词,谈点个人看法不妥不对甚至是错误之 ...

认同先生的三观。我在《逻辑后缀学》里,亦阐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理念是“同一”,西方的理念是“分化”。
对于逻辑,我的《逻辑后缀学》上卷最后的结论是:逻辑是自定义。凡逻辑推理必须有一个“标的物”,这个“标的物”也就是先生说的“现象”,对现象的推理必然造成分化。
下卷则在最后提出“逻辑位移”。逻辑位移后的逻辑思维就是先生所认为“推天理,明人事”,其实就是寻求事物的同一性。
(注:不知是否操作上有错误,上述回复前两天以发出,但没有显示。现在再发一次,希望成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5-7 11: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市隐者 发表于 2022-4-30 10:49
郭老您好。我是这篇转载文章的作者。首先非常感谢您转载这篇文章。
借这里的回复框,我冒昧地向郭老提一个 ...

今天才看到作者先生的回复文。迟复了,请见谅!
我退休后即生活在阿根廷,得以浏览到海外的一些网站。在留园哲学专栏上看到先生的大作,很是惊喜和震撼。回想国内学界对逻辑学的轻忽,就想将先生的大作尽快转给国内同人。现在我能登录的有些学术性的网站只有这里了,有些委屈先生了。关于先生所说大作在国内出版事,我本低微,又已奔八,实不敢轻诺,只待机缘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7 16: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市隐者 发表于 2022-5-7 01:47
认同先生的三观。我在《逻辑后缀学》里,亦阐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理念是“同一”,西方的理念是“分化” ...




欢迎参阅

如何正确学习理解“中华文化”
https://www.gxfxwh.com/forum.php ... 0&fromuid=36065
(出处: 国学复兴网)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8 03: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郭志成 发表于 2022-5-7 11:10
今天才看到作者先生的回复文。迟复了,请见谅!
我退休后即生活在阿根廷,得以浏览到海外的一些网站。在 ...

郭老您好,谢谢您的回复。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啊?没关系的。有关我的文章出版事宜,我会继续想办法。
还是非常感谢郭老的转载。
还是希望:有在这个网站看到《逻辑后缀学》的国内学者,当中有人会感兴趣推荐出版。
再次强调:我对什么版权没兴趣。《逻辑后缀学》是属于大众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8 03: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ab11bc 发表于 2022-5-7 16:00
欢迎参阅

如何正确学习理解“中华文化”

谢谢,浏览了一下先生之作。抽空再拜读。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7 04: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存在、存在者、存在着?》
本来打算写一篇《情理学》的,时间不够,就算了。
这篇文章,是对《逻辑后缀学》的简化归纳,
其实,我的整部《逻辑后缀学》上下卷,都是思考、讨论这个being。只是,我思考的角度完全不同。我思考的角度是:观这个being的“观”,与被观的being,与产生“观”这个“动作”的那个行为发生者(又是一个being!)之间的关系。
一个简单的例子,足以厘清上述的关系:看戏的“场景”。
我个人认为:中国人说的人生如戏,足以“囊括”古今中外全部的哲学思想——“一点也不复杂”。
剧院(或电影院,都一样)里,舞台上表演者表演戏剧,台下是观看表演的观众。
我们都知道:表演者与观众,是不!不!不一样的!!!
如果要看一出“好戏”,则无论台上如何“打打杀杀”,台下都应该是(和谐地)“安安静静”地“观”的!
舞台上的各式人物:红脸白脸,主角配角。他们之间的关系,叫做“自定义真实关系”;戏剧的情节,就叫做“自定义真实”地“存在着”(being)——“存在着”的意思是:“永远是现在进行时”地运动、变化、发展——停不下来的。
而台下的观众,不论是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尊贵的卑贱的,在观看戏剧的场景里,都有一个“同一的身份”:观众。但是——只有当他“在场”(存在)(打问号的being1?),才“有资格”叫观众。因此,在场者才是“存在者”(打两个问号的being2??)。
因此,“存在着”与“存在者”是完全不同的:在舞台上的存在着,必须按照剧本“自定义真实关系”角色“做戏”(不真实:无论演得多逼真都是“假”的),自由度是被大大限制的(所谓“被规定”:既被角色自身限制亦被观众的“默认”限制)。
而存在者在场看戏的身份是观众,但每一个观众既可以“观剧”亦可以“自主”地“闭目养神”甚至“自主”“中途离场”。并且,观众与观众之间没什么必然关联,其关系属于“随缘”关系——即“观众”这个身份具有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也叫模糊性,模糊性意味着自由度反而更大。
即,模糊性反而是“具有自由意志”的真正体现;模糊性的身份才是“真实”的身份(实在)。
无论戏台上(确定)的表演者如何表演“存在着”,即无论情节如何变化着,都与台下的观众“无关”。
即,台下不确定的存在者的(观众)身份反而是“如如不动”地确定!
这个“不确定的确定”是“非观”(非定义)的,即本来如此的——我称为“非”判断。
大家都是观众这个“同一的身份”的“同一”,叫做“真实关系”。
因为,“不论是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尊贵的卑贱的”这句话的意思也可以解读为:那些“值”,不要带到看戏的场景里。
因此“同一”的正确定义应该是:不含值——这才是“平等”的本质。
“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尊贵的卑贱的”各自看戏时的心态可能不同,理解可能不同,但“观(看)”这个动作的“性质”一定是一样的。这个“观”,在英文里可以是observe、view、watch、look、see、read等等,我则统一定性为“确认性判断”——“是”判断。
结论:戏院“场景”里的being、being1、being2所指完全不同。
把上述看戏“场景”放大到整个现实世界(所谓的“客观存在”,在我的《逻辑后缀学》里认为我们观察到的存在一定是主观存在),就能够明白西方哲学的问题所在:他们总是把表演者与观众“混为一being”!
“混为一being”的根因是“自他分别”(注:“自他分别”的理论,佛学说得多了,笔者在《逻辑后缀学》也不厌其烦地强调。如果不认同自他分别的理论,也就不必看这篇文章了):无论如何“观”,观的对象一定是他者。而西方哲学总是认为我们可以“观自己”(认识自己),也就是“入戏”了!所谓牛顿爱因斯坦也好、理性也好、归纳法也好、先验也好、怀疑也好、辩证也好,不过是对戏台上的表演(存在着)的关注点如何侧重而已。“入戏”的西方人,也就纷纷把自己当成了戏台上的各种角色(种种的自定义真实关系,即都是假的),剧场变成了沉浸式剧场,也就在“本来应该安安静静的”剧院里演出一幕幕你争我夺的“六国大封相”(自他分别到他他分别的二重分别之后的“自定义是”判断)。
海德格尔自命不凡地,实际上是多此一举地把这个“观到的自己”称为dasein(此在)。笔者认为,正因为这个本质依然是自定义真实的“此在”,令到海德格尔最终领悟不透中华文化的“道”!
笔者认为:以西方哲学“背书”的西方科技文明,其“业绩”不过是让原来简陋的剧院变得富丽堂皇、让台上的布景更加精致、让屏幕上的画面更加高清、让表演者的表演更加“逼真”(布西亚形容的比真实更真实的超真实)。
但西方人不曾意识到:无论戏剧质量如何“进步”,台下的观众,始终还是“观众”!
因此,《逻辑后缀学》并非否定西方文明:坐得更舒服地看更精彩的表演何乐而不为?只是,当今世界的人越来越入戏了,基本上已经忘了自己本来是观众的真实身份。人类社会也基本上变成了一个沉浸式的大剧场——自定义真实的社会。
包括儒道释的传统中华文明,就是提醒世人不要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是观众的一种“观”文明。
笔者把整个西方哲学体系称为“理”;中华思想体系称为“情”。是期望《逻辑后缀学》能抛砖引玉,让有心人创立出一套融合东西方文明的《情理学》。
让我们的后人,能够真正舒适地,坐在豪华大剧院里,欣赏人生这出大戏吧——自定义真实并不可怕,沉浸式地进入戏中扮演某个角色其实也很好玩。但不要玩到忘记了自己真实身份就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0-15 04: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郭志成 发表于 2022-5-7 11:10
今天才看到作者先生的回复文。迟复了,请见谅!
我退休后即生活在阿根廷,得以浏览到海外的一些网站。在 ...

郭老您好!
非常冒昧地想向您提出一个请求:我已经分别与香港及美国两个出版社初步谈妥出版《逻辑后缀学》纸质书事宜。想请求您为此书写一篇书评,字数不拘,有没有可能呢?我知道:这个请求实在是冒昧。所以,如果你没有兴趣,不需解释,就直接拒绝吧,我十分理解的。
谢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1-6 22: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市隐者 发表于 2022-10-15 04:03
郭老您好!
非常冒昧地想向您提出一个请求:我已经分别与香港及美国两个出版社初步谈妥出版《逻辑后缀学 ...

祝贺!
我研究的是中国术数学,易学,老子。
对逻辑学是门外汉,对大作只是学习,且至今尚未能通读,不敢置评。望您理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7 02: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郭老您好!
明白的,还是要谢谢你!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28 02:5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逻辑后缀学》简体版纸质书已经出版。繁体版纸质书大约在明年二月份发行。购买书请关注下面链接或者亚马逊网搜寻书名:

http://www.dwpcbooks.com/product/html/?517.html

http://www.dwpcbooks.com/product/html/?518.html

《逻辑后缀学(上下卷)》在巴诺书店上架发行

Image result for barnes and noble

《逻辑后缀学(上下卷)》在英国的BookDepository上架,全球免邮费



《逻辑后缀学(上下卷)》也随着亚马逊在全球发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6 20:4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市隐者 发表于 2022-11-28 02:58
《逻辑后缀学》简体版纸质书已经出版。繁体版纸质书大约在明年二月份发行。购买书请关注下面链接或者亚马逊 ...

祝贺《逻辑后缀学》出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10 01: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郭志成 发表于 2022-12-6 20:43
祝贺《逻辑后缀学》出版!

谢谢郭老。不过,纸质作品似乎进不了大陆。我正在尝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17 11: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市隐者 发表于 2022-11-28 02:58
《逻辑后缀学》简体版纸质书已经出版。繁体版纸质书大约在明年二月份发行。购买书请关注下面链接或者亚马逊 ...

祝贺作者作品出版,也期望论坛内有更多会员推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18 09: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越中兴 发表于 2022-12-17 11:49
祝贺作者作品出版,也期望论坛内有更多会员推介。

谢谢(^-^)支持。前几天寄了两套回中国,让国内的朋友试试看能否成功收到。由于快递没有印刷品国内投递服务,我只好通过澳洲邮局寄送。不过好贵啊,邮费相当于书价的一半。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18 12: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所言极是,国外邮寄费用贵得出奇。读者如是研究及专业学习所用,应该物有所值。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6 03: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18 09:3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逻辑后缀学注解1:神类历史概况

送交者: 仁剑[♂☆★★声望品衔11★★☆♂] 于 2023-04-22 3:36 已读 1883 次 2赞 大字阅读  仁剑的个人频道 +关注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德经》————笔者认为:《道德经》的这一段,相当有先见之明。意思是预见到后世对《道德经》的解释,会越解释越糊涂,大笑者,会愈盛之。因为,不笑,不足以为道。                  

《逻辑后缀学》原文摘录一:【 ——逆行者之书                                                                                      

                                 前言

    《圣经》上说:亚当和夏娃因为吃了智慧树(知善恶树)上的果子而有了原罪,结果被上帝赶出了伊甸园。
笔者以为,这个故事,或许有不同的版本:智慧树是一种雌雄同体的树,结出的果子也有雌雄之分,但外表都一模一样。亚当夏娃吃的是雄果,雄果也叫“智果”。吃了智果的人就成了“智人”。这就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人类。
雌果也叫“慧果”。假如亚当夏娃当初同时吃下“智果”与“慧果”,或者吃的是“慧果”,会发生什么?】

注释一:
不少朋友问:《逻辑后缀学》写的是什么?
答:《逻辑后缀学》,是关于思维的学问。
《逻辑后缀学》付诸印刷出版前,出版社职员曾经有此一问:此书的类别应该属于哲学类吧?对此,笔者有过一番踌躇:“哲学”的定义有很多,但说得通俗点,不外乎观察者对“观”看到的这个世界的种种比较理论化、系统化的表述,及对表述的“论证”。留园哲版网友老寇提到一个“不大正经”的说法:哲学的哲,上面一个折,下面一个口,就是贫嘴互怼的意思。故哲学,亦可以说是“贫嘴之学”。
而笔者通过反复对照,觉得《逻辑后缀学》的内容与哲学这个概念的“内涵”相比,无论是“正经的”还是“不正经”的,意思上都总是“差上那么一点点”。
这是因为,笔者对古今中外的观察者们“观”看这个世界之后,所得出的种种理论化、系统化的“是什么”的表述,以及对这些“是什么”的论证,并没有多大兴趣(因为笔者认为:这些不同的表述及论证,始终是“盲人摸象”后,各自所得的结论),笔者也不喜与别人“互怼”。
笔者感兴趣的是:我们这些人类观察者的“观”,是否一样的“观”,又为什么有那么多如此不同的,甚至南辕北辙的“观后感”。又或者说:人类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贫嘴之学”?
人类的思维活动,在顺序上,我们一般是“先观察之后,再通过思考分析,然后得出某种结论”————说“一般是”,是因为这个顺序有争议:因为有理论认为,我们具有某些“先天上就有的知识”。不过,在笔者看来,先验哲学,讨论的依然是“归入点”及“归入方式”。不同的先验哲学的差异,不过是归入点及归入方式的不同而已。
把“射箭”这个“简单行为复杂化”后作为例子:以“射”这个动作象征“思考”,“射中”的目标象征思考的对象。那么:一般人是“见到感兴趣的目标”就不假思索地把箭射出去;“聪明的人”则先思考“如何射中感兴趣的目标以及什么目标值得感兴趣”然后再把箭射出去;专业人士(射箭高手)则可以“百发百中地射中感兴趣的目标”;一般的哲学家思考的是“目标是什么以及为什么我们对目标感兴趣”;先验哲学家则认为对目标感兴趣(归入点)及“射”这个动作(归入方式)两者皆属于先天性上就有的“本能”。
而《逻辑后缀学》主要的论述则是:通过对动作“射或不射分别意味着什么”的分析,讨论射箭者与目标之间的关系(上卷内容近似于康德对理性的批判,只是表述形式不同,并且,笔者所“批判”的,是人类全方位的确认性判断)。
也就是说,《逻辑后缀学》的论述具有不同于哲学的面向:前者围绕的是“射”;后者围绕的是“目标”。
哲学,最简单的定义应该是:哲学是世界观的学问。那么,《逻辑后缀学》应该称为:观学。
在《逻辑后缀学》开篇,就已经借用了《圣经》故事来隐喻:《逻辑后缀学》————观学,是关于思维上智与慧的学问。上卷,主要是关于“智思维(射)”的学问;下卷,主要是关于“慧思维(不射)”的学问。
笔者很喜欢拆解中文词语,然后思考其中不同的内涵,例如“智慧”这个词,笔者认为,拆开来之后的“智”与“慧”,在思维上分别具有不同维度的意义。
《逻辑后缀学》,是首尾紧相呼应之作。因此,有关思维维度,在《逻辑后缀学》下卷最后一章最后一节有笔者结论式的见解:笔者把思维的维度分为九个层级。层级从高向低的“展开(射)”,称为“智思维”;层级从低向高的“同一(凝聚、不射)”,称为“慧思维”。
以下仅以“点”和“线”两个层级简述之:
在数学上,点与线的关系可表达为:点为实部时,直线作复数互为共轭的虚部向量。直线为实时,点线构成一个复数集系统。
通俗地理解就是:
当我们观察(逻辑推定的智识:射)“点”为“有”时,直线为虚(所有与点相关联的直线必须相互抵消“消失”到“看不见”之后,点才能显示出来)。智识在一维直线上展开的点,理论上的值是无限(无限点数,无限“质点有”,并且点与点之间必须是相互独立的)。
观察(非逻辑推定的慧知:不射)直线为“实”时,“点”为“无”(存在的“质点之有”“被打破”,点的“非一(不止一个点)”形式被同一(点与点之间“不分彼此”)至“无”后,才形成“看得见”的直线)。
换言之:观察事物时,因思维维度上的展开而得出“有”、“虚”结论的思维是智识(识别),以智识为思维模式的人可称为“智人”;因思维维度上的同一而得出“实”、“无”的思维是慧知(知而不识:《道德经》通篇皆在论述何为“知而不识”),以慧知为思维模式的人,可称为“慧者”。
无维,则无分别(无极)。存在,是与无维具有“初阶镜像对称”关系的镜像(太极)。存在与无维之间,具有“非分别”的“绝对同时性”————还是以点线关系来解释“绝对同时”:没有线,点就无所依;没有点,线就不成线;不能先有点,才有线;也不能先有线,再有点。因此,点线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点线关系是“绝对同时”的(注:因为笔者把思维维度分为九个层级,因此仅以点线两个维度来论述“绝对同一性”是不准确的。故此处只为了方便理解。绝对同时性,贯穿思维的九个维度,笔者称其为“唯识一元论”。详细内容,请阅读《逻辑后缀学》下卷第五章第二、三节)。
存在的有,致无维以虚的假象;无维的实,反映出存在的无。
存在的有,具有“相对同时性”。“相对同时”,意味着存在只能“存在着”。
意思是:我们感知的“有”,只能存在于相对同时的“当下”(注:“当下”有两个解。一是共时性当下;一是相对同时当下。因篇幅所限,这里不讨论。《逻辑后缀学》上下卷都有具体论述)。
因此佛曰:刹那生灭。
即,“存在着”并不是真实的存在,因为没有“真值”。没有真值的存在着,叫“悖论”。
即存在不过是一个“相对同时地存在着的真类”。
“存在着”这个悖论,在人类感知的这个四维时空里,就表现为空间与时间。
空间与时间“本来”是绝对同时地不可观察的,物理学上称为“对称性”。
一旦观察,对称性就会被“破坏”,空间或时间就会“坍缩”,分别就会形成相对同时的“破缺空间”或“破缺时间”。
破缺空间里,时间依然是绝对同时“对称”的,因此破缺空间具有“时间平移对称性”;
破缺时间里,空间依然是绝对同时“对称”的,因此破缺时间具有“空间平移对称性”。
“空间平移对称性”及“时间平移对称性”皆属于“当下”的属性————两者的表现,即现代物理学“发现”的:波粒二象性。
波粒二象性,是存在最基本的属性。
至于我们“看见”的是波还是粒子,取决于我们的观察“手段(模式)”:
以智识思维“展开”的观察,则空间破缺(我们感知的这个物质世界正是因坍缩而“破缺”的世界:佛学称为“相”。不过————笔者以为是:“破相”😂),但由于时间依然具有绝对同时的对称性,因此智人能够以破缺空间为介质“走来走去”,但不能在时间“走来走去”(意思是我们不能走进过去或者未来)。
因此,智人的时空,有如无穷无尽的房间,智人命中注定必须顺着次序(时序)打开一道道门(介质)走过去,直到生命的尽头。
以慧知思维“同一”的观察,则时间破缺(时间对称性被破坏),由于空间依然具有绝对同时的对称性,因此慧者能够以破缺时间为介质“走来走去(过去现在未来尽在当下)”,但不能在空间“走来走去”:没有“相”,湛寂不动————即禅宗的“禅定”。
这种没有相,但能够以破缺时间为介质走来走去,但不能在空间走来走去的现象,就被处于破缺空间的人类观察者称为“波”:具有传递性及周期性。波传递的是:能量。
————既有智识又有慧知,能够在展开与同一之间圆融无碍,则智慧圆满。智慧圆满者称为圆觉者。对于圆觉者,时空的所有大门都向他“绝对同时”打开。他可以顺着次序走,也可以随意走进任何一道门。也可以,不走。
故:生与死,取决于观察的维度————智人的维度:必死。慧者的维度:永生。圆觉者:生死等价。

注释二:(特此致谢网友无名草)。
十多年前,笔者与友人讨论智与慧的区别时产生了灵感,因此而答应友人,会创作一部有关智与慧的长篇小说,并构思了一个大纲让友人过目。但在随后的写作过程中,发现小说的形式对智与慧的表达非常有局限性(其实也是因为笔者自己的文学造诣有限),因此改变主意,最终用超过八年的时间,写出了“观学”《逻辑后缀学》。但那篇有关智与慧小说的大纲原稿,至今依然保留着。最近作了些修改,在此发表,与读者分享。如果有读者感兴趣,想沿着大纲的思路继续小说的创作,笔者表示衷心的谢意。

《神类历史概况》

智世界的能力是分辨,分辨的目的是获取。
慧世界的能力是凝聚,凝聚的目的是传递。
【慧元元年】(智人被赶出了伊甸园。慧人在伊甸园“无忧无虑快乐地生活着”)
开始时,慧人与智人一样,需要靠获取维生。此时的慧人也吃其它动物,之后动物的哀鸣令他们放弃了猎取,只以植物为食。
【慧元一千年】
慧人亦有创造获取食物的工具,但慢慢发现,工具的出现令他们身体的各种力量开始退化,于是慧人放弃了继续发明创造工具的意欲,专注于“模仿”。
智人亦有模仿。
智人的模仿,是“在…之外”的“置换式”模仿。这种模仿需要“外物”,外物也叫作“工具”。但工具无论如何精致、逼真,甚至“超越”制作者自身,都不是智人自己。“在…之外”的模仿,具有很强的分辨性、选择性。但智人并不知道:人体内的种种物理、化学机制、构造并非为了分辨、选择(注: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类不是为了更多相关的投入而转移注意力,而是进化出积极“关掉”他们不想听到的事,就像闭上眼睛不去看令人不愉快的景象一样。例如:人类拥有集中精力听谈话和过滤噪音的能力,但人耳本来并没有这种物理机制,选择性听力具有后天性)。
选择性造成的结果有两个。一是人体接收到的信息全面减少。留意了:这里的“信息”并非什么能够用语言文字或数学符号表达的“人为”信息,而是大自然“真实的信息”。例如:不同频率的声音、光谱,各种手感、体感等。二是人体对环境的适应力越来越低,对外物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慧人的模仿与智人的模仿不同:慧人的模仿,是“在…之内”的“亲历式”模仿,是为了提高自身潜能的模仿。
这种全方位模仿的行为令慧人的观察能力越来越强,身体的反应机制越来越灵敏及“敏感”。
【慧元二千年】
慧人观察动物强壮的肢节,观察动物奔跑的能力,跳跃的能力,消化的能力,觅食的能力,进而模仿。渐渐地,慧人进化成了所有动物中最强壮,最善于奔跑跳跃的。
【慧元三千年】
与智人明显不同的,是慧人之间的共享性。
智人也有“共享”,但智人的共享建立在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简称“共值”。但价值观是排斥性的,当价值观不同,就“斗起来”了。为了“不斗”,智人不断追求共同价值观,却没有意识到:价值观越是“共同”,斗争性反而越强,斗争规模反而越大(上帝把人类的先祖逐出伊甸园确实有“先见之明”。否则的话,上帝将难以“耳根清净”)。
慧人的共享建立在“共情”基础上:擅立者善予与;擅用者慎取之(摘自笔者的《道德新经》)。慧人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其他慧人。慧人之间没有陌生人这个概念,但亦没有家庭的概念。任何慧人之间的互动,强壮者总是想方设法施与弱者,弱者总是带着感恩但自然的心态接受。情爱关系上,优秀的男性和女性总是施爱于不及自己优秀的异性并从中得到满足与幸福。
慧人亦有部落,但这些部落没有首领,甚至没有首领的概念。部落中间都是族中最弱小者,越勇敢越有能力者都处在部落的外围。他们没有地位高下之分,只是以同心圆的形式组成部落结构:这叫作“慧觉平等”。
部落的组成只为了互相帮助,同样的,部落与部落之间亦互相帮助,无私地把自己部落中最有能力者赠与弱小的部落。
【慧元三千五百年】
慧人的语言很简单,但音乐与艺术则发展迅速,其发明创造都与音乐艺术有关。
慧人的交流开始通过简单的语音及种种肢体动作,之后通过音乐艺术,之后通过眼神交流,之后灵识被开发,能相互感应,感应能力的距离越来越强,之后第三只看不见的慧眼在前额形成,整个慧世界的慧人之间心灵彼此相通,相互间能随时知道任何一个慧人的状态及思维,集体性的思考力量令慧人对慧世界的认识一日千里。
之后他们开始尝试与其它动物交流感应,并进一步分享了各种动物在慧世界生存的能力。慧人终于既能上天亦能入水,能耐高温亦能耐低温,寿命亦以几何级数延长。
而动物由于没有吃过慧果,动物对慧人只有亲近而不能与慧人一同进化。
此时的慧人相当于智人概念里的仙人(嗯,有点像电影《阿凡达》里的纳威人)。
【慧元四千年】
慧人开始时的进化远慢于同期的智人,在智人已进入农业社会时,慧人仍像猴子般只会奔跑跳跃摘果子。但之后慧人的进化突飞猛进,并在约公元二千年前感应到智世界的存在,便以梦的形式进入智世界,试图与智人交流。这段历史,被智人记录下来,分别形成智世界的各大宗教。可惜的是,除了极个别“有慧根”的觉悟者,绝大部分吃了智果但缺失“慧基因”的智人,还是把慧人的信息解读为获取的属性(即赋予某种信仰上的值:有“值”,才值得“信”),不同的解读之间,甚至还大打出手。宗教,竟成了智人历史上许多战争的导火索,这是慧人“万万没有想到”的。
【慧元四千五百年】
慧人开始与植物交流,感应其基因,然后了然植物光合作用的能力,及从土地获取养分的原理。慧人终于可以不食五谷亦能得到能量。
【慧元五千年】
慧人窥破生命诞生的原理,并使这种诞生能力生生不息地在个体身上重复,即达致永生。慧人成为神。
【慧元五千五百年】
慧人与物质感应,获得了物质构成的原理,空间“坍缩”的原理,慧人能够随时变化为慧世界的任何一种形态。
【慧元五千七百五十年】
之后慧人与能量感应,懂得了能量产生的原理(自身即能量),时间坍缩的原理。此时慧人不但能够变化,亦能够创造,亦能够以波的形式随心所欲穿行于任何形态的世界。
【慧元六千年】
慧人成了圆觉者,也叫作:时空穿行者。
而智人历史里,智人发明了工具尝到甜头后,不断发明创造。
工具代替手,手开始退化。车代替脚,脚开始退化。种种机器代替劳动,身体机能开始退化。电脑代替人脑,人脑开始退化。纳米技术的发明,智人的体内各种功能退化。
至此,智人已不是人。当最后一个智人的灵识灭亡,电脑再不能从智人得到任何指令。智世界终止运行,智人灭亡,AI世界诞生。

《请允许,我离开————时空穿行者之语》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故曰:水湄。

这个溶洞,位于澳大利亚悉尼西南部。溶洞里安置着声控装置:游人用一个游览区专用的硬币,塞进洞口旁设置的机关里,溶洞门就会打开,游客不需要导游就可以自行进去参观。
溶洞里黑乎乎的,真正的伸手不见五指,但只要大喊一声,溶洞里的四周,就会亮起各种彩灯。大概五分钟后,灯光会自动熄灭,但只要再喊一声,灯光又会重新亮起。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无数次的人声、亮灯,并没有令我生起识蕴:我在溶洞里,那根普普通通的钟乳石里,渡过的非存在着的时间,早已超越了岁月。
非存在着的时间,在人间,叫天籁。
直到那一天,你的出现。
你和他,出现在溶洞里。你对着黑暗的虚无引吭高歌,你的歌声,竟与天籁完美地共鸣。
我的识蕴,因此而被唤醒。然后,就有了然后:我,看到了你身边的他——我自己。

混迹到尘世间,便忘却了我自己。
我们的存在不是为了否定、排斥别的存在,我们的存在只是证明了我们:存在着。
只有在你的灵识里,我才知道我是谁。不在你的灵识里,我在任何时空都没有了意义。
因为,空不异色,色不异空。
因此,请你,不要离开我。请你,不要放弃。我们,都不能放弃。
水湄,纵使无缘与你并肩,隐者也要为了你,而存在着。

但是,
请允许,我离开。
相聚,原来是为了离开。
离开你,是为了寻找你。
寻找你,寻找那个一直都在的你。
一直都在的你,与那个其实是我的他,一直都,在一起:
不同的时空,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悲喜,在循环中交错着——不同的我,不同的你。
无限循环里的每时每刻,每个节点,原来都是:新的起点。
循环是什么?是记忆。
记忆是我的,谁都不能夺走。但我必须寻找,寻找循环中的你。
轮回中的你。
找到你,然后却又不得不再分离。
佛曰,人生八苦:苦、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
隐者再加一苦:错相爱。
九苦。

《烟水相忘》

寂照那无垠的苍穹
我是众星相之王
漫随娑婆万世
我是汝足下的侍郎
以为在长相厮守
却已经走遍了万水千山
以为走遍了千山万水
却从未离开我的心坎
翻越九九八十一次地老天荒
寻觅藏在遗珠里的念想
终于相迎在此生
却擦肩在交错的时空
烟水相忘

我必须,重复着失去、再失去。分离、相聚、错爱、再分离。
因为,走不出轮回中的你,一直在,等待着我的记忆。
你唤醒我,使我来到红尘,是为了让我的记忆:唤醒你。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18 09: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逻辑后缀学注解2:各类自定义词语详解

送交者: 仁剑[♂☆★★声望品衔11★★☆♂] 于 2023-05-16 14:53 已读 379 次 3赞 大字阅读  仁剑的个人频道 +关注
首先,标题中含有“自定义词语”几个字,既属无奈之举,亦是一种必须的强调。因为,整部《逻辑后缀学》,皆是对自定义的质疑,但质疑的过程中,却又创造了大量自定义词语。这正是《逻辑后缀学》所指出的:生命是一个自定义属性的真类。我们永远跳不出自定义这个“坑”。
一个人的一生、整个的人类史,都被是与非纠结着。什么是“是非”?这是《逻辑后缀学》带来的思考。

1,非是:这是一位居住于美国的网友为《逻辑后缀学》作者起的笔名。这个笔名简明扼要地点出了整部《逻辑后缀学》的主题。
2,观学:哲学是世界观的学问——但是,在进行哲学思考(观)之前,先要思考的是:如何思考(观)?——《逻辑后缀学》,是关于思维的学问——或者说:是深度剖析东西方思维的学问。因此,《逻辑后缀学》,可称为《观学》。不过,“观学”一词是作品发表后才想出来的,在《逻辑后缀学》原文里没有出现这个词。对“观学”的“观”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观看”、“观察”的层面上,更含有“观照”之意。什么是“观照”?请参考佛学经典《(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3,以严谨严密的逻辑反逻辑:《逻辑后缀学》尽量做到论述上逻辑严谨,首尾相接,但整部著作的基调是批判逻辑的。
4,范式:“范式”的概念由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所提出。《逻辑后缀学》把人类的确认性判断思维统称为:范式思维。范式思维下的判断称为:“是”判断。
5,范式转换:确认性判断思维的转换。范式转换之后的判断,《逻辑后缀学》称为:“非”判断————《逻辑后缀学》认为,范式转换之后的逻辑学,才达到自洽,才是“完备”的一门科学。
6,旧瓶装新酒:对这个成语的一般解释有两个。一是:用旧模式理解新事物,寓意没有新意;二是:旧模式不能解释新事物。但笔者的理解是:新酒为用。旧瓶为体,亦为本。无论如何新,如何改变,都不能忘本。在下卷《顺势而为》章节里,会通过系统论讨论不忘本的重要性。
7,逻辑属性:思维过程本身的属性。可以理解为:不同的观,具有不同的属性。因此,逻辑属性就是《逻辑后缀学》的研究对象。即是:《逻辑后缀学》所研究的论域不同于逻辑学。
8,逻辑后缀学:不同的观,具有不同的属性。这类似于英语构词法中,因“后缀”的不同属性,能够对单词词性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观学的正式命名是“逻辑后缀学”。《逻辑后缀学》上卷主要讨论“是”判断逻辑属性;下卷主要讨论“非”判断逻辑属性。
9,“是”判断:心理上确认模式的判断——包括理性,及仅凭经验,或感性,或三者共同作用后产生的确认判断,也包括所有否定模式的确认判断。简言之,即下结论的判断。
10,“自定义是”判断:凡是涉及生命意义的“是”判断。
11,“是”判断与“自定义是”判断的异同:“自定义是”判断,是对客体作出主观肯定的确认性判断;“是”判断,是对客体作出假设性客观肯定的确认性判断。但实际上,由于作为生命体的我们,根本不可能从“非生命”或“不同于生命的生命”的角度作出“是”判断。因此,上述的区别其实是“自欺欺人”:“自定义是”判断其实可以与“是”判断划等号。
12,指者:作“是”判断或“自定义”判断的判断者,称为指者。
13,“非”判断:心理上非确认模式的判断。参考一个不那么准确,但可以帮助理解的中文成语:不置可否。简言之,不轻易下结论的判断。在《逻辑后缀学》下卷给出的“非”判断定义是:思维判断处在历时性转化为共时性阶段中未正式开始确认的逻辑叫停的前状态。
14,引者:作“非”判断的判断者,称为引者————引而不发者。
15,观察者:指者和引者,合称为观察者。
16,集合论:《逻辑后缀学》对“集合”的诠释与传统的集合论有所不同。《逻辑后缀学》把任何标的物(目标)都视为“非空集合”,认为任何非空集合都具有“状态”及“所有格(即什么‘的’)”两种属性。上卷讨论的“是”判断属于非空集合的范畴,讨论重点是非空集合中的交集、开集。此外,《逻辑后缀学》认为并集不是集合,因为其属性是“关系”。下卷讨论非确认模式的“非”判断则属于空集的范畴。
17,“是”判断成立的四个必要条件:一,一定包含(判断)行为和目标两个要素;二,指者与被指者必然是主客体的二元关系;三,目标成立,当且仅当确认行为实现;四,指者“指”的“同时”必须建立一个开放性的、具有排斥力性质的但又具有明确母体意义的相关的“非”场,“是”判断才有“存在的意义”。
18,“是”判断逻辑属性具有两个内涵:一,二重分裂;二,建立“非”场。
19,二重分裂:观察者一旦作出“是”判断,必然产生自他分别和他他分别。
20,因非而是:必须排斥“非”场中相关元素后,“是”判断目标才“有意义”。
21,非:“非”场的“非”与“非”判断的“非”具有二义性。前者的“非”意味着分裂之后的再分别,即对目标以外的补集的不相容;后者的“非”,是不进行最终确认。《逻辑后缀学》把这种“不进行最终确认”命名为“逻辑叫停”。
22,“是”判断逻辑属性的外延:“是”判断逻辑属性归纳起来共有十六个重要外延,它们分别是:
第一外延:因自他分别的内涵,我们永远都不可能自我指涉(自涉)。
第二外延:“是”判断一定是共时性主观判断。
第三外延:任何的“是”判断,都会出现悖论。
第四外延:用“是”判断判断“是”判断,即形成一个无休止震荡与重复的,“纠缠共生”的真类。
第四外延补充:通过“是”判断寻求“本来”(为什么),会产生一种与“真类”震荡方向相反的“逆震荡”(无穷倒退)。
第五外延:震荡与重复意味着真类中的目标具有以“目标镜像”的方式进行自我指涉与自我复制的能力。
第六外延:“是”判断所具有的悖论性质,通过对目标的辩证性映射,反映在现象学层面上就是对立统一这种局面的矛盾关系。
第七外延(自相等原则):只要前因果关系被建立,目标产生,“非”场就同时出现,指者为了“维护目标的纯正性、唯一性”就必须以 “有限过程对付无穷”的模式永不能终止地进行着排斥、清除“障碍”的主动行为——这个行为的依据是后因果关系——他他分别——我们永远只能够通过事物自身以外的东西来推断出事物的真实性。他他分别的过程,就表现为一个“线性” 的运动过程。
第八外延(自相似原则):任何“是”判断,都必然表现为指者根据前、后因果关系建立及维护、发展形式(目标)这种模式。这种模式里所具有的关联性、逻辑性、必然性、排斥性及不确定性五大内在的根本属性之间存在着的辩证关系,令事物都表现出“非线性”的运动变化发展的性质。
第九外延:“是”判断目标即任何确定的形式都是以脆弱的保守孤立姿态在互相依赖又互不相容的冲突、制约、平衡的辩证关系中走向不可持续。
第十外延:确认目标,实质上就是确认目标的所有权。即任何目标被确认之后都必然因为“有所属”而不再具备自由的意义,而仅具有逻辑推定意义上的自由度。
第十一外延:当指者作出确认性质的“是”判断时,指者的思维具有自由度,即只有相对自由而没有绝对自由。指者思维上的自由度与目标的自由度等价,两者之间属于同构(相互映射)关系,两者在“是”判断的架构下存在着自反性。
第十二外延:目标具有的确定性、收敛性、不兼容性实际上就是指者的思维被约束、封闭、局限、保守的反映。
第十三外延:以交集的模式追求自由时,追求越多,追求者的自由度反而越小。
第十四外延:“是”判断是一种熵增行为。
第十五外延:“是”判断目标一定表现为开集。
第十六外延:任何的“是”判断目标,无论如何精确,表面上都相当于欧几里得几何法则确定下的一个点,但本质上都是拓扑空间(连续性)里一个充满了种种不确定性(自由度)的离散性的开集。
23,二律背反:“是”判断就是一切二律背反的源头;“是”判断是第一二律背反。
24,外来者:“是”判断者,即指者,是永远的外来者。外来者与“来到之处”的关系永远是二元关系。
25,理性的四作用:一,模仿;二,规避悖论;三,平衡悖论;四,掩盖悖论。
26,悖论碎片化:以范式思维(“是”判断)建立及发展的人类文明,悖论永不能消除,但能够以碎片化的形式越来越精细地存在。
27,迷宫:一个没有起始,没有终结的,在无中生有中不断螺旋式升级(理性的进步等价于:迷宫中的通道越来越精细复杂)的悖论循环过程————文明的本质,进步的真相。
28,俱起俱灭、纠缠共生:真类中的“是”判断,因为是“按照先前定义的同类对象来定义”,即用“是”判断判断“是”判断,这就导致(确认)行为与目标两个要素之间具有了逻辑等价的,互为因果的“俱起俱灭”、“纠缠共生”的关系。
29,超真实:这是一位已故的法国学者尚·布希亚所提出的理论:在超真实经验中,真实原始物与拟仿物的界限已被模糊,继而“实在”与“存在”、自在与自为的意义模糊,终于造成悖论意义的“内爆”(implosion):真即是假,假即是真,不但真假难辨,连带内外、公私、主客体等二元架构都随之崩解。《逻辑后缀学》通过对“是”判断逻辑属性的分析,指出“内爆”的根本原因,并进一步深化“超真实”的涵义而提出“自定义真实”这个概念。
30,前因果关系与后因果关系:《逻辑后缀学》把“因果关系”这个“范式”的理念深化为前因果关系与后因果关系。
前因果关系:是一种试图把行为发生者(观察者、指者)自己排除后,对目标(事物)进行确认性判断时所认识的关系。因此前因果关系具有客观性的表象。目标是果,与之相关联的一切集合是因。这种关系必定是先有其因,然后才能有其果,通过历时性逻辑在语言表达上能够以“因为n(个条件具备)…所以A”的格式表达两者的关系,因此叫做“前因果关系”。前因果关系是我们的逻辑思维的内在依据,它的属性决定了形式一定是非独立、非自足、非自决及非自存的。前因果关系不允许“创造条件”(因此具有客观的表象),由前提得出结论的过程(行为)永远是被动式的——前因果关系,皆具有“外因”的“内涵”。
后因果关系:是一种把行为发生者(观察者、指者)自身包含在内的对目标(事物)的确认性认识。因此后因果关系一定是主观性的。后因果关系中的因即结论(目标)的“补集”,补集是“除了目标以外”所有与目标相关联的众集合的“其余部分”。这个所谓的“其余部分”,通常情况下远远大于目标所占的部分,因此《逻辑后缀学》把其命名为“非”场(背景)。“非”场的产生必然因指者的“主动参与建立”,因此“非”场与目标的永远是一种“共时性逻辑的关系”。即后因果关系中的因和果是同时产生,相互映射(对应)的。——后因果关系,皆具有“内因”的内涵。
31,历时性逻辑与共时性逻辑:前者指以时间轴上的事件为参照的逻辑;后者指以时间轴横截面上的事件为参照的逻辑。通俗但不准确地理解就是:历时性逻辑用于赛跑途中;共时性逻辑用于冲线那一刻。“不准确”是因为:如何定义“冲线”取决于观察者观察事件的视角————“当下”、某一天、某一年、某一生、某一个朝代、人类历史、地球史、星系史等。
32,当下:在《逻辑后缀学》里,“当下”有两个“解”。一是共时性当下:绝大部分人都有“冲线那一刻定胜负”的想当然,因此这是范式思维的当下,这种当下具有比较性,会产生“近期偏差”的效应(Recency Bias,也叫做近因偏见效应)。二是“历时性与共时性同一”的当下:这才是中华思想中“活在当下”的真义————“不作比较”的,真实的当下。
33,存在:“意义”这个词,只是对人类才“有意义”,“存在意义”不过是人类为“存在”所赋予的价值内涵,而这个价值内涵的意义是通过“因非而是”实现的。因此,存在是存在后因果关系的存在。存在后因果关系的存在必然是共时性逻辑的存在,因此“存在”的准确表达应该是“存在着”。
(待续)
贴主:仁剑于2023_05_16 14:55:18编辑

贴主:仁剑于2023_05_16 17:00:59编辑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21 12: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郭志成 发表于 2023-5-18 09:38
逻辑后缀学注解1:神类历史概况

送交者: 仁剑[♂☆★★声望品衔11★★☆♂] 于 2023-04-22 3:36 已读 18 ...

以下内容有笔误【意思是:我们感知的“有”,只能存在于相对同时的“当下”(注:“当下”有两个解。一是共时性当下;一是相对同时当下。因篇幅所限,这里不讨论。《逻辑后缀学》上下卷都有具体论述)。】
更正为:我们感知的“有”,只能存在于相对同时的“当下”(注:“当下”有两个解。一是共时性当下,即“相对同时当下”;一是绝对同时当下。因篇幅所限,这里不讨论。《逻辑后缀学》上下卷都有具体论述)。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25 04: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逻辑后缀学注解3:生命意义篇
(注:这篇连载的“逻辑后缀学注解”,也是一份阅读指南。其排序基本上按文章论述的先后,但亦有为了归类而不按先后顺序的排序。)
34,道德相对性与道德普遍性:道德相对性具有共时性当下的逻辑属性;道德普遍性具有历时性与共时性同一的当下的逻辑属性。
35,民主与专制:民主与专制具有不同的属性:民主,具有符号价值意义上的(理念)属性;专制,具有行政(操作)属性——把两种不同属性的概念混淆,把民主视为具有可操作性的行政手段去替代专制的操作,是政治家糊弄民众的法宝。此种糊弄行为,其恶劣性,远大于纯粹的专制行为。
36,专制:具有四种操作“模式”的——行政(制度)专制、金钱(利益)专制、系统专制、道德专制。我们“反”的,往往只是纯粹的、“肉眼可见”的“行政(制度)专制”。
37,自我与自主:自我意识与自主意识不能混为一谈——自我意识,是前因果关系的果,具有外因的内涵;后因果关系,具内因的内涵:让“自我”具有自主意识,从而表现出“主观能动性”——“自我”的属性,即被称为“自相等原则”的“是”判断逻辑属性的第七个重要外延。
38,惯性系:为什么物体都具有惯性属性?这个困扰着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科学家们的问题,也可以用“是”判断逻辑属性的第七外延(自相等原则)解答:惯性,是指前因果关系被建立后目标所具有的“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属性;(惯性)参考系,即“非”场——两个目标如果具有完全相同的前因果关系,其相互间参考的后因果关系就是(同一)惯性系,相互间就“保持静止”——自他分别的两个“我”正是处在“同一惯性系”,故而得出“(镜像)我是我”的结论(不可分辨);如果两个目标各有不同的前因果关系,其相互间的后因果关系就是非(同一)惯性系,相互间就是“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的定义:观察者必须与背景,即“事物(目标)自身以外的东西”处在“同一惯性系”,当且仅当目标与观察者和背景共同所属的惯性系是“非同一惯性系”;惯性力,并非物理学家所认为的“假想力”,而是对“非我族类”的非同一惯性系的排斥力;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中的合力“为零”,即“所有”的前因果关系(即充分的前提条件)“尘埃落定”。因此,上述解答,也解决了惯性系定义中的逻辑循环问题。
39,自相似原则:即“是“判断逻辑属性的第八个重要外延。自相似原则也称为:“智能性共享”,或“开集”。
40,形式定律:根据“是”判断逻辑属性的第八、九个重要外延,可以得出两个重要的形式定律(“是”判断目标定律、确认定律)。
形式第一定律:在观察者眼中,任何形式的维持都必须建立在震荡与重复的斗争前提之下。
形式第二定律:在观察者眼中,越是复杂、高级、先进、精确的形式,他适应方位越多,容错性越低,在后因果关系中的依赖性、局限性(排他性)、脆弱性和不可持续性越强。
根据生命公式更新后的形式第二定律:在观察者眼中,越是复杂、高级、先进、精确的形式,他适应方位越多,容错性越低,在后因果关系中的依赖性、局限性(排他性)、脆弱性C值和不可持续性越强。
41,斗争性:有“是”判断就有斗争性。斗争性的意思是:为了不再斗争必须不断地斗争。斗争性的本质,即根据后因果关系而必然出现的“是”判断逻辑属性第七个外延中指者“为了维护目标的纯正性和唯一性”而进行的“有限过程对付无穷”的行为,亦即是“震荡与重复”的行为。
(历时性)过程不存在斗争性,斗争性永远是(共时性、在场性)目标所引发。
进一步深化的语义是:过程不存在对错,对错永远是在后因果关系逻辑下围绕着信息(答案)产生。
42,斗争的分化化:信息的有效性,即信息存在的意义,是由被排斥的“非”场所决定。由于斗争是共时性的,共时性强调的是时间轴上的横向差异。斗争的分化化,意味着对“非”场排斥时的模糊性越来越减弱。模糊性减弱带来“再现”的“表征外部”清晰化,将令信息在历时性上的共通性被弱化甚至割裂(完全屏蔽),以至于信息在时间轴上的横向差异被后因果关系逻辑所固化。即信息因分化性,而被定格为种种准确清晰不可置疑的独立元素,造成信息的有效性被过度强化。信息有效性被过度强化的意义在于:被不断割裂的信息越精细则越保守,为了维持信息有效性所形成的排斥性的震荡与重复的频率反而越大,即斗争的密度越大。分化化也称为“碎片化”。
43,斗争的巨量化:价值观上的同一等价于集合的一种:人为的、有选择的、刻意地突出共同点的“交集”,不过同样是一种自定义真实下的(新)目标。因此,同一价值观的确立,意味着更多自定义的相关联的补集产生。即因为后因果关系逻辑而形成更加深厚的,并且是自定义的“非”场,造成悖论的扩大化——形成一个共同的、强大的假想敌。原来因为差异的积压而积聚的势能,终于可以通过悖论扩大化后出现的假想敌,在“转移视线转移矛盾”之后,以“一致对外”的模式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形成斗争规模、强度的巨量化。
44,他适应:要求他者改变身份“加入(或认同)我的阵营” ,这叫做“他适应”。他适应具有真值。他适应永远是“外视性”的,即“除了我以外”的他者皆是“对手”。由于“是”判断成立的其中一个必要条件是必须建立一个“非场”。即他适应就意味着“所有不是我的”他者都必须服从“我的独一无二”。这与“少数服从多数”的理念天然就是相悖的。
45,自适应:如果“我”能够改变身份加入“他的阵营”,就叫做“自适应”。自适应不具真值。自适应永远是“内视性”的“看到他者等于看到自己”。自适应与“少数服从多数”的理念相应。
46,容错性:他适应具有“真值”,因此具有容错性,容错性与不可持续性负相关。
47,兼容性:自适应不具“真值”,因此具有兼容性,兼容性与可持续性正相关。
48,可重生再有:非生命自然物的前因果关系中的关联性是自然生成的。构成非生命自然物的前、后因果关系天然地百分之百兼容,没有自定义,没有“真值”,即没有封闭,“没有缺陷”,“没有生死”的。因此非生命自然物具有“重生性”,意思是相同元素因无序性而“不可分辨”,并因此可以(自适应)组合出不同性质的物质——尽管可以组合出不同性质的物质,但元素自身的“内禀”不变——称为“可重生再有”。
49,非重生独有:每个个体生命都是独一无二,不可重生,但可“复制”的。称为“非重生独有”。
50,互克性原理:这是模糊数学的创始人,美国的数控论专家L·A·扎德教授的关于“人造物”的理论。
《逻辑后缀学》根据前、后因果关系理论对互克性原理深入解读——人造物与非生命自然物的不同在于:非生命自然物的前因果关系中的关联性是自然生成;人造物的前因果关系中的关联性是否定了无序性之后人为(他定义)“拼凑”而成。人造物与非生命自然物的相同在于:两者在前、后因果关系上都是天然地百分之百兼容,没有封闭,“没有缺陷”,“没有生死”,“可重生”的。即不具备独一无二性。
人造物的他适应是“他定义”的。由于是他定义的,因此人造物的他适应不等价于自定义的他适应,人造物的他适应实际上与非生命自然物的自适应一样同是没有“真值”的。没有真值的他适应不具备封闭性。不具备封闭性意味着:他定义他适应的容错性与人造物自身天然的兼容性之间就产生了冲突:随着人造物的不断升级而加强:降低容错性的方法是增加人造物的复杂度和精确度。复杂意味着增加前因果关系中的关联性,但这就造成后因果关系中的“非”场更加厚实,“非”场更加厚实则意味着“被兼容”的可能性亦更大;精确意味着强调后因果关系逻辑的必然性,但这就造成后因果关系中“非”场更强的排斥性,排斥性强则意味着“不被兼容”的要求更高。由此容错性与兼容性之间的冲突就表现为精确度与复杂度之间的冲突。系统的复杂性日趋增长时,对系统特性作出精确而有意义的描述能力将相应降低,直至达到这样一个阈值,一旦超过它,精确性和有意义将变成几乎相互排斥的特性。
51,人格:在《逻辑后缀学》中,人格分为两种:前因果关系下的本征人格和后因果关系下的表征人格。每个人的人性,都被前、后因果关系所决定而具有人格的二重性。而人格二重性的兼容性则取决于人在主观意识上对前、后因果关系所侧重的比重大小。百分之百兼容的人格二重性,具有如同实实在在的大自然一般,没有孰轻孰重、不涉及任何意义的真实关系。中国人常说“该来的总会来”、“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以及中华传统哲学思想中的“返璞归真”,皆是对百分之百兼容的人格二重性的领悟之后的“自适应”。
52,后因果关系逻辑:人对事物的认识,人与人之间的了解,表面上是因为观察研究对象的“是”,实质是因为观察研究对象的“非”。离开了“非”场,“是”(这个人)本身其实没有什么意义(不能显示出价值)。但这就形成了“是”不但必须靠“非”场维持,而且还必须靠“非”决定——因为“非”,所以“是”。因为非nX,所以A。进而终极的“纯正唯一”的“因为非nX,所以必须A”的逻辑,叫作“后因果关系逻辑”。社会人都侧重于“后因果关系”。即我们的主观意识中为了确认而运用的逻辑,“非”场的“后因果关系”逻辑所占的比重相当之大。在个人主义思潮泛滥的现代社会中,这种比重甚至走向了极端化。
53,思维倒错:确认性思维的“是”判断,思维上会产生三重倒错。
浅层思维倒错:把前因果关系作为果,把后因果关系作为因的、有后才有先的、因非而是的因果倒错——称为“浅层思维倒错”,亦叫做“浅层内因”。
中层思维倒错:集合的无序性中的“无序”,被强行设定为有序(无序被主观屏蔽),原来带有或然性、模糊性的排斥行为就变成了有选择性的排斥行为,“纯正唯一性”就被赋予了实质的,“真值”的意义。因此,集合中元素在纵轴(时间轴横截面)上的“互异性”,是自定义性质的:自定义了互异性之后,有选择性的排斥行为才能“有效”——这称为“中层思维倒错”,亦叫做“中层内因”,通俗说法叫作“带着结论找证据”。
深层思维倒错:把因(行为)视作果的倒错。目标成立,当且仅当确认行为实现——一切皆因确认行为而起。然后我们把这个因(逻辑行为)视作果——“是”是什么:“是”是不容置疑的“存在”(果)。然后再徒劳地绞尽脑汁寻求这个果的因——为什么“是”之为是——错上加错的中层思维倒错:强行设定有序——进而确定“是什么”(本体论的自身所是及是其所是)——错上加错再加错的浅层思维倒错:因非而是的后因果关系逻辑的认识论。深层思维倒错,亦叫做“深层内因”——根本因、宇宙因——深、中、浅三层思维倒错,皆为佛门《心经》中指出的——“颠倒梦想”。
54,自定义:自我意识及自主意识一定是从指者自我主观意识发出的自以为“是(分裂)”判断判断“是”判断:“是”——“什么”——一个包含自身的类——真类:即博大精深的佛学所觉悟的“执念”。
55,自定义真实:三重倒错后的思维拒绝接受真实关系,进而通过后因果关系逻辑自定义(俗语说的“挖坑”:最大的坑叫作价值观)真实关系。通过自定义真实关系而建立的真实,叫做“自定义真实”。
56,生命的定义:凡自定义,即具有生命属性,即可称为生命。DNA,就是最原始最基本的自定义。
57,生命六大属性:一,(个体)独一无二性(非重生独有);二,依赖性;三,封闭性;四,自定义真实关系,是任何形式生命最原始的本能;五,不可持续性(即有生死);六,滞后性(即“冲线那一刻”的共时性当下)。
“独一无二”、“不可持续”、“滞后性”属于生命的内在属性;“依赖性”、“封闭性”、“自定义真实关系”则属于生命的行为属性。
58,生命悖论:生命是由悖论构成的真类。一,表现在依赖性与封闭性永远的冲突上:没有依赖就没有封闭,没有封闭也就没有依赖。但是——要依赖就不能封闭,要封闭就不能依赖——并且,依赖与封闭又是互为正相关关系——越依赖越封闭,越封闭越依赖——两者是既共生又互斥的“孪生兄弟”。二,表现在持续性上:生命的最高原则是可持续,但生命的属性是不可持续。
59,分数自由度公式:D=N/W。等式左面的D代表自由度DOF(Degrees of freedom)。右面的分子N代表“我需要”(What I Need),分母W代表“我想要”(What I Want)。
60,生命公式:b/a=a+b=C。这是一个反映生命悖论的公式,它是形式第二定律的“生命版”。亦是互克性原理的生命版。
封闭值为a(对于人类所认识的生命,百分之百自适应与完全封闭都没有可能。即a值只能在0与1的区间内);
依赖值为b(从0到无限大);
常数值为C(C值:系统学称为“有序度”,往往根据不同的论域而分别以“熵”、“信息量”、“序参量”来描述及量度)。
61,生命公式的哲学意义:
一,既是个体生命的表达式,亦是整个物种或族群生命力的表达式,更可引申到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存续的背书。
二,当半依赖半封闭,即a和b的值都等于0.5时,常数值C等于1。这个1可以作为生命可持续的“标准平衡态值”——亦可以视作“低级生命”与“高级生命”之间的分界线。
三,可推导出a和b的关系式:b=a2/1-a。
A,假设a为0,则b为0——非生命自然物具有百分之百的兼容性(非封闭)关联性(非依赖)的特性——“没有生死”的特性——重生的特性;
B,当a小于0.5时,可得:b小于a——分数自由度大于百分之百——当a无限接近0时(接近完全不封闭的自适应),b也无限接近0(依赖性接近0);
C,当a大于0.5时,可得:b大于a——分数自由度小于百分之百——当a无限接近1时(接近完全封闭的他适应),b趋向无限大(在坐标上以指数级噌噌地往上冲——依赖性接近无限大;分数自由度接近无限小:这就是人类这种“高级生命”在整个人类历史走向上的表现)。
四,常数值C是生命模式脆弱性的“值”,可称为“加和性脆弱值”。C越大,加和性脆弱值越大,即生命脆弱性越高。这个结论,可由以下分析得到:
加和性脆弱值由“先天性脆弱值”与“后天性脆弱值”加和而成:
先天性脆弱值以a(封闭值)为负相关指标:a越高,先天性脆弱值越小;反之则反。
后天性脆弱值以b(依赖值)为正相关指标:b越高,后天性脆弱值越大;反之则反。
当a小于0.5时,b小于a——后天性脆弱值低于先天性脆弱值,常数值C小于1。a越小,C更小;
当a大于0.5时,b大于a——后天性脆弱值高于先天性脆弱值,常数值C大于1。a越大,C更大。
生命的精致度越高,意味着依赖性越强,C值越大。
——先天越是优秀,后天越是不堪一击。封闭值越趋向1,C值则趋向于无限大,意味着分数自由度趋于无限小:容错性趋于零,平衡态越容易被干扰矫正打破。
——生命公式是适用于所有个体及族群生命模式、社会、意识形态及所有具有自定义属性的系统存续的“互克性原理”的公式,故亦反映了人类这个“共同体”最终的“宿命”。
62,分数自由度公式与生命公式的关系:N/W实际上是b/a的倒数a/b。即“我需要”可以用封闭值表示:N=a;“我想要”可以用依赖值表示:W=b。b/a的倒数a/b的比值等价于容错性的值:容错性越小,D(分数自由度)越小。半依赖半封闭的平衡态等价于“我想要”与“我需要”一致时的状态,此时的分数自由度为百分之百。
63,进步与进化:进步的结果是人的依赖性(b值指数级增长)越来越强。依赖性强意味着通过对自身的不断否定(对封闭的否定)而追求完善的“他者”。即——因创造力而不断进步的人类文明不过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进化的结果则是生命的封闭性(a值趋向于1)越来越强。封闭性强意味着通过对“他者”的不断否定(对依赖的否定)而追求完美的自身。
即进步与进化两者是根本对立的、“互克”的。在本质上皆属于通过“自定义是”判断追求以后因果关系逻辑为依据的完善或完美形式的行为,却因自他分别及他他分别而形成对立面,也即是处于依赖与封闭冲突的生命悖论的阴影中。因此无论是进步还是进化,都逃避不了生命公式及形式第二定律。
进步与进化的同步发生,则是一种自他分别及他他分别后对自身及他者的同时否定,最终对包括指者在内的全体的彻底否定——加和性脆弱值C趋向于无限大。最终,生命(意义)不过是虚无——不存在任何意义的同一惯性系(或:不在任何惯性系之内——否定背景,也就否定观察者自身)。
(待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9 07: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逻辑后缀学注解4:自由的“度”
64,演化:以加和性脆弱值C衡量。C越大,加和性脆弱值越大,即生命脆弱性越高。用“演化”(C值)替代“进化”(a值),应该更能准确地表述出生物物种为了因应时空的嬗变而发生的,与远祖在行为、形态及机能上有所差异的现象。这里的差异,不应作“先进”或是“落后”含义上的解读,而是作为“适应性”(包括自适应和他适应)的背书。
65,峰顶理论(突变论):以完善他者为目标时,就如同置于峰顶的圆球,对初始值变化的敏感性就完全改变,变成了对“容错性”的敏感。越敏感,即“容错性”越来越低,甚至是达至“零容忍”,即容不得丝毫差错(彻底否定无序性)。一点差错,就有可能令“他者”解体(突变)——代价:自由的“度”趋向于零。
人类社会在进步空间的位置,正越来越接近于峰顶。
66,圆球现象:这是对峰顶理论的修改。修改后的理论更贴近人类历史及现状。
修改一:一种供观赏的设置,把一个沉重巨大的大理石圆球,置于一个刚好与圆球吻合的半圆凹槽的大理石基座上,基座底部中央设有一个出水口。当出水口喷出力道足够的水时,就可以推动上面的大圆球缓缓转动。此时如果我们轻轻推一下大圆球,圆球的转动方向还可以发生改变。在神学、哲学占据“知识”统治地位的过去,人类社会就类似于这么个沉重的大圆球。在如此的空间位置里,我们认识上及身体上的反应,对自然界、对生活、对社会问题等的变化(出水口的水压)是“迟钝”的,即对初始值变化的“容错性不那么敏感(C值低)”的。
认识上不敏感的思维意味着粗线条式的思辨,数值仅仅作为我们思辨过程中的参考,此时的我们计算能力有限,数值的获取更是基本上都经过了“四舍五入”的处理。中国人的“难得糊涂”正是这种“四舍五入”的粗线条式思辨的经典模式。历史上的中国,把怀着对天地的敬畏而自律作为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对所谓的科学技术视为奇淫技巧,就是一种“不急,慢慢来”的“迟钝”思维。此时以我们的思维主导的,“用”知识建构的人类社会(人为推动圆球)与“半圆凹槽”的自然基座(真实关系)几乎是百分之百地贴近吻合(兼容度高)。人类文明的进步,有如蜗牛的爬行,尽管缓慢,但却是可控的,安全的,日复一日单调而又乏味地“可持续”的。那些什么“世界末日”的忧虑,都属于“杞人忧天”。
修改二:类似于第一种修改,但基座底部向上强劲喷出的水流形成了喷泉。水流的力度如此之强,以至于喷泉顶端圆球的表现不再像是沉重的大理石了,而是像兵乓球般的轻盈。这个表面上欢快地跳跃着的乒乓球,其实是“一个涵括了所有目标在内的符号系统;更是一个因创造力因素而能够不断膨胀的迷宫型系统”。这个具有以“目标镜像”的方式进行自我指涉与自我复制能力的系统,在水柱顶端处于一个“无休止震荡与重复”着的,勉强维持的平衡状态。
随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越来越深入广泛,神学、哲学,已经逐渐被科学取而代之。
进步到今天,尽管人类社会呈现出无比庞大复杂的结构,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却呈现出频率越来越高的加速度变换和加速度越来越大的特点: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轻盈”了。种种便利轻盈,皆是我们认识自然之后对自然的成功利用。
但这些成功利用在本质上,皆是以自定义真实关系取代了真实关系后,通过后因果关系逻辑,并人为消耗了巨量的资源后制造出强劲的水柱(种种我们为之而自豪的科技成果),把人类社会这个大型乒乓球越来越远地推离了自然这个基座(具有真实关系的真实),就如同被水柱托在顶端的乒乓球。当中不确定性的震荡与重复显而易见。水柱越强劲,乒乓球就会被托得越高,但不可持续性即失去平衡掉下来的危机几率亦越来越大。
如何才能够保证水柱顶端的人类社会“乒乓球”不会掉下来?这就要求对水柱中所有的冲击力道的精确计算。数学,是科学论证时的基础和工具之一,科学则讲求数值的严谨性(严谨性需要科学论证时的另一个基础和工具——逻辑学)。但越是严谨,容错性越低,就越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我们在科学上每前进一步,对初始值变化的容错性敏感度都会大大增加,就越难控制。
并且,需要确定的数值的量的增速,必然远远大于已确定数值的量的增速。因为,任何一个根据线性的前因果关系产生的“是”判断,都必然伴随着一个非线性的“非”场。需要确定的数值越是精确全面,借用经济学的一个术语:即对“非”场的“边际效应”越明显。
67,自由度:自由的“度”——“事物必然是运动、发展、变化的”(注:双引号表示这个表述有问题,在“注解89”会有不同的表述)。意思是任何形式都具有自由的“内禀”,因此都具备一定的自由度。但是,自由度不等价于自由。如同长度不等价于“长”。“自由”作为一个概念,其“状态”(自由度)是自定义的。
68,思想(思维)自由度:人类的“思想自由度”具有两个外延:一是“各抒己见”;二是“己见”“不容侵犯”。“己见”就是滞后的自定义真实;“不容侵犯”就是容错性低。因此,思维的自由度受两种因素影响,一是自定义真实的滞后性;二是容错性的约束。
69.思觉暂留:是参考“视觉暂留”(Persistence of vision)这个反映生理现象的名词而新创的概念。视觉暂留,也称为正片后像,是光对视网膜所产生的视觉,在光停止作用后,仍然保留一段时间的现象。思觉暂留,即自定义真实的滞后性。自定义真实关系下思维的自由度,因滞后性而永远低于百分之百:自定义真实关系越明确,自定义真实越肯定,“己见”越强调,思觉暂留时间越长,思维的自由度越低。
70,随心所欲的自由:这是一种带有“真值”的自由观,是一种“心虚”的自由观。因为,“真值”意味着如果我没有,或“值”不够大,我就必须追求,或,必须“捍卫”。
71,随欲所心的自由:这是一种“乘物以游心”的自由观,是一种“虚心”的自由观。因为,自由的心不必追求,而是把握在“我”。
72,“做风筝”还是“做放风筝者”:真正的自由,是“反直觉”的——做风筝,自以为自由飞舞,高高在上,万众瞩目,其实一直被线(心欲)牵着;放风筝者操纵风筝,就叫“乘物”;心顺着风筝翱翔,却依然“自在”,就叫“游心”。
73,瓶子里的自由:追求“带真值”的自由,则追求的其实是自由的“状态”,即自由的“度”。自由意志是一种实在的性质,但实实在在的自由意志本身“没有意义”。对于人类来说,有意义的,是自由意志存在的“状态”——我们感兴趣的,不过是“装在瓶子”里的自由意志(的状态)。“瓶子里的自由意志”,不管是“被装进去”的(所谓专制),还是“自愿进去”的(所谓民主),都必然地只能呈现出瓶子的形状(逻辑推定意义上的自由度。学术上也有一个称谓:规定性。不过,对于大众来说,“瓶子”比“规定性”好理解得多)。
74,共相等原则:这是根据并集性质推导出来的“关系原则”——并集中任意集合的“并”都具有相互平等关系。共相等原则是“慧觉平等”的真实基础。(参考注解37、39,比较共相等原则与自相等原则及自相似原则之间的不同)
74,慧觉平等:“允许”种种合乎天道的不平等(状态:并集中所“并”的各个集合分别由不同的“元素”组成)存在,但这种不平等是“和谐”的、“共情”的,因为这种不平等是建立在“真实关系”平等的基础上。慧觉平等的社会,一定是“安不足而奉有余”与“损有余而补不足”。
75,筷子理论:佛学的“众生平等”,是一种“从非自定义看自定义”,类似于“上帝视角”下的平等,“凡人”即使理解也“做不到”。“人间平等”的理论可以用两根长短不一的筷子作比喻,因此可称为“筷子理论”——筷子的长短不一,喻示着(综合性)能力的高低:
西方的“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是一种“功利平等”,也可以称为“利益分配平等”——这样的平等理论在实践中,始终会出现以下情形:将筷子竖放在手掌上,两根筷子的底端确实可以“平等”,但顶端一定是有“冒头”的,即大家“应该”“在同一起跑线上”,但跑下去一定是分出个前后。功利平等下,那些自以为成功的,或者自诩为天生高贵的,一定是以无数“被忽悠”的,失败的,“卑下”的“牺牲者”为代价:牺牲别人为代价——交集的非包容性共有——“损不足而奉有余”——伪文明的内涵。
而“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往往被冠以“专制”的恶名,是因为长筷子“冒头”的那部分被硬生生折断(所谓埋没人才扭曲人性)而形成“所有筷子”上下持平(同样是非包容性共有)。
因此,“是”判断语境里的民主与专制都不能消除人类社会的不平等。因为当中的平等观是以“状态”为“观”,而“状态”永远是不可确定的“震荡与重复”。
“慧觉平等”的理念,则是用手掌从上端往下压筷子,令长短不一的筷子上端持平。“上端持平”意味着在真实关系(共相等原则)面前——不是上帝面前——人人平等。长筷子的下端更低意味着综合能力越强的人会越谦卑。
76,自身所是、是其所是、是之为是:三者皆是西方哲学理论的根本出发点——皆是根据自相等原则,通过种种“因非而是”的理论寻求真值不变的“是”的企图。因此西方哲学可称为质点之学。
77,或是而是:这是根据并集中,任一元素无论“值多少”都“当然地”“或属于”并集中任意某集合的逻辑,所提出的“关系”学说。
78,仁义礼智信:以“关系学说”重新解读中华儒学的“仁义礼智信”——不是在“状态”的论域(不是所谓带真值的“道德品质”的衡量)解读,而是在“关系”的论域解读。
79,普世非价值:这是针对“普世价值”这个概念而创新的一个概念。“普世价值”这个概念是一个具有悖论性质的伪概念。因为,只要“带值”,就绝无可能“普世”。《逻辑后缀学》认为:儒学的仁义礼智信,如果不是以状态衡量,而是以关系学说中的共相等原则为理论基础,就具有“普世非价值”的意义。
80,因是而是: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是实数集与虚数集的交集;空集的补集是实数集与虚数集的补集的并集,而实数集与虚数集的补集的并集是为复数集——这些空集的外延皆可统一表达为:因是而是——存在的本质。也可以通俗地表达为:什么都不是,才可能是(任何什么)。
81,集合论中的交集、并集、开集、空集在《逻辑后缀学》(观学)中的哲学意义:
交集:价值性共有——强调的是所属性,也即是所有权(且属于)。交集是典型的自定义:任何事物作为交集就具有了不止一个的所属性,事物的“公有化”因互异性就变成了非包容性的“价值性共有”(状态)的产物。交集这个概念自身的内涵与外延具有相悖性——越强调“同一(必一)”的所属性,排斥性越强。即交集寻求确定(状态),却总是不能确定(关系)——“存在着”因交集而“自定义真实关系地存在着”:因此,交集思维带来的是斗争性,“交”得越多,自由度越少,斗争性越强。
并集:功能性共存——一种包容的,共存的,没有必然性(逻辑性不强的“或属于”),不在乎所属性的自然而然的真实关系。即并集不需确定(状态),却能够确定或者说稳定(关系)。事物之间“本来”并不存在斗争性,事物各种“关系”之间产生的是“活力性”。并集的自由度比交集大得多。
开集:智能性共享——开集反映的是事物具有“关系悖论”的“模糊”性质:根据“笛·摩根定律”,交集与并集之间是可以“辩证地”转换的,自由度大小与相关联集合的关系,取决于如何去“命题”所面对的“论域”:以“状态(‘自定义是’交集的形式)”为论域,还是以“关系(并集)”为论域。但无论选择哪一个论域,都会面对关系悖论:状态必须通过(与外界)关系才能确定;但(与外界)有关系却意味着状态不确定。
空集:具有“因是而是”的全包含的可能性,是集合和函数的具有连续映射的拓扑空间的范畴的唯一初始对象。通俗而言叫作“同一非一”。
因此:没有空集,开集、并集不能成立;没有“可能”,“可以”不成立,“或属于”就“行不通”;或属于行不通就不可能“且属于”。或者说:“且属于”的有效性是建立在“或属于”之上;而“可以”的“或属于”功能的有效性则是建立在“可能”之上。
——因是而是,才能或是而是地是就是了,继而因非而是地是之为是到自身所是或是其所是。
82,西餐文明:以交集为理论依据的西方文明——西餐厅的环境布局、餐前餐中餐后依次递送的食物、各种刀叉的摆设及使用方式、用餐者的衣着坐姿谈吐进餐的手法食相,都相当的讲究“有为”。因此西餐是最不自由的一种进食模式。
83,转盘文明:以并集为理论依据的中华文明——中餐桌上的转盘布局,让用餐者与食物之间建立起“无可无不可”的“关系(并集)”,用餐者想吃什么请“自便”:这才是自由(度)的发挥。
84,紧致性:这是一个数学上的概念,《逻辑后缀学》把其应用到生命哲学上:紧致性,是任何自定义模式的生命体,因需求而必须确定“有真值的他适应”时,会产生封闭属性的原因——有真值的且属于越来越确定,以至于排斥性的“非”场越来越厚实。多个开集组成的交集的界线附近,由于自由度无限接近于零的意义,界线就会具有确定无疑的边界特征,交集最终就符合了数理逻辑中“哥德尔完备性定理”对“模型”的封闭要求——这就是自定义真实产生的学术性阐述:最终形成开集的补集——闭集。
85,相干性:这是一个物理学上关于量子态或波的“关联”、“干涉”现象的术语。《逻辑后缀学》把其扩展到对自由度的理解上:相干抑或退相干,自由度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相干:不存在因果律;退相干:存在因果律。
86,逻辑推定退相干自由度(存在因果律的自由度):其状态以“非空集合”表述之,一般而言指的是交集。“是”判断逻辑属性的第十个重要外延:确认目标,实质上就是确认目标的所有权(交集)。即任何目标被确认之后,都必然因为“有所属”而不再具备自由的意义,而仅具有逻辑推定意义上的自由度。对这个外延,在理解上必须明而且确的是:目标本身没有什么所属,其所属是我们(判断者)自定义推定的。对于生命形式自身而言,逻辑推定意义上的自由度与其封闭值等价。
87,非逻辑推定相干自由度(不存在因果律的自由度):“关系”本身没有值,但观察者眼中关系的自由度能够以“能量值”衡量之。关系构成“是”域——“非”判断逻辑属性的内涵之二。意思是空集“非”的“周围”能够形成任意多个甚至无穷数个拓扑意义上收敛性的、具吸引力属性的“是”的矢量场或向量场。
88,演化悖论:观察“状态”,必然“熵增”;观察“关系”,必然“熵减”——这是热力学第二定律与达尔文的进化论之间的“演化悖论”产生的原因。
89,社会拓扑学:根据开集的拓扑性,事物并非“运动变化发展”,而是不断在““拓扑变换”中。由此而能够发展出一门新的学科:社会拓扑学。以下内容,可作为社会拓扑学简论:
——所谓民主、专制,皆可以套用拓扑学的概念,不妨就叫做“民主拓扑空间”、“专制拓扑空间”。这两个拓扑空间的“元素”,皆是具有“开集”性质的人。
既然是拓扑空间,当中自然也就存在不同的拓扑结构。不同的拓扑结构,在同一个集合中表现为偏序关系。在偏序关系中,处在“中间”的拓扑结构“不粗不细”,形成的拓扑空间最“不平凡”。也就是最有活力(想象一个注入的空气量接近达到“饱和”的篮球最有弹性时的表现)。
中国目前的“专制”(其实是民主集中制)正是这么一个“不粗不细”的制度,强大的精英(集体)管制就是“有限子覆盖”。这个有限子覆盖非常有效,如同优质的篮球材料,令里面“紧致得刚刚好”的空气分子(民众)之间的压力,通过有效传递变成了弹力。中国的“崛起”,正是中国社会里的民众在这种外紧内松的管治下,充分发挥了个人的活力而发生的现象。
西方民主社会也曾有过这种“不粗不细”的辉煌时刻,但“民主”政府管理层的“有限子覆盖”如同气球(有别于篮球)的材料,有着先天上的脆弱性(弱政府)。只是,曾几何时的西方民众,并没有那么强烈的民主意识。意思是当时人民的主张是有限度,有节制的,“理性”的,这个“脆弱的”气球里的紧致性产生的压力,完全可以被有效覆盖并表现出弹性。再由于制造气球的“材料”,可以通过对外扩张得以源源不断的补充,由此气球可以“越做越大”,并继续“越吹越胀”又不至于破裂。
但在世界性民主意识高涨的今天,脆弱的民主有限子覆盖就失效了。其失效导致了两种结果:一种是,没有本钱扩张的,但还是以民主名义产生的,因此是脆弱的有限子覆盖的气球,在无节制的民主意识产生的压力下轻而易举就“爆炸”了;另一种是,民主有限子覆盖与当中“以民主为基”的,变成了离散拓扑性质的元素(人民)“融为一体”(所谓小政府大社会),即有限子覆盖名存实亡,当中的元素之间也就失去了紧致性,整个气球自然就失去了弹性。这样的民主社会也就死气沉沉,没有了活力。
生命,本质上就是一个在拓扑空间里不断地“拓扑变换”着的过程。“生、老、病、死”不过是这个拓扑空间中,具有“偏序关系”的不同的拓扑结构。
一个人的一生不论是平庸还是精彩,在“拓扑等价”下本性(内禀)不变。
人类社会,在“成、住、坏、空”四劫的拓扑空间中拓扑变换。
不同朝代的兴衰不过是具有“同构同态”的不同的流形或群。
轮回,并非仅仅是指生命本身,亦可以是指因生命而产生的种种生存模式、社会形态。
不同的人,是人类社会这个“拓扑空间”里不同的点。人际关系,不过是拓扑变换下点与点之间的“连续映射”关系。
我们制定的律法,都是以欧几里得几何法则为基本原理,因此同样在本质上,律法是“拓扑等价”的。法律条文越明细,不过是固定点(“自定义是”判断)的细分化,越是细分化的固定点,在拓扑空间里的变量越大。因此人间的律法,浩如烟海,人间的纷争,却无穷无尽。
科技文明,不过是形成偏序关系越来越“细”的拓扑结构。这个“细”,在拓扑学中也可以形容为“弱”。“弱”到最后,当我们认为生命中的一切都可以用“数码”替代,就叫做“离散拓扑”——一个平凡(平庸)的,以数码为“基”的,所有元素各自孤立不再连续的拓扑。此时每一个自我皆成了封闭的模型,“当且仅当”元素所代表的每一个自我都是一个离散拓扑形成的紧致空间。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27 02: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90,逻辑是自定义:逻辑的四个基本原理,在本质上皆是不自洽的:逻辑并不能满足逻辑自身的“同一律”原理;逻辑是第一二律背反;逻辑的“排中律”原理反而是认识事物真相的人为设置的屏障;逻辑的理由充足律是一个伪命题(伪定律)。
91,初始先验概率:指最初始的有意义的内涵。“存有”是生命赋予“实在”的最初始的有意义的内涵的自定义真实的“他者”(实在的镜像)。亦即是最初始的先前定义(先前设定——即预设性:逻辑皆基于先前设定),思维倒错的源始——从“一开始”,“我们”就把前提(共时性的某状态)与“被描述对象”“倒置”了。
92,衡量事物的四度规:
第一度规:有限——我们认识到无穷作为对象不能用有限的方法处理,但我们却又“不得不”用有限的方法处理无穷。
第二度规:逻辑——凡是有限的,必然受法则约束,即逻辑。反映矛盾的逻辑与事俱起俱灭。
第三度规:带着逻辑基因(实际上是悖论基因)的人类的语言与文字。
第四度规:基本数字单位概念“1”——新柏拉图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普罗提诺认为:正是依靠“一”,所是的东西才是东西,任何东西失去了“一”也就失去了其所是。
93,物与事:存有是“物”;存有必定有存有的理由,那就生出“事”来了。物没有矛盾,不含逻辑;矛盾的是“事”,有“事”必有逻辑。事与物就构成了“事物”。就构成了“(主观)存在”(自定义真实)的“存在着”——我们“看到”的,感知到的存在必然是“物”。但我们认识的存在,却永远不是“物(被描述对象)”而是“事(对前提的解释)”。因此,我们认识的“存在”,其实是“存在着”。
94,唯心主义:一般定义:凡“是”判断,皆属唯心主义。明确定义:凡是对带有(真)值的确认性判断的认可,皆称为“唯心主义”;凡是以存在意义作为讨论前提的理论皆是唯心主义理论。
95,唯物主义:凡认同没有值的“非”判断皆属唯物主义(直白简言之:没有“事”就叫做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没有理论”,因为:“因是而是”,“或是而是”,“是就是了”。又或者:凡是阐述以存在意义作为讨论前提的理论都没有意义(都不是真实)的理论皆是唯物主义理论。
96,自定义正确:我们判断事物,判断世界真实性的依据是逻辑正确,根据逻辑判断逻辑正确,也即是“自定义正确”。自定义正确永不能完备。
97,欧拉公式的哲学意义:自定义真实世界公式——eπi+1=0:“1”即是塌缩后的、退相干的、共时性的、有意义的自定义真实——确定一个惯性系。这个“有意义”是建立(+)在“1”对历时性的自身全体(自然对数的底e的指数)的连续否定(“不是…而是…”以“非”场i为模式无穷震荡)之上——一个一切都“有逻辑”、能够“解释得通”,完全能够自圆其说,有始有终,有条有理,自给自足的迷宫型的超真实世界的怪胎。但这个迷宫型怪胎在图像(复数平面)上却必然地“封闭”为“1”的映射“-1”——自定义真实关系的“是”判断。是与不是的叠加态同构(=)于空无“0”——进步与进(演)化的同步发生,则是一种自他分别及他他分别后对自身及他者的同时否定,即对包括指者在内的全体的彻底否定——最终,生命(意义)不过是虚无——不在任何惯性系中。
98,初级驾车者(指者):处处焦点,实际上没有焦点。
99,熟练驾驶者(引者):没有焦点,却又处处焦点。
100,阴阳和合与相生相克:全体性的世界(真实世界)处处皆是“同真同假”——中文的表达叫“阴阳和合”。阴阳和合表现为“相生相克”:可以同真,“现象界”表现为相克(斗争性);可以同假,“现象界”表现为相生(活力性)。
101,手性:这是一个科学上的概念,意思是一个物体不能与其镜像相重合,例如我们的双手。《逻辑后缀学》认为,“是”判断目标皆为手性镜像。
102,破缺理论: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利用种种不同的观察手段,不同的模型,不同的参数而建立的种种理论,因他他分别,因此都是“破缺”的理论(即不完备)。
103,对称性:一个物理学上的概念。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先生在《对称与不对称》一书中指出:所有的对称原理,均基于下述假设:某些基本量是不可能观察到的,这些量被称之为“不可观察量”。《逻辑后缀学》深化这个概念:“实在”是对称的,不可观察,不可描述。存在是实在“自他分别”的镜像,一旦观察,对称性就被隐藏,存在就(以镜像模式)存在着。
104,塌缩:一个物理学上的概念:外部测量一定导致量子态波函数塌缩(测量是因,塌缩是果)。《逻辑后缀学》认为:测量(观测)这个行为自身就是坍缩(行为因、根本因、宇宙因),塌缩造成实在的对称性被破坏,对称性被破坏的实在就成了“破缺”的存在(真类、果),真类必然是“震荡与重复”的,因此存在是“存在着”。
105,“自定义是”判断的目标:在现代科学上的表述是“破缺”;在物理学上的表述是“惯性参考系”;哲学的术语叫“存在”;现象学称其为“形式”;心理学表达为“镜像”;佛学的理念究其本质为“有漏”(“漏”意思就是不圆满的);一般的理论叫“事物”。“破缺”、“惯性参考系”、“存在”、“形式”、“镜像”、“有漏”或“事物”,都是对同一讨论对象的不同表述。选择哪一个表述,取决于想表达的面向。《逻辑后缀学》把它们统一起来:俱是确认行为——“自定义是”判断的产物——自定义真实。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3 02:46:36 | 显示全部楼层
106,去是:除了确认性“求是”的判断思维之外,还有另一种判断思维——非确认性判断思维——“去是”。“去是”的“非”判断,是对“是”判断的“范式转换”。范式转换之前及之后的判断,是“完全不同维度”的判断。去是=无分别。
107,我是:在思维中将“我是什么”后面的“什么”去掉,仅保留——“我是”(去我的)。“我是”是“去是”的“非”判断的前阶段:引而不发。我是=非分别。
108,逻辑叫停:即“我是”——思维保持在历时性转化为共时性阶段前未正式开始确认的前状态。通俗理解就是不进行最终确认的“不置可否”。
109,前我:“我是”前面的“我”——可称为“前我”。前我=引者=空集“非”。
110,我在:前我没有分裂,因此“因是而是”的后面“逻辑叫停”,没有“什么”,即不含任何元素,因此不存在“值”,亦因此是不存在真假的“客观存在”。
111,空集“非”:空集“非”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是实数集与虚数集的交集。根据笛·摩根定律:集合的交集的补集等于这些集合各自补集的并集。即空集的补集是实数集与虚数集的补集的并集。而实数集与虚数集的并集是为复数集。《逻辑后缀学》把空集“非”与复数集的关系理解为:空集“非”的“周围”能够形成任意多个甚至无穷数个拓扑意义上收敛性的、具吸引力属性的“是”的矢量场或向量场。这里的所谓“矢量向量”作为“可能性”的指标,不外就是“可能是”的专业语言。《逻辑后缀学》把“非”判断中“是”的矢量场或向量场命名为“是”域。“是”域——对称性在“是”判断语境中的“表达式”。
112,意会(知):“非”判断的判断。叫做“知”(慧知),也叫做“意会”,意会的论域是并集属性的关系范畴。关系通过“意境领悟”被认知,意境是自觉之境。意境中,哲学是“无需自圆其说,反而其说自圆”的觉悟。意会(知)的能力,叫“情商”。
113,理会(识):“自定义是”判断的判断,叫做“识”(智识),也叫做“理会”,理会的论域是交集属性的状态范畴。状态通过“语境描述”被认识,语境是他者之境。语境中,哲学是“企图自圆其说,但永远不能自圆其说”的学问。理会(识)的能力,叫“智商”。
114,“非”判断逻辑属性具有两个内涵:非分别;有“是”域。
115,“非”判断逻辑属性的外延:“非”判断逻辑属性归纳起来共有二十一个重要外延,它们分别是:
第一外延:“非”判断是具有实在性、对称性、完备性的不需要逻辑推定的客观判断。
第二外延:没有时间差的真实状态。
第三外延:“非”判断的目标是空集。
第四外延:非逻辑推定的相干自由度。
第五外延:“非”判断是一种全体观。
第六外延:全体观的目标具有自性。
第七外延:具有道德普遍性。
第八外延:“非”判断是“是”判断的内禀。
第九外延:“非”判断是模糊性判断。
第十外延:“非”判断是同一性判断。
第十一外延:非分别的“非”判断过程具有连续性(连通性)。
第十二外延:“非”判断的过程具有真实有序性。
第十三外延:“非”判断过程一定是同胚(相干)的。
第十四外延:“非”判断过程是恒持续性判断过程。
第十五外延:“非”判断过程具有恒稳趋向性。
第十六外延。“非”判断过程,具有全域的开放性。
第十七外延:“非”判断是“唯物”的判断。
第十八外延:“非”判断是重生吸引子。
第十九外延:非”判断下的趋向是共相等原则下的恒持吸引力。
第二十外延:“非”判断的涌现在现实中(生命意义的观察者眼中)表现出亚稳定趋向性的非线性拓扑变换。
第二十一外延:满足逻辑位移,逻辑四个基本原理能够自洽。
116,哲学问题的第一问题:我是谁?这个问题是哲学问题的第一问题。“第一问题”的意思是:这个问题之后,必然有无穷的后续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后续问题都不成问题;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后续问题永远是解决不了的问题。
117,我在与我是谁的关系:我在,即我是我,即我=我:这是可以导出其它连续对称性成立的第一对称。其意义在于:整个句子本身确实是毫无意义,有意义的是等号。等号表示两边必然同步变化,揭示出一种变化中的(拓扑)不变性——这里的不变性等价于相干性。同步变化在物理学中叫做“广义协变理论”,也称为诺特第二定律。诺特第二定律的哲学意义是:反映出“我是谁”与“我是我”之间的辩证关系——无论我是什么,是此在还是在者,无论我有没有意义,有没有“值”,是真值还是“假值”,无论时空如何历时性共时性地“嬗变”,“我=我”是不变的、不需要逻辑推定的、任何(惯性)参考系皆“平权”的恒等式。而这种辩证关系,中国人早有定论,叫做“以不变应万变”;也叫做“万变不离其宗”。在数学里则表达为:空集“非”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即空集是任何非空集的“源始”(初发心、初心)——空集是集合和函数的范畴的唯一初始对象。
118,互摄互入与纠缠共生(参考注解28):“互摄互入”不是“是”判断中行为与目标那种互为因果的“纠缠共生”。“纠缠共生”中行为与目标之间本来的关系是各有所属的界限分明,只是被“是”判断“捆绑”了。而“互摄互入”的理念源自于佛学,意思是因即是果,果即是因。“知”与“在”是行为与行为发生者相互“全包含”的关系,两者是二而一没有界限(没有边界)不可分割的全体。互摄互入的科学性表述是“叠加态”。
119,苦:只要做出“自定义是”判断(有真值的判断),即作出共时性当下已取舍的选择,皆是佛学理念上的“苦”。
120,可能与可以:“可能”是客观实在的“本质”;“可以”是主观判断对某状态下的对象性质上的“用途表达”。
“可能”是:因为不确定,所以确定——“意会”的非逻辑推定的逻辑;
“可以”是:为了确定,反而不确定——“理会”的逻辑推定的逻辑。
“可能”在表面上不具备逻辑严谨性的内涵,实质上蕴含着逻辑中不带任何情绪的严谨客观理性——“非”判断意境里的感性——随欲所心——道德的普遍性;
“可以”在表面上由严谨的逻辑推导,实质上是受情绪左右的主观臆断——“是”判断语境里的感性——随心所欲——道德的相对性(注:笔者对道德普遍性及相对性的理解与传统的理解不同)。
121,道德高地:《道德经》的道德是真实关系中“非值”的不可占领的普遍属性的意境里的“道德高地”的理念。而民众一般所理解的道德,都是与价值观捆绑的相对属性的道德,把相对性的道德观置于“制高点”上,道德反而就成了“凶器”。“占领”道德高地,是人世间最大的恶。自定义真实的人性,因为具有道德相对性,所以表现出斗争性。真实的人性,因为具有道德普遍性,所以表现出活力性。
122,必须在与无所住:两种截然不同的哲学理念。
必须在:数学上表达为z=a+bi:当i被b(有值的实数)“捆绑”,就是一个复数z(自我)。z的集合叫复数集C:C是不可排序的非有序域——也就是变来变去,居无定所。哲学上的表达:即海德格尔对“本真状态”(上手状态)的形容:“错置了自身因此到处都在又无一处在的无根基状态(无处为家)”
无所住:数学上表达为a=a+i:无论我是什么a,i(我在)不变。这理念源自于佛学,哲学上的理解是:因全包含而“处处皆根基(处处心——四海为家——是就是了,不是了就不是了)。
123,自性(勘误):美国南方出版社2022年12月出版的《逻辑后缀学》表述为【比较上卷第一章讨论的:因非而是的“是”判断中,行为与目标之间因果关系的“逆”不成立,故“是”判断目标没有自性】有误。更正后的表述:【比较上卷第二章第三节的讨论:真类中的“是”判断,因为是“按照先前定义的同类对象来定义”,即用“是”判断判断“是”判断,这就导致(确认)行为与目标两个要素之间具有了逻辑等价的,互为因果的“俱起俱灭”、“纠缠共生”的关系——故“是”判断目标没有自性】。
124,受训者:融合东西方理念之后的一个新理念——我们既不是(西方理念中)世界的主人,也不是(东方理念中)世界的客人,而是“受训者”——深入而不融入:对于世界,我们有使用权而不是拥有权。受训者的方法论,不是如何识,而是如何知。然后“知继而行”。“知”有两个层面:知识的知,是为识而知,其实是具有“智”属性的理会的知;知行的知,其所行因知,是具有“慧”属性的意会的知。
125,知行合一新解读:真正的,可作为“内核”的知行合一的“知”,必须是道德普遍属性的“完全意会”,也即是“前因果关系的历时性与后因果关系的共时性百分之百兼容”的全体观。具有全体观内核的“(全)知”才是达至全面的“认识论”,以此为内核的“而行”,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地做该做的事——以道德普遍性的知行合一认识论背书的“而行”的治国之道、治世之道是:“知行合一”为理念核心;“知继而行”为理念实践;“知先行后”为实验;“知而非识”为目标。
126,来者不拒(是就是了),去者不追(不是了就不是了):人生就是参加一场盛宴,宴席上有一个巨大的转盘(开集),转盘上摆满了各式酸甜苦辣咸的食品。绝大部分的人皆会关注着自己的人生,会挑自己喜爱的食物,这就叫做“识”,也叫做“智”,也就充满了种种不确定,种种危机:只吃自己喜欢的食品,自然就会“错过”了品尝其他食品的机会,这就叫做“有得必有失”。不想错过但又不得不错过,则叫做“患得患失”,就有错过的茫然。各个“挑食者”之间人际关系的“互动”:或者是不断炫耀自己所吃的“好东西”,或者是千方百计要吃到“好东西”,或者是指责嘲讽他人的选择“愚蠢”,这就叫“斗争”。也有极少数的人(受训者),只是享受,享受着人生的分分秒秒:转盘转到眼前的食物都不妨尝一尝,这叫“来者不拒”,久而久之,转盘上所有食物都尝遍了,连同所谓斗争、炫耀、无奈、错过、茫然等等行为带来的情绪,都“全包含”作为食物来者不拒地“尝它一口”,这叫做“知”,也叫做“慧”,这才是真正的充满活力的“享受人生”。对转走的食物,不在乎,不留恋,不惋惜,不失落,这叫做“去者不追”。尽管“不追”,但丰富的“味道”已累积、沉淀在我们记忆(知)中,这叫做“回味无穷”。“回味无穷”地思考的人生,才叫做“有意义”的人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9 13: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127,知足常乐二解:一:一般理解的重点在“足”——满足;二,《逻辑后缀学》认为的重点在“知”——知道、懂得。
128,从来处来我在往去处去“哲学解”:即“处在历时性转化为共时性阶段中未正式开始确认的逻辑叫停的前状态”与前、后因果关系的关系。“从来处来我在往去处去”十个字之间不设标点符号,是表示前状态是不需要逻辑推定没有因果律没有时间差的真实状态,真实状态与前、后因果关系的关系是百分之百兼容的真实关系。真实关系中没有焦点,却又处处焦点。
129,从来处来我在往去处去“通俗解”:从来处来=来者不拒(是就是了);我在=受训者;往去处去=去者不追(不是了就不是了)。
130,从来处来我在往去处去“成语解”:从来处来我在=随遇而安;我在往去处去=随波逐流。
131,从来处来我在往去处去“十字合成解”:一,“逻辑混沌”的非逻辑推定的模糊性:即中文里的“难得糊涂”。二,顺势而为。
132,逻辑混沌:非逻辑推定的模糊性。逻辑以“隐性”存在于混沌中,表现出真实的“势与力”。
133,“是”判断论域中后因果关系的模糊性与“非”判断论域的模糊性含义不同:前者的模糊性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企图确定(交集的)所属,却无奈地发现始终不能确定(始终是开集性质);二比一“进步”,认识到事物不可能最终确定,因此“懂得”用辩证的“或属于”(并集)。从“是”判断语境理会模糊性:是不能确定“值”,所以模糊,是具有时间属性的模糊。“非”判断的模糊性,连“或”也没有,是一种百分之百兼容的,非逻辑推定的全体观。从“非”判断意境意会模糊性:是没有“值”的模糊,是没有时间属性的“一切皆有可能”的模糊。
134,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二解:一般解释:坚持信念最终会成功。《逻辑后缀学》解释:初心即为“源始”,“源始”之意为“没有值”(空集)。那么,“源始没有值”则“全包含”过去、现在、未来,即这里的“得始终”是全序性的,始就是终,终就是始——这才是“真实的初心”。并且,这“初心”,即同一性,有不同的“层级”,不断地溯源,即层级越高的“共情”,“同一”的初心会越来越“纯”,越来越真实。
135,“确定”二解:“非”判断确定的是“源始”;“是”判断妄图确定的是“终端”。
136,无为:没有“值”(之为),可作为“无为”(而为)这个古老名词的“现代版定义”。
137,对立统一的内禀:同一性,是对立统一的源始,也即是对立统一的内禀。有太极,才有阴阳和合,才有相生相克(参考注解100)。相生相克的意思是:只要确定“是”,必然“对立统一”——确定火为假(火不能独自依存,需“木生火”),火必真(火能表现出“克金”)。
138,同一性二解:“自定义是”判断的同一性是:交集属性的因非而是的同一必一;“非”判断的同一性是:空集属性的因是而是的同一非一。
139,普世非价值(观)的内涵、政治学表达及体系(参考注解79):内涵:道德普遍性;同一性。表达:在真实关系面前人人平等——慧觉平等。体系:以关系(强调:不是“状态”)为论域的仁义礼智信。
140,系统:等价于“是”判断的目标。因此系统的成立,皆具有“是”判断逻辑属性的内涵及外延,及由始至终同样必须遵循着“前因果关系是后因果关系产生的必要条件,后因果关系则是目标具有存在意义的必要条件”这两个共生原则。
141,加和性、还原性、非加和性及非还原性:根据《逻辑后缀学》的原理,为系统的加和性、还原性、非加和性及非还原性分别赋予新的内涵,将能够更准确地描述及理解系统。
系统的加和性、还原性及非加和性、非还原性各自的面向不同:加和性、还原性面向的是系统的局部;非加和性、非还原性面向的是系统的整体。
以《逻辑后缀学》上卷“是”判断的理论解释:系统功能性的“新质”或“新特征”正是“是”判断在“非”场中的排斥性及不确定性在整体规模上的反映。而不同的反映则取决于具体的系统所具备的不同的前因果关系的主导性。
以前、后因果关系的原理划分:系统的加和性与还原性反映的是前因果关系中的关联性、逻辑性及必然性属性;非加和性与非还原性反映的是后因果关系中“非”场的排斥性及不确定属性。但由于不确定属性在“是”判断范畴与“非”判断范畴具有不同的内涵,《逻辑后缀学》注解159会给予非还原性不同的定义。
以自适应及他适应的性质划分:系统的加和性与非加和性具有他适应的性质;系统的还原性与非还原性则具有自适应的性质。
加和性与还原性各自的面向有所不同:
加和性面向的是系统中要素(局部)之间静态的关联性、逻辑性及必然性的强弱:当关联性、逻辑性及必然性强,则可表述为系统中要素之间的加和性弱,反之则反。即加和性与前因果关系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
还原性可理解为一种自适应性质的动态的再适性。再适性面向的是系统中的要素因相互之间关联性、逻辑性及必然性强弱发生变化之后所表现出的再适应能力。再适性差意味着还原性弱。
对于非生命系统,再适应实际上意味着“可重生”。
系统的前因果关系强,则构成系统要素的加和性弱。而加和性弱,则还原性亦弱。相对于加和性,还原性是因变量;相对于还原性,加和性是自变量。但两者的关系是正相关关系。
在“是”判断的论域里,后因果关系令事物都表现出功能性。功能性表现在系统中称为“涌现”。
涌现,就是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与无序性在系统中具体整合后表现为功能性。
涌现具有时空性及动态性。
非加和性面向的是(静态的)系统(“是”判断共时性意义上)的时空性。
非还原性面向的是系统(“是”判断历时性意义上)的动态性。
时空性表现为整体性和秩序性。整体性和秩序性强,可表述为非加和性强。
整体性和秩序性与脆弱性C值成正相关关系——也就是与不可持续性成正相关关系。
综上所述,系统的后因果关系逻辑、非加和性、脆弱性的加和性脆弱值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三者与加和性、还原性之间则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后因果关系逻辑性强——非加和性强——脆弱性C值高——加和性、还原性弱。
反之则反:后因果关系逻辑性弱——非加和性弱——脆弱性C值低——加和性、还原性强。
142,势:趋向性。在“是”判断语境里等价于物理学的“惯性”。势反映的是状态自身的特性(注解162会定义“真实的势)。
143,力:目标在“非”场因后因果关系而发生的具体(行为)趋向。力反映的是状态与他者的关系。“是”判断语境中的“力”在现实中主要表现出排斥性,因此“是”判断语境下的趋向行为(涌现)具有“熵增”的离散性。
144,势力:因趋向性而表现的趋向的具体(行为)分布。
145,同胚性:“是”判断语境里,同胚性与趋向性等价,也就是与“势”等价。即,同胚性=惯性。
146,吸引子:系统学把具有同胚性的稳态叫做吸引子。即:吸引子=稳态的趋向性=稳态的势。
147,蝴蝶效应:在“是”判断逻辑属性的范畴里,“蝴蝶效应”指的是后因果关系通过“复”与“杂”两种性质相互矛盾的表现,以“积(分)”的模式时刻作用于系统,令系统表现出动态的历时性功能性“涌现”。但本质上,“复”与“杂”皆是以共时性的非加和性为其衡量准则:复——非加和性在宏观意义上具有“可操作性”;杂——非加和性在微观意义上具有“不可操作性”。所谓“积”,可以理解为有“无数”的蝴蝶在发挥作用(万物皆可点;万物皆可积)。“复”的表现,具有可持续性的表象;“杂”的表现,则是不可持续性的直观反映。
148,倍周期(或三周期、多周期)分岔现象:指系统达至平衡状态的数越来越多(以分形模式产生了越来越多“各自为政”的平庸吸引子),返回某一平衡状态的周期因加倍又加倍而不断延长,最终因分岔过多,不动点失去了平衡的意义,最终就造成系统的“势弱”。
149,大号芝诺悖论:依据自相似原则认识的、具有“是”判断语境“同胚性”的“复与杂的积”的世界(事物),不过是“大号的芝诺悖论”,必然是不可持续的,终究是“面目全非”的世界(事物)——万物皆可点;万物皆可积——“可点可积”本身就意味着不连续(不联通)。
150,造势而为:当观察者把自相似原则,归纳为规律性的一系列的物理定律及常数之后,就变成了自定义真实关系的主观存在的“经验之谈”(皆可统称为“非线性科学”)。自定义真实关系而主观存在的系统中,“规律”通过后因果关系逻辑就成了平庸吸引子的“标准”。依据标准,混沌无序的力(趋向)能够被强行设定为(非加和性的)有序而确实具有了可预测性(因可持续所以可预测)。
但这种可预测性并不可靠。
首先,系统在长期行为中发展方向的研究必因此而被动地受制于标准。因为这样的可预测性属于一厢情愿的“他适应”:只有百分之百符合标准预测的发展,(在观察者眼中)才是“完善完美”的发展。在现实中,这种系统就必然存在容错性,表面上越是“完善完美”的系统,容错性越低甚至是零度容忍。其次,以自定义真实关系而主观存在的规律的理论基础,即平庸吸引子的不变性只是人为主观上的“不变”,而本质上依然是确认性质的“自定义是”判断。“自定义是”判断之下因趋向性而表现的趋向的具体分布,就不过是人为的具体分布(即所谓需要“造势”才能产生)。观察者眼中人为的“势力”,就有了“自定义是”判断价值观上的“存在意义”。赋予了存在意义的势力,是一种他适应的,“外视性”的,即被动于他者(政治理念里称为“对手”)的势力,就有了非加和性,就有了容错性,就必然因不确定属性的“杂”而会发生所谓“弱势”、“强势”甚至是“生死”的交替变化。
这种会“变化”的“势”之下的力(行为趋向)的人为分布的“势力”,与“非”判断意境里真实关系中连续的、平滑的、守恒的、绵延无尽不会终止的“势力”之间,永远存在着时间差上的滞后性,不过是属于跟随在真实之后“狐假虎威”的,一定有强弱、有大小、有生死的即不可持续的,实际上“没有灵魂”的,“逆天”的“假”势力。造势而为的“势”之所趋的是不变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27 08: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b11bc 于 2023-9-27 11:40 编辑



这位朋友【包括大部分中华文化(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爱好者的朋友们】,我十分佩服你的学习研究思考精神
但是
横看纵观所有发言,真是应了中国的那句俗语;皓首白头,难入其门
你看你
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好像还没有进入到“把握客观事物变化规律(或者说;人与自然关系、解除现代人的烦恼痛苦)”的那个层面。而是有一种越学习,烦恼越多的感觉

23083001(城宗).jpg


这种现象,其实,我也曾经有过
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我认为
不是,学习研究思考的功夫不到家
而是,没有走出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观,东西方所有文化者都存在这个问题)的思维方式,在科学思维方式(其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或者说;科学实践理论,①科学实践、②科学理论)指导下学习研究思考问题!

把学习研究思考的功夫,用在了错误的思维方式之上

因为,学习研究思考的思维方式存在着错误
所以,“烦恼痛苦”是越学习研究思考越多
距离“把握客观事物变化规律(或者说;认识人与自然关系)”就会越来越远
产生烦恼痛苦,也就在情理之中的事

---------------------------------

那么,我是如何走出这种“困境”
请耐心仔细,了解下面这个举例,也许会对朋友们走出“困境”有所帮助


23090901(城01).jpg

23090901(城02).jpg

23090901(城03).jpg

李政道在《对称与不对称》中有;不可能测量
请注意
此处的这个“不可能测量”是针对的自然界客观事物的“对称性、不对称性”(或者说;变化)而言
换句话说;
自然界,能引起客观事物的“对称性、不对称性”变化,是“某个不可能测量”因素在其作用


仔细参阅“探索大自然的灯塔”与老子《道德经》
“不可能测量”、“无”
他们之间,有无什么相似之处啊

如果,有!
那么
“中华文化(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
八卦定吉凶,吉凶定大业
或者说;f(吉凶)



23082101(城04).jpg



就是解除“产生烦恼痛苦”的灵丹妙药

------------------

请朋友们慎重仔细参阅
欢迎批评指正交流

谢谢关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28 04: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ab11bc 发表于 2023-9-27 08:01
这位朋友【包括大部分中华文化(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爱好者的朋友们】,我十分佩服你的学习研究思 ...

“对称”具有二义性。视觉上的对称与“因对称而不可测量”是完全不同的涵义。后者的涵义,简单理解,就如同一个人准备吃饭前,他用左手还是右手拿筷子都有可能。这里的“可能”才是物理学意义上的“对称性”。当他“终于”用了左手,或者右手拿起筷子,所“造成的事实”,叫作“对称性破缺”。这个对称性破缺的产生,是因为“拿筷子”这个动作造成的“对称性破坏”。
人类,因为“识”这个对称性破坏,而认识了“对称性破缺”的现实世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