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7|回复: 13

[商] 从殷历的春秋看殷历的岁首不得在秋分前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23 11: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商代有春季和秋季两个季节,我们现在还无法确认春秋的界线在哪一个月建,但是,就常理而言,因为周代曾以子月为孟春,夏历曾以寅月为孟春,个人认为,殷历的春季可以放得宽泛一点,即殷历春季最多只能放到子月到申月间,不可能放到秋分时节。

再看:黄组征人方卜辞,合集37852.

〔乙〕亥王〔卜〕,〔貞〕:自今春至【于】翌,人方不大出。王占曰:“吉。”在二月。遘祖乙彡。唯九祀。

由此可见,在商未,二月属于春天。

如果我们将正月放到申酉之月,二月能是春天么?

所以,殷历中的春季即便宽泛地放到子月到申月,岁首也不能置于申酉戌的秋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23 12: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22-4-26 10:07 编辑

甲骨文与殷商农时探析
此文赞同王辉和常玉芝先生的岁首说,即午正说。

实际上,从甲骨卜辞的“十四月”,可以得出明确的结论,殷历的岁首不会固定在某个月建。即此一点,即可驳倒任何一家固定建正说者。

因为当前的月建定义,是以夏历的冬至所在月为子月的,两个子月间不含子月,最多只能有12个朔望月。一年有了14个月,至少表明这一年的上年与来年的月建不会相同。

事实上,在商代,应该还没有月建的概念,但应该有季节的概念或某些节气的概念,因为如果没有节气,就没有回归年或阴阳历。陶寺的测影立竿文物,实际上已表明回归年已经产生,《尧典》的一年366天,已然表明早在4000年前就有了节气的概念。

此文有些地方解读不准确,断章取义。
1.png
黍者,暑也。这个“暑”不是小暑,也不是大暑,而是“热”。作者解为夏历五月,错矣。引用断章取义。

宋代《齐民要术》引《汜胜之书》:“黍者暑也,种者必待暑。先夏至二十日,此时有雨,强土可种黍。”,而唐代《初学记》·卷二十七·草部:“《汜胜之书》曰:’黍者,暑也,种必除暑,先夏至三十日。‘”《汜胜之书》是汉代著作,其时的气侯与春秋、战国时节大至相当,但与商代相较,气温较低。故其时农作物的种植时间比之商代要晚一些。
什么是强土:使土硬一些,谓之强。“土甚轻者,以牛羊践之。如此则土强。此谓弱土而强之也。”因为“须草生,至可耕时,有雨即耕,土相亲,苗独生,草秽烂,皆成良田。此一耕而当五也。不如此而旱耕,块硬,苗秽同孔出,不可锄治,反为败田。“立春后,土块散,上没橛,陈根可拔。此时二十日以后,和气去,即土刚。以此时耕,一而当四。和气去耕,四不当一。”即立春时节“和气”,不能马上耕种,否则“四不当一”。

文中明明白白说汉代时,在夏至前二十或三十日,至少在芒种之前,当属巳月无疑。况且又承认商时较之现在,气侯更加温暖湿润,种黍更应早于芒种。
再说其提到《四民月令》,说“五月可种黍”,然观《四民月令》:“四月立夏后……可种黍禾,谓之上时。”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黍穄》:“三月上旬种者,为上时;四月上旬为中时;五月上旬为下时。”
上时,就是最适宜的时令。“夏至先后二日可种黍”,是下时,甚或是补种,这是种黍的下限。

齐民要术·黍穄》【原文】《齐民要术》①:凡黍穄田,新开荒为上;大豆底②为次;谷底为下。地必欲熟。再转③乃佳,若春、夏耕者,下种后再劳为良。一亩用子四升。三月上旬种者为上时,四月上旬为中时,五月上旬为下时。夏种黍穄,与植谷同时;非夏者,大率以椹赤为候。谚曰:“椹釐釐④,种黍时。”【注释】④椹釐釐:釐釐即离离,言桑椹既多又已成熟。为时在春末、立夏以前。明宋应星著《天工开物》一书谓“立夏桑椹紫熟”。立夏桑椹已到老熟期,故开始变红的时间,应在立夏前。言种春黍者,可在三月初二三日;种夏黍者,可在四月初三日或五月初三日。

客案:齐民要术,明白指出:“夏种黍穄,与植谷同时;非夏者,大率以椹赤为候。”,即所谓“夏种”,“非夏者”,即不一定要在夏天。要之,辰巳午三个月皆可种黍,种黍不是非在夏天不可。辰月为上,巳月为中,午月为下。
再来看《夏小正》之“五月种黍”,同样的《夏小正》:“夏小正:二月: 往耰黍,禅。”,耰,1、古代的一种农具,弄碎土块,平整土地用。2、播种后用耰翻土、盖土。耰黍,在耰后接黍字,表明这是播种黍后用耰翻土,至少也是为种黍平整土地。这才是种黍的上佳之时,夏
五月是种黍的下限而不是最佳时期。“禅”,通“弹”,即打碎土块。覆种黍子,要打碎土块,用细土覆种。“往耰黍”即前往覆黍,意为此时节为种黍之始。夏代气温高,卯月即可开始种黍。

再看看春秋战国时侯的《周礼》或《礼记》所载,比之汉代所著更为准确一些。

 【秋荐夏登】《礼记》曰:庶人春荐韭,夏荐麦,秋荐黍,冬荐稻。又曰:仲夏之月,农乃登黍也。


黍在仲夏之时,已是登黍之时,即收获时节在仲夏。荐者,献也。”秋荐黍“,即入秋之时,最新收获的作物是黍,故而向神灵进献黍。


2.png 3.png

是月也,以立夏。先立夏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夏, 盛德在火。”天子乃齐。立夏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 于南郊。还反,行赏,封诸侯。庆赐遂行,无不欣说。乃命乐 师,习合礼乐。命太尉,赞杰俊,遂贤良,举长大,行爵出 禄,必当其位。是月也,聚畜百药。靡草死,麦秋至。是月也,驱兽,毋害五谷,毋大田猎。农乃登麦,天子乃以彘尝 麦,先荐寝庙。


仲夏之月:日在东井。农乃登黍。是月也,天子乃以雏尝黍,羞以含桃,先荐寝庙。


这也就是说,立夏时节先收麦并登麦;仲夏时节,再收黍并登黍。

左传更认为收麦,在周历6月,即辰巳之月。因为周代只有亥正和子正,六月到不了夏至。就是现在收麦,也到不了夏至,而在芒种前后。

《诗·小雅·正月》:“正月繁霜,我心忧伤。”毛传:“正月,夏之四月。”这说明周代在民间还有人用商代的火正来纪事。

甲骨卜辞为什么说是”月一正“曰食麦呢?因为殷历岁首游移于卯辰巳三个月份,时久,游移到了卯月,这不是收麦和食麦的季节,于是就要订正岁首,用十四月的方法来将来年的一月放到收麦和登麦的季节。这就是说,麦熟有很强的季节性,是回归正月的一个标志,即订正一月的标志。所以,凡有十四月的殷历年,其来年的正月一定是麦熟的月份,即巳月份。因为祖甲时期,十四月份之年份,岁首是卯正,距麦熟有两月之差,故闰值两月,使來年正月成为麦熟之正月。


4.png

观上表黑體字為子月,可知。BC1193年岁首建辰,距麦熟不远;至BC1192年,岁首建卯,距麦熟达两月之久,故置两闰。来年BC1191年建巳,正在麦熟时节。BC1192年之所以建卯,是因为在BC1198年本当置闰,失闰了一年,是以,在BC1192年多补了一个闰月。为什么BC1198年会失闰,是因为这一年的闰余不足一个闰月。何以补闰不补在BC1197年或1195年呢?因为BC1197年非3-3-2的闰拍年。闰月只能设在固定的年份。而到了BC1195年,虽然是闰拍年,但闰余数没有达两个闰月,只能置一个闰月。到了BC1192年,闰余数达2个月以上,必置两个闰月。
现在的闰月闰拍为3-3-3-2-3-3-2,没有空闰;商周时期不是这样,而是3-3-2,但有失闰即空闰。关于3-3-2的闰拍,通易者,会认为这是事实,因为周易卦爻辞和卦序中体现出了这一点。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23 21: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22-4-28 11:12 编辑

商代的春秋两季,实际上,与周代的一样,都是以冬至至夏至为春;以夏至到冬至为秋的。殷礼周承。即殷历冬至在九月前后,夏至在二月前后。到了三月即秋季了。春分,即分春为平均两部分,也就是春天的中间。在商代和西周,都只有春秋而没有夏冬。春分将冬至到夏至的天数分成两部分;秋分将夏至到冬至的天数分成两部分。这样一年就分成了四部分,正与四方风相当。

春分和秋分的概念虽然在《春秋》才出现,但我们知道,《春秋》一书中,已有春夏秋冬的概念,其春天在一、二、三月,大致在子、丑寅三个月,只有三个月份,春分并不是均分这三个月份概念,而是均分从冬至到夏至的概念,所以,春分一词,其来源当早于《春秋》一书,即西周时期当有春分、秋分的概念。

10008        1        䜌書缶        元日己丑。正月季春。
10008        2        䜌書缶        書之子孫。萬󱜠是寶。皇祖。󰱨厶旂眉壽。欒金。厶󱳉鑄󱨧。厶祭我余畜孫書也。擇其吉正月季春。元日己丑。

这是春秋或战国时期晋国的青铜器,其铭文“正月季春”,晋国用的是夏正,正月即寅月,寅月属于季春,可见其孟春为子月。即在春秋時期,晋国虽然用了寅正,但春季仍然沿用的西周的说法,从子月始为一岁之始,岁从冬至起算,年从寅月起算。

商代建正虽然与西周和春秋时的晋国历法不同,但同西周、春秋时的晋国历法都是以子月为春季开始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24 10: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甲3550.jpg
《殷墟文字甲编》:今日至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24 16: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22-4-24 16:28 编辑

甲骨文晉字
晉有日至的意思。周易晉卦正值午月。甲骨文中有了這個字,大致說明當時有了日至的概念。
合21007正.jpg 合21007反.jpg 合21007反.jpg 21007文.png

合19568.jpg 合19569.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5 15: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0.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25 17:2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22-4-25 17:37 编辑

甲骨文所谓“秋”字有两义:一为春秋的秋,一为“蝗”义。学者多有论述。
《殷商时期宾组甲骨灾害刻辞研究》:

告秋.png

秋出于田.pn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5 21:5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lhyh 于 2022-4-25 22:05 编辑


0.jpg

四、五、六月无受年。显然是冬天。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26 09: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22-4-27 17:26 编辑

33241              戊寅貞:來歲大邑受禾。在六月卜。

9659                甲子卜:來歲受年。八月。

9654                貞:今來歲我不其受年。九月。

9652                      壬子〔卜〕,□貞:今春受年。九月。

由上述四条可看出:六月、八月处于今岁,到了九月称之为今来岁或今春。这就说明九月有时在今岁,有时在来岁。即九月是一岁的分界点,一岁有两季,春季和秋季。
为什么有时称九月为今来岁,即今岁到来岁?“今来岁”说明还没有到来岁。为什么有时称今春?这说明九月到了一岁之初的春季。
殷商的子月有时在八月、有时在九月、有时在十月。以九月為子月較多。即辰正較多。
如果八月为子月,则九月过了冬至,则为今岁之今春;十月为子月,则九月还未过冬至,卜冬至后的月份之受年,用今来岁或来岁均可。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9652,卜问的问题是:今春受年。即今年春天的年成如何?在九月卜问今春的年成,应该是卜问麦子的收成。

以九月为一岁之始,即子月为一岁之始,或者说春季之始,充分说明当时已经有了至日的观念。春秋两季以子月为首,属阳历;阴历建正卯、辰、巳间游移。合之为阴阳历。
四方风,将东方风称作“析”,即分的意思。也说明当时有了春分的观念。

10008        1        栾書缶        元日己丑。正月季春。
10008        2        栾書缶        書之子孫。萬󱜠是寶。皇祖。󰱨厶旂眉壽。欒金。厶󱳉鑄󱨧。厶祭我余畜孫書也。擇其吉正月季春。元日己丑。

这是春秋或战国时期晋国的青铜器,其铭文“正月季春”,晋国用的是夏正,正月即寅月,寅月属于季春,可见其孟春为子月。

即在春秋時期,晋国虽然是夏正,但春季仍然沿用的西周的说法,从子月始为春季之始,一岁从冬至起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7 13:4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lhyh 于 2022-4-27 14:36 编辑

1、为什么对四、五、六月无受年避而不谈?

2、“看第2条,二月还在种黍”,理解错误,十二月种黍,三月收黍,二月黍仍然在生长

3、不同分类的卜辞最好不要混在一起,至少不严谨。

33241
1
戊寅鼎(贞):来岁大邑受禾。才(在)六月卜。
历一B
9659
1
甲子卜:来岁受年。八月。
师宾间类典型
9652
1
壬子〔卜〕,□鼎(贞):今屯(春)受年。九月。
师宾间类典型
9654
2
鼎(贞):今来岁我不其受年。九月。 二告
过渡②类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27 15: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22-4-30 17:21 编辑

1.png

摘于《殷历岁首新论》,我与作者王晖教授的观点及其他学者的观点一致,看来我们的理解还是不错的。

先生上贴第三条第一条,已答过。
第三条,武丁时期至祖庚祖甲,同一时段字体有多种类型,但历法未变。只是正月本就有所游移,不用多谈。如:辰正种黍,四月为申月,已获黍,知道年成,不用占卜;同理,如巳正种黍,五月为酉月,收黍知道年成,不占而知。晚黍可于夏至来种,夏至可二月可三月可四月,至六月获黍,不占而知年成。要之,收获黍之时,年成不占而知。同理,种谷种麦也如此。作物收到仓库,当然知道其年成好坏,这一时段不用占年成了。这就是六月占受年少之又少的原因。六月收秋之后,很快进入麦子的种植季节,七、八、九月再占卜,就可以占问麦子的受年了。冬季也可以占问麦子的受年与否的,特别是在下雪时。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28 09: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22-4-28 09:44 编辑

小雪十月.jpg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十月,初昏,南门见,织女正北向则旦”的天象是公元前1000年小雪日的天象。经查公元前1000年11月30日小雪,农历十二月十一,20:05小雪。用Stellarium V0.10.6.1 中文版桌面星空软件反演发现该日黄昏18:20作为南门的井宿正在东方冉冉升起,见下图。

而该日清晨6:45东北方向的织女星也在冉冉升起,正好吻合“织女正北向则旦”的记载。所以文中推断十月天象是公元前1000年小雪日的天象是完全正确的。

十月小雪,那么来月将是冬至。即十月临近:改岁。岁有可能指子月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