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6|回复: 0

[西周] 转:竺可桢_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节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18 14:5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walhyh 于 2022-7-19 10:23 编辑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竺可桢
二、物候时期(前1100——1400年)
没有观测仪器以前,人们要知道一年中寒来暑往,常常用肉眼来看降霜下雪,河开河冻,树木抽芽发叶、开花结果,候鸟春来秋往,等等,这就是物候。物候学也可以说是没有观测仪器时代的气象学和气候学。我国劳动人民早在公元前11世纪便开创了这种观测,积累了3000年的丰富材料,为世界任何国家所不能企及.。  
随着周朝建立(公元前1066一249年),国都设在西安附近的镐京,就来到物候时期.当时官方文件先铭于青铜,后写于竹简.中国的许多方块字,用会意象形来表示。在周朝(公元前1066年开始,定都于西安附近的镐京)初年的文件中,如衣帽、器皿、书籍、家具和乐器等名称都以“竹”为头,表示这些东西最初都是用竹子做成的。可见周初黄河流域竹类广泛生长,而现在则不行了。
……
周朝的气候,虽然最初温暖,但不久就恶化了.《竹书纪年》上记载周孝王时,长江一个大支流汉水,有两次结冰,发生于公元前903和897年.《纪年》又提到结冰之后,紧接着就是大旱.这就表示公元前第十世纪时期的寒冷.
周朝早期的寒冷情况没有延长多久,大约只一、二个世纪,到了春秋时期(公元前770一481年)又和暖了.《左传》往往提到,山东鲁国过冬,冰房得不到冰;在公元前698、590和545年时尤其如此劝.此外,象竹子、梅树这样的亚热带植物,在《左传》和《诗经》中,常常提到.



按:笔者认为,文中的“公元前903和897年”,以太阳黑子周期为11.2年,1755年为太阳黑子周期最低点校核,可以看出并不是“两次结冰”,而是“结冰之后,紧接着就是大旱”。其年代有可能是公元前901年(懿王六年)和前895年(孝王三年)。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