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学复兴网 门户 查看主题

再讀《太玄》

发布者: zqc4124 | 发布时间: 2012-5-29 21:01| 查看数: 4683| 评论数: 35|帖子模式

http://www.gxfxwh.com/thread-23316-1-1.html

      明萬玉堂翻宋本《太玄經》:是書乃漢末宋衷、陸績曾為《太玄經》作注。晉人范望又刪定二家之注,並自注贊文。


   
     對於《太玄》漢以後的學者多所看重,比較著名的有桓譚、張衡、宋衷、陸績、司馬光、王安石等等,漢末名士陸績(187—219年)在《述玄》中云:“雄受氣純合韜真含道,通敏睿達、鉤深致遠,建立《玄經》與聖人同趣,雖周公繇大《易》孔子修《春秋》不能是過,論其所述,終年不能盡其美也,考之古今,宜曰聖人。”

最新评论

zqc4124 发表于 2012-5-29 21:47:00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5-29 21:52 编辑

晉  范望《太玄贊》言:“然本經三卷,雖有章句,辭尚婉妙,並冝訓解。且此書也,淹廢歴久,傳寫文字,或有脱謬。宋君創之于前,鬱林釋之于後,二《注》并集,或相錯雜,或相理致,文字猥重,頗為繁多。於教者勞,於誦者勌,望以闇固,學不博識。昔在吳朝校書臺觀,後轉為郎。讎講歴年,得因二君已成之業,為作《義注》四萬餘言。寫在觀閣,亡其本末。今更通率為《注》,因陸君為本。錄宋所長,捐除其短。並首一卷,本經之上。散《測》一卷,《注》文之中。訓理其義,以《測》為據。合為十卷,十萬餘言。意思褊淺,猶懼不能發暢楊氏幽微之旨,裨闓後學未覺也。”


          案:范望所言“本經三卷”,又現傳本《京氏易傳》亦爲三卷。此三卷之意義何在?
zqc4124 发表于 2012-5-29 22:19:53
上文范望《太玄贊》所言下蓋宋 張寔言:“楊氏始作之本,已畫方州部家四位。定五行之數,分七百二十九賛,為天地人三玄。惟宋、陸注本不畫首象,其餘侯芭、虞翻注本並畫首象。近世林氏撰《玄·後序》云:“瑀今以舊經方州部家隨首畫象,以四位之數列《首》之下,五行之性參次其中,三才之儀各從方立,昇《測》之辭散于《賛》末。若此數事,皆范叔明注時所定。今林氏以為已意,未知孰是,故兩存焉。”
zqc4124 发表于 2012-6-1 16:57:34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6-1 16:58 编辑

通過對比校讀可知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本《太玄經》要優於這個明萬玉堂翻宋本{:soso_e182:}據四庫全書《太玄經》提要知四庫本用的是“編修勵守謙家藏本”,不知那個嘉靖本《太玄经》如何?


     
       相關文章詳下鏈接:

         http://www.gxfxwh.com/thread-23364-1-1.html
     
          http://www.gxfxwh.com/thread-23351-1-1.html

                http://www.gxfxwh.com/thread-23316-1-1.html
zqc4124 发表于 2012-6-1 17:06:07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6-1 17:14 编辑

第一卷  從中至增第一“馴乎玄,渾行無窮正象天。”下蓋宋 張寔校勘言:“此《玄首都序》也,楊氏本連首辭自爲一卷,范望解贊時升此序於《經》之首,將首辭散在八十一首方州部家《注》之下。”


         
        同頁下“盛哉日乎!丙明離章,五色淳光。”下蓋宋 張寔校勘言:“此《玄測都序》也,《測》凖夫子贊《易》諸爻之下《象》辭也!十一篇中自爲一卷,至范望解贊時昇此序於《經》首,將《測》辭散於逐贊之末。”
        
          案:蓋是楊子雲原書如此{:soso_e182:}
zqc4124 发表于 2012-6-7 06:28:52
{:soso_e166:}

一方一州一部一家 中    王涯注:此首名也,天玄陽家。一水下下,象中孚卦。

陽氣潛萌於黃宮,信無不在乎中。下蓋宋 張寔校勘言:“此《玄首》辤也,象《易彖》曰:‘大哉乾元’以下之辭也。”

        次四:庳虛無因,大受性命。否。測曰:庳虛無否,不能大受也。

       龖案:此“庳”字,馬王堆出土帛《繫》“天奠地庳”中“庳”字同{:soso_e182:} 現行本作“天尊地卑”。

      《玄攡》第九“天地奠位,神明通氣。”王涯注:“奠,定也,二位定故神通也。”
zqc4124 发表于 2012-6-7 06:41:13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6-9 21:01 编辑

{:soso_e168:}

        一方一州二部一家 閑    陽氣閑於隂,礥然物咸見閑。

●初一:蛇伏於泥,無雄有雌,終莫受施。測曰:蛇伏於泥,君不君也。

●次三:關無鍵,舍金管。測曰:關無鍵,盜入門也。

現行諸本《易》乾卦“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馬王堆出土帛《易》當“惕”之字形詳附圖版,諸家隸釋爲“沂”字,參楊子雲書非也{:soso_e179:}當是“泥”字無疑{:soso_e182:}
页面提取自- 馬王堆帛書《周易》經傳校讀.jpg
zqc4124 发表于 2012-6-7 17:08:55
{:soso_e161:}

      《玄衝第七》:“中則陽始,應則隂生。”案:《玄衝》者,擬《易》之《序卦》也。馬王堆出土帛書《易之義》首言:“子曰易之義[唯]隂與陽。”帛《易》鍵陽始,川隂生,各爲所分卅二卦的隂陽之首!原本《周易》並子雲所擬之《易》就應如此{:soso_e182:}{:soso_e179:}
zqc4124 发表于 2012-6-7 17:19:46
{:soso_e189:}

        《玄攡第九》:“玄者,幽攡萬類而不見形者也。資陶虛無而生乎規------------”

      玄攡,王涯《注》言:“攡,張也,言張舒其大目也。”案:《玄攡》應該說是擬帛書《二三子問》的,但相似之處不見。蓋子雲之時類《二三子問》之文就已亡佚不見也。
zqc4124 发表于 2012-6-7 17:23:28
{:soso_e163:}

           《玄瑩第十》:“天地開闢,字宙袥坦。天元咫步,日月紀數。周運歷統,羣倫品庶。或合或離,或嬴或踦。故曰假哉天地,啗函啟化,罔裕於玄。終始幽明,表贊神靈。太陽乘隂,萬物該兼。周流九虛,而禍福絓羅。-------------往來熏熏,得亡之門。夫何得何亡?得福而亡禍也。天地福順而禍逆,山川福庳而禍高,人道福正而禍邪。故君子內正而外馴,每以下人,是以動得福而亡禍也。福不醜不能生禍,禍不好不能成福。醜好乎醜好,君子所以亶表也。夫福樂終而禍憂始,天地所貴曰福,鬼神所祐曰福,人道所喜曰福,其所賤惡皆曰禍。故惡福甚者其禍亢。晝人之禍少,夜人之禍多,晝夜散者其禍福雜。”
zqc4124 发表于 2012-6-7 17:39:02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6-7 17:47 编辑

{:soso_e128:}

         帛書《繫辤》:“▇天奠地庳鍵川定矣庳高已陳貴賤立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冣物以羣分吉凶生[矣在天成馬]一上[在]地成刑[變]化見矣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盪鼓之]罍甸一寒[一暑]鍵道成男川道成女鍵知大始川作知閒則易從知則有親從則有二上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也可久則賢人之德[也可大則賢人之業]也閒易閒而こ天こ下こ理こ得こ而成立乎亓中-----------八卦以馬告也,教順以論語,剛柔雜處,吉凶可識動作以利言,吉凶以請遷。是故愛亞相攻,而吉凶生,遠近相取,而悔吝生,請偽相欽而利害生凡《易》之請,近而不相得則凶,或害之,則悔且吝。將反者亓辭亂,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無善之人亓辭遊,失亓所守亓辭屈。”

          案:《玄瑩》全觀文句應該是基本同於帛《繫》!馬王堆出土的帛《繫》不分上、下並其中無“大衍之數”章!《太玄》擬“大衍之數”章的“三十有六策視焉”章,在擬《說卦》的《玄數》中出現,而不在擬《繫》的《玄瑩》中出現{:soso_e182:}
乾坤客 发表于 2012-6-8 11:27:12
四库《太玄经》·十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认为:
雄书本拟《易》而作,以家准卦,以首准彖;以赞准爻,以测准象,以文准文言,以摛、莹、掜、图、告准系词,以数准说卦,以冲准序卦,以错准杂卦,全仿《周易》。
乾坤客 发表于 2012-6-8 13:29:24
{:soso_e189:}

        《玄攡第九》:“玄者,幽攡萬類而不見形者也。資陶虛無而生乎規------------”

      玄攡,王涯《注》言:“攡,張也,言張舒其大目也。”案:《玄攡》應該說是擬帛書《二三子問》的, ...
zqc4124 发表于 2012-6-7 17:19

小有言:雄《摛》既拟《二三子问》,先生又曰《二三子问》于雄时已不见?
zqc4124 发表于 2012-6-9 20:25:08
乾坤兄您好{:soso_e181:}

      請對比下《玄瑩》和帛《繫》二者相似之處太多{:soso_e179:}而《玄攡》與帛書《二三子問》則相近處難見!

     帛書《易傳》有《二三子問》、《繫》、《易之義》、《要》、《繆和·昭力》;《太玄》有《掜》、《瑩》、《攡》、《圖》、《告》皆恰好五篇分以推贊《易》與《太玄》。尚秉和(1870—1950年)《周易尚氏學》云:“十翼篇名,《史》、《漢》皆未詳說,依楊子雲所擬則《彖》、《象》、《文言》、《說卦》、《雜卦》共五篇,而《玄掜》、《玄瑩》、《玄攡》、《玄圖》、《玄告》皆擬《繫辭》,似《繫辭》五篇,足成十翼之數。”
zqc4124 发表于 2012-6-9 20:27:44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6-9 20:30 编辑

{:soso_e165:}

      現行本《繫辭》上、下,《彖》上、下,大、小《象》;而帛書《繫辭》不分上、下,《太玄》的《掜》《瑩》《攡》等也不分上下。俞琰《讀易舉要》引“邵雍古《周易》八卷。邵博曰:古《易》卦爻一、《彖》二、《象》三、《文言》四、《繫辭》五、《說卦》六、《序卦》七、《雜卦》八。其次序不相雜也,予家藏先父手寫《百源易》實古《易》也,百源在蘇門山下康節讀書之處。”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言晁氏古《易》篇次同於《百源易》。郭鼎堂《青銅時代·周易之製作時代》云:“我想那‘十篇’應是‘七篇’的錯誤,漢人寫七字作‘  ’,十字作‘  ’,只是橫直二畫的長短來分別,是很容易錯誤的。《繫辭傳》現行本雖分成上下篇,但那是沒有一定的標準的,要分成七篇也沒什麼不可。”
zqc4124 发表于 2012-6-9 21:39:14
作者:(汉)扬雄 撰,(宋)司马光 集注,刘韶军 点校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1998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价:¥13.00 元

{:soso_e128:}當年這個劉生還沒弄懂子雲姓“揚”或“楊”。

     《楊雄與太玄研究》劉韶軍 著

人民出版社2011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案:是書昨日從遼圖借出{:soso_e182:}
zqc4124 发表于 2012-6-9 21:52:35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6-9 22:08 编辑

是書劉氏《前言》詳下圖版:

     案:陸績卒於A.D.219.乃漢建安末年!績自辭有言:“有漢志士吳郡陸績。”稱“吳陸績”
非也{:soso_e112:}


      “七家”當是“八家”,本書P149頁“虞本”蓋虞翻之本!
页面提取自- 33新编诸子集成·太玄集注.[宋]司马光撰.jpg
zqc4124 发表于 2012-6-9 22:03:49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6-9 22:06 编辑

關於司馬光《注》,蓋劉先生未曾參比王弼之注《易》!案:溫公所校注或仿王弼注《易》也{:soso_e113:}惜哉王弼、君實無法見到馬王堆出土帛書《易傳》!!

               不知而闕如,乃善之大者{:soso_e163:}
页面提取自- 33新编诸子集成·太玄集注.[宋]司马光撰-2.jpg
zqc4124 发表于 2012-6-9 22:27:45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6-9 22:28 编辑

續溫公《說玄》{:soso_e113:}

2001年6月23日11時+記如下:

      帛《繫》及《玄瑩》皆無“大衍之數章”,由《玄》“天地之策”在《玄數》中出現,知古本《易》之“大衍之數章”在古《說卦》中。
页面提取自- 33新编诸子集成·太玄集注.[宋]司马光撰-3.jpg
zqc4124 发表于 2012-6-9 22:35:48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6-9 22:38 编辑

又續溫公《說玄》{:soso_e124:}

      2000年7月19日0時半+記

        龖案:光之不見帛書《易傳》則“訖不能造其藩籬,”悲夫!!!

       《易》有《二三子》、《繫》、《易之義》、《要》、《繆和 昭力》,《玄》有《攡》、《瑩》、《掜》、《圖》、《告》。帛書《易大傳》之類也。
页面提取自- 33新编诸子集成·太玄集注.[宋]司马光撰-4.jpg
乾坤客 发表于 2012-6-9 23:50:43
帛易发自于汉墓,汉人自有可能得见,雄可能见之而仿为玄传。然难以此即言帛易之传定早于传本。
zqc4124 发表于 2012-6-10 11:01:25
乾坤先生您好{:soso_e181:}

       現行《易》之定本在西漢施、孟、梁丘三家所立之後,此由漢熹平石經殘石可證!

     《史記·太史公自序》云:“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孔子卒後至於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書》、《禮》、《樂》之際?’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龖案:《史記》為太史公父子繼《春秋》之作,觀是時載籍並《漢書·藝文志》著錄,“正《易傳》”乃太史公未競之事業。而從近代出土的熹平石經殘石結合現行本《周易》可考見西漢梁丘賀本《易經》。由《說文解字》及《經典釋文》所引可考見孟喜本《易經》。此皆可以確認現行本《易經》定本在“《易》益一篇”的孝宣皇帝施、孟、梁丘三家立學官之時。太史公曰:“《易》著天地陰陽四時五行,故長於變。”張岱年先生云:“今通行本《易傳》並無五行觀念,而司馬遷卻說‘《易》著天地陰陽四時五行’,疑司馬遷所見的《易傳》不同于現行本。”
知北游 发表于 2012-6-10 11:11:01
本帖最后由 知北游 于 2012-6-10 11:12 编辑

窃意以为,司马迁时,阴阳、五行、四时理论已经渗透入易学,这个看看《大戴礼记·易本命》篇就可以明白的,所以他这么说也未必就是说《易传》里必须有这些东西;也不见得他看到的《易传》不同于现行本。
zqc4124 发表于 2012-6-10 11:18:07
中   陽氣潛萌於黃宮,信無不在乎中。

●次三:龍出於中,首尾信,可以爲庸。測曰:龍出於中,見其造也。陸曰:“造,作也。”

    《易 乾 象》“飛龍在天,大人造也。”“大人造”,宋本、《集解》本同,《經典釋文》言:“劉歆父子作‘聚’。”《校勘記》言:“大人造也,石經、岳本、閩、監、毛本同。”

     龖案:子雲與向、歆父子同時!此證楊雄與向、歆父子所見爲異本{:soso_e189:}
zqc4124 发表于 2012-6-10 11:25:26
詳附圖版:


     孝文帝(劉恒)高帝子B.C.179-- B.C.157在位,荀悅曰:“諱恒之字曰常。”

    案:明抄本作“常”,可否說明該本爲漢原傳本呢?作“常”強於作“恒”見原貎{:soso_e182:}
页面提取自- 33新编诸子集成·太玄集注.[宋]司马光撰.jpg
zqc4124 发表于 2012-6-10 11:54:00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6-10 12:01 编辑

卬、淵字,詳下圖版:

     龖案:卬,古文仰。帛《繫》:“卬以觀於天文顢以觀於地理。”明抄本保存古字優也{:soso_e182:}

       “淵”,唐高祖諱!王涯,唐宰相也。作“泉”本者,當是唐本遺存???
页面提取自- 33新编诸子集成·太玄集注.[宋]司马光撰-2.jpg
页面提取自- 馬王堆帛書《周易》經傳校讀_页面_1.jpg
页面提取自- 集注太玄六卷【宋·司馬光.明鈔本】.jpg
zqc4124 发表于 2012-6-10 12:18:55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6-10 13:24 编辑
窃意以为,司马迁时,阴阳、五行、四时理论已经渗透入易学,这个看看《大戴礼记·易本命》篇就可以明白的,所以他这么说也未必就是说《易传》里必须有这些东西;也不见得他看到的《易传》不同于现行本。
知北游 发表于 2012-6-10 11:11


北遊兄您好{:soso_e181:}

        在下以爲“阴阳、五行、四时”不應說是“滲透入《易》學”,蓋太史遷時之後佚失罷了。
zqc4124 发表于 2012-6-10 12:32:51
詳附圖版:

             “无”作“無”劉先生之過也!現行本《易》中沒有作“無”者!!明抄本不誤{:soso_e182:}
页面提取自- 集注太玄六卷【宋·司馬光.明鈔本】.jpg
页面提取自- 33新编诸子集成·太玄集注.[宋]司马光撰-3.jpg
zqc4124 发表于 2012-6-10 12:52:07
一方二州一部一家   羨   陽氣贊幽,推包羨爽,未得正行。

●次五:孔道夷如,蹊路微如,大輿之憂。測曰:孔道之夷,奚不遵也。

     溫公言: 宋、陸本“大”作“泰”{:soso_e182:}

        龖案:馬王堆出土帛《易》“大過”作“泰過”!後漢的宋、陸本保存古字優也{:soso_e182:}{:soso_e189:}
页面提取自- 33新编诸子集成·太玄集注.[宋]司马光撰-4.jpg
zqc4124 发表于 2012-6-10 13:03:28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6-10 13:05 编辑

黙、墨字詳下圖版:案:鄭玄曰:“古人注經不敢改字。”君實遵此傳統,此可見一斑{:soso_e182:}
页面提取自- 33新编诸子集成·太玄集注.[宋]司马光撰-5_页面_1.jpg
页面提取自- 33新编诸子集成·太玄集注.[宋]司马光撰-5_页面_2.jpg
12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