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学复兴网 门户 查看主题

儒學本質

发布者: wangofkings | 发布时间: 2018-12-31 19:46| 查看数: 1579| 评论数: 10|帖子模式

儒學脫胎于卜教。
儒學也被稱作儒教,與佛教和道教並列,有儒釋道一說。
但因其並不具備太多的宗教元素,被稱爲宗教並不恰當。
儒學雖然脫胎于中國早期的宗教。
但將中國早期的宗教稱之爲儒教也不合適。
中國早期的宗教始于商代。
而儒字的本字,需,最早見于西周早期金文。
換言之,儒,是一個周人造的字。
用一個周人造的字去命名商人始創的宗教,顯然並不合適。
需者,《說文》云:𩓣也。遇雨不進,止𩓣也。从雨而聲。《易》曰:雲上于天,需。
析形不確,釋義自是不知所云。
儒者,《說文》云:柔也。術士之偁。从人需聲。
近是。
儒,許叔重給出了兩個解釋,一是柔,一是術士。
儒字的本義是祭司。
人+需=儒
雨+大=需
儒者,《老貓字典》云:儒字之本字,需也。需字之義別有所專,後世乃复增人旁作,儒字。儒者,从人从需。會意。人者,象人垂手而立之形。男性貴族也。需者,柔也。儒者,謂祭司乃知天命而下于王權者,是爲柔弱者也。故,儒者,祭司也。
需者,《老貓字典》云:从雨从大。會意。雨者,象下雨之形。凡天象之稱。大者,象人站立之形。大人也。需者,謂祈雨之人也。故,需者,祭司也。需字始于金文。需者,祭司也。然周人祭司在王權之下。知天命者而下于王權,是柔也。
有商一代,卜教在與王權的鬥爭中漸落下風。
商代後期,部分卜教的神職人員逃離大邑商,來到周原。
彼時的周人尚自稱夏人。
卜教神職人員的到來,給夏人帶來了文字,也帶來了宗教。
今人考古研究證實,周原甲骨不早于文王之世。
而正是在文王之世,夏人才逐步具備了對抗商人的實力。
最終,武王,作爲諸夏的一個部族,率領西土之人,一戰克商。
武王克商,二年而歿。
周公建立周朝,但神權依舊被王權壓制。
雖然是在部分卜教的神職人員的幫助下,夏人才有了文字和宗教。
甚至可以說,正是由于部分卜教神職人員的幫助,夏人才能戰勝商人。
然而,不管是歷史文獻,還是文物考古,都沒有任何卜教涉足周人政權的蛛絲馬跡。
《尚書大傳》云:周公攝政,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致政成王。
周公六年制禮樂,卜教的神職人員應當是參與其中的。
卜教的神職人員由此轉變爲掌管國家禮樂的事務性人員。
所謂周公制禮,具體細節今天已無从得知,其中應該有一部分是禮樂制度。
但周公制禮的核心,是以嫡長子繼承製爲基礎的宗法一體制。
至于禮樂制度,當然需要,但也只是表面文章而已。
雖然有部分卜教的神職人員投奔夏人,但其大部仍然留在大邑商。
周公東征,再次克商之後,對商人氏族進行了徹底的拆分。
《左傳·定公四年》云:分魯公......殷民六族。......分康叔......殷民七族。
此外,應當還有部分商人隨周公營建洛邑,并定居于彼。
最後剩下的商人,被封于宋。
《史記·殷本紀》云:周武王崩,武庚與管叔、蔡叔作亂,成王命周公誅之,而立微子于宋,以續殷後焉。
在魯國、衛國和洛邑的商人,多少都要受到其統治者,即周人,的同化。
只有在宋國,商人的傳統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存。
西周時期,王權相對穩固。
神權已經被王權徹底壓制。
卜教的神職人員只能作爲執行禮樂制度的事務性人員。
其地位遠在世襲封建貴族之下。
西周初期出現的需字,大抵就是卜教神職人員造字。
知天命者而下于王權。
將需訓爲柔,也反應了卜教的神職人員對其現時地位的不滿。
因此,儒,也就是,被王權壓制的卜教的神職事務性人員。
祭祀、占卜,當然要由王,或者王權貴族來主持。
儒,只是掌管祭祀和占卜禮儀程序的輔助性人員。
雖然還可以稱爲神職人員,但已由主持者,變成了輔助性人員。
平王東遷,諸侯並起,天下擾攘,禮崩樂壞。
《論語·卷二·八佾第三》云: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儒,作爲禮樂制度的執行者,此刻成爲其捍衛者。
周王室和諸侯的對抗,成爲儒者難得的歷史機遇。
通過推行克己复禮,借助王權,打壓世襲封建貴族,从而提升其自身的政治地位。

最新评论

wangofkings 发表于 2018-12-31 19:47:17
最早出現的儒者,並不是磚家們所認爲的孔大聖人。
而是管子。
按照史籍的記載,管子家族是周穆王後裔。
且沒有提到管子與卜教或者儒者有任何牽連。
今天想通過史籍來考證管子的出身,已經不太可能。
但通過其言論,當可找到一些端倪。
《管子·牧民》云:國有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
管子定義的國之四維是,禮義廉恥。
而將禮,作爲四維之首。
如此思維者,除卻儒者,別無他人。
今人以爲《管子》一書出于稷下學派。
此說不謬。
但書中的主要觀點應當出于管子。
正向的證明難度很大,反向證明也許可行。
老子反儒。
《道德經·第三十八章》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爲而無以爲,上仁爲之而無以爲,上義爲之而有以爲,上禮爲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老子對禮、義、仁,大加撻伐。
將,禮,斥爲,忠信之薄,亂之首。
禮,正是儒學的核心。
《道德經》是一本講解如何治國的書。
老莊並列,是後世儒生有意爲之,實在是顛倒黑白。
莊子出世,老子入世。
《道德經》是一本寫給王公看的書。
《道德經·第三十八章》明白無誤地是在抨擊儒學。
那麼老子是在抨擊孔大聖人的儒學嗎?
當然不是。
按照司馬遷的歷史小說《史記》的記載,老子應該比孔大聖人年長。
孔大聖人也曾拜訪過老子。
但是,孔大聖人,終其一生,在諸侯中都是一個不起眼的人物。
當然,按照小說家司馬遷的說法,孔大聖人在魯國做過大官。
《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云: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攝相事。
孔大聖人與聞國政三月,而後魯國大治。
在魯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乎?
可惜的是,當時的魯定公已經被架空,把持國政的是季桓子。
魯公都成了傀儡,孔大聖人又能有何作爲?
之後,司馬遷再扯出一個漏洞百出的反間計,讓孔大聖人草草下台。
這個故事編得毫無邏輯可言。
不用說在孔大聖人身前,即使到了戰國時期,孔氏儒學在諸侯中依然沒有市場。
孟二聖人自吹自擂,號稱見過這王那王。
自己還得承認結果都是不遭待見,被掃地出門。
而讓戰國時期的國王去接見一個滿口仁義道德的儒生,本身就像是編故事。
吹牛要有限度,牛皮再結實,也是會爆的。
戰國七雄之中,又有哪一國是由儒生主持國政的呢?
老子當然不會去針對籍籍無名的孔大聖人。
唯一鼓吹,禮,並且在諸侯中大名鼎鼎的人物,只有管子。
換言之,儒學始于管子。
老子反儒,反的也是管子。

wangofkings 发表于 2018-12-31 19:47:55
儒學的核心是禮。
老子因何反對禮?禮,究竟是什麼?
禮字,雖見于小篆,但先秦未見禮字。
禮字的本字是,豊。
豆+容器形+二玉=豊
豊字的本義是規制。
豊者,《老貓字典》云:从豆,其上象容器之形,內有二玉。會意。豆者,象燈盞形。獻祭肉之器也。玉者,象三玉相連之形。玉石也。豊者,謂豆內有肉,器內有玉,祭祀之物皆以規制安放也。故,豊者,規制也。
無規矩不成方圓。
萬事萬物皆有其規制。
老子如此特立獨行,是要去反對規制嗎?
當然不是。
老子反對的是儒學的禮,僵化的規制。
人是一種學習型動物。
人要服務于社會,就要具備某種技能。
技能並非天生,是後天學習的結果。
來看看孔大聖人和老子對學不同的理解。
首先是孔大聖人的高論。
《論語·卷一·學而第一》云: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學字的本義是手手相授。
爻+𦥑=學
乂+乂=爻
丿+反丿=乂
𠀉+彐=𦥑
學者,《老貓字典》云:甲骨文从爻从𦥑。會意。爻者,效也。𦥑者,兩手下垂也。學者,謂手把手令之效也。故,學者,手手相授也。學者,小篆从甲骨文學字从冂从子。會意。甲骨文學字,手手相授也。冂于字外者,象土包之形。包也。子者,象小兒于繈褓之形。父母之子也。學者,謂包中之子,是矇昧之子,乃手手相授之也。故,學者,手手相授也。
爻者,《老貓字典》云:从重乂。會意。乂者,交也。爻者,謂此人作一相交圖形,彼乃效之也。故,爻者,效也。《易·繫辭》云:爻也者,效此者也。
乂者,《老貓字典》云:从丿从反丿。會意。丿者,象傾斜之形。不平也。乂者,謂不平者與反向不平者相交于正中也。故,乂者,交也。
𦥑者,《老貓字典》云:从𠀉从彐。會意。𠀉者,倒𠂇也。𠂇者,象左手形。左手也。彐者,倒又也。又者,象右手形。手執也。故,𦥑者,兩手下垂也。
習字的本義是反复撲擊。
羽+日=習
囗+一=日
習者,《老貓字典》云:甲骨文从羽在日上。會意。羽者,象鳥長毛之形。鳥長毛也。日者,太陽也。習者,謂鳥反复撲擊其羽,始飛于日上也。故,習者,反复撲擊也。
日者,《老貓字典》云:从囗从一。會意。囗者,象圍繞之形。圍也。一者,象地平線之形。地也。日者,謂包圍大地者,陽光也。故,日者,太陽也。
學習的本義就是,機械模仿之後反复練習。
然後,還要不亦說乎。
誰能快樂呢?
那麼老子又是怎麼說的呢?
《道德經·第六十四章》云: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复眾人之所過。
什麼是,學不學?
歷代儒生解老,都是胡扯,懶得去引了。
所謂,學不學,即不爲學而學。
欲不欲,即不爲欲而欲。
《道德經》還有,德不德,即不爲德而德。
复眾人之所過,就是看看別人哪裡做得不對。
圍棋中有复盤一詞,就是這個复。
人生必學,从老子乎?从孔大聖人乎?
从家法、宗法,到法律、法規;从規矩,到規律、規則,無一不是變化的。
道理很簡單,時移勢易。
爲什麼儒學之禮,不但機械僵化,而且不可稍加改變呢?
《論語·卷二·八佾第三》云: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所謂八佾,古代舞蹈奏樂,八人爲一行,即一佾。八佾即八行,六十四人,惟天子可用。諸侯用六佾,四十八人。大夫用四佾,三十二人。季氏當用四佾。
故而孔大聖人說,生可啃,熟不可啃。
這就是孔大聖人所謂的禮崩樂壞。
聽個音樂還要有禮制?
《孟子·卷七·離婁》云:聖人既竭目力焉,繼之以規矩準繩,以爲方圓平直,不可勝用也;既竭耳力焉,繼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勝用也。
大意就是說聖人定下了規矩,爾等皆當循規蹈矩。
禮制中的宗廟制度,源于卜教的祖先崇拜。
所謂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
《禮記·王制》云: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此周制。七者,太祖及文王、武王之祧,與親廟四。太祖,後稷。
《禮記·王制》云:諸侯五廟,二昭二穆,與太祖之廟而五。太祖,始封之君。
……
首先,《禮記》這本書,其中大部分篇章是漢人所作。
《王制》當也非先秦文章。
這個宗廟制度,文王、武王肯定是聞所未聞的。
周禮,當始于周公制禮。
並不是說周公之前沒有禮,而是說周公開始將其規範化。
但周公之禮的核心,是以嫡長子繼承製爲基礎的宗法一體制。
周公制禮,具體細節今天已無从得知,其中應該有一部分是禮樂制度。
一個國家,當然需要禮樂制度,但也只是表面文章而已。
宗廟制度,在周公之時大概初具雛形。
而昭穆制度,當是出現在穆王之後。
先秦儒生,並沒有搞出什麼系統性的禮學著作。
西漢時,出現了《大戴禮記》、《小戴禮記》、《周禮》、《儀禮》等禮學書籍。
這幾本書,其中或許,可能,大概包含了一些先秦的文章。
但絕大部分,即使使用了一些先秦的材料,也只是漢儒所作。
其中提到的先秦典章制度。
其中一部分,應當是對先秦制度忠實的描述。
更大一部分,則是通過漢儒的想象加以豐富。
但《周禮》中提到的先秦官制,基本上都是劉歆和王莽的臆想。
再托僞爲周公所作,使之成爲王莽托古改制的藍本。
簡單的邏輯推理,西漢時期中國已經進入集權社會。
彼時官僚體制已經相當成熟,因而才會有一套完整規範的官制。
而周初時中國還是封建社會,國家的管理者是大大小小的封建貴族。
當時根本就沒有官僚階層,談何官制?
《周禮》雖是僞書,也是一部奇書。劉歆更是漢儒中的翹楚。
王莽托古改制,以《周禮》爲藍本。
當然,也可以把王莽當作《周禮》的共同作者。
到東漢政權建立,基本照搬新朝制度。
而後世的三省六部制,實際上也可以看作是《周禮》影響下的產物。
至于其中提到的關于黃帝、炎帝、堯舜等等所謂的歷史,不過是先秦及漢儒的扯淡大集成而已。
顧頡剛稱之爲層壘造史。
也許稱之爲圓謊運動,更爲恰當。
根本就是子虛烏有,臆造歷史而已。
爲了說明周王室的正統性,以及周代商的合法性,編造出一個黃帝世系。
難道中國人應該去祭祀一個虛擬的祖先嗎?
層壘造史的始作俑者本是周王室。
而儒生爲了上位,充當層壘造史的急先鋒,其面目更加可憎。

wangofkings 发表于 2018-12-31 19:48:24
層壘造史與西方所謂的譯經運動倒是可以相提並論。
西方真正的歷史,應該在公元一千年之後。
通過所謂的譯經運動,造出一個古希臘和古羅馬帝國,將西方歷史提到公元前。
相比于中國的層壘造史,更加大膽和誇張罷了。
國家當然需要禮樂制度。
禮樂制度也會在實踐中得到逐步地豐富和完善。
但是,儒生卻把禮樂制度搞成了繁文縟節。
因爲儒生的先人是卜教的神職人員。
在神權被王權壓制之後,又談何神職?
于是,儒生搖身一變,成爲禮樂制度的執行者。
但如果禮樂制度簡單易行,儒生的價值何在?
爲了生存,儒生也要把禮樂制度搞得紛繁複雜,讓周王室無法擺脫儒生。
站在儒生的角度,是情非得已,也是情有可原的。
一個好人,接受儒學規範,會變成一個循規蹈矩、謹小慎微的好人。
但是,想用儒學規範去規範一個惡人,卻是辦不到的。
其結果就是看起來很美的驢糞蛋,滿口仁義道德,滿腹男盜女娼。
至于想用儒學規範去改造一個惡人,難比登天。
禮,是儒學的核心。
管子講禮義廉恥,故而管子尚禮。
但後世之所以不把管子當作儒者,應當是根據孔大聖人的意見。
因爲孔大聖人認爲管子不知禮。
不知禮,如何能夠被稱其爲儒?
《論語·卷二·八佾第三》云: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爲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所謂三歸,是管子的九府輕重之法。
《管子·山至數第七十六》云:泰秋,田穀之存予者若干,今上斂穀以幣。民曰無幣以穀。則民之三有歸于上矣。
大概意思是:到了大秋,國家儲存的穀物已經賣出去不少了,現在大王您用收錢的方式聚斂穀物。百姓說手裡沒有錢用穀物來代替。這樣百姓剩下的十分之三的穀物就又歸大王了。
是謂三歸。
桓公既霸,遂以之賞管仲。
孔大聖人以爲厚受賞而傷國民之義,焉得儉。
所謂塞門,即照壁。
所謂反坫,是用以放置器物的設備,用土築成,形似土堆。
塞門和反坫,大概都是置于大門,按照禮制,用以顯示身份的東西。
《論語》中,孔大聖人雖然也曾對管子推崇備至。
但一句不知禮,已經把管子排除在儒者之外了。
管子是否僭越禮制,今天已經無从考證了。
但孔大聖人和管子的分歧,遠遠不止于禮。
管子實現了他的政治抱負。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孔大聖人卻沒有能夠實現他的政治抱負。
那麼,孔大聖人的政治抱負是什麼呢?
《論語·卷九·陽貨第十七》云:子曰:“夫召我者,而豈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爲東周乎。”
何宴注曰:興周道于東方,故曰東周。
朱聖人注曰:爲東周,言興周道于東方。
楊伯峻的譯文:我將使周文王武王之道在東方复興。
大儒、磚家,就這水平?
《尚書大傳》云:周公攝政,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致政成王。
爲東周,說的是什麼?
說的是周公五年營成周,並以此代指周公复興周王室的偉業。
何宴是個經師,注錯了就錯了,下次注意就好了。
朱聖人可是聖人呀,怎麼能犯這樣的低級錯誤呢?
朱聖人直承看不懂《尚書》,看不懂沒關係,《尚書》到今天又有哪位大儒看懂了?
但要是連周公五年營成周都不知道,歷史知識匱乏到這個份上,就有點過分了吧。
孔大聖人最重要的一句話都讀不懂,還注什麼《四書》?
孔大聖人看了朱聖人的注解,一定氣得直吹鬍子。
《論語》是儒家的經典,後世儒生願意怎麼糟蹋就怎麼糟蹋吧。
吾其爲東周乎,翻譯過來:我就可以成就周公的偉業,使周王室复興啊。
這句話有三個意思在裡面:一是孔聖人要學習周公;一是孔聖人要匡扶周王室;一是孔聖人忠于周王室。
孔大聖人的政治抱負就是要复興周王室。
管子雖然也尊王,但不過只是把尊王當作幌子而已。
後世,挾天子以令諸侯,大概就是跟管子學來的。
這是管子和孔大聖人在政治上的根本分歧。
後世歷代皇帝都把孔大聖人捧上天,而對管子卻不感冒,這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儒學並非孔大聖人創立。
當然,儒學也不是儒生吹捧出來的聖人,例如,炎黃二帝、堯舜禹湯、文武周公,所創立的。
炎黃二帝、堯舜禹,不過是傳說中的人物。
商湯、文王、武王、周公,雖然是真實的歷史人物,但和儒學毫無瓜葛。
文王、武王、周公,更是壓制神權,也即壓制卜教的王權的代表人物。

wangofkings 发表于 2018-12-31 19:48:53
儒學雖然不是孔大聖人創立,但其光大了儒學,卻是毋庸置疑的。
孔大聖人之所以要光大儒學,因爲他本身就是一個儒。
或者說,孔大聖人出身于卜教神職人員家庭。
《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云:孔子生魯昌平鄉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禱于尼丘得孔子。……孔子爲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
孔大聖人幼時即陳俎豆,設禮容。
這句話直接證明了孔大聖人出身于卜教神職人員家庭。
司馬遷曾經到過孔大聖人的故里實地採訪。
因此,這句話相對而言,還是可信的。
俎豆是禮器,禮器是神聖之物。什麼人會把禮器當作玩具呢?
玩具當然是父母交給孩子的。
而把禮器作爲玩具交給孩子,只能在卜教神職人員家庭。
孔大聖人的祖先是宋人。
而卜教在遭到王權的打壓之後,在宋國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存。
按照司馬遷的說法,孔大聖人的曾祖名爲孔防叔。
後世考據《左傳》、《孔子家語》等書證明,孔防叔是商王後裔。
換言之,孔大聖人是商王後裔。
孔大聖人的祖先是宋人,當無疑義。
但孔大聖人真的是商王後裔嗎?
孔大聖人一直視周公爲其楷模。
《論語·卷四·述而第七》云: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夢見周公。”
而商國就是被周公肢解的。
換言之,周公是商王族最大的敵人。
在今天,蒙古族人祭祀成吉思汗,滿族人祭祀努爾哈赤,是非常正常的。
但是,如果一個漢族人去祭祀成吉思汗,或者努爾哈赤,就顯得有些古怪了。
如果這個人還是宋、明皇族後裔,那麼,這種舉動就讓人無法理解了。
同理,如果孔大聖人是商王後裔,再去崇拜周公,同樣讓人無法理解。
而且,卜教神職人員的身份和商王後裔的身份本身就是一對矛盾。
商王一直在打壓神權,也就是在打壓卜教。
而商王後裔最終成了卜教神職人員,這種可能性實在不大。
後世儒生爲了抬高孔大聖人的身份,非要說其是商王後裔。
結果,卻把孔大聖人放到了一個非常尷尬的位置。
孔大聖人出身于卜教神職人員家庭,其祖先是宋人,這個說法是可信的。
卜教既然遭到商王打壓,那麼商王就是卜教的敵人。
周公是商王的敵人。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由此,孔大聖人崇拜周公,于情于理都是說得通的。
當然,周公也是壓制神權的。
正是由于以周公爲代表的王權的壓制,才產生了儒。
但也不能把周公看作是卜教的敵人。
卜教在商代,尚可與王權一較高下。
但進入周朝之後,已經成爲王權的附庸。
後世儒生,更把周公制禮作爲儒學的發端。
這說明儒生已經不以神權自居,而是承認儒是王權的附庸。
既然不談神權,當然沒有王權和神權的矛盾。
而把周公尊爲儒學的宗主,更是極大地提升了儒生的政治地位。
後世儒生已經把孔大聖人吹捧到無以復加的位置。
素王、至聖先師、萬世師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雖然這種吹噓已經到了令人作嘔的地步,但讀過《論語》的人,並不會反感孔大聖人。
與之相對的是,讀過《孟子》的人,很少會喜歡孟二聖人。
當然,讀不懂的人除外。
孔大聖人沒有孟二聖人那樣咄咄逼人的氣勢,更像是一個絮絮叨叨的老頭。
孔大聖人極大地推進了中國的教育事業。
即使說孔大聖人開創了中國的教育事業,也不爲過。
既然要教書育人,當然需要課本。
由此,經孔大聖人之手,流傳下來大量的先秦古籍。
客觀上看,是保護了中國文化延續和傳播。
但這並不是孔大聖人最大的功績。
後世儒生既然連何爲,東周,都搞不懂,又如何能夠理解孔大聖人呢?
除卻阿諛奉承,別無所長。
孔大聖人對于中國歷史發展最大的功績在于,將卜教的神職人員轉變成官僚階層。
由此,爲中國進入集權社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自秦朝開始進入集權社會。
而集權社會的標誌之一就是郡縣制。
縣制,始于秦武公十年,即公元前688年。
《史記·卷五·本紀第五·秦本紀》云:十年,伐邽、冀戎,初縣之。
邽縣,即今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冀縣,即今甘肅天水市甘穀縣。
邽縣,是中國史籍記載的第一個建制縣。(詳見拙文《郡縣源流》)
縣字的本義是倒懸。
系+倒首=縣
爪+𢆶=系
幺+幺=𢆶
𦣻+巛=首
縣者,《老貓字典》云:从系从倒首。會意。系者,垂絲也。首者,頭也。縣者,謂倒懸之人,其首倒,其髮若垂絲也。故,縣者,倒懸也。
系者,《老貓字典》云:甲骨文从爪从𢆶。會意。爪者,象人覆手之形。覆手也。𢆶者,微絲也。系者,謂手持絲,絲乃垂也。故,系者,垂絲也。
𢆶者,《老貓字典》云:从二幺。會意。幺者,象一束絲之形。一束絲也。𢆶者,謂兩束絲也。故,𢆶者,微絲也。
首者,《老貓字典》云:从𦣻从巛。會意。𦣻者,象頭之形。首也。巛者,川字之異體也。首者,謂長髮若川之頭也。故,首者,頭也。
郡縣,寫作今字,即郡懸。
顧名思義,懸而未封之地暫爲君主之直屬行政區域者。
或者說,懸而未封的君主的城邑。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周朝的土地,都是周天子的。
但在進入春秋時期之後,周朝已經名存實亡。
天下的土地,實質上已經成爲諸侯的私產。
例如,秦國的土地,當然屬于秦公。
周朝實行分封制,周朝下屬的諸侯國同樣實行分封制。
春秋時期,周朝名存實亡的原因,就是各地諸侯紛紛坐大,周王已經不能控制。
周王面臨的問題,同樣是諸侯面臨的問題。
諸侯如何破解分封制的困局呢?
廢除分封制?
周朝有史以來就是分封制,封建貴族的勢力異常強大。
諸侯如果提出廢除分封制的想法,無異于主動要求下課。
事情要一步一步來。
首先就是要擴大諸侯直屬的土地。
諸侯新開闢的疆土,起碼要留一部分不再分封,使之成爲諸侯的直屬土地。
但是,如果把這個打算如此直白地告知封建貴族,肯定會遭致貴族們的集體反對。
不得已,只好在文字上做文章。
于是,創造了,郡縣,一詞。
郡縣,懸而未封之地暫爲君主之直屬行政區域者。
君主的城邑,懸于此,君主並沒有說不封,只是暫時未封而已。
眾位封建貴族好好表現吧。
縣,即懸,成了,郡,即君主之城邑,的障眼法。
郡縣一詞的本義,並不是後世普遍以爲的,以郡統縣的二級地方行政區劃制度。
郡縣,實際上要突出的是郡,即君主的城邑。
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郡縣,卻簡稱爲縣,即懸而未封之地。
這個操作,比朝三暮四之類的把戲,實在是高明太多了。
由此,縣由其本義,懸,引申爲,行政區劃的名稱。
後人只好再造一個,懸字,來表達,縣字,的本義。

wangofkings 发表于 2018-12-31 19:49:29
推行縣制,就剝奪了封建貴族的利益。
商鞅變法,最後商鞅以身殉法。
當然,封建貴族對于縣制的抵制,並非始于商鞅變法,而是在實行縣制之初就開始了。
在史籍中,封建貴族抵制縣制的記載已經很難找到。
但卻記錄在了漢字,諞字,之中。
言+扁=諞
口+辛=言
二+屰=辛
一+指事符一=二
戶+冊=扁
諞者,《老貓字典》云:从言从扁。會意。言者,語也。扁者,戶籍也。故,諞者,言及戶籍也。扁字之始,當是中國戶籍制度之始也。然實行縣制及戶籍制,必傷及封建貴族之利益。是以,言及戶籍制,對于封建貴族而言,無異于欺騙之巧言。諞者,巧言也。此其引申義也。《書·秦誓》云:惟截截善諞言。出于《古文尚書》,許叔重之時,《古文尚書》尚是真文,而非僞書。許叔重引《論語》云:友諞佞。今本《論語》作:友便佞。《論語·卷八·季氏第十六·四》云: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損矣。
言者,《老貓字典》云:从口从辛。會意。口者,象人口形。人之口也。辛者,罪也。言者,謂出于罪人之口也。故,言者,罪人之語也。罪人之言,豈敢有誑語耶?故,言者,直言也。此言字之引申義也。後乃泛言,言者,語也。
辛者,《老貓字典》云:从二从屰。會意。二者,甲骨文上字。上也。屰者,象倒大形。倒也。辛者,謂倒懸于上之人,是罪人也。故,辛者,罪也。
二者,《老貓字典》云:甲骨文从一。其上一橫,指地上有物之事也。一者,象地平線之形。地也。一上一橫。指地上有物之事也。故,二者,上也。
扁者,《老貓字典》云:从戶从冊。會意。戶者,象一扇門之形。一戶之門也。冊者,象竹簡連綴之形。書簡也。扁者,謂戶籍載入書簡也。故,扁者,戶籍也。
諞字,引申爲,巧言。實際上就是誆騙。
縣制和戶籍制是密不可分的。
封建貴族造出這個,諞字,足以表明了他們對于縣制和戶籍制的態度。
諞,是古字,今字用,騙。
諞、騙,二字,可以看作古今字。
這兩個字的引申義都是誆騙。
馬+扁=騙
騙者,《老貓字典》云:騙字,後起字也。然仍从先人造字之法。騙者,从馬从扁。會意。馬者,象馬形。馬之總稱也。扁者,戶籍也。凡扁之屬皆从扁。騙者,謂馬入官籍也。故,騙者,官馬也。騙字,先作,騗。始見于《廣韻》。《集韻》云:躍而乗馬也。或作騙。《正字通》云:今俗借爲誆騙字。《正字通》明末字書,則騙引申作誆騙用,當是明朝之事。明太祖所立兵制實是寓兵于民,故官辦養馬事務亦下放民間,以免稅免糧等法,鼓勵民間養馬。漸至民間養馬成爲百姓之差役,民眾負擔加重。且有官員以交銀代養之法,搜括民財,遂致民間養馬逐步衰敗。故,百姓視飼養官馬爲誆騙之行。
秦武公十年,即公元前688年,即兩千七百多年前,中國有了第一個縣。
此後一百多年,孔大聖人誕生。
關于孔大聖人的生年有兩種記載,一是司馬遷的魯襄公二十二年說 ,一是《谷梁傳》、《公羊傳》的魯襄公二十一年說。
今人多从司馬遷之說,即魯襄公二十二年,即公元前551年。
或曰:歷史創造了偉人。
或曰:偉人創造了歷史。
秦武公十年,中國有了第一個縣。
換言之,秦武公任命了中國第一任縣長。
一個縣,不僅要有縣長,還必須有其他官員。
由此,中國出現了一個不同于封建世襲貴族的官僚階層。
但中國由分封制走向集權制,並不順暢。
因爲集權制,也即郡縣制,从根本上剝奪了封建貴族的世襲特權。
理所當然會遭致封建貴族的抵制。
而國君任命一名官員,這名官員也必須具備一定的基本條件。
首先,不能要求世襲權利。
其次,要受過良好的教育,至少也是要能夠看懂行政文書吧。
第三,要對國君絕對忠誠。
而且,這樣的人,不止需要一個兩個。
那麼,這樣的人,到哪裡去找呢?
尋訪隱士高人?那不過是個傳說而已。
當時的中國社會,并沒有適合做官的階層存在。
菲利普·科特勒曰:需求即市場。
國君對官員的需求就是一個市場,而孔大聖人滿足了這一市場需求。
在中國的第一個縣設立一百多年之後,孔大聖人看到了這個歷史機遇。
孔大聖人本身就是一個卜教的神職人員。
孔大聖人看到了將卜教的神職人員轉變成官僚階層的歷史機遇。
孔大聖人推進教育事業,是爲了將卜教的神職人員轉變成官僚階層。
孔大聖人整理先秦古籍,是爲了培訓卜教的神職人員。
當然,孔大聖人提倡有教無類,只要能交得起乾肉,什麼人都可以接受教育。
《論語·卷四·述而第七》云: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綜合《左傳》、《史記》的說法,孔大聖人及其很多弟子,都做了大官。
這其中,有很多誇張不實的成分。
但無疑,孔大聖人及其弟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批純粹意義的官員。
換言之,通過孔大聖人的努力,在卜教的神職人員,亦即儒生,中,產生了中國的第一批官員。
後世儒生,逐漸褪去了宗教的外衣,成爲讀書人。
隨著儒生逐步壟斷了中國的教育事業,管理國家的文官最終只能由儒生中產生。
進入宋朝,中國出現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現代意義上的文官政府。
這是孔大聖人對中國乃至世界歷史發展做出的重要貢獻。
孔大聖人的儒學強調對國君的忠誠,因此,孔大聖人當然是一個絕對的保皇派。
雖然孔大聖人的學說對于治理國家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不要講半部《論語》治天下的笑話。
但在中國進入大一統的集權社會之後,孔大聖人的儒學逐漸得到帝王的推崇。
孔大聖人、孟二聖人把炎黃二帝、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等尊爲聖人。
雖然炎黃二帝、堯舜禹,不過是傳說中的人物。
商湯、文王、武王、周公,雖然是真實的歷史人物,但和儒學毫無瓜葛。
但因此,孔大聖人、孟二聖人都被後世帝王尊爲聖人。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而韓愈、程朱、王陽明之流,號稱承繼孔孟衣缽,也想成爲儒學的聖人。
但他們學習孔孟之道實在是不夠透徹。
即使是唐宗宋祖在他們眼裡都不是聖人,他們又怎麼可能當上聖人呢?

wangofkings 发表于 2018-12-31 19:49:51
最後談一下儒學經典。
先秦的儒學經典被稱之爲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
孔大聖人述而不作,並不是這幾本書的作者,只是編者而已。
其中,真正的儒學經典,只有《禮》。
其他五部,首先是中國的經典,不應被儒家獨佔。
當然,這五部先秦典籍,如果去讀原文,應該沒什麼人能讀懂。
因此,後世儒生爲其作傳、箋、注、疏,不一而足。
這些經師費勁心力,可惜錯漏百出。
但客觀地說,這些工作對于後人理解這五部經典,還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不過,由此儒生就要竊據這五部經典,還是不應該的。
《詩》即《詩經》。
是周初到春秋的一部詩歌總集,作者自然是五花八門,但絕不可能是清一色的儒生。
《書》即《尚書》。
《尚書》分爲四個部分:《虞書》、《夏書》、《商書》、《周書》。
顧頡剛認爲,《虞書》、《夏書》作于春秋之際。
愚以爲,《虞書》的作者就是管子。
而《商書》、《周書》的作者就是周公。
雖然孔大聖人未必同意,但管子還是應該被算作儒生。
至于周公,雖然被後世儒生推爲宗主,卻和儒毫無關聯。
關于《尚書》,歷經磨難而真僞難辨,詳見拙文《尚書辨僞》。
《樂》,愚以爲,應該是一部曲譜。
後世失傳而已。
《易》即《易經》。
傳世的周易,包括《易經》和《易傳》。
《易傳》是對《易經》的解釋,出現相對較晚,確是出于儒生,稱之爲儒經當無異議。
但把《易經》稱爲儒經,卻有些牽強。
《易經》,是一本占卜用的書。
筮卜,是周人學自商人,而非周人所創。
因此,《易經》當然是出自卜教神職人員之手。
但,儒,是被王權壓制的卜教的神職事務性人員。
和商代的卜教神職人員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大邑商的卜教神職人員投奔夏人,把《易經》交給夏人。
再經夏人傳給周人。
但只在王室和封建貴族中流傳。
而儒生是看不到《易經》的。
《論語·卷四·述而第十六》云: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孔大聖人也是做了魯國的官後,才讀到《易經》的。
換言之,《易經》在被周王室和封建貴族獨佔幾百年之後,經由孔大聖人,回歸儒家。
《春秋》是魯國史書,經由孔大聖人編輯。
孔大聖人的編輯使用了後世所謂的春秋筆法,但基本還是尊重史實的。
魯國的史書,不應該算是儒經吧。
《十三經》中的《春秋》三傳,即《左傳》、《穀梁傳》、《公羊傳》,當然是儒經。
《春秋》三傳,是基于《春秋》經的演繹,歷史真實性就要大打折扣了。
也可以說,《左傳》開創了中國歷史小說的先河。
《十三經》中有三部與禮相關的經書,稱爲,《三禮》。
分別是:《禮記》、《周禮》和《儀禮》。
那麼,孔大聖人六經中的《禮經》到底是哪一部呢?
簡單的排除法。
《禮記》可以看作是儒生學習《禮經》的讀書筆記。
其中大量是漢儒的文章。
而大量出現的所謂的,子曰,不過是後世儒生借孔大聖人之口來表達其自身的思想。
狐假虎威而已。
當然不可能是《禮經》。
《周禮》就是劉歆所作,王莽用以托古改制的藍本。
當然不可能是《禮經》。
《儀禮》在漢代即被稱爲《禮經》。
《儀禮》是从晉朝開始才使用的名稱。
換言之,漢儒以爲,我們今天看到的《儀禮》就是《禮經》。
而从內容來看《儀禮》當是《禮經》無疑。
《儀禮》規定了儒生的自身修養和社交禮儀。
是儒生修身的白皮書。
同時《儀禮》還記述了祭祀、占卜、典禮等的流程。
是儒生謀生的白皮書。
《禮記》中有很多篇就是對《儀禮》的解釋。
需要指出的一點,先秦典籍中沒有對《禮經》的引用。
先秦典籍中沒有對《禮記》的引用很好理解,那就是一本讀書筆記。
先秦典籍中沒有對《周禮》的引用很好理解,那就是一本僞書。
而如果《儀禮》就是《禮經》,先秦典籍中爲什麼沒有引用呢?
一個符合邏輯的推論,《禮經》是儒生的內部讀物,禁止外傳。
前文談到,《易經》是周王室和封建貴族得自卜教的神職人員。
之後也一直在周王室和封建貴族中流傳。
在孔大聖人之世,《易經》並不對儒生開放。
卜教的神職人員被奪去了《易經》,當然還應該同時被奪去一部解釋龜卜的卦書,之後,其神權也就徹底喪失了。
卜教的神職人員變成了,被王權壓制的卜教的神職事務性人員。
也就是變成了,儒。
《儀禮》記述了祭祀、占卜、典禮等的流程,是儒生謀生的白皮書。
如果再被奪走,飯碗不保。
因此,在先秦典籍中沒有引用《禮經》,也是可以理解的。
六經,雖然都是孔大聖人編輯出來的書。
但真正能稱得上是儒經的,只有《儀禮》一部。
儒學,最令人不齒的是對所謂聖人的無恥吹捧。
人皆凡人,天下何來聖人?
御用文人阿諛奉承,無恥之尤,無非儒生。
儒學,只有一堆陳腐的條框規矩。
如何穿衣,如何戴帽,如何說話,如何走路……
到底是老子愚民,法家愚民,還是儒家愚民?
儒,既稱家稱學,卻沒有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
只能教人怎麼做,而不會教人如何思考。
只令知其然,不令知其所以然。
从根本上限制了人的求知欲。
如此學問,有甚用處?!

llg6688 发表于 2019-1-17 14:31:21
儒,既稱家稱學,卻沒有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
只能教人怎麼做,而不會教人如何思考。
只令知其然,不令知其所以然。
从根本上限制了人的求知欲。
如此學問,有甚用處?!

君可知:“格物”的“物”是什么?
            “克己复礼”中,“克己”的“己”为“私”,私的反义词是什么?
            如果儒家之学无用,什么是有用的?
wangofkings 发表于 2019-1-18 14:09:54
先說格物吧,儒家兩千多年都沒搞清楚什麼是格物。
不知你又有何高見?
llg6688 发表于 2019-1-18 17:28:28
好,我就不揣粗浅,将探索“格物致知“的草稿在此发出,敬请指正!
llg6688 发表于 2019-1-19 12:00:51
为了弄清《儒学本质》,回复您关于”格物致知“的文章,我发到本网的《文史纵谈》了,请您指点。文章有点长,敬请海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