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学复兴网 门户 查看主题

世界文化的大数据大哲学——中国克己文化

发布者: 丁香的歌 | 发布时间: 2019-3-12 17:46| 查看数: 1908| 评论数: 2|帖子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丁香的歌 于 2019-3-12 17:46 编辑
6 V7 c3 N# a8 x7 D7 N$ X. C2 `. b% ~) D9 a% L( z) Y8 L' H! \
          一 、 国家、家国是中华民族故乡。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没有转变为宗教,只是因为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将传统文化作为信仰而是当做日子来过。克己文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钱。近现代,克己文化买进民主革命。克己文化请进了共产主义。克己文化是对人类社会性的感性认知;这正是对人的基因真理利己的感性修正。中国人死死抱着克己文化不放,是因为中国克己文化感怀的是社会文化的无理公平。有能者富裕,无能者贫穷这是社会有理差别。富裕救助贫穷这是社会文化无理公平。社会利己的相对或是利他或是利公或是利国。克己意识没有相对物。克己文化的无理在于它是社会意识的一般等价物;人的社会精神和物质利益的一般等价意识。克己可以获得利他,也可以获得利公,也可以获得利己。它不是社会物质文化的黄金,它是社会精神文化的黄金。这是社会文化的核心价值。克己文化创造了社会文化的一般等价物;共产主义创造了公有制对私有制的阶级斗争。民主制度创造了利己人权。百年来,克己文化先后选择了人权革命和公有制共产主义。利己人权文化将克己文化当做对立;公有制共产主义又将克己文化扭曲成毫不利己。他们选择的西方私有制文化和公有制文化。使得中国过尽了苦日子。现实世界文化是什么样呢?西方铁板依然封堵中国所谓非人权制度;中国也依然抱着马克思不放。其实,中国已经将西方私有制和公有制戳捏在了一起;做的不是面包也不是馒头;是榨汁,榨的是世界文化的什锦果汁;同时也抛弃了两个文化的渣滓。   
2 A. {9 D; s. K* {7 w/ N  f    二、公有制共产主义,利己人权社会都在以某种方式在感觉社会文化。人权文化,西欧国度早走了近三百年;共产主义运动兴旺了不到五十年。公有制权力文化可以出现权力的不平等分配平等。利己人权社会可以出现权利平等分配不平等。两个社会制度的相互否定、消灭证明的是社会利己文化的有理性与社会公利文化的无理性的敌对。人权社会利己权利的有理竞争给世界留下劣迹斑斑声名狼藉。
1 z$ }; L) N, @, I/ M4 g( G6 p    世界文化没有真理标配。现代世界,权力公有制国度一度形成共产主义阵营。天命之年纷纷瓦解。阶级斗争权力社会转变为人权社会的国度,当然也包括逼主权改嫁人权的国度,无一例外地被圈入美国权力菜鸟的藩篱。没主权谈何人权。: p' R# g- A& D; ]. o
    中国崛起是全世界的意料之外又在清理之中。中国社会文化史划出了社会文化的道——克己文化。中国克己文化书写的就是社会文化的大数据文明。今天的中国私利与公利,私有与公有相对自由使得私有和公有各得其所。这是中国崛起的内在。人权的权利呼啸的是社会利己的数律。人权社会的本质是抑制社会公利性质。生存竞争是有理的,社会公平是无理的;人权社会并不是社会文化无理公平的社会文明。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生物真理是人类的本真理;走进社会文化,有理贫富不均将被无理的风雨同舟的社会生活平等所代替。中国克己文化便是社会无理文化的启迪。1 I* _8 S3 l9 l# L
        (注:本文查看数减去100,余数是同仁查看人数。)
2 Y+ a. h# A+ z
3 |8 {, |+ d. k) |2 R3 X$ Y9 F
/ u- ~# R3 D5 n" n+ }" v5 _/ J% H6 F' u

6 c, ?1 D4 D& i+ ?$ q* c/ W7 Z% c

最新评论

ab11bc 发表于 2021-8-19 07:43:41
本帖最后由 ab11bc 于 2021-8-19 09:11 编辑
2 X$ v/ T! y8 v, h  m" q! f/ I/ S0 d2 f3 u6 ]" G) L. U2 E
这位朋友
/ c# A0 J0 x* c通览你所有帖子,我理解“克己文化”应是萌芽于“克己复礼”,是从“克己复礼”转化而来2 g2 \# o( D( |2 p$ @' v( P
可是,克己复礼的“礼”,应是指的是《周礼》的礼。此礼乃是“主要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好像与“公利”联系有点远0 F- g7 C- }0 J; T- C
. B7 G$ M/ C* k: }  q' d! N
2 C+ G3 a& W" D6 O/ e* g
21081901(周礼01).jpg

8 ~7 |9 {# J# W2 A, ]( q3 V
( r# L: i/ F' U" e+ C+ j
/ ^* {' j& M9 G4 C
( z! M4 _( g! F) o# ]# X" j. h+ Q" {: n3 M& W/ `! Y
由此一条,我认为,就对你帖子的积极意义,形成大大折损

3 ?5 Y/ F9 ~, e
如能把“克己文化”转化为“阴阳文化(或者是;阴阳五行的优良品德(仁义礼智信)”从这个角度进行论述,也许意义就大大改变。特别是那个“榨汁”说,应该就有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 r8 B$ ~( ]7 f: \; @0 ]' S$ I
文科、儒家,相互融合,核心思想是;仁义礼智信,主要是仁
# s+ |0 ^" O& d, Q# K
理科、道家,相互融合,核心思想是;旺相休囚衰,主要是智

5 R: `$ ?  |2 l4 l; Y; M( y
# }" ~; f/ ?+ n
11041101(简览01).jpg

+ c* b9 |$ s) k2 V2 Q; G) I$ `/ |) G! O7 _* R6 H
* @) w1 i5 R  _) n# F  O
思索良久,还是写下上面言语
; I, _% _4 w% R
不周不妥之处,还望谅解
! p% o9 ~  q6 e/ t/ P, ^' Z" U
+ f- j+ H7 a& N# U* U

; @' V$ i9 J4 }4 G0 M1 }
谢谢

- @* g) Q  z: C( l* q. u; @6 \" O) |: T& g
0 P* L  u7 C. ]; P5 L
+ ]+ K: H. c$ c/ t3 `
! ^" e/ X" p' ?' y' {( i
/ ]4 s; Q* d) J$ R% `# O1 [' J

/ `% Z$ K/ A0 g" s4 Q+ @
丁香的歌 发表于 2021-8-19 21:44:46
谢谢点拨,点到穴处,拨到好处。共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