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61|回复: 0

敦煌学百年:海外汉学的奉献 荣新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3 05: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是敦煌藏经洞发现一百周年,笔者觉得有必要介绍一下近年
来海外汉学界在敦煌学领域的贡献,以便吸收其中的优秀成果,明确
自身所处的位置,在世界范围内新的学术潮流中推进敦煌学的进一步
发展。近年出版的几本敦煌学专题论文集或杂志的专号,可以代表海
外敦煌学的最新成果。   法国汉学界是海外敦煌学的一个重镇,既有伯希和所获的丰富藏
品,又有雄厚的研究传统。70年代以来法国科研中心敦煌学研究组的
成员,发挥集体的优势,陆续编辑出版了《法国国立图书馆藏敦煌汉
文写本目录》和五本敦煌学论文集。1998年,以利用敦煌材料研究
“书籍考古学”著称的戴仁教授就任法国远东学院(EFEO)院长后,
更加大力推动法国乃至欧美敦煌学的发展。
  1999年,戴仁主编的《敦煌绘画论集:伯希和与斯坦因收集品中
的纸本白画与绘画研究》(ImagesdeDunhuang.
DessinsetpeinturessurpapierdesfondsPelliotetStein)由法国远东
学院出版,其中收录了苏远鸣、胡素馨、戴仁、太史文、艾丽白的文
章,胡、太史两位是美国学者。本书内容涉及敦煌绘画的图象学问题、
艺术家的画稿与画样、插图本写卷、绘本《十王经》、敦煌卷子上的
涂抹乱画,这些论文研究的对象有别于敦煌藏经洞出土的精美彩绘绢
画,但确是研究艺术创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方面,其成果有助于对敦
煌艺术基本内涵和产生过程的认识。今年,又出版了由戴仁主编的法
国远东学院法英双语刊物《远东研究纪要》(CahiersdeExtreme-
Asie)第11卷“纪念敦煌藏经洞发现百年敦煌学新研”专号,集中发
表了八篇文章,其中有法国学者苏远鸣、戴仁、穆瑞莲、童丕、茅甘
等人关于敦煌绘画的供养者、《大随求陀罗尼》和早期印刷术、佛教
对道教“厨”观念的吸收和利用、敦煌寺院僧人饮酒问题、西北地区
的占卜、藏文史书等方面的论文,以及中国学者(即笔者)关于藏经
洞性质和封闭原因的论文。这两本论文集的出版,体现了目前法国学
者关注敦煌的问题点和研究水平。   英国图书馆和博物馆是收藏敦煌文献和绘画更为丰富的地方,然
而,近一二十年以来,除了韦陀教授对敦煌绘画研究的贡献外,有关
敦煌的研究成果甚微。但是,在英国图书馆汉文部主任吴芳思博士的
推动下,不仅促成了中英双方合作编印15卷本的大型图录《英藏敦煌
文献》,还把《英国图书馆馆刊》(TheBritishLibraryJournal)第
24卷第1期的大部分篇幅,给了敦煌学研究。在相当于敦煌学专号的这
一期上,英国学者的贡献主要是魏泓博士讨论九世纪政府禁令下历日
印行的文章,和韦陀教授对四幅英图所藏未刊麻布画的研究。另外两
篇主要的文章出自曾经在英图从事整理研究工作的中国学者,一篇是
兰州大学王冀青先生关于新发现的斯坦因第四次中亚探险所获文书的
照片(流在新疆的原物恐怕已经散失),一篇是笔者关于未刊敦煌残
卷(S.6981号以后)中重要的典籍和文书的介绍。   相对而言,英国对于敦煌学的贡献,是附设在英国图书馆的“国
际敦煌学项目”(TheInternationalDunhuangProject,简称IDP)正
在努力于把英图乃至全世界所藏敦煌文献数字化的工作。目前,我们
已经可以在http://idp.bl.uk这个网址上,看到斯坦因在敦煌和
新疆所获部分文书的清晰照片,这个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敦煌文
献原卷的保护,也便于各国学者对敦煌资料的使用。另外,该“项目”
从1993年以来,联合世界各国收藏敦煌吐鲁番文献的单位,在伦敦、
巴黎、柏林、圣彼得堡等地,陆续召开了多次以敦煌和中亚写本的保
护为主题的小型会议,对于敦煌写本的保护和研究都产生了推进作用。
在英、法召开的两次会议的论集已经出版,前者题为《敦煌吐鲁番论
集:中亚古代文书的内涵与保护》(DunhuangandTur?fan.
ContentsandConservationofAncientDocumentsfromCentralAsia,
London1996),后者题《敦煌与中亚写本的保护论集》(
ConservationdesmanuscritsdeDunhuangetd’Asiecentrale,
Paris1998)。此外,英图还出版了用科学手段研究敦煌写经纸上的黄
檗的专著(P.J.GibbsandK.R.Seddon,BerberineandHuangbo:
AncientColorantsandDyes,London1998),目前正在编辑1997年英图
召开的有关“敦煌伪卷”会议的论文集。   一向以敦煌学作为其东洋史学骄傲的日本学术界,当然也不会轻
易错过敦煌藏经洞发现百年这个机会。日本东方学会的西文刊物《亚
洲学刊》(ActaAsi?atica)第78号,作为“敦煌吐鲁番研究”专号
在今年3月份出版。这本专刊由资深的唐史和敦煌学专家池田温教授主
编,所收的四篇论文是:百桥明穗对莫高窟早期洞窟的探讨,森安孝
夫有关沙州回鹘与西回鹘王国关系的新认识,高田时雄谈敦煌的多语
言使用问题,吉田丰报告日德两国学者合作研究吐鲁番出土伊朗语写
本的初步结果,即利用对写本汉文一面的比定结果,来帮助缀合考释
另一面的粟特文、中古波斯文文献。最后是池田温介绍近年日本敦煌
吐鲁番研究的文章,附有详细的论著目录,表明日本的敦煌学研究,
远比这里所发表的四篇文章要丰厚得多。   除了这几本集中反映海外敦煌学研究成果的论文集,专题研究的
论著还有很多,读者要想了解海外敦煌学的情况,是要不断地追踪学
术刊物和新书,只凭介绍是难窥全貌的。   海外敦煌学研究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特点。第一是学科整合。海
外敦煌学的一个特点,是研究人员不多,但多种学科的学者往往集合
在一起,除了各自的研究外,互相之间有着较为广泛的交流和互补,
共同构成一个丰富多彩的研究成果。第二是国际合作。欧美、日本的
敦煌学研究,都十分强调国际合作。前文介绍的法、英、日等国学者
利用论集、会议等方式促成的国际敦煌学的一些合作成果以及其它一
些研究项目,都是由国外基金会或大学支持的包含敦煌学内容的研究
项目。第三是电脑网络。利用电脑和网络可以推进敦煌绘画和文献的
保护,促进敦煌学的研究,加速敦煌学研究成果的传布。将敦煌写本
上网的方法,可以更清晰地展示敦煌写本的原貌,而电脑的缩放功能
又使得网上的图版更有利于学者对原卷的释读和研究。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