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79|回复: 10

[先秦诸子] 【原创】《指物论》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5 10:2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吴博君 于 2011-10-25 10:32 编辑

秦伊人按:江博士那个太繁,http://www.gxfxwh.com/thread-17461-1-1.html
     俺这个简单。
---------------------
《指物论》解
作者:秦伊人
时间:2008.1.9

--------------------------------------
【01物莫非指而指非指02天下无指物无可以谓物03非指者天下而物可谓指乎04指也者天
下之所无也物也者天下之所有也05以天下之所有为天下之所无未可06天下无指而物不可
谓指也07不可谓指者非指也08非指者物莫非指也09天下无指而物不可谓指者非有非指也
10非有非指者物莫非指也11物莫非指者而指非指也12天下无指者生于物之各有名不为指
也13不为指而谓之指是无不为指14以有不为指之无不为指未可以指者天下之所无15天下
无指者物不可谓无指也不可谓无指者非有非指也16非有非指者物莫非指指非非指也指与
物非指也17使天下无物指谁径谓非指18天下无物谁径谓指19天下有指无物指谁径谓非指
径谓无物非指20且夫指固自为非指奚待于物而乃与为指】(《指物论》原文共269字)
---------------------------------------
一、提出论点:(物莫非指而指非指)

01【物莫非指。而指非指。】
解 [对于事物的认识,莫不是经过“指物思维”的过程,并通过“指物思维”对事物
    赋予“指称”;但是对事物的“指物思维”本身,不能等同于事物的“名称”。]
(庄子曰:“天地一‘指’也”,这时的“指”字是动词而不是名词。“指非指”是说
有不同的“指”,从词类来分,“指”是动词,而事物的“名称”是用名词来表示。)
02【天下无指。物无可以谓物。】
解 [天下的事物若没有经过“指物思维”的认识过程,事物的本质就不会被认识,
    也就不知道事物的“名称”为何谓。]
03【非指者天下。而物可谓指乎。】
解 [在没有完成“指物思维”认识过程的物质世界里,事物可以有“名称”吗?]
04【指也者。天下之所无也。物也者。天下之所有也。】
解 [“指物思维”概念是无形的;而被思维的事物是有形的;]
05【以天下之所有。为天下之所无。未可。】
解 [以有形事物的名词概念,替换无形思维的动词概念,这是不可以的。]

二、进行论证:

06【天下无指。而物不可谓指也。】
解 [若天下没有“指物思维”的认识过程,事物就没有“名称”可以被称谓;]
07【不可谓指者。非指也。】
解 [事物若没有可以称谓的“名称”,是事物处于“非有‘名称’”的状态,
    既是“非‘指’”状态;]
08【非指者。物莫非指也。】
解 [有“非‘指’”状态的称谓,说明未经过“指物思维”认识过程的事物不能被
    称名,只能暂时称之为“非‘指’”,所以天下事物已经具有的名称莫不是经
    过“指物思维”的认识过程而被命名的,既“物莫非‘指’”。]
(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可见对事物的
  “指物思维”认识过程是复杂的,虽有思维过程,往往也不能直接探知事物的本质,
    所以也往往不能对事物直接命名;虽然“指物思维”的认识过程是复杂的,但是事
  物最终还是能够被认识的;既然天下事物都已经有名称,“非‘指’”状态就是暂
  时状态,而“天下无‘指’”就是假命题,“物莫非‘指’”才是真命题。)
09【天下无指。而物不可谓指者。非有非指也。】
解 [若从“天下无‘指’”的命题,即可推知事物没有可以称谓的名称,然而这
    不是事实,所以说天下不存在事物的“非有‘名称’”的状态;]
10【非有非指者。物莫非指也。】
解 [天下不存在事物“非有‘名称’”的状态,所以万物无不拥有经过“指物思维”
    认识过程而被指定的名称。]
(从“天下无‘指’”推出了“物莫非‘指’”,这是矛盾的,可见“天下无‘指’”
  确实是假命题。)
11【物莫非指者。而指非指也。】
解 [所以“物莫非‘指’”命题中的“指”概念,是对事物的“指物思维”,
  而不是事物的“名称”本身,既“指非指”]
(论证说明:事物的本身是“指物思维”的起因,事物的名称是“指物思维”的结果,
           而名称产生的过程是“指物思维”的认识过程。)

三、引述反论点1:(反论点一:名称故有,不用指物。)

12【天下无指者。生于物之各有名。不为指也。】
解 [“天下无‘指’”这个命题是说:各种事物生来都应有自己的“名称”,
  并且各种事物的“名称”是独立于“指称”也先于“指称”而产生的,
  是不为“指称”而存在的。]
反驳反论点1:
13【不为指而谓之指。是无不为指。】
解 [事物固然不为被“指称”而存在,然而所有的事物却都拥有“名称”被称谓,
    说明天下万物必须有“名称”才可以被称谓,这就是说天下事物“无不为指”。]
14【以有不为指之无不为指。未可。】
解 [以事物“不为‘指’”包含于事物的“无不为‘指’”,从逻辑上讲是不可以
    的;用“天下无‘指’”,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就会同时得出“不为‘指’”
    和“无不为‘指’”这样相互矛盾的判断,所以“天下无‘指’”是个假命题。]
(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再次指出,用“天下无‘指’”这个命题,可以推出两个互相
  矛盾的判断,所以“天下无‘指’”这个命题是假命题。)

四、引述反论点2:(反论点二:“指”只是“名称”)

15【以指者天下之所无。天下无指者。物不可谓无指也。不可谓无指者。
    非有非指也。】
解 [再以“‘指’者天下之所无”来说:“天下无‘指’”这个命题是承认
    “物不可谓无‘名称’”这个命题的;“物不可谓无‘名称’”的命题,
    是说事物不存在“非有‘名称’”的状态。]
16【非有非指者。物莫非指。指非非指也。指与物非指也。】
解 [因万物没有“非有‘名称’”的状态,故天下之物莫不处在有“命名”的状态,
  “名称”也非是“非有‘名称’”的状态;只是“名称”和事物是“非经‘命名’”
    的;是独立于“指物思维”这个动词并且不因为这个动词而存在的。]
(这是不承认“指”与“物”的动态指定关系,认为“指”只是“物”的静态名称。)
反问反论点2:
17【使天下无物指。谁径谓非指。】(一问)
解 [那么假使天下没有“对物‘指’名”的过程,还有谁能被称为“非经‘命名’”
    的称谓呢?](有事物可以被“指定”名称,才有所谓“非经‘命名’”的说法。)
18【天下无物。谁径谓指。】(二问)
解 [天下无有事物,谁能拥有“名称”?]
19【天下有指无物指。谁(径谓非指--衍文)径谓无物非指。】(三问)
解 [假使天下有事物的“名称”,而没有事物是经过“指物思维”的认识过程而拥有
    了“名称”,有谁能被称为是:非对事物的“非经‘命名’”的“名称”呢?]

五、诘难:

20【且夫。指固自为非指。奚待于物。而乃与为指。】
解 [并且,“名称”本身固然不认为象其他事物,是经过对事物的“指物思维”
    认识过程而产生的概念,既然不认为“名称”自身与其他事物是有认识过程
    的连系的,而只是一个独立的概念,那么何必要参照他物的“名称”,就请
    “名称”本身为自己命名非经“指物思维”认识过程的“名称”!]
(这种连续的换位抽象思维,与“庄周梦蝶”有异曲同工之妙!)

-----------------------------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
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
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庄子·齐物论》
-----------------------------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第二十五章》
-----------------------------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
--------------------------------------
作者认为:
《指物论》提出了“物”“指”“名”分别是三个有思维关联的概念,而“指”是一个
认识思维的过程。常言说:“指名道姓”,可见“指”与“名”不同;《墨经下》曰:
“所知而弗能指”,可见“指”确实是一个思维的过程。《指物论》对“指”的推理论
证,不愧是精彩娴熟的先秦思辨佳作。
--------------------------------------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40 收起 理由
神机军师dmj + 40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4 20: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竹大哥 于 2011-11-14 20:25 编辑

顶.png 然后希望见到 顶牛.png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2 收起 理由
秦伊人 + 2 给俩真的吧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4 22: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呀
你墨子搞了个经上,经下还没有。。兴趣就转移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4 22: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青竹对于墨家不是很感兴趣,因为墨家只不过是儒家的改良版而已。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4 23: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你就大路货了{:soso_e113:}

那些儒教*徒要闹革*命,用儒教脑子解读墨子。。自然是激进版儒教。。
然而,他们那么解读的结果是墨子里矛盾百出。。中国逻辑学的奠基人矛盾百出?

你再看看我的解读。。老老实实地读反而没有内部矛盾。。因为我是发现了墨子,而不是改造墨子为我所用。。如果墨子解读的结果与我发现他时相反,仅仅是儒教激进版。。扔掉就是。。和扔孔子一样。。对我来说一点负担都没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5 00:4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青竹说墨家只是“儒家的改良版”,是基于:
1、理念相同。二者都是承认并极力维护家天下国体下的等级森严的政*治体制,都崇尚精英治世。如果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儒家主张精英从贵族里挑选,而墨家主张将挑选的范围扩大到平民。
2、理路相同。二者都是以爱、义、礼等手段治理国家。所不同的是,儒家的爱局限于亲缘关系,而墨家则主张打破亲缘的局限,将爱的范围扩大到地缘之间。同时,墨家更加强化义的功能,简化礼的仪式。
3、信仰相同。二者都信仰人格化的天,认为人必须服从天的意志。所不同的是,墨家更加明确鬼神的存在,突出鬼神在治理活动中的“作用”。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5 09: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顾如 于 2011-11-15 09:30 编辑

1对一半
2全错
3对一半

1之所以说对一半是因为,墨家虽然主张民立法的法治。。而且认为民对王有否决权。。然而毕竟没有说大家要投票选君王,这是17世纪才有的东西。。

2(参考1)。另外,墨家绝不是以道德治理天下。墨家讲道德,哪一家都不可能不讲道德,然而墨家讲道德只在墨子各个部分提到过。与儒教以道德为核心论述根本不同。而且墨家道德最关键的一点,见《经上》,墨家道德都是以交互性质作为解释。。绝不是儒教那种无私的东西。。呵呵。。墨家的理路,最好看我的《墨家指要》。。儒教*徒中没有理清理路的习惯,虽然他们确实有一以贯之的理路。过去解读墨家都没有理清理路,仿的是儒教读书的方式。。只有我明明白白把墨家理路理清了。。

3鬼神在墨家是上天的耳目,确实有治理的作用。。然而墨家的鬼神可不知盯着民,还盯着君王。。而且儒教有命,墨家非命。。墨家的上天是信仰,儒教的鬼神更像迷信。。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5 15: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1对一半
2全错
3对一半

1之所以说对一半是因为,墨家虽然主张民立法的法治。。而且认为民对王有否决权。。然而毕竟没有说大家要投票选君王,这是17世纪才有的东西。。

2(参考1)。另外,墨家绝不是以道德治 ...
顾如 发表于 2011-11-15 09:22
哈哈,我说东,你说西或南北,如此,你说青竹全错也不奇怪。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5 16:2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墨家的东西,你把我当指南针不会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5 00: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2# 青竹大哥 平安夜才见到青竹兄送的两头公牛,强烈要求以假换真,太值钱啦{:soso_e113:}{:soso_e179:}{:soso_e183:}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5 10: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是战国"名家"公孙龙对“物”“指”“名”关系的命题,与“白马非马”异曲同工.{:soso_e179:}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