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23|回复: 14

[思想综合] 我们需要怎么样的“争鸣”?

[复制链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12-6 16:5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需要怎么样的“争鸣”?


         我们需要怎么样的“争鸣”?

         在阶级斗争的年代,争鸣的模式是:

       “学界分歧——领导表态——政*治定性———大批判———处理人”。

        这种政*治运动式的“争鸣”必须抛弃;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无限上纲、扣帽子、打棍子的文风必须改变;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的学术立场必须发扬。

        文化学者尤西林先生在其著作《阐释和守护意义的人———人文知识分子的起源与使命》一书中阐述了关于这个问题的立场,他说:

      “当人文知识分子对意义的阐释与守护火药味过浓时,当这种阐释与守护从谦卑友善迸发为意气激扬,乃至颐指气使的教训(或者表面与之有别的孤高自傲)时,人们就应该警惕教化向权力的转化,而不可简单地视之为某种风格个性”,“对于我们重要的是,美作为真理发生的方式,在根本上已排除了征伐统治的真理观念。真理,意味着本然的友爱与奉献,意味着个性联合地超出自我又丰富自我,意味着一个使人超越利己主义涵义的人性意义境界”。“守护人文语言的和平本性攸关人类社会的安全与幸福。政教合一的意识形态语言的巨大危险,也正在于它恰恰使人文语言权利化了”。

         坚守“人文语言的和平本性”,“谦卑友善”的讨论问题,超出自我又丰富自我,从而达到“超越利己主义涵义的人性意义境界”,这正是我们在争论中所要努力做到的。

评分

参与人数 3名望 +30 銀子 +40 收起 理由
体用而已 + 10 新年快乐!万事亨通!呵呵!
渔如是 + 10
DrCrane + 20 + 3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17: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当今政*治理论文章火药味是比较浓,这与如下社会风气混浊,道德日下息息相关。
而文化学术研究气氛则忧喜参半,古文化研究及学术阐发相对安宁,而时世文化评论不免走政*治老路,观点激烈,风格可谓针锋相对。
总之,学术与政*治捆*绑,难收清静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7 21: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术的也好,政氵台的也好。我们根本不需要“争鸣”,当今的中国需要的只是“证行”。
一个个道貌岸然,“说”得都很好,再看其行,不让人神共愤,就算人品坚挺了。
口头上的民*主,爱,光明,大同,仁义....与传销有区别么?有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8 09:3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需要怎么样的“争鸣”?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但这个问题首先陈述了一个共识,那就是“我们需要争鸣”更有争鸣的权利;
只有在这个前提之下才会有“怎么样‘争鸣’”的讨论;
因此,对于“争鸣”的权利就必须优先于、先行于对于“怎么样‘争鸣’”的规定;
也就是说,无论现实的“争鸣”方式如何不堪,也不能作为取消或禁止“争鸣”的口实;
这个原则或许能够成为避免“人文语言权利化”一个最低保障。

无论怎样“意气激扬”、“颐指气使的教训”、“孤高自傲”的争鸣;
只要没有政*治权利的介入,就不会有“人文语言权利化”之虞;
而最多是给政*治介入提供契机或借口。
政*治威权的本性就是意图无限地扩大其自身的领地;
唯一能对其形成限*制的就是简单明了的原则;
而这种原则是无法用来判断“怎么样的争鸣方式”是我们应该具有的;
它所能确立的仅仅是——绝不限*制争鸣。

此其一。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8 14:47: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争鸣不需要政*治,但需要底线,更需要原则。如果争鸣不需要底线,那么文*革应当可以算是世界历史上争鸣的典范了。如果争鸣不需要原则,那么“骂街流”的泼妇可以算是世间最优秀的学者了。显然,要想争鸣,必须有底线,有原则。
不受限*制的权利不是权利,没有原则的论坛必然荒芜。如果想让论坛繁荣,必须就争鸣的底线和原则达成共识,否则论坛迟早会变成批斗会、菜市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8 16: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雪狼先生基本上把我想说的第二点说完了。

消除了政*治威权性质的“人文语言权利化”之后,在争鸣内部确实还存在某些“权力化”的问题。
学术权威的理论笼罩是常见的权力现象,对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而言,这或许正是传统的象征;
但这与其说是“被”“权力化”,毋宁说是争鸣者自身的独*立意识出了问题,不妨称其为“弃”“权力化”。

与权威有关的争鸣问题还有一种是与上述情况相反的类型或许更为常见;
那就是对不习惯的或者不同理路的、较为深涩的理论讲述持一种盲目的抵制态度;
有时甚至出现群起而攻之的局面。
这种风气从根本上消解了一个文化论坛的文化氛围,可以看做是一种文化心态上的不宽容。

此其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8 17: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权威暴君化,草根流氓化,两者互相促进,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就可以想见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12-8 17: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无限上纲、扣帽子、打棍子的文风必须改变;
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的学术立场必须发扬。
这是我想说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8 20:4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老夫子批评的很是,我是有点扯远了。
原本想把这两个问题放在后面,则不妨先聊聊。

就学术而言,我不认为有什么缺陷或谬误是可以因为其比例不大而就能置之不理的;
如果有人能够指出我在学术上的错误——虽然我本人距离学术甚远;
不管这个错误有多么微不足道,也不管批评者采用什么样的态度;
除了表示衷心的感激之外我实在是想不出还可能有什么其他表达了。
至于批评者是否会“无限上纲、扣帽子、打棍子”,我想,只要没有政*治威权的介入,
这些帽子、棍子固然无法造成*人身伤害,而其所能起到的作用无非是使批评者自己陷入理性困境而已。
当然,如果批评者能够“谦卑友善”,他将使我在受到学术批评的同时还收获德性的熏陶;
但我绝不认为自己有权利要求批评者为我提供如此易于消化的精神食粮。

我这样说并不是想虚伪地夸耀自己的学术境界;
而是实践地以为,我们很难区分善意批评与帽子、棍子的界限;
“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的学术立场”只能作为我们对自己学术德性的要求,
而无法仅仅以学术的名义去要求每一个论坛的参与者;

我完全理解并赞同高老夫子的倡议;
我们应该把论坛当作学术实践的舞台,在探讨道德的同时践行道德。
但更担心因为强调争鸣的方式而殃及争鸣本身。
就我自己而言,我宁愿忍受恶意的攻击,也不愿过一种没有争鸣的生活。

此其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8 21:3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1-12-8 21:52 编辑

我以为,争鸣是一个论坛的本质属性;
对争鸣方式的规定只能以维护争鸣的顺利进行为目的;
而且多半只能采用最低限度原则:
只有那些无可置疑的恶意言辞和言辞方式才是需要也必须加以限*制的。

比如骂人。这其中又有二种情况:
对那种辱及家人、尊亲的市斤之骂,应立即处以极刑——永远禁言。
对这种人的任何姑息都与所谓宽容、境界、承受力无关。
对那种诸如“猪脑”、“浆糊”、“脑残”等等明确的贬辱之辞也应出示黄牌,屡教不改亦当禁言;
以上两点本论坛做得非常好,在此感谢浪花先生和高老夫子的辛勤工作。

那种大言不惭自大自夸的无聊言辞固然令人恶心;
但如果没有明确的针对性,则不妨任其自爆无聊。

我不敢说是否还有其他类似的明确的恶意言行;
但一个杜绝了上述极端的、明确的恶意言行的论坛就应该是可以接受的了;
甚至是一个理想的争鸣环境。

此其四。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8 21: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1-12-8 21:58 编辑

题外之言:
想借此机会提一个建议:能否给主帖楼主设置一项在本帖中禁止某人跟帖的特权。
就好像我们可以在自己的手机上设置某些禁止呼入的号码。

这项特权一方面尊重楼主的个人偏好,又不会损及其他人的权益;
实在想发表对楼主或主帖评论的人,如果被楼主拒绝,还可以用其他方式进行。
但楼主在禁止此人之前应该提出警告,最好说明原因。

当然还可以对楼主实行此项特权设置一定的限*制,以便将对象控制在较为明确的范围之内。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3 09: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2-1-15 14:32 编辑

浪花先生将此文提升,想来是对“争鸣”的方式问题有所关注,我就不妨再啰嗦几句。

论坛的活力显然来自争鸣;
但“争鸣”本身是否可以成为目的或目的之一呢?
我想这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而深思之下或许就会有一些不同的结论。

我以为,对于论坛而言(对我本人来说则是就人生而言)争鸣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目的。

我们惯常的想法或许会说真理或者学术才是为学的目的;
但这种结论是很难经得起深入思量的。
哲学思想方面的真理或许是人类理性所永远不可能达到的;
学术无非是人类趋向真理的无法估计的征程中的粗浅的脚印;
这些思想结论性的东西都是暂时的、有局限的;
而唯有研究问题的方法才有真正的实质性价值;
它意味着理性开发的程度,而掌握工具则正是人类的本质特征之一。

这些方法的载体之一就是辩论;
人在辩论中磨砺理性能力,激发天命潜能;
学术知识必须拿到辩论中才能得到真正的批判,并由此获得真正的哲学素养;
哲学知识与思辨能力之间必须经过这样的锤炼才能得到实质性的转换。

从这个意义上说,比起学术成果来说,对于求学者而言,辩论或许是更重要的目的。

此其一:争鸣磨砺素养;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4 11:4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2-1-14 17:27 编辑

我想借昨天顾如给我发短信这件事说明辩论的另外一重价值。

这几天我与本体先生就其《中华文化是政*治型文化》一贴在炎黄春秋版展开辩论;
顾如插入其中,并于昨日给我发了个短信,内容是:
你确实得多读书,而不是背几本书
否则老是让我看笑话,而我又不是很能克制自己的人。

我不知道别人会如何评价顾如的行为;
而我的想法就是与其就此短信及引出短信的全部帖子进行辩论;
我既不想谋求论坛官方权力的支持,也不期待其他网友的声援;
但应该有权利要求顾如对其言论展开辩论。

当然如果说论坛能够充分解决这些问题,那么明智的判断与处理就能够使事情得以化解;
但显然,在这种情况下,论坛无法做出明确的判断与处理,我对此也非常理解;
那么此时如果又不允许辩论,则就会出现非常奇特的局面:
我可以肆无忌惮地攻击你,但你却连辩论的权利都没有!
而这是所有可能的结果中最糟糕的结果之一;
完全不符合解决不确定条件下选择所要求的最大的最小值原则;
当我们无法确定最好的办法时,就应该将选择的方向确定在不产生最坏的结果上。

当然,我们可以说,这个结果或许对你个人是最坏的,但对于论坛而言却是不错的;
那么我要说,这个结果很有可能某个时候就降临到你自己的头上;
作为一个社会形式,还有什么比公平正义来的更为首要呢?
在一个不追求公平正义的地方谈论道德与政*治伦理,这不是很可笑吗?

故而我以为,辩论这本身又是论坛管理的一种补充形式;
当出现管理的边缘性问题时,就让辩论来解决;
茶馆可以灌水,为什么不能辩论呢?
大家在辩论中交流了想法,同时锻炼了思辨能力,还能活跃论坛气氛;
这样的美事何乐不为!

此其二:辩论关乎公平;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5 收起 理由
浑沌道长 + 5 继续凝听故先生高论。。。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4 12: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我一直批评顾如的地方:裁判兼球员,在辩论中永远分不清自己的角色。这样莽撞的插入辩论中做出评判,而他自身既没有摆出有价值的观点,又没有公认的威望,而其出发点是“你们儒教*徒”这类很明显的“帽子”,那么这些没有营养的评判已经接近于人身攻击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5 14: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是什么样的攻击,只要不涉及明确的辱骂,都在可以在辩论的范围内解决。
我们确实无法总能够判断某些言语的对与错,因此不能动辄借助权力;
但这不等于就该容忍或沉默;
展开辩论至少能够将恶意揭露出来,并逼迫恶意进一步自爆;
如果是误会,亦当可以在辩论中达到沟通以消弭误会。

缺乏以辩论的方式——我认为这是一种文明——揭露并战胜恶意的勇气;
这本身就是文明对于野蛮的无原则让步;
其本质是文明的狭隘,是一种不健全的文明意识。

我们可以没有战胜恶意的能力,但不应该失却勇气和机制;
能力可以在辩论中锻炼,并因此对文明提出了健全自己的推动力;
如果我们不能在理论上面对复杂的环境,还何谈什么修齐治平?
“修身”如果仅仅是奔向一个“容”字,那么势必要在现实中束手;
如有“治平”之志,自当修出伏魔之力。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应该感谢恶意的对手;
只有他们才会挖空心思给文明制造可能的难题;
而这正是求学者磨砺自己的良机。
这与世界末日类的灾难片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让我们在极端的可能困境中激发天命的潜能,培厚自立之能。

文明与道德如果只能拿来自*慰,那么就会直接导致自身的危机;
人类的道德人格必须植入自我激励的稳定机制,才能走向自洽与圆*满;
文明必须具有必然能够战胜不文明的前景,才能对人类形成号召力;
这种前景既有赖于社会机制,也有赖于文明者自身的健全;
而后者是我们至少可以凭借自己来达到的。

此其三:辩论与文明自立。

评分

参与人数 2名望 +12 銀子 +32 功勛 +12 收起 理由
厚德包物 + 2 说得好
青竹大哥 + 12 + 30 + 1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