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64|回复: 12

[思想综合] 阴阳失调——被漠视的“卑德”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17 19: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子之半 于 2012-2-18 09:33 编辑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这是八个字是易经系辞里开头的两句话,许多人拿这句话来开刷。不过,这两句被歪曲也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从小接受到的教育里不时会提到封建社会的尊卑等级关系,还有男尊女卑一类的,因而将天尊地卑理解成儒家推崇等级关系,这也是情有可原的。

然而事实上这句话的意思可不是这样。在古代,地的位置还是相当高的,秦始皇在泰山封禅的时候,一祭天主,二祭地主,三祭兵主,地的地位还是相当高的。老子也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地的地位再怎么卑,也不可能比人的地位低,因而把“天尊地卑”中卑理解为今天的卑贱,那就大错特错了。
那么这个卑当怎么解?其实我们都应该可以知道,只是我们很少留意,比如“谦卑”,我想大家看到了这个词之后,一切就清楚了。大地厚德载物,滋润万物而不求报。万物生存都离不开大地,但地却这下卑下,付出而不求回报,这为大地之德,也可以说卑德。

人法地,中国人讲求谦虚,也是效法地德。但很可惜的是,在历史长河的发展当中,我们慢慢地遗忘了地德,也就是卑德。

有人可能会反驳,现在不少人都懂得谦虚谦让的吗?不是,虽然我不敢说完全没有人懂得“卑德”,但大部分人的谦虚、谦逊都是一套仪式动作,他们知道这么做是一种礼貌,而非真真正正的“卑德”,德不是一种动作,而是一种内涵。



在这之前,有一件事我觉得还应该先说说的,那就是虽然《易经》中的十翼是孔子所作,但不见到它只是儒家的东西,它的一些观点是超越了儒家的范围。如其中很著名的两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说的就是“天德”与“地德”,也就是“尊德”与“卑德”。而这两句话,恰恰是被我们中国传统的两大学派所瓜分,儒家崇尚的“天德”,推崇的是“自强不息”;而道家尚柔,守道是“厚德载物”。因而儒道两家可以互补,有着天然的内在同盟关系。


一阴一阳为之道,如果将放到一个人身上,缺乏天德,人就容易变得消沉,无上进心,失去前进的动力;如果这个人缺乏地德,那么这个人就容易变得狂妄自大而看不动自身的缺点,将一切缺点都推到其他人身上,同时也会因为高傲,不屑于一些他个人认为“低级”的东西,天德越重,卑德越少,视野就越窄。



自董仲舒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依赖,天尊文化不断受人追捧,而地卑文化倒受人冷落,甚至出现着以尊为贵,以卑为耻的现象。因而天尊地卑、男尊女卑一词就真正变味了。

如果说儒家错在哪里,最主要的错就在于“阴阳失调”,夜郎自大,天朝上国等等诸多毛病都是尊德强盛,以致历史上许多时候拨乱反正的人物都是道家人物,因为道家以“卑德”为主,以“卑德”为主的人是不会排斥“尊德”的。


说这里,到底什么是卑德?其实卑德很简单,谦虚不是例行动作。大地厚德载物,拥有养育万物的功劳却不自持,人也应该一样,不自持功高,不自持学识渊博,多想想比自己劳苦功高,学识渊博的人,然后冷静下来,平心静气地对待他人、事物。易经中谦卦是地山谦,山明明高于地,却自行处于地下,这才是谦。

虽然,儒家现在在很多人眼中被当作罪人被打*倒了。但是,这本身并非儒家的文化的错,而是因为儒家文化并不完善。所谓“孤阳不长”,只有“天德”是会误事,因而,我们应该找回被漠视了的“地德”,以达到阴阳调和。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一尊一卑,天地之道。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7 23: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解析也合符道理,想是一个原创思维,很值得深思。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7 23: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子之半 于 2012-2-17 23:34 编辑

是原创,如有雷同,纯粹巧合(如果真的有雷同,那确实是纯粹巧合,我没见过类似的言论)。

我想听听其他有人些什么意见,作个补充完善。

比如说,历史上后世的儒家的错误在于:尊而忘卑。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7 23:4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原创,如有雷同,纯粹巧合(如果真的有雷同,那确实是纯粹巧合,我没见过类似的言论)。

我想听听其他有人些什么意见,作个补充完善。

比如说,历史上后世的儒家的错误在于:尊而忘卑。
子之半 发表于 2012-2-17 23:33

“尊而忘卑”其实应说卑而求尊。“后世的儒家”儒表墨里,倡导下级对上级的绝对服从。下级为卑,上级为尊。人人为求尊位,故尊而忘卑。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8 00: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尊而忘卑”其实应说卑而求尊。“后世的儒家”儒表墨里,倡导下级对上级的绝对服从。下级为卑,上级为尊。人人为求尊位,故尊而忘卑。
杨军康 发表于 2012-2-17 23:47


你没理解我所说的尊卑含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8 11: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竹大哥 于 2012-2-18 11:17 编辑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这是完整的一段话,不能单独摘出一两句来进行阐释。
  
  《系辞·上》开篇的这五句话是用来解释《周易》的卦爻及其变化的,主旨是认为《周易》的卦爻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模拟。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的意思是说,乾坤二卦模拟的是天和地,因为在人们的视觉和意识中,天无比崇高,地十分卑微(相对于天),所以,乾坤二卦就分别代表了尊(高贵)、卑(低贱)两种属性。
  
  “卑高以陈,贵贱位矣。”是说,每一卦的爻符是从低到高放置,于是低位的爻符代表的是低贱的属性,而高位的爻符则代表的是高贵的属性。
  
  “动静有常,刚柔断矣。”这是解释阴阳两种爻符的含义的。阳爻(刚)表示运动的属性,而阴爻(柔)则表示静止的属性。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是说,每一个别卦(六爻卦)都是由两个经卦(三爻卦)组成,而每个经卦都表示不同的物性,这些不同的的物性相互作用就产生了吉(有利)凶(不利)两种结果。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这是说,别卦中的阳爻来源且属于乾卦(天)为象,阴爻来源且 属于坤卦(地)为形,形与象相杂在一起,构成了除乾坤二卦之外的六十二卦。或者说,除乾坤二卦之外的六十四卦是由乾坤二卦变化而来的。
  
  在作者的上述解释中,使用了当时社会的尊卑等级观念,这是很正常的,我们既不必用现代的观念去强求作者,更不必为因为作者的观念与现代观念不合而设法为之掩饰。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8 12: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卑高以陈,贵贱位矣。”是说,每一卦的爻符是从低到高放置,于是低位的爻符代表的是低贱的属性,而高位的爻符则代表的是高贵的属性。


其实我不太赞同这种观点,因为系辞后面还有“二多誉,四多惧,三多凶,五多功”。这句话是直接说爻辞,而二是地位,低爻位却是多美誉。因为,我排除了爻位越低,越卑贱(当代意思)的说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8 12: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天高地下,天清地厚,等,作为功能内涵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互包阴阳有仪,易有太极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8 21: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天高地下,天清地厚,等,作为功能内涵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互包阴阳有仪,易有太极也。
古越中兴 发表于 2012-3-18 12:03


展望蓝天的人居多,但胸怀大地的人则相当少。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20 收起 理由
古越中兴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0 23: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这里,我想起以前看过的《花季·雨季》里有人有句口头禅。

“要说人往高处走,不要说水往低处流。”

当然作者也可能是听别人说了,90年代那个时候人们有这种思想很正常,但是作者借其中一名角色说:“为什么不能让水往低处流?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

曾几何时,人人都是崇尊耻卑,这个年代虽然好了点,但是能够知崇礼卑的人少之又少。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5 22: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展望蓝天的人居多,但胸怀大地的人则相当少。
子之半 发表于 2012-3-18 21:54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6 10: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古越中兴 发表于 2012-3-25 22:03


这不一样吧。你那是父不忘子,子不忘父。

水往低处流,上善弱水,这样才是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9 20: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系辞开篇完整的一节:“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地之卑,并非低下,卑之品德能厘“贵贱”,卑之势态“动静有常”,卑之本性能明刚柔,卑之博大能分物类别,卑之情义能生吉凶。尊天象,自是变化成形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