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75|回复: 0

古代中国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里的竹材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6 10: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2-3-16 10:54 编辑

金岷彬

中国独特的竹文化

    一.关于竹文化的界说
    所谓"竹文化"指的是在中国从古至今世世代代使用竹材,进而培植竹类,所形成和积累起来的与竹密切相关的物质生产劳动方式和物质生活习惯,甚至物质生活方式,竹材竹具的加工制作技术乃至于制作艺术,以及在这种“形而下”的“以竹为器具”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下所形成的“形而上”的相关思想意识和社会观念的总和。
    中国独特的竹文化, 在于"独特"二字,在于民族的特色。在生活方式上突出表现为用筷子吃饭而有别于用刀叉作食具或以手撮食的民族;在知识的记录、积累和传播方面,表现为使用竹简当作最早的通用文字载体并形成简策制的书籍形制;用竹杆毛笔作为传统的书写工具,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汉字书法艺术;简策和竹管毛笔、墨等书写工具的综合作用又影响了汉字字形字体和行文格式以及文体文风;在科学方面,则形成了以算筹运算为基础的中国代数型数学体系;在汉字体系里也形成了一个"竹"字部首的字集合。竹,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竹文化具有深刻的内涵。在物质生活方式方面,各种各样的竹器竹具以及制造它们的工艺技术,一直广泛流传使用到今天;而竹对中华传统文化影响最大的还在于对中国的文字、文体、书籍形制方面;在于对中国的传统数学方面,并通过文字和数学进而影响了中国古代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在汉字的集群里也形成了一个竹部字的集合子集。
    笔者对竹文化的探讨可分为竹对中国先民物质生活方式和生产劳动的影响,竹与中国古代的信息表达与记录方式,竹与中国古代的传统数学三大部分,并分别论述竹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二. 竹对中国古代先民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2.1  筷子--独特而巧妙的食具
    在汉字里有“右”和“左”两个字耐人寻味。“左”字的古文字形为“  ”(石鼓文,CAD字形在网络上表现不出),是一个(左)手与工具相关的会意字,《说文解字》释“左”:“手相左助也,从手(形)从工”,而对于“工”则释为:“巧饰也,象人有规矩也”。对于“右”字,其金文字形为“?”(毛公鼎),表示(右)手与“口”的会意字,用手和口的密切关系表示“右”的概念。《说文》释“右”:“手口相助也”。我们的祖先造字时,用手和口相助来表示右的概念,笔者认为,这是渊源于吃饭这一最基本的生活行为--用右手来向嘴里进食。而用规和矩的字形则表示了生产劳动与手的关系,生产劳动需要两只手,左手是协助右手的。直到现在,一般人制图画线也是右手握笔,左手按住尺子为右手帮忙。
    吃饭用筷子,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民俗民风的显著特色。筷子是“箸”的俗称,《说文》对箸的训释是:“饭欹也”,对于“欹”字,《集韵.支韵》释:“以箸取物”。这种传统的食具,不论雅称的箸字还是俗称的筷字,都带有竹字头;进而还可发现,竹与我们的祖先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代的许多生活习俗都与客观自然环境所提供的竹这种物质条件有关,可以按食、衣、住、行、用等几个方面分别叙述竹对中国人物质生活的影响及相关的汉字符号。
    吃饭用箸,这是古代熟食进一步发展为热食和汤食时对食具的需要。随着陶制炊具(鼎、鬲等)、食具(盆、盘、豆、碗)的出现(笔者注:《说文》无碗字,但在裴李岗文化类型的遗址中,就出土有陶碗,而且数量较多,形制各不相同[1])以手撮食这种最原始的进食方式显然不利热食和汤食;而从大自然所能提供的“饭欹”材料来看,树棍和竹棍相比,在石器工具时代,较易得到竹质的平直而整齐的箸。这样,箸就成为了我们民族的食具。从古至今,还有许多炊具也是用竹料制成,如笊篱、筲箕、笼屉及笼箅。吹火筒、篝等灶具燃具,甚至用竹作为燃料能源。直到现代,还沿用“篝火”这一词汇,当然意思有了改变。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还用竹筒装上米水放入火堆内烧焖成饭,这里,竹筒又成了一次性的炊具,竹筒饭成为颇具民族风味的一种饭食。在述及竹与中国人的饭食关系时,还要加上一条,竹笋本身还是一种食物,象楠竹一类竹的笋,甚至被誉为山珍之一。
    2.2  竹与纺织和制衣
    竹与中国先民穿衣的关系可以从汉字“箴”得见。《说文》释箴:“缀衣箴也,从竹咸声。”《汉语大字典》对“箴”的第一个义项--缝衣用的工具作了进一步的考释:“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八:‘箴,《字诂》又针、箴二形,今作(钅+咸),同。’《礼记.内则》:‘衣裳绽裂,纫箴请补缀。’”历史上在金属的逢衣针出现之前,我们的祖先使用过骨针,《中国大百科全书.纺织》彩图第一页,就有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出土的骨针,迄今18000年。从制针所用的材料和制作工艺来看,竹箴应比骨针还容易制成,因而在使用骨针的史前时代,竹箴也会更广泛地使用,并成为一种社会习惯,以致在后世的造字过程中,才用竹来组成箴字。箴是早在纤维纺织物衣料出现之前,就用来联缀兽皮、树叶、羽毛为衣的重要工具。直到今天,妇女们还采用另一种竹针--毛衣针来编织毛衣,并积累和发展出毛衣的竹针编织艺术。在纺织机具里,也有不少零部件是用竹材来制成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纺织》所立专栏介绍“中国古代纺织名词”[2],就有“(竹/或)”(音yue,笔者注,本文用符号 / 表示“叠加运算”,即上面是“竹”头,下面是“或”,叠加组成一个计算机字库外字的组字运算,下同),缫丝用的框架(p316);“筳”,卷丝的小竹管,也叫“筟”或“筦”;“筬”,织布筘的古称,筘是控制?织物经密和推送纬纱的织造机件(p22)。此外,《说文.竹部》还有一些与衣有关的字:把卷丝在小竹管上的工艺称之为“繀”,著丝于筟车也。(竹/沾),蔽絮箦也;篗,收丝者也;杼,机之持纬者,或从竹……在民间日常生活里,洗衣服用的刷子,是在竹板上钻孔栽棕毛而制成;晾晒衣服用竹竿,这些几乎在南方地区随处可见。
    2.3  竹与居住条件
    在中国人的居住方面,竹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中国大百科全书.土木工程》[3]专门用“竹材”、“竹材和木材的耐久性”等词条来介绍竹在土木工程建筑方面的应用。汉字的“筑”字,繁体字为“築”,从部首的归类来看,築既从竹也从木,说明在古代竹木材料是中国传统的房屋建筑重要材料;房屋建筑必须和竹木打交道。直到现在,在西南少数民族区域,还有民族传统的竹楼;至于汉族的民居,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南方各省还有不少以竹为承重构架的穿斗式结构([3]p680)的草房--用粗竹当作柱和穿枋,形成房屋的大骨架,再以顺次较细的竹竿当作檩和椽,形成屋盖筋骨,其上再铺稻草兼作屋顶的挡雨流水层和保暖层,房屋的围墙则是板筑的土墙或竹篱为骨架内外糊泥的轻质墙。1958年秋冬际,笔者为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所在年级领受了学校勤工俭学兴办砖厂的任务,在停课的两个月之内,经历了从平地基盖厂房到脱坯烧窑出砖的全过程,竹结构的穿斗式草棚工房建筑形式,给笔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这种竹(或木)架、草顶、土墙的民用住房,在?四川称之为“草房”或“茅草房”,由于竹、草、土等建筑材料廉价易得,草房建筑成为世世代代劳苦大众的栖身之所。但是,由于竹材的粗细有限,中空的竹筒又不能象木材那样开榫作卯来联结成大规模的、结构稳定的构架,用竹篾条把竹杆绑扎成的构架无论承重性能或耐久性比起榫卯结构的木构架都差的远,这就是我国虽然有丰富的竹资源,在民间也有大量的竹结构草房,却未能形成独*立的竹结构建筑体系的重要工程技术原因。草房的结构简陋,耐久性差,在传统的社会价值观里,草房和贫穷之间划上了等号,没有任和社会地位,也不收录进任何典籍里。下层社会的劳苦大众所企盼向往并为之努力追求的物质生活条件,在住房方面往往具体化为住“瓦房”,进而是“一砖到顶的瓦房”。
    竹竿一直是建筑工程施工脚手架的主体材料,在近代的冶金技术未能向社会提供大量廉价的铁丝之前,捆*绑脚手架一直采用竹篾或藤条;脚手架上铺设的脚踏板,一些地方也用竹片串成。这些施工用的辅助工程材料同样为建筑工程必不可少,在中国人的居住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里有“竹作”一条([4]p589),介绍了这一“中国古代建筑工程中,加工竹材用于建筑的专业”,其作业内容包括:⑴编织笆箔用在屋盖上;⑵用竹片编织成房柱之间的轻质隔墙骨架;⑶用竹篾编网罩于殿阁外围,防鸟;⑷用细竹篾编席,作室内铺陈;⑸屋外辅助性的篱笆、栅栏、凉棚、藤架。
    表现竹在古代居住方面作用的字,《说文》里有“笮,迫也,在瓦之下棼上”,“竹/廉,堂廉也”,“筵,竹席也,小周礼曰:度堂以筵,筵一丈”,“箦,床栈也”,“笫,床箦也”,“簟,竹席也”(据《汉语大字典》,筵为铺地用,簟为铺床用)。
    远古时代的居家生活或社会活动,人们习惯席地而坐,这与当时的物质条件有很大关系。石器时代,不可能用简陋的石器制作出精确榫卯结构的高式木坐具(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石器时代的先民也不可能凭空想象出后世的榫卯式高坐桌椅),然而却可以用简陋的工具破竹析篾,编织出竹席,苇席或草席用来铺地供坐供卧。适应当时的物质条件而采取的行为方式--席地而坐一旦成为生活习惯,就会有形无形地影响到当时人的思想观念,而这种思想观念甚至影响到后世。首先,席地而坐的习俗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人们对高式坐具的追求。直到秦始皇陵的铜车马,驾车驭手仍采用低姿的跽坐方式;而据驭手的坐高与车厢高度的比较来看,车厢内的乘车者(上至皇帝)也都是低姿席坐或躺卧。直到唐•阎立本画的《步辇图》里,唐太宗仍然是盘腿坐在御辇之上。其次,席地而坐的习俗还在汉语里保留和衍生出许多相应的词汇、成语:一席之地、筵席、酒席、出席、缺席、首席、逃席、退席、割席……今天,当人们使用这些语汇和文字时,或许已很少意识到这是渊源于远古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包含着竹的“影”和“响”。第三,在古代席地而坐的生活习惯基础上,还逐渐形成了一套关于坐的礼仪,表现出礼仪之邦的特色。跽坐,是一种最基本的坐姿,两膝着地,两脚背朝下贴席,臀部落在脚踵上,在接待客人或作客时,都采用这种坐姿表示礼貌。居,是一种较省力的坐法,两膝耸起,臀部向下并不贴地,和蹲一样,故《说文》:“居,蹲也”,《论语.乡党》:“寝不尸,居不客”,即是在礼客的场合不能居蹲。箕踞是一种无礼不文雅的坐姿,臀部贴地,两腿张开伸直平放,象箕一样。《礼记.曲礼上》:“立母跛,坐母箕”,就是要求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荆轲刺秦王未遂,临死前就用“箕踞以骂”表现对秦王政的蔑视与傲慢。由跽坐而起身但双膝不离席,则成为长跪,跪拜,大约是古代中国表示尊敬的最高礼仪了。坐席上的礼仪,还有所谓的“席次”,《史记.项羽本纪》有与席次有关的史料记录,古代室内坐位以座西向东为最尊,座北向南次之,北向再次而西向为最卑。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唐宋出现了高脚的凳椅等新式坐具的物质条件下,形成了坐凳椅的新生活习惯和礼数,以席地而坐为基础的一些礼仪就随之消失了。
    2.4  竹与古代的交通
    日常生活里的“行”指交通运输,但交通运输除了涉及日常生活之外,更主要的还属于生产劳动的范畴。
    中空的竹筒在水里有很大的浮力,用竹编成的筏,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水上交通工具。竹筏的发明和使用历史,应该比独木舟还要早,因为竹筏的编排要比独木剜制成舟容易得多。但竹子不能象木头那样解成宽厚的板材,也不能开榫凿卯制作结构复杂的舟船,竹筏只能作为辅助性的水上交通工具。然而,在古代木质的舟船上,却少不了竹制的船具:篙竿,撑船的工具,甲骨文里就有“舟”字,象人手执篙竿立于舟上([5]p287);篷,竹篾编成的风帆或苫舱物;纤(籖)缆,细篾条编辫而成的拖船用的缆绳,比棕绳或麻绳的水湿后强度高,水湿后耐腐蚀性也较高,因而至今,川江上的木船还用竹纤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四川民间修造木船,船板之间的缝隙仍然用竹筎丝裹夹着桐油石灰膏嵌塞到船缝里。一千多年前的《玉篇.竹部》释“筎”:竹筎,以塞舟”,足见竹筎是修造船的工艺技术里必不可少的工程材料。
    古代陆上的重要交通工具--车,也有不少竹质的零部件和车具,并通过汉字的字形保留了这方面的历史信息。“箱”,《说文》训释为“大车牝服也,从竹相声”,《汉语大字典》进一步考释为“车内可供人乘坐或装载物品的地方。”篚、笭两字也表示车箱,许公均释“车笭也。”此外,轿在早期是一种便于翻山逾岭的轻质竹舆,人力抬动的交通工具,至今在西南几省,比如峨嵋山旅游区,还有竹制成的简易轿子--滑竿。笔者在关于车部汉字的讨论分析里,曾谈到车轴和车箱底盘之间加装减震弹簧的问题,我国古代的制车技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间里,忽视了车辆减震弹簧。一旦借鉴认识到了弹簧的作用后,也就广泛地加以采用。至今,南方一些省份的人力货运架子车和北京的人力货运三轮车,都采用竹板弹簧作承载和减震系统。人力货运车受人体力的限*制,载重量小于畜力车和机动车,钢板弹簧在小载重量下不易与车辆匹配,而柔度大一些的竹板弹簧,则在人力货运车上发挥了作用。应该说,这是中国民间制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在产竹的地区,竹还用来修筑桥梁。我们的祖先既采用直接把竹作为杆件来组成桥梁结构这种方式,也用竹索来建造悬索式桥梁。闻名于世的四川都江堰,就有一座极为壮观的竹索悬桥,千百年来不但方便了都江堰的交通,还成为都江堰工程里锦上添花的一大景观。
    笠、簦在《说文》里互训,古代外出行路的遮阳或挡雨的竹编雨具。中国传统雨伞的骨架,也是细竹棍所制。
    2.5  竹器竹具在各方面的使用
    根据竹材的物理性能,对竹的使用基本上可分为以筒,竹片为基础而加工制作的和以竹篾为基础进行编织的两大类器具,这些竹制器具广泛地用于日常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在古代的自然经济状态下,有些作为日常生活用具的生活资料和作为生产劳动工具的生产资料之间,就没有严格的、明显的界线。如竹扫帚,既是日常扫地的用具,也是粮食打场的工具;簸箕、囤席,既是居家生活装盛粮食的用具,也是粮食仓库使用的物资;家庭饲养役畜和其它禽畜,这既是农家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家庭农业生产形式,因而象《说文》所收载的“(竹/(虍/豕))”字(饮牛筐)、“篼”(饮马器)就既是生活资料又是生产资料。在《说文》所收151个竹字头的汉字里,表示各种竹器和?竹具的字在90个以上,这还不包括后文要专题论述的文字记录用具八字,乐器15字和算具6字,由此可见竹器具在古代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应用广泛程度。《康熙字典》竹部收字增加到968字,这些所增加的字反映出随着对竹的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和提高,所创造和使用的竹器竹具的种类、形式也愈来愈多,进而对竹的栽植、对竹品种的收集和新品种的培育,对竹的生理习性和生态的描述及记录等诸方面所需要的汉字符号也愈来愈多。仅以竹的品种名字为例,在《汉语大字典》里,增加了《说文》所没有的竹名197字,其中来源于《玉篇》80字,来源于《广韵》33字,《集韵》39字……来源于《尔雅》、《康熙字典》、《本草纲目》的仅各一字。《汉语大字典》比《说文》增收的竹部字,除竹名、一些异体字(包括简、繁体)、少数人名用字外,大部分字都是历代新增的竹器竹具名字。翻阅这些竹器竹具用字,使人感到,竹在古代的日常生活的生产劳动中是一种重要的原材料,竹制品在社会生活中几乎“无器不有”。
    本文不可能象开中药铺一样,将所有竹器具一一罗列,仅就竹与装盛液体有关的容器这样一个子题目为例,来说明竹在应用方面的深度和广度。
    竹有节,带有一个节的一段竹筒,就是一只以节为底的天然盛水器,依竹径的粗细不等由小到大而列举,可有毛笔帽、酒杯、喝水杯、舀水筒、盛水筒等。直到六、七十年代,在酒、酱醋、食油的商业零售里,还用竹筒的量器来作买卖。当然,天然竹筒来作液量器,又要符合法定的容积标准,对于竹筒容?量的调整的最后加工是十分繁琐的事,只能单件修配;合成化学工业的发展,现在商业性的液量器都采用了由模具加工成形,大批量机械化制造的塑料量筒。带有两个节的竹筒,构成了一密闭的空间,民间水上作业曾用过的土救生圈俗称浮筒,就是用绳子串接起来的这种密闭空竹筒。如果将这种两节竹筒一端的节上钻个小孔,并加上塞子,就成为行旅途上的水壶、酒壶。西南几省商旅和马帮使用这种传统的竹水壶,就和西北丝绸之路上骆驼泛漠所负的皮水囊一样,都是取材于当地的自然资源而形成的习俗和传统;所不同的是西南马帮不需要象穿越沙漠的骆驼队那样一次带上大量的水。用多节的竹段打通各节仅保留底节,这成了某些山区居民从水源地取水回家的运水工具。古代传统的灌溉水利机械--筒车(见《天工开物》)也采用这种有底的多节竹筒作为汲水元件。用通节的竹竿顺次接连起来引水,就成了大自然赐予的天然引水管,《玉篇•竹部》有“笕”字,释为“以竹通水也”。酒、油一类价值高的液体在古代是如何长期贮存和长途运输的?今天,用了钢制容器及其制造技术,可以建造巨型油罐、万吨级油轮和铁路罐车,可以大量生产汽油桶和各种容量的金属或塑料容器。那么中国古代的传统方式是怎样的?用大木桶来贮、运,这是方法之一。用大陶罐,称为“罈”,一种小底大腹小口的大型容器,容量可达上百市斤酒,用干燥了的猪(或牛)膀胱膜作封口材料,捆扎在罈口,膜外再用胶泥密封,这是酒贮运的另一种传统方式。为了防护和便于搬运,在酒罈烧造成以后,以罈为胎用粗竹篾就着罈身编织成紧箍至罈肚的底座。直到改*革开*放的前夕,中国甚至连出口的名酒也有采用这种粗放的贮运包装方式,作为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报纸上被形容为“一等的质量,二等的包装,三等的价钱”以唤醒国人重视商品包装。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笔者幼年在四川南部的宜宾城还看到盛装五粮液酒和油类的另一种竹编容器,积有大有小,形或方或圆,竹篾和编艺亦粗亦精,在竹篾胎编成之后,内部敷以多层绵纸,以猪血为主要成分的涂料将绵纸贴在竹篾胎上,干燥后再贴次层、三层…用这种竹具盛装酒、油,不会变质跑味,运输时也无破损泄漏之虞。今天,这种传统的竹具已被新的包装材料和新的包装方式所取代,失去了应用价值的传统器具连同生产它们的传统手工技艺也都自然的地消失了。作为对传统竹文化的回顾,笔者录下这段亲历的文字。这种内衬纸的竹编液体容器在四川称为“卮子”(音zhi),按《玉篇》“卮”是酒器,受四升;“子”或许是方言词尾,犹罐子瓶子之谓,待确考),并依液体种类而冠以酒卮子、油卮子之称。类似这种竹遍内衬涂料的竹具,在《汉语大字典》里仅有一个“(竹/屯)”字,颜师古注《急就篇》曰:“(竹/屯),(竹/山/而)皆所以盛米谷也。以竹木簟席,若泥涂之则为(竹/屯)”。徐光启《农政全书•图谱三》:“今贮谷圜(竹/屯),泥涂其内,草苫其上,谓之露(竹/屯)者”。对照之下那种竹编裱纸以装酒油的容器是一种民间使用独特而可靠的液体贮装运输方式,而鲜录于典籍。
    明末,宋应星在《天工开物》[6]一书里还有用竹为工程材料来凿井制盐的?记载,书里《井盐》一节并配有插图,描述凿井、取卤制盐的生产流程。①.凿井,钻具为铁锥,用破开的竹杆夹住铁锥再缠绳缚牢;井凿加深,用竹片接长钻杆;钻具所粉碎的岩石,也“以长竹接引,悬铁盏挖而上之”。②.取卤,“择美竹长丈者,凿净其中节,留底不去。其喉下安消息(引者按,即单向阀门),吸水入筒,用长_糸竹沉下”,其中水满,用畜力辘轳绞绳将取卤竹筒提出。③.煎卤制盐,利用地下天然气,“以长竹剖开去节,合缝漆布,一头插入井底”作为天然气的导管。《天工开物》里还有好些用竹制成的生产器具和生产原料,都是就地取材、七巧思妙仟仟作,如:煤矿用竹筒作通风管路;用竹为造纸原料,作抄纸的帘模,烧松烟制墨的竹棚;制作武器纪弓箭;其它如养蚕、织染、粮油加工等所用竹箩、竹筐、竹盘、竹箕之类,极为普遍。
    在论述竹料竹器具的使用,还要提及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技术的惊异与佩服。抗日战争时期,英国人李约瑟到了四川,在自流井盐场“看到了许多了不起的操作景象,真是非常激动”[7]。李约瑟“特别注意到了中国人民使用了竹具,把楠竹劈开连成很长的钻杆,绕在巨大的滑轮上,向下深钻入土。竹篾具有纵向无弹性的杰出性能,使钻井的工匠能够精确掌握钻头的位置到两千英尺以下的几英寸范围之内,以便一钻钻地把井越凿越深。如果使用麻绳之类,那只能摊得满地都是,根本无法操纵。这真是了不起的发明”[7]。正是这些取材于当地自然资源的了不起的创造发明造就了各具地方色彩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汇合成辉煌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而辉煌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也使李约瑟博士产生了皈依中华文化的义举,研究中国的科技史,把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向西方热情地介绍,加强西方对中国的了解。同时,李约瑟博士也提出了一个令中国、令全世界深思的问题——为什么近代科学技术产生在西方而不是在有着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这个问题逐渐被学术界演绎成著名的“李约瑟疑难”。本文以及笔者从汉字字形字义出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系列研究,也是力图从一个侧面来解答李约瑟疑难。

1995-08初稿,2005-01审核,

参考资料目录
    1.马健    杨权     巩义新发现一裴李岗文化遗址  《中国文物报》95-07-30  北京
    2.《中国大百科全书.纺织》
    3.《中国大百科全书.土木工程》
    4.《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
    5.吴浩坤    潘悠     中国甲骨学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85-12 上海
    6.明.宋应星著      潘吉星译注     天工开物译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92-03 上海
    7.英.李约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编写计划的缘起,进展和现状--载潘吉星主编《李约瑟文集》      辽宁科技出版社    86-10  沈阳
u3753922.jpg
u3753912.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