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98|回复: 0

[小说故事] 石头真言(六十二)卫若兰即薛宝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1 01:3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之
第六十二回 憨湘云醉眠芍药裀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本回主要写康熙帝即位,郑成功移师台*湾。
一、宝玉、宝琴、平儿、岫烟之生日
“当下又值宝玉生日已到,原来宝琴也是这日,二人相同。”
本回宝玉之生日,代指康熙帝即位。“宝玉生日”本为四月二十六日,即“史曰秦二十六年”。宝玉即传国玺,所以每个皇帝即位之日也都是“宝玉生日”。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顺治帝病逝,其第三子玄烨以八岁的幼龄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以明年为康熙元年。
康熙即位之初,还形成或存在三大势力,即台*湾明郑政权、“三藩”、蒙古族势力,其代表人物分别为宝琴、平儿、邢岫烟,所以宝玉之生日也是宝琴、平儿、邢岫烟之生日。
宝琴之生日,代指郑成功收复台*湾,建立明郑政权(“真真国”)。顺治十八年(1661)二月,郑成功亲率主力出征台*湾。十二月,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郑成功改台*湾城为东都,开始了把台、澎经营为抗清基地。
“平儿”之生日,代指清初“三藩”之形成。顺治十六年(1659)三月,清廷命吴三桂驻镇云南、尚可喜驻镇广东、耿继茂镇守四川。十二月,改命耿继茂移镇广西。次年(顺治十七年)七月,又令耿继茂“停赴广西,率领全标官兵并家口,移驻福建”。吴、尚、耿三王之驻镇地就这样确定下来。
邢岫烟之生日,代指康熙即位时蒙古察哈尔亲王已对清廷心生不满邢岫烟本指统治青藏地区之蒙古和硕特部顾实汗,这里代指蒙古族。在康熙即位之初,漠南蒙古察哈尔亲王阿布鼐并不甘心北元政权的覆灭和屈居异族统治之下,多年不朝觐(详见第五十四回“热孝之鸳鸯”);清廷对漠北蒙古的统治还不稳固,对青藏地区也只是通过顾实汗实行间接统治,而漠西蒙古还未完全臣服于清朝(详见第七十五回之“邢大舅”)。
探春道:“倒有些意思,一年十二个月,月月有几个生日。人多了,便这等巧,也有三个一日、两个一日的。大年初一日也不白过,大姐姐占了去。怨不得他福大,生日比别人就占先。又是太祖太爷的生日。过了灯节,就是老太太和宝姐姐,他们娘儿两个遇的巧。三月初一日是太太,初九日是琏二哥哥。二月没人。”袭人道:“二月十二是林姑娘,怎么没人?就只不是咱家的人。”探春笑道:“我这个记性是怎么了!”宝玉笑指袭人道:”他和林妹妹是一日,所以他记的。”
元春之生日代指弘光朝廷之建立。“太祖”,亦作大祖,是指高祖父的父亲,曾祖父的祖父,祖父的曾祖父,父亲的高祖父。探春是荣国府第*四*代,荣国公是其高祖,故此处之“太祖太爷”不是指荣国公,而是指贾府之“太祖”,即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在南京建立南京朱明,崇祯十七年(1644)明福王在南京建立南明,故谓元春的生日与“太祖太爷”相同。
第二十二回宝钗之生日,代指顺治帝在沈阳即位;第七十一回贾母之生日,代指康熙帝即位。
“二月十二日”是花朝节,在第二十七回中被写成“饯花辰”。林黛玉代表南明,袭人代表南明大臣。所以“二月十二日”实际上是南明及其大臣之“饯花辰”。
第六十二回原文
一进角门,宝钗便命婆子将门锁上,把钥匙要了自己拿着。宝玉忙说:“这一道门何必关,又没多的人走。况且姨娘、姐姐、妹妹都在里头,倘或家去取什么,岂不费事。”宝钗笑道:“小心没过逾的。你瞧你们那边,这几日七事八事,竟没有我们这边的人,可知是这门关的有功效了。若是开着,保不住那起人图顺脚,抄近路从这里走,拦谁的是?不如锁了,连妈和我也禁着些,大家别走。纵有了事,就赖不着这边的人了。”宝玉笑道:“原来姐姐也知道我们那边近日丢了东西?”宝钗笑道:“你只知道玫瑰露和茯苓霜两件,乃因人而及物。若非因人,你连这两件还不知道呢。殊不知还有几件比这两件大的呢。若以后叨登不出来,是大家的造化;若叨登出来,不知里头连累多少人呢。你也是不管事的人,我才告诉你。平儿是个明白人,我前儿也告诉了他,皆因他奶奶不在外头,所以使他明白了。若不出来,大家乐得丢开手。若犯出来,他心里已有稿子,自有头绪,就冤屈不着平人了。你只听我说,以后留神小心就是了,这话也不可对第二个人讲。”

第七十八回宝钗道:“三则自我在园里,东南上小角门子就常开着,原是为我走的,保不住出入的人就图省路也从那里走,又没人盘查,设若从那里生出一件事来,岂不两碍脸面。”
薛家住在大观园外东南面。此处之时代背景在康熙即位之顺治十八年(1661),所谓“宝钗锁上东南角门”,代指清廷之“迁海”。
顺治十六年(1659),郑成功、张煌言率领舟师展开的长江战役虽然在南京城下遭到了重大挫折,但这个战役的政*治影响却不可低估。显示了郑成功、张煌言为首的东南沿海义师还拥有雄厚实力,特别是大江两岸缙绅百姓的群起响应,使清朝统治者不寒而栗,他们感到当务之急是不惜代价切断义师同各地居民的联系。顺治十八年(1661)清廷断然决定实行大规模的强制迁徙濒海居民的政策,史称“迁海”。 沿海迁界令发布以后,清廷于八月派出官员前往各省巡视“立界移民”。从这年九月起就随着钦差大臣的来到,各地雷厉风行地把濒海居民驱赶进内地。迁界的范围原则上包括了沿海各省,共有直隶、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六省。但迁海政策只是给沿海居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给清政府自身带来了重重困难,对郑成功父子领导的义师并没有起到多大的威胁作用。(顾诚《南明史》)
第五十九回也有所谓“关园门”:“荣府内赖大添派人丁上夜,将两处厅院都关了,一应出入人等,皆走西边小角门。日落时,便命关了仪门,不放人出入。园中前后东西角门亦皆关锁,只留王夫人*大房之后常系他姊妹出入之门,东边通薛姨妈的角门,这两门因在内院,不必关锁。”
第五十九回之时代背景在永历朝前半期(1646—1652),王夫人房后之门和东边通薛姨妈之角门,实际上是清军进攻西南永历朝廷和东南沿海郑成功之通道。

二、卫若兰即薛宝钗
本回众人“凑分子”在“芍药栏红香圃”为宝玉、宝琴、平儿、岫烟过生日。
第六十二回原文
宝玉便说:“雅坐无趣,须要行令才好。”众人有的说行这个令好,那个又说行那个令好。黛玉道:“依我说,拿了笔砚将各色全都写了,拈成阄儿,咱们抓出那个来,就是那个。”众人都道妙。即拿了一副笔砚花笺。香菱近日学了诗,又天天学写字,见了笔砚便图不得,连忙起座说:“我写。”大家想了一回,共得了十来个,念着,香菱一一的写了,搓成阄儿,掷在一个瓶中间。探春便命平儿拣,平儿向内搅了一搅,用箸拈了一个出来,打开看,上写着“射覆”二字。宝钗笑道:“把个酒令的祖宗拈出来。‘射覆’从古有的,如今失了传,这是后人纂的,比一切的令都难。这里头倒有一半是不会的,不如毁了,另拈一个雅俗共赏的。”探春笑道:“既拈了出来,如何又毁。如今再拈一个,若是雅俗共赏的,便叫他们行去。咱们行这个。”说着又着袭人拈了一个,却是“拇战”。史湘云笑着说:“这个简断爽利,合了我的脾气。我不行这个‘射覆’,没的垂头丧气闷人,我只划拳去了。”探春道:“惟有他乱令,宝姐姐快罚他一钟。”宝钗不容分说,便灌湘云一杯。
探春道:“我吃一杯,我是令官,也不用宣,只听我分派。”命取了令骰令盆来,“从琴妹掷起,挨下掷去,对了点的二人射覆。”宝琴一掷,是个三,岫烟宝玉等皆掷的不对,直到香菱方掷了一个三。宝琴笑道:“只好室内生春,若说到外头去,可太没头绪了。”探春道:“自然。三次不中者罚一杯。你覆,他射。”宝琴想了一想,说了个“老”字。香菱原生于这令,一时想不到,满室满席都不见有与“老”字相连的成语。湘云先听了,便也乱看,忽见门斗上贴着“红香圃”三个字,便知宝琴覆的是“吾不如老圃”的“圃”字。见香菱射不着,众人击鼓又催,便悄悄的拉香菱,教他说“药”字。黛玉偏看见了,说:“快罚他,又在那里私相传递呢。”哄的众人都知道了,忙又罚了一杯,恨的湘云拿筷子敲黛玉的手。于是罚了香菱一杯。下则宝钗和探春对了点子。探春便覆了一个“人”字。宝钗笑道:“这个‘人’字泛的很。”探春笑道:“添一字,两覆一射也不泛了。”说着,便又说了一个“窗”字。宝钗一想,因见席上有鸡,便射着他是用“鸡窗”“鸡人”二典了,因射了一个“埘”字。探春知他射着,用了“鸡栖于埘”的典,二人一笑,各饮一口门杯。
湘云等不得,早和宝玉“三”“五”乱叫,划起拳来。那边尤氏和鸳鸯隔着席也“七”“八”乱叫划起来。平儿袭人也作了一对划拳,叮叮当当只听得腕上的镯子响。一时湘云赢了宝玉,袭人赢了平儿,尤氏赢了鸳鸯,三个人限酒底酒面,湘云便说:“酒面要一句古文,一句旧诗,一句骨牌名,一句曲牌名,还要一句时宪书上的话,共总凑成一句话。酒底要关人事的果菜名。”众人听了,都笑说:“惟有他的令也比人唠叨,倒也有意思。”便催宝玉快说。宝玉笑道:“谁说过这个,也等想一想儿。”黛玉便道:“你多喝一钟,我替你说。”宝玉真个喝了酒,听黛玉说道:
落霞与孤鹜齐飞,风急江天过雁哀,却是一只折足雁,叫的人九回肠,这是鸿雁来宾。
说的大家笑了,说:“这一串子倒有些意思。”黛玉又拈了一个榛穰,说酒底道:
榛子非关隔院砧,何来万户捣衣声。
令完,鸳鸯袭人等皆说的是一句俗语,都带一个“寿”字的,不能多赘。
大家轮流乱划了一阵,这上面湘云又和宝琴对了手,李纨和岫烟对了点子。李纨便覆了一个“瓢”字,岫烟便射了一个“绿”字,二人会意,各饮一口。湘云的拳却输了,请酒面酒底。宝琴笑道:“请君入瓮。”大家笑起来,说:“这个典用的当。”湘云便说道:
奔腾而砰湃,江间波浪兼天涌,须要铁锁缆孤舟,既遇着一江风,不宜出行。
说的众人都笑了,说:“好个诌断了肠子的。怪道他出这个令,故意惹人笑。”又听他说酒底。湘云吃了酒,拣了一块鸭肉呷口,忽见碗内有半个鸭头,遂拣了出来吃脑子。众人催他:“别只顾吃,到底快说了。”湘云便用箸子举着说道:
这鸭头不是那丫头,头上那讨桂花油。
众人越发笑起来,引的晴雯、小螺、莺儿等一干人都走过来说:“云姑娘会开心儿,拿着我们取笑儿,快罚一杯才罢。怎见得我们就该擦桂花油的?倒得每人给一瓶子桂花油擦擦。”黛玉笑道:“他倒有心给你们一瓶子油,又怕挂误着打盗窃的官司。”众人不理论,宝玉却明白,忙低了头。彩云有心病,不觉的红了脸。宝钗忙暗暗的瞅了黛玉一眼。黛玉自悔失言,原是趣宝玉的,就忘了趣着彩云。自悔不及,忙一顿行令划拳岔开了。
底下宝玉可巧和宝钗对了点子。宝钗覆了一个“宝”字,宝玉想了一想,便知是宝钗作戏指自己所佩通灵玉而言,便笑道:“姐姐拿我作雅谑,我却射着了。说出来姐姐别恼,就是姐姐的讳‘钗’字就是了。”众人道:“怎么解?”宝玉道:“他说‘宝’,底下自然是‘玉’了。我射‘钗’字,旧诗曾有‘敲断玉钗红烛冷’,岂不射着了。”湘云说道:“这用时事却使不得,两个人都该罚。”香菱忙道:“不止时事,这也有出处。”湘云道:“‘宝玉’二字并无出处,不过是春联上或有之,诗书纪载并无,算不得。”香菱道:“前日我读岑嘉州五言律,现有一句说‘此乡多宝玉’,怎么你倒忘了?后来又读李义山七言绝句,又有一句‘宝钗无日不生尘’,我还笑说他两个名字都原来在唐诗上呢。”众人笑说:“这可问住了,快罚一杯。”湘云无语,只得饮了。大家又该对点的对点,划拳的划拳。这些人因贾母王夫人不在家,没了管束,便任意取乐,呼三喝四,喊七叫八。满厅中红飞翠舞,玉动珠摇,真是十分热闹。顽了一回,大家方起席散了一散,倏然不见了湘云,只当他外头自便就来,谁知越等越没了影响,使人各处去找,那里找得着……
正说着,只见一个小丫头笑嘻嘻的走来:“姑娘们快瞧云姑娘去,吃醉了图凉快,在山子后头一块青板石凳上睡着了。”众人听说,都笑道:“快别吵嚷。”说着,都走来看时,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穰穰的围着他,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药花瓣枕着。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挽扶。湘云口内犹作睡语说酒令,唧唧嘟嘟说:
泉香而酒冽,玉盏盛来琥珀光,直饮到梅梢月上,醉扶归,却为宜会亲友。
众人笑推他,说道:“快醒醒儿吃饭去,这潮凳上还睡出病来呢。”湘云慢启秋波,见了众人,低头看了一看自己,方知是醉了。原是来纳凉避静的,不觉的因多罚了两杯酒,娇不胜,便睡着了,心中反觉自愧。

第二十九回“清虚观打醮”,张道士为宝玉提亲,送给了宝玉一个“赤金点翠的麒麟”。宝钗道:“史大妹妹有一个,比这个小些。”第三十一回史湘云来到贾府,夫人道:“前日有人家来相看,眼见有婆婆家了……”史湘云在去怡红院的途中,和翠缕一边走一边说,谈论起了“阴阳公母”。史湘云说:“走兽飞禽,雄为阳,雌为阴;牝为阴,牡为阳。”翠缕拿起史湘云的金麒麟问:“这是公的,到底是母的呢?”史湘云说:“这连我也不知道。”翠缕又问:“这也罢了,怎么东西都有阴阳,咱们人倒没有阴阳呢?”话题逐渐转到“姻缘”上来,这时她们就捡到了宝玉丢失在蔷薇架下的金麒麟,翠缕道:“可分出阴阳来了。”“湘云举目一验,却是文彩辉煌的一个金麒麟,比自己佩的又大又有文彩。”第三十二回史湘云将金麒麟还给了宝玉。袭人道:“大姑娘,听见前儿你大喜了。”从而留下了一个“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之谜。
第二十六回薛蟠请宝玉,冯紫英也来了。脂批道:“惜‘卫若兰射圃’文字无稿。叹叹!”第三十一回史湘云拣到金麒麟并得知是宝玉所遗落。脂批道:“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纲伏于此回中,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
“卫若兰”之名,除在第十四回为秦可卿送殡的名单中可有可无地出现了一次之外,便只有这两个脂批提及,并道出后文中有“卫若兰射圃”之文字,且“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即史湘云还给宝玉之金麒麟。
史湘云之金麒麟与宝玉之金麒麟有“阴阳”关系,而“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那么史湘云与卫若兰也将有“姻缘”关系。
“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
第十四回正文和第二十六回、第三十一回脂批中之“卫若兰”,都属于“草蛇灰线”。所谓“草蛇”,指在草中爬行时隐时现之蛇。所谓“灰线”,指在建筑地基上沿测定线断断续续撒石灰所画之线。那么所谓“千里之外”呢?
所谓“射圃”,就出现在本回之酒令“射覆”中。
关于“射覆”,薛宝钗说它是“酒令的祖宗”,并解释道:“‘射覆’从古有的,如今失了传,这是后人纂的,比一切的令都难。”
本回第一次“射覆”即为“射圃”。因孔子有“吾不如老圃”之句,薛宝琴便说了一个“老”字,底下“覆”着一个“圃”字,“覆”是掩盖、隐藏之意,也就是说底下藏着一个“圃”字。薛宝琴还要求所谓“室内生春”,就是说室内必须有这个“圃”字。香菱猜不出来,而史湘云看到此处名叫“红香圃”,明白薛宝琴底下藏着个“圃”字,就“射”了个“药”字,因为“红香圃”在“芍药栏中”,也是“室内生春”。(“药圃”的出处很多,含“药圃”的诗词就不少,比如杜甫《太平寺泉眼》:“余润通药圃。”)所谓“射”,即用“药”字去“射”薛宝琴藏着的那个“圃”字,即“射圃”。
此处用“射圃”解释了“射覆”,此处之“射覆”即“射圃”。那么“射圃”之卫若兰呢?
且将本回所“覆”之字与所“射”之字单独列出:
宝琴(覆):“老”
湘云(射):“药”
探春(覆):“人”、“窗”
宝钗(射):“埘”
李纨(覆):“瓢”
岫烟(射):“绿”
宝钗(覆):“宝”
宝玉(射):“钗”
再将其串连起来便为:“老药人埘瓢绿宝钗”。探春所“覆”之“窗”字乃额外所加,不取。其中“老”、“药”下覆着“圃”,此处之“射覆”即“射圃”。“埘”隐“是”。“瓢”即葫芦,隐“胡虏”。“绿”即“青”,隐“清”。所谓“老药人埘瓢绿宝钗”,即“射圃人是(代表)胡虏清朝(之)宝钗”。
本回只有薛宝钗一人既“射”又“覆”,其他人则只“射”或只“覆”,所以薛宝钗是唯一真正“射覆”之人。所以所谓“卫若兰射圃”即“薛宝钗射覆”,卫若兰即薛宝钗。
本回史湘云与宝玉“拇战”,还别出心裁地限酒底酒面。她说:“酒面要一句古文,一句旧诗,一句骨牌名,一句曲牌名,还要一句时宪书上的话,共总凑成一句话。酒底要关人事的果菜名。”
林黛玉之酒面为:“落霞与孤鹜齐飞,风急江天过雁哀,却是一只折足雁,叫的人九回肠,这是鸿雁来宾。”酒底为:“榛子非关隔院砧,何来万户捣衣声。”史湘云之酒面为:“奔腾而砰湃,江间波浪兼天涌,须要铁锁缆孤舟,既遇着一江风,不宜出行。”酒底为:“这鸭头不是那丫头,头上那讨桂花油。”
林黛玉和史湘云之酒面酒底,都是将原本没有关系的句子和东西硬扯到了一起,实即所谓“乱点鸳鸯谱”。
起初史湘云不愿“射覆”,而要“拇战”,被罚了一杯。又因帮香菱射了个“药”字,又被罚了一杯。当探春、宝钗开始“射覆”时,史湘云就限了这么个酒底酒面,说这是“乱点鸳鸯谱”。
当史湘云输了时,薛宝琴笑道:“请君入瓮。”大家笑起来,说:“这个典用的当。”“请君入瓮”,比喻用某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己。此处点出史湘云就是“乱点鸳鸯谱”中的主角。
而当薛宝钗覆“宝”、宝玉射“钗”时,“乱点鸳鸯谱”中的另一主角薛宝钗露出了庐山真面目,于是史湘云急了,说不可用“时事”,表示反对,却被香菱引经据典地驳得哑口无言,又被罚了一杯。
史湘云一醉解千愁,当她“醉眠芍药裀”时,“口内犹作睡语说酒令”,表达不满:乱点鸳鸯谱!
“射覆”和“拇战”同时进行,一个道破“男女主角”,一个道破这是“乱点鸳鸯谱”,最后就得出这么个结论:史湘云被许配给了薛宝钗。史湘云代表北元和蒙古族;薛宝钗代表清朝(后金)。
《石头记》之所谓“婚配”,和真正意义上的儿女婚事没有关系,或指皇帝登基,或指投降,或指逃跑,或指死亡,或指双方本为一体……
第二十九回宝玉所得之金麒麟,是皇太极崩掉“北元之金角”(史湘云之金麒麟),为传国玺镶补之“清朝之金角”,属于薛宝钗。崇祯八年(天聪九年1635)皇太极征服漠南蒙古并获得传国玺。崇祯九年(1635)皇太极正式称帝,改“金”为“清”。
第三十一回之所谓“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乃伏北元残余势力之彻底覆亡。(详见第五十四回“热孝之鸳鸯”)
“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那么本回之所谓“射圃”就是这个“千里之外”吗?非也,本回之“射圃”还属于“草蛇灰线”,乃伏清朝征服整个蒙古。所谓“千里之外”,还远在第七十五回之“射圃”。

三、芳官即李定国
本回之时代背景在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清朝已基本控制大*陆地区。
“寿宴”后,“探春便和宝琴下棋……探春因一块棋受了敌,算来算去总得了两个眼,便折了官着,两眼只瞅着棋枰……”
此处意指郑成功及其郑氏集团即将移师台*湾。探春和宝琴都代指郑氏集团,此时只能做“两个眼”求活,一个“眼”代指以厦门为中心的福建沿海,一个“眼”代指台*湾,已无力顾及官子损不损,任由“林之孝家的”以“嘴很不好”为由将四姑娘屋里的小丫头彩儿的娘”撵了出去。惜春代表鲁监国政权,彩儿的娘”代指张煌言部。
袭人送来两钟新茶给宝玉和黛玉,黛玉的一杯被宝钗接去先喝了半杯才给黛玉,黛玉竟然安之若素,这与第七回连别人先挑过的“宫花”都嫌弃的黛玉大相径庭。此处即指清朝已基本控制大*陆地区。薛宝钗代表清朝,林黛玉代表南明。黛玉对宝玉道:“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宝玉道:“凭他怎么后手不接,也短不了咱们两个人的。”
在怡红院让“柳家的”送饭之芳官,代指在云南边疆坚持抗清之李定国。宝玉嘱咐小燕照顾芳官,小燕道:“我都知道,都不用操心。但只这五儿怎么样?”宝玉道:“你和柳家的说去,明儿直叫他进来罢,等我告诉他们一声就完了。”芳官道:“这倒是正经。”柳五儿即永历帝,此时正亡命缅甸,李定国等正设法从缅甸迎回永历帝。
永历帝亡命缅甸后,李定国招集流散各处的溃众,声势稍振。白文选则率将士入缅,寻找永历帝,大学士马吉翔害怕白文选找他算账,阻止永历君臣与白文选联络,白文选得不到确信,只好退兵。接着,咸阳侯祁三升持李定国之命,率师来请永历出缅。马吉翔又出面阻止,并派人向祁三升传达永历的敕令:“朕已航闽,将军善自为计。”祁三升退兵。当李定国、白文选确知永历并没有离开缅甸时,通过各种途径,或派人、或收买缅甸人屡次向永历转达奏疏,敦请他尽快离开缅甸,特别是李定国前后奏疏三十余道,半为缅甸人所得。但缅甸扣留奏本,也不放永历走,实际上,已把永历君臣扣留起来。顺治十七年七月,白文选率兵入缅,至阿瓦城下,迎接永历。缅甸国王要求永历予以制止。永历诸臣“燕雀自安”,不想再回到清兵占领下的云南,答应了缅方要求,“草草与之敕,令毋进兵”。白文选不相信这是永历的本意,下令攻城,兵败而退。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1661年)初,白文选约会李定国攻缅,决心此次必攻克缅甸,救出永历,“以成恢复中原之举”。他们收买缅人,给永历送去密信,永历也回信慰劳。四月间,李定国向缅人发出通牒,要求借道入觐永历,缅甸断然拒绝,据险设炮,加强防守。双方相持月余,李定国无奈撤军。永历君臣是在吴三桂穷追不舍的情况下,仓促之中,猝然决定入缅的。永历的本意,大抵是想作暂时的避难。因为他毕竟是中国的一朝皇帝,他不能久居异国,总是要回来的。谁料他的多数从臣并不想回国,以马吉翔为首的一伙人,从出于控制永历、独掌大权的卑鄙目的出发,一再阻挠永历离开缅甸,想方设法割断他与李定国、白文选的任何联系。缅甸方面,也毫无道理地不放永历走。其中的一个因素,就是马吉翔挑拨和煽惑缅人,鼓励了他们扣留永历。所以,李定国、白文选、祁三升等与缅人屡经交涉,甚至不惜动用武力,终达不到目的,直到永历被杀,这些亡国忠臣也未能再见上他一面。(李治廷《吴三桂大传》)
晴雯说芳官是个“狐媚子”:“明儿我们都走了,让芳官一个人就够使了。”袭人道:“我们都去了使得,你却去不得……倘或那孔雀褂子再烧个窟窿,你去了谁可会补呢。你倒别和我拿三撇四的,我烦你做个什么,把你懒的横针不拈,竖线不动。一般也不是我的私活烦你,横竖都是他的,你就都不肯做。怎么我去了几天,你病的七死八活,一夜连命也不顾给他做了出来,这又是什么原故?你到底说话,别只佯憨,和我笑,也当不了什么。”
此处点出晴雯代指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之张煌言(详见第五十二回之“晴雯”)。
香菱和小螺、芳官、蕊官、藕官、荳官等斗草,被荳官按在一洼积水里弄脏了石榴红绫裙。“石榴红绫裙”代指南明;香菱代表南明;芳官即李定国;蕊官、藕官代表南明文官武将;小螺、荳官代指郑氏集团。香菱之所谓“夫妻蕙”,意指南明希望郑成功及其郑氏集团与永历朝廷文官武将一起奉永历正朔抗清。荳官弄脏香菱之石榴红绫裙,则指郑成功及其郑氏集团在清军打击下移师台*湾。宝玉之所谓“并蒂菱”,代指明郑政权之建立;而宝玉掩埋“夫妻蕙”、“并蒂菱”,则暗伏大*陆抗清势力和明郑政权之覆亡。
“石榴红绫裙”为宝琴所送,意指在永历帝亡命缅甸后,郑氏集团成为南明抗清主力。宝玉让香菱换上袭人的石榴裙,则指在郑氏集团移师台*湾后,在大*陆坚持抗清之文官武将就成为了南明之代表。
臻儿走来说:“二姑娘等你说话呢。”“臻”即“甄”,代表南明;迎春代表永历帝。
香菱向宝玉道:“裙子的事可别向你哥哥说才好。”宝玉道:“可不我疯了,往虎口里探头儿去呢。”意指清军即将进兵缅甸,殄灭永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