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579|回复: 51

[讨论] 如何站在一个高点上去重新认识《道德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3 10: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9:23 编辑

老子的思维体系,包含着丰富内容和深刻内涵,是东方科学的人文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结晶,也是东方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把老子的思维体系中所体现出来的丰富内容,纳入到现代人的素养教育之中,是当前提高中华民族思想和文化素养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同时蕴藏着深远的意义以及长远的效益。
  例如,从老子的思维体系中,进一步深入研究宇宙观、天人观、道德观;深入体会老子的辨证论、刚柔论、无为论、爱民论、治国论、用兵论、处世论、善教论、难易论、养生论…等,都将是一项非常值得关注的事情。若从“图难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法则去研究它、运用它,将是具有现实意义以及长远意义的,也一定会获得具大的收获。
  现行版本令人很难理解不易读懂。从文字错乱的情况分析,原竹简是一片一句刻写而成,所以都是整句错乱居多。正因为其如此,所以前后句无法找到其连接处,首抄者也只好随其散乱情况抄录了。较为完整之章或完整的段落,则是断简尚连而未完全分散的板块,故完整之章不多。其实很多不易理解或未能理解之处,还出在“乱简”所形成的紊乱,以及错、漏、讹、改等干扰。以至于不能清本正源重新认识其本来面目,又怎能正确理解《道德经》的本义所在呢?在这方面不少人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去考证,但都受到了尊重经典著作的思想束缚。把纠正错乱和乱改经*文混同起来,未能越雷池半步。也有人引经据典地从古本中找依据,限于在片言只语上下功夫,而一无所获。无可厚非,从前人的研究成果中寻找根据,吸取有益的东西,的确是一条有效途径,但万万不可忽视更重要的条件和最有效的方法,这就是从真正符合老子《道德经》原著旨义的义理上下功夫,即从字句之间的紧密联系,尤其是从整章的旨义中去找依据,并以不损伤原著的精神实质为原则。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原著恢复其本来的面目。
  当前社会上流行的《道德经》,许多版本都存在着严重的错、漏、乱、改。因此,使一些造成对《道德经》有玄虚感的人,有着不同程度的看法,甚至有人评论《道德经》玄虚不实、毫无实用价值。究其缘由:一是不明“天道”之至理,忽视了它的科学性;二是对“柔胜刚、弱胜强”,“寒胜热、静胜燥”的哲理缺乏深入的理解,因而错误地把老子看成懦弱的屈服主义者;三是不理解大自然的造化?
  “道”究竟是什么?如何理解“道”?如讲“悟道”,必须首先具有“道心”。否则,看“《道德经》”就会像嚼蜡一样难以忍受。有人把《道德经》视之为玄虚之学,也有人把《道德经》视为只是一本单纯论“修道”的书,还有人把《道德经》作为老子具有愚民政策思想、复古主义思想、屈服主义思想的铁证。如此…等等,几乎把一部世界哲学经典名著说得一无是处,糟蹋得一塌糊涂。惭愧呀!惭愧!实在是令人惭愧!!
  把《道德经》视之为玄虚之学的人,完全是未能明白老子的“爱民治国”思想和老子以“道心”(道德之心)为本的治国方略。把《道德经》视为只是一本单纯论“修道”书的人,认识上存在着严重的差异与偏颇,完全不知道在老子的《道德经》中、除了具有可以引用到修*炼方面去参悟的深奥理论外,还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宏大而富有哲理的科学思想。《道德经》涉及面广,从有生于无的物质衍生和物类演化,以及由虚化实,复而又由实还虚的物化规律,其中包含了物质不灭定律、生物繁衍规律,造化本能具有的玄牝交变的繁衍作用功能、应运而生和生态平衡规律…等,无一不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芒。老子从自然中观察到了天体、人体、万物与宇宙的统一规律,并提出了“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的修*炼法则,这个“抱一”的“一”,指的就是宇宙的统一规律。也正是这个统一规律,才决定构成了万事万物之间的运转规律和相对平衡规律。老子的著作不仅具有很深的哲理和科学性,而且言简意赅,逻辑性、系统性强。老子的《道德经》其行文之高妙也是泛泛者无可比拟。
  同时,老子那由浅入深阐述深邃之“道”的高超技巧,也令后人慨叹!论述“道”本身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老子以其特殊的比兴手法,把“道”论述得哪样的透彻。把很困难的事转化为极其容易的事来完成,并完成得如此辉煌、灿烂。可见,老子具有的大智慧。一句话,真正要读懂老子的这本寓意深远、哲学精湛的世界名著——《道德经》,的确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有孜孜以求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韧劲。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10 收起 理由
浑沌道长 + 10 鼓励奖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 10: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9:24 编辑

笫一部宇宙观和天人观
第一章宇宙的演化
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绵绵若存,用之不堇,可以为天下母。吾知其谁之子,象蒂之先。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解释:宇宙初始是一个硕大的混沌的朦胧体充塞太空,它是有物质凝聚而成的静止不动的凝聚物,是孕育宇宙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它是在生成天地之先早已生成了,混沌的朦胧体是原始的无限大的简称为混元。混元是虚而不实、似有若无、隐隐存在着,混元蕴含着丰富的原始物质,是用之不竭的,是衍生万物的物质源泉,可以是生成天地万物的母体。我不知混元由谁生,亦既不知从何而来,就像果子出自于花蒂一样,花蒂先于果子而存在,故曰象蒂之先。天地初始之时,宇宙中还没有变化、没有生机,故给天地之始命名为‘无’。万物之母是已有了生成万物的母体和衍生机制,也既已有动向,天地形成后在运动中发生变化而具有生机,这就有了生成万物的条件,故给万物之母命名为‘有’。无和有同出于混元形成的两个阶段,才有了无和有这两个不同的命名,所以说它们是同出而异名。混元是生成天地万物的根蒂,是产生一切物体的原始质,通过无到有的变化,导致了变化再变化的生机,这正是宇宙万物产生的根源,变化再变化地不断变化是一切奇妙演化的开端。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 13: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9:24 编辑

第二章生机的运化
原文:浴神不死,是谓玄牡。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吾不知其名,强为之名曰道,字之曰大。大曰远,远曰逝,逝曰返。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解释:生养之灵气幽深奇妙地变化使人无法测知,其作用功能永不止息。生养之灵气的作用功能是谓初始最大的繁衍之母。繁衍之母开始运转,乃是生成天地的根本。其博大渊深有如万物的祖宗,其精深不见似无还有。万物之宗的天地根静无声息地蕴积于虚空中,任何因素不能改变其独特的性能,周流于宇宙內永不停息。宇宙的演化和生机的运化形成自然存在的规律,我不知道它该叫个什么样的名字,只好勉强的给它取个名叫?‘道?’,?并给它取个字叫‘?大?’。?道说明演化和运化的规律,大说明其存在的形态。其存在的形态由大而扩之深远,深远至失去行踪而不见,而大到极处,又返回本源了。人是依附大地而生存,所以要遵循大地的存在法则,地与天相互依存而变化,所以地要遵循天的变化法则,天地由道而形成,所以天地遵循道的运动变化法则,道来源于自然存在的变化规律,所以道要遵循自然存在的法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3 14: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子的道德理论,从易的角度看,是体性博大精深,而应用难成系统。有鉴于此,战国末的黄老学说组合了墨、法等学派的精义,《黄帝四经》指出,“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能自引以绳,然后见知天下而不惑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 14: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9:24 编辑

[quote]老子的道德理论,从易的角度看,是体性博大精深,而应用难成系统。有鉴于此,战国末的黄老学说组合了墨、法等学派的精义,《黄帝四经》指出,“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能自引以绳,然后见知天下而不惑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 14:5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9:24 编辑

第三章道是从古至今的纲纪
原文: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大方无隅,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器晚成。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细矣,其何可久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自古至今,其名不去。能知古始,是为道纪。
解释:寰宇之中共有四大类,而人是其中一个大类,故为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则四大乃大自然中的四大组成部分,是四大相合而成大自然。四大之中道居首位,天下人都认为我所谓的道,大得太不像样了。为什么太大反而会不像样子呢,是为:大的方块是没有边缘的,庞大的形象是看不见它的整体形象的,巨大的声音反而听不出它的声音,也不知其声来自何处,去往何方,天下之大业也是要花费很长时间最后才能成就,也就是大业起自于开始之初,完成于既久之后,不是一下子就能见到它的全部,故谓之?‘晚成’?。?像这类大的形象当然看不见它的全貌,自然什么都不像了。如果能看见其全貌,则说眀它并不够大,不大就是细小,细小的东西又怎么可能长久存在呢?初始古老的道仍一直制约着今日的一切。自古至今道的名字永远不会被遗弃。乃知这个原始,就是道的基本规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3 15: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5# 好想国学
天之高何只九万仞,地之厚奥妙莫测。现代人的浮夸心态,以为科学一日千里,是万能的神,无非窥井见天的心态。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2 收起 理由
菩提山人 + 2 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 16:5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9:24 编辑

第四章道的本体是一种没有固定形态的物质、没有形状的物象
原文: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杳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是谓无形之物,无状之象。是谓恍惚。
解释:所谓象者给人以一种迹象也,所谓物者非有实体之物乃不实之物也。所谓精者时而闪烁其间,显现出它的光华,光华者精华也。既有光华存在则其更真实可信,故曰甚真。其中有信者给人以信息,令人确信其存在而无疑也。这样感受到的道的本体,是一种没有固定形态的物质、没有形状的物象,这样的物质、物象可谓恍惚。是谓恍惚指此无形、无状之物象也。无形之物,无状之象,谓其状态没有固定的形象。综合两句,则当作没有可见形状的物象。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 17: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9:24 编辑

笫五章道无形无象、无明无暗、无起无止
原文:视之不见,命曰微。听之不闻,命曰希。抟之不得,命曰夷。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道隐无名,其上不皎,其下不昧。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微谓道之隐而不显,以其微细而不察觉,故可见而命之曰微;以其声四散而稀薄,故不可听而命之希;以其无形,故抚之而不觉而命之曰夷;微、希、夷此三者,不必抱根问底多所多追问,皆虚而不实无形、无状之物象而已,故混谈为一,即混而为隐晦不明为道。道隐晦不明,其明可上至九天而不失其明;其暗可下落深渊而不憎其暗。道的作用于天地万物之间有显有不显,更有作用于事物之间与事物本身之内,用上下总括之。道出于自然,一动则生道,故无所谓起始,更不会有终结。所以朔前而迎之,不见其起点,追随其也不见其去处。既隐匿不现,总之道为无形之态。究尽人类语言也无法表达,不如终止语言表达而顺其自然存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3 18: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9:25 编辑

先生用的是“乱简”吧?????
有必要先名言为何用此“乱捡”。。。。。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 20:2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9:25 编辑

[quote]先生用的是“乱简”吧?????
有必要先名言为何用此“乱捡”。。。。。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 21: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9:25 编辑

第六章道之作用动和用的关系、玄牝交变的作用状况和有生无的衍生程序
原文: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愈屈,动而愈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夫唯不盈,故蔽而新成。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解释:天地存在的空间是道的物质,道的物质是虚而不实的,其状态如气,充塞空间,其流通周行,有如风箱之鼓动空气。虚而不实容易屈伸变动,动其容易出入,使之流转不息,永不停止。有无之间往复运转谓道之动,道之动即物质变化,道的作用于隐蔽、细微的变化之中而不察觉。物质的变化皆起自阴物质阳物质的变化,独阳不生、孤阴不育,盖因其无阴阳之玄牝交变功能。阴必与阳合而后才能变化,有变化方得以新生。如雏雄之交媾而后繁育新生。然其载体为阴,阴为主也,故曰母。负阴即以阴为载体。抱阳者,与阳合抱也,阴抱阳而合也。负阴而抱阳则阴阳合和。冲者,中和也,阴阳调配,使之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气指虚而不实的太虚物质。其形态如气谓之元炁,即太空真炁之气。和为调和此炁之阴阳,使之中和。道冲而用之谓道调冲而作用之也。道的调和作用,使之变化再变化,永不满足而无终止。物质是经过多次变化而来,更进一步作用而有生命源,然后有生物、再后有变化,此皆道的作用、再作用,这就是永不满足的体现。故蔽而新成,乃是指道的调冲本能而言,蔽者,陈旧也,不守其旧,故而新成。新成者,新生万物也。此正说明蔽而新成是符合道的不断变化,不断新生的作用功能的。夫唯不盈,故蔽而新成的故字,就反映出道本自然的作用功能。当宇宙处于太初状态,谓之曰无,无动向、无生机也。?此章乃论万物生成之前的变化过程。首论道的流通周行不息;次论道的动、用关系;再论道的玄牝作用;后论道的衍化过程。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意思是说:当宇宙处于太初状态,叫无,无动向、无生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全句意思是说:当太虚气体形成虚物质时,无数的太虚一各自分别蕴含阴、阳不同的两个属性(此时还没有因为阴阳二炁碰撞时产生激变;也没有产生玄牝的阴阳交变功能)。这就是所谓的道生一的一。由太虚一各自分别迸发出来的阴或阳二炁,在碰撞时产生激变,于是无数的太虚一发生了质变,原有的、各自的、分别的阴、阳不同的两个属性,转化为阴阳二原能,成为有阴阳属性的最基本物质。此时每个太虚一分别具有,有阴阳属性的最基本物质,也就是阴阳二原能。这就是所谓的一生二。此时每个太虚一的阴和阳即二原能开始太极旋转,也就是有了玄牝的阴阳交变功能。此时每个太虚一的阴阳二原能,分别合成元素的最基本的三大要素:也就是三原能。这就是所谓的二生三。合成元素的三大要素,是元素化合而生成物质的必备条件。而三原能就是演化元素的最基本物质。所以当有了在碰撞时产生激变,而转化为阴阳二原能,以及通过玄牝的阴阳交变功能,分别合成元素最基本的三原能,有了这个三原能也就足以生成任何东西了。这就是所谓的三生万物。合成元素的三要素,是元素化合而生成物质的必备条件。而三原能则是演化元素的最基本物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3 23: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9:25 编辑

很好,必然对先生有所启发。。。。。。。
不过如果换了一个人,用同样的理由可以把道德经组织成为“反动标语”。
似乎这样的解释也缺乏说服力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07: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必然对先生有所启发。。。。。。。

不过如果换了一个人,用同样的理由可以把道德经组织成为“反动标语”。
似乎这样的解释也缺乏说服力吧???
浑沌道长 发表于 2012-12-3 23:28
原来道长说解释的不够祥细,下次就解释祥细具体些。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07: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想国学 于 2012-12-4 07:31 编辑

第七章人们对道的看法和不容易理解的缘故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忘。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解释:“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说:“道”是可以言说的,并且是可以用通常的道理来加以论述的。但是:不是可以用通常的理解所能够解释的。
  “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说:要给它取个名字也是可以的,只不过所取的名字,也是不同于通常的名字罢了。
  “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全句的意思是说:正因为它不能用通常的理解去解释,名字也不同于通常的名字。何况它还是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这些实在令人难以理解的东西。
  形容这“道”是:要想看却无物可见,要想听也是无声可闻,要想拿来用,更是没有感触的东西。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意思是说:所以说出口来,也就显得淡而无味了。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意思是说:有悟性的人听说“道”后深信不已,而且没有一点疑惑,它就是这么回事,并且勤勤恳恳、坚持不懈的去习练它、运用它。
  “中士闻道,若存若忘”意思是说:悟性不高的人听说“道”则有时将它放在心上,有时却忘得无影无踪。并且相信它和怀疑他的存在各占一半,也就是半信半疑。既不全信又有些信,既不否定又心怀一定的疑问。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全句的意思是说:完全没有悟性的人,一听说“道”就大笑不止,认为荒诞不稽。之所以大笑,表现出鄙视、讥笑的语态,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因为“道”论理高深,本来就难以理解。如果人人都那么轻易的能够理解的话,那就不足以称之为“道”了。所以“不笑,不足以为道”。
  只是年龄、文化、修养、兴趣、爱好、悟性的不同,对“道”的认识、理解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而已。也不足为奇,实属正常。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4 22: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也很有意思,把所有意义相关的句子“并合”起来,让理解通畅一些。。。。。

不过这里存在一个悖论:
前后贯通整个篇章去理解经*文,方可得出“独句”之解。
一旦“独句”易篇,则其解读又非原意。

更有谬论之:
如果没有先设思维,则无法将“独句”并合。
如果将“独句”以先设思维“并合”,则是在写经而非解经。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08: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也很有意思,把所有意义相关的句子“并合”起来,让理解通畅一些。。。。。

不过这里存在一个悖论:
前后贯通整个篇章去理解经*文,方可得出“独句”之解。
一旦“独句”易篇,则其解读又非原意。

更有谬 ...
浑沌道长 发表于 2012-12-4 22:24
道德经的经构与语句错乱已有人认识到了,我先师也认识到了,只是苦于当时的知识范围少不能全面解释,托我想办法解释。现代有电脑能学习很多知识,能与很多能人交流,该是全面解释道德经的时候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20 收起 理由
浑沌道长 + 20 志气可嘉。。。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4: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想国学 于 2012-12-5 14:38 编辑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绵绵若存,用之不堇,可以为天下母。
  此段文字无论是王弼本或其它原八十一章版本,都分别被“乱简”于原第二十五章和原第六章中。原首章则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作为首句,开章明义就提出这样一个话题,读之令人感到突然,其旨义也令人难于理解。可是大家却认为这神来之笔正是全书总纲。这一理解值得商榷!
  纵观中国哲理性论文多从追本溯源起论,《道德经》是不是也遵循这个惯例呢?在原第二十五章中“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和“可以为天下母”,以及原第六章中的“绵绵若存,用之不堇”不正是对天道追本溯源的文字么?
  原第一章中除“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句出现得突然外,“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与上下文并不连贯。
  原第六章中以“绵绵若存,用之不堇”来形容天地根也不恰当,而“绵绵若存,用之不堇”正好是描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绝佳文字。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是描述天地根的文字。今却用来描述天地生的混成之物,显然也是不对的。
  因为混沌尚处于静止状态,既无动向、也无生机,怎么能说是“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呢?“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蒂之错字)之先”,是针对“绵绵若存,用之不堇,可以为天下母”的混成之物,却又错乱于原第四章之末,如此等等交错凌乱。
  可见“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不是原第一章中文字,还不能因为它来得突然就排斥于首章之外。要研究它是不是首章中文字,还必须给它找到一个更合适的地方。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视之不可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故)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这样一来意思是说:“道”是可以说得清楚的,也是可以用文字来叙述的,只不过不是用通常的道理所能说得清楚的,也不是用通常的理解所能够解释的;要给它取一个名字也是可以的,只不过这个名字不同于通常的名字罢了。
  并不是什么非常道和常道的问题。老子以浅显的比喻从各个方面来论述他所要说的“道”,确实也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道”又怎么会是不可言说的呢?!
 “致虚寂,守静笃,以阅众甫。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万物旁作(一作并作),吾以观其复。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从此章中可以看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正是该章中用以观察万物归根复命不可缺少的文字,这样也就使用以承上启下的“故”字有了交代。
  显然放在原第一章是很不合适的。老子所论述的“道”是论天道的常理。之所以名之曰“道”——道,原训为路,后引申为道理。故老子“道”的本义,乃“天道”之常理也。
  现在,读者也许能与我有了一定的共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不是全书总纲了吧!
  第一章阐明了,先天地生的混成之物是“道”的物质基础。第二章指出“玄牝”是物质演变的作用功能,是生成天地万物的根本。
  这发生一切演变的物质功能和规律合而为“道”,老子的“道”岂是玄虚不实的空论。其理论放之于四海而皆准!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此老子从宇宙初始起论,以阐明“天道”之自然。故列作首章用以说明,他所要论述的“道”起源于宇宙初始。
  宇宙初始,广阔的太空就已酝酿着一个充塞太空的硕大混沌朦胧体。此朦胧体古人称之为“混元”。这是孕育宇宙万物的原始物质,它是在生成天地之先就早已生成了。故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混成”凝聚而成的意思,不作混合解。因这时还不具备化合功能。
  “绵绵若存”是对混成之物的形容。“绵绵”虚而不实状,“若存”似有若无,隐隐存在也。此句在原第六章中,前移至此。
  “用之不堇,可以为天下母”,是说这个混成之物蕴含着丰富的原始物质,是用之不竭、是衍生万物的物质源泉,是生成天地万物的母体。“堇”,少也,它本作“勤”,乃通假之词。“天下”指天地万物而言,“母”滋生万物的母体。
  吾不知其谁之子,象蒂之先。
  “谁之子”者,不知其由谁所生,亦即不知其从何而来的意思。这也是宇宙的最大之谜,故老子也自谓不知。恐怕谁也无法知道,这是一个永远不解的秘密啊!
  此处用“子”是针对上句“可以为天下母”之“母”而言,也可用以比喻为果子,有双关的意思。此老子为文用字精妙处。
  “象蒂之先”是说“混沌体”是滋生天地万物的根蒂,就像果子出自于花蒂一样,花蒂先于果子而存在,故曰“象蒂之先”。
  它本“蒂”作“帝”,此错字也,多系抄误所致。因诸本皆作“帝”,故诸注释家多注释为“天帝”。若说混沌是“天帝”之神力所造,岂不陷入神学观点了,这与老子思想不符。
  从整个《道德经》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老子论道:但从科学哲理立论,而从不涉及鬼神之说。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地初始之时,宇宙中还一无所有。混沌也静而不动、也无变化、也没有生机,故给天地之始命名为“无”。
  万物之母是已有了生成万物的母体和衍生机制,亦即已有动向。在运动中发生变化而具有生机,这就有了生成万物的条件,故给万物之母命名为“有”。
  “此两者”指“无”和“有” 两者而言。“同出而异名”谓同出于混沌而形成“无”和“有”的两个阶段,才有了“无”和“有”这两个不同的命名,所以说它们是“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谓变化再变化。不断的变化是一切奇妙演化的开端。“众妙之门”,“门”,门径,开端也。
  从全章立义看,老子认为混沌是生成万物的根蒂,是产生一切物体的原始物质。通过“无”和“有”的变化,导致了变化再变化的生机,这正是宇宙万物产生的根源。
  老子论“道”,即论天道之自然。故此章当为全书总纲,应列为首章。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4:3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想国学 于 2012-12-5 14:46 编辑

 浴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浴神不死,是谓玄牝”此紧接众妙之门而言。“浴神”,诸本作“谷”。康熙字典注:“浴神不死,是谓玄牝”,“下注”:苦县老子铭书作浴神,是也。“浴”,水润之谷,有滋润之义。“神”乃幽深奇妙。“浴神”指生养之灵气,其变化莫测。
  它本“浴”作“谷”多注为“如山谷之虚空”。此以虚解“道”者之唯心论,与老子以物质变化为“道”之本义,相乖甚远实不可取。“不死”谓其作用功能永不止息也。
  “是谓玄牝”,“玄”,大、初始、奇妙也。“牝”本义女子阴,后引伸为雌性、母性。“玄牝”谓初始最大的繁衍之母。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繁衍之母开始运转,乃是生成天地的根本。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吾不知其名,强为之名曰道,字之曰大。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在原第四章中,今移入此章。“渊”,博大也。“湛”,精深也。“渊兮似万物之宗”,谓其博大渊深有如万物的祖宗。“湛兮似或存”谓其精深不可见,似无还有。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寂”静无声也。“寥”空虚、广阔也。此谓万物之宗的天地根,蕴积于虚空之中。任何因素不能改变其独特的性能,周流于宇宙内永不停息。
  此段文字被散失于原第二十五章中,从文义分析这正是对天地根的特性描述,而不是对“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描述,却正是“道”的作用功能的特写,故当移归此处。
  “吾不知其名,强为之名曰道,字之曰大”,全句的意思是说:我不知道它该叫个什么样的名字,只好勉强的给它取个名字叫“道”,并给它取个字叫“大”。
  “强为之名曰道,字之曰大”诸本皆作“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碑文和历代注释,只论及“强”字或“有”、“无”,或上下句皆有,皆未涉及“道”与“大”有无颠倒之嫌。
  从整个《道德经》皆重在论“道”,“道”可以概“大”,而“大”不可以概“道”,则“道”当是正名,而“大”只是副名。
  从“吾不知其名”一句着眼,也应先提出“名”而再补其字,以概括其全部内容。先字后名也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惯例不符。
  至于“强”字是为难的意思,是因为要给“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这样一个不着边际的“东西”,取一个恰当的名字确实不易,故感到为难,所以用了一个“强”字。
  是知原著当有一个“强”字,则前面一个“强”字已总括“字之曰大”的含义在内,就不存在上下句皆有“强”字的问题了。“强”,勉强也。
  至于诸注家对“强为之名曰大,字之曰道”一句均无异议,乃由于所见碑文和版本皆经“乱简”而早已如此,自无疑议了。
  从整个《道德经》清理情况来看,这类“乱简”情况何止此处,连被视为总纲的首章都非原貌。
  “名”与“字”都存在颠倒的问题,完全有可能出于首抄者抄写有误。尽管这样,这也不是什么原则问题,本来可以不加理论。但又总觉得,既然要想整理出一个完整和完善的古本,哪怕是细节也不要忽视的好。
  大曰远,远曰逝,逝曰反。
  这是对“道”为什么要“字之曰大”所作的解释。
  “大曰远,远曰逝”诸本皆作“大曰逝,逝曰远”,远与逝先后排列不同。“逝”皆注释为行也、往也。
  并认为“大不足以尽之,故名之曰逝。逝又不足以尽之,故又名之曰远。然其往必有返,故又曰返也”。
  此注把曰逝、曰远皆视同道之名,这就把“名”更加复杂化了。
  把“逝”作行也、往也解,殊又不合“名之曰大”的本义,更不宜把一名化作多名来解释。
  按自然现象分析,当是由大而扩之深远。至于不可见,此之谓逝,逝,失其行踪也。是大到了极处,而并非消失无有。返是返回本源,反,即返也。
  将此句更正为“大曰远,远曰逝,逝曰反”。
  这正是“道”博大渊深的体现。进一步论述了“道”不仅仅是“渊兮似万物之宗”的天地根,并具有“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特点。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法”遵循其法则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说:人要遵循地的法则,同时还要遵循天的法则、道的法则、自然的法则;地也要遵循天、道、自然的法则;天也要遵循道的法则、自然的法则;而“道”则遵循大自然的法则。
  切不可理解为人只遵循地的法则,地只遵循天的法则…。
  “法”是遵循其法则的意思,不作效法解。因为除了人之外,地、天、道都是没有思想的。地怎么可能去效法天,天又怎么可能去效法“道”和自然呢?
  现分析一下,原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一段文字,文义殊失连贯。
  先天地生的混成之物乃静止不动的凝聚物,怎么会有“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特性呢?混沌只能是天下母,它怎么可以被名之为“道”呢?
  显然此章文字中严重的存在“乱简”现象,对“道”的本义形成了错误的论述。
  当然这不是出自老子原著的失误,而是“乱简”所形成的错乱。经调整之后的文字,“道”的真谛就明朗化了。
  “道”绝不是死寂的“可以为天下母”的混沌之物,而是随大自然的变化而变化的绝对规律。这就使“道” 的真谛得到了澄清。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5 17:51:43 | 显示全部楼层
1# 好想国学

老子的思维体系,包含着丰富内容和深刻内涵,是东方科学的人文理论基础

科学根本就没有东西方之别,将“科学”冠之以“东方”或“西方”者,最好别以科学说事,因为你还根本不知科学为何物。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9: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1# 好想国学  

科学根本就没有东西方之别,将“科学”冠之以“东方”或“西方”者,最好别以科学说事,因为你还根本不知科学为何物。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2-12-5 17:51
东方科学的科学是误笔应删去.科学是现代西方人发明的名词,只是现代中国人的译文。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07: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德经
第一章                宇宙观
第一节                宇宙的演化
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绵绵若存,用之不堇,可为天下母。吾知其谁之子,象蒂之先。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解释:宇宙初始是一个硕大的混沌的朦胧体充塞太空,它是有物质凝聚而成的静止不动的凝聚物,是孕育宇宙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它是在生成天地之先早已生成了,混沌的朦胧体是原始的无限大的简称为混元。混元又虚而不实、似有若无地隐隐存在太空中,这种状态称为太虚。混元蕴含着丰富的原始物质,是用之不竭的,是衍生万物的物质源泉,可以是生成天地万物的母体。我不知混元由谁生,亦既不知从何而来,就像果子出自于花蒂一样,花蒂先于果子而存在,故曰象蒂之先。天地初始之时,宇宙中还没有变化、没有生机,故给天地之始命名为无。万物之母是已有了生成万物的母体和衍生机制,也既已有动向,天地形成后在运动中发生变化而具有生机,这就有了生成万物的条件,故给万物之母命名为有。无和有同出于混元的两个阶段,才有了无和有这两个不同的命名,所以说它们是同出而异名。混元是生成天地万物的根蒂,是产生一切物体的原始质,通过无到有的变化,导致了变化再变化的生机,称为自然生机,这正是宇宙万物产生的根源,根源变化再变化地不断变化是一切奇妙演化的开端。
第二节        生机的运化
原文:浴神不死,是谓玄牡。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吾不知其名,强为之名曰道,字之曰大。大曰远,远曰逝,逝曰返。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解释:自然生机的生养之灵气幽深奇妙地运化使人无法测知,其作用功能永不止息。生养之灵气的作用功能是谓初始最大的繁衍之母。繁衍之母开始运转,乃是生成天地的根本。其博大渊深有如万物的祖宗,其精深不见似无还有。万物之宗的天地根静无声息地蕴积于虚空中,任何因素不能改变其独特的性能,周流于宇宙內永不停息。宇宙的演化和生机的运化,我不知道它该叫个什么样的名字,只好勉强的给它取个名叫道,并给它取个字叫大。道说明演化和运化的规律,大说明其存在的形态。其存在的形态由大而扩之深远,深远至失去行踪而不见,而大到极处,又返回本源了。人是依附大地而生存,人的生机要遵循大地空间内生机的运化法则,地与天相互依存,大地空间内的生机运化要遵循天的生机运化法则,天由道而形成,天的生机运化遵循道的生机运化法则,道来源于自然生机运化的法则,道要遵循自然生机运化的法则。
第三节        道是从古至今的纲纪
原文: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大方无隅,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器晚成。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细矣,其何可久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自古至今,其名不去。能知古始,是为道纪。
解释:寰宇之中共有四大类,而人是其中一个大类,故为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四大是自然生机运化形成的组成部分。四大之中道居首位,天下人都认为我所谓的道,大得太不像样子了。为什么太大反而会不像样子呢,是:大的方块是没有边缘的,庞大的形象是看不见它的整体形象的,巨大的声音反而听不出它的声音,也不知其声来自何处,去往何方,天下之大业也是要花费很长时间最后才能成就,也就是大业起自于开始之初,完成于既久之后,不是一下子就能见到它的全部,故谓之晚成。像这类大的形象当然看不见它的全貌,自然什么都不像了。如果能看见其全貌,则说眀它并不够大,不大就是细小,细小的东西又怎么可能长久存在呢?初始古老的道仍一直制约着今日的一切。自古至今道的名字永远不会被遗弃。乃知这个原始,就是道的基本规律。
第四节        道的本体
原文: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杳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是谓无形之物,无状之象。是谓恍惚。视之不见,命曰微。听之不闻,命曰希。抟之不得,命曰夷。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道隐无名,其上不皎,其下不昧。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解释:道的本体为物,却又是恍惚的:若隐若现、似无还有、若隐还存、即不明显也不稳定,但在恍惚迷离间还能观察到一些时隐现的物象。所谓象者给人以一种迹象也,所谓物者非有实体之物乃不实之物也。又是幽暗的,但幽暗中有精。所谓精者时而闪烁其间,显现出它的光华,光华者精华也。既有光华存在则其更真实可信,故曰甚真。其中有信者给人以信息,令人确信其存在而无疑也。这样感受到的道的本体,是一种没有固定形态的物质、没有形状的物象,这样的物质、物象可谓恍惚。无形之物,无状之象,谓其状态没有固定的形象。综合两句,道的本体则当作没有可见形状的物象。道的本体又是隐晦不明的,就象:微细而不察觉、声四散而稀薄不可听、无形抚之而不觉而命之曰微、希、夷。此三者不必抱根问底多所追问,皆虚而不实无形无状之物象而已,故混谈为一,即道隐晦不明。道隐晦不明,其表象不皎明,其内象不晦暗。朔前而迎之,不见其起点,追随其后也不见其去处,即隐匿不现,总之道为无形之态。究尽人类语言也无法表达,不如终止语言表达顺其自然存在。
第四节道之动和用的作用关系
原文: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愈屈,动而愈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解释:天地存在的空间是道的物质,道的物质是虚而不实的,其状态如气,充塞空间,其流通周行,有如风箱之鼓动空气。虚而不实容易屈伸变动,动其容易出入,使之流转不息,永不停止。有无之间往复运转谓道之动,道之动即物质变化,道的作用于隐蔽、细微的变化之中而不察觉。
第五节                道之玄牝交变的作用状况
原文: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夫唯不盈,故蔽而新成。
解释:物质的变化皆起自阴物质阳物质的变化,独阳不生、孤阴不育,盖因其无阴阳之玄牝交变功能。阴必与阳合而后才能变化,有变化方得以新生。如雏雄之交媾而后繁育新生。然其载体为阴,阴为主也,故曰母。负阴即以阴为载体。抱阳者,与阳合抱也,阴抱阳而合也。负阴而抱阳则阴阳合和。冲者,中和也,阴阳调配,使之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气指虚而不实的太虚物质。其形态如气谓之元气,即太空真气。和为调和此元气之阴阳,使之中和。道冲而用之谓道调冲而作用之也。道的调和作用,使之变化再变化,永不满足而无终止。物质是经过多次变化而来,更进一步作用而有生命源,然后有生物、再后有变化,此皆道的作用、再作用,这就是永不满足的体现。道的调冲本能就是不守其旧,不断变化,不断新生的作用功能
第六节                道之有生无的衍生程序
原文: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解释:。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意思是说:当宇宙处于太初状态,叫无,无动向、无生机。当有了生机灵气的催化物时,在运动中发生变化而具有生机,生机的运化就有了生成万物的条件叫有,就是无生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全句意思是说:当太虚气体形成虚物质时,无数的太虚一各自分别蕴含阴、阳不同的两个属性(此时还没有因为阴阳二元气碰撞时产生激变;也没有产生玄牝的阴阳交变功能)。这就是所谓的道生一的一。由太虚一各自分别迸发出来的阴或阳二元气,在碰撞时产生激变,于是无数的太虚一发生了质变,原有的、各自的、分别的阴、阳不同的两个属性,转化为阴阳二原能,成为有阴阳属性的最基本物质。此时每个太虚一分别具有阴阳属性的最基本物质,也就是阴阳二原能。这就是所谓的一生二。此时每个太虚一的阴和阳即二原能开始太极旋转,也就是有了玄牝的阴阳交变功能。此时每个太虚一的阴阳二原能,分别合成元素的最基本的三大要素:也就是三原能。这就是所谓的二生三。合成元素的三大要素,是元素化合而生成物质的必备条件。而三原能就是演化元素的最基本物质。所以当有了在碰撞时产生激变,而转化为阴阳二原能,以及通过玄牝的阴阳交变功能,分别合成元素最基本的三原能,有了这个三原能也就足以生成任何东西了。这就是所谓的三生万物。合成元素的三要素,是元素化合而生成物质的必备条件。而三原能则是演化元素的最基本物质。
第七节        人对道的看法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解释:道人是可以认知的,但不能用通常的的方法认知。名是可取的,但不同于通常的名字。道是看之无物可见、听之无声可闻、用之无所感触的东西。道一说出口来平淡无味。此节论道主要阐述,在人们心目中对道的看法和道之所以不为人们所理解的缘故。有悟性的人。其闻道信而不疑,并勤勤恳恳去学习它、运用它。悟性不高的人。其闻道时或存于心,时或忘于心,有疑、信参半之意,既不全信又有些信。全无悟性的人。一闻道就大笑不止,认为荒诞不稽。道论理高深本非易懂,人人都那么轻易就能理解,那就不足以称之为道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17:28:0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        天人观
第一节        善于运用自然道为我生命道所用的人所具备的行为品德
原文: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识,故强为之容。豫兮其若冬涉水;涣兮其若冰将释;犹兮其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保此道者,不欲盈。建言有之:明道若费,进道若退,夷道若类。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赢若绌。上德若浴。建德若渝。广德若不足。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夫唯道,善始且成。
解释:上节论一般之人对道的不可识而非议道。此节则接论善为道者的外表形象,间接说明其运用道之高明,以体现道其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前后鲜明对比,有相互阐发之妙,同时也间接的说明了道本就难识之缘由。
古之善于运用道者,固非语言可以表述的,只好勉强形容之。从一下几个方面来形容:用冬天在水中行走,自不敢错行一步,形容其小心谨慎;用用冰将融解,形容其身心松散放松。用畏四邻形容其不愿人前显露自已。用做客形容其行为拘谨、毫不放肆。用原玉之纯朴形容其憨厚纯真。用空旷的山谷形容其开阔的胸襟虚怀若谷、善于容人不与计较。用混同凡俗形容其一点不自以为凊高、和气相相处。综合上述,善于运用道者的形象、外貌乃是处处小心谨慎,身心放松,不愿在人前显露,对人谦恭有礼、自觉不如、憨厚无华、心底纯正、心胸宽阔、虚怀若谷、不自清高、混同凡俗。这样的人才能运用道、习练道。习道已有所得者,并且将永不满足。以求得更深进展,达到更高的境界。前贤颇有建树之名言:以昧为明,以退为进,从不平为平。此处言明道、进道、夷道是借行路作比喻,谓习道易行而难成也。纯真之物反不见其真,而混同不纯一律。太白的颜色反而不显其洁,而视同污垢一律。太长太直的东西,看起来反而显得弯曲不直了。太灵巧的人,反而像很笨拙一样。太能雄辩的人反而显得口迟钝似的。大胜者就像颓败一样。以上说明习道者要做到以自然存在为标准,不要以自以为看以的东西为标准。下面三句:上德之施于民,如雨露之滋润,渐浴而不显也。此谓上德是慢慢积累起来的。渐积德进行于不知不觉之中。大德普及之不足。言习道者要渐渐积累、广普及不足。习道者不要固守其弊,即是已经有了很大的成就,也要感到是不完善的。习道者要最大的满盈也犹似空虚不实,只有这样的作用才是永不穷尽。习道者要始终如一,善始善终,以至于成。
第二节怎样才能做到
原文:众人昭昭,我独昏昏。 泊兮其未兆,沌沌兮若婴儿之未孩。众人查查,我独闷闷。
谵兮其若海,寥兮其无所止。众人熙熙,若享太牢,若登春台,我独纯纯兮,若愚人之心哉。
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儡儡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以,而我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贵食其母。
解释:所有的人都显得精明、能干。唯独我朦朦懂懂。安宁得对身外事物毫无感触。无知无识,若婴儿尚不知咳笑。众人都紧紧张张为生活而忙忙碌碌,唯独我潇洒散淡,像大海之波显得晦黯,如高空的风飘荡空际,不知所止。众人都笑逐言开,享用着丰富的酒筵,登临赏春的楼台,唯独我单纯得像愚笨之人的心思一样。大家都感到生活丰富有馀,而我却像丢了什么似的,又好像被遗弃了低垂着头,不知道还有什么东西才归我所有。大家都有用,而我却愚顽无*能。但我却不同于所有的人,只着重吸摄天地的元气以养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17: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想国学 于 2012-12-7 17:37 编辑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识,故强为之容。
  上章论一般之人对“道”的不可识而非议“道”。此章则接论“善为道者”的外表形象,间接说明其德性修养之高,以体现其“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前后鲜明对比,有相互阐发之妙,同时也间接的说明了“道”本就难识之缘由。
  是知章节秩序,于行文至为重要,是以知《道德经》乃顺次行文,一气呵成之作。故不可有乱秩序,致使对原文之理解失当。
  “古之善为道者”乃非一般之初习“道”者。“善”于修为者,修*炼有素、德行高深的意思。故其“微妙玄通”。“微妙”者,固非语言可以表述的,故只好“强为之容”。“容”者,形容也。
  “玄通”者可以从功态中观察到不为人知的奇妙景象,深知幽冥之玄奥。此等高人其功能深不可识,且不显露于人前,而隐讳莫深。
  老子但以形容为“道”者的外貌,而见其品德之高洁,不是直接形容“道”者“微妙玄通”的功夫。
  以下形容之词,是说“道行”高深的人,其表现不异于常人。而更有不如常人的外貌,故人不易知。不见其征,故人多不信或信而不足,亦是对前章的呼应。
  “善为道者”一作“善为士者”,更有作“善为上者”,以为上与士形近而误,当作“士”,并解释为“得道之君”。更有疑“士”或为“天下”之误,此一字之差,含义倾别,又不得不察。
  从以下形容之辞,绝非“君上”之应有的谦虚。《道德经》无有论此的必要。故知即非指“君上”,则不当作“上”、“士”,也不当作“天下”。
  豫兮其若冬涉水;
  涣兮其若冰将释;
  犹兮其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豫兮其若冬涉水”,非形容其踌躇、疑惑、畏缩不敢;而是形容其步步小心谨慎之意。冬天在水中行走,自不敢错行一步,其小心谨慎可知。
  “涣兮其若冰将释”,冰将“释”一作“凌泽”或作“临泽”,“涣”松散也。谓自身有如冰之松散而碎裂也。
  “犹兮其若畏四邻”,畏,卑躬也。是形容其在四邻面前卑躬有礼也。形容其不愿人前显露自己。
  “俨兮其若客”形容其行为拘谨,毫不放肆。
  “敦兮其若朴”憨厚得像原玉之纯朴,一片纯真。
  “旷兮其若谷”开阔的胸襟虚怀若谷,善于容人不与计较。
  “混兮其若浊”,“混”一作“浑”,非是。一点不自以为清高。混同凡俗,和气相处之意。
  老子形容“善为道者”,是从几个方面来形容的。
  综合上述,“善为道者”的形象、外貌乃是处处小心谨慎,不愿在人前显露,对人谦恭有礼、自觉不如、憨厚无华、心底纯正、心胸宽阔、虚怀若谷、不自清高、混同凡俗。此有“道”者应具之美德也。此亦老子对修“道”者之要求。
  保此道者,不欲盈。
  “保”者,拥有,有所得也,谓习“道”已有所得者,并且将永不满足。以求得更深进展,达到更高的境界。
  建言有之:
  明道若费,进道若退,夷道若类。
  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直若屈。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赢若绌。
  “建言,前贤颇有建树之名言。“道”,此道路也,费者不明也,“明道若费”,谓很明亮的道路,因为过于光亮反而看不清楚。
  “进道若退”谓循“道”前进,因其缓慢,若未见其进,反觉其退也。“夷道若类”,“类”夷之反义词,不平也。
  此段意义有以昧为明,以退为进,以不平为平也,此“善为道者”,修“道”时的感受。修“道”与行路相同,谓“道”易行而难成也。
  老子之所以于此处言“明道”、“进道”、“夷道”是借行路作比喻。
  比之修“道”,其理一也。此其寓意所在。“道”字更有双关之意。
  “质真若渝,大白若辱”,通行本句在“广德若不足”之后移于“上德若浴”之前,移与不移本不伤文义,前移是为了把“广德若不足”置于末句,语气即顺,与下文连接更紧密的缘故。敦煌本同,从之。
  “渝”真之反谊,不纯也,纯真之物反不见其真,而混同不纯一律。
  “辱”污也,太白的颜色反而不显其洁,而视同污垢一律。
  “大直若屈”“屈”弯曲也,谓太长太直的东西,看起来反而显得弯曲不直了。
  “大巧若拙”谓太灵巧的人,反而像很笨拙一样。
  “大辩若讷”“大辩”雄辩也,太能雄辩的人反而显得口迟钝似的。
  “大赢若绌”“赢”胜也。“绌”屈伸也,谓大胜者就像颓败一样。
  此句从马王堆本,它本无此句。
  下面三句,则指出习“道”者自己的思想行为,当作如下观:
  上德若浴。建德若渝。广德若不足。
  “上德若浴”,上德者,大德也。上德之施于民,如雨露之滋润,渐浴而不显也。此谓上德是慢慢积累起来的。
  “建德若渝”,建德者,渐积德也,进行于不知不觉之中。“渝”,怠惰也,谓不在急行也。另有解作刚健之德者,似非是。
  “广德若不足”,谓大德普及之不足也。“广”,广普之意。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成”,成就大业也。“缺”,缺陷,不完善也。“大成若缺,其用不弊”,谓已经有了很大的成就,而有所新成也,故永不衰败。这种永远感到不完善的推动力,是因为不固守其弊。
  “盈”,满也。“冲”同“盅”,虚而不实也。“穷”,无尽也。“大盈若冲,其用不穷”,谓最大的满盈,犹似空虚不实,但其作用是永不穷尽。
  夫唯道,善始且成。
  “善始且成”,一作“善始且善成”。“善始”,指要有一个好的开端,其中还包括好的修*炼方法,“且成”,是且有所成的意思。因成“道”无止境,故但曰“且成”而不曰“善成”,其用意在于此。
  此谓修“道”者,当知习“道”要始终如一,善始善终,以至于成,故曰“善始且成”乃对前三句的总括。
众人昭昭,我独昏昏。
  泊兮其未兆,沌沌兮若婴儿之未孩。
  此章字句多有不顺之处推其缘由,先是初抄者把句式相同者搁置一起,又经后世之人作过一些调整,才形成现状。在整理细心推究原章本义后,重新调整如此。
  把原第二十章末段“众人昭昭…贵食其母”,一大段文字移归“善为道者”章中,此老子从另一方面对“善为道者”的又一种形容,故拼为一章。将“众人昭昭,我独昏昏”句列为下章首句,紧接于上章“保此道者,不欲盈”之后,与上章的文义紧接。
  在原第二十章中“众人昭昭,我独昏昏”句后原紧接“众人察察,我独闷闷”,其文字结构模式很像原第五章中“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紧并成句一样,其间都缺少了一段注释的文字。它与 原第五十八章的“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的笔法是很不相同的。
  今将“众人昭昭,我独昏昏”移在章首,把“泊兮其未兆,沌沌兮若婴儿之未孩”紧接于下,后半句是注释“昏昏”而言,读之易于理解实在不空洞。“众人查查,我独闷闷”之后也列入了“谵兮其若海,寥兮其无所止”。
  经这样整理之后,全段文字形成了更为统一的结构,且论述的层次更加分明了。
  “众人昭昭,我独昏昏”。众人,一作俗人,“昭昭”精明。“昏昏”,朦懂。所有的人都显得精明、能干。唯独我朦朦懂懂。
  “泊兮其未兆,沌沌兮若婴儿之未孩”。“泊” 一作怕,作魄,安静也。“沌沌”,译文,作沌沌。河上,作纯纯。智慧未开无知无识的意思。孩,咳也。
  句义谓:安宁得对身外事物毫无感触。无知无识,若婴儿尚不知咳笑。
  众人查查,我独闷闷。
  谵兮其若海,寥兮其无所止。
  “查查”,紧张,忙碌。“闷闷”散淡。“谵”水摇也。“海”,晦也,高风貌。
  全句谓:众人都紧紧张张为生活而忙忙碌碌,唯独我潇洒散淡,像大海之波显得晦黯,如高空的风飘荡空际,不知所止。
  众人熙熙,若享太牢,若登春台,我独纯纯兮,若愚人之心哉。
  “熙熙”,一作嘻嘻,欢笑也。“太牢”,丰富的酒筵。“若登春台” 一作如春登台,非是。春台,赏春之楼台也。
  比照全文,“我愚人之心哉”句前似有脱漏,或当有“我独纯纯兮”,有的版本作“我愚人之心,纯纯”。可见此处原有变动,“纯纯”与首句“沌沌兮若婴儿之未孩”的“沌沌”,意义有所不同,前者是天真无识,后者是淳朴而无杂念。
  或者正是这一脱漏才导致了“沌沌”当作“纯纯”的说法。故订正为“我独纯纯兮,若愚人之心哉”。
  全句谓:众人都笑逐言开,享用着丰富的酒筵,登临赏春的楼台,唯独我单纯得像愚笨之人的心思一样。
  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儡儡兮若无所归。
  “儡儡”,衰败,疲惫,垂头丧气的样子。全句的意思是:大家都感到生活丰富有馀,而我却像丢了什么似的,又好像被遗弃了低垂着头,不知道还有什么东西才归我所有。
  众人皆有以,而我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贵食其母。
  “以”或作用。“顽”,愚顽。“鄙”,无*能也。“食母”吸摄天地之灵气。灵气即“元炁”气也。
  大家都有用,而我却愚顽无*能。但我却不同于所有的人,只着重吸摄天地的“元炁”以养生。
  “母”,即“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的“母”,是生成万物的“元炁”。
  此章乃上章的主题之发挥,乃一章之整体文字。今从流传本,仍分为两章,为了突出论“道”之各有侧重。不与上章连续则失其主题矣。故必须紧接上章方为得体。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08: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节修正人的生命道使之与自然道接通
原文:天地有始,以为天下母。即得其母,以知其子。即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堇。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解释:天地的生机开始,为万物产生的母体。有了母体,万物也就化生了。这自然道与人的生命道有相同的规律,知道其规律就守住它使生命正常。如何才能达到守的目的呢?杜绝其意念,口不语、耳不闻、目不视、鼻不嗅。亦即听之不闻、视之不见、不闻不见则意不外驰。
不用意则意不驰,意不驰则心不用,此之谓入静。入静后接通自然道,吸摄天地的元气以养生,则终身无疾而有益。介入凡俗的事物之中,操劳于事务,过多则劳于心力,对身体不利。人不可不处理一些事务,但丢掉一些不必要的事务纷扰,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不用意谓之守。守则把握住,固守于身中。守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启动天线,与宇宙连通将自身融入大自然之中,则能摄取宇宙中能量补益自身。
第四节自然的统一规律
原文:析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发。地无以宁将恐裂。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将恐蹶。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解释:是以知一乃自然的统一规律。无有不遵此统一规律而能独*立存在。生态之所以平衡,正是这一统一规律的体现。
得者,得益也。故谓天得益于一,乃能清明;地得益于一,乃能安宁;神得益于一,乃有灵性。谷(代指植物),得益于一,乃能丰收满盈;万物,代指动物得益于一,乃能生存;侯王(代指人)得益于一,乃能尊贵。推而言之:天失去了统一规律,就不能保持其正常的清明现状。地失去了统一规律,就不能保持宁静而崩裂。浴神失去了统一规律,灵性就不再起作用而没有了变化机制。作物不能丰盈,食物都将完竭。一切生物都不能生存,世界都将毁灭。侯王失一,则无以尊贵,而受挫折,不为人所尊重而失其尊贵之位矣。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之标准模式也。亦修*炼之模式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9 19: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参考:

国学复兴文化论坛 » 道学参玄 » 《老子集成》还是《老子集谬》?
http://www.gxfxwh.com/thread-15897-1-1.html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9 21: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纲: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徼。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
有状混成,先天地生。
寂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
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
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
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国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一: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
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
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
三者不可至计,故混而为一。
一者,其上不攸,其下不忽,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
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二: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 先后之相随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三: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
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名也。
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
故人之所教,亦我而教人。
故强梁者不得死,我将以为学父。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1 13:3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站在一个高点上去重新认识《道德经》 ...
好想国学 发表于 2012-12-3 10:44




站上去了恐怕下不来呢。。。{:soso_e128:}

在下以为上善若水的好。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1 14: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站上去了恐怕下不来呢。。。{:soso_e128:}

在下以为上善若水的好。
camel39 发表于 2012-12-11 13:30
没有高低哪有水的行为,还会上善若水吗。做人可不要断章取义,误了自已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1 23:58:57 | 显示全部楼层
29# 好想国学


低起点,从文字开始从历史开始。
用《道德经》或《老子》的本身去注释和认识。

如,发现阁下多次强调“谷”和“浴”的不同。
水注溪曰谷,水洒身曰浴。“谷”的含义更确。
其实无关大局,“谷”字加水无非回避空虚说。
也许是应对儒家将“谷神”玄虚迷信化而替用。
虚,大丘也;丘,土之高也。指生长万物之处。
“虚”与“玄”一样,都是儒家演绎而生歧义。
玄,幽远而已。。道,显然发自幽远无名之时。
无名,猿猴与猫狗一样不会说话不晓天地万物。
事实上,《道德经》揭示人类的文字先于语言。
这在没文字只有注音符号的西方是难以理解的。
咱华夏人说话明明白白是根据文字而锁定语音。
所以,先有文字才使简单信号变成丰富的语言。
有名,人类才得以在万物中脱颖而出主宰世界。

阁下在本帖第一页上的内容,最好继续写下去。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