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90|回复: 2

[原创] 第一章道可道新探(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26 19: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9:15 编辑

   道德经第一章历来众说纷纭,其文辞精妙,内涵深幽,更被不少注者视为道德经的总纲。笔者一直以来束手无策,多方尝试,均不得其门,昨天偶然读到金克木先生的《古书试新读》,忽然所感,记录如下,以供参考。

1、版本的选择
不少学者在注释道德经的时候往往选择的是通行本,也就是王弼本。理由很简单:真正影响中国数千年思想史的是通行本而非帛书。但我以为,如果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讨中国思想发展史,王弼本更好。如果是为了探明道德经最初真义,以求增进我们对宇宙和人生的认识,则帛书更佳。

2、关于断句。
我们知道,通行本属于文人加工,与帛书相比,删掉了许多虚词,文辞上更为精炼,典雅。但如此改动,无意间也改变了句子的重心和语气,甚至造成了多重歧义。以下对比两种版本逐句分析:

第一句帛书:“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通行本删除了四个“也”字,肯定的语气就被削弱了很多。如果将它译作:道可以说,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了。否定的意味较重。若译作:道可以说,但不是通常所说的道。肯定意味就加重了,两相比较,或许后者更为合理一些。“恒”本身就包含常规的意思,此处的“恒”作常解更好一点。老子在这里只是想强调:他所说的道与通常我们理解的道含义不同而已。并非强调道不可说。道只是难于表达,并非不能表达。道德经中有不少章节都是对道的直接描述。而道没有名字与道不能表达,无法描述则是两码事。道恒无名是说:现实中我们无法找到一具体的事物与它相对应,因而无法命名。但道的确存在,我们可以通过直觉和观察领悟到它。自然可以通过语言将自己领悟到的表达出来。或许也有人会举出56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来论证道不可说。但联系下文,56章主要还是强调人应该效法天道,“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并非要强调道不可说。

第二句帛书作:“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通行本改作:“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万物改为天地。表面上看避免了重复,意思也不错,但两者概念上是有差异的,天下和万物不在一个层面,42章宇宙衍生论中道生一,一生二,这个二指的就是天和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证)万物是天地衍化形成后才派生出来的。换句话说,天地分化时,万物还未派生。因此从概念上讲,万物可以包含天地,但天地包含不了万物。因此帛书更为准确。也有人将本句读作:“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如此可以与第40章有生于无对应起来理解。似乎也有道理。其实不然。我们知道,古书是刻在竹简上的,十分不易,因而用字极其精炼,非必不可少绝不会重复,也就是说,重复了的字,必然是作者想要强调的重点,该句与第一句的“名”字重复,除了语言上的顺承关系外,也应是本句的重心词汇。若非重点,即便删除,意思也是变化不大的。再者,有名,无名在后面的章节中亦有出现,如:始制有名(32),道恒无名(32),镇之以无名之朴(37)。可见,有名,无名专有所指,此处不能拆开。

第三句帛书作:“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断句是十分明确的,但通行本删除了“也”字以后,就有人解为: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欲”本为缺少,需要的意思,如此断句就不好解释了,有的译文故意忽略,有的就直接改变原意,解为:能够,可以。

第四句帛书作:“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通行本改作:“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两者同出,毫无疑问,同出于道,至于两者是那两者,留待下回分解。若“同谓之玄”,也就意味着将道再次命名为“玄”,老子已经将“混成之物”命名为道,此处又出一名,似乎多此一举。晋人因此敷衍出一套“玄学”理论。那是后人的发展和解读,并非老子有意在此埋下的伏笔。道德经后文中的“玄”字都用作形容词,如玄德。意为:神秘玄奥,深不可测的意思。除此之外,似乎并无其他特殊含义。

3、关于结构。
本章前三句均为对偶句,两两相对。道对名,无名对有名,始对母,无欲对有欲,妙对徼。各句之间只有文字上的顺承关系,并没有逻辑上的论证关系,也就是说,后一句不能直接由前一句推导而出。第一句可视为本章引言,同时强调“道”有着特殊含义。中间两句则是纲领性的命题,相互独*立。最后一句可视为线性总结句。一方面加强前三者的内在联系,使全章构成一个整体。另一方面在内涵上也有所引申,并由此开启下文。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20 收起 理由
浪花 + 20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6 21:4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9:15 编辑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忘。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此章论述在人们心目中对“道”的看法,以及“道”之所以不容易被一般人所理解的缘故。
  “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说:“道”是可以言说的,并且是可以用通常的道理来加以论述的。但是:不是可以用通常的理解所能够解释的。
  “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说:要给它取个名字也是可以的,只不过所取的名字,也是不同于通常的名字罢了。
  “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全句的意思是说:正因为它不能用通常的理解去解释,名字也不同于通常的名字。何况它还是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这些实在令人难以理解的东西。
  形容这“道”是:要想看却无物可见,要想听也是无声可闻,要想拿来用,更是没有感触的东西。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意思是说:所以说出口来,也就显得淡而无味了。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意思是说:有悟性的人听说“道”后深信不已,而且没有一点疑惑,它就是这么回事,并且勤勤恳恳、坚持不懈的去习练它、运用它。
  “中士闻道,若存若忘”意思是说:悟性不高的人听说“道”则有时将它放在心上,有时却忘得无影无踪。并且相信它和怀疑他的存在各占一半,也就是半信半疑。既不全信又有些信,既不否定又心怀一定的疑问。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全句的意思是说:完全没有悟性的人,一听说“道”就大笑不止,认为荒诞不稽。之所以大笑,表现出鄙视、讥笑的语态,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因为“道”论理高深,本来就难以理解。如果人人都那么轻易的能够理解的话,那就不足以称之为“道”了。所以“不笑,不足以为道”。
  只是年龄、文化、修养、兴趣、爱好、悟性的不同,对“道”的认识、理解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而已。也不足为奇,实属正常。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7 02:2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9:17 编辑


看看耶稣如何理解《道德经》,也许会有启发:
路 8:4 当许多人聚集,又有人从各城里出来见耶稣的时候,耶稣就用比喻说:
路 8:5 “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撒的时候,有落在路旁的,被人践踏,天上的飞鸟又来吃尽了。
路 8:6 有落在磐石上的,一出来就枯干了,因为得不着滋润。
路 8:7 有落在荆棘里的,荆棘一同生长,把它挤住了。
路 8:8 又有落在好土里的,生长起来,结实百倍。”耶稣说了这些话,就大声说:“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路 8:9 门徒问耶稣说:“这比喻是什么意思呢?”
路 8:10 他说:“神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至于别人,就用比喻,叫他们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明。
路 8:11 这比喻乃是这样:种子就是神的道。
路 8:12 那些在路旁的,就是人听了道,随后魔鬼来,从他们心里把道夺去,恐怕他们信了得救。
路 8:13 那些在磐石上的,就是人听道,欢喜领受,但心中没有根,不过暂时相信,及至遇见试炼就退后了。
路 8:14 那落在荆棘里的,就是人听了道,走开以后,被今生的思虑、钱财、宴乐、挤住了,便结不出成熟的子粒来。
路 8:15 那落在好土里的,就是人听了道,持守在诚实、善良的心里,并且忍耐着结实。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