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71|回复: 1

云南大理诺邓火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13 10: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5-7-14 16:36 编辑
% U1 T/ y6 {! W. W* O* L5 e: F, y
( M7 t$ J$ y: M# ^转自:大理旅游, v9 d/ R- g  X7 ^  A7 V8 T2 |' j

( c3 D4 c  b8 N5 j& w) K' q  简介6 \+ J  j$ A2 h+ R- V; m4 d
  云南有三大著名火腿,就是宣威火腿、鹤庆的圆腿和白族的诺邓火腿,其中白族聚居地大理州云龙县诺邓村生产的火腿,在制作工艺方面独特,为国内所罕见。诺邓火腿早在前清时代就经过南方的“丝绸之路”,出·口缅甸、印度、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如今,云南大理一年一度盛况空前的三月街集市,“诸商云集,环货山积”,各族人民都争相购买诺邓火腿。它是云南著名的地方特产、民族民间的风昧美食。 白族诺邓火腿的配料独特,制作精细,质忧而味美,切口肉色嫩红,具有浓郁的乡土风味和白族同胞腌腊制品的风格。每年春节前夕隆冬腊月之际,当地白族同胞纷纷忙着宰杀肥猪,制作火腿,此时制作的火腿称“正冬腿”。 诺邓出产的食盐极佳,它是采用传统的工艺加工精制的并用铁锅熬成大块状,酷似从前产于蜀地的“盐巴”,当地人称为“锅底盐”,用它腌制肉食格外馨香!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那里的雨量适中,气候温和,霜期较为短,养猪多以玉米、大豆及绿叶植物为饲料,肉质细、油脂薄,瘦肉多,猪种十分理想,为腌制优良的猪膘肉创造了最佳条件。
6 Y% {) Q9 n3 W% _ dnht2625.jpg
! [  A. ~+ Z  T dnht5625.jpg 0 s* Z/ s2 @- s' c: z
  制作工艺5 L* ?5 o) ~( r! `1 V' Q' o
  诺邓火腿好吃,是因为用的盐囟来腌制。冬季杀年猪时,将新鲜猪腿凉12—24小时,然后用刀把整层打整光滑,用锥子在猪腿的血脉处扎几下,用力挤出里面的血水,用诺邓产包谷酒在猪腿上均匀的撒抹一次,然后用手在猪腿上均匀地撒上盐,并边撒边搓,让猪腿充分吸收盐份,最后再在猪腿上均匀地撒上一层盐,用手轻拍压,把猪腿皮朝下平平地放在木缸或大铁锅内,盖上盖子,腌15—20天,拿出后先抹上一层盐,再在外面均匀地涂抹一层灶灰、诺邓盐卤水下沉淀的泥浆混合的稀泥,据说这种稀泥有保鲜、增香和防虫的作用,然后用绳子吊挂在阴凉、通风处半年以上即可,存放时间越长香味越浓。这样加工的火腿才是有名的正宗诺邓火腿。+ b/ ~( A- F) p3 M4 x( n. F" {0 K

% |& ^( a, `3 N8 v  品质特征7 v, I8 K7 B8 B5 e! p
  诺邓火腿具有很好的品质,这跟诺邓的气候,物质条件有很大的关系,诺邓火腿做工精细,选料认真,用来腌制火腿的盐,是本地自产自销的诺盐,还有诺邓特殊的气候条件,这一切形成了它完美的品质。2 }; {4 o  Q! t! ]
  每年的冬季,诺邓村民把自家养的猪杀了,猪是用包谷喂养,不用其他任何添加饲料,猪腿经过仔细加工,把多余的皮肉去除,加工成一个圆润的火腿,然后找到猪腿上的主血管,认真挤压,把其中的乌血挤出,以保其不会变质,洒上白酒除菌,再把自制的诺盐均匀的抹上,你可别小看这自制的盐巴,诺盐品质最上层,数五井盐之首。
8 C9 C* r/ c# I2 w6 q4 B  据说,一般的盐只能浸透六片肉,而诺盐能够浸透七片以上的肉,且诺盐味好,多了不苦,你就是单独食诺盐也别有一番味道。经过以上的加工,火腿已经基本做好。接下来的就是需要腌制的时间,把加工好的火腿放入一个大缸内,腌至十天半月,这期间要不断地观察盐巴情况,不断给火腿加盐巴,时间到后,就把它取出,挂在通风阴凉处,一般一只火腿可以存放少则一年,多则三五年,且放的时间越长,其色、香、味更好。
2 D/ @+ F( l  N) H0 Q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3 11: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年白族村诺邓(中国古村镇古民居)7 K8 X* A1 c# D+ h) I  R, e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的深山里有个村子名叫诺邓,这是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白族村寨。
+ w8 a: F* P" |/ H! g5 o" a0 l! b    “诺邓”一词是白语的译音,意思是“有老虎的山坡”,它在古代可是个了不得的地方。唐代樊绰的《蛮书》中已经对诺邓有明确记载,此书的成书年代在唐懿宗咸通三年,即公元862年。以此推算,诺邓至今至少应该有1140年以上的历史。这就是说,这里最迟在唐朝就已经凿井制盐,是一个典型的以盐井为生存依托的村落。
; B+ l1 t- @8 E$ K3 R$ n    诺邓出产的盐,盐质非常好。毋庸置疑,正是由于有了优质的盐,诺邓很快成为被史家所称叹的“茶马古道”上的一颗明珠。据有关史料记载,鼎盛时期诺邓村中常住户达400多户,近3000人。另有商、工、艺等数千流动人口。诺邓东通大理、昆明,南至保山、腾冲,西接六库、片马,北连兰坪、丽江。历经千年风霜雨雪,沉淀下了众多的历史文物古迹。顺着印烙着深深马蹄痕的青石板道拾级而上,你可以看到1000多年前的那口古老盐井,也可以看到当年由朝廷钦命、威镇一方的五井提举司留下的衙门旧址,还有玉皇阁道教建筑群、财神殿、龙王庙、万寿宫、贞节牌坊……- G; k/ ?4 s  R/ F4 K; X3 V
    这个小小的山村虽然经历了1000多年时光的洗礼,但一直保持着四个不变:以“诺邓”冠名的村名不变,村中居民以白族为惟一族种不变,长期使用白语不变,村民以制盐为主不变。这在云南省村落发展史上实属罕见。9 V4 O4 r  _; Z0 y
    走在青石铺就的村道上,你仿佛走进了一座白族民居建筑历史博物馆。“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民居建筑式样和特点基本与大理地区的白族民居相同。但由于诺邓民居所处海拔高差较大,必须依山而建。于是,每一处院落都巧妙利用山势地形布局,一层叠着一层往上走,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往往是前面人家楼上的后门即通着后面人家的大院。据了解,保持完好、纯粹白族风格的院落如今大约还有近百处,主要是以明朝和清朝时期的居多。云南省提出要把诺邓建设成“生态旅游示范村”:恢复古盐井的传统生产工艺;利用村落民居建筑群的独有特色,展示白族民居建筑文化;以玉皇阁等寺庙建筑群为依托,展示白族道教文化;建立诺邓民俗博物馆,展示白族民俗文化;恢复以诺邓火腿为主的名特食品;恢复诺邓传统的种桑养蚕业,进一步加大环境绿化;恢复传统的水碓、水磨、水碾和手工酿酒作坊,展示山地白族古朴的生产方式;恢复传统的村落集市,再现当年“茶马古道”繁华重镇的风采;利用盐井古戏台组建洞经古乐队……
3 ~- q7 D" \. N- V& D6 x    云龙县通过宣传,发动群众参与保护和建设,自发清理村道3600多米,清理院道1600多米,并且对“功德名匾”、“进士书案”和一些珍贵的古碑、古建筑进行了妥善保护,对一些违章建筑物则坚决拆除。完成了3.7公里进村公路的铺设。
ndmj5132.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