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89|回复: 0

[民族音乐] 湖北乐器呜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6 16: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湖北乐器呜嘟
转自:中国风

  呜嘟,乐器名。原名“叫叽儿”,本是牧童玩具。历史可追溯自27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音色浑厚穿透尤善表现幽远飘逸、古朴的意境,是我国迄今为止唯一能演奏和音的土类乐器。首批湖北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wudu5902.jpg
  1.摘要
  呜嘟,乐器名。原名“叫叽儿”,本是牧童玩具。历史可追溯自27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音色浑厚穿透尤善表现幽远飘逸、古朴的意境,是我国迄今为止唯一能演奏和音的土类乐器[1]。首批湖北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2评价
  1989年5月,湖北省文化厅组织专家学者对“呜嘟”作出鉴定,是“湖北特色的土类古乐艺术”;1992年第三届中国艺术节,“呜嘟”作为湖北的唯一代表参选。大会特别撰文评价呜嘟是“对中国民族艺术的重大贡献”;1995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专题介绍了“呜嘟”,被喻为“来自人类最初的声音”;2004年,“呜嘟”荣誉武汉市政府“优秀外宣礼品奖”;2007年,“呜嘟”被列入首批湖北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wudu5912.jpg
  3渊源编辑
  《嘉鱼县志》曾记载“泥呜嘟,古称吴嘟,为三国东吴时簰洲牧童所创”,随后流传于长江中下游。它最初只是顽童撮土而成,“呜嘟”二字就是由其发音而来。这件从荆楚文化遗存中发掘出的乡土乐器,已有2700余年历史。呜嘟音色圆润,浑厚悠扬、低沉古朴,清幽时,让人心静如水;高亢时,令人意动神驰。古呜嘟为泥土烧制,所以制作简单但是难以保存,所以历代都没有古呜嘟流传于世。现在呜嘟经楚文化研究者反复研究楚文化及呜嘟资料后制成现代呜嘟,现代呜嘟泥土烧成,鱼形中空,腹背共10个孔,口指并用可吹出圆润悠长的声音。

  4制作编辑
  湖北的嘉鱼县牌洲湾位于长江中游冲积平原,江堤与河床之间有着片片长蒲芦苇与青草的野洲,是放牛的好牧场,这里泥土湿润,粘性极强,当地人形容这里土质是“下雨一团糟,天晴一把刀”。牧场与粘土,是呜嘟——叫叽儿产生的条件;不知哪个时代的放牛娃,就是呜嘟——叫叽儿的第一个制作者。
  叫叽儿的制作很简单,随地抠一撮泥土,捏成一个形似如今小学生的橡皮擦状,内壁掏空,用芦苇杆子戳一个吹孔和出气孔即成一个“单音叫叽儿”。若在内壁再捏一个间隔层,成为两个共鸣腔体,戳两个吹气孔和两个出气孔,即成一个能吹两个和音的“双音叫叽儿”。
wudu5922.jpg
  5用途编辑
  牌洲江边野洲很大,在天未亮“赶露水草”放牛或天色太晚牧归伙伴间相互看不见时,牧童们就吹起各自的叫叽儿与伙伴们打招呼相约到什么地方去放牛,时间长了,谁的叫叽儿是什么样的音,一听都知道。其中年纪稍大较有心计者,自然成了这群牧童中的小头头。他认为要到哪里去玩,玩什么或到什么地方去放牛,就用他的叫叽儿“发号施令”。牧童们聚在一起玩时,常让牛群任意吃草“抛放”,待要转移牧场或回家时,牧童又各自以叫叽儿召唤自己的牛群。
  古代,男人们留长发,把头发拧成发髻盘在头顶,清代男人留辫子,有的头发少了要安假发,有的人头发多了剪掉卖发,于是那些街头买卖头发的小贩用以招徕生意的叫具,在牌洲就用叫叽儿。过去牌洲有人为谋生,将叫叽儿加以装饰,插在麦草把上卖给小孩子作玩具。叫叽儿到了成人手里,逐步演变,一些青年人会唱民歌,就想用它吹民歌调儿,叫叽儿的音域就不够用了,叫叽儿在他们手中逐渐捏成了鱼形,腔体扩大,增加了音孔,于是就有了如今牌洲许多人都会制作也会吹奏的“三音孔呜嘟”和“六音孔呜嘟”。何以名呜嘟?因扩大成鱼形腔体的叫叽儿音色起了变化,长音似“呜”,短音似“嘟”,象声而得“呜嘟”其名。三音孔呜嘟音乐如哨,音域六度,可吹奏四个音。六音孔呜嘟音色明亮,音域九度,可吹七个音。

  6发展与成果
  1982年1月,嘉鱼县业余文艺会演。牌洲青年农民程名诗用他自己制作的六音孔呜嘟演奏了民间小调《放牛歌》,这是呜嘟第一次登上县级文艺舞台。
  1983年12月,程名诗又用呜嘟在县文艺会演中演奏了《SHZY好》一曲,引起了原咸宁地区群艺馆的注意。
  1989年5月,湖北省文化厅组织的文化和民族艺术方面的专家学者对呜嘟作出鉴定,鉴定呜嘟是“湖北特色的土类古乐艺术”。
  1986年,是呜嘟发展过程中的转折点。该年地区、省、全国都要举行民间音乐舞蹈比赛,在参加地区的比赛之后,嘉鱼县文化馆音乐辅导干部毕寅生用他在民间六音孔呜嘟基础上潜心研制的八音孔、音域达十一度、可吹奏十个音的改进型呜嘟,又以毕寅生作曲、游伯樵配器的《野洲情趣》获得二等奖。当时演出结束后,呜嘟这一古老而刚登上大雅之堂的泥制吹管乐器引起省内音乐界的广泛兴趣,到后台询问、参观、试奏者络绎不绝。新华社曾为此专发报道。当年底,又以此曲参加全国比赛,获三等奖。此后,毕寅生更加努力进行呜嘟的制作研究和呜嘟曲的创作和演奏。
  1989年,毕寅生的呜嘟研究成果通过省级鉴定。
  1990年,毕寅生获湖北省文化厅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创作并演奏的呜嘟曲多次参加省、部级比赛并获奖,随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出访韩国、泰国和米国,并受到江*主*席的亲切接见。
  1991年,湖北电视台拍摄了《呜嘟》的专题片,获得当年全国“地方电视台节目一等奖”,经中央台向海外播放。
  1992年,第三届中国艺术节在云南举办,呜嘟作为湖北的代表参加,独奏《思念》。后大会特别撰文评价呜嘟是“对中国民族艺术的重大贡献”。
  1993年,毕寅生赴韩国、泰国访问演出。
  1995年6月,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东方之子”栏目专题介绍了艺术家毕寅生和他的“呜嘟”,被喻为“来自人类最初的声音”。
  2000年,毕寅生随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访美演出,并拜访了张学良。2000年,毕寅生的呜嘟获国家专利(专利号:002297396)。
  2004年,“楚韵呜嘟”被开发成为楚文化的工艺礼品,让世界再次领略湖北独特文化,荣获武汉市政府“优秀外宣礼品奖”。
  2007年,呜嘟被列入湖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7.与埙之别
  呜嘟与埙虽同是土类吹奏乐器,但在音色、音量、腔体共震等方面是有区别的,前者为“哨口式”(由哨口发音),后者为“劈风式”(如吹瓶),呜嘟发音圆润,气声小,穿透力强(传得远),在快速、变调、和音(连体呜嘟)等方面都能较好表现。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