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yong321

[其它] 历史用语的中立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17 08:17: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明白的是:
明明侵略了。也打完了仗了。也投降了。也评判完了。现在再来从字眼上否认或模糊那段史实。有意思么?能光明正大地喊一声么?
一一一一
意思很清楚。追求客观性。中立性。
侵略。这个词。不含任何情绪化。是客观叙述时的中性词汇。同时表明了事件中双方的主被动关系…
不能再客现再中立了。过犹不及。再客观再中立。反而模糊了事件的历史真实性。比如:东瀛曾经侵入过中国么?东瀛曾经杀过中国老百姓么?甚至于须考证有没有中国人?有没有东瀛人?有战争这一说法么?有侵略这一说法么?
楼主忽略的是史实。史实是不容更改的。
中日关系日中关系。不论发展到何种程度。那段历史都在那里摆着。不容更改。也更改不了。两个主权国已经建立邦交关系。都必须尊重历史。为了更好地交往。可以不提那段历史。但不能更改。责成中国人更温和一点的同时。也要责成东瀛人尊重历史。毕竟是他们来到别人国家领域从而触发了战争。这一点。如何用词汇遮掩也遮掩不过去。且不提那些东京审判时已成定论了的恶行了。
这里边的逻辑。是清清楚楚的。更改说法。只能是使人们模糊乃至忽略最终忘记那段于东瀛人不利的历史。这是东瀛人正在努力的。就算不知道修改教科书。不知道侵略解放等词汇的意思。东瀛人现在在努力干啥。总该知逍吧?
呵呵。昭然若揭。欲盖弥彰。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18 11: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你提出的质疑完全在我的预料之中。以下分两部分回答。

一、战争的公认正义性

我们可以将战争按是否具有世界大多数民族和国家公认的正义性分成两组:

A:战争的其中一方具有世界大多数民族和国家公认的正义性
B:战争的双方均不具有世界大多数民族和国家公认的正义性

我们会看到,从古迄今的战争大多属于B类,A类是明显的少数,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的抗日战争,而国共内战(解放战争)、韩战(抗美援朝)、1979年的中越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等都是B类。由于在大多数战争中不存在拥有明显的正义性的一方,用中性语言描述是最恰当的,不仅能促进读者独*立的思考能力,而且可能给作者带来冷静心态,反过来更有利于客观的研究。

这样的分类并不与某民族或国家纪念在那次战争(仅限于B类)中死去的人的活动冲突。米国纪念包括在韩战、越战中死去的将士,中国也有同样的纪念。虽然中、美当时是交战双方,但中、美并不因对方的纪念而感到不快。

二、A类战争的历史叙述

这类战争属于少数。但由于它们具有明显的正义跟非正义的对峙,使用中立性语言是否与正确的史实描述、尤其历史判断形成冲突呢?

我们分析一下维*基*百*科关于“九一八事变”的中英文文章的引言。中文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 ... B%E4%BA%8B%E8%AE%8A

“九一八事变,又稱瀋陽事變、奉天事變、盛京事變、滿洲事變、柳条湖事變等,是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 本关东军,日 本军隊以中国*军队炸毁日 本修筑的南满铁路为藉口而占领瀋陽。

事變爆发后,日 本与中国之间矛盾激化,而日 本军部主战派地位上升,國會和內閣總理大臣權力下降,导致日 本全面侵华。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 本关东军占领。9月18日被中華民國政府視為國恥日”

英文
http://en.wikipedia.org/wiki/Mukden_Incident

The Mukden Incident, also known as the Manchurian Incident, was a staged event engineered by rogue Japanese military personnel as a pretext for the Japanese invasion of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China, known as Manchuria, in 1931.

这里中文使用了完全中立的语言,反而是英文用了具有褒贬意义的词汇,例如“rogue”(流氓无赖的)。这个词汇的使用是不违反语言中立性要求的,因为它反映的是史实:假想一位完全跟中、日或整个二战无关的人,假如他知道事实真*相,他也会以流氓无赖形容那些士兵。

同样,在描述史实时,有些词汇虽然只能用在“坏人”身上,如“屠*杀”,但它是描述史实中不可缺少的语汇,没有更恰当的替代词。这种词的使用跟语言中立性没有冲突,例如,假如B类战争中双方都有屠*杀平民或士兵的行为,仍然需要使用这个词。

值得指出的是,维基“九一八事变”的中文页非常中性,甚至我们可以说过分中性,但读后丝毫不能让人产生美化日 本侵略的感觉,反而让人感到日军的邪恶、日 本军国主义的挑衅习性。换言之,读者的感受不一定来自书面语言明显的用词褒贬,而是来自对文章描述的史实的接受。

那么,谈语言的中立性还有意义吗?对这类战争,还是有一定意义,例如,作者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褒贬义词汇的使用:对正义方说“宁死不屈”,对非正义方说“死到临头还顽固”,等等。当然,对普通大众作文艺宣传就随意了。


综上所述,由于历史上的冲突大多没有公认的正义方,因此中立性语言有很大的适用性。例如,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使用“解放”、“沦陷”以指中共对大陆的占领、国民党逃离至台*湾。对于少数有公认正义方的冲突,减少无助于史实陈述的褒贬词的使用仍然可以提倡,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如此写作的文章可能能赢得更多的研究性读者(有别于普通百姓),并且在更长的时间内保持其说服力。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8 17: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研究不仅仅是一种学术研究,它隐含了许多主观价值评判在内。有了主观价值就不可能有所谓的中立!这种价值观念的运用天线了社会的一种价值观念。当我们是历史事件的一方时,这种中立几乎是不存在的,因为立场无法中立。
中国传统史学观念中有一种微言大义的说法,所谓的大义就是表明一种主观价值观念对客观的一种评判,这不是一种中立的态度。
在近代史中中国一直是一个受害者的角色,有关中国近代事件多用一种指责施害者言辞语气叙述着历史,这种情况下我也不认为使用一种中立言语叙述历史,再看看施害者眼中的历史,他们眼中的历史不是一种加害史,是一种偶然的错误或者强词夺理的指责受害方的不对,在暗示着自己的正确和被害方的不正确。
现在中日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就产生于此!他不认为自己过去的错误,而且用一种中性的叙述方式诠释着历史。这是中国人绝对不愿意看到的,而他那种中性历史观是中国人深痛恶觉。
再看看一个典型的中立观点的叙述。中国人说的“鸦片战争”。这个名字就包含着中国人对那场战争的评判,一场鸦片引发的中英之间的战争。在英国人那里怎么说的?“First Anglo-Chinese War”“第一次中英战争”。看似“第一次中英战争”很中立,但中国人是不愿意接受的,在中国人眼里这是一场因英国输出鸦片所引起邪恶的侵略战争。而对这场战争的分析,英国人也是认为这场战争是一场“通商战争”,其原因是贸易的不平衡造成的中英之间的因商业纠纷导致的战争。这种解释导致这场战争成为一场激烈冲突所致,不是一场侵略战争,战争双方都有责任!
若作为事件的第三方,使用中性语言也是非常恰当叙述方式。不采用任何主观评判标准,心平气和的叙述历史。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8 19:31: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虾仁 于 2014-6-18 19:33 编辑

呵呵。这样倒是客观了许多。
“侵略”。“解放”。等等。是中性词么?偏激么?
东印度公司的鸦片倾销。“清帝国的经济命脉/血液”一一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东印度公司。武力干涉下的港口开放。租界成立。许多“条约”的订立。等等。是中立性的么?经济侵略。是中立的么?
寻求和平。权且相信是“普世”的价值观吧。
这里就有个“双向选择”的问题:
主权国丧失领地不能叫沦陷。夺回失地不能叫做解放或光复。自然。夺到别国的领地也就不能叫侵略。
然后。就都成了小孩过家家了。
国际公约不存在了。侵略也不存在了。
即便如此吧。还有个所谓第一因存在。即。谁是肇事者?
另。有人去你家。挑起事端。战场摆在你家里。断案时一律各打五十大板?
这种近似白描的史笔是在尊重历史么?这不是文艺上的自然主义风格能写得了的。就算写得了。也有曲笔。比如外交辞令。

A:战争的其中一方具有世界大多数民族和国家公认的正义性
B:战争的双方均不具有世界大多数民族和国家公认的正义性
“战争的公认正义性”。没错。就是要讲究这个。
只是又多了不明白:
公认正义性如何确立?确立了不承认如何措置?确立了也承认了却仍然践踏这正义性如何措置?
史书中该如何描述这现象?
就依照楼主所给出的划分结果:中国抗日战争。这个叙述法有毛病么?
另。这个正义性。是战争甫起便被中国人确立了的。也经过了一些外国人重复确立了的。战争结束。又被“东京审判”确立了一遍。东瀛当局也认可了这一确立。事后。东瀛人有忏悔谢罪的。
现在呢?
要我们放弃这一确立了多次的“战争的公认正义性”而不认为那是“抗战”。那是啥呢?“斗杀西门庆”么?“两小儿辩日”么?呵呵。
史笔。不能抹去这种既成事实的“故意”而颟顸了事。
然后来质疑一下:
一致对外。自卫反击。来得及去寻求国际舆论的认可“公认”么?等亡国(这个词也不是“中立性”的?)了再去复国。是否还要去寻求公认正义性?八国联军的军舰开进中国海域开炮时顾及到战争的公认正义性了么?
有人给你家放了一把火。你是先救火还是先研究这火是如何烧起来的?
左脸挨一巴掌再递上右脸。信圣经的老外自己是不干的。倒是来中国布道撺掇中国人这样干。
各种形态(军事经济文化等)的侵略渗透无风而至。而要我们做出更大的退缩忍让。有点不合时宜吧?
虽然向往寻求和平。但不跪求乞求和平。因为同是主权国家。权利是平等的。

《万里长城永不倒》倒是该唱一唱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8 19:47: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尽量不动用外交辞令式的叙述法吧。
重申一下:
解放。侵略。入侵。沦陷。攻击。保卫。抵抗。自卫。反击。光复…本身便是客观(“中立性”)叙述。没有加渲染或粉饰。
就算是不中立的叙述吧:对方中立了么?不能偏袒(这个词好像楼主用过了。没看明白是在偏袒谁)吧?中立。不大可能。想起了历史上某国家的“中而不立”。
呵呵。
喝酒去。趁老外还没有武力侵略咱多喝几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8 20:56: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虾仁 于 2014-6-18 21:24 编辑

“九一八事变,又稱瀋陽事變、奉天事變、盛京事變、滿洲事變、柳条湖事變等,是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 本关东军,日 本军隊以中国*军队炸毁日 本修筑的南满铁路为藉口而占领瀋陽。
事變爆发后,日 本与中国之间矛盾激化,而日 本军部主战派地位上升,國會和內閣總理大臣權力下降,导致日 本全面侵华。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 本关东军占领。9月18日被中華民國政府視為國恥日”。
这里中文使用了完全中立的语言,
一一一一

这就是“中立”?不就是不提“第一因”么不提谁是肇事者么?那么。从这种叙述中。你能看出是啥原因导致了“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么?倒是帮东瀛占领沈阳找出了“藉口”:“中国*军队炸毁日 本修筑的南满铁路”。那么。这铁路是修筑在中国国土呢还是修筑在东瀛国土上呢?九一八事变。是发生在“ 日 本军部主战派地位上升,國會和內閣總理大臣權力下降”之前吧。则。侵华的“全面”与否。实在是托辞。
“ 日 本军隊以中国*军队炸毁日 本修筑的南满铁路为藉口而占领瀋陽”。这一句。依照“中立性”。应改作:“东瀛军队占领了中国的沈阳”。这样才既不美化也不丑化东瀛或中国。
另。要想了解这段史实。就不得不上溯“东瀛关东军”咋会到了“中国东北”的。否则有东瀛关东军和中国东北军原本在东北和平共处之嫌疑。这倒是不得不旁笔叙及的一段补白。

另。知道我们现在看《春秋》要参照《左传》一类的书是为啥了吧?就是因为《春秋》过于“中立”而用了“曲笔”。

“这样的分类并不与某民族或国家纪念在那次战争(仅限于B类)中死去的人的活动冲突。米国纪念包括在韩战、越战中死去的将士,中国也有同样的纪念。虽然中、美当时是交战双方,但中、美并不因对方的纪念而感到不快。”
一一一一
纪念不论AB哪一类战争中的阵亡将士都是其“某民族或国家”的权利。这一点。别人无权干涉。这纪念涉及或上升不到更取代不了“战争的公认正义性”。战争是残酷的。比如东瀛的祭拜靖国神社甲级战犯的亡灵。不能证明其侵华战争具有“战争的公认正义性”。虽然他们想证明。


另。楼主在举例叙述时。用的明显不是同一评判标准:
九一八事变
假如B类战争中双方都有屠*杀平民或士兵的行为,仍然需要使用这个词。
中共对大陆的占领、国民党逃离至台*湾。

不研究啦。呵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0 08: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中正,木曲有度又伸,金避刚折生水学柔。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0 08:54: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昭然若揭。欲盖弥彰。

偏爱。偏袒。喝多了。记错了。

退出这个所谓的讨论。因为中国史书也好外交辞令也好都已经很内敛很“儒雅”“客观中立”了。再进一步“吝观中立”的话就过头了。对不起祖宗先烈们。
88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30 17: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lz好文!

为何现在还不编写清史和民*国史,以接续正史?正是这个原因!

如果把这些“现代”词汇放进史书,那可以看到一部多么可笑的历史:秦始皇解放了全中国。。。。。楚汉战争可以改名为抗楚战争,汉高祖再一次解放了全中国。。。。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1 01: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 为何现在还不编写清史和民 国史,以接续正史?正是这个原因!

是的!

> 秦始皇解放了全中国。。。。。楚汉战争可以改名为抗楚战争,汉高祖再一次解放了全中国。

这几个例举得好。B类战争(无明显正义性的战争,见32楼)使用非中立语言的确更可笑。

现在重读四个月前的讨论,有一个新的想法。虽然没有统计数据证明,但我的感觉是中国大陆以外的作者所写的历史书总的说来在语言中立性上做得更好。假如其他人也有这个感觉,那我们真的需要有些反思。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31 05:4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ong321 于 2014-6-8 04:19 编辑

中国史书所称“抗日战争”在大多数语言的史书中称“第二次中日战争”,在日语和韩语中称“日中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称“朝鲜战争”。一个历史名词在不同语言中有不同称谓在大多数情况下可能无关紧要,但假如含有丝毫立场或主观意见的成分,就值得我们考虑:它是否需要与世界大多数国家的称谓统一,以表明对历史尽量做到客观、公允。
----------------
上述这一开篇,是拿一个“抗日战争”和所谓的“第二次中日战争”来对比说事,再说所谓“客观、公允”,已经是在欺骗啦!

“抗日战争”是当时中国人对这次中日战争的正式称呼,也简称“抗战”,若是中国人写史或写文章,都会用这个词来写这个事。

所谓用 “第二次中日战争” 来表述这次战争才是“中立”的,那是说这个表述者是第三国人,或不是当时的同盟国人。

若要求中国人或当时的同盟国人不用“抗战”,而是用所谓 “第二次中日战争” 来表述这次战争,这无异于当年的日本鬼子用刺刀强迫中国人学日语!

甲进攻乙,甲说“进伐”,乙说“来犯”,同一件事情,立场不同则表述不同,这是常识,无关乎“客观公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1 07: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ong321 于 2014-10-31 21:27 编辑

> “抗日战争”是当时中国人对这次中日战争的正式称呼,也简称“抗战”,若是中国人写史或写文章,都会用这个词来写这个事。

不是都会用,只是迄今为止习惯了。

> 所谓用 “第二次中日战争” 来表述这次战争才是“中立”的,那是说这个表述者是第三国人,或不是当时的同盟国人。

是的!

> 若要求中国人或当时的同盟国人不用“抗战”,而是用所谓 “第二次中日战争” 来表述这次战争,这无异于当年的日本鬼子用刺刀强迫中国人学日语

你的比喻不甚恰当,不过心情可以理解。

> 甲进攻乙,甲说“进伐”,乙说“来犯”,同一件事情,立场不同则表述不同,这是常识,无关乎“客观公允”。

说得对,只要弃用褒贬词就好。你这里的“立场”是中性的,很好。但其他人可能将“立场”与语言的褒贬紧密联系:通常是站在甲方对甲方褒奖,对乙方贬抑,偶尔也会出现反转(如痛恨本国或本民族、仰慕“敌”方的历史家),那样的“立场”是坏的、错误的,它很可能影响史实描述的客观性,并且这样写的史书一般使用期限有限,在世界范围内的读者也不会太多。有鉴于此,我更希望历史家跳出立场,以第三方的身份描述史实,当然,那不是使用中性或非褒贬性语言的必要条件,甚至也不是充分条件,只是那样做更容易规范作者的思维,使他较为不容易滑向偏袒一方的误区。

最后再重申:A类战争数量很少,如果在A类战争中使用中性语言仍然存有争议,完全可以暂缓实行。而B类战争占绝大多数,我们应当尽量做到。例如,不要在淮海战役(徐蚌会战)中说某方的士兵“英勇顽强”而说另一方“顽固抵抗”,对获得或失去中国大陆的占领说“解放”和“沦陷”,因为这体现了史家的主观倾向,而这个倾向是不必要的,很可能也是短命的。

我感到提倡用中性语言描述历史对中国人来说比较困难,这可能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有关。《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中的“克”历来被史家称颂,但到了21世纪的今天,我们应该反思这种寓情于史的习惯。作为只可单方面使用的动词,它有必要吗?它真的有助于客观地描述历史吗?它和其他春秋笔法导致作者夸大或有意忽略了某些重要的历史细节吗?我的回答分别是不、不、是。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