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10|回复: 1

[各地风情] 四川金川千年牛皮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18 21: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川金川千年牛皮船
转自:四川民俗

  夕阳轻抚的粼粼波光上,
  巍峨雪山依恋着浩瀚江水的柔情,
  万里梨花绽放出生机蓬勃的芬芳,
  悠悠牛皮船哟荡漾在如诗的美景中。
  旖旎大金川江,流淌出千年的故事,荡漾出万年的风情。在这片火热的土地上,你能感受到嘉绒人的坚韧意志,你能品味出东女国后裔的几许浪漫,而千年牛皮船又赋予金川人文风俗浓浓的传奇色彩。
  牛皮船是藏区水上主要运输工具。吐蕃王朝第九代赞普布达贡杰时期(公元前2世纪),雅隆部落的居民便用柳木绷起牛皮,制成船在江河上行驶。《西*藏志·卫藏通志》载:在藏江处"其渡设有皮木船,以备通涉"。在布达拉宫的一幅体育壁画中描绘了人们在湍急的河流中,利用牛皮船开展竞渡的情景。 牛皮船是藏区独有的渡河工具,船工用木桨划船,可以摆渡、运输、捕鱼。船工间常用牛皮船比较技术、比较力量、比较速度,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水上竞技体育活动。
  而位于川西北高原的四川省阿坝州金川县的牛皮船始于何时,至今尚无定论,对牛皮船的记载最早见于《隋书》附国传的记载中;"附国者,蜀郡西北二千余里,即汉之西南夷也。有嘉良夷,即其东部,所居种姓自相率领,土俗与附国同,言语少殊,不相统一﹍嘉良有水,阔六七十丈,附国有水,阔百余丈,并南流,用皮为舟而济。随后在《旧唐书》卷197《东女国传》也有记载;"其王所居名康延川,中有弱水南流,用牛皮船以渡"。可以推论:金川牛皮船的出现,至少是在公元七世纪以前。当时,位于金川安宁乡的雍忠拉顶寺(今广法寺)已经成为笨教的传法大寺,笨教的文化最高中心,来自康巴、嘉绒,安多以及青海、西*藏、甘肃等地的住寺僧从达二千余人,各种庆典时,信众集聚该寺近万人,香火非常旺盛。该寺寺址位于金川河东岸,河面宽阔,水流平缓,在整个大金川河尚无一座桥梁的情况下,要解决跨河交通,加之金川特殊的地域是造就牛皮船的客观条件。大金川河自北向南把金川一分为二,河流年流量大,且沿河谷多开阔,没有水流湍急的峡谷,建桥、架溜索都较难,这时古老的牛皮船便应运而生,清人王昶曾对对牛皮船的产生作了这样的描述;“无由缆作索,讵可悬溜筒。番中多牦牛,千百皆蒙茸。道毙取其鞹,价贱物易充,绷之三四迭,问渡可奏功。┉┄”。清人胡经德在《皮船渡》里也有了如诗般美妙的记述:"巧制皮船荡碧来,团恰受两三人。船轻巩用黄牛革。蓬转桡飞绿水滨。夜棹归来圆如月,春江放去稳如轮。何年杯渡留遗迹,普济群夷乐化淳。"从此,在千年的岁月里,在四季的变幻中,千年牛皮船承载了一个女性王国的盛衰,带去了一个部族的血泪,托起了红色岁月的激*情。
  金川牛皮船制作相当精巧,其底部为整张牛皮(不能拼接),周围用三至四片牛皮拼接而成,缝合后用子胶(松香加上头发丝)填缝防水,牛皮船外部还需经常打蜡,以保持船经久耐用(行家称,阉割后的牛,皮质较好,又厚又有柔性)。船的骨架是用柏树枝条或一种叫“对节子”的灌木枝条扎结而成,一般有2-3厘米粗细,共有三道圈,一般情况下,吃水线在头道圈至二道圈之间,超过二道圈则载重量就过大了。行驶时,船师双脚紧蹬船底骨架,双膝微曲抵靠船围,双手执浆,左右拔水,只有在峰头浪尖或急流险滩时,才奋力直插几浆,船一般运送2-3人,最多4-5人,但必须对称坐(实际上蹲)以保持平衡,同时在船上万不可乱动,一切要听船师的安排,最大的牛皮船可承载达千斤。不行船时,船师翻起船身,以浆为扁担,横撇于骨架上,沿岸肩负而行,仅重四五十斤,最大的船也不上七十斤,整个牛皮船形如一口大铁锅,口径1米到2米,清人李心衡在《金川锁记》中这样描述:“用极坚树枝作骨,蒙似牛革,形圆如。一人持浆,中可坐四五人,顺流而下,疾於奔马,顷刻达百里。”而且古人曾把金川牛皮船与青海一带的牛皮船作了比较,他们认为青海一带牛皮船渡江时只能载一人,而且会把下身打湿,不论是在人数上还是安全上,都无法和金川牛皮船相提并论。清人曹三选在《皮船涛》对金川牛皮船作了这样的描述;“随波奔荡傍斜阳,万倾江水一苇杬,太乙莲花应并试。杜陵春水正相当,圆如月镜浮沦海,稳想惮怀渡法王。若把浑脱相比拟,未知谁理种中央。”文章里对这千年人文景观有了详细的描写,使人能充分感受牛皮船的别样风情。
  相传,一千多年前的古东女国,一位女官高霸,其地位相当于宰相。在黎明时分乘牛皮船从格尔丹寺沿河而下,在奔泻的大金川江上顺流而下,到达噶延(今安宁)时,正值曦日初升,女官高霸向女王报告了一路考察的情况,女王很高兴,赞赏高霸行动快捷,并发布命令,多选牛皮船,充备军用。从此牛皮船成为女王十分宠爱的交通工具。在随后的千百年里,东女国的后裔就是依靠这种制作巧妙的牛皮船往来于大金川两岸。后来在清代时期,绥靖屯务李心衡曾有公事坐牛皮船从(现县城所在地)到崇化(安宁)屯署。他在文中这样说:“忆往年事上府,曾从绥靖屯署坐皮船而下。晨发,饭时抵崇化。电掣风飙驰,历危滩百道。崇化屯务蒋榕园别驾相留,围棋竟日,行李由旱路薄幕始到。”可见牛皮船在当时的出行速度上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难怪李心衡会写出《卡塘渡》这样大气的诗篇。“春水桃花激箭流,截江一叶晓风遒。皮船曾触惊涛险,炊黍时中百里游。”如今在金川江面上,随处都可以看到人们乘坐牛皮船悠闲撒网捕鱼的情景。同时牛皮船还成为漂流探险者们漂流大金川的首选工具。"
  牛皮船是大渡河上最古老的交通工具之一,有近千年的历史,是研究古东女国、嘉绒藏族历史等方面的重要实物依据,而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当红四方面军近万名红军到达金川时,牛皮船更是发挥了它独有的价值,激*情满怀的红军战士们带着革命的火种,肩负着解放贫苦大众的重任,在蜿蜒的大金川江坐上牛皮船,满载着革命的希望,驶过宽阔的大金川江,迈向长征胜利的又一步,大金川两岸也成了红色的海洋,许多优秀的金川儿女从此也踏上了革命的征程。
  在即将结束此篇文章时,不由地想起了古人李栋对牛皮船渡江所作诗篇,“牛革装成月镜同,随波荡漾任西东。稳如宝筏浮沧海,活似灵槎泛碧空。两岸夕阳随短棹,一江秋水送轻风。试看杯渡何曾异,顷刻飞腾百里中。”是呀,牛皮船渡江这绝美的风情在历代文人的妙笔下,展示出让人叹为观止的神奇画面。站在碧绿的大金川江畔,遥望夕阳下的千年牛皮船,你可以想像它引起多少古今文人的诗情画意,演绎出人间无数浪漫传奇的故事。你可以深情地去体会古老大金川江那款款的身影,曾勾起多少漂泊异乡的游子对故乡那份淡淡的情愫。

npc006.jpg
npc106.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0 08:52:5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诗文可知,牛皮船仅适用大金川江水流平缓处往来,实用性不强。同时这个不懂与时俱进进行工艺改革的牛皮船真的谈不上故土风情的魅力。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