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79|回复: 0

“氢弹之父”于敏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9 23: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5-1-10 10:38 编辑
2 U/ J; B& W0 q) M8 A" A# _6 f  ~  s( w5 @
“氢弹之父”于敏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7 S8 u- l3 _) l# h0 y& }【来源:中国新闻网. P6 o+ b% s$ T, J. D
“两弹一星”功勋于敏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奖金500万。
& e) Q6 \* S& e) N1 C3 K ym0511.jpg
0 D1 M5 R9 x  B, v7 f( b  2015年1月9日,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于敏院士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6 C3 y* n( [* n* ~1 l- I ym006882.jpg 6 c# I$ K+ L4 B8 i# D" f& v
ym2511.jpg
* G+ s8 U; U3 ~! @% h9 {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每人奖金500万元人民币,此前已有24位著名科学家先后获此殊荣。3 C! M2 z2 O6 a
  于敏院士生于1926年8月,天津宁河人,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历任二机部九院理论部副主任、九院副院长、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副主任等职。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
4 t1 _( F* R. @7 ~) C3 v1 W  他于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 F7 X* l) {& n6 b- g" E  20世纪50年代,于敏率先在国内开展原子核物理理论研究,与合作者找出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物理的空白。他曾与北京大学杨立铭教授编辑出版中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原子核理论讲义》。他还是中国惯性约束聚变和X光激光领域理论研究的开拓者。- b& F3 u' {! M: X1 [' O6 Q
  于敏不仅是核物理学家,也是中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他在核武器理论研究和设计方面屡有突破。
3 |5 x* T5 I$ w0 x. D$ F8 p) }  在氢弹突破中,于敏组织攻克实现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形成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带领科研队伍完成了核装置的理论设计,并定型为中国第一代核武器。“氢弹突破和武器化”项目获198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7 m' {; ^0 C  {! L3 H' g
ym1511.jpg ) [! L& ?3 r$ E( L
  在核武器小型化方面,于敏领导突破了一系列关键问题,为中国第二代核武器研制奠定可靠基础,该项工作获198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 R, T( Y2 [7 G  在中子弹突破中,于敏作为主要领导人和参加者,提出了中子弹的设计指标、明确了中子弹探索的主攻方向,指出了某些关键技术问题和难点,该项工作获198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4 e- y3 ], }$ o. _2 o% Q/ D  在核武器基础理论发展中,于敏揭示了武器核反应内爆过程的运动规律,解决了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及弛豫过程,辐射波与冲击波的传播规律等一系列基础问题。他参与的“原子弹氢弹设计原理中的物理力学数学理论问题”研究获198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O* E' M5 |/ \: |; C+ ]* q3 \9 z
  在核武器发展战略中,他曾与邓稼先(1924-1986)联合提出“加快核试验进程”建议,中央果断决策,在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前提早规划,为中国提升核武器水平发挥了重要的前瞻作用。- s9 D5 E1 O0 ?
ym2521.jpg " B+ y, G2 f* `
  20世纪70年代起,于敏在倡导、推动国防高科技项目尤其是中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国惯性约束聚变和X光激光领域理论研究的开拓者。0 B, ]  B% S( Q* k0 l2 E/ L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