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24|回复: 0

神炮手赵章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3 22: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神炮手赵章成/ d2 t; d: s' S9 \
转自:中国将帅
7 I% Q% ]; M/ ?: p6 `. O8 v zzc04f03.jpg 7 H. X7 ]8 {1 h& m5 M! r4 r
  开国少将赵章成(1905-1969),河南洛阳人,原是西北军的迫击炮手,尽管没有什么文化,但在严格的旧式军棍训练下他结合自己的天赋和战斗经验,练就了精湛的迫击炮操作技术,射击技术十分娴熟,而且总结出许多土办法,在军史上写下了特殊的一笔。! F& d- d2 Y& X+ a9 c9 x
  1931年赵章成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三军任炮训队队长、红三军第九师炮兵连连长、红一军团炮兵营营长。第三次反围剿结束时,我军不但有迫击炮,还有三七平射炮,红1军团将两个炮兵连和一个工兵连组成了炮工营,赵章成担任营长。在黄陂战役中,他指挥炮1连参战,当时雾大看不清目标,赵章成从敌人自动步枪声判断敌指挥机关在大龙坪,立即调正炮口,朝大龙坪猛轰,打跨了敌指挥机关。第二天战斗未结束,红1军团部附近突然出现大群敌人,当时红1军团部只有电台人员和炮2连,赵章成急忙带着20多名精干的战士迎击敌人,没想到这些敌人误认为赵章成他们是自己人,500多人糊里糊涂当了俘虏。
: u4 Q; q: Y( H6 p; j( w% W  在长征途中,赵章成的迫击炮更显示了威力。乌江战斗中,杨成武团第一次强渡和夜间偷渡都告失败,第二次昼间强渡,赵章成指挥炮兵营进行火力支援。赵章成仅经过简单的目测和一发试射,第二发就准确击中目标,摧毁了对部队威胁很大的敌火力点。接着,他又以准确的炮击打在敌反击部队的冲锋队形中,敌方反冲锋随之溃散,红一方面军渡过了天险乌江。赵章成名声大振是在强渡大渡河,当17勇士强渡大渡河,双方展开炮战,17勇士登岸后,没有可依托的阵地,完全暴露在敌人密集的火力之中,杨得志急令炮兵火力援助。当时只剩下三发炮弹,赵章成卷起衣袖,平直伸出手臂,树起拇指,一连串唱出方向、标高、距离等数字。第一炮在反扑的敌人堆里爆炸,第二炮命中了敌押阵的指挥官,当敌人准备再次冲击时,第三炮把敌人的队形又炸乱了。这时17勇士占领了有利地形,第二船勇士也登了岸,守敌弃阵而逃。赵章成这三炮,在决定战斗胜负的关键时刻,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这神奇的三炮,永远载入了我军炮兵史册。林彪对赵章成的评价是:“要象赵章成同志那样,使技术达到了艺术的标准。”
- O5 U4 Z/ ?' b, T1 E7 j& A  与众不同的是,赵章成又是一位没有文化的技术干部,加入红军时他甚至还是文盲。入党后,赵章成仍然保持着他中国农民式的佛教信仰:不愿杀生造孽与相信轮回转世。他在作战开炮前总要祷告一番,说自己是奉命开炮,冤魂不要来找他。长征时还坚持着这个祷告习惯,在当时红一方面军的中级干部中一直传为笑柄,而他的这个习惯直到长征结束后才完全放弃。几十年后的宣传材料中,将赵章成口念“阿弥陀佛”之词改成了“托马克思在天之灵”,也算一种演义。大概由于需要技术干部和战斗频繁等原因,在苏区残酷的肃反中,赵章成却从没有因为他的这个习惯受到任何的冲击。
0 Y- b: y+ [# _, ?6 R2 h( N0 I  抗日战争时期,赵章成担任八路军总部炮兵团营长、129师炮兵主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炮兵主任。一次战斗中,八路军缴获了三门迫击炮和一批炮弹,但参战部队中竟然没有一个人会操炮,而战斗又急需炮火支援。于是指挥部门急调本不在战场的赵章成快马赶来,并且专门选了六名战士供他指挥。炮击开始,六名从未摸过炮的战士在赵章成的口令指挥下为他的不同目标给炮弹改装不同药包,而赵章成则一个人同时操纵三门炮进行不间断的射击,直到三门炮的身管都打红了。战斗结束后俘虏供称,日军指挥官根据炮火的准确和密度判断八路军有一个迫击炮排在进行齐射!百团大战打管头时,为了把日军从碉堡里赶出来,赵章成把迫击炮炮弹里的炸药倒出一部分,填满辣椒面,再装上引信,共制作了20发这样的炮弹。为了提高射击效果,赵章成率炮兵连把阵地推进到距敌150米处,表尺打到50度,亲自瞄准试射。攻击开始后,4门炮实施抵近射击,一股股浓烈的辛辣气味涌进敌人碉堡,日军以为我军打毒气弹,纷纷弃堡出逃。
' Q; z: P7 Q/ [" Z0 z2 O9 ]  1940年百团大战的最后一战关家垴战斗中,八路军包围了日军的冈崎大队。敌人占据了一个山头,居高临下,用十几挺机枪组成了一个密集的火力网,进行顽抗。步兵进行了几次冲锋都没成功。硬攻不下时,赵章成带一门迫击炮和十几个人,悄悄运动到一条断崖下。敌在上,我在下,距离只有三四十米,赵章成用高射角特种射击的绝技克敌制胜。在测量好距离后,他采用88.5度的特大射角,抱好炮,以每分钟四、五十发的速度一口气也不停地进行超速射击。在射击过程中,有8个炮兵开启炮弹箱准备炮弹,四个人不停地装引信,都跟不上赵章成一个人的射击速度。他六分钟内连续发射240发炮弹,平均一秒半一发,炮弹成串飞上天空落入敌人阵地,造成大量杀伤,轻重机枪也全成了废铁。。有人说,这是空前的一次迫击炮射击。据过去的记载,迫击炮最快的速度是一分钟30发。
6 ]6 m( j/ u% Q  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在只有一根光溜溜的炮筒的情况下,赵章成也能一炮命中。他在战斗中摸索出一整套非常实用、有效的迫击炮简便射击法,能在各种意外的条件下从容应战。比如,在迫击炮座板、炮架丢失或损坏时,如何架炮射击。还比如,在没有方向盘和瞄准镜的情况下,如何确定射击方向、进行瞄准;在没有射程表的情况下,如何计算修正、保证射击;甚至在迫击炮所有的零部件全部损坏,只有一个炮筒时,赵章成对如何进行射击也全都了然于胸。
% v- M5 X4 j/ H& X; w% B; \  抗日战争后期,八路军总部的兵工厂开始生产步兵炮,请赵章成到兵工厂做技术指导。时任太行山区司令员的刘伯承(1892-1986)和小平(1904-1997),指示赵章成想尽一切办法用迫击炮把碉堡摆平。在战争的关键时期,赵章成接受了迫击炮创新的特殊使命,奉命组成迫击炮平射研究班。迫击炮无法进行平射的原因在于,炮弹必须由炮筒前端装入,炮身一旦放平,炮弹就无法下滑去击发雷管打火。有人注意到了擦炮用的洗把杆,它上面有一个空心圆孔也许可以用来套住炮弹,用力助其下滑来击发雷管。试验居然成功了,炮弹能打出去也能打中目标,但洗把杆也飞出去好远,在那战场上那就不行了,总不可能派人去把它捡回来。赵章成凭借出色的观察力和联想力,大胆提出用太行山上随处可见的高粱秆代替洗把杆送弹激发。高粱秆激发炮弹法在实战中取得了成功,也受到了步兵的欢迎,但赵章成认为这种方法在技术上还存在严重缺陷,如果高粱秆在加工或使用中出现失误,射击时就有堵住炮弹就会发生炸膛的危险。研究小组受到掷弹筒的启发,又想到了用拉火击发的办法,在炮的尾部增加了一节400毫米长的尾管,采用拉火击发装置,并将底盘倾斜着地,使炮筒与地平线的倾角保持在5度以下。这样,82迫击炮达到了既能曲射又能平射,具有步兵炮的功能。随后,赵章成带领研究小组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来验证在不同的距离上打垂直目标的可靠性,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战,在战场上创造出小炮代替大炮,曲射炮代替平射炮,一炮多用的奇迹,称得上是战争史上的创举。6 k$ ~- H+ c( n2 x. v  Q
zzc14f13.jpg % `8 _( N5 G! g3 J" @
  解放战争时期,赵章成历任晋冀鲁豫军区炮兵主任、炮兵旅旅长,第二野战军炮兵3师师长、特种兵纵队参谋长。建国后,赵章成任西南军区炮兵司令员、炮兵第3训练基地司令员、炮兵14师师长。1954年,赵章成赴朝鲜,任志愿军炮兵指挥所司令员、志愿军炮兵第二司令员,获朝鲜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六十年代的“大比武”运动中,赵章成又一次成为军内的新闻人物。赵章成下到基层连队,与战士们同吃同住,言传身教。当时,《解放军报》和《解放军文艺》对赵章成的教学活动都作了长篇报导,八一电影制片厂将他的教学拍成了详细的军教片在全军放映。在影片中有一组镜头,赵章成挺身而立,左手托着没有炮架的迫击炮身管,右手接过旁边递来的炮弹,一发接一发地不停射击,靶标被一个个地击毁。1969年11月,赵章成因心脏病突发,病逝于北京301医院南楼。他逝世后,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堂第一室,与已去世的国家和军队高级领导人共处一堂,在他的灵前,摆放着两座精制的迫击炮模型。
+ n' F* V9 l1 R zzc14f03.jpg
0 B( c* `; B8 |# C- T  u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