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16|回复: 0

[其它] 浙江衢州非遗手工木杆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1 21: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浙江衢州非遗手工木杆秤
信息来源:衢州新闻网

  百年老字号,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徐正源秤店”
  踏进徐国祯这家很不起眼的小店时,只见他鼻梁上架着老花镜,正在埋头给一杆秤镶铝星。他拿着自制的木钻,先在秤杆上钻出一星星整齐的秤孔,然后将细铝丝插入秤孔,用“钉秤刀”快速割断铝丝,然后轻轻敲一下,一颗闪着鲜亮光芒的铝星就镶在了秤杆上。
  老人表示,在民间有这样的说法,“不识秤星,难以当家”,杆秤上能看见的有16颗较大的铝星,7颗代表北斗星,6颗代表南斗星,还余3颗星,分别代表福、禄、寿三星。使用秤的买卖人售货给顾客时,如果短秤一两,则无“福”;缺二两,则无“福”失“禄”;少三两,则无“福”失“禄”还折“寿”。
  徐国祯祖籍金华永康,从他高祖父那辈起,做秤就成了他们家的家传手艺。清末的时候,徐国祯的祖辈带着这门做秤手艺来到衢州,第一次在县西街挂出了“徐正源秤店”的招牌。因为手艺好,价格公道,秤店生意兴隆,分店一度扩展到江山。
  说到这,徐国祯指着墙上挂着的一根一人多高的大杆秤说:“这杆秤是我爷爷那辈的师傅做的,最多能称六百斤的重量,虽说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但至今依然非常准。”1915年,徐国祯的父亲就是带着这杆老秤来到常山,开起了现在这家“徐正源秤店”的分店,历经岁月变迁,衢州县西街和江山的“徐正源秤店”都已先后消失,仅剩徐国祯的常山分店顽强地保留下来。
mgc950.jpg
  做人要讲道义,做秤要凭良心
  “不到十岁,我就开始跟父亲学做秤的手艺,推算起来,我是常山木杆秤制作技艺的第六代传人。”当76岁(2014年)的徐国祯亮出那两块祖传的“红木天平”招牌时,那潇洒豪迈的姿态无人能及。“这在当时可是金字招牌,它们就是好秤的保证。”
  徐国祯表示,传统手工制秤的工序十分繁杂,有一百多道工序。要经过选料、制坯、刨圆、套铜套、配砣、装钩、分级、打眼、磨光、校正等工序,才能做成一杆完美的秤。木杆秤选材很挑剔,一般选用纹路细腻且木质坚硬的木材,为了保证木杆在使用中不容易开裂,选中的材料还要放在干燥处风干一年左右,等木料定型后,选出笔直不弯曲的来做木杆。选好的木材经过凿、刨等处理,变成笔直的又长又细的椭圆柱体,再用细砂布蘸水,打磨成两头略细,中间略粗的木杆,最后在木杆两端套上铜皮或铝皮,这样杆秤方显其雏形。老人比划着说,“一条秤杆做得好坏,关键看这条秤杆刨得好坏,秤杆上下了多少功夫,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接下来的工序,便是制定刻度的精细活计,在打磨好的秤杆上找准支点,用砝码校验,镶上秤星。最后为秤杆上色,待晾干后,原木色的秤杆就变成了大家市面上看到的紫褐色,至此,一杆木杆秤才算真正完成。六十多年的时间里,徐国祯以其精湛的手艺,成为了常山颇有名气的手艺人。
  徐国祯很小的时候,就曾听父亲说起以前奸商在秤上做手脚的事,后来在他六十多年的制秤经历中,也遇到过一些心怀不轨的商人请他帮这样的忙。一次,有人出3倍的价钱让他做一杆“诡秤”,对于这笔“横财”,徐国祯断然拒绝。他说,父亲曾教导他,做秤人必须具备三德:手艺德、仁德和道德。除了祖上传下来的制作杆秤的老手艺外,做秤人的良心也不能丢。“我要是帮他做了‘诡秤’,就是在帮着他坑老百姓!”老人说,“诡秤”有各式各样的“机关”,他一眼就能看出来。有人拿“诡秤”让他修,他干脆将“诡秤”给修正了。“做人要讲道义,做秤要凭良心。”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这家百年秤店背后最为朴素的坚守。
  如今,对于电子秤大行其道,木杆秤渐渐隐退的现状,徐国祯满怀遗憾。手工制秤的工序非常复杂,利润也很低,徐国祯算了一笔账,一天下来,店里只能做出3杆称重15公斤的公秤,一杆秤售价30元,一个月下来最多能卖出几十杆,除去成本,赚的钱实在不多。为了维持经营,他的儿子已经在店里卖起了电子秤。
  岁月在逝去,但对于许多人来说,对木杆秤的记忆却不会因此而磨去。
  如今,还有许多上了年纪的街坊,依然会找徐国祯定做一杆手工秤,偶尔路过的游人也会因为好奇,而买下一杆做工精致的小秤带回家。对此,徐国祯觉得很安慰。他说,只要还有一个人买,他就会坚持把这老行当做下去。因为,他也舍不得就此放弃这门做了一辈子的手艺。
  徐国祯说,只要还有一个人买,他就会把这行当做下去。
mgc951.jpg
  手工木杆秤,称起岁月的分量。
  歌里唱道,天地之间有杆秤。作为旧时商品流通的主要计量工具,手工木秤曾经活跃在大江南北,代代薪火相传。在锅碗瓢盆的琐碎间,人们不断地赋予秤文化内涵——公平公正的象征,天地良心的标尺;还有些人视秤为吉祥之物,用于镇邪而供奉于正间堂内。然而,随着计量工具的推陈出新,曾几何时,木杆秤已经悄然被电子秤、弹簧秤所取代,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仅作为一种情感符号,留在老一辈人心间。
  在常山县城西边有一条长满梧桐的街道,这条街有着一个极朴素的名字,大街,徐国祯的秤店就坐落在大街繁盛的绿荫下。店面简陋,仅有两个刷着绿色老漆的柜台,但走进店内,却发现别有洞天,墙上陈列着各种规格的木秤,大到称上百公斤的大秤,小到称几钱几两的精致药秤,非常齐全。特别是店里那两块祖传的红木招牌,更是记载着沉甸甸的岁月分量。
  “秤”意味着什么?在徐国祯老人眼里,“秤”不仅是称量物品的简单工具,同时也是公正和道义的代名词。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