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21|回复: 31

[原创] 偶言“无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29 10: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比如“脏”,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脏”, 当然也有“干净”。
可是, 没有人的地方, 就没有“脏”, 即便有时也会产生一些我们认为的“脏”,但是大自然会“自动地”恢复到自然状态。 而这种“自然恢复”跟我们人类的“打扫”是绝对不同的。
所以, 人类的“打扫”就是“有为”, 而大自然的“自然恢复”就是“无为”。 人类的“有为”自然要“有不为”, 而大自然的“无为”, 则自然“无不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9 15: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域中有四大,而静居其一焉 】 =自然恢复。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29 22: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自然的动物在家门口的“打扫”行为呢?还是“无为”的吗?  】

好问题。

但实际上,动物们是没有我们概念中的“打扫”行为的。 所有的动物都没有打扫它们的巢穴的行为。 可以说, 它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打扫”, 实际上, 它们也并不需要“打扫”。
这是因为另外有“无为”为它们“打扫”。

就是说,“无为”, 并不是那些动物们的行为。 假如某些动物的确发生了“打扫”它们的巢穴的行为, 这种行为与我现在所讨论的“无为”仍然是有区别的。

因此, 可以认为“无为”,就是“道为”。 “无为无不为”就是“道为道不为”。
即“无为”并不是人的自觉的行为。

从某种意义上说, “无为”就是“无之为”, 或者“无中之为”。
这里必须涉及重新思考老子的“无”观念。
即“无”不是“什么都没有”, 而是内容非常丰富的, 只是我们不能感知而已。
所以, 我们对“无之为”也“无法感知”。
对于人来说, 就应该是, 由于“无”的作用而发生的行为, 可以理解为“无为”。 而人自觉地做出的行为只能是“有为”, 即这是“有中之为”, 而且我们可以清楚地感知。

而“神圣0俏丫儿”问题中的“动物的行为”, 当然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因为动物不具备我们人类的“意识能力”, 所以它们的行为也是“不自觉的”, 似乎也可以归于“无为”, 但这种行为(无为)与我的叙述中所讨论的“道为(无为)”是不一样的。

其实, 人的“行为”为何不是“道之为”呢?
似乎问题又回到了“道”那里。
这只能是由于“人的特殊性”。
实际上, 人类当然也必须在“道”的统御下, 从这个意义上说, “人的行为也要由道控制的”,
这里其实已经到了“语言(思维)表达的限度”的问题了。

就是人们对于自己行为的“支配”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人们通常认为“人类的行为由人的思维来支配”, 这是已获公认的。
所以, 在老子的理论中, 其实就是将“道统御下的万物的行为再划分为两部分: 人的思维支配的人的行为, 和人的思维不能支配的人以外的行为”
所谓老子的“有为”, 其实就是“人的思维可支配的人的行为”(尽管并不十分准确, 但可以做出适当的表达了)

这样, 大概可以做一个区分, 所有“人的行为”中, 受到“思维支配”的行为部分都是“有为”, “思维无法支配的行为部分”则可以视为“无为”。 很简单, 人的思维无法支配的部分, 就完全由“道”来支配了。 即人的行为总有一个“支配者”的。

所以可以说, 人的思维可以支配的行为, 可以认为是“道”通过人的思维来实现的支配过程,
人的思维无法支配的行为, 就是“道”在直接支配的过程。

所以, “有为”“无为”的分界点应该是“人的思维支配过程”

而有人试图在“人的思维支配下的行为中, 再进行‘有为’‘无为’的划分”,其实是不可能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9 23: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先生,不可感知的“丰富的内容”是如何知道的呢?
莫非臆想。。。。。。?

“无为而治”,是怎么样的治法?
能知道的为都是“有为”,那么只有用无法感知的丰富的手段去治理咯。。。。。。{:soso_e144:}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9 23: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9-29 23:18 编辑
浑沌道长 发表于 2015-9-29 23:05
“无为而治”,是怎么样的治法?
能知道的为都是“有为”,那么只有用无法感知的丰富的手段去治理咯。。。。。。{:soso_e144:}?

混沌先生似乎应该首先厘清一个更为在先的问题:在道德经中,“无为”这个概念是否只能有一个解释吗?
或者更为直接的问题是:“无为”的用法在道德经中只有一种吗?


以上问题是我在你自己那个帖子的8楼提出的;
看来你没有很好地予以思考;
建议混沌先生不妨在这个帖子的语境下好好想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9 23: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9-29 23:17
混沌先生似乎应该首先厘清一个更为在先的问题:在道德经中,“无为”这个概念是否只能有一个解释吗?[/ba ...

故兄,其实我早已答复您了,只是您的心态妨碍了您的理解罢了。

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即为“无为”。
但何为“适当”,是以自然为基础的,这包括“礼”。
应时而顺势,安份且守纪。。。。。
就如警*察,看到小偷不抓,也是一个“有为”的动作。。。。。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30 05: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付道长先生真实一件头疼的事。
你到底看没看过《道德经》啊, 不要再提这种低级的问题好不好。

《道德经》说: 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
就是说, 连天下万物都是从“无”生出来的, 你说“无”里边是不是应该“内容丰富”呢?
你可千万别以为“无”中因为已经生了“天下万物”了, 因此里边已经没什么了。 你既然都不相信“无”里边的“内容丰富”的, 那么你怎么会认为“无”中的内容已经“都生完了”呢?

象你这么读《道德经》 好像幼童在背《三字经》了。你应该早已过了“熟读”的阶段了吧?

又无厘头地来了一个“无为而治”的问题。 你到底是哪边的?
“无为而治”是儒家观念, 里边的“无为”与老子的“无为”是不一样的, 明白?
老子没有“无为而治”的概念。 如果你想探讨“无为而治”, 请另开新帖。
这都哪跟哪啊?
老子的治国理念很多, 却没有将“无为”列为他的“治国方略”中, 这应该说明了什么吧?

我们在回头看道长曾经举过的例子:
【公园的行人道上,有个老人柱着拐杖,摇摇曳曳看样子快要摔跤了。
后面刚好来了个青年,他出手吧老人扶稳了,“没事吧?”,看看还行,就自个走了。
应时,是老人刚好需要帮忙;顺势,是青年正好走在后面;不失年轻人的身份,作出年轻人该做的事。
事后青年没觉得自己做了什么好事坏事,甚至乎对自己刚才的动作自然得与行路无别,虽已为之,然无以为也。“上德为之而无以为”。。。。。。】

你到底想表达什么呢?
从这个例子中, 很明显带有“道德劝说”的感觉。 似乎是为“无为”界定了一个“道德价值范围”, 就是说, 道长想表达的意思是: “无为”也是道德的高级境界。
这当然是道长的一个致命的误区。

别忘了, 老子的重要观念就是“圣人不仁”。

所以, 将你的例子稍作改动: 那个青年并未出手, 但是回头看了一下老人,“没事吧”, 看看还行, 就自个走了。
按照你的标准, 他是“有为”了吗? 还是仍然是“无为”呢?

你的这个例子, 当然是完全以人类的价值观念做判别标准, 来进行“有为/无为”的划分, 这当然也就离开《道德经》原意很多了。

《道德经》中的“有为”“无为”绝没有“道德价值”做考量因素。 只是单指“为”, 并没有“对错,好坏”的判断。

而你的例子则很明显, 因为那个青年做得好, 因而是“无为”, 如果做得不好, 就是“有为”, 这当然不行。 而且将“有为”划在“错误行为”一边, 当然更不行了。

即便再看你的这个例子, 难道只有你说的这一种方式才是“无为”吗? 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是千差万别的, 什么可能都会出现, 你根本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进行“有为/无为”的判别, 也没这个必要。 人们实际能够进行的只有“道德判别”, 即怎么样做是对的, 怎么样做事不对的。 无论人们怎样判断, 这种行为只能是“有为”, 不是“无为”。

而“无为”对人类行为的实际意义是: 老子认为“无为”对于人类来说,是“智慧”的最高层次, 所以可以作为人类自我要求和追求的目标。
而“智慧”当然还不到具体“对错”的时候。 你的“智慧”层次高了, 仍然可以做坏事的, “智慧层次”的高低并不保证你一定是做对的事情。 只不过当你的智慧层次高了之后, 你做的好事的实际作用更大, 当然如果做坏事时,实际作用也更大。

所以, “无为”作为一个“智慧层次”的概念, 对于人类就有着相当的实际意义了。

比如我举的“除脏”的例子,人们当然最好能够实现“无为”的除脏方式, 那是最理想的。 可以实现人类“除脏”的所有要求, 但是实际上人类是不能做到的, 只能尽量靠近它。 因此, 在“除脏”这件事上, 人们无法达到“无为”的境界, 只能求其次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30 07: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参考:
1:有为无为是方法中哪个更彻底更科学更人性化的问题。
2:我们理解的不到位,原因在于没有设身处地的考虑问题,道是怎样管理自然的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30 07:35:07 | 显示全部楼层
警*察看到小偷不抓,就是有为;青年看到老人摔跤不扶,也是有为。。。。
当是自然而然,力所能及,应时顺势,安分守纪。

先生现在的对错价值,完全是儒家底蕴,强行以儒家的价值观来解读“无为”。
一时又说儒家解道也是正确,一时又说儒家道家解读“无为”不一样。
先生还是弄明白儒家与道家基本上的分别吧,免得不知所谓。。。。。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30 08: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机会你去一个道观, 与那里的道士们聊一聊, 看看他们的看法。 你就会有体会了。
我们现在就确定谁是儒家谁是道家, 其实也不合适。

总之, 你不能因为“判定”谁的立场是“儒家”的, 然后就以此断定他不能正确解读《道德经》是不合适的。 在这里说,按照道长的标准, 就是典型的“有为”了。

警*察看到小偷不抓, 就是“有为”, 抓, 就是“无为”,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照这个逻辑农民种田就是“无为”, 农民不种田就是有为。
女人生孩子就是无为, 不想生孩子就是有为。
可以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30 08: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吧, 道长先生, 我撤退。
我实在不能再继续下去,看到你这样丢自己的脸,
丢道家的脸,
丢老子的脸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30 10: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浑沌道长 发表于 2015-9-29 23:54
故兄,其实我早已答复您了,只是您的心态妨碍了您的理解罢了。

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即为“无为” ...

我是终于明白了,你老先生对道德经根本连“熟悉”都谈不上——这似乎是诚心儒意的一个结论。
我建议你把原文再读二遍;
好在这里要求的只是个文本事实的问题;
认真阅读就可以了,理解能力还在其次。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30 11: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您俩看来不会明白道德经的,哪怕是倒过来也能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30 11: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愚问:
为无为,则无不为(第三章)
无为而无不为(第四十八章)
--此中“无为”是同?是异?(或“无不为”)
  谢谢了!
~~~
另:
论坛交流,斗而不破为上选!
多做点释疑普及工作!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30 11:4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更笨的疑问:
无为而无不为!
此中“而”字字义本应作何解?
是“因果”?“转折”?“或与”?还其它?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30 12: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我来了 于 2015-9-30 12:04 编辑
观云客 发表于 2015-9-30 11:32
愚问:
为无为,则无不为(第三章)
无为而无不为(第四十八章)

老子将“道的行为”定义为“无为”,如果谁能做到完全符合道的行为,那就可以认为是达到“无为”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30 12: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观云客 发表于 2015-9-30 11:47
更笨的疑问:
无为而无不为!
此中“而”字字义本应作何解?

这里的“而”显然是“转折”的意思。
因为从字面上来看,前者是“无为”,但后果却是“无不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30 12:38:19 | 显示全部楼层
观云客 发表于 2015-9-30 11:47
更笨的疑问:
无为而无不为!
此中“而”字字义本应作何解?

因果的关系,因为“无为”所以“无不为”。。。。

自然是无为的,风雨雷电,春夏秋冬全是无意识的物理现象。
然而万物欣欣向荣,顺之则生,逆之则亡。此“无不为”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30 17:4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神圣o俏丫儿 于 2015-9-30 21:40 编辑





都折在一个“无”字另加上个“不”字上啦!这“无”与‘没有’不是等价以及近似的。——都考究“无”去吧!{:soso_e120:}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30 18: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神圣o俏丫儿 于 2015-9-30 21:37 编辑
诚心儒意 发表于 2015-9-29 22:05
实际上,动物们是没有我们概念中的“打扫”行为的。 所有的动物都没有打扫它们的巢穴的行为。 可以说, 它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打扫”
你又不是其他的那些个动物,焉知动物们... ... ;——就不要想当然喽。确实有报道说过,不少的动物都会“做梦”,这又如何说解去呢?




因此, 可以认为“无为”,就是“道为”。 “无为无不为”就是“道为道不为”。
道无处不在,那就于动物上也是不会是缺席的,那它们整出点什么“无为”的也就不是件什么多惊奇的事啦!呵呵,呵呵{:soso_e120:}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30 20: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了 发表于 2015-9-30 12:03
老子将“道的行为”定义为“无为”,如果谁能做到完全符合道的行为,那就可以认为是达到“无为”了。

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 我来了 的这个理解接近。
有必要深入阐明。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30 20:33:15 | 显示全部楼层
观云客 发表于 2015-9-30 11:32
论坛交流,斗而不破为上选!
观云客先生批评得很是。

不过这位混沌先生远非寻常;
寻衅能力一流,抗打击能力超一流,最近又添了一项恶习:挑拨离间;
呵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30 21:03: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观云客 于 2015-9-30 22:20 编辑

依据论友的思路:
   如果《经》中“有”和“无”确实存在对待关系!
   那么“无为而无不为”对应的是“有为而有不为”!
   也可理解成以“无(为而不为)”对应"有(为而不为)"!
依此推演:
   如将“为“和”不为”视作目标(或状态,或对象),而“无” 理解成“不追求,不区别,不存在”!
   那么 “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中”无为“的解释就是:
            第一句中“无为”应该是“无为之道(或境界)”! 下一句就是作者对到达“无为之境界”的标准!
            即“不(会再刻意)追求‘为’和‘不为’”!
               或(再去区分“为”和“不为”已无意义)
               或(不再存在"为"和"不为")
~~~~~~~~~
如果此解释成立,倒与佛家的”不二法门“接近!

请论友指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0 13: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为,是说不住于法相,也不住非法相,法法不住相,法法无自性,法法中无有我。
有为,是说凡夫住于法相,如说我持戒,我修行。。。等等都是住于有为;或住于非法相,如住色生贪心,住声、香、味、触、法生贪心,生痴心,生嗔心,都是住于有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5 20: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今天地 于 2015-10-15 20:48 编辑
学法 发表于 2015-10-10 13:13
无为,是说不住于法相,也不住非法相,法法不住相,法法无自性,法法中无有我。
有为,是说凡夫住于法相, ...


有为法,既是依因缘聚合而生之法。无为法,既是不依因缘之法。

换句话说,有为法都是存在,无为法,是超越存在的。

要证什么是有为法,先把存在问题搞清楚。既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切物质,都是依于的人感官六识(三),而存在。离开了人,也就没有世界万物。这个三,就是人。
所以天下治与不治,完全出于人的主观看法而已。这是存在的要点。
这是无欲。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缴。

谷神不死,是为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堇。
天地,既是二,天因地果。天地之根是玄门,是一。
绵绵若存,用之不堇,天下至此已经大治。所以修行入玄门的,就没有治与不治的区别了。道家人物,就没有一个出山治天下的。因为在他们看来,天下已经大治。所不同的仅仅是因缘聚合的不同而已,这些所谓的不同,已经无关紧要。
这是无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玄而又玄,众妙之门。
玄门是一,是通往妙门,超越存在之有为法的必经之路,妙门,既是道。
道既无为。道可道,非恒道。延续,但非永恒。

无欲则刚,无名则刚柔并济,无为则无刚无柔。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5 21:45: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地 发表于 2015-10-15 20:10
有为法,既是依因缘聚合而生之法。无为法,既是不依因缘之法。

换句话说,有为法都是存在,无为法, ...

“离开了人,也就没有世界万物。”


究竟是“离开了人,就没有‘世界万物’这个概念”,还是“离开了人,就没有‘世界万物’所指之实体”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7 10:4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了 发表于 2015-10-15 21:45
“离开了人,也就没有世界万物。”

有实体吗?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器成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7 16:32: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地 发表于 2015-10-17 10:46
有实体吗?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器成之。

既无实体,那就请先生解释一下“世界万物”是什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7 18: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了 发表于 2015-10-17 16:32
既无实体,那就请先生解释一下“世界万物”是什么?

这是基本哲学,是你思维中的东西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7 19:17: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地 发表于 2015-10-17 18:16
这是基本哲学,是你思维中的东西

呵呵,也许是先生的哲学思维太高深了,我反倒越看越糊涂了。
究竟是“基本哲学是我思维中的东西”还是“‘世界万物’是我思维中的东西”呢?
我还是希望先生能不吝笔墨(其实这里用不着笔墨,只不过多用一两分钟时间而已)多开导我几句行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