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54|回复: 1

[转帖] 老子的自然观和现代文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8 16: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子的自然观和现代文明
——再次在北航研究生学会《百家论谈》上的讲话(2005年3月18日)
陈光柱
同学们,晚上好!
你们的组织者给我出了“老子的自然观和现代文明”的题目。昨天下午才告知我,仓促之间,我没做什么准备。但是,作为我们相互交流沟通、共同学习,谈一谈,也算是向你们汇报我个人的观点和认识吧。上次在这里讲的是《还老子以清白》,侧重的是秦汉以前历史上的意识形态;今天要讲的是《老子》一文的自然观和现代文明问题,现分四个方面陈述如下:《老子》一书的简单介绍;《老子》一书的自然观;关于文明小议;《老子》一书的《八十章》的解读及其认识。
一、《老子》一书简介
大家所知道的老子,不是历史上真实的老子,而只是由于司马迁的《史记》中留下来所谓的老子形象。老子也决不是春秋末之人,因为《老子》一书鲜明地打上了比春秋要早的历史烙印。通篇只能符合西周的意识形态,只符合西周的历史事实。在今天后面所讲的“小国寡民”四个字,就只能断定为西周的语言或词意。关于老子是西周末年的人这一问题,上次已经讲过,今天仅只介绍《老子》这本书。
1、《老子》只能成书于西周末,这是因为,《老子》一书中的内容:不但摒弃了“礼”和“智”(“夫礼者,忠信之薄,乱之首”——38章,“以智治国,国之贼”——65章),而且“绝仁弃义”(19章)。然而,西周后的春秋战国正是在“礼、智、仁、义”意识形态概念的熏陶下,形成了:儒、道、墨、名、法……等“诸子百家”的产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所以个人考订被人们尊称为老子的这个人,是受到周宣王临危时的重托:为了教育他的儿子周幽王,命令“老子”在“古公亶父”所著《德》论的基础上,重新修订(因已遭三百多年翻阅,磨损而残缺了的《德》论)。所以,老子历时5年多,完成于公元前776年。
另外,我们要读懂《老子》,必须知道一点“金文”的知识。金文是当时官方公开的语言,它表现出来的也就是当时的主流的意识形态(金文起源很早,它仅略晚于“甲骨文”)。我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我们历来人们读《老子》,总是利用我们所拥有的“文献”(这几乎是汉儒及后人厘订、整理过的语言,都打上了各个时期的烙印而被时代污染了),或者用出土的竹简之文意,去解读《老子》,也是不行的。出土的竹简是春秋战国期间文字,书写(包括刻画)方便,人人可以抒发情怀,相当于我们时下的网上文章。它们中的很多,基本上是非主流的意识形态!“诸子百家”的真实言论的归结整理,大都出在此时,或后来所整理出来的东西,在春秋战国当时都是行不通的。我们目前和以往的学术界,没有注重这一问题,于是造成了任意解释我们的历史的弊病,而竟成痼疾顽症!
2、《老子》书的渊源
人世间的事物,都是有其渊源的。从无到有,从先有到后有,都必须有其存在的原因,才能存在而出现在我们的面前。纵观《老子》一书,她的每一句话,都只是一个共同的宗旨:教育统治者,教育圣人;规范统治者的行为,规范圣人的行为。并且作了独到的阐述。前面我已说过,她是在古公亶父《德》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德》论是公元前十二世纪时的“甲骨文”写(刻)成的,是“藏”在龟甲内的治国宝典,她叫《龟(归)藏》!《龟藏》是从哪里发展起来的呢?她的前身是《连山》。现在分别说一下《连山》、《龟藏》。
《连山》传说夏所有,并非虚言。夏时只有符号,还没有文字。夏时的符号究竟有多少,我们不知。但是,从出土的遗址内,我们已知:距今8000年的河南“舞阳贾湖”地区的出土,就发现20多种符号;距今7000年的陕西姜寨的仰韶文化,发现120多种符号;大家所确认为夏的二里头文化,也揭示出20多种符号,并且它们独特到“一器”一个符号!伴随着铜器、玉器的出现以外;又从原来只能画在“泥坯”上的印记,经烧成陶器后而永久保存;在夏末(或还早一点)也就可在玉上刻画符号了。为什么我要说符号呢?因为我们历史上对符号问题也没有深究过,歪曲了一个深刻的问题。符号是笼统的、抽象的,它具有很广延的概括性,这是我们先民“智慧”的结晶。能够书写、刻画、刻录、灼……等符号的人,当时应为“卜”人;能够还原符号,用大家知晓的语言复述出来的人是“占”人。当符号由于需要作为永久保存写(刻)在玉上,(当时的铜器只能刻玉)则为“卦”。因为,把“玉”称之为“圭”,玉上有“卜”文为“卦”。于是,“卜”、“占”、“卦”三个字的最早含义,应是与符号一起流传开来的。这时,是没有任何“预测”、“决疑”的迷信色彩。假定传说中的“禹”是夏的祖先,那么他的行为和语言,只能用他所在当时的符号记录下来。而这既要“卜”人的努力,又要“占”人的不断宣讲、复述,以教后人!才能保证夏王朝的长期延续。就在夏王朝末期,成汤在伊尹、仲虺等人的辅助下,针对当时桀的不听“祖训”,重“巫”、“淫”、“乱”,造成夏王朝摇摇欲坠。而提出的禁“三风”的禁令,作为推*翻夏王朝的理论,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后来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这个禁“三风”的禁令,这就是后来传为《伊训》的主要精神。成汤时,甲骨文还没有兴起,还只是沿用夏时的符号。“三风”正是记录在三块“玉版”上的三个符号:“巫风”符号,只有“占人”才知道,“巫”不是迷信,而只是指“迷恋歌”、“沉于舞”;“淫风”的符号,只有“占人”才能还原成语言,指“恋女色”、“贪财物”、“恋游玩”、“迷畋猎”;“乱风”的符号,只有“占人”才能复述出来,是“不听”先人的话、“重用”奸佞的人、“不尊老”、“不爱幼”。为什么都要“占人”才能说出来呢?因为当时没有我们语言中的这些字!只有按其符号而解说、复述,这种人是当时的“知识分子”。刻画在三块“玉版”上,被供奉起来的禁令,当时或后人的传言则就是《连山》,联在一起三块独立供奉的符号(三块“牌子”、三块“禁令”),“山”字的“三竖”,不正是下面一横连结起来的吗?所以,《连山》正是禁令,是禁止商王统治者自己和他所隶属的官员,它是“儆于有位”的禁令。并且,当下属看到为上的“三风”之一点点露头而“不言语”、“不谏止”、“不劝阻”的话;那么,当为上者明白过来后,立即不仅罢他的官,还要处以“墨刑”,永不再用。这也是“汤刑”“儆于有位”之一例。于是,《连山》是我国历史上治国的第一部宝典,就是汤和伊尹等人作的,这是“儆于有位”的禁令!
成汤是靠《连山》的理论建立了商王朝的。在盘庚之后,武丁之时出现了甲骨文(可能还要早一点。但是,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目前还没有)。甲骨文的出现不但要“卜”人“刻画”,还要“占”人“解读”,也还造就了新的“贞”人。“贞”字的结构是上“卜”下“贝”,明显说明“卜文”刻画在“贝上”在龟甲上。这就是“贞”,这较之原来的“卜”是一个大大的进步。能刻画龟甲上的人,能解读还原成当时通俗语言的人就是“贞人”。这种“贞人”在武丁后期形成了比较大的“贞人”集团,几乎左右了商王权的政事。后来被庚丁或武乙(他们是父子)拿掉了,限制“贞人”只能从事例行公事的记录刻画,只能充当小小公务员。大部分“贞人”,精简还家,于是武乙“射天”就多了说词。有时候,“卜”与“贞”共同出现在同一片甲骨“卜辞”之中,并不相互抵触,只能说明“卜”与“贞”是共同完成的一件事。
生活生存在商朝末年的古公亶父,看到商王朝的“得”风盛行,腐*败不堪,不守《连山》的禁令等令人发指的行为。于是在《连山》禁令的基础上,不但要发扬光大禁令之风,还要规范一些统治者自身的行为。他深深地看到,禁令的根本,是禁自己。于是他首创“德”字,以规范约束自己作其示范,规范自己的行为:必须自己“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才能真正做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就是古公亶父《德》论的精华,这就是周康王所自律而称道的《德》论。这就是春秋时后人所赞颂的行为规范篇——《为篇》,这就是老子所言之的《建言》——建立周王朝的理论基础。也是后人所传颂的,刻画在龟甲上的治国宝典——《龟藏》或《归藏》篇!
所以,《龟藏》是在《连山》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她不仅是禁令,而是有了行为规范;她不再只是约束有位之人,而是严历教育统治者一人。这两点,虽然有其重要的不同之处,但她们的共同之处是:都是治国宝典,都是教育为上者,约束规范为上者的行为的。
《老子》一书正是《连山》、《龟藏》的再现。《老子》一书不仅是对统治者一人的禁令,也是对统治者一人的行为规范,并且做了独到的理论阐述!所以,《老子》一书中,有些句子篇章就是《龟藏》之文的再现,只不过由甲骨文字,变易成了当时西周末年的通俗语言而已!
二、《老子》一书的自然观
从上面我们知道,《老子》一书与当时的西周末的意识形态融而为一,《老子》一书就不是老子这个人的问题。老子这个人怎么样,与《老子》一书虽然有关系,但是,不是主要的。我们谈老子的自然观,显然是以《老子》一书为根据的。
自然也,自自然也。无人为做作,才能自然。《老子》一书是承接《连山》、《归藏》的,是人文社会内统治者自身的“禁令”与“行为规范”的发展,并且做出的理论阐述。所以,《老子》的自然观侧重于人文社会内的自然观。是符合民心民*意的自然观,是充分显示人民*意志的自然观,是合乎天地大道的自然观。故而,在《老子》一书中有5个地方涉及到“自然”。按文章顺序依次是:“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17章);统治者必须“希言自然”(23章);“人(统治者)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51章);统治者不欲,不能自以为是,而只能“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64章)。显然,这几处的“自然”均有一个共同之处:在人文社会之中,民心民*意才是自然本色;统治者不得强*奸民心民*意、以自己的意志、以小集团的利益强加在人民头上,才能是符合“自然”的。这与我们现在所说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好像有严格意境上的不同。但是,我们认真思考,用心去体会,将会使我们的认识有很大的提高。现仅以“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一例而言之。
在西周时,“民”是最下层,最低等,最直接的劳动者。他们必须生存生活;他们必须劳动;他们必须养家糊口;他们必须生儿育女;他们必须教育培养自己的子女;他们必须赡养自己的老人以颐养天年。所以,在他们从事的这些事中,他们成功的几率是大的。他们没有远大的理想,他们只有这平淡的生活。他们做成的这些事,他们不是觉得自自然然吗。然而,西周的现实是,只有在建立周(“岐邑”)根据地和嗣后才有这样自自然然的事发生:“太上”之时,就是古公亶父(周太王)、季历、周文王之时,老百姓只知道有这么一个好家长,老百姓过着“解放区的天”的生活;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之时,就比起来而“次之”了,老百姓就冒出了亲近他们、赞誉他们的苗头,虽然传为“成康大治”的太平盛世,然而已经没有“太上”的境遇了;周昭王、周穆王、周共王、周懿王之时,特别是周穆王之时,他定格了所谓“天子”的称呼,大兴“吕刑”,老百姓开始畏惧他们了,这正是每况愈下啊;到了周孝王、周夷王、周厉王之时,百姓忍无可忍了,只有侮之以驱逐周厉王至“彘”,直至他“病死无归”!这就是《老子》一书十七章所叙述的西周历史的剪辑缩影。
真正做到让“百姓皆谓‘我自然’”是多么的不容易啊!西周之后东周时,春秋诸侯称霸、战国的战祸连天、秦始皇的血腥统治、汉武大帝的独尊儒术以“君权神授”而“捆缚”天下百姓!至此起始,百姓无不感到皇恩浩荡,谢主龙恩;一切都是“天子”所赐;都沐浴在皇恩的恩泽之中……这延续了两千多年。“希言自然”只存在《老子》的著作之中,任人颠来倒去,而搞得体无完肤,不伦不类。大家还是去尊重儒家的教导吧,当忠臣孝子,则国泰民安!
三、文明小议
文明,是一个概念,如何定义它,我知识太少,也说不好,也定义不了。《老子》一书中没有“文明”的字样。所以,老子的观点与“文明”好像沾不了边。但是,文明的反义词好像是野蛮。对野蛮的认识,自己还有一点看法,现在就“乱谈”一下。从古至今,野蛮处处可见。
历史上的野蛮表现,莫过于战争和掠夺,当今世界上也无不如是。号称文明的大国、强国,魔爪也伸得很长。充当世界宪兵,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干涉别人的理由一大堆。力量就是真理!这里面有文明吗,如何定义文明的内容?这里只看到了野蛮。所以,文明并不意味着发达、先进、走在世界的前列。
野蛮的另一特征是奴隶。有奴隶,就存在着野蛮,恐怕大家比我应该更清楚。奴隶是附属于主人的,一切只能听主人的命令。主人命令做什么就得做什么?除此以外,一无所知。不听从命令,后果自负。历史上辅助成汤建立商王朝的“伊尹”,他是一个奴隶,他是成汤夫人的陪嫁奴隶。他却在夏朝的经验教训之中,总结做出治国大典的禁令——《连山》。后来武丁时期的“付说”,也是一个带着“锁铐”劳动的奴隶。他被商王武丁启用后,也完成了商王朝的中兴,并促进了甲骨文(“贞文化”)的重大发展,强化了统治者的每事必问的行为。当然,这两个奴隶是特例。但也说明,我国在商王朝时的奴隶与国外所说的奴隶是否性质不同,有待深思。
然而,在三百多年前,建立起来的清王朝,它却公开造就了一批“奴才”、“奴才的奴才”、“奴才”的“奴才的奴才”。全国的“人”都是皇上的“奴才”!而所用的理论根据(基础)恰好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当然“奴才”不同于“奴隶”,“奴才”还会役使“奴隶”,“奴隶”却永远没有资格使用“奴才”。这文明吗?有“奴才”、“奴隶”的社会能算是文明吗?
当然,还有平等的问题,以及其他的问题。
另外,如果把文明仅限于:让座、不说脏话、要礼貌……也无不可。要文明礼貌嘛,也是一种社会风气。
四、《老子》的八十章是文明的典范篇
《老子》八十章只有75个字,其文字精炼,论证简明,逻辑性极强,结构严谨,表达清晰透彻。以“民”为主导,把全篇分为四段,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文明社会的光辉的过去和未来!这不仅是我们的事,而且是全人类的事:任何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无不在他就任其职务时,都会信誓旦旦地保证人民的“衣食住行”的起码拥有;一个较好的统治者无不把人民的“衣食住行”的改善放在首位;一个好的受人民爱戴的统治者,都会自觉地把完善人民的“衣食住行”作为第一要务。只有这样,只能这样,才能使人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是否是这样,我们现在来看《老子》的文章。
开头的“小国寡民”四个字,就交待了《老子》成书的时间。这是自有“研读”《老子》以来(2000多年)所有人的失误!这指的是西周,而不是以后的春秋战国。原因很简单,只有西周时,才能由周天子指定一个小国作为试点。周天子所辖几乎有800诸侯国,各诸侯国都得听命于周天子。显然小国在西周时是相当普遍的存在现象。而周幽王的儿戏之举(烽火玩笑)则正是周天子权利的象征。然而到了东周(春秋、战国)后,周天子却丧失了这种能力,所以,“小国寡民”四个字是老子忠实于历史的写照,也是他特定的环境(本章的前提),他所说的事正是统治者所必须做到的事。前提有了,紧接着的九个字就是理论根据了!它们是:“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这样就以第一段的形式提出了全篇文章的基点。另外还有一个特点是,此段和下面二个段落都有一个“民”字和一个“使”字,而且“使”字又是下两段的开头。本来本段也应以“使”字开头的,但由于要有时间地点环境的交待,所以“小国寡民”在前,而“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只好居后,但却不能忽视它们啊。
不少的著作把“什佰之器”解释为十人、“佰”人所使用的大器具,所依的理由为汉帛书抄本是“十百人器”或“十百人之器”,这里的误解也是很大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帛书是手抄本,带有任意增添或减少的随机性;二是“抄者”有很大的可能是强调“十百之器”乃是“人”之所拥有,非民所拥有。这也是先秦,人和民分野的严肃。
“什佰”是军事组织的基层单位,西周时所称的“千夫长”就是“什佰”组织的最高长官,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军事编制的“团”的规模。当时,五人为“伍”,二“伍”为“什”,五“伍”为“元卒”(或五“伍”为“行”),四“卒”为“佰”(或四“行”为“佰”、或四“卒”为“卫”、或四“行”为“卫”),十“佰”为“什佰”(或十“卫”为“什佰”、或“十佰”为“仟”,或十“卫”为“仟”)。另外,“行武(伍)出身”的俗语中的“行”,也源于西周的军事建制。
第二段,从“使民”起到下一段的“使民”前的二十四个字,说明了取缔了军事组织(建制)后,则民会如何。分三个方面:一为“重死而不远徙”,不担心打仗了,就不会远离家乡。当时远离家乡只有两种情况,一是打仗,二是徭役。正因为是小国,徭役只是本小国的事,离家不会太远。不打仗了,老百姓皆大欢喜!不会离家远走了。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舟”是“运兵”的大船和“作战”用的战船;“舆”是战车,“百乘”、“千乘”、“万乘”所指的最基本的单位就是“舆”!不打仗,不参加任何战争,民众才永远不想乘坐那玩意。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甲,头盔、铠甲;兵,矛、斧之类的杀人器械。“陈”通“阵”。不打仗了,不参加任何战争,民众有谁愿意碰那些东西。
正因为有一个先决条件第一段的提起,所以才有这三个方面民众所能得到的“安居”实惠和保障,而这又是统治者的“政策”所带来了的好处。
于是,第三段才是破题,才直接说到主题。从“使民”起共20个字:“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第三段老子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结绳文化”的问题,可是我们所知甚微,除了少数几个人认为是复古倒退以外,谁也不关心,不研究“结绳文化”的真实内容。
结绳文化显然是“卜文化”以前的事,我们已知最早的符号文化(卜文化)距今已有8000年(河南贾湖)。其真实内容人们也没有深究过,当然对结绳文化就认为更加遥远了。然而有些人,仅凭一厢情愿而认定老子说“复结绳”就是复古,就是倒退。真的老子是要人们放弃现实的一切,恢复到结绳记事的时代而生存生活吗?非也。“结绳”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那是比我们已知的符号文化(卜文化)更早的时代,是传说中的伏羲、神农时代。伏羲、神农是那时候人民的当然领袖、统治者。他们不是某一个人,而是前赴后继一代又一代的首领:伏羲时代长达二万年(包括一万八千年)乃至百万年以上,神农时代则是符号文化之前的一万八千年内。“伏羲”又可称为“伏牺”、“伏戏”。顾名思义也可知:“羲”乃“日”乃“火”,这是人类中最早认识“火”的英雄、是熟食的先祖、是教人用火的“科学工作者”、是“巢居”、“穴居”的先行者、是教民娱乐的始祖;神农,则是教人刀耕火种开始务农的祖宗,尝百草四处奔走为民众服务效劳而力图医治民众百病的“医师”。在伏羲、神农时代,我们看不到“战争”的痕迹,看不到不顾民众死活的“尔虞我诈动刀动枪”;看到的只是为人民生存生活而服务的忠实公仆,看到的只是民众生存生活的带头人。而这才是老子提出“复结绳而用之”的真实含义。老子在此段中要的是统治者为民众服务效劳的精神!只有他们这样做了,他们只能这样做,民众才能“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也就是我们说的,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问题。不过老子比我们当代更注重精神方面,他的“乐其俗”乃是生花之笔:看,老百姓简直乐开了怀!
最后一段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十八个字通俗易懂,唯独最后两个字,“往来”使所有的人都糊涂了!从文章来看起头说的是“去兵”,收尾肯定应与其呼应以争战为实!这应该是常识性的问题。但是大家不这样认识,硬要按己意认为是不交往、是封闭、古板、分散、乌托邦式的自我满足。恰恰人们的认识不知《老子》一书乃是原刻写在龟甲上的。正因为不容易,老子用了五年多的时间才在公元前776年完成。他所使用的语言基本上源于甲骨文。“往来”一词在西周和商朝是指军队路过、经过。如甲骨文一则:“丁丑王卜贞,其振旅,延过于盂,往来亡灾。王占曰:吉。”(合集36426)辞中的“振旅”为整顿部队,演习操练军队。演习阵法,也为“教振旅”。“延过于盂”即到达,经过“盂”的这个地方。“往来”则指到达、经过、路过这地方多次。“亡”,“无”也、或“有没有”造成。“往来之灾”是“问”或“回答”,造成什么样的损失都没有。或“卜辞”问“路过盂地时振旅练兵有无造成灾害”。不管怎样去认识该“卜辞”,但“往来”的意思清楚明白,指的是“军队经过多次”或“军队路过多次”或“军队演习阵法多次”。所以,老子在此章的结尾用“往来”二字,也是生花妙笔,可惜,诸多“识者”为什么这样眼拙!
现在把《老子》八十章的我个人的译文读一下:
前面我说了那么多,作为统治者的你应该怎样呢?不妨先在你所辖的诸侯国内,选其国土较小、人口较少的地方做一个试点。首先去掉“什佰”军事组织,保证他们不再打仗了。
民众不会再担心自己的生死而参加战争、远离家乡;虽然原来造就的大船、战车也派不上用场了,就让它们闲置摆着;虽然有原来制造的头盔、铠甲,也只有收入库中去,再也不会因为布阵打仗而需要它们。
那么,这小国的官员们将要干什么呢?要他们恢复我们自己老祖宗结绳记事的时代所具有的工作作风,要他们的首脑头头们,像当年伏羲、神农两位老祖宗一样,处处为人民的生存生活着想。你看老祖宗们当时只是教人民用火、熟食、驯兽、游牧、刀耕火种、务农、储存粮食、以备饥荒,尝百草、教民自己治病或为他人治病,等等。他们是在干什么,他们是在为人民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而努力工作。以百万年、十万年、万年的历史进程来默默无声地为人民效劳。
作为当代的统治者的你,不是应该和我们的老祖宗一样吗?不该效仿他们为人民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而大干特干的光荣传统吗?如果所有的官员都能够这样,你不仅把一个地区治好,而且天下全部也能够治好。那时候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人民世代和睦友好,又哪来的争斗和战争呢?做梦也看不见有军队路过,经过我们居住的地方啊。(参见“拙文”《<老子>八十章辨、析、读、浅探》)。
同学们,《老子》一书是西周社会的意识形态的总结,她是理论问题,也是实际问题。《老子》的全篇在人类社会中的认识,继承了古公亶父的精华,抓住“民得”这个社会根本问题不放。所以,她的一切观点都以“民得”为基础。不论是自然观还是文明观,衡量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看是否符合“民得”。
老子的自然观,是老子的自然观。它与时下人们的意识如果一致,他就不是老子了。老子的自然观归结在民心民*意上。在人与人的社会里,在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社会里,统治者的作为符合民心民*意就是符合自然。
民心民*意是什么,民心民*意就是“民得”。保证民得,改善民得,完善民得是任何国家、任何地区的统治者的必尽义务和职责。
人类社会的最终目的,就是走向文明。最文明的社会莫过于看不到战争,看不到掠夺,看不到野蛮,看不到一例被奴役的人,看不到一例失去“民得”的人!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让我们记住“民得”吧。  谢谢大家!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9 00:44: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老子一书不只是以民得为德,它还为德的出处作出了论证,所谓“唯道是从”。

因此,就有了必须对“道”进行论述的必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