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学者沈曾植, \8 h9 K0 Z; a$ ^2 s7 Q
来源:名人简历
/ W2 f5 R7 p8 e% {8 l$ T+ s k" z8 N8 L- }* v! Q, m2 v* d8 D# L" W
沈曾植(1850-1922),浙江嘉兴人。字子培,号巽斋,别号乙盫,晚号寐叟晚称巽斋老人、东轩居士,又自号逊斋居士、癯禅、寐翁、姚埭老民、乙龛、余斋、轩、持卿、乙、李乡农、城西睡庵老人、乙僧、乙穸、睡翁、东轩支离叟等。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以“硕学通儒”蜚振中外,誉称“中国大儒”。$ M! X$ B- G! o2 Q0 \1 x: b1 G
: k& x6 { J* t2 l) \; p7 M 姓名:沈曾植. x, c; d1 V5 N$ n
性别:男
5 l+ V# q, H: o8 u: o4 ]8 f 生辰:1850年2月29日. w' d. k$ ?- s) Y4 I
忌日:1922年10月3日
& s/ ?5 x/ C) @# k2 k5 ~' ` 籍贯:浙江嘉兴
6 e: w3 l3 x. ^( K 描述:近代学者、诗人、书法家、中国大儒。- M" [& T# k6 r5 T2 r: m/ r
* F/ f- e- B& U6 D 1880年中进士。随后历任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总理衙门章京,安徽提学使等。中日甲午战争后,忧愤《马关条约》丧权辱国,提倡西学,主张筑铁路、开学堂、设银行、兴实业,赞助康有为、梁启超变法维新,并参加北京强学会。1898年,受两湖总督张之洞骋请,主讲武昌两湖书院史席。1900年,与盛宣怀等策划东南互保。担任学政职时,推广教育,设存古学堂,并赴日本考察学务。1910年,任安徽布政使护理巡抚时,因触怒朝中权贵,托病辞官,移居上海。辛亥革命后,与郑孝胥共谋复辟,代拟《复位奏稿》等文件,攻击共和政体,力主清帝复位。1917年参与张勋复辟,被授学部尚书,失败后,闲居上海。在刑部任职18年中,专门研究了古律令书,写成《汉律辑补》、《晋书刑法志补》。他学识渊博,书法享有盛名。为学综汉、宋,尤深于史学掌故。后专治辽、金、元三史及西北舆地、南洋贸迁沿革等。被清朝遗老们推崇为硕学通儒。著有《海日楼诗文集》。) W4 [& a; H2 j6 i, R" I# C: i
& ?% ?# p1 g# U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