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8-1-7 20:09 编辑 " k3 n% s, A W& t @( a0 \
9 s+ Y: Q: h7 I4 X& X
北京西城恭王府3 z/ x! L" ~+ n f3 ~' Y X
来源:旅游攻略6 y8 R6 l" q0 Q" P$ b
! M- m7 w T& _7 D3 t
恭王府,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柳荫街,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位于北京什刹海的西南角。恭王府曾先后作为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的宠臣和珅(1750-1799)、乾隆帝的十七子永璘(1766-1820)的宅邸。1851年恭亲王奕訢(1833-1898)成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恭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故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
; g$ L/ L. K# m2 u
6 r" @ G% V; F b: U# l9 l
' W7 K1 e! \+ K- o. @" K
# J- a6 J2 @& E; g
1 s: r$ t3 ]" B: y
, u7 [: v) s L, p/ ] 恭王府作为清朝亲王的府邸,其建筑布局规整、工艺精良、楼阁交错,充分体现了皇室辉煌富贵的风范和民间清致素雅的风韵。恭王府规模宏大,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拥有各式建筑群落30多处。造园模仿皇宫内的宁寿宫。全园以“山”字型假山拱抱,山顶平台,成为全园最高点。居高临下,可观全园景色。位于北京恭王府花园的一块石碑,花园一进门有一个“福”字碑,这个碑上的福字是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御笔。( F5 ?9 \9 y2 E# `! E. D T
/ @( a' M6 d7 D( [) {7 [! y7 m N+ Y
' v. i! J' }0 W( W
! Y& p) S+ ]3 i4 j
9 Y; N2 @: L9 Y0 f3 h! Q$ q3 g
% Y: t/ [5 Y4 L3 O( B" [" @& y
7 z: U, w/ r2 f! n2 p2 o6 S
& v# T0 b& v1 P* \& p
N" y0 ~+ @5 W7 E
: r6 a; K, s- \4 [9 X- M4 G
" X% C7 ?8 V0 g: L& J; v6 k) Z2 N. a# n8 z
( c3 Q/ Z7 H* B: O. S
3 q* {9 \& Y7 T/ e _% V0 \
# ?: `" }# e8 }/ i% c* K
1 C* B e$ z1 O9 x5 Z% A( ~! F) @
8 C2 _! ?. z+ V1 U1 |5 q: U
, |9 ?( L0 u- B
' G0 S' e# ?8 ~9 l0 B. U
+ S4 z3 ~8 R Q4 D" I) V' g
恭王府是清道光帝旻宁(1782-1850)第六子恭忠亲王府第。前身为乾隆时大学士和珅的邸宅。嘉庆四年(1799年)和珅获罪,邸宅入官,嘉庆帝颙琰(1760-1820)将其一部分赐给其弟庆僖亲王永璘,是为庆王府。以后咸丰奕詝(1831-1861)将庆王府收回,转赐其弟奕訢,是为恭王府。咸丰、同治年间曾整修,并在府后添建花园。 清室覆亡后,府邸的产权曾归属辅仁大学,20世纪90年代,恭王府花园对外开放,2008年恭王府完成府邸修缮工程后,全面对外开放。 王府占地约3.1万平方米,分为中、东、西、三路建筑,由严格的轴线贯穿着的、多进四合院落组成。府邸不仅宽大,而且建筑也是最高规制。明显的标志是门脸和房屋数量。亲王府有门脸五间,正殿七间,后殿五间,后寝七间,左右有配殿。低于亲王等级的王公府邸决不能多于这些数字。房屋的形式、屋瓦的颜色也是不能逾制的。恭王府的中、东、西三路各有三个院落,其中每一路的后两个院子是人们要游览的主要区域。 由于恭王府府邸和花园设计富丽堂皇,斋室轩院曲折变幻,风景幽深秀丽,昔日有碧水潆洄并流经园内,因此,一向被传为《红楼梦》中的荣国府和大观园。
3 K& r- n3 l- P: H# x
0 K+ _: p2 }3 \; c+ c
, V2 c0 L/ |0 [( A0 f1 `/ e& d
|